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縣

嵊泗縣

嵊(shèng)泗縣,又稱嵊泗列島,隸屬於浙江省舟山市,位於杭州灣以東,長江口東南,是浙江省最東部、舟山群島最北部的海島縣。由404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島嶼16個,總面積8824平方千米,其中陸域面積86平方千米,海域面積8738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嵊泗縣轄3個鎮4個鄉,縣政府駐菜園鎮,截至2022年末,嵊泗縣常住人口為6.60萬人。

嵊泗縣,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溫差較小,介於北緯30°24′~31°04′、東經121°30′~123°25′之間。嵊泗列島風景區是融海洋文化與海島民俗風情為一體,以觀光遊覽、休閒度假和科教活動為主要功能的列島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首批、第二批試點地區之一。2022年,嵊泗縣地區生產總值13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21年增長6.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嵊泗縣
  • 外文名:Shengsi County
  • 別名:嵊泗列島
  • 行政區劃代碼:330922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浙江省舟山市
  • 地理位置:浙江省舟山市(舟山群島)北部,杭州灣以東,長江口東南
  • 面積:8824 km
  • 下轄地區:3鎮4鄉
  • 政府駐地菜園鎮
  • 電話區號:0580
  • 郵政編碼:202450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6.60 萬(2022年) 
  • 著名景點枸杞島花鳥島基湖沙灘
  • 車牌代碼:浙L
  • 地區生產總值:130 億元(2022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植物資源,水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洋水產資源,礦產資源,島礁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地方特產,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史記》《水經注》記載,上古時期,嵊泗地為南蠻、東夷其中島夷之地。
春秋戰國時,為越國東境句章縣海中洲(亦稱甬東或甬句東),今嵊泗縣為當時海中洲的一部分。
戰國後期,楚滅越置江東郡,為楚國江東郡句章縣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六國,遂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嵊泗地屬會稽郡鄮縣
楚漢之際,屬西楚霸王項羽封地之東楚會稽郡鄮縣。
西漢高祖劉邦分封異姓諸侯王后,屬楚王韓信封地之會稽郡鄮縣。
削平異姓諸侯王、分封同姓諸侯王后,嵊泗地域,先為荊王劉賈荊國之地,後為吳王劉濞吳國之地,均屬會稽郡鄮縣
景帝三年(前154年),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吳王劉濞受誅,遂屬江都王劉非封地之會稽郡鄮縣。
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天下為十三州刺史部,嵊泗地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鄮縣。
新莽時,據《漢書·地理志》,鄮縣改稱海治縣,嵊泗屬海治縣。
東漢時,復稱鄮縣,仍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鄮縣。
三國時,屬吳國揚州會稽郡鄮縣。
晉因襲東漢州制。
西晉初至東晉太寧二年(265~324年),嵊泗屬揚州會稽郡鄮縣。
東晉隆安三年至元興元年(399~402年),孫恩率領20餘萬起義軍,曾一度占據鄮縣諸島。
南朝時,屬揚州(或東揚州)會稽郡鄮縣。
時,屬揚州會稽郡鄮縣。
時,與宋同。
時,屬東揚州會稽郡餘姚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罷會稽郡,鄞、鄮、餘姚、句章四縣合一為句章縣,史稱“大句章”,縣治小溪(今寧波市海曙區鄞江鎮)。
武德四年(621年),析句章縣為鄞州和姚州,原鄞、鄮、句章縣地為鄞州,設州治於三江口,嵊泗地屬鄞州。
唐武德八年(625年),罷鄞州,復鄮縣,隸越州,屬越州鄮縣。
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嵊泗地屬江南道越州鄮縣。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增至十五道,遂屬江南東道。
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析鄮縣為鄮、慈谿、奉化、翁山(今舟山市)四縣,並置明州,嵊泗地屬明州翁山縣。
天寶元年(742年),改明州為餘姚郡,轄縣不變。
乾元元年(758年),置浙江東道節度使,餘姚郡復稱明州,遂屬浙江東道明州。
大曆六年(771年),因“袁晁之亂”廢翁山縣,屬鄮縣。
五代開平三年(909年),改鄮縣為鄞縣,復析翁山縣,嵊泗地屬吳越國明州翁山縣。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國納土歸宋,翁山縣復廢,嵊泗地屬明州鄞縣。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分天下州縣為十道,嵊泗地屬浙東道明州鄞縣。
至道天聖元豐年間,嵊泗地域均屬兩浙路明州鄞縣。
熙寧六年(1073年),割鄞縣邊海三鄉立昌國縣(今舟山市),遂屬昌國縣。
