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增城區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增城區政府工作報告是由增城區人民政府發布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2年增城區政府工作報告
  • 地區:廣州市增城區
各位代表:
  我代表增城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二五”實現良好開局
  過去一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市政府緊緊把握科學發展主題,突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加快轉型升級,緊緊依靠全市人民,克服巨觀經濟調控和“6•11”新塘大敦村事件帶來的影響,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十二五”取得良好開局。
——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1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8.18億元,同比增長13%;工業總產值1786.6億元,增長16.27%;農業總產值80.12億元,增長6.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6.66億元,增長25.87%;固定資產投資202.45億元,增長25.9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16億元,增長20.12%;外貿出口總額28.69億美元,增長19.66%。全面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積極謀劃實施“三個重大突破”。認真謀劃戰略性基礎設施、戰略性發展平台、戰略性主導產業,為推動增城新一輪發展創造條件。穗莞深城際軌道、捷運13號線已確定建設計畫,捷運16號線、廣汕高速鐵路、廣深鐵路改造已開展規劃,共同形成廣州東部(新塘)交通樞紐中心;新增捷運21號線從荔城直達廣州中心城區,計畫於年內開工;廣河高速順利通車,增從高速加快建設,實現北部三鎮通高速;北三環二期、花莞高速已明確建設計畫,增城交通建設將迎來新的機遇,進一步提升地區競爭力;同時天然氣利用、供水管網、供電設施等能源系統工程抓緊推進,發展條件將全面最佳化。規劃增城開發區“一區多園”、廣州東部(新塘)交通樞紐中央商務區、新城市中心、廣州東部山水新城中新朱村組團和白水寨生態休閒度假區五大戰略性發展平台,打造經濟成長極和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確定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LED、太陽能光伏、電子商務及現代物流、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生態旅遊和現代農業等七大戰略性主導產業。加強招商引資,全年簽約項目49宗,總投資約1260億元。南部新型工業區引進了一批汽車及其零部件、新型電子信息等戰略性主導產業項目落戶發展;中部文化生活區建成一批城市功能配套設施和城市綜合體項目,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北部生態旅遊和都市農業持續融合發展,產業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
——生態環境和宜居城鄉建設取得新進展。生態建設體系不斷完善,全市新增公園綠地面積120萬平方米,增城被評為首個“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加強生態綠道建設和運營管理,“增城綠道”獲得廣東省宜居環境範例獎第一名,並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國家健身步道示範工程”稱號。投入3億多元綜合整治水環境、建設水景觀,增江畫廊被國家水利部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派潭河小流域治理被列為全國先進典型進行推廣。投入1.4億元實施農村光亮工程,完成北部682公里15848盞路燈建設,鎮區主幹道路、村道基本實現亮化。投入1.07億元對農村泥磚房、危破房、空置房進行分類改造,完成2161間泥磚房改造。投入近億元實施全區域公交客運,公交線路從16條拓展到33條,車輛從179台增加到369台,基本實現公共運輸城鄉、鎮村全覆蓋,城鄉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
  ——扶貧開發成效明顯。按照“保障扶貧、開發脫貧、自立解困”的扶貧思路,在統一規劃和統籌安排的基礎上,投入10.82億元分類推進鎮區、園區和典型村莊共73個名鎮名村項目建設,有效改善北部基礎設施條件,提升公共服務功能;突出建立保障機制和增強長效增收能力,北部山區81個村通過採取異地開發物業統一經營等措施,確保村集體經濟收入,為貧困戶、貧困人口建立完善民政、養老、醫療、教育、就業、住房六大保障體系,幫助貧困村發展“一村一品”,促進農民長效脫貧。堅持發展生態產業,目前北部已規劃10家星級酒店,建成營業3家,在建5家,星級農家樂97家,建成規模以上農業生產基地19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92家。2011年北部三鎮實現本級稅收收入6122萬元,是2006年的4.8倍,年均增長30.6%,北部山區的自身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鎮容村貌有了顯著變化,貧困人口加快脫貧。全市164個貧困村、10941戶貧困戶、26452名困難人口中,已有93個貧困村、5967戶貧困戶、13704名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其中小樓鎮率先實現全面脫貧。
