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紅螺

脈紅螺

脈紅螺,俗稱“海螺”,在我國渤海、黃海和東海均有分布,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海洋捕撈對象,魚汛期在3~11月,遼寧的丹東使用扒拉網捕撈,旅大多用下網給誘餌的“釣螺”方法捕撈。養殖對象,主要養殖方法有吊籠養殖和蝦池混養兩種。

貝殼略近梨形,高100~140毫米。螺旋部小,體螺層膨大。殼面密生低而均勻的螺肋,向外突出形成肩骨。殼面黃褐色,有棕色點線花紋,殼口桔紅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脈紅螺
  • 拉丁學名:Rapana venosa (Valenciennes,
  • 別稱:角泊螺,紅螺、海螺、菠螺、假獵螺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腹足綱
  • 亞綱前鰓亞綱
  • :Stenoglossa:狹舌目
  • :Muricidae:骨螺科
  • :紅螺屬
  • :脈紅螺
  • 分布區域:黃海和渤海海區
  • 異名:Rapana thomasiana,Crosse
養殖方法,生活習性,苗種人工培育,早期發育,

形態特徵
在我國青島約5-8月產卵,卵囊似菊花瓣漁民稱海菊花。
脈紅螺脈紅螺
貝殼大,略呈四方形,殼質堅厚,殼高104毫米,寬78毫米。螺層約6層,縫合線較淺。螺旋部稍高起,其高度約占殼高的1/5—1/4。體螺層中部寬大,基部收窄。殼面密生較低的螺肋,粗細略均勻。在各螺層的中部和體螺層的上部有一條螺肋突然向外突出形成肩角,肩角將螺層分為上下兩部,上下兩部相交近於90°角,其上部有時有褶皺。在肩角上具有角狀突起。在體螺層的下部還有3條略粗的肋,有的具較弱的結節突起。殼色黃褐,具棕色或紫棕色斑點。殼口較大,內面杏紅色。外唇邊緣隨著殼面的粗肋形成稜角,內緣具多數褶襞;內唇弧形,上部薄,下部厚,向外伸展與繃帶共同形成假臍。厴角質,核位於外側。

養殖方法

一是吊籠養殖,即把幼螺放在網籠里(網籠直徑30厘米,分8層,層高15厘米),每籠放幼螺60粒左右,然後吊在浮筏上養殖,籠間距80厘米;以貽貝為餌料,每4~7天投餌1次,每次每層籠投放5厘米厚的貽貝。山東煙臺市芝罘區採用筏式籠養的方法養殖該螺,1991年9月投入平均殼高2.1厘米(體重9.8克)的幼螺,管養至翌年12月,平均殼高達7.3厘米(體重83.1克),每667米2水面產量達1789千克。
脈紅螺脈紅螺
二是蝦池混養,即把幼螺放入蝦池中與對蝦一起養殖,以蝦類的殘留飼餌、死蝦和池底自然生長的貝類等作為該螺的飼料。採用蝦螺混養的方法養殖該螺,春季投入殼高2~3厘米的幼螺,到當年年底,殼高可長至7~8厘米。

生活習性

生活在數米或十餘米水深的淺海泥沙碎貝殼質海底,幼小個體則常見於潮間帶岩礁間。
常與中國蛤蜊、菲律賓蛤仔和竹蟶等混棲在一起,並以其為食;幼螺多生活在低潮線附近,能潛入泥沙中捕食瓣鰓類,成螺多生活在低潮線下數米水深處。冬季常分散活動,水溫低於5℃時,潛底進入休眠狀態。
脈紅螺脈紅螺
動物食性,浮游稚螺攝食單細胞藻類,變態落棲後轉為動物食性,主要攝食瓣鰓類和水生動物屍體。

苗種人工培育

由中科院海洋所張濤研究員承擔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養殖新對象健康苗種擴繁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子課題“脈紅螺的擴繁關鍵技術”順利通過現場驗收。
課題組經過3年的技術攻關,解決了親螺性腺促熟、幼蟲高效穩定培育、高效采苗和苗種規模化高效中間培育等關鍵技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脈紅螺規模化高效苗種繁育技術,初步實現了脈紅螺苗種規模化高效培養和產業化。科研人員自主開發了2種采苗設施及方法,解決了幼蟲變態過程中的食性轉換難題,突破了采苗技術難關,使幼蟲變態率達到60%以上,苗種中間培育成活率達到90%以上,平均出苗量達到2.1萬粒/m3水體,變態後30天苗種平均殼高5.0mm(最大10.1mm),突破了脈紅螺苗種繁育的關鍵技術瓶頸,為脈紅螺苗種培育產業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2010年中科院海洋所培育出的脈紅螺苗種2010年中科院海洋所培育出的脈紅螺苗種

早期發育

卵囊在25℃時孵化時間為16 d,經過卵裂期、囊胚期、原腸胚期、膜內擔輪幼蟲期,最後發育為膜內面盤幼蟲,破膜而出開始浮游幼體發育階段。脈紅螺浮游幼體期按螺層、面盤形態、幼體殼型和器官可分為5個時期,分別為1螺層期;2螺層期(初期、中期、後期);3螺層期初期;3螺層中後期;4螺層期(初期、中期、後期)。其中在2螺層後期幼體的生長速度最快,殼高平均每天增加44.45μm,3螺層初期幼體的生長速度最慢,殼高平均每天增加19.51μm。脈紅螺附著變態的時期是4螺層中期和後期,殼高1 250~1 500μm,附著變態的標誌是浮游幼體殼口邊緣明顯加厚並向殼口外側翻轉,殼口中央突起部消失,面盤退化,足部發達並能自由伸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