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的南宋古船)

南海Ⅰ號(沉船)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海一號”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沉沒的木質古沉船,從泉州港駛出,沉沒地點位於中國廣東省台山市海域),1987年在陽江海域發現,是國內發現的第一個沉船遺址,距今800多年,但因技術及資金問題而延遲研究。

“南海一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它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此後試探發現,船上載有文物6萬至8萬件,且有不少是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

2019年8月6日,國家文物局召開工作會,發布了“南海I號”保護髮掘項目考古工作成果。沉船中共出土18萬餘件文物精品,對研究我國乃至整個東亞東南亞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運史、貿易史等有著重要意義。

2020年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揭曉,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上榜。2022年8月,入選廣東省十大文旅數位化套用案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海一號
  • 外文名:Nanhai #1
  • 發現時間:1987年
  • 發現地點廣東陽江海域
  • 年代南宋初期
  • 長度:41.8 m
  • 寬度:11 m
  • 高度:約4
  • 排水量:約800
  • 載重:約400
  • 出水時間2007年12月21日
  • 沉沒坐標:未知
古船概況,發現歷程,探測情況,打撈工程,評估,預算,方案,發掘文物,瓷器,金器,銅錢,鐵器,銅環,主要評價,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沿革,具體位置,南海一號氣候條件,紀念保護,相關劇目,館藏地址,大澳古港,大澳商會,古炮台,沉船揭秘,船主身份,是否逃生,船上生活,是否超載,始發地為何處,海洋時代,木質不腐,所獲榮譽,

古船概況

1987年在廣東陽江海域發現,“南海一號”古船是尖頭船,專家從船頭位置推測,當時這艘古船是從中國駛出,赴新加坡、印度等東南亞地區或中東地區進行海外貿易國。從發掘出來的文物來看,從船體造型該船始發港口可以肯定是來自福建的泉州。水密隔艙造船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陳芳財將按催習悼1∶1.1比例仿製宋代古船“南海一號”。
船隻基本數據
參考數據
船長
41.8米
船寬
11米
設計水良臘她踏線長
32.3米
船身(不算桅桿
高約4米
排水量
估計可達828噸
載重
近425噸

發現歷程

1987年8月,廣州救撈局與英國的海上探險和救撈公司(Maritime Exploration & Recoveries PLC)在上下川島海域尋找東印度公司沉船萊茵堡號(RIJNSBURG)時,並沒有找到東印度公司的沉船,卻意外發現了在深埋在23 米之下的另一條古代沉船,並打撈出一批珍貴文物。由於發現沉船的海域位夜糠探謎於傳統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專家認為其歷史價值不可估量,當時將這艘偶然發現的沉船命名為“川山群島海域宋元沉船”,“南海一號”是後來由中國水下考古事業創始人俞偉超先生於上世紀90年代初命名的。
1989年冬,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前身)與日本國水中考古學研究所合作,正式開始對“南海一號”進行水下考古調查,這是中國水下考古隊伍成立之後,在中國海域所進行的第一水下考古調查,張威成為第一位觸摸到“南海一號”的中國水下考古專業工作者,這次調查被譽為中國水下考古的起點。
1999年,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學研究中心與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應香港特區政府邀請,前往香港迪士尼樂園建設用地範圍的填海區進行水下考古調查,在張松先生和張威先生的共同宣傳下,香港商人陳來發先殃踏生,創建了名為“中國水下考古與探索協會(香港)”的組織,並發起募捐,為“南海愚估地一號”進行水下考古無償捐助港幣120萬元。開創了香港民間組織無償資助大陸水下考古事業的先河。
2001年4月,由於陳來發先生的捐助,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聯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的水下考古專業隊員共12人,搜尋和定位沉船遺址,這次調查中,水下考古隊對這艘沉船進行了精確的定位
2002年3月至5月間,水下考古隊再度下水,對海底沉船進行細挖掘、細打撈,打撈出文物4000多件。
2003年10月,廣東省文化廳召開《“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專家論證會。
2003年11月,廣東省副省長雷於藍主持召開會議,規劃、立項“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設項目
2004年,“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確定。
2004年3月,廣東省發改委同意籌措資金,在陽江市海陵島十里銀灘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2005年12月28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開工興建。
2007年1月16日,考古隊前往沉船海域開展打撈前最後一次海底勘查,之後進行了持續9個多月的打撈。整體打撈行動在2007年開始,那之前“南海一號”沉船水下考古隊對這艘宋代商船已進行了小規模試掘,並打撈出金、、銅、鐵、瓷類文物4000餘件,多數都是十分罕見甚至絕無僅有的文物珍品。這些文物以瓷器為主,包括福建德化窯、磁州窯、景德鎮窯系及龍泉窯系的高質量精品,絕大多數文物完好無損。根據探測情況估計,整船文物超過8萬件。考古界人士表示,與這些瓷器年代、工藝相當的一個瓷碗,此前在美國就賣出了數十萬美元的天價,而這裡卻是整船、成批地出現。
南海一號
工作人員在展示取出的泥土樣本
2007年12月21日,“南海一號”古沉船起吊,12月22日上午10時,在現場舉行“南海一號”出水儀式。
2007年12月28日下午3點,南海一號完成整體打撈,正式進入水晶宮。
2007年12月,南宋古沉船“南海I號”經整體打撈出水,之後移駐位於廣東陽江海陵島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展開水下文物原址保護”。“南海I號”木船體殘長約22.1米,船體保存最大船寬約9.35米。
2008年,水晶宮開館迎四方遊客。
2011年3月底,開始對古沉船“南海一號”第二次試發掘,本次試發掘主要目的是確定船首和船艉的準確位置,並採集水、泥和沉箱等標本進行試驗和測算。
2011年4月25日,廣東文物考古所發布了,本次試發掘確定了船艏在沉箱中的位置,為“南海I號”整體發掘奠定了基礎。本次試發掘發現的“南海一號”的“隔艙板”和“船舷板”幫助研究人員基本確定的“南海一號”船頭的位置。據介紹,“南海I號”尚未有整體全面發雅頌頌掘的計畫,需對各種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後再制定下一步的發掘方案。
南海一號
隔艙板
2013年11月28日,在廣東陽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表示,啟動南宋沉船“南海一習船拜號”的全面發掘,用三四年時間,取出全船6萬-8萬件文物。
2014年5月15日,南宋商船“南海一號”,經過整體打撈、兩次試掘,現已進入船體正式發掘階段,上層淤泥即將清理完畢,松木船舷和一匝匝瓷器、鐵器已清晰可見。
2015年1月28日,經過7年的保護髮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貝殼等凝結物被逐層清理,船艙內超過6萬件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見天光,展現世人面前。經過考古識別,這些南宋外銷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鎮窯系、浙江龍泉窯系、福建德化窯系、福建閩清義窯系和福建磁州窯系等五大民窯瓷器構成。
2016年1月9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文物局等單位在廣東海陵島的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發布“南海一號”保護髮掘項目最新進展,公布沉船類型、船貨發掘最新發現以及推測的沉船年代等重要考古新發現。已出土文物超過1.4萬件套,專家推測它是屬於南宋中晚期一艘“福船”類型的古船。
2019年3月20日,“南海I號”船貨清理進入尾聲,清理的船載文物已達14萬餘件,預計文物總量將超過16萬件,比最初預計的多出一倍。
2019年8月6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工作會,發布了“南海I號”保護髮掘項目重要考古工作成果。
2022年7月2日,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傳出訊息,正式明確“南海I號”沉船部分陶瓷器產自廣東南海的奇石窯和文頭嶺窯。根據相關推斷,考古專家認為“南海I號”曾經到過廣州。
2021年9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同佛山市博物館、佛山市祖廟博物館南海區博物館,共同組成考古工作隊,對奇石窯和文頭嶺窯展開區域性調查和搶救性考古發掘。在奇石窯西門村和奇石村除了採集到“大觀”“紹興”紀年款等罐的殘片外,還出土了很多與“南海Ⅰ號”相近的印文罐殘片。其中在裏水鎮文頭嶺窯發現的與“南海Ⅰ號”的“梁宅”相同的“梁宅酒”印文罐最令人振奮,它進一步確認了“南海Ⅰ號”與佛山南海區之間的關聯,實證南越國宮署遺址和“南海Ⅰ號”出土的部分印文或印花醬釉罐都產自於南海諸窯,三者之間的關係終於水落石出。
2022年11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肖達順告訴記者,經過一年來的發掘整理工作,證明了“南海I號”沉船上的陶罐有很大一部分產自南海窯,並且很多都有印戳或銘文。
2023年4月,“南海Ⅰ號”已經處於考古發掘最後階段,接下來,船體將轉向全面保護階段,考古工作也將轉向後期整理。