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兩浙分東、西路,嵊泗地屬兩浙東路明州昌國縣。
紹熙五年(1194年),升明州為慶元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慶元府為慶元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因海道險要,升昌國縣為昌國州(縣級州),屬慶元路(治鄞縣)。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浙東道宣慰司徙駐慶元路,管轄慶元、衢州、婺州、紹興、溫州、台州、處州七路。慶元路轄鄞縣、象山縣、慈谿縣、定海縣、奉化州、昌國州,嵊泗屬浙東道慶元路昌國州。
元惠宗至正十五年(1355年),慶元、台、溫為方國珍所據,設治於慶元。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降方國珍,改慶元路為明州府,嵊泗地屬明州府。
洪武二年(1369年),降昌國州為縣,嵊泗地屬明州府昌國縣。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避國號諱,取“海定則波寧”之意,改明州府為寧波府,嵊泗地屬寧波府昌國縣。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昌國縣廢,遷其民於內地,嵊泗遂屬寧波府定海縣(今寧波市鎮海區和北侖區)轄。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於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下設5分守道,嵊泗遂屬寧紹道寧波府定海縣轄,道治寧波府,轄寧紹台三道。
初因襲明制,嵊泗地屬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寧紹道寧波府定海縣(今寧波市鎮海區和北侖區)。尋改屬閩浙總督浙江省(巡撫)寧紹台道,不久廢閩浙總督而設浙江總督。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於舟山置定海縣,原定海縣改鎮海縣,嵊泗地屬寧波府定海縣。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江浙分定洋汛時,今嵊泗列島以大洋山北岸、泗礁山南岸一線為界,北側各島劃屬江蘇省蘇松太道蘇州府太倉州崇明縣(今上海市崇明區)轄,南側各島仍屬浙江省寧紹台道寧波府定海縣。
民國元年至五年(1912~1916年),屬江蘇省崇明縣。
民國五年(1916年),在清蘇松太道的基礎上,設滬海道,道尹上海。
民國五至七年(1916~1918年),屬江蘇省滬海道崇明縣。
民國七年(1918年),滬海道廢,由江蘇省水上第一警察廳負責崇明縣外海諸島的治安和防務,行政上屬崇明縣。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月,崇明縣於嵊泗列島設第五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嵊泗被日軍侵占。汪偽時期,為定海縣第十區(亦稱嵊泗特區)。
抗戰勝利後,與戰前同。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1月,改崇明縣第五區為江蘇省直屬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9月,改直屬區為設治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設治局改由國民黨海軍管轄。
1949年10月,置嵊泗縣,此乃嵊泗建縣之始,由逃亡本縣枸杞島的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管轄。
1950年7月,嵊泗解放,成立嵊泗列島軍事管制委員會。同年11月,改為嵊泗特區軍事管制委員會,屬蘇南軍區松江軍分區,後屬蘇南行政公署松江專區。
1951年3月,特區和軍管會均撤銷,立嵊泗縣人民政府,下轄鄉鎮不變,辦事處改為區,設區人民政府。同年12月,原屬定海縣的黃龍、大洋兩鄉劃歸嵊泗縣,從此結束嵊泗長期兩省分治局面。
1952年,蘇南、蘇北行政區合併為江蘇省,嵊泗縣屬江蘇省松江專區。
1953年6月,嵊泗劃歸浙江省,屬舟山專區。
1954年8月,原屬寧波專區鎮海縣城關鎮的灘滸鄉,劃歸嵊泗縣管轄。
1956年3月,撤區並鄉,全縣調整為2鎮9鄉。
1958年10月,撤銷縣建置,改建為嵊泗人民公社,隸屬於寧波專區舟山縣。
1960年11月,嵊泗人民公社劃歸上海市管轄。同年12月,改建為嵊泗列島人民委員會,隸屬關係不變。
1962年4月,復劃回浙江省舟山專區,並恢復縣建置。並將洋山片(大洋、小洋、灘滸)及馬關的徐公村,劃屬大衢縣,為洋山人民公社。至此,全縣共轄1鎮8公社。
1964年7月,洋山人民公社隨著大衢縣的撤銷復劃回嵊泗縣。
1970年4月,改舟山專區為舟山地區,嵊泗縣屬舟山地區。
1987年3月,改舟山地區為舟山市,嵊泗縣屬舟山市。
2024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覆,原則同意嵊泗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嵊泗縣轄3個鎮4個鄉,縣政府駐菜園鎮。
嵊泗縣
嵊泗縣標準地圖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嵊泗縣位於杭州灣以東,長江口東南,即北緯30°24′~31°04′、東經121°30′~123°25′之間,是浙江省最東部、舟山群島最北部的海島縣,由404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島嶼16個。縣境西起灘滸黃盤山,與上海金山衛相望;東至童島(海礁)的泰礁;北迄花鳥島,連線佘山洋;南到浪崗的南北澎礁、馬鞍山—白節山一線,與岱山縣大衢島隔水為鄰。東西長180千米,南北距23千米~91千米,海陸總面積8824平方千米,其中陸域面積86平方千米,海域面積8738平方千米,分別占總面積的0.97%和99.03%,故有“一分島礁九九海”之說。
嵊泗縣

