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增城區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增城區政府工作報告是由增城區人民政府發布的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增城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2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按照走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的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建設廣州城市副中心的目標定位,紮實推進穩增長、促轉型、惠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著力建設大交通,發展大產業,打造大生態,構建大管理,統籌城鄉一體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經濟保持平穩健康增長。我們按照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經濟穩定增長,經濟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2012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0.08億元,增長13%;工業總產值1713.18億元,增長16.33%;農業總產值86.53億元,增長5.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2.93億元,增長13.45%;固定資產投資231.52億元,增長14.3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5.1億元,增長18.65%;商品出口總值29.62億美元,增長3.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6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101元,分別增長11.7%和14.06%。較好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現代農業和生態旅遊業持續發展。新培育農業龍頭企業2家,新建設農產品種養基地8個,新評定紫玉淮山、黃秋葵等一批農產品為增城“新十寶”,農產品品牌推介進一步加強;三英溫泉酒店、錦繡香江溫泉酒店二期等一批星級酒店加緊建設,以農業觀光游、綠道游、生態休閒遊為特色的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實現生態旅遊收入45.8億元,增長9.13%。工業加快發展。廣本增城工廠完成24萬輛整車產能擴建投產,廣本研發中心完成一期建設,日立汽車系統及廣州電裝、福耀玻璃等增資擴產項目加快推進,北汽華南生產基地動工建設,全年實現汽車、機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515.89億元,增長4.7%;江銅銅材、中益機械等高端裝備製造項目陸續投產,實現裝備製造業產值86.72億元,增長32.38%。依託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台,開拓網路銷售市場;建設“中國-義大利服裝設計港(新塘)”,引導牛仔服裝等傳統產業從生產環節向研發設計和品牌展銷環節轉變,推動牛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紡織服裝規模以上產值423.82億元,增長31.39%。積極培育現代服務業。工信部電子五所總部新區、廣州教育城、廣東省技工教育示範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人人樂華南物流配送中心、普洛斯電子商務物流園建成運營,阿里巴巴華南物聯網營運中心、大連萬達商業廣場等一批項目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投資43.94億元,增長81.88%,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城鄉發展環境明顯改善。按照廣州城市副中心的新定位、新要求、新標準,高起點謀劃“一核三區”。確定了掛綠湖8平方公里水面、52平方公里主景區、110平方公里綜合保護區。掛綠新城、增城開發區、增江高新技術產業區、中新—朱村科教生活新區等重點區域抓緊規劃編制、征地拆遷安置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推進以掛綠湖為重點的生態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掛綠湖一期工程、甘泉花園等三大主題公園建設,啟動增江—掛綠湖—增塘水庫—西福河—東江—增江水系連通規劃和綜合整治;高速公路生態景觀林帶和北回歸線綠道加快建設,啟動西福河生態景觀林帶規劃建設。加快完善大交通網路。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被確定為廣州鐵路樞紐重要輔助站,穗莞深城際軌道、廣州捷運13號線、21號線等一批軌道交通動工建設。啟動增城廣場綜合交通樞紐中心、新型有軌電車規劃。廣河、增從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廣惠高速西延線動工建設,廣汕公路增江段、增城大橋等一批工程抓緊推進。強力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全面規範整治“散小亂”養豬場,共規範整治養豬場4623家,清拆面積268.94萬平方米,完成清拆量的63.1%,引進1家現代化養豬場並動工建設。加大“兩違”查處力度,清拆違法建設23.2萬平方米。健全衛生考核機制,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派潭、小樓成為“廣東省衛生鎮”;廣州第六資源熱力電廠已明確選址和建設方案,抓緊推進征地工作。大力整治增江流域非法采砂行為,建立政府主導的河砂疏浚機制,建成增江河24小時水質自動監測站,確保增江河堤安全、市民飲水安全。以泥磚房分類改造為突破口,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霞逕村等首批10個美麗鄉村試點規劃建設順利推進。
