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貿易

海外貿易

海外貿易(Overseas Trade) 是指某些海島國家如英、日等國或某些海島地區如台灣等的對外貿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外貿易
  • 外文名:Overseas Trade
  • 定義:指海島國家、地區的對外貿易。
  • 船隻:超級大船叫“神舟”
起點,船隻,航道,

起點

在黃純艷看來,宋代是我國古代對外貿易得到較大發展的時期,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貿易港的發展。 唐代的主要貿易港是交州、廣州、泉州、揚州四大港。而宋代北自京東路(今山東、河北一帶),南至海南島,港口以十數,數量有明顯增長。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港口已不再是零星的點狀分布,而是形成一個個貿易區域。宋代貿易港的區域大致可以分為廣南、福建、兩浙三個自成體系的區域。在各區域內,貿易港的數量、繁榮程度和管理水平都超過前代。域中港口大小並存,主次分明,相互補充,形成多層次結構。比如在兩浙區域內,先後興起的港口有杭州、明州(今寧波)、溫州、青龍鎮(今上海青浦)、江陰軍、上海鎮、澉浦鎮(今屬浙江海鹽)等,甚至鎮江也有境外貿易船隻往來。其中杭州和明州居於主導地位。溫州、青龍鎮等居於輔助港的地位。而廣州港則是宋代海外貿易的主要港口,歲入曾居全國市舶總收入的十分之八九。
黃純艷指出宋代貿易港的管理也非常細緻。中央政府根據各港貿易地位和規模設定市舶司、市舶務、市舶場不同層次的機構進行管理。如南宋的兩浙路、明州有市舶司,溫州、杭州、秀州青龍鎮、江陰軍等則設市舶務,在澉浦設市舶場。也有的港口不設定貿易機構。閩、廣除泉州、廣州設市舶司外,其他各港都不設市舶機構。由於政府制定了市舶條法,所以在進口商品的管理、徵稅、博買、商人的管理,以及倉儲、碼頭的管理等方面都比前代更為具體。而這種不同的管理機構的設定恰恰是由各地交通、物產、市場等條件的差異形成的自然格局,各自的條件也就形成對進口商品的消化和出口商品的供給能力的不同。

船隻

超級大船叫“神舟”
貿易港的頗具規模及繁盛,勾勒出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影子。這正是當時我國古代以“絲綢之路”為主的陸路對外商道已讓位於東南海道的寫照。而這條“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也被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項目,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一般認為,唐代中期以後,由於吐蕃和隴右勢力的崛起,陸上絲綢之路受到了阻隔。但隨著技術與商業活動的發展,海路貿易興盛起來,海上貿易通道被逐漸開拓出來。
不過,黃純艷指出唐代中期以後,西北地區確實出現了政權割據的局面,絲綢之路當然沒有大統一局面時順暢。但這並不是貿易重心由陸上轉移到海上的主要原因。據分析,割據狀況最嚴重的東晉時期,從西域到襄樊的商路仍然是通暢的。因為各個政權都需要物品交換及稅收利益。宋代于闐、回紇等地的西域商人和貿易使節還是不斷穿越遼、西夏等王朝的統治地區與宋王朝進行貿易。貿易重心轉移的主要原因是經濟重心轉移和造船和航海技術進步。經濟重心轉移到東南,使最靠沿海的東南地區成為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供給地和進口商品消費市場。造船和航海技術進步為海上貿易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據宋代文獻《夢粱錄》記載,宋代海上貿易船隻大的載重約300噸,中等的約200噸,當然也有政府組織建造的使節座船“神舟”,載重達到600噸。一艘中等的海船的載重就相當於幾百峰駱駝的載重,在成本和安全性上有著陸上貿易不能比擬的優勢。所以即使是進入元朝,陸路商道完全暢通以後,陸路貿易量與海路貿易量相比依然微不足道。
南海一號”則是南宋時期諸多海外貿易船隻之一。探測表明整艘商船約為30米長、10米寬。這艘沉沒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體正處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航道上。“當時宋朝的海外貿易通達到東南亞、印度、斯里蘭卡、北非。”汪聖鐸指出宋代的海外貿易對雙方經濟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航道

建立南海貿易體系
這條海上商路有兩個方向,一是駛向東北方的朝鮮和日本;一是向南方駛往東南亞、印度洋地區和西亞、北非。
據成書於南宋後期的《諸蕃志》記載,南海有53個國家和地區與南宋通商貿易,南宋商人出海去貿易的也有20多個國家,形成了通向日本、高麗、東南亞、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地的海上絲綢之路。黃純艷認為,稱之為陶瓷之路更合適。
通往朝鮮和日本的航路自秦漢以來就已經存在。事實上,朝鮮和日本一直通過此航線與中國保持聯繫。中國與日本之間的航路最初主要是“北路”:由登州、萊州經過朝鮮半島抵達日本。唐代中後期,航海家又開闢了日本博多經沖繩列島折而向東,或直接從博多向東到達長江口或明州的南路。隨後,這條“南路”逐漸成為中日之間最主要的交通路線。因此,宋代兩國間的交往主要通過南路。
通往南海等地航路出現得也並不晚。《漢書·地理志》上就記載過中國與東南亞及印度東部沿海的交往。從那以後一直到宋代,貿易對象不斷拓展,航行路線不斷延伸,分支日益繁多,網路日益複雜。
宋以前的商人們就可以花幾十天時間從泉州和廣州到達馬六甲———這條航線以徐聞、合浦為起點,沿著海岸前行穿過馬來半島,到達黃支(印度東海岸)。這條路線隨後不斷延伸,到宋代已經發展成一條漫長的遠洋航線:商人們由泉州或者廣州出發,穿越南海到達中南半島,隨後穿越馬六甲海峽,再由此出發,到達包括印度、東非、阿拉伯半島、紅海沿岸在內的整個印度洋沿岸地區,再經過分支商路,抵達北非和近東。南海海域的西沙群島是海上絲綢之路多條航道的必經之地。“華光礁一號”就位於這一海域。研究人員認為,當時這艘船正滿載著瓷器等貨物準備前往東南亞進行交易。
“宋代在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歷程中,除了貿易範圍和貿易規模擴展、貿易路線更為便捷、技術條件更進步等以外,還有一點是應該要充分重視的,那就是在宋代對外貿易重心轉移及海外貿易繁榮的推動下,南海貿易體系逐步形成了。”黃純艷指出,南海貿易體系成為元朝和明清東亞經濟貿易運行的基本形態。 王曾瑜指出,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在宋代主要受到了幾個條件的影響。在宋代,發達的造船業為海外貿易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宋代造船技術最有代表性的進步就是水密隔艙的出現。水密隔艙就是將船艙分割成若干相互密閉的部分,它增加了船隻的抗沉能力和橫向強度。同時,北宋海船已普遍配備指南針測定航向,促進了航運業的發展,加速了宋朝與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於是,更多的遠海航線得以開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