地形地貌

嵊泗列島系天台山脈延伸入海的島礁群,島礁出現於第四世紀的全新世,絕大部分為基岩組成。列島地形起伏,水系短小,谷地淺凹,多岙灣岬角。屬低緩丘陵地區,丘陵面積約占陸地總面積的90%以上,較大的谷地分布在泗礁山、枸杞島、大洋山島上,其餘島上谷地狹小。山地高度一般在幾十米至一二百米之間,最高點系花鳥島的前坑頂,海拔236.9米,低丘土層瘠薄且多裸岩。

氣候

嵊泗縣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溫差較小。春季多海霧,夏季多氣旋,秋季較乾燥,冬季有霜凍。降水量春夏多於秋冬。
春季:3月13日~6月8日,歷時88天。初春冷暖氣流交匯頻繁,多陰雨天氣,海霧也多。季平均氣溫16.8℃。季平均降水日39.7天,季平均降水量360.4毫米。
夏季:6月9日~9月24日,歷時108天。盛行偏南風,晝夜溫差小。初夏為梅雨期,入梅一般在6月中旬,出梅在7月上旬,梅期平均20天左右。盛夏為颱風期,天氣炎熱,多雷雨,熱帶氣旋活動頻繁。季平均氣溫25.5℃,極端最高溫度36.4℃(1998年8月15日)。季平均降水日36.1天,季平均降水量423.2毫米。
秋季:9月25日~12月1日,歷時68天。少雨,乾燥,常出現秋高氣爽天氣。季平均氣溫17.2℃。季平均降水日16.7天,季平均降水量114.7毫米。
冬季:12月2日~翌年3月12日,歷時101天。盛行偏北風。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下降明顯。季平均氣溫7.5℃,極端最低氣溫一5.7℃(1991年12月28日)。遇強冷空氣影響,氣溫急劇下降,風力猛增,最大風力可達11級,俗稱“打暴天”季平均降水日40.5天,季平均降水量255.7毫米。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到2035年,嵊泗縣耕地保有量不低於0.26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0.20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於3345.49平方千米。

水資源

嵊泗縣陸地面積小,山低源短,淡水資源貧乏,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773.26萬立方米。全縣平均單位面積水資源量26.1萬立方米/平方千米,僅為全省平均單位面積水資源量92.1萬立方米/平方千米的28.3%。按2000年全縣總人口數計算,人均擁有水資源量208.62立方米,為全國人均擁有量2749立方米的7.6%和全省人均擁有量2415立方米的8.6%。
嵊泗縣特定的海島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水資源只能來源於降水。據1961~2000年降雨實測資料統計分析,降水量最大值是1997年,年降水量1534.6毫米,最小值是1967年,年降水量601.8毫米,最大與最小比值為2.55∶1。多年平均降水量1035.61毫米,除耗於蒸發外,形成的地表徑流量即地表水資源量為1773.26萬立方米。保證率為20%時,降水量1211.45毫米,地表水資源量2980.02萬立方米,保證率為50%時,降水量1033.5毫米,地表水資源量1757.41萬立方米,保證率為90%時,降水量734.32毫米,地表水資源量897.02萬立方米。地表徑流年內分配與年降水分配基本一致,多年平均4~9月份徑流量占年徑流量的60%~70%,10月至次年3月只占30%~40%。
全縣淺層地下水資源總量為654.44萬立方米。地下水類型受境內地質、地貌等因素影響,主要可分為鬆散岩類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兩大類。

海洋生物資源

嵊泗縣近海域漁獲物主要組成的優勢種是龍頭魚梅童鳳鱭舌鰨中國毛蝦安氏白蝦葛氏長臂蝦黃鯽等。全縣從西到東各海域的優勢品種也有一定變化。灘滸海域的優勢種是安氏白蝦、鳳鱭、脊尾白蝦、梅童魚、龍頭魚、葛氏長臂蝦、黃鯽等;洋山海域是鳳鱭、梅童魚、安氏白蝦、中華管鞭蝦、龍頭魚、刀鱭、中國毛蝦、葛氏長臂蝦、主要經濟魚幼魚等;泗礁海域是中國毛蝦、龍頭魚、鳳鱭、凹官鞭蝦、梅童魚、葛氏長臂蝦、叫姑魚及經濟魚幼體;嵊山海域是帶魚等經濟魚幼體、龍頭魚、中國毛蝦、葛氏長臂蝦、七星魚、管鞭蝦、梅童魚、鳳鱭、黃鯽、青鱗魚鮐魚等。
嵊泗縣大洋梅山嘴河口礫石灘,高潮區以粗糙濱螺和粒結節濱螺為最多,中潮帶以僧帽牡蠣齒紋蜒螺泥藤壺絨毛近方蟹多齒圍沙蠶軟絲藻厚膜藻、生氣硬毛藻、腸滸苔以及礁膜等為主,其中僧帽牡蠣、泥藤壺、齒紋蜒螺占絕對優勢。大洋雲鵝頭河口近岸泥沙灘,高潮區以日本大眼蟹長足長方蟹占優勢,中潮帶以半褶織紋螺微黃鐮玉螺占優勢,其次是彩虹明櫻蛤泥螺豆形拳蟹橄欖偽拳蟹
嵊泗縣泗礁青沙遠岸沙泥灘,中、低潮區以尖刀蟶占絕對優勢,中潮帶還有豆形拳蟹中華五角蟹、半褶織紋蟹、泥海藻、沙蠶等。泗礁邊礁岙遠岸較禁止岸相,高潮帶以粒結節濱螺、短濱螺占優勢,中潮帶以日本笠藤壺、僧帽牡蠣、刺刺牡蠣、鱗笠藤壺占絕對優勢,其次是齒紋蜒螺疣荔枝螺、鹿角海螺、矮擬帽貝小石花菜石蓴海蘿等。
花鳥島糊猻頭遠岸礫石,低潮帶以菲律賓哈仔、肉球近方蟹占優勢,其次是復瓦小蛇螺、瘤荔枝螺、銹凹螺脈紅螺平背蜞銳齒紫海膽馬糞海膽等。