——社會服務管理水平不斷提升。較好解決大敦村歷史遺留問題,積極探索市、鎮服務管理延伸到村(居)。增設18個社區居委會,健全社區工作機制和保障機制。把村社幹部納入幹部管理體系,健全激勵機制,夯實基層管理基礎。啟動了2個廣州市級、3個增城市級幸福社區創建試點。全面推進“五個一”工作,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排查信訪維穩突出問題,全市信訪總量下降37.4%,歷史積案化解率排在廣州前列。深入開展“三打兩建”工作,抓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偵破一批大案要案,促進了政風、民風、商風和社會風氣的明顯好轉,確保了社會和諧穩定。
  ——民生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全面完成扶貧開發各項工作任務,貧困戶人均收入和貧困村年集體收入分別達到5000元和10萬元的脫貧標準以上。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率先在廣州實施新農合二次補償制度,發放補償金3109.81萬元,有效減輕農民醫療負擔;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95%。為全市6381名農村特困人員代繳新農保保險費,實現新農保應參保對象100%全覆蓋。城鎮、農村居民低保金每人每月分別提高95元和60元。建成1628套保障性住房。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達標率93.2%,校舍安全工程竣工率100%;新建、改擴建6所公辦幼稚園,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加強城鄉就業工作,轉移農村勞動力10964人。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荔枝文化旅遊節被評為十大最具影響力廣東縣域節慶;成功舉辦2012廣州增城國際女子七人制橄欖球邀請賽,增城美譽度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人口計生、武裝及國防動員、“雙擁”、科技、僑務外事、口岸、統計、民族宗教、保密、檔案、市志、氣象、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新的進步。
——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全面開展新型城市化發展學習調研活動,制定增城“1+13”系列檔案,明確了建設廣州城市副中心的具體行動方案。堅持向人大報告工作和向政協通報政情,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203件,辦復率100%。大部門制改革、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紮實推進,完成新塘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取得新成效,完成426個事業單位分類工作,進一步理順事業單位體制。推進農村“兩確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完成100%。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順利通過省驗收。
  各位代表,一年來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市人民和社會各界同心同德、奮力拚搏的結果,市人大、市政協、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級各部門都為此作出了積極努力和重要貢獻。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發展規模和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三次產業發展後勁有待進一步增強,新的經濟成長點不多,財政增收壓力加大;二是城鄉道路交通、供水、供電、供氣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還不完善,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城鄉區域發展仍不平衡,統籌城鄉發展任務依然艱巨;四是流動人員服務管理基礎薄弱,社會服務管理滯後於經濟發展,民生福利水平與人民民眾期待仍有一定距離;五是政府工作標準、工作效率和目標管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
二、201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我市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建設廣州城市副中心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十二屆三次、四次全會工作部署,圍繞建設高品質廣州城市副中心,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鬆,加快“一核三區”規劃建設,打造大生態,建設大交通,發展大產業,構建大管理,建設美麗鄉村,培育壯大生態經濟,統籌城鄉一體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努力建設生態、休閒、智慧、幸福增城。