探測情況

南宋沉船南海一號於20年前被發現,出於各種原因始終讓它靜臥海底,未加過分擾動。在沉沒800多年後的今天,它終於被整體“托出”海面。滋味難辨的是,昨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儼然成了旅遊推介會,旅遊局長唱主角,給記者的資料有不少是推介旅遊的。沉船歷史在出水的一刻已然改變。它不僅要適應廣東耗資1.6億元建造的水晶宮,更要把自身的命運託付給尚無確切把握的考古界,甚至被捲入勢利的利益考量。
歷經許多年的探測,“南海一號”的某些特徵已被初步掌握,比如船體的尺寸、貨物主要以瓷器鐵器為主、深埋於海泥之下、船身除甲板外結構完好,等等。進而,建立在這些特徵之上的意義也被創造出來並一再重申,比如能夠為海上絲綢之路研究貢獻珍貴實物、可以充實航海史和貿易史等。在這些不無道理的演繹下,“南海一號”早已演變成一個文化符號,發掘“南海一號”行動隨即成了文化大事件。
“南海一號”的眾多謎團和不確定因素仍舊存在,這讓沉船現今的格局禍福參半。隨著它被打撈出水,懸疑和擔憂顯得更加緊迫。到目前為止,“南海一號”內部艙位的細節資料依舊不為人知,約莫估算的6萬件瓷器儘管價值不菲,可並不能揭示船上的所有秘密。此外,相較於零星發掘,眼下採取的整體發掘模式固然有不可比擬的優點,但風險同樣存在。一旦離開原先的環境,沉船面貌會發生怎樣的改變?而這種改變又會給考古帶來怎樣的影響?潛在的風險緊隨“南海一號”浮出水面。
“南海一號”的首要價值理應是考古價值,而決定這一價值大小的是古船的原初面貌。假若“南海一號”的新環境不幸改變了沉船的歷史面貌,其學術價值無疑會大打折扣。水下考古在我國是新型學科,其技術力量與發掘實踐密切相關。文保能力的進步某種程度上是以犧牲文物為代價的。“南海一號”上早期出水的瓷器發生破損即為佐證。“南海一號”的考古價值是第一位的,但考古價值不能簡單用金錢來衡量。“南海一號”是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對研究我國古代造船工藝、航海技術等都提供了典型標本。其搭載的文物也有可能解開‘海上絲綢之路’的諸多秘密,其文物考古價值遠遠高於經濟價值
考古學意義上講,真正的發掘挑戰恰恰在出水的瞬間開始形成,或者說從海上絲綢博物館向公眾開放的那天算起。這自然就牽涉到兩種變數,關係考古界和政府意願兩個方面。廣東考古學界對南海Ⅰ號抱有冷靜的專業態度,這從不惜耽擱20年、反覆論證方案等做法上可見一斑。可是,面對被秘密層層包裹著的沉船,具體問題強烈凸現,專業人士有無能力完美掌控這一珍貴資源不得不存疑。
技術不僅僅是唯一的障礙。移入水晶宮的“南海一號”後續發掘或會持續十年甚至更久。如此漫長的考古時期事實上與政府對沉船的開發籌劃有衝突。早在數年前,陽江乃至廣東就將“南海一號”作為旅遊新項目加以推介。考慮到“南海一號”的文化效應、政府對考古發掘的巨額投資,如此籌措也具充足的正當性。“南海一號”的考古研究和發掘大面積鋪開後,其耗費也需豐厚的資金作為後盾。但如果對經濟價值的追求受限於考古節奏,財政撥款對“南海一號”的支持動力還能持久嗎?如果地方要求發掘工作服從盈利計畫,會否加重沉船困境、削弱考古的本初內涵?

打撈工程

評估

關於“南海一號”“沉船寶藏超千億美金”、“價值可與兵馬俑相媲美”、“海上敦煌”等狂狷之辭喧譁,不僅引起國內輿論的反感,也招致考古界齊聲責備與譏諷。實事求是地說,對“南海一號”考古價值的評估剛開始,早早就圈定那么多宏大的意義不免草率。無論“南海一號”的全部價值有多高,仍倚賴於對它富有成效的發掘。而最大限度地獲取其考古價值,取決於在接下來的進程中能否排除技術風險、能否最大程度地保留沉船的歷史原貌。
南海一號
南海一號
將其帶進水晶宮的新天地,只是人為接續了“南海一號”的船史。假如希望用它改寫嶺南的文化史,則需艱巨、細緻的科學探尋。在此之前,虛於文保經費的跟進、專於所謂旅遊亮點建設,恐怕已失掉平常心。無論如何,“南海一號”是橫亘在考古界面前的複雜命題,它彌足珍貴而不可再生,科學精神始終是第一位的。看客的心態或培養看客的心態都應該收斂或節制,畢竟這是考古而非表演。

預算

2004年,“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確定。按照這一方案,打撈預算為1億多元。但隨著打撈出水時間的推後,打撈成本也逐步上升。按照“南海一號”水下考古隊透露的數字,為打撈“南海一號”修建臨時碼頭花了1400多萬元,單就兩艘打撈船每天的租金就高達80多萬元,還有施工中投入的鋼材、水泥、水下設施、船舶、人工等,算下來,打撈工程預算接近1.5億元。如果加上“水晶宮”1.5億元的造價,“南海一號”打撈並保存的總成本將高達3億元人民幣。方案一出,就被人評價為“不計成本的瘋狂舉動”。
南海一號
南海一號入住“水晶宮”
一般的沉船打撈也就花費幾百萬元,“整體打撈並保存”要比“原地打撈保存”多花幾倍甚至十幾倍的資金。“南海一號”2007年12月28日進入“水晶宮”後,預計博物館每年的運營費用需要2000萬元。
為了整體打撈“南海Ⅰ號”,財政部2006年審定9000萬元專項資金,財政部撥款3000萬元,剩餘由地方財政補足。為了建造保存“南海一號”的“水晶宮”,有關部門已投入了1.5億元。不少人提出,花費如此“昂貴”的費用對一艘古沉船進行打撈和保護到底值不值?單霽翔說,打撈“南海一號”的意義是綜合的,首先它對中國水下考古學科的建設是一個巨大的推動,為了保護這些水下文物,中國進行了多學科的攻關、跨學科的研究,積累了很多寶貴和先進的經驗;同時,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保護和發掘,它也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對於“南海一號”上的文物價值,外界也進行了各種估算,甚至有媒體估計這些文物價值達3000億美元。單霽翔表示,“南海一號”上的6萬至8萬件文物信息量非常大,“這些文物加起來會放大它們的價值和信息,簡單地對文物進行估值是不科學的。”

方案

已確定採用“整體打撈”的方案,將沉船、文物與其周圍海水、泥沙按照原狀一次性吊浮起運,然後遷移到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宮”,這次的打撈與建造廣東海上絲綢博物館水晶宮經費將花費2.3億元人民幣:打撈經費7000萬加建造博物館1.6億。
兩艘萬噸級的打撈船正忙碌不停地作業,一個特製的沉箱已經被下放到水底,用於將沉船整體打撈出水。沉船掩埋在海底1米深的淤泥中,是一個長30米,寬10多米,高3—4米,連帶海底凝結物重達3000噸的龐然大物。人們將它整體平移到海岸邊那座正在興建的博物館中,然後放入一個巨型的玻璃缸當中,一邊發掘一邊展覽。這個計畫如此宏大,以至於世界水下考古之父喬治·巴斯看到這個方案時連聲說,不可想像,這只能是在中國才發生的事情。從1987年到現2007年,20年間,這艘被命名為“南海一號”的沉船已經成為中國水下考古里程碑式的標誌,它的發現和打撈過程充滿各式各樣的奇蹟和波折,亦如中國水下考古本身的進程一樣:從沒有一個水下考古人員,沒有一套水下考古裝備開始,到目前已經著手操作世界上最具難度的水下考古實踐。
南海一號
“南海一號”出水的德化窯粉盒
考古學家認為,“南海一號”的發現和打撈,其意義不僅在於找到了一船數以萬計的稀世珍寶本身,它還蘊藏著超乎想像的信息和非同尋常的學術價值。因“南海一號”不僅正處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航道上,而且它的“藏品”的數量和種類都異常豐富和可貴,給此段歷史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模本。對這些水下文物資源進行勘探和發掘,可以復原和填補與古代中國“海上絲路”密切相關的一段歷史空白,也很可能帶來“海上絲綢之路學”的興起。
該船整體打撈後將放置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即水晶宮)。
據介紹,“南海一號”整體浮出水面後,將轉移、安置於由廣東省政府將直接撥款1.6億元建造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內,進行保存及供人們觀賞,該博物館預計將於本月底封頂。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於陽江“十里銀灘”上,占地13萬平方米,博物館藏品規模確定為3萬件。“水晶宮”是一個巨型玻璃缸,其水質、溫度及其他環境都與沉船所在的海底情況完全一樣。通過“水晶宮”的透明牆壁,還可以看見水下考古工作者潛水發掘打撈文物示範表演。

發掘文物

截至2018年,發掘的文物數量是143000多件。剩下的預估還有一兩萬件,集中在後部幾個船艙,總數可能會超過16萬件。
南海一號
2015年底暴露的沉船基本輪廓及各船艙貨物
船貨清理出的船載文物,包括大量的瓷器、錢幣、絲綢,還有部分金銀銅錫、竹木漆器以及動植物遺存等。
船內現存的貨物以瓷器、鐵器為主,錢幣亦有相當數量,紙張、絲綢等有機質貨物可能已分解不存。截至2016年1月5日,總共出土文物14000餘件套、標本2575件、凝結物55噸,其中瓷器13000餘件套、金器151件套、銀器124件套、銅器170件,銅錢約17000枚以及大量動植物標本、船木等。
2019年8月6日,“南海I號”宋代沉船船艙內貨物已清理完畢,出水文物總數超過18萬件,堪稱中國水下考古之最,其中尤以鐵器、瓷器為大宗。
南海一號
挖掘現場
南海一號
出水文物