——社會建設和民生福利明顯改善。及時處置“6•11”大敦村聚眾滋事事件,制定一系列加強社會服務管理措施,推動管理資源下沉、重心下移。出台外來務工人員積分入戶政策,創造條件讓外來人員共融發展。突出民生保障,全年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預算支出的76.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4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363元,分別增長12.02%和16.38%,其中北部山區農民純收入8885元,與中南部差距進一步縮小。全面落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應參保對象100%全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中職教育貧困學生全免學費和補助生活費等十件民生實事,推進掛綠湖和市民廣場、新塘汽車客運站等民生十大工程,解決了一批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社保、醫療、住房、就業及社會治安、安全生產等突出問題。加快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增城市第一中學、新橋國小、新塘中心國小等一批學校新建擴建工程紮實推進。籌措資金3.5億元,啟動12個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建成3649套保障性住房,超額完成2457套的目標任務。實施農村數字電影放映“2131工程”,完成數位電視整體轉換年度任務。連續20年獲“廣東省體育突出貢獻獎”。武裝及國防動員、“雙擁”、科技、僑務外事、口岸、統計、民族宗教、保密、檔案、方誌、氣象、婦女兒童、殘疾人等社會事業都取得新的進步。
  一年來,市政府堅持向人大報告工作和向政協通報政情,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人民政協、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各方面的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138件,辦復率100%。推進黨政機關大部制改革,市政府工作部門由38個縮減為22個。開展新塘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簡政強鎮事權改革,共取消和調整324項行政審批事項,審批事項總量精減52.8%。啟動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快清理規範事業單位。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務並通過廣東省檢查和驗收。各項改革的加快推進,形成了新的發展動力。
各位代表,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我們深刻體會到:推動增城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鬆,牢牢把握科學發展主題,明確工作主線,突出工作重點,全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強化穩定第一責任,敢於正視而不迴避矛盾,勇於迎接挑戰,積極改革創新,用發展的辦法化解各類矛盾,打牢長遠發展的根基;必須堅持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相結合,把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和持久動力,真心實意為民眾辦實事好事,努力讓全市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必須加強幹部作風和執行力建設,以事業凝心聚力,形成推進工作落實的強大合力。一年來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市人民和社會各界同心同德、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上級垂直單位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外來工作者、駐增城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向對口幫扶增城的各級單位和企業,向關心和支持增城建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及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主導產業規模還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待培育發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面臨較大困難,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還不夠強;二是經濟社會長期粗放式發展積累的問題和矛盾不斷顯現,社會服務管理基礎特別是基層基礎比較薄弱,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任務仍然艱巨;三是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與民眾對優質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需求仍有較大差距;四是幹部的綜合素質和執行力還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政府自身建設仍需加強,等等。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在今後工作中採取有力措施予以解決。
二、全力抓好2012年各項工作落實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增城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落實市委十二次黨代會和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的工作部署,以“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增城”為主線,加快廣州東部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全力推進“三個重大突破”,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社會服務管理改革創新,切實辦好民生實事,推動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社會服務管理、政府管理加快轉型升級,促進增城科學發展再上新台階,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3%,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工業總產值增長1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5%。