  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1%,工業總產值增長13%,農業總產值增長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長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
  為實現上述目標任務,今年要著重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著力推進“一核三區”規劃建設
  圍繞加快廣州城市副中心建設,以規劃為龍頭,以重點區域建設為突破,以完善配套設施為重點,全面推動“一核三區”組團發展,不斷提升發展承載力。
高起點編制和實施各項規劃。按照新型城市化發展的要求,完成城市副中心總體規劃的深化設計工作,加快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報批與實施,分類抓好人口規模、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綜合交通、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城市地標、城市中軸線等專項規劃。編制掛綠新城、廣州教育城等重點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確保重點發展區域控規全覆蓋。全面開展“三規合一”工作,建設“三規合一”信息平台,實現建設用地控制線、產業區域控制線、生態控制線和基本農田保護控制線一張圖管理。
  抓緊重點區域開發建設。抓好掛綠新城主景區周邊土地連片收儲和控制工作,推進村莊改造、拆遷和村民安置。完善增城開發區“一區多園”發展格局,提升各園區路網、供水、供電、供氣、排污、通訊等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高端商務區規劃建設。加快完善科教生活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大力推進20平方公里廣州教育城規劃建設,加快征地拆遷、土地儲備和一期工程規劃建設。抓緊增城開發區、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掛綠新城、中新朱村組團四大安置區建設,保障重點區域加快開發。
  加快提升城市服務配套功能。加快增城大球場、增城大劇院、增城文化會議中心、增城少年宮、三甲醫院等一批標誌性功能設施建設,確保按計畫動工建設;同時抓好規劃策劃,積極引入高水平市場運營主體。完善城區截污管網,加快推進一批城鄉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推進供水資源整合和供水管網改造,提高全市供水保障能力,實現供水與廣州市“同城、同質、同服務”。加快木棉、余莊、陂頭等一批輸變電工程建設。加快天然氣利用工程建設。推進智慧增城建設。
(二)著力推進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
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箇中心不放鬆,進一步發揮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的拉動作用,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成長的內生動力,提升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
全力促進經濟成長。今年安排90多項重點建設項目,拉動年度固定資產投資266億元。健全領導掛鈎聯繫重點項目制度,落實項目建設目標責任制,從用地、資金、服務等方面優先保障這些項目建設,確保項目按期開工、早日建成。努力擴大消費需求,推動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拓市場;最佳化提升荔城、新塘商圈,完善市、鎮、村三級商業網路設施,擴大農村金融服務點覆蓋面,提升城鄉消費環境;辦好各類節慶文化活動,帶動購物娛樂和住宿餐飲業發展。加強對重點進出口企業的服務保障,積極組織企業赴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參展;加快整合東江沿岸增城段碼頭,建設碼頭區、保稅區、物流園區,幫助企業疏通進出口渠道,促進產品進出口增長。充分利用增城國家級開發區品牌,藉助“新廣州·新商機”等招商平台,既注重引進有規模、有品牌、有實力的“月亮”型項目,又積極引進有市場、有潛力、見效快的“星星”型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集群集聚發展。落實扶持民營企業發展專項獎勵資金政策,落實民營投資產業導向目錄,釋放民營經濟投資潛力;積極構建多元化融資服務體系,完善“掛綠1號”信託債權基金等融資平台,推動鑫源恆業、科密電子等企業上市,加大土地利用計畫統籌力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用地難等問題,最佳化企業發展環境。
發展壯大戰略性主導產業。加快廣汽本田第三條生產線、廣本研發中心、北汽華南生產基地等一批骨幹項目建設,促進日立汽車系統、廣州電裝、提愛思等汽車零部件項目加快建成投產,促進北汽集團海納川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等新引進項目開工建設;啟動新能源汽車綜合示範項目,打造國家級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示範基地。促進珠江鋼琴等裝備製造項目加快建設和投產,形成新的增長點。加快中電荔新熱電聯產工程、廣州晶正鑫光電有限公司LED外延片晶片、廣鋁集團單元幕牆及光伏產品建設項目等節能環保項目建設,以建設廣州第六資源熱力電廠為機遇,推進廣州環保產業園規劃和建設,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