瓷器

“南海一號”現已出水數千件完整瓷器,不少瓷器極具異域風格,匯集了德化窯、磁州窯、景德鎮、龍泉窯等宋代著名窯口的陶瓷精品,品種超過30種,多數可定為國家一級、二級文物。“南海一號”還出土了許多“洋味”十足的瓷器,從稜角分明的酒壺到有著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情。
宋瓷成群,舉國罕見。……惜哉!彩雲易散,寶瓷易碎。洋人巧弄譯筆,瓷器代稱中國。南宋,乃狼主爪中之釉瓶……”《遂寧賦魏明倫
南海一號
“南海一號”中出水的青白釉鋪首執壺瓷器
“南海一號”現已出水2000多件完整瓷器,出水瓷器帶有明顯的異域風格,被認為是宋代接受海外訂貨“來樣加工”的產品。中國古陶瓷協會會長、陶瓷鑑定泰斗耿寶昌對著“南海一號”上出水的瓷器連呼驚嘆:“搞了一輩子的瓷器研究,卻從未見過如此多的瓷類珍寶,很多連聽都沒聽說過!”
宋代是中國瓷器第一個鼎盛時代,出現了定、鈞、官、哥、汝五大名窯。對比明清時期華麗的琺瑯彩,宋瓷以優雅的單色釉著稱,被不少瓷器愛好者們奉為中華瓷器中的“大家閨秀”。
宋代各地燒瓷名窯迭出,官窯首屈一指。宋徽宗登基在河南禹州神垕鎮建立鈞瓷官窯,專門為皇宮燒造花盆、盆奩等陳設貢瓷。在他的主持下,鈞瓷表面燒制出異常奇麗、變幻無常的線條,由於後人難以仿製,故有“鈞瓷無雙”之說。
景德年間,宋真宗趙恆昌南進御瓷,底書“景德年制”四字,因其精美絕倫,遂以“景德鎮”之名久久風行。隨著宋室的南渡,北方許多著名窯場能工巧匠紛紛趕赴景德鎮,帶來了當時北方先進的制瓷工藝,使景德鎮的制瓷技術迅速發展。宋代,景德鎮因出產“影青瓷器”、“青白釉瓷器”而聞名於世,並通過泉州、廣州兩大商港通達海外,成為當時風靡世界的名牌貨。據說,荷蘭葡萄牙商人最早將瓷器販運到歐洲時,瓷的賣價幾乎與黃金相等。據趙汝適諸蕃志》記載,宋代的瓷器被運往全球50多個國家,最遠的包括非洲的坦尚尼亞等地。
巨大經濟利益驅使下,宋代的泉州、廣州、杭州等著名對外貿易的港口附近出現了不少瓷窯,如“南海I號”上發現的福建德化窯、泉州附近的磁州窯瓷器等就是當年著名的外銷瓷。考古學家曾在磁州窯發現過一些瓷雕塑,人物形象高鼻深目,生動地再現了當年貿易口岸“漲海聲中萬國商”的景象。
宋代,廣東瓷業進入一個空前的興旺期,出現了廣州西村窯潮州筆架山窯等著名窯場,計有窯址80多處,年產瓷器達1.3億件,比唐代增加近22倍。南宋朱彧萍洲可談》記載北宋末年廣州商船大量出口瓷器的情況時說:“舶船深闊各數十丈,商人分占貯貨,人得數尺許,下以貯物、夜臥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有專家稱,現如今在東南亞各地發現的宋瓷,大部分都是當年廣州的外貿商品
隨著宋瓷的光芒遠播海外,外國人對宋瓷趨之若鶩。在國外,宋瓷的使用成為階級和身份的象徵,甚至還影響了他們的生活習俗。據記載,東南亞一些國家在中國陶瓷傳入以前,多以植物葉子為食器。宋瓷輸入後,他們改變了過去“掬而食之”的飲食習俗,用上了精美實用的瓷器作為食物器皿。如今在印尼國家博物館,還依然擺放有許多產自宋代德化的“喇叭口”大瓷碗。

金器

金器是“南海一號”上目前出水最惹眼、最氣派的一類文物。南海一號共出水了金手鐲金項鍊金戒指黃金首飾,沒有生鏽,閃閃發亮。它們比較統一的特點是粗大。宋金項鍊長1.7米,鎏金手鐲口徑大過飯碗,粗過大拇指,足足四兩不止。可以推測佩戴這些飾品的人體格粗壯,身材高大。
南海一號
金器

銅錢

“南海一號”沉船點發現銅錢已達上萬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漢代的五銖錢,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期的紹興元寶
南海一號
銅錢
這么多的貨幣一方面可能表明當時中國的國力之盛,中國貨幣可以成為“海上絲路”的硬通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船主的富裕。

鐵器

除了陶瓷這類人們熟知的中國特產,那時科技領先的中國,還向世界輸出鐵器,800多年後,它們已經面目全非。“南海一號”船倉裡面還有兩樣比較大宗的東西,就是鐵鍋鐵釘,鐵鍋跟海水發生作用後,一摞一摞地變成了鐵疙瘩;鐵釘個體較大,二十多厘米長,鐵釘都是拿竹篾進行包紮的,數量非常多。而在宋朝,廣東正是鐵器盛產地。
南海一號
鐵器

銅環

在“南海一號”裝載的貨品當中,除鐵鍋外,出水的還有不少金屬製造的商品,如銅環、銅珠等。對兩者的用途,考古人員表示銅珠的用途還不好推測。專家分析說,從這些製品的外觀看,只是經過初步的鑄造或打磨,像銅環等上面並無花紋等裝飾的痕跡,有可能是“南海一號”的船主將中國造的半成品運往海外進行深加工。
南海一號
銅環

主要評價

海上絲綢之路

在中國久遠的歷史中,絲綢和瓷器,一直是最受歡迎的外貿產品。自長安或洛陽為東起點,經甘肅、新疆,再到中亞西亞,最後到達地中海沿岸。從漢朝開始,來自中國的絲綢就這樣由各色商人牽著駝隊,通過這條重要的貿易通道運輸到亞歐各國。這種貿易一直延續了數個世紀之久。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國親程旅行記》中,第一次給這條道路起名“絲綢之路”。 在陸上絲綢之路發展的同時,中國的絲綢,也在通過海路源源不斷地運輸到國外。這是一條從中國沿海港口出發,一直向西,穿過南海,抵達外部世界的貿易通道。它不僅僅只是貿易之路,還是朝貢之路,文化交流之路。
南海一號
海上絲綢之路路線圖
海上絲綢之路,在漢代即有記載,當時中國船隻從廣東、廣西、越南等地的港口出海,沿中南半島東岸航行,最後到達東南亞各國。唐宋之後,隨著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的演進,海上絲綢之路航線更加遙遠,貿易也愈顯繁榮,對於中國瓷器來說,再也沒有比水運更加便捷和安全的運輸方式,這條航線也被稱為“陶瓷之路”。 在獲得重要的考古發現以前,這條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只存在於零星的文獻記載當中,對於貿易路線貿易方式,人們知之甚少。直到本世紀航線沿岸的一些港口,陸續發現出一些來自中國的瓷器和其他文物,人們才得以一點一點地拼接出有關這條航線的細節。這條航線顯然早已超出東南亞的範圍,而是穿過南海,駛過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甚至非洲東海岸的許多港口也有中國瓷器出土。
“南海一號”沉沒的地點,正是處於這條航線之上。由沉船的海域向東北,經過川山群島,可上達陽江海陵島、廣州、潮州泉州廈門等港口,向西則可下雷州半島瓊州海峽以至廣西,然後穿南海到達更加遙遠的目的地。 沉船船頭朝向西南240度,看來正是從中國港口出發,駛向外洋的貨船。它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中國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

歷史沿革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推行郡縣制度。公元前214年派軍隊攻打珠江流域越族,秦統一了嶺南越族地方後,設定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兩陽初屬其中的南海郡,開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漢武帝派兵打敗了匈奴後,於公元前111年(武帝元鼎六年)新設了合浦郡高涼縣,政治中心在今陽東大八鎮古城(另一說在麻汕上塘村)。高涼縣包括今陽江市、恩平市西部、茂名高州電白化州吳川羅定的部分地方。高涼縣是粵西地區最古的縣。
東漢末,兩陽屬東吳統治範圍。公元220年(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孫權將高涼縣從漢時的合浦郡分出,設為高涼郡,轉由廣州管轄,下統三個縣:安寧縣(今陽江市區及其東部)、高涼縣(今陽東縣北部地方)、西平縣(今陽東縣白沙鎮、江城區埠場鄉、平崗鎮、陽西縣程村鎮鄰近部分地區)。兩陽由縣升郡。
南北朝時,兩陽的地位顯得更為重要了。公元527年(梁大通元年)高涼郡從廣州分出,連同杜陵郡、寧康郡、陽春郡等合設為高州。高州州治中心在今江城(從公元527年至649年),管轄今陽江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包括良德)。陽江由郡升格為州,下管郡,郡管縣,歷時122年,是祖國南疆的交通要衝、軍事重鎮。
公元606年(隋煬帝大業二年)隋政權把安寧縣、高涼縣分出部分地方合成一個新縣--陽江縣。在陽春郡中設陽春縣。陽江縣、陽春縣從此得名。
公元649年(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陽江縣、西平縣、陽春縣、杜陵縣等從高州分出,建為恩州,屬廣州都督府管轄。恩州州治在陽江,從貞觀年間唐太宗時建恩州起至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撤除恩州,陽江、陽春各自為縣止,兩陽被稱呼為恩州達719年。此後。江、春兩縣歸肇慶府管轄。

具體位置

“南海一號”失事的海域位於陽江市陽東縣東平鎮大澳村附近。明清時代,大澳村的大澳古港因地理位置便利、自然條件優越,成為廣東沿海的大港之一,是從廣州開始的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必經的重要港口,海上商船頻繁出入大澳,商貿極為發達。

南海一號氣候條件

南海北部1987年9 月~1988年10月沉積物捕獲器顆粒物質硅藻通量季節性 變化受到季風氣候的控制。顆粒物質與硅藻在東北和西南季風盛行期增加,在季風轉變期減 少。淺層和深層的顆粒總通量、蛋白石通量、碳酸鈣通量、蛋白石/顆粒總通量比值、碳酸鈣/顆 粒總通量比值、有機碳/磷的比值以及淺層硅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Coscinodiscus excentricus、Coscinodiscus nodulifer、Nitzschia marina和Rhizosolenia bergonii的通量在東北 季風期間明顯地增加了,這些變化可能與1987年~1988年發生的EI Mi o事件相關。
1993~1995年南海中部的矽質生物通量及其季節性變化:季風氣候和El Nio的回響
南海中部放射蟲與硅藻通量的季 節性變化受到季風氣候的控制.放射蟲與硅藻在季風盛行期增加,在季風轉變期減少.季風驅動的海流變化,促進不同海區的海水流動,為海洋表層生物帶來了豐富 的營養物質,從而促進了放射蟲與硅藻通量的增加.放射蟲通量與有機碳通量、表層初級生產力和表層輸出生產力的變化一致.高的放射蟲通量對應於高的表層初級 生產力.1994~1995年放射蟲與硅藻通量的突然增加與這個時期發生的 EI Nino事件有關。
通過對南海中部1993~1996年獲得的淺層和深層時間系列沉積物捕獲器的樣品分析,發現了穩定同位素值、顆粒總通量、碳酸鹽、生物蛋白石、有機碳、表層初級生產力、浮游有孔蟲總通量和屬種的分布存在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其通量都是在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盛行期出現高值,在季風轉向期出現低值.浮游有孔蟲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G.ruber,Globigerinita glutinata,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等種的通量和相對百分含量也是在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盛行期都出現高值,但Globigerina bulloides,Globorotalia menardii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等種則在東北季風盛行期出現高值,分析還發現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和Globorotalia menardii等種的通量和百分含量以及有孔蟲總通量和碳酸鹽通量等從1993到1996年存在下降趨勢,而Globigerina,bulloides和Globigerinita glutinata的通量和百分含量以及生物蛋白石通量等在該期間顯示為上升趨勢,淺層捕獲器樣品中的碳酸鹽和有機碳的通量比深層的高.研究表明海洋沉降通量和浮游有孔蟲屬種的季節和年際變化主要受與東亞季風相關的表層初級生產力和海洋水文條件變化所控制,深層捕獲器樣品中的碳酸鹽和有機碳的通量低應與碳酸鹽溶解作用有關。
中國“南海Ⅰ號”為何被稱為史無前例的水下考古典範?
“南海Ⅰ號”遺址發現的南宋古沉船,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文物儲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距今有800多年歷史。這條沉船從1987年首次發現,到最後完成考古發掘工作,共歷時30餘年。
“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的成功案例,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從無到有、走向世界領先的發展歷程。目前,“南海Ⅰ號”已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經典案例向全球推廣,成為中國水下考古界的驕傲。