海洋水產資源

嵊泗縣海域水產資源中魚類資源主要有:帶魚大黃魚小黃魚銀鯧烏鯧燕尾鯧海鰻星鰻鰳魚鮸魚等;蝦類資源主要有:周氏新對蝦細巧仿對蝦哈氏仿對蝦須赤蝦中華管鞭蝦中國毛蝦日本毛蝦日本鼓蝦、安氏白蝦、脊尾白蝦等;蟹類資源主要有:三疣梭子蟹遠海梭子蟹紅星梭子蟹、東方大面蟹、日本近方蟹、中華近方蟹、掌痕沙蟹等;軟體動物資源主要有:烏賊魷魚章魚條紋隔貽貝厚殼貽貝紫貽貝笠貝龜甲褶牡蠣、紅條毛映石鱉等。
嵊泗縣海域有海藻118種,其中綠藻類23種,褐藻類24種,紅灌類69種和藍藻類2種。主要優勢種是滸苔、蠣菜、孔石純、裙帶、紫菜、海蘿等。

礦產資源

嵊泗列島蘊藏有大量的花崗石、海砂、粘土、石油天然氣、海鹵及長江古河道地下水資源。
花崗石:石質堅硬,色澤斑爛,結晶顆粒較粗,成塊狀構造,含有鉀長石、斜長石、石英及少量的雲母、鐵、錫石、鑽石、黑雲母等成分。主要分布在小洋、大洋、花鳥、枸杞、嵊山、黃龍等島,以洋山和黃龍最佳最富,大洋島大梅山花崗石儲量2億立方米。成規模的開採區有大、小洋山、北鼎星以及小黃龍、沈家灣等,儲量均在300萬立方米以上。
黃砂:島內海砂資源豐富,擁有大小沙灘、沙丘幾十處,沙質堅硬潔淨,顏色以金黃色為主,黑色次之,大多屬中顆粗粒狀。主要分布在泗礁島、枸杞島、嵊山島、花鳥島,僅泗礁基湖沙灘、高場灣沙灘、南長塗沙灘就有9平方千米,各島周圍海域也有海砂資源儲存,馬跡山南側海區有20平方千米的中沙砂礦資源。還有大量的花崗岩風化石資源可加工成人造砂。
海鹵資源:節嵊泗海域海水年平均濃度穩定在1.72婆美度,鹽業生產有良好的自然條件,在大洋里、外雲鵝岙建有鹽田58公頃,年產鹽3000噸左右。
石油、天然氣:綠華以東至壁下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
地下水:泗礁島金雞山至浪崗海域一帶,有一條淡水儲量極為豐富的海底長江古河道。

島礁資源

嵊泗列島,境內島嶼聳立,礁岩棋布,各島系天台山主脈延伸入海而形成的島嶼,以東到西依次為海礁、浪崗山列島、馬鞍列島、泗礁諸島、大小戢山和灘滸諸島。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404個,其中16個島嶼有人定居生活。泗礁島為最大,面積25.88平方公里,岸線長57.47公里。島嶼分布在西部大洋片91個,中部泗礁片180個,東部嵊山片133個。嵊泗縣島嶼岸線總長471.35公里。
嵊泗縣
嵊泗縣

人口

嵊泗縣人口總量少,密度較高。90年代後,實施“小島遷,大島建”戰略,小島居民遷居大島。從業人口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從事漁農業人口比例逐漸減少。1998年始,人口持續多年負增長。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居環境日益改善。
截至2022年末,嵊泗縣戶籍總人口71554人,總戶數29709戶。按性別分,男性34789人,占總人口的48.6%;女性36765人,占總人口的51.4%,男女性別比為100:105.7。全年出生人數178人,出生率2.47‰;死亡人口643人,死亡率8.9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45‰,已連續25年負增長。全縣遷入人口151人,遷出人口664人,機械增長率為-7.12‰。常住人口為6.6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39萬人,鄉村人口2.21萬人,城鎮化率為66.58%。