加快培育總部經濟和現代服務業。依託掛綠新城,高水平規劃建設生態型、低密度總部經濟區、金融集聚區、休閒美食街區,抓緊廣州農商銀行金融產業園建設,積極引進帶動能力強的總部金融經濟項目。依託增城開發區,集聚發展汽車、新材料、新能源等先進制造業和物流總部。依託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規劃建設中小專業型展館,發展現代物流、信息通訊、金融服務、設計研發等服務業總部。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建設阿里巴巴華南物聯網營運中心、中金數據華南數據中心、工信部電子五所總部新區等生產性服務業項目,同時,加快推進大連萬達商業廣場、東凌新東城、僑建御溪谷等城市綜合體項目建設。
推動牛仔服裝等傳統產業轉型。支持企業在生產技術、行銷模式、生產要素上轉型升級,幫助優勢企業開展技術改造,為企業打造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研發設計、技術檢測、信息服務、產業宣傳互動等產業升級服務平台,完善市場準入機制、市場公平競爭機制和市場退出機制;開展新塘地區連片低效的牛仔紡織服裝廠房集中託管和連片改造試點,打造示範性專業市場和專業園區;搭建政府、協會、企業互動平台,抓緊建設牛仔文化公園、國家級生態紡織品檢測實驗室、增城進口保稅倉和出口監管倉等項目,推動牛仔服裝產業向產業鏈“微笑曲線”兩端發展。
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和現代農業。抓好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城市、白水寨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地質公園創建工作。最佳化提升小樓人家、湖心島、增江畫廊、南香山森林公園等景區景點。抓緊北部生態區星級酒店群建設,推動農家樂規範有序發展。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做大做強種養業,推進一批現代農業生態園和特色生產基地建設,支持農業協會發展,促進農業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推進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展農產品銷售市場,保障食品質量和安全,帶動農民增收和農業轉型升級。
(三)著力推進以水城、花城、綠城為特色的生態城市建設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加強生態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凸顯生態特色,發揮生態優勢,發展生態經濟,努力建設最具廣州特色的水城、花城、綠城。
加快建設生態水城。實施掛綠湖面拓寬工程,推進湖區周邊土地整合和岸線綠化美化,完成3平方公里水面建設,加快推進8平方公里水面建設工程。構建“一湖一河兩江多岸線”的城市水系,實施增江—掛綠湖—增塘水庫—西福河—東江—增江水系連通綜合整治,推進增塘水庫和西福河補水工程。推進羅崗高低排渠、雅瑤河整治及仙村大圍、石灘大圍等一批水利工程。把全市河流和大中小型水庫集雨面積納入保護線,保護全市水源,確保全市飲用水安全。
傾力打造四季花城。結合發展生態旅遊、建設美麗鄉村,實施花園工程,加快1000畝甘泉花園、100畝掛綠荔枝園、200畝荔枝博覽園建設,把掛綠湖打造成為四季花開、五彩繽紛、美輪美奐的嶺南萬花園。實施一鎮一花園工程,各鎮街要規劃建設1個約500畝各具特色的花園,力爭年底前見成效;通過國際競賽規劃建設一批綠道連通各鎮街花園、公園和景區景點,建成“綠上添花”的美麗增城。
全面構築田園綠城。全面推進國道、省道、高快速路、鐵路等生態景觀林帶規劃建設,年底前完成廣河、增從景觀林帶一期建設工程。高標準建設西福河生態景觀林帶,推進土地流轉、征地拆遷、河道清理和沿岸污水治理工作,抓好沿岸生態休閒經濟發展節點規劃,年底前要完成52公里林帶建設。做好全市森林公園的生態綠化保護,推進掛綠湖周邊林分改造和生態保護。建立豐產林退出機制,全面實施豐產林退出工程。
(四)著力推進直達快速、生態環保和科學合理的大交通建設
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建設。服務好廣州捷運13號線、21號線、穗莞深城際軌道建設,推進沿線征地、租地,拆遷安置和土地儲備,加快捷運出口沿線的交通接駁、換乘路網規劃,謀劃捷運經濟發展。配合推動廣汕高速鐵路、廣深鐵路貨運外繞線、廣州捷運16號線和廣深鐵路和諧號停靠新塘的規劃立項工作。加快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和增城廣場綜合交通樞紐中心規劃建設。
加快推動高速公路規劃建設。加快廣惠高速西延線建設,協調推進花莞高速等過境高快速路建設,提高增城市區與廣州中心城區的通勤能力。啟動新派高速規劃建設,打通新塘至派潭貫通增城南北地區的大動脈。
完善市域道路交通網路。推進掛綠新城主幹路網規劃建設,重新規劃荔新公路湖區段,啟動增灘公路湖區段下沉工程,建設湖區休閒綠道、綜合性慢行道。開展新型有軌電車系統線網規劃,落實線路和站點設計,實現與捷運和常規公交線路的有效銜接,啟動增城廣場至掛綠湖的新型有軌電車試驗段規劃建設。抓好坪中公路福和段、新新公路、朱寧公路等一批道路升級改造工程;提升新塘、永寧、仙村地區周邊道路交通環境;加快建設增城汽車客運站,最佳化提升全市公交線路和公交站亭。
(五)著力推進和加強城鄉綜合管理
持續開展城鄉環境整治。全面完成“散小亂”養豬場規範整治工作,規劃建設3—5家大中型現代化養豬企業。加強農村建房管理,合理分配、調配和使用農村宅基地,嚴格按照規劃建設農民住房,大力清拆城鄉違法建設。按照廣州中心城區衛生保潔標準,抓好農村“五場”建設,建立“五個統一”的保潔隊伍,落實衛生保潔“門前三包”,健全城鄉一體的環衛保潔制度;按照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要求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抓好垃圾分類示範鎮和示範村建設,建立生活垃圾投放、收集、運輸、末端處理管理機制,確保廣州第六資源熱力電廠順利建設。加強綠道、路燈、護欄等城鄉公共設施維護管理。全面整治城鄉“六亂”。加大空氣污染防治力度。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對已關停企業騰出的土地及時復綠。