紀念保護

相關劇目

由蘇虎、李雨芬編劇,傅勇凡導演,廣東粵劇院創作演出的大型新編粵劇《南海一號》通過對“南海一號”的演義,講述了在戰火連連,積弱積貧的南宋趙高宗時代,廣州一戶航海通商世家李大用、李六哥父子二人,回響朝廷遠洋市舶、再興大宋的召令,修造大船、改良陶瓷、追求財富的故事。全劇通過李六哥敢為人先,革新陶瓷,心向大海,富強圖存的心志和他與表妹林花、波斯姑娘古麗之間淒婉、糾結的愛情,以及他與父親之間的意見分歧,與波斯青年商人哈立德的情感糾葛,突破重重阻力,最終造成大船、製成新瓷,出使大洋,因風暴的突然來襲,導致大船沉沒的故事,表現出了南粵海民特有的文化與精神,這種文化,是一種與嶺北完全迥異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這種精神,是一種融入南粵人民血脈,化為骨髓,千百年來一直未曾有過絲毫動搖的自信、大氣、包容世界、好為天下先、敢作敢為、賺大錢、幹大事的精神。因此,可以說,這部劇,記錄的不僅僅是一段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史,更是一段南粵人民改變古中國、影響全世界的精神史。該創作演出以來,受到廣大粵劇觀眾的一致好評。

館藏地址

2009年12月24日,陽江市人民政府廣東省文化廳海陵島十里銀灘隆重舉行廣東海上絲路博物館開館典禮。人們自此可以走進這箇中國乃至亞洲唯一的大型水下考古博物館,一睹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宋古沉船“南海Ⅰ號”以及系列珍貴文物。
南海一號
南海一號
陽江市政府、廣東省文化廳在陽江市海陵島十里銀灘“南海一號”博物館靠海一側的前廣場上,舉行了隆重的開館慶典儀式,從此,廣東乃至我國沒有大型水下考古博物館的歷史被改寫。國家文物局長單霽翔,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林雄,廣東省副省長雷於藍,廣東省文化廳長方健宏等,以及陽江市的領導和各界嘉賓近千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博物館主體工程由廣東省政府投資1.9686億元建設,於2005年12月28日動工興建。“南海一號”從1987年8月被意外發現,到2007年12月22日被整體打撈出水,歷時20年;整體打撈出水後入住“水晶宮”,迄今也已滿2年。
裡面的水質、溫度和環境都和其原來沉沒的海底位置的環境完全一樣。水晶宮特別建造了兩條長60米、寬40米的水下觀光走廊,牆體是由透明的亞克力膠建造的。雖然近在咫尺,遊客還看不見船體,但可以通過視頻看到現場挖掘、打撈文物等水下考古作業的情景。
開館當天,考古隊員進行了一場水下考古挖掘的動態演示。前幾天水晶館已放低水位,沉箱的其中兩個探方已微露船舷。據稱,沉箱仍不會立即打開,這是為了保護古沉船的微環境。考古人員將採取逐層打開的措施,一點一點地發掘,整個過程估計需要10年左右。
博物館內五個互相關聯的艙體型場館主要分成三大展區。三大展區八大展廳環環相扣,看點紛呈互為補充,形成一個融合的整體,將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穿梭其中,遊客可以作一趟穿越800年的海洋文化之旅。  從北門通向南門的展區便是一號展區。一號展區分為序廳、陽江本土文物廳以及海洋知識廳。在二號展區,空間和面積最大的為“水晶宮”,鎮館之寶“南海一號”正安放於此。“水晶宮”內特別建造了兩條長60米,寬40米的水下觀光走廊,在二號展區的上層則是水下考古平台。中國海上考古發現文物最多的要數“南海一號”,其中部分珍品就放在三號展區上層的珍品展廳。而位於下層的海上絲綢之路廳則以文獻、圖片介紹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沿革和若干重大歷史事件。

大澳古港

在“南海一號”被發現的同時,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大澳古漁村被外界發現。隨著大澳漁家民俗文化的開發及漁家民俗風情館的建成,保存完整、風格獨特、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大澳古漁村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
大澳村的大澳古港因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優越,海上交通便利,自古就是廣東沿海的大港之一,為全省當年的“六澳之首”,曰“大澳”。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從始發港廣州到出口港徐聞,大澳是個必經的重要港口,它一度與廣州十三行並稱為“十三行尾”。據記載 ,明末清初,荷蘭航海家奧斯芬乘船經過大澳時,看到大澳的景象和資源,不禁驚呼:“好一個美麗港灣和天然寶島!”他要求船上的人要對寶島的位置保密,但這一訊息仍不脛而走 ,引起不少國家垂涎。大澳兒女為了保護寶島免受外國人侵略,上演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捍衛古港的英雄故事。
據史志學家介紹,明清時代,如今的東平鎮是一個孤島,無路可通,大澳港處在島的尖 端。當時陽江流域水深河寬,陽江港灣、南鵬島至上、下川島一帶的海域,形成了廣東最大的漁場。潮州、汕頭、海南、廣州等地的漁船,常常聚集在陽江灣捕魚,使大澳成為一個集結漁船的漁港,各行各業的生意日漸興旺。最繁榮的時候是清代乾隆年間,海上商船頻繁出入大澳,澳內車水馬龍,商貿極為發達。據一些研究者稱,來這裡的不僅有普通商人和航海家,更有很多“國際”大海盜將所得財物運到大澳來交易,使得該地成了冒險家的樂園,當時便有了“東方威尼斯”的美稱。

大澳商會

在大澳村主街上,有一座漂亮的西洋建築,上面有大澳商會的門牌。據介紹,清末民初 ,處於天涯海角的大澳一度陷入無政府狀態。從民國元年到民國12年(1923年),大澳及整個東平都是由當地商人組織商會管理行政和治安的。這一度令當地漁民和商人的財產毫無保障 。到陳濟棠主粵時,實行保甲制度,東平才有了正式行政機構棗鄉和聯保,公安局派出人員維持治安,這種制度一直保持到解放前夕。從此,商會便退出了政治舞台,成為純粹的商人組織。

古炮台

大澳港在東平南側5公里的東北海灣處,毗鄰台山市西南方海域,成一個半環形的地勢 ,當時這裡是船舶的停泊站。明清年間,倭寇海盜為患,大澳和南鵬島的海面上常有海盜侵擾。為對付倭寇海盜的侵擾,乾隆59年(1794年),總督愛新覺羅長麟修建碉樓外,另建炮台一座(今已廢置)於港灣口岸處即觀音山(又稱澳咀山)下。嘉慶三年又於樓後左邊增設兵房3 間、望樓1座。望樓面向南海,高四五米,用灰沙石塊砌築,開有一個只能供一人出入的圓 形洞口。碉樓上有作瞭望用的視窗和炮眼。嘉慶16年劃入陽江鎮標管轄,民國時荒廢。
從大澳西沿海迂迴1公里的路邊山腳港灣處,又建有一座炮台,呈橢圓形,牆厚1米、長 7米、寬15米、高4米。現炮台已廢置。當年它與大澳港碉樓東西對峙,是陽東東部海防要塞。

沉船揭秘

船主身份

南海Ⅰ號共出水了金手鐲、金項鍊、金戒指等黃金首飾,都沒有生鏽,閃閃發亮。它們比較粗大,像金腰帶長1.8米,手鐲有四兩重等,由此可以推測佩戴這些黃金首飾的船主可能非常富裕。
考古專家還猜測,這些粗大的金手鐲、金項鍊和金戒指不可能佩戴在一般身材的人身上,更不會是身材瘦小的人所戴,那么,這個人會不會是一名身材魁梧、體型巨大的富商?

是否逃生

從近年對南海Ⅰ號文物的試探性打撈結果看,目前還沒有發現古人骸骨。那么,南海Ⅰ號沉沒時,船上人員是否已逃生?
有專家推測,由於南海Ⅰ號上已經出水的項鍊、戒指、手鐲等金器多為飾品,且數量少,應該不會是遠洋貨物,極有可能是船上的富商所佩戴。按照這樣的推斷,南海Ⅰ號沉沒時,船上的富商如果可以及時逃離,應該不會將隨身所戴的金手鐲、金項鍊、金戒指全部拋掉再逃生,所以有可能是與南海Ⅰ號一起葬身大海。

船上生活

考古人員曾從凝結物中清理出了一件較為完整的漆盒,漆盒飾紋華麗,非常精美,透露出它的主人擁有精緻的生活。
沉船中出水了一些大小不一的陶罐,外形樸實。專家認為,這些陶罐很有可能是南海Ⅰ號上的船員所用,其中一些陶罐可能是用於盛酒。如果屬實,宋代文獻中記載的,遠洋途中船員飲酒消遣的生活,就可能在南海Ⅰ號上得到證實。

是否超載

歐洲有兩條著名的軍艦,一條是瑞典瓦薩號,另一條是英國的“瑪麗·羅斯號”,他們都是因為加裝了大炮造成船身載重量過大而沉沒的。那么“南海Ⅰ號”是否也因為超載而沉船呢?