  按照上述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今年要著力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著力推進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軌道交通建設。按照計畫安排,穗莞深城際軌道、廣州捷運13號線、21號線今年要開工建設,相關單位要主動配合和服務,做好軌道交通和交通樞紐中心的征地拆遷和用地保障工作,落實站點沿線土地儲備,落實資金渠道,確保順利開工。積極推進廣汕高速鐵路、廣深鐵路貨運外繞線、廣州捷運16號線和廣深鐵路和諧號停靠增城新塘的立項和規劃等工作,加快實現與廣州中心城區、珠三角城市群城際軌道、城市輕軌等軌道交通同城化。
推動高快速路網建設。加強與廣惠高速公路公司溝通協調,儘快達成合作協定,確保今年完成廣惠高速公路西延接上華南快速路工程立項、設計和征地工作,力爭兩年內實現通車。對已列入今年廣州市重點工程的花莞高速、北三環二期等高快速路,要抓緊落實規劃設計和征地拆遷工作,確保年內開工。要儘快督促和解決增從高速增城段工程建設的有關問題,確保增從高速今年通車。完成廣河、增從等高快速路8個出入口建設工程,同步實現美化亮化。抓緊推進廣園東與香山大道出入口改造工程,打通永和地區和開發區連線廣惠高速、廣園快速的便捷通道,緩解永和地區交通壓力。
  加快市內道路升級改造。完成小正公路、派正公路、朱寧公路等升級改造工程,完善各鎮街與高速公路的道路連線線;加快廣汕公路增江段、107國道新塘段和新新公路標準化改造工程,完成增城大橋、東湖周邊道路、新城區一環路、二環路等市域道路工程建設;推進市域公交站點、站亭最佳化設定,打造便捷優美的交通環境。
  (二)著力推進城市發展和產業園區建設
  加快廣州東部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按照廣州市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打造“一個都會區、兩個新城區和三個副中心”的戰略部署,圍繞打造以花城綠城水城為特色的現代田園生態城市,借鑑國內外先進理念和做法,開展廣州東部城市副中心總體規劃。今年內要全面完成7000畝掛綠湖區的整體建設,規劃建設掛綠湖百畝掛綠荔枝主題公園和千畝增城花園;繼續推進新城市中心建設,落實新城市中心安置區建設和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加緊土地徵收儲備出讓,統籌規劃區內農村居住和經濟發展。加快推進新塘城區改造升級,深化2.7平方公里的廣州東部(新塘)交通樞紐中央商務區規劃,整合新新公路城市產業發展規劃、新塘城區的“三舊”改造規劃,確定新塘“東江新城”規劃框架和年度建設目標任務;完善廣州東部交通樞紐核心區征地拆遷安置方案,做好安置區建設、工廠搬遷置換等工作;在確保穗莞深城際軌道和捷運13號線動工建設的同時,同步整合土地儲備,規劃開發經營項目;加快白江村、群星村等舊村社用地的“三舊”改造工作,形成整體開發再造新塘的大格局。石灘、中新、朱村等鎮街要以對接規劃、提升功能為抓手,充分運用空間和土地資源,抓緊推進道路、供氣、供排水、信息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一輪大開發大發展。
加快以開發區核心區為龍頭的“一區多園”建設。開發區核心區要加快修訂控制性詳細規劃,整理制定開發區核心區舊村改造用地、新增產業項目用地、預留集體發展用地報批計畫,實現土地精細化管理;完成高壓線遷改和園區主幹道路建設,同步推進道路綠化美化、路燈建設以及供水、供電、供氣、排水、排污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快農民安置區建設,妥善安置被征地拆遷農民。增江高新技術產業園、石灘鎮荔三公路產業帶要以北汽集團華南生產基地為龍頭,加強園區整體規劃和區域聯動,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和城市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土地報批、整合使用,最佳化提升現有閒置用地、低效企業,形成工業發展新平台。石灘研發創意產業園要主動對接新城區開發建設,加快落實園區高壓線遷改、供電、供水、道路等基礎設施條件,保障廣本研發中心、廣東省技工教育示範基地加快建設,形成研發、創意產業發展新載體。
加快生態旅遊景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推進白水寨生態休閒度假區建設,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加強核心景區村莊建築綜合整治,完成綜合服務區建設工程。小樓、正果要以園區、鎮區為重點,借力扶貧開發,加快主幹道路整飭、供電、供水管網和污水處理系統等一批旅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鎮區、園區綜合環境管理。建設和提升現代農業園區、糧食生產基地、水果花卉蔬菜生產基地,推進小樓人家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朱村萬畝農業生態基地等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提升生態產業發展承載力,增強北部山區的發展能力和內生動力。
(三)著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
發展壯大汽車及其零部件等主導產業。牢牢抓住汽車工業發展不放鬆,推進廣汽本田增城工廠24萬輛整車產能提升和第三工廠建設,促進北汽集團華南生產基地加快建設和投產;以兩家整車生產企業為龍頭,配套引進和加快一批零部件企業建設;當前要加快推進廣汽本田研發中心、廣汽零部件系統企業以及日立汽車系統等一批骨幹項目建設,推動汽車產業向高新化、集群化發展,提升汽車工業整體競爭力。加快改造和提升牛仔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抓好機車整車產能提升和配套零部件企業發展,支持企業推出技術標準,打造區域品牌,形成核心競爭力。
