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氏長臂蝦,體形較短,步足細長。額翔長,上緣基部平直,末端甚細,稍向上翹。第1和第2步足甚長,末端鉗狀。體淡黃色,具有棕紅色斑紋。體長4~6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葛氏長臂蝦
- 拉丁學名: Palaemon gravieri (Yu)
- 別稱: 桃紅蝦
- 界:動物界
- 科:長臂蝦科
- 分布區域:舟山北部島嶼附近的岩石海岸
形態特徵,產地及產期,幼體發育,成分測定,
形態特徵
體形較短,步足細長。額翔長,上緣基部平直,末端甚細,稍向上翹。第1和第2步足甚長,末端鉗狀。體淡黃色,具有棕紅色斑紋。體長4~6厘米。
產地及產期
主要分布於舟山北部島嶼附近的岩石海岸。繁殖季節4~8月。
幼體發育
幼體自孵出後,在水溫24℃、鹽度12、餌料充足的條件下,有規律的每2天蛻皮1次,共經11次蛻皮,約22d完成變態,入仔蝦期。
成分測定
葛氏長臂蝦的磷脂組分以PC和PE為主 ,磷脂含量為8.59‰~8.98‰ ,占總脂的33.76%~35.72 % ;與大豆和蛋黃的磷脂相比 ,葛氏長臂蝦總脂和磷脂含有更多的PUFA,而蝦磷脂中的脂肪酸不飽和度及EPA與DHA之和要高於其總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