始發地為何處

南海Ⅰ號出水文物大多是江西和福建的瓷器,還有景德鎮的瓷器,景德鎮位於福建的西北方,船逆流而上去運貨可能性較小。此外,史料中曾有記載,在宋代廣東港的船少有向北航行的,多發自泉州及以北港口。所以綜合分析,南海Ⅰ號發自廣州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福建泉州地區。

海洋時代

南海Ⅰ號的文物價值,已經有人估計可能會超過千億美金。
南宋的疆域狹小,但是南宋卻是中國最富庶的朝代之一,因為國家財富積累一大部分都是依靠海外貿易,所以南宋甚至可以稱為古代中國的海洋時代。古船生活艙可以說是濃縮了整個時代背景,包含的歷史信息可能超乎人們的想像。

木質不腐

“南海Ⅰ號”位於海面下20米深處,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蓋。令人驚奇的是,這艘沉沒海底800多年的古船船體保存相當完好,整艘船沒有翻、沒有側,而是端坐在海底,船體的木質比較堅硬。
對“南海Ⅰ號”前期探摸中,還發現了少量的船身上的碎木塊。魏峻說,這些木塊的材質有一部分是馬尾松木。馬尾松多見於南中國地區,如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因此,“南海Ⅰ號”的出生地極有可能是南中國。
為何“南海Ⅰ號”能夠長存水下800年而不腐?“南海Ⅰ號”水環境課題組負責人、中山大學生物科學院徐教授介紹說,“南海Ⅰ號”在浸泡800多年後仍保存完好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南海Ⅰ號”所沉沒的水下環境氧濃度低,可以推測,船在沉沒後的短時間內周圍很快附著了大量淤泥,從而使船體與外界隔絕,避免了氧化破壞。對沉船周圍淤泥的研究發現,淤泥內有很多生物,但沒有存活的,這說明船體周圍是一個厭氧狀況非常好的環境。二是“南海Ⅰ號”所使用的材質是松木。根據廣東民間說法:水泡千年松,風吹萬年杉。這表明松木是抗浸泡比較好的造船材料。

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入選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2022年4月,入選“廣東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發現”名單(2012-2022)。
2022年5月,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2022年8月,入選廣東省十大文旅數位化套用案例。
2001年4月,由於陳來發先生的捐助,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聯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的水下考古專業隊員共12人,搜尋和定位沉船遺址,這次調查中,水下考古隊對這艘沉船進行了精確的定位
2002年3月至5月間,水下考古隊再度下水,對海底沉船進行細挖掘、細打撈,打撈出文物4000多件。
2003年10月,廣東省文化廳召開《“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專家論證會。
2003年11月,廣東省副省長雷於藍主持召開會議,規劃、立項“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設項目
2004年,“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確定。
2004年3月,廣東省發改委同意籌措資金,在陽江市海陵島十里銀灘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2005年12月28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開工興建。
2007年1月16日,考古隊前往沉船海域開展打撈前最後一次海底勘查,之後進行了持續9個多月的打撈。整體打撈行動在2007年開始,那之前“南海一號”沉船水下考古隊對這艘宋代商船已進行了小規模試掘,並打撈出金、、銅、鐵、瓷類文物4000餘件,多數都是十分罕見甚至絕無僅有的文物珍品。這些文物以瓷器為主,包括福建德化窯、磁州窯、景德鎮窯系及龍泉窯系的高質量精品,絕大多數文物完好無損。根據探測情況估計,整船文物超過8萬件。考古界人士表示,與這些瓷器年代、工藝相當的一個瓷碗,此前在美國就賣出了數十萬美元的天價,而這裡卻是整船、成批地出現。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工作人員在展示取出的泥土樣本
2007年12月21日,“南海一號”古沉船起吊,12月22日上午10時,在現場舉行“南海一號”出水儀式。
2007年12月28日下午3點,南海一號完成整體打撈,正式進入水晶宮。
2007年12月,南宋古沉船“南海I號”經整體打撈出水,之後移駐位於廣東陽江海陵島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展開水下文物原址保護”。“南海I號”木船體殘長約22.1米,船體保存最大船寬約9.35米。
2008年,水晶宮開館迎四方遊客。
2011年3月底,開始對古沉船“南海一號”第二次試發掘,本次試發掘主要目的是確定船首和船艉的準確位置,並採集水、泥和沉箱等標本進行試驗和測算。
2011年4月25日,廣東文物考古所發布了,本次試發掘確定了船艏在沉箱中的位置,為“南海I號”整體發掘奠定了基礎。本次試發掘發現的“南海一號”的“隔艙板”和“船舷板”幫助研究人員基本確定的“南海一號”船頭的位置。據介紹,“南海I號”尚未有整體全面發掘的計畫,需對各種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後再制定下一步的發掘方案。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隔艙板
2013年11月28日,在廣東陽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表示,啟動南宋沉船“南海一號”的全面發掘,用三四年時間,取出全船6萬-8萬件文物。
2014年5月15日,南宋商船“南海一號”,經過整體打撈、兩次試掘,現已進入船體正式發掘階段,上層淤泥即將清理完畢,松木船舷和一匝匝瓷器、鐵器已清晰可見。
2015年1月28日,經過7年的保護髮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貝殼等凝結物被逐層清理,船艙內超過6萬件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見天光,展現世人面前。經過考古識別,這些南宋外銷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鎮窯系、浙江龍泉窯系、福建德化窯系、福建閩清義窯系和福建磁州窯系等五大民窯瓷器構成。
2016年1月9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文物局等單位在廣東海陵島的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發布“南海一號”保護髮掘項目最新進展,公布沉船類型、船貨發掘最新發現以及推測的沉船年代等重要考古新發現。已出土文物超過1.4萬件套,專家推測它是屬於南宋中晚期一艘“福船”類型的古船。
2019年3月20日,“南海I號”船貨清理進入尾聲,清理的船載文物已達14萬餘件,預計文物總量將超過16萬件,比最初預計的多出一倍。
2019年8月6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工作會,發布了“南海I號”保護髮掘項目重要考古工作成果。
2022年7月2日,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傳出訊息,正式明確“南海I號”沉船部分陶瓷器產自廣東南海的奇石窯和文頭嶺窯。根據相關推斷,考古專家認為“南海I號”曾經到過廣州。
2021年9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同佛山市博物館、佛山市祖廟博物館南海區博物館,共同組成考古工作隊,對奇石窯和文頭嶺窯展開區域性調查和搶救性考古發掘。在奇石窯西門村和奇石村除了採集到“大觀”“紹興”紀年款等罐的殘片外,還出土了很多與“南海Ⅰ號”相近的印文罐殘片。其中在裏水鎮文頭嶺窯發現的與“南海Ⅰ號”的“梁宅”相同的“梁宅酒”印文罐最令人振奮,它進一步確認了“南海Ⅰ號”與佛山南海區之間的關聯,實證南越國宮署遺址和“南海Ⅰ號”出土的部分印文或印花醬釉罐都產自於南海諸窯,三者之間的關係終於水落石出。
2022年11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肖達順告訴記者,經過一年來的發掘整理工作,證明了“南海I號”沉船上的陶罐有很大一部分產自南海窯,並且很多都有印戳或銘文。
2023年4月,“南海Ⅰ號”已經處於考古發掘最後階段,接下來,船體將轉向全面保護階段,考古工作也將轉向後期整理。

探測情況

南宋沉船南海一號於20年前被發現,出於各種原因始終讓它靜臥海底,未加過分擾動。在沉沒800多年後的今天,它終於被整體“托出”海面。滋味難辨的是,昨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儼然成了旅遊推介會,旅遊局長唱主角,給記者的資料有不少是推介旅遊的。沉船歷史在出水的一刻已然改變。它不僅要適應廣東耗資1.6億元建造的水晶宮,更要把自身的命運託付給尚無確切把握的考古界,甚至被捲入勢利的利益考量。
歷經許多年的探測,“南海一號”的某些特徵已被初步掌握,比如船體的尺寸、貨物主要以瓷器鐵器為主、深埋於海泥之下、船身除甲板外結構完好,等等。進而,建立在這些特徵之上的意義也被創造出來並一再重申,比如能夠為海上絲綢之路研究貢獻珍貴實物、可以充實航海史和貿易史等。在這些不無道理的演繹下,“南海一號”早已演變成一個文化符號,發掘“南海一號”行動隨即成了文化大事件。
“南海一號”的眾多謎團和不確定因素仍舊存在,這讓沉船現今的格局禍福參半。隨著它被打撈出水,懸疑和擔憂顯得更加緊迫。到目前為止,“南海一號”內部艙位的細節資料依舊不為人知,約莫估算的6萬件瓷器儘管價值不菲,可並不能揭示船上的所有秘密。此外,相較於零星發掘,眼下採取的整體發掘模式固然有不可比擬的優點,但風險同樣存在。一旦離開原先的環境,沉船面貌會發生怎樣的改變?而這種改變又會給考古帶來怎樣的影響?潛在的風險緊隨“南海一號”浮出水面。
“南海一號”的首要價值理應是考古價值,而決定這一價值大小的是古船的原初面貌。假若“南海一號”的新環境不幸改變了沉船的歷史面貌,其學術價值無疑會大打折扣。水下考古在我國是新型學科,其技術力量與發掘實踐密切相關。文保能力的進步某種程度上是以犧牲文物為代價的。“南海一號”上早期出水的瓷器發生破損即為佐證。“南海一號”的考古價值是第一位的,但考古價值不能簡單用金錢來衡量。“南海一號”是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對研究我國古代造船工藝、航海技術等都提供了典型標本。其搭載的文物也有可能解開‘海上絲綢之路’的諸多秘密,其文物考古價值遠遠高於經濟價值
考古學意義上講,真正的發掘挑戰恰恰在出水的瞬間開始形成,或者說從海上絲綢博物館向公眾開放的那天算起。這自然就牽涉到兩種變數,關係考古界和政府意願兩個方面。廣東考古學界對南海Ⅰ號抱有冷靜的專業態度,這從不惜耽擱20年、反覆論證方案等做法上可見一斑。可是,面對被秘密層層包裹著的沉船,具體問題強烈凸現,專業人士有無能力完美掌控這一珍貴資源不得不存疑。
技術不僅僅是唯一的障礙。移入水晶宮的“南海一號”後續發掘或會持續十年甚至更久。如此漫長的考古時期事實上與政府對沉船的開發籌劃有衝突。早在數年前,陽江乃至廣東就將“南海一號”作為旅遊新項目加以推介。考慮到“南海一號”的文化效應、政府對考古發掘的巨額投資,如此籌措也具充足的正當性。“南海一號”的考古研究和發掘大面積鋪開後,其耗費也需豐厚的資金作為後盾。但如果對經濟價值的追求受限於考古節奏,財政撥款對“南海一號”的支持動力還能持久嗎?如果地方要求發掘工作服從盈利計畫,會否加重沉船困境、削弱考古的本初內涵?