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服務保障和政策扶持,重點推進高端裝備製造、LED、太陽能光伏、新型電子信息、電子商務以及現代物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確保江銅銅材、科利亞現代農業裝備、中電熱電聯產工程等25個已動工項目年內順利投產;促進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太陽能電池項目、廣州通用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太陽能光伏基片生產項目、阿里巴巴華南物聯網運營中心項目、中金數據華南數據中心、珠江鋼琴等14個已簽約落戶項目加快動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依託已落戶龍頭企業努力引進一批上下游配套項目和新的生產力骨幹項目,形成優質產業項目開工一批、落戶一批、儲備一批的良好局面。
培育發展現代服務業。開發區、新城區、“三舊”改造連片區域要加快啟動培育和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經濟。鼓勵市內金融機構做大做強,支持國內外實力雄厚的金融企業在增城設立機構,加快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機構。鼓勵和推動工業資本、技術資本、地產資本等各類資本融合發展,為推動城市轉型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
加快發展生態旅遊和現代都市農業。督促和服務好皇馬小鎮度假酒店、錦繡香江溫泉酒店二期、三英溫泉酒店、湖心島酒店、嘉華溫泉度假酒店、小樓度假酒店等一批高檔酒店建設;扶持一批星級農家樂;謀劃建設“北回歸線”特色綠道,加快形成生態休閒產業集群。強化“米袋子”、“菜籃子”產品生產,推廣“公司+基地+合作組織+農戶”等新型農業產業化模式,新培育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依託“增城十寶”建立農產品專賣店,發展“農超對接”等農產品直銷形式,實施“裝滿車尾箱”工程和發展規模化的田間綠色超市,提升農產品旅遊文化內涵,擴大農產品銷售;鼓勵農民大力發展現代種養業,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增加農民收入。
幫助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做強做大。篩選一批產品優勢明顯、發展潛力較大的擴產增產、擴能增稅產業項目和企業,重點解決影響企業建設發展的用地、用工、供電、供水、供氣等問題,促進企業加快成長。扶持小微企業發展,落實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優惠政策,強化服務保障,促進企業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實現穩定生產。做好企業上市培育工作,幫助企業加快股份制改造,實施規範化管理,力爭博創機械、鑫源恆業等企業今年實現上市。
(四)著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強化規劃引領。加快編制新城區、開發區、交通樞紐中心、新塘城市改造升級、農村建設等一批載體平台和發展區域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確保規劃滿足發展和建設的需要;發揮規劃對建設項目的統籌作用,以規劃統籌中心鎮、重點開發單元、扶貧開發專項項目及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規劃解決土地報批、土地整合、“三舊”改造和工程投資等實際問題。建立與各鎮街信息共享的規劃管理機制,與發改、國土、交通等部門的協同工作機制,查處違法建設、違法用地的共同責任機制,以及與土地整合、新農村建設、泥磚房改造的聯動機制,形成一套具有增城特色的規劃管理模式,實現全市規劃“一張圖”。
加強土地管理和征地拆遷工作。圍繞“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分類管理,發揮潛能”,加強土地精細化管理和利用。對已上項目的用地,要加強批後監管,促進項目開工建設;對已報批待出讓的用地,要密切跟蹤服務好有意向落戶的項目,加快精細化出讓;對尚在等項目的用地,要加快徵收整合報批;對納入“三舊”改造的用地,要明確開發條件,實現功能提升;對納入紅線儲備的用地,要建立土地儲備證制度;對已完成補償的用地,要建立台帳,納入儲備管理。要依法推進征地拆遷安置工作,明確徵收拆遷安置主體責任,建立市國土房管部門、屬地鎮街兩級拆遷安置法定程式;加快增城開發區、東部交通樞紐中心、新城區、白水寨核心區的安置房建設,把安置作為土地徵收、房屋拆遷的基本前提和民生保障;進一步公示公開徵地拆遷補償安置標準,研究制定征地補償款發放的有效辦法,確保村社集體和農民的補償款得到合理分配,實現拆遷安置新的突破。
加強城鄉環境建設和管理。圍繞打造全省生態景觀林帶建設示範工程,加快建設廣惠高速、廣河高速、增從高速公路增城段生態景觀林帶,今年要完成廣惠高速生態景觀林帶一期工程建設。規劃建設增江岸線石灘大圍和東江西岸鵝桂洲、仙村大圍等一批重要節點生態景觀工程。進一步推進城區、鎮區小公園、小遊園綠化美化工程建設,實現一鎮一公園、一小區一花園、一村一遊園。完善綠道及配套設施,明確管理職責,落實資金安排,加強設施維護和運營。推動城市管理權向鎮街下放,落實鎮街管理責任,實現城區、鎮區與農村地區全覆蓋、一體化管理。把城鄉衛生管理職責落實到鎮街和村社,把衛生保潔範圍從城市主幹道擴大到內街小巷,從行政村擴大到自然村,確保“戶集、村收、鎮運、市處理”的垃圾收運體系和“固定清掃+流動保潔”的衛生保潔機制落到實處。加快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實施增江河24小時水質監測。推進重點發展區域污水處理系統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堅決打擊非法采砂、採石行為。規範農村建房,遏制違建、搶建行為。全面整治規範養豬場。持續整治城鄉“六亂”,營造乾淨舒適的城鄉環境。
實施美麗鄉村行動計畫。因地制宜,分類制定村社發展規劃。加快泥磚房分類改造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道路、路燈建設和管理。完成12個新農村示範村建設改造任務,每個鎮街要打造1至2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加大農民免費培訓和轉移就業力度,鼓勵農民依託生態產業開辦農家樂、農家旅館,努力促進農民創業就業,實現持續增收致富。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管理制度建設,激發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形成長效機制。
