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台、河南淮陽平糧台城址、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等十個項目當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 別名:當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人民網北京5月5日電 據國家文物局官網訊息,5月5日下午,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由評審會通過評議和投票選出。

發展歷史

“南海Ⅰ號”沉沒地處廣東中部通往西部海上交通的主航道上,也是古代中國通往西方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其作為一個相對獨立而又結構完整的水下遺存,其蘊藏的信息總量極為龐大。顯示出宋代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已涉及到海外貿易體系當中,再現了南宋海洋活動的繁榮景象。其發現及發掘打撈工作前後歷經近三十年,也是我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髮展的一個縮影,見證了我國從無到有,再到成熟壯大的水下考古學科領域的發展歷程。 “南海Ⅰ號”沉船1987年發現於廣東省台山、陽江交界海域,其船體較好地被海泥封存,船載貨物非常豐富,發現時即出水大量精美瓷器和金銀器等遺物。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結構又完整的水下遺存,在相關的文物、船體、社會關係、生態環境等諸多方面蘊藏的極其豐富的古代信息,對於開展我國古代造船技術、海外航運、對外貿易中的物質文化交流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接觸碰撞研究等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國家先後組織開展過多次水下搜尋、物理探測、水下考古調查與發掘等工作。2007年在多次水下考古工作基礎上,我們以空前的整體打撈方式,完成鋼沉箱靜壓下沉和水下穿梁後把5500噸的鋼沉箱包裹的“南海I號”古沉船及其船貨整體起吊出水,最後採用氣囊拉移的方法平穩移入專門為之建造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內。
然而,整體打撈後沉船保存環境的不斷改變及沉箱結構材料的力學性能和承重能力受嚴重威脅等原因,迫使我們必須儘快進行考古發掘及相關保護。經多方努力,2012年即開始組織場館改造,建設發掘平台,架設機械運載天車,引入現代化車間工程管理運作系統,架起光源穩定可控的平行光源燈陣,採用最先進精確的測繪技術和各種影像、三維模型等數據採集模式,建設了配套現場考古發掘的文物保護實驗室等,建成世界最大最先進的現代化考古實驗室。2013年年度,“南海I號”保護髮掘工作全面啟動。
2014年已完成沉船本體及船貨以上的堆積清理,其中:第1層為2007年整體打撈沉船作業期間灌沙形成的回填黃沙土層,遍布全沉箱,不同區域厚度不同。第2、3層為沉船沉沒後的晚期黃褐和灰黑色黏質海泥自然淤積,第2層以下開始暴露沉船凝結物較高區域的上表面。第4層為早期海泥淤積層,主要為沉船沉沒過程中及之後被擾動而形成的海泥淤積,該層出土大量被擾亂的殘碎瓷片、碎木塊、凝結物殘塊等。其中,4a層為晚期散落漂移原位的大量瓷片層,4b層為散落的鐵釘、鐵鍋、瓷片、木塊及大量海生物分泌物和殘骸腐爛鈣化凝結而成,其下的灰褐色黏質淤泥夾雜散木和瓷片、細小海貝層為4c層。第4層以下已暴露的船貨堆積主要為原位保存的突起較高的鐵釘鐵鍋類凝結物和擺放整齊的瓷器及木船體。此間的清理用田野考古的發掘方式見證了沉船沉沒下壓,到海水激盪衝擊擾亂,海生物侵蝕,淤泥掩埋,再到意外發現,水下調查、發掘,到最後打撈的整個過程,同時也為水下考古沉船考古甚至陸地田野考古發掘提供了很有意義的對比借鑑和經驗。