打撈工程

評估

關於“南海一號”“沉船寶藏超千億美金”、“價值可與兵馬俑相媲美”、“海上敦煌”等狂狷之辭喧譁,不僅引起國內輿論的反感,也招致考古界齊聲責備與譏諷。實事求是地說,對“南海一號”考古價值的評估剛開始,早早就圈定那么多宏大的意義不免草率。無論“南海一號”的全部價值有多高,仍倚賴於對它富有成效的發掘。而最大限度地獲取其考古價值,取決於在接下來的進程中能否排除技術風險、能否最大程度地保留沉船的歷史原貌。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南海一號
將其帶進水晶宮的新天地,只是人為接續了“南海一號”的船史。假如希望用它改寫嶺南的文化史,則需艱巨、細緻的科學探尋。在此之前,虛於文保經費的跟進、專於所謂旅遊亮點建設,恐怕已失掉平常心。無論如何,“南海一號”是橫亘在考古界面前的複雜命題,它彌足珍貴而不可再生,科學精神始終是第一位的。看客的心態或培養看客的心態都應該收斂或節制,畢竟這是考古而非表演。

預算

2004年,“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確定。按照這一方案,打撈預算為1億多元。但隨著打撈出水時間的推後,打撈成本也逐步上升。按照“南海一號”水下考古隊透露的數字,為打撈“南海一號”修建臨時碼頭花了1400多萬元,單就兩艘打撈船每天的租金就高達80多萬元,還有施工中投入的鋼材、水泥、水下設施、船舶、人工等,算下來,打撈工程預算接近1.5億元。如果加上“水晶宮”1.5億元的造價,“南海一號”打撈並保存的總成本將高達3億元人民幣。方案一出,就被人評價為“不計成本的瘋狂舉動”。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南海一號入住“水晶宮”
一般的沉船打撈也就花費幾百萬元,“整體打撈並保存”要比“原地打撈保存”多花幾倍甚至十幾倍的資金。“南海一號”2007年12月28日進入“水晶宮”後,預計博物館每年的運營費用需要2000萬元。
為了整體打撈“南海Ⅰ號”,財政部2006年審定9000萬元專項資金,財政部撥款3000萬元,剩餘由地方財政補足。為了建造保存“南海一號”的“水晶宮”,有關部門已投入了1.5億元。不少人提出,花費如此“昂貴”的費用對一艘古沉船進行打撈和保護到底值不值?單霽翔說,打撈“南海一號”的意義是綜合的,首先它對中國水下考古學科的建設是一個巨大的推動,為了保護這些水下文物,中國進行了多學科的攻關、跨學科的研究,積累了很多寶貴和先進的經驗;同時,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保護和發掘,它也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對於“南海一號”上的文物價值,外界也進行了各種估算,甚至有媒體估計這些文物價值達3000億美元。單霽翔表示,“南海一號”上的6萬至8萬件文物信息量非常大,“這些文物加起來會放大它們的價值和信息,簡單地對文物進行估值是不科學的。”

方案

已確定採用“整體打撈”的方案,將沉船、文物與其周圍海水、泥沙按照原狀一次性吊浮起運,然後遷移到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宮”,這次的打撈與建造廣東海上絲綢博物館水晶宮經費將花費2.3億元人民幣:打撈經費7000萬加建造博物館1.6億。
兩艘萬噸級的打撈船正忙碌不停地作業,一個特製的沉箱已經被下放到水底,用於將沉船整體打撈出水。沉船掩埋在海底1米深的淤泥中,是一個長30米,寬10多米,高3—4米,連帶海底凝結物重達3000噸的龐然大物。人們將它整體平移到海岸邊那座正在興建的博物館中,然後放入一個巨型的玻璃缸當中,一邊發掘一邊展覽。這個計畫如此宏大,以至於世界水下考古之父喬治·巴斯看到這個方案時連聲說,不可想像,這只能是在中國才發生的事情。從1987年到現2007年,20年間,這艘被命名為“南海一號”的沉船已經成為中國水下考古里程碑式的標誌,它的發現和打撈過程充滿各式各樣的奇蹟和波折,亦如中國水下考古本身的進程一樣:從沒有一個水下考古人員,沒有一套水下考古裝備開始,到目前已經著手操作世界上最具難度的水下考古實踐。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南海一號”出水的德化窯粉盒
考古學家認為,“南海一號”的發現和打撈,其意義不僅在於找到了一船數以萬計的稀世珍寶本身,它還蘊藏著超乎想像的信息和非同尋常的學術價值。因“南海一號”不僅正處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航道上,而且它的“藏品”的數量和種類都異常豐富和可貴,給此段歷史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模本。對這些水下文物資源進行勘探和發掘,可以復原和填補與古代中國“海上絲路”密切相關的一段歷史空白,也很可能帶來“海上絲綢之路學”的興起。
該船整體打撈後將放置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即水晶宮)。
據介紹,“南海一號”整體浮出水面後,將轉移、安置於由廣東省政府將直接撥款1.6億元建造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內,進行保存及供人們觀賞,該博物館預計將於本月底封頂。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於陽江“十里銀灘”上,占地13萬平方米,博物館藏品規模確定為3萬件。“水晶宮”是一個巨型玻璃缸,其水質、溫度及其他環境都與沉船所在的海底情況完全一樣。通過“水晶宮”的透明牆壁,還可以看見水下考古工作者潛水發掘打撈文物示範表演。

發掘文物

截至2018年,發掘的文物數量是143000多件。剩下的預估還有一兩萬件,集中在後部幾個船艙,總數可能會超過16萬件。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2015年底暴露的沉船基本輪廓及各船艙貨物
船貨清理出的船載文物,包括大量的瓷器、錢幣、絲綢,還有部分金銀銅錫、竹木漆器以及動植物遺存等。
船內現存的貨物以瓷器、鐵器為主,錢幣亦有相當數量,紙張、絲綢等有機質貨物可能已分解不存。截至2016年1月5日,總共出土文物14000餘件套、標本2575件、凝結物55噸,其中瓷器13000餘件套、金器151件套、銀器124件套、銅器170件,銅錢約17000枚以及大量動植物標本、船木等。
2019年8月6日,“南海I號”宋代沉船船艙內貨物已清理完畢,出水文物總數超過18萬件,堪稱中國水下考古之最,其中尤以鐵器、瓷器為大宗。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挖掘現場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出水文物

瓷器

“南海一號”現已出水數千件完整瓷器,不少瓷器極具異域風格,匯集了德化窯、磁州窯、景德鎮、龍泉窯等宋代著名窯口的陶瓷精品,品種超過30種,多數可定為國家一級、二級文物。“南海一號”還出土了許多“洋味”十足的瓷器,從稜角分明的酒壺到有著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情。
宋瓷成群,舉國罕見。……惜哉!彩雲易散,寶瓷易碎。洋人巧弄譯筆,瓷器代稱中國。南宋,乃狼主爪中之釉瓶……”《遂寧賦魏明倫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南海一號”中出水的青白釉鋪首執壺瓷器
“南海一號”現已出水2000多件完整瓷器,出水瓷器帶有明顯的異域風格,被認為是宋代接受海外訂貨“來樣加工”的產品。中國古陶瓷協會會長、陶瓷鑑定泰斗耿寶昌對著“南海一號”上出水的瓷器連呼驚嘆:“搞了一輩子的瓷器研究,卻從未見過如此多的瓷類珍寶,很多連聽都沒聽說過!”
宋代是中國瓷器第一個鼎盛時代,出現了定、鈞、官、哥、汝五大名窯。對比明清時期華麗的琺瑯彩,宋瓷以優雅的單色釉著稱,被不少瓷器愛好者們奉為中華瓷器中的“大家閨秀”。
宋代各地燒瓷名窯迭出,官窯首屈一指。宋徽宗登基在河南禹州神垕鎮建立鈞瓷官窯,專門為皇宮燒造花盆、盆奩等陳設貢瓷。在他的主持下,鈞瓷表面燒制出異常奇麗、變幻無常的線條,由於後人難以仿製,故有“鈞瓷無雙”之說。
景德年間,宋真宗趙恆昌南進御瓷,底書“景德年制”四字,因其精美絕倫,遂以“景德鎮”之名久久風行。隨著宋室的南渡,北方許多著名窯場能工巧匠紛紛趕赴景德鎮,帶來了當時北方先進的制瓷工藝,使景德鎮的制瓷技術迅速發展。宋代,景德鎮因出產“影青瓷器”、“青白釉瓷器”而聞名於世,並通過泉州、廣州兩大商港通達海外,成為當時風靡世界的名牌貨。據說,荷蘭葡萄牙商人最早將瓷器販運到歐洲時,瓷的賣價幾乎與黃金相等。據趙汝適諸蕃志》記載,宋代的瓷器被運往全球50多個國家,最遠的包括非洲的坦尚尼亞等地。
巨大經濟利益驅使下,宋代的泉州、廣州、杭州等著名對外貿易的港口附近出現了不少瓷窯,如“南海I號”上發現的福建德化窯、泉州附近的磁州窯瓷器等就是當年著名的外銷瓷。考古學家曾在磁州窯發現過一些瓷雕塑,人物形象高鼻深目,生動地再現了當年貿易口岸“漲海聲中萬國商”的景象。
宋代,廣東瓷業進入一個空前的興旺期,出現了廣州西村窯潮州筆架山窯等著名窯場,計有窯址80多處,年產瓷器達1.3億件,比唐代增加近22倍。南宋朱彧萍洲可談》記載北宋末年廣州商船大量出口瓷器的情況時說:“舶船深闊各數十丈,商人分占貯貨,人得數尺許,下以貯物、夜臥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有專家稱,現如今在東南亞各地發現的宋瓷,大部分都是當年廣州的外貿商品
隨著宋瓷的光芒遠播海外,外國人對宋瓷趨之若鶩。在國外,宋瓷的使用成為階級和身份的象徵,甚至還影響了他們的生活習俗。據記載,東南亞一些國家在中國陶瓷傳入以前,多以植物葉子為食器。宋瓷輸入後,他們改變了過去“掬而食之”的飲食習俗,用上了精美實用的瓷器作為食物器皿。如今在印尼國家博物館,還依然擺放有許多產自宋代德化的“喇叭口”大瓷碗。