政治

職務
姓名
縣長
命俞(代)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副縣長
周國宏賀孝磊王丹俊朱雲飛、馬梁、命俞
參考資料

經濟

綜述

2022年,嵊泗縣地區生產總值130.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6.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8億元,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26.0億元,增長11.8%;第三產業增加值63.2億元,增長3.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31.4:20.0:48.6。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8.05萬元,按年末匯率(6.9646)折合2.59萬美元。海洋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78.1%。
2022年,嵊泗縣實現財政總收入12.39億元,比上年下降0.9%,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增長10.4%。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7億元,下降1.6%,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增長6.5%。稅收收入5.48億元,增長7.4%,其中,增值稅2.32億元,下降17.4%;企業所得稅0.66億元,個人所得稅0.27億元,分別增長58.5%和61.7%。民生事業支出26.40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7%,其中,增速最高的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和衛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70.7%、21.7%。

第一產業

2022年,嵊泗縣農作物播種面積249公頃,比上年增長5.1%。糧食播種面積61公頃,產量263噸,分別增長25.9%和30.0%;蔬菜播種面積188公頃,產量2801噸,分別增長1.7%和1.3%;水果及果用瓜產量14噸,下降83.1%。家禽出欄1.27萬隻,增長2.4倍。全年肉類產量36噸,增長1.3倍,其中禽肉產量27噸,增長2.4倍。
2022年,嵊泗縣實現水產品產量43.00萬噸,比上年增長4.7%。其中,海洋捕撈實現產量20.28萬噸,比上年增長0.9%。分品種看,魚類產量16.02萬噸,增長0.2%;蝦類產量1.68萬噸,增長4.5%;蟹類產量1.20萬噸,下降6.2%;頭足類產量0.47萬噸,增長7.7%。年末擁有養殖專業合作社29家,深水網箱養殖企業4家。全年海水養殖總面積2.41萬畝,實現養殖產量22.73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5.6%和8.3%,其中貽貝養殖面積2.19萬畝,產量22.38萬噸,分別分別增長0.8%和8.4%。
嵊泗縣
產量表

第二產業

2022年,嵊泗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93億元,比上年增長96.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三大主要行業均實現快速增長,產值分別為10.95億元、2.85億元和1.1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倍、74.3%和28.5%。全縣規上工業銷售產值14.82億元,比上年增長95.3%,產銷率為99.2%。規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7.0%,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增長3.9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4.6%。
2022年末嵊泗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20家,從事建築業活動平均人數3566人。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2.63億元,比上年增長32.0%,其中省內建築業總產值10.09億元,增長26.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8.6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3.4%,其中新開工面積11.6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3.1%。

第三產業

截至2018年末,嵊泗縣本地電話用戶1.23萬戶,城鄉行動電話用戶9.98萬戶,其中3G及以上用戶7.79萬戶,寬頻接入用戶3.55萬戶。
2022年完成郵政特快專遞0.31萬件,函件4.56萬件,機要檔案645件,包件1.99萬件;全年訂銷報刊累計148.36萬份,報刊流轉額274萬元,訂銷雜誌累計12.06萬份。
2022年,嵊泗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87億元,比上年增長3.3%。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3億元,增長9.8%。批發業商品銷售總額比上年增長27.4%,其中限額以上[2]銷售額115.97億元,增長45.9%;零售業商品銷售額比上年增長11.7%,其中限額以上1.49億元,增長22.9%;住宿業營業額比上年增長3.5%,其中限額以上0.91億元,增長1.4%;餐飲業營業額比上年增長2.3%,其中限額以上0.44億元,增長4.5%。
截至2022年末,嵊泗縣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7個,累計實現成交額5.16億元,比上年增長2.9%。
2022年,嵊泗縣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8.18億元,比上年下降25.8%。其中,進口總額20.96億元,下降25.5%;出口總額7.22億元,下降26.6%。
截至2022年末,嵊泗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16.2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2.8%。其中,單位存款餘額38.24億元,增長21.5%;個人存款餘額74.32億元,增長21.1%。各項貸款餘額121.1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9%。其中,短期貸款餘額16.56億元,增長21.6%;中長期貸款餘額101.25億元,增長7.8%。
2022年,嵊泗縣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1214萬元,比上年下降8.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561萬元,人身險保費收入6653萬元,分別下降11.8%和5.4%。保險公司賠款支出3983萬元,增長19.9%。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2329萬元,下降5.0%;人身險賠款支出517萬元,下降40.6%。給付支出1138萬元,增長3.9%。