加強和創新社會服務管理。健全出租屋管理機制,推進流動人員和出租屋分類管理,構建出租屋社會化管理格局。推進鎮街“三中心一隊伍”建設;加強村(居)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市鎮村三級服務管理、民眾就近受益的網路化管理格局。完善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制度。建立異地務工人員服務體系,增強異地務工人員歸屬感。
夯實基層管理基礎。完善村社幹部管理考核激勵機制,建立幹部薪酬與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掛鈎機制。完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規範村(居)務、社務民主管理制度。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繼續推進“五個一”工作。強化居委會規範化建設,最佳化社區治理結構,探索社區格線化、智慧化管理模式,健全新型社區服務管理體系。推進幸福社區創建工作,完成2個廣州市級和3個市本級幸福社區試點工作。
(六)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鄉一體發展
加快建設美麗鄉村。圍繞“功能分區清晰,產業特色明顯,村容村貌整潔,服務設施完善,生態環保和諧,基層組織堅強,村民就業充分,農民持續增收”,堅持政府主導、村民主體、企業主唱,紮實推進美麗鄉村規劃建設,年底前要完成霞逕村等10多個美麗鄉村試點工作。完成全市282個行政村村莊規劃,科學劃分村民居住區、現代農業區、產業發展區等功能區,以村規民約的方式進行固化,確保規劃落地。鞏固扶貧開發成果,加大對農村造血項目的引進和支持力度,鼓勵農民以多種形式參與集體經濟發展,健全農村長效發展機制。
統籌城鄉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推進土地管理制度創新,抓好統籌城鄉集約節約用地、城市生態用地差別化管理、低丘緩坡未利用地開發等試點工作。加快泥磚房分類改造,大力清拆空心村、空置房和泥磚房,騰出更多發展空間。推進征地制度改革,大力盤活低效閒置用地,促進低效用地二次開發。加大“三舊”改造力度,最佳化城市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加大土地徵收、儲備和出讓工作力度,保障土地有效供應和高效利用。
深化城鄉綜合改革。堅持試點先行、因地制宜,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經濟股份改革,建立適應現階段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農村經濟制度。推進農村“兩確權”,完成農村集體土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總結推廣荔城街農村集體資產交易建設經驗,建立農村產權流轉平台,加快推動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和集體林權“四權”合法流轉。
(七)著力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
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構建覆蓋城鄉居民、普惠共享的民政、醫療、教育、養老、住房、就業等六大保障體系。深入實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提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推進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並軌,完善城鄉醫保體系。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將貧困家庭未成年人、殘疾人和困難家庭等群體納入分類救濟範圍。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荔城街居家養老服務示範中心,規劃建設增城市養老院。健全扶困助學體系,對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符合條件的困難家庭學生進行有效扶助,確保學生不因貧失學。完成310套保障房建設任務,採用資金和實物補貼等多種方式解決中低收入困難群體住房問題。實施中青年農民綜合素質教育培訓工程,啟動一期培訓計畫,提高城鄉勞動力就業技能和就業率。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完成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目標任務,加快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建設新石灘中學、新朱村中學等教育工程,積極推進依託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改革試點工作,以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成果,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繼續擴大基本藥物制度範圍,推進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站標準化和衛生信息化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完成增城科技文化博物館建設,完善增城圖書館服務管理及功能設定。開展文藝下鄉、送戲下鄉、送書下鄉、送展覽下鄉等活動。加強宗教文化資源的挖掘、整合和利用,推進萬壽寺、白花古寺等宗教場所的修建,打造歷史文化名城。完善城鄉體育設施,加快建設國家級橄欖球比賽和訓練基地,推廣橄欖球運動,辦好市第十一屆運動會。做好人口計生工作,抓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出生缺陷干預等惠民工程。大力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高標準建設增城市兒童公園。繼續做好科技、武裝及國防動員、“雙擁”、僑務外事、民族宗教、口岸、檔案、氣象、統計、殘疾人等各項工作。
