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島

黃龍島

黃龍有大、小二島,東西對峙僅相隔500米水道。大黃龍島位菜園鎮東南12.6公里處,與泗礁山島岸距4.5公里,古有深水山、元寶山、石刀山和黃隴山等名。大黃龍島為嵊泗縣黃龍鄉政府駐地。因山勢雄偉,土呈黃色,遠望似黃龍蟠海而得名。島位於泗礁山的東南側,岸距4.5公里。島上崗巒綿延,平地狹小,有山13座,主要有大岙崗頂、太平崗、石屋崗頂、帽頂山等。大黃龍島形如梧桐葉,東西長3.88公里,南北1.5公里,海岸曲折,灣岙環布,東嘴頭、南港、大岙、北岙、峙岙等岙口均可供漁船錨泊。大岙沿岸地帶有一片沙灘,其餘均為陡岸。海岸線總長21.14公里,最高點石屋崗頂海拔223.5米。島上多裸岩,岩土澄黃,山勢走向宛若兩條黃龍蟠浮海石,島即因此得名。周圍海域盛產魚蝦,所出"黃龍蝦米"向稱名牌海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龍島
  • 陸域面積:5.12平方公里
  • 海拔:223.5米
  • 海岸線總長:21.14公里
發展歷史,地理環境,旅遊,旅遊信息,

發展歷史

該島昔為兩省分治之地,自清光緒元年(1875)起,北港屬江蘇省太倉州崇明縣管轄,南港歸浙江省定海廳。1934年,南港設黃龍鄉,屬浙江省;北港設五龍鄉,屬江蘇省。1951年後,南、北二港始合建為黃龍鄉,鄉政府駐地南港村。島的開發,估計在16世紀前即有人定居,遭清初海禁而荒廢。現居民的先祖多數是康熙(1662~1722)年間展復後,陸續從寧波、鎮海、乍浦等地遷入。人口約1.1萬,分布6個自然村,以張網作業為主。
黃龍島

地理環境

島形如一片張開的梧桐片,陸域面積5.12平方公里,主要岙灣有南、北二港,崗巒蜿蜒相連,最高點為中部的石屋崗頂,海拔223.5米,在嵊泗列島中居第二高峰。

旅遊

大黃龍島峻山陡岸頗有壯色,尤以奇石景觀聞名海外。石稱元寶石,分大、小兩塊,危貼於元寶山崇崗懸崖之上,形若兩錠神來的金銀大元寶。大元寶石重約百噸,高6米;小元寶石重約5噸,長4米,兩石相依。人立於石上,蹬之悠悠顛晃,推之則搖擺而不移,人稱東海第一大奇石,俗以為"女媧補天"所遺。另有"孔明帽頂"石,亦稱石之大觀。島上有數處摩崖石刻,大元寶石西壁鐫大書"東海雲龍"4字,系光緒三十四年(1908)張傳隆巡海時所題。大岙崗頂近海石崖上鐫"潮海風清"4字,為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陳夢斗督汛時所題,其旁有宅基、灶基遺蹟,疑明代古民居。峙岙東北又有"東南半壁"石刻。此外,峻峭秀麗的六人坑陡谷、趣味盎然的烏龜石礁岩、蘊為壯觀的長山嘴激流,皆為黃龍著名景點。
小黃龍島面積0.89平方公里,位大黃龍島西側。島上峰岩層疊,勢若矯龍,夏日天氣晴朗時,遠看似有煙霧裊裊,故稱其景為"黃龍吐煙"。遊客一年四季絡繹不絕。

旅遊信息

黃龍元寶山景區:35元/人次;
黃龍赤膊山景區:25元/人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