交通運輸

截止至2020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8.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0.6%。全縣水、陸貨運量4120.26萬噸,水、陸貨物周轉量254.11億噸公里,分別下降0.1%和8.2%;水、陸客運量770.91萬人,水、陸客運周轉量1.50億人公里,分別下降9.2%和16.0%(見表2)。年末全縣共有貨運船舶121艘,比年初減少14艘,總運力67.80萬載重噸,下降40.1%;客運船舶25艘,比年初增加1艘,載客量為7144客位,增長3.8%。
2020年末嵊泗縣機動車輛保有量7577輛,其中運營性車輛454輛,非運營性車輛7123輛。全縣實有公共汽車營運車輛數29輛,實現客運總量206萬人次,日均客流量5634人次。
嵊泗客運總站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菜園鎮,下設李柱山、沈家灣、菜園、嵊山、枸杞、大洋6個分站,擔負著縣內縣外近二十條航線十多艘客輪的旅客接送和旅遊接待等任務,年接送旅客200萬人次以上。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溗泗縣有幼稚園7所,在園幼兒1065人;普通國小7所,招生303人,在校學生1969人,畢業學生378人;普通初級中學2所,招生343人,在校學生1065人,畢業生400人;高級中學1所,招生226人,在校學生675人,畢業生226人;職業中學1所,招生數37人。

科學技術

2022年,嵊泗縣共組織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8項,其中市級4個、縣級4項。專利授權量57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4件。實施科技攻關項目“揭榜掛帥”機制,大力推進科技強農、機械強農,首獲全省農業“雙強”行動“賽馬”激勵。主體培育新突破,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8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0家。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292人,其中,高級職稱302人、中級職稱1317人、初級職稱1673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嵊泗縣擁有文化館8個,鄉鎮文化站7個,文化禮堂31個;全年共舉辦各類文藝活動71次,文藝培訓班208班次,各類展覽19場。全縣擁有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17.25萬冊,圖書流通量4.12萬人次。擁有電影院2個,共放映電影5924場次,觀眾人數2.09萬人次,放映收入91.27萬元。年末全縣擁有廣播站、有線電視台(站)6個,縣城數位電視轉播頻道74個。全縣有線電視用戶2.36萬戶,入戶率達100.0%,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綜合覆蓋率均達到100.0%。

體育事業

2018年,嵊泗縣組織開展2018“體彩杯”全縣羽毛球混合團體賽、2018年嵊泗縣職工兵乓球比賽、嵊泗縣“雙擁杯”軍民籃球賽、全縣武術公益展示活動,“歡聚世界盃 激情灑嵊泗”世界盃系列主題活動等全民健身運動25場次。並相繼承辦2018年環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國際女子公路腳踏車賽(嵊泗站)、2018嵊泗縣“天悅灣杯”首屆全國滑翔傘邀請賽、浙江省第十一屆沙灘足球錦標賽、2018年全國沙灘排球巡迴賽等重大體育賽事。

醫療衛生

截至2022年末,嵊泗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8個,其中醫院3個,鄉級以上衛生醫療機構7個,衛生機構3個,門診部、診所類8個,社區服務站1個,村衛生室16個。醫療機構實有衛生床位293張,衛生技術人員596人,其中執業醫師243人,註冊護士215人;每千人擁有醫生3人,每千人擁有醫院床位4張。

社會保障

2022年,嵊泗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85元,比上年增長5.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54元,增長4.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49元,增長6.8%。城鄉收入比從2021年的1.48:1進一步縮小至1.45:1(以農村居民收入為1)。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4495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8588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6185元,分別增長5.0%和7.1%。城鄉居民恩格爾係數分別為35.5%和43.8%。城鎮新增就業1428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76人,城鄉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5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314人,城鎮登記失業1.33%。
2022年,嵊泗縣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0490人,參保率97.04%,其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分別為20579人和39911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3729人,參保比例達到99.27%,其中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分別為28122人和35607人。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1418人、18874人和17937人。
2022年,嵊泗縣共有低保戶395戶,低保對象486人,其中,城鎮低保對象108戶、132人;農村低保對象287戶、354人。養老服務機構8所,床位434張;敬老院3所,收養43人。全縣在鄉退伍軍人300人,革命殘廢軍人34人,優撫優待戶數共1957戶。