深化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按照保持集體資產安全與完整、保證參股村民合法權益、保證農村和諧穩定的原則,明確股權設定及收益分配。在鞏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全面開展農村集體土地、林地、宅基地和承包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農村產權流轉平台,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和集體林權“四權”合法流轉。啟動實施豐產林退出機制,提高生態補償標準,理順土地流轉關係,在確保林農和豐產林經營者都得利的基礎上,今年要重點做好景區景點周邊和增江河沿岸6000多畝豐產林退出工作。加強農村集體資產資金監管,促進農村集體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五)著力推進社會服務管理改革創新
加強和改進鎮村社會服務管理。構建新塘城區、永寧片區、仙村片區管理架構,加快新塘鎮行政區劃調整,推動服務資源下沉、管理重心下移,確保隊伍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落實《關於加強和創新特大鎮、村社會服務管理的實施意見》,推進新塘鎮特大鎮、大敦村特大村試點工作。以“三中心一隊伍”為抓手,以社區基礎設施“六個一”工程為載體,整合配備社會服務管理資源,形成市鎮合力服務管理、民眾就近受益的格線化社會服務管理格局。
強化村居服務管理功能。荔城、新塘等鎮街要按照實際管理需要,合理設定居委會,完善居委會管理職能,健全社區運作機制,建立常規性的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制度,建立社區志願者參與社區服務的有效機制,擴大社區服務覆蓋面。推進農村社區化,抓好夏街村社區化試點工作。推進村級社會組織建設,讓村級組織成為黨的政策的堅定執行者,村級事務的忠實管理者,村級經濟發展的領頭人。
加強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管理。開展外來務工人員居住證登記核實工作,健全人口信息動態採集更新、共享制度,實現居住證外來務工人員全覆蓋。積極落實外來務工人員積分入戶制度,今年要做好300名外來務工人員積分入戶工作。創造條件讓外來務工人員參與鎮、村社會服務管理,讓外來務工人員融入社區、融入企業、融入城市、共同發展。
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積極開展打擊欺行霸市、打擊制假售假、打擊商業賄賂,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市場監管體系的“三打兩建”活動,淨化市場環境。整合輔警、治安聯防資源,加強對基層治安力量統一管理、統一指揮,規範開展治安防控和執法工作,擴大社會管控防護面;嚴厲打擊各類嚴重刑事犯罪、多發性犯罪,確保社會治安持續穩定好轉。加強綜治信訪維穩工作,健全矛盾排查調處和權益保障機制,努力化解社會矛盾。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和企業主體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強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監管,確保人民民眾飲食用藥安全。
(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力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完善北部鎮村、產業園區公共服務功能和產業承載力,充分發揮已建成並投入運營鎮區、園區項目帶動效應,制定項目長效管理辦法,確保項目長期發揮效益;全面完成73個鎮村項目建設,規劃建設一批新的名鎮名村項目;完善民政、養老、醫療、教育、就業、住房“六大保障”,切實保障“底線民生”,幫助貧困戶加快解困;加強中新福和片區道路、路燈、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保障工作;抓好南部鎮街貧困村、貧困人口的扶貧開發工作,確保年內全市戶、鎮、村實現全面脫貧目標。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圍繞實現全民社保,統籌實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整合新農保和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險,啟動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全面推進醫保城鄉統籌,整合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現統一管理、可轉換銜接;積極探索農村合作醫療二次補償機制,完善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建立完善城鄉老人居家養老服務制度,加大對困難民眾的臨時救助力度,進一步提高低保、五保補助標準。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推進北部農村保障性住房建設。實施扶創業帶就業工程,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做好對大中專畢業生、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退伍軍人的就業援助。
加快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切實把優質資源轉化為優質教育;全面完成義務教育學校規範化建設、學前教育發展、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建設年度目標;完善促進民辦教育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政策;嚴格落實校車安全管理措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範圍,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推進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完成市中心醫院、北部三鎮衛生院和農村衛生站建設;加強醫護人員醫德醫風建設,強化醫療機構內部管理,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籌辦有影響力的文化節慶和品牌體育賽事活動,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加強增城圖書館、鎮街文化站和農家書屋的建設管理,推動市科技文化博物館等重點文化體育設施儘快投入使用;規劃建設橄欖球訓練基地,發展文化體育產業。全面加強人口計生工作,加強人口計生政策宣傳教育,強化計生工作責任,堅決打擊“兩非”行為,強化計生執法,穩定低生育水平。繼續做好科技、武裝及國防動員、“雙擁”、僑務外事、民族宗教、口岸、檔案、氣象、統計、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各項工作。