金器

金器是“南海一號”上目前出水最惹眼、最氣派的一類文物。南海一號共出水了金手鐲金項鍊金戒指黃金首飾,沒有生鏽,閃閃發亮。它們比較統一的特點是粗大。宋金項鍊長1.7米,鎏金手鐲口徑大過飯碗,粗過大拇指,足足四兩不止。可以推測佩戴這些飾品的人體格粗壯,身材高大。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金器

銅錢

“南海一號”沉船點發現銅錢已達上萬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漢代的五銖錢,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期的紹興元寶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銅錢
這么多的貨幣一方面可能表明當時中國的國力之盛,中國貨幣可以成為“海上絲路”的硬通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船主的富裕。

鐵器

除了陶瓷這類人們熟知的中國特產,那時科技領先的中國,還向世界輸出鐵器,800多年後,它們已經面目全非。“南海一號”船倉裡面還有兩樣比較大宗的東西,就是鐵鍋鐵釘,鐵鍋跟海水發生作用後,一摞一摞地變成了鐵疙瘩;鐵釘個體較大,二十多厘米長,鐵釘都是拿竹篾進行包紮的,數量非常多。而在宋朝,廣東正是鐵器盛產地。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鐵器

銅環

在“南海一號”裝載的貨品當中,除鐵鍋外,出水的還有不少金屬製造的商品,如銅環、銅珠等。對兩者的用途,考古人員表示銅珠的用途還不好推測。專家分析說,從這些製品的外觀看,只是經過初步的鑄造或打磨,像銅環等上面並無花紋等裝飾的痕跡,有可能是“南海一號”的船主將中國造的半成品運往海外進行深加工。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銅環

主要評價

海上絲綢之路

在中國久遠的歷史中,絲綢和瓷器,一直是最受歡迎的外貿產品。自長安或洛陽為東起點,經甘肅、新疆,再到中亞西亞,最後到達地中海沿岸。從漢朝開始,來自中國的絲綢就這樣由各色商人牽著駝隊,通過這條重要的貿易通道運輸到亞歐各國。這種貿易一直延續了數個世紀之久。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國親程旅行記》中,第一次給這條道路起名“絲綢之路”。 在陸上絲綢之路發展的同時,中國的絲綢,也在通過海路源源不斷地運輸到國外。這是一條從中國沿海港口出發,一直向西,穿過南海,抵達外部世界的貿易通道。它不僅僅只是貿易之路,還是朝貢之路,文化交流之路。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海上絲綢之路路線圖
海上絲綢之路,在漢代即有記載,當時中國船隻從廣東、廣西、越南等地的港口出海,沿中南半島東岸航行,最後到達東南亞各國。唐宋之後,隨著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的演進,海上絲綢之路航線更加遙遠,貿易也愈顯繁榮,對於中國瓷器來說,再也沒有比水運更加便捷和安全的運輸方式,這條航線也被稱為“陶瓷之路”。 在獲得重要的考古發現以前,這條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只存在於零星的文獻記載當中,對於貿易路線貿易方式,人們知之甚少。直到本世紀航線沿岸的一些港口,陸續發現出一些來自中國的瓷器和其他文物,人們才得以一點一點地拼接出有關這條航線的細節。這條航線顯然早已超出東南亞的範圍,而是穿過南海,駛過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甚至非洲東海岸的許多港口也有中國瓷器出土。
“南海一號”沉沒的地點,正是處於這條航線之上。由沉船的海域向東北,經過川山群島,可上達陽江海陵島、廣州、潮州泉州廈門等港口,向西則可下雷州半島瓊州海峽以至廣西,然後穿南海到達更加遙遠的目的地。 沉船船頭朝向西南240度,看來正是從中國港口出發,駛向外洋的貨船。它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中國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

歷史沿革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推行郡縣制度。公元前214年派軍隊攻打珠江流域越族,秦統一了嶺南越族地方後,設定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兩陽初屬其中的南海郡,開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漢武帝派兵打敗了匈奴後,於公元前111年(武帝元鼎六年)新設了合浦郡高涼縣,政治中心在今陽東大八鎮古城(另一說在麻汕上塘村)。高涼縣包括今陽江市、恩平市西部、茂名高州電白化州吳川羅定的部分地方。高涼縣是粵西地區最古的縣。
東漢末,兩陽屬東吳統治範圍。公元220年(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孫權將高涼縣從漢時的合浦郡分出,設為高涼郡,轉由廣州管轄,下統三個縣:安寧縣(今陽江市區及其東部)、高涼縣(今陽東縣北部地方)、西平縣(今陽東縣白沙鎮、江城區埠場鄉、平崗鎮、陽西縣程村鎮鄰近部分地區)。兩陽由縣升郡。
南北朝時,兩陽的地位顯得更為重要了。公元527年(梁大通元年)高涼郡從廣州分出,連同杜陵郡、寧康郡、陽春郡等合設為高州。高州州治中心在今江城(從公元527年至649年),管轄今陽江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包括良德)。陽江由郡升格為州,下管郡,郡管縣,歷時122年,是祖國南疆的交通要衝、軍事重鎮。
公元606年(隋煬帝大業二年)隋政權把安寧縣、高涼縣分出部分地方合成一個新縣--陽江縣。在陽春郡中設陽春縣。陽江縣、陽春縣從此得名。
公元649年(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陽江縣、西平縣、陽春縣、杜陵縣等從高州分出,建為恩州,屬廣州都督府管轄。恩州州治在陽江,從貞觀年間唐太宗時建恩州起至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撤除恩州,陽江、陽春各自為縣止,兩陽被稱呼為恩州達719年。此後。江、春兩縣歸肇慶府管轄。

具體位置

“南海一號”失事的海域位於陽江市陽東縣東平鎮大澳村附近。明清時代,大澳村的大澳古港因地理位置便利、自然條件優越,成為廣東沿海的大港之一,是從廣州開始的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必經的重要港口,海上商船頻繁出入大澳,商貿極為發達。

南海一號氣候條件

南海北部1987年9 月~1988年10月沉積物捕獲器顆粒物質硅藻通量季節性 變化受到季風氣候的控制。顆粒物質與硅藻在東北和西南季風盛行期增加,在季風轉變期減 少。淺層和深層的顆粒總通量、蛋白石通量、碳酸鈣通量、蛋白石/顆粒總通量比值、碳酸鈣/顆 粒總通量比值、有機碳/磷的比值以及淺層硅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Coscinodiscus excentricus、Coscinodiscus nodulifer、Nitzschia marina和Rhizosolenia bergonii的通量在東北 季風期間明顯地增加了,這些變化可能與1987年~1988年發生的EI Mi o事件相關。
1993~1995年南海中部的矽質生物通量及其季節性變化:季風氣候和El Nio的回響
南海中部放射蟲與硅藻通量的季 節性變化受到季風氣候的控制.放射蟲與硅藻在季風盛行期增加,在季風轉變期減少.季風驅動的海流變化,促進不同海區的海水流動,為海洋表層生物帶來了豐富 的營養物質,從而促進了放射蟲與硅藻通量的增加.放射蟲通量與有機碳通量、表層初級生產力和表層輸出生產力的變化一致.高的放射蟲通量對應於高的表層初級 生產力.1994~1995年放射蟲與硅藻通量的突然增加與這個時期發生的 EI Nino事件有關。
通過對南海中部1993~1996年獲得的淺層和深層時間系列沉積物捕獲器的樣品分析,發現了穩定同位素值、顆粒總通量、碳酸鹽、生物蛋白石、有機碳、表層初級生產力、浮游有孔蟲總通量和屬種的分布存在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其通量都是在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盛行期出現高值,在季風轉向期出現低值.浮游有孔蟲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G.ruber,Globigerinita glutinata,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等種的通量和相對百分含量也是在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盛行期都出現高值,但Globigerina bulloides,Globorotalia menardii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等種則在東北季風盛行期出現高值,分析還發現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和Globorotalia menardii等種的通量和百分含量以及有孔蟲總通量和碳酸鹽通量等從1993到1996年存在下降趨勢,而Globigerina,bulloides和Globigerinita glutinata的通量和百分含量以及生物蛋白石通量等在該期間顯示為上升趨勢,淺層捕獲器樣品中的碳酸鹽和有機碳的通量比深層的高.研究表明海洋沉降通量和浮游有孔蟲屬種的季節和年際變化主要受與東亞季風相關的表層初級生產力和海洋水文條件變化所控制,深層捕獲器樣品中的碳酸鹽和有機碳的通量低應與碳酸鹽溶解作用有關。
中國“南海Ⅰ號”為何被稱為史無前例的水下考古典範?
“南海Ⅰ號”遺址發現的南宋古沉船,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文物儲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距今有800多年歷史。這條沉船從1987年首次發現,到最後完成考古發掘工作,共歷時30餘年。
“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的成功案例,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從無到有、走向世界領先的發展歷程。目前,“南海Ⅰ號”已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經典案例向全球推廣,成為中國水下考古界的驕傲。

紀念保護

相關劇目

由蘇虎、李雨芬編劇,傅勇凡導演,廣東粵劇院創作演出的大型新編粵劇《南海一號》通過對“南海一號”的演義,講述了在戰火連連,積弱積貧的南宋趙高宗時代,廣州一戶航海通商世家李大用、李六哥父子二人,回響朝廷遠洋市舶、再興大宋的召令,修造大船、改良陶瓷、追求財富的故事。全劇通過李六哥敢為人先,革新陶瓷,心向大海,富強圖存的心志和他與表妹林花、波斯姑娘古麗之間淒婉、糾結的愛情,以及他與父親之間的意見分歧,與波斯青年商人哈立德的情感糾葛,突破重重阻力,最終造成大船、製成新瓷,出使大洋,因風暴的突然來襲,導致大船沉沒的故事,表現出了南粵海民特有的文化與精神,這種文化,是一種與嶺北完全迥異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這種精神,是一種融入南粵人民血脈,化為骨髓,千百年來一直未曾有過絲毫動搖的自信、大氣、包容世界、好為天下先、敢作敢為、賺大錢、幹大事的精神。因此,可以說,這部劇,記錄的不僅僅是一段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史,更是一段南粵人民改變古中國、影響全世界的精神史。該創作演出以來,受到廣大粵劇觀眾的一致好評。