歷史文化

綜述
嵊泗縣有歷史文化遺蹟31處,其中縣級以上保護的文物單位(古蹟)有14處,其中有王家台遺址、戍源利漁行、嵇永興漁行、海若波恬、萬頃睛波、(英)馬力斯避暑房、張良財墓、王守慶墓、東牛樁炮台、五龍田岙“三聖殿”、勒石永禁碑、海晏波寧、中流砥柱、水天闊處、海宇澄清、五龍鄉田岙村“萬人坑”、嵊泗革命烈士紀念碑等。
主要歷史文化遺蹟
金平天后宮: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明時抬梁結構,建築面積209平方米,現存前大殿5間,左右廂房各4間。單檐硬山頂,七桁,左右次、梢間穿斗結構,左右梢間設樓房。
大洋天后宮:建於清代,明時抬梁式,建築面積約435平方米,現存後大殿5間。單檐硬山頂,八桁,前廊卷棚頂,五架樑上用兩月梁承托脊垂柱,脊樑底飾吊藍,左右次、梢間穿斗式。
魚雷洞: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冬,侵華日軍在五龍田岙、黃沙岙沙灘建魚雷洞5個,現存4個,鋼筋混凝土結構,呈半圓形。洞口臨海,設水泥滑道,尾部設天窗以進出。用作隱蔽“神風”魚雷艇。
蔣紀周烈士紀念碑:1957年12月12日,嵊山漁場突遭大風襲擊。舟山市普陀區蝦峙島漁民蔣紀周幾次跳入大海搶救遇難漁民數人,後因體力耗盡而犧牲,時年31歲。1958年冬,中共舟山地區委員會、舟山地區專員公署在嵊山鎮泗洲塘立紀念碑。碑坐西北朝東南,碑身為四方形,鋼筋混凝土結構,塔頂為四角錐形。碑身正面題“蔣紀周烈士紀念碑”,背面由浙江省省長周建人題詞:“烈士捨己救人,英雄事跡永留人間”。
王家墩遺址:位於菜園鎮基湖村距海岸約1000米,面積約15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採集遺物有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殘片,可辨器物有陶甫和陶罐。紋飾有繩紋和劃紋。屬河姆渡一期文化至良渚文化新石器時代遺蹟。
勒石永禁”碑:位於黃龍鄉南港村,屬清代遺蹟,碑高2.05米,寬0.86米,厚0.1米。額橫書“勒石永禁”四字,碑文直書,近200字,內容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正月二十五日,署理寧波府鎮海縣正堂加三級紀禁開黃龍山等事。
宋代遺址:位於馬關鎮中心村與小關岙之間,宋代遺蹟。採集可辨器形遺物有碗、盆及宋代錢幣。
張良財墓:位於枸杞鄉石浦村,建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雕有石獅、石象、八仙過海、福祿壽三星人物,圖案雕工精緻,具有江南古墓葬特色。

風景名勝

嵊泗列島風景區是以“碧海奇石,金沙漁火”為主要景觀特色,融海洋文化與海島民俗風情為一體,以觀光遊覽、休閒度假和科教活動為主要功能的列島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泗礁、花綠、嵊山、洋山4個景區,總面積為37.35平方千米,其中陸域面積32.3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4.96平方千米。
嵊泗縣
嵊泗列島旅遊景區地圖
泗礁景區:包括泗礁島、黃龍島馬跡山及鄰近諸島,面積19.65平方千米。主要景觀有尖山觀日、基湖和南長塗沙灘、元寶石(東海雲龍)、大悲極頂、靈音禪寺、鑒真東渡、六井崖礁、田岙沙灘、白節山燈塔、孔明冠、翰海風清等。
嵊山景區:包括嵊山島、枸杞島、海礁等,面積8.85平方千米。主要景觀有東崖絕壁、山海奇觀、嵊山漁港、滿嘴頭等。
花綠景區:包括花鳥島和東、西綠華島、彩旗山、上下三橫山、雞籠山、大小青山、海橫頭鰻島、鰻頭山、篷礁等諸多島礁,面積4.98平方千米。主要景觀有花鳥燈塔、彩旗野象、霧露峰巒、篷礁(一葉篷帆)、外輪錨地等。
洋山景區:包括大洋山小洋山、薄刀嘴、蒲帽山、大貼餅、聖姑礁等,面積3.87平方千米。主要景觀有聖姑礁摩崖題刻、石龍奇觀、幻石靈礁群、大梅石景、海闊天空、鯤鵬化處等。
花鳥燈塔:位於花鳥山西北端,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燈房占地12.56平方米,塔身高16.47米,分4層,塔腰有廊,可憑欄遠眺。燈高海拔89米,塔頂玻璃房內置聚光燈,每15秒一閃,射程24海里。裝有氣霧喇叭作霧天導航,燈房一側有兩座22米高的鐵塔,設有無線電指向標,作遠距離導航。
基湖、南長塗沙灘場:基湖沙灘長2000米,寬250米,面積約50萬平方米,灘地堅實,沙質潔淨,坡度平緩。南長塗沙灘由高場灣、南長塗、石柱三個沙灘連線而成。沙色金黃,沙質柔軟,沙粒細潔。
元寶石場:位於黃龍鄉峙岙村元寶山西北側山崗,分大、小兩塊,狀似“元寶”,橫臥於陡崖邊緣之上,大的頂寬底窄,小的偎依其西,兩頭翹起,中間凹下,底弧形,圓潤光潔,推之動而不墜。石上刻有“東海雲龍”四字,字旁有41個小字落款,系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四明張傳隆巡海時所題。
東崖絕壁場:位於嵊山島東部,北起後嶺頭嶼,南至滿嘴頭附近,長3000米,最高處70餘米,直削入海,如刀插劍立,大海凝碧生輝。
嵊山漁港場:六省兩市萬艘漁船匯集於此,港池桅檣林立,船旗蔽天,入夜,彩燈齊放,組成一幅海上奇景。
“山海奇觀”石刻場:位於枸杞島南部五里碑峰頂,有一巨石刻有“山海奇觀”四個大字,為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浙直總兵都督侯繼高督汛至此所題。落款42字為“大明萬曆庚寅春,都督侯繼高統率臨觀把總陳九思、聽用守備宋大斌、游哨把總詹斌,陳夢斗等督汛於此”。
聖姑礁摩崖群場:位於大洋山島北側,礁上建有聖姑廟,廟後峭壁上有摩崖三方,石刻“群賢畢至”直書,左落款12字,右落款32字,系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湘潭雷玉春等7人巡海至此所題。“海宇澄清”直書,在“群賢畢至”左側。“萬頃晴波”在“海宇澄清”左側,橫書。“泛波”鐫在礁東邊懸崖上,左右兩邊各有落款,系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鐫刻。
石龍奇景場:位於小洋山島東北部大城子山中,深處有兩條天然巨石上下相疊,形如兩條巨龍偃臥其間,相互偎依。稱之為“石龍”,長百餘米,腰圍10米,頭西尾東,頭前有數顆球狀石,似石龍戲珠;頭頂一水潭,水清如鏡,味甘爽,終年不涸,稱龍眼;腹白背黑,有自然形成的鱗狀石片;龍尾細長,尾端多奇形怪石。
幻石靈礁群場:位於小洋山島小觀音山上。有8處摩崖石刻,“海闊天空”鐫于山頂岩壁,橫書,左邊落款9字,右邊落款6字;“鯤鵬化處”鐫於南麓一粉紅色石壁上,直書,其中3字漫漶,兩處均為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游兵都司張文質書。“倚劍”鐫於西坡巨壁上,橫書,左有落款6字,為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浙江青田知縣舉人李楷書。“中流砥柱”石刻有兩處:一處鐫於“海闊天空”西側石壁上;一處鐫於“倚劍”兩字之中。“三星石”鐫於小觀音山西麓石壁上。“水天闊處”鐫於“倚劍”附近石壁上。“海晏波寧”鐫於“海闊天空”西側石壁上。