清除上部淤泥和部分凝結物後,沉船表面輪廓基本暴露,船體結構較為完整,船型扁肥,船艏平頭微起翹,兩側船舷略弧曲,艏艉部弧收,具有一定的型深,但艏艉部分受損殘缺,舵樓等上部建築、日用生活物品和舵桿、桅桿等斷裂散落,右後部微傾斜下沉。殘長約21.91米、最大船寬約9.87米,分布輪廓面積約179.15平方米。左右兩舷側板為多重板搭接結構,主要為三重板結構,左船舷強力甲板或稱艙面甲板結構保存較好,船內各隔艙板也有不同程度暴露,已發現14道木質隔艙板,艙壁板上部殘損,下部保存較好,已發現13道橫向隔艙。隔艙最寬的是艏艙1.93米,最窄的是第十三艙0.83米。在隔艙間還存在以舵、桅為中心左右對稱的兩道首尾縱向小隔艙和貨物隔板。沉船表層舺板絕大多數無存,部分隔艙間保留有舺板痕跡,如第十艙左半部殘存一片約2×1.68平方米的疑似舺板。第六艙有保存較好的桅座以及厚重的桅面梁,第十三隔艙與尾艙間的隔艙板中部發現舵孔一處,殘存部分呈半月形,較厚重,外孔徑0.66米、內孔徑0.26-0.36米,兩側尾封板為傾斜結構。尾部左右兩端發現裝載瓷器船貨的小艙室各一處,以舵孔為中心呈對稱布局,分別距離舵孔1.5米,整體呈燕尾狀結構。從已發掘暴露的船體結構判斷,該沉船屬於我國古代三大船型的“福船”類型,是宋代造船史上不可多得的活標本。
發掘提取的文物種類豐富,主要有陶瓷器、銅鐵器、金銀器、漆木器、錢幣、硃砂、動植物殘骸、植物果核等。同時還包括反映埋藏環境與沉船關聯的大量海洋生物殘骸以及不同歷史時期的遺留物。清理髮現的金銀器、銅環、錢幣、錫器、漆木器、硃砂和部分瓷器等散落於各艙室上表面及四周,原有裝載位置和方式不明,且數量相對較少的漆木器、金銀飾品、錫碗等,是否為貿易船貨,值得關注。因而,其中既有船貨,還有船上的生活用具及旅客所攜帶的貿易用具或隨身物品等。船艏至船艉各船艙表面顯露的船貨主體狀況較為清晰,除甲板以上主要裝載鐵鍋和鐵釘外,艙室內主要為碼放整齊的各類瓷器,部分艙室上部碼放鐵鍋和鐵釘。
截止至2019年4月29日,共發掘文物171600件套,其中瓷器約158600件套,金器188件套約2.8公斤,銀器198件套約300公斤,銅器196件套(部分為銅錢銅環),鐵器13件套,鉛錫金屬器60件套,竹木漆器98件套,石玉玻璃器26件套,材質不明274件套。另外提取船木139塊,標本2931件(木材標本389件、銅錢標本663件約23000枚、骨骼標本446件,硃砂標本303件、銅環標本123件、果核標本337件、種子標本26件、漆器標本79件、珠子標本403件、雜項標本162件),鐵器凝結物124噸。
船內各艙貨物品種及裝載具有一定的規律,已提取出來的船貨基本面貌越來越清晰,且新發現了一批器物類型。船貨構成豐富,瓷器種類、樣式、窯口等在原來出水發現基礎上更加充實,幾乎囊括了當時南方主要窯口與瓷器種類,大部分產自江西、福建和浙江,為南宋南方瓷器研究提供了一大批年代性質明確的標準器。金銀銅錫和漆木器等其他發現也更加引人注目,尤其以一些器形較為特殊的外銷瓷器、濃郁異域風格的金飾品和剔犀、剔紅漆器等更加值得考究。
“南海一號”沉船發現的銅錢中最晚年號為南宋早期孝宗時期(1174-1189)的“淳熙元寶”款,而金頁和銀鋌銘文都與國內出土的南宋時期同類貨幣一致,瓷器中的景德鎮窯青白釉嬰戲紋碗與江西出土南宋嘉泰元年(1201)“青白釉孩兒戲水紋碗” 南宋中期紀年瓷相同 ,福建晉江磁灶窯醬黑釉和綠釉器物的大部分為土尾庵、蜘蛛山等窯址的南宋晚期產品 ,部分器物也與南宋晚期的“華光礁Ⅰ號”等沉船出水品相一致,據此推測該沉船應屬南宋中晚期。其後又發現一件德化瓷罐上有“癸卯”年墨書,南宋淳熙癸卯年為1183年,可推測該沉船出航年代應在此時。恰又與福建“九日山”1183年石刻遙相呼應,其中關聯有待考究。
十世紀以後隨著科技的進步,中外交流已極為頻繁,海上絲路開始進入極盛時期,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融合使得在中國南部形成了持續發展的南海海洋文明,由其建構的南海海洋文明圈成為聯繫東西方的橋樑和視窗。“南海Ⅰ號”沉沒地處廣東中部通往西部海上交通的主航道上,也是古代中國通往西方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其作為一個相對獨立而又結構完整的水下遺存,其蘊藏的信息總量極為龐大。大量的貿易瓷器是為適應不同市場需求的外銷品種,而不同文化的審美、器型、工藝等也對中國瓷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鐵器、銅器、絲綢等手工藝製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業已成為輸出的主要貨物;大量金、銀、銅幣的出現,顯示出宋代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已涉及到海外貿易體系當中,再現了南宋海洋活動的繁榮景象。其發現及發掘打撈工作前後歷經近三十年,也是我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髮展的一個縮影,見證了我國從無到有,再到成熟壯大的水下考古學科領域的發展歷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