推進平安增城建設。深入開展“三打兩建”工作,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加大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行業的綜合治理和治安防控力度,深化社會面整治防控體系建設,完善治安交通視頻網;改進公安勤務模式,提高街面見警率。落實領導幹部信訪維穩“一崗雙責”制度,建立村級社會信訪維穩獎懲制度,健全維穩長效機制。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和交通、消防、校車安全管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確保食品藥品安全。
(八)努力提升勤政廉政善政水平
加強政府管理改革創新。完善大部門制改革,最佳化政府機構和運作機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佳化審批流程,實施政府績效管理,加快推進網上辦事大廳“一站式”服務。深化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實施事業單位績效管理,完善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推動事業單位向法定機構轉型,實現政事分開、管辦分離。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調整最佳化市鎮財政分配關係,建立事財匹配、符合實際的財政管理體制,增強鎮街統籌發展能力。注重開源節流,規範稅收征管,創新融資模式,確保建設資金需求,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和財政支出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堅持依法行政。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堅持向人大報告工作和向政協通報政情,自覺接受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切實辦好人大建議、意見以及政協提案。推進法治增城建設,加強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普法、學法、用法,規範行政執法主體、依據和行為,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建立重大工作向法律顧問溝通、諮詢制度。落實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諮詢論證和公眾徵詢制度,實現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積極推動網路問政,暢通依法有序的參政議政、民意表達渠道,確保民眾的合法訴求和利益得到充分體現。
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全面貫徹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中央八項規定,大力弘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改進文風會風,精簡會議活動和檔案簡報,以良好的政風帶動商風、民風。要強化目標管理,加強效能監察,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高領導幹部工作標準和工作效率,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加大“庸、懶、散”等行為的治理力度,堅決改進辦事難、環節多、推諉扯皮、政令不暢等不良風氣,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為民眾服務、為企業服務上。
促進廉政建設。深化政務公開,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推進“陽光行政”。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深入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加強執法監察和廉政風險防控,強化對各級領導幹部教育管理,加大工作問責和對公職人員違法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厲行節約,降低行政成本,把更多資金用在促進發展、改善民生上。加強行風建設,健全市鎮村三級糾風工作網路,推進糾風和專項治理,大力整治民眾反映強烈的教育、醫療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各位代表,實現今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關鍵在抓落實。今年,我們把各項重點工作概括為“五個十”工程,分別為十件民生實事、十大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十大城市功能配套設施、十大城市基礎設施工程和十大重點產業項目共50項要完成或要啟動的重點項目,明確了責任領導和牽頭單位。上述內容已經形成附屬檔案,請各位代表一併審議。
各位代表,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建設廣州城市副中心的使命光榮而艱巨。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建設生態、休閒、智慧、幸福增城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