地方特產

梭子蟹
蒸籠活蟹:俗稱烤蟹。其味之鮮美無與倫比。沒有辣椒,沒有芥末,只是簡簡單單的一碟醬油一碟醋,就可以做到原汁原味。
嵊泗縣
梭子蟹
倒篤蟹紅膏蟹洗乾淨一切二,在蟹刀口處用蛋清糊滿,上籠蒸熟,起鍋裝盤。其特點是:蟹鮮味美,肉嫩膏滿,原汁原味,回味鮮甜。
嗆蟹:是嵊泗菜系裡的頭牌花魁。秋風起,膏蟹肥,選用生的梭子蟹或白蟹用飽和鹽水醃製幾小時到一天光景,撈起來就能食用。一打開,紅艷艷的半凝固的膏,淡黃色的流黃,半透明的蟹肉晶瑩剔透,閃著玉石般的光澤,還未吃已讓人滿口生津。膏蟹入口即化,蟹肉細膩柔順。
蟹糊:螃蟹搗碎,用鹽調味,醃製十幾個小時,即成了“蟹漿”,分次取食時酌加米醋等調料,稱為“壓飯榔頭”。
石斑魚(Epinephelussp.):屬鱸形目,體長橢圓形稍側扁。。石斑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石斑魚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大名魚之一。石斑魚燒芋艿,是嵊泗漁區一道家常菜。
嵊泗縣
石斑魚
鰳魚
荷包鰳魚:與荷包蛋一起清燉。其特點是清淡,保持鰳魚之本味,又有蛋之多種營養成分。三刨鰳魚:醃製,每天抹鹽一遍,三天完畢,即稱三刨。其味鮮香,有“香魚”之美譽。
鮸魚羹
此菜被視為“羹中之首”。本地諺語:“寧可丟掉廿畝稻,不可丟掉鮸魚腦”。滑爽鮮嫩,入口即化,極富營養。
嵊泗縣
鮸魚羹
螺醬
螺醬做法:取新鮮黃螺或辣螺,洗淨、搗碎、去殼,用鹽醃至入味,再加糖、料酒等調料,即可食用。螺肉嫩滑鮮香,口味獨特。

榮譽稱號

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0中國健康產業百佳縣市;
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第38位;
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首批試點;
2013年全國雙擁模範縣。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散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2021年全國縣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20。
2022年2月,被評選為2021年度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優秀縣(市、區)。
2022年4月,入選浙江省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支持打造共富村試點縣(市、區)。
2022年6月,入選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第二批試點名單(縣域綜合類試點)。
2023年3月,入選2022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