館藏地址

2009年12月24日,陽江市人民政府廣東省文化廳海陵島十里銀灘隆重舉行廣東海上絲路博物館開館典禮。人們自此可以走進這箇中國乃至亞洲唯一的大型水下考古博物館,一睹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宋古沉船“南海Ⅰ號”以及系列珍貴文物。
南海一號(南海Ⅰ號(沉船))
南海一號
陽江市政府、廣東省文化廳在陽江市海陵島十里銀灘“南海一號”博物館靠海一側的前廣場上,舉行了隆重的開館慶典儀式,從此,廣東乃至我國沒有大型水下考古博物館的歷史被改寫。國家文物局長單霽翔,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林雄,廣東省副省長雷於藍,廣東省文化廳長方健宏等,以及陽江市的領導和各界嘉賓近千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博物館主體工程由廣東省政府投資1.9686億元建設,於2005年12月28日動工興建。“南海一號”從1987年8月被意外發現,到2007年12月22日被整體打撈出水,歷時20年;整體打撈出水後入住“水晶宮”,迄今也已滿2年。
裡面的水質、溫度和環境都和其原來沉沒的海底位置的環境完全一樣。水晶宮特別建造了兩條長60米、寬40米的水下觀光走廊,牆體是由透明的亞克力膠建造的。雖然近在咫尺,遊客還看不見船體,但可以通過視頻看到現場挖掘、打撈文物等水下考古作業的情景。
開館當天,考古隊員進行了一場水下考古挖掘的動態演示。前幾天水晶館已放低水位,沉箱的其中兩個探方已微露船舷。據稱,沉箱仍不會立即打開,這是為了保護古沉船的微環境。考古人員將採取逐層打開的措施,一點一點地發掘,整個過程估計需要10年左右。
博物館內五個互相關聯的艙體型場館主要分成三大展區。三大展區八大展廳環環相扣,看點紛呈互為補充,形成一個融合的整體,將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穿梭其中,遊客可以作一趟穿越800年的海洋文化之旅。  從北門通向南門的展區便是一號展區。一號展區分為序廳、陽江本土文物廳以及海洋知識廳。在二號展區,空間和面積最大的為“水晶宮”,鎮館之寶“南海一號”正安放於此。“水晶宮”內特別建造了兩條長60米,寬40米的水下觀光走廊,在二號展區的上層則是水下考古平台。中國海上考古發現文物最多的要數“南海一號”,其中部分珍品就放在三號展區上層的珍品展廳。而位於下層的海上絲綢之路廳則以文獻、圖片介紹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沿革和若干重大歷史事件。

大澳古港

在“南海一號”被發現的同時,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大澳古漁村被外界發現。隨著大澳漁家民俗文化的開發及漁家民俗風情館的建成,保存完整、風格獨特、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大澳古漁村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
大澳村的大澳古港因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優越,海上交通便利,自古就是廣東沿海的大港之一,為全省當年的“六澳之首”,曰“大澳”。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從始發港廣州到出口港徐聞,大澳是個必經的重要港口,它一度與廣州十三行並稱為“十三行尾”。據記載 ,明末清初,荷蘭航海家奧斯芬乘船經過大澳時,看到大澳的景象和資源,不禁驚呼:“好一個美麗港灣和天然寶島!”他要求船上的人要對寶島的位置保密,但這一訊息仍不脛而走 ,引起不少國家垂涎。大澳兒女為了保護寶島免受外國人侵略,上演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捍衛古港的英雄故事。
據史志學家介紹,明清時代,如今的東平鎮是一個孤島,無路可通,大澳港處在島的尖 端。當時陽江流域水深河寬,陽江港灣、南鵬島至上、下川島一帶的海域,形成了廣東最大的漁場。潮州、汕頭、海南、廣州等地的漁船,常常聚集在陽江灣捕魚,使大澳成為一個集結漁船的漁港,各行各業的生意日漸興旺。最繁榮的時候是清代乾隆年間,海上商船頻繁出入大澳,澳內車水馬龍,商貿極為發達。據一些研究者稱,來這裡的不僅有普通商人和航海家,更有很多“國際”大海盜將所得財物運到大澳來交易,使得該地成了冒險家的樂園,當時便有了“東方威尼斯”的美稱。

大澳商會

在大澳村主街上,有一座漂亮的西洋建築,上面有大澳商會的門牌。據介紹,清末民初 ,處於天涯海角的大澳一度陷入無政府狀態。從民國元年到民國12年(1923年),大澳及整個東平都是由當地商人組織商會管理行政和治安的。這一度令當地漁民和商人的財產毫無保障 。到陳濟棠主粵時,實行保甲制度,東平才有了正式行政機構棗鄉和聯保,公安局派出人員維持治安,這種制度一直保持到解放前夕。從此,商會便退出了政治舞台,成為純粹的商人組織。

古炮台

大澳港在東平南側5公里的東北海灣處,毗鄰台山市西南方海域,成一個半環形的地勢 ,當時這裡是船舶的停泊站。明清年間,倭寇海盜為患,大澳和南鵬島的海面上常有海盜侵擾。為對付倭寇海盜的侵擾,乾隆59年(1794年),總督愛新覺羅長麟修建碉樓外,另建炮台一座(今已廢置)於港灣口岸處即觀音山(又稱澳咀山)下。嘉慶三年又於樓後左邊增設兵房3 間、望樓1座。望樓面向南海,高四五米,用灰沙石塊砌築,開有一個只能供一人出入的圓 形洞口。碉樓上有作瞭望用的視窗和炮眼。嘉慶16年劃入陽江鎮標管轄,民國時荒廢。
從大澳西沿海迂迴1公里的路邊山腳港灣處,又建有一座炮台,呈橢圓形,牆厚1米、長 7米、寬15米、高4米。現炮台已廢置。當年它與大澳港碉樓東西對峙,是陽東東部海防要塞。

沉船揭秘

船主身份

南海Ⅰ號共出水了金手鐲、金項鍊、金戒指等黃金首飾,都沒有生鏽,閃閃發亮。它們比較粗大,像金腰帶長1.8米,手鐲有四兩重等,由此可以推測佩戴這些黃金首飾的船主可能非常富裕。
考古專家還猜測,這些粗大的金手鐲、金項鍊和金戒指不可能佩戴在一般身材的人身上,更不會是身材瘦小的人所戴,那么,這個人會不會是一名身材魁梧、體型巨大的富商?

是否逃生

從近年對南海Ⅰ號文物的試探性打撈結果看,目前還沒有發現古人骸骨。那么,南海Ⅰ號沉沒時,船上人員是否已逃生?
有專家推測,由於南海Ⅰ號上已經出水的項鍊、戒指、手鐲等金器多為飾品,且數量少,應該不會是遠洋貨物,極有可能是船上的富商所佩戴。按照這樣的推斷,南海Ⅰ號沉沒時,船上的富商如果可以及時逃離,應該不會將隨身所戴的金手鐲、金項鍊、金戒指全部拋掉再逃生,所以有可能是與南海Ⅰ號一起葬身大海。

船上生活

考古人員曾從凝結物中清理出了一件較為完整的漆盒,漆盒飾紋華麗,非常精美,透露出它的主人擁有精緻的生活。
沉船中出水了一些大小不一的陶罐,外形樸實。專家認為,這些陶罐很有可能是南海Ⅰ號上的船員所用,其中一些陶罐可能是用於盛酒。如果屬實,宋代文獻中記載的,遠洋途中船員飲酒消遣的生活,就可能在南海Ⅰ號上得到證實。

是否超載

歐洲有兩條著名的軍艦,一條是瑞典瓦薩號,另一條是英國的“瑪麗·羅斯號”,他們都是因為加裝了大炮造成船身載重量過大而沉沒的。那么“南海Ⅰ號”是否也因為超載而沉船呢?

始發地為何處

南海Ⅰ號出水文物大多是江西和福建的瓷器,還有景德鎮的瓷器,景德鎮位於福建的西北方,船逆流而上去運貨可能性較小。此外,史料中曾有記載,在宋代廣東港的船少有向北航行的,多發自泉州及以北港口。所以綜合分析,南海Ⅰ號發自廣州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福建泉州地區。

海洋時代

南海Ⅰ號的文物價值,已經有人估計可能會超過千億美金。
南宋的疆域狹小,但是南宋卻是中國最富庶的朝代之一,因為國家財富積累一大部分都是依靠海外貿易,所以南宋甚至可以稱為古代中國的海洋時代。古船生活艙可以說是濃縮了整個時代背景,包含的歷史信息可能超乎人們的想像。

木質不腐

“南海Ⅰ號”位於海面下20米深處,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蓋。令人驚奇的是,這艘沉沒海底800多年的古船船體保存相當完好,整艘船沒有翻、沒有側,而是端坐在海底,船體的木質比較堅硬。
對“南海Ⅰ號”前期探摸中,還發現了少量的船身上的碎木塊。魏峻說,這些木塊的材質有一部分是馬尾松木。馬尾松多見於南中國地區,如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因此,“南海Ⅰ號”的出生地極有可能是南中國。
為何“南海Ⅰ號”能夠長存水下800年而不腐?“南海Ⅰ號”水環境課題組負責人、中山大學生物科學院徐教授介紹說,“南海Ⅰ號”在浸泡800多年後仍保存完好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南海Ⅰ號”所沉沒的水下環境氧濃度低,可以推測,船在沉沒後的短時間內周圍很快附著了大量淤泥,從而使船體與外界隔絕,避免了氧化破壞。對沉船周圍淤泥的研究發現,淤泥內有很多生物,但沒有存活的,這說明船體周圍是一個厭氧狀況非常好的環境。二是“南海Ⅰ號”所使用的材質是松木。根據廣東民間說法:水泡千年松,風吹萬年杉。這表明松木是抗浸泡比較好的造船材料。

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入選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2022年4月,入選“廣東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發現”名單(2012-2022)。
2022年5月,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2022年8月,入選廣東省十大文旅數位化套用案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