(七)著力推進政府自身建設
提高政府執行力。各級各部門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對各項工作要抓緊、抓細、抓實,對每項工作任務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明確責任目標、責任時間和責任人,以責任倒逼工作落實。工作主辦單位要強化以我為主的意識,對外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積極爭取上級對口部門的支持和幫助,對內大膽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做到目標同向、工作同步、落實同力,形成抓落實的強大合力。對全市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採取專題督辦、現場督辦、掛牌督辦、定期通報等方式,做到重點工作推進到哪裡,督查督辦就跟進到哪裡,以督查倒逼工作落實。
加強政府管理改革創新。以落實大部制改革為切入點,理順政府機構職能,編制政府轉移職能目錄和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加快新塘鎮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權責一致、事財匹配、管理高效、符合實際的行政服務管理模式。推進簡政強鎮事權改革,完善動態擴權機制。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全面清理規範事業單位,強化公益類事業單位公益屬性,建立事業單位分類管理機制。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理順市、鎮兩級財力分配機制,增強鎮街發展經濟和社會管理的能力;狠抓開源節流,加強稅收征管,壓縮一般性行政支出;積極研究財政資金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有效途徑,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
推進依法行政。堅持向人大報告工作和向政協通報政情,自覺接受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認真辦好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制定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實施意見,完善市政府工作規則,合理界定各級各部門的決策許可權和決策事項,實現事權、決策權和決策責任相統一。規範行政執法主體、依據及行為,形成部門依法行政合力。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完善行政爭議調解、依法行政考核制度。擴大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的覆蓋面。推動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暢通民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積極推進法治市縣創建工作。
促進廉潔幹事。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政府招標採購、產權交易、土地交易等信息公開改革,促進權力規範、公開、透明運行。加強審計監督監察,強化經濟責任審計、績效審計和重大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推進政府決策重大事項廉政風險評估制度建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預警防控和防止利益衝突機制。加大對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失職、瀆職監察力度,完善問責範圍和程式。加強行風政風建設。
(八)切實辦好民生十件實事
  1、全面完成全市貧困人口、貧困戶、貧困村脫貧目標任務。
  2、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增加市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立農村合作醫療重特大疾病二次補償制度,免費為政策內懷孕生育的家庭提供出生缺陷干預服務。
  3、加快農村道路和路燈建設,完善村道養護和路燈管理機制。
  4、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農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5、新辦兩所公立幼稚園,資助困難家庭兒童接受普惠型學前教育。
  6、新增一批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完善社區便民服務。
  7、完成農村泥磚房改造和建設農村保障性住房。
  8、新建增江河24小時水質自動監測站,加強增江河水源保護。
  9、加大對中新福和片區的幫扶力度,改善道路、路燈、供水等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條件。
  10、促進就業,發放職業技能培訓券,引導城鄉勞動者通過參加職業培訓提高就業能力,對吸納本市困難群體人員就業的用人單位,給予優惠政策。
  各位代表,開啟新征程,實現新目標,關鍵在落實。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抓住歷史機遇,勇敢面對各種挑戰,凝心聚力,團結奮鬥,紮實工作,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增城而努力奮鬥!
  名詞解釋
  1、“三個重大突破”:推進實現戰略性基礎設施、戰略性主導產業、戰略性發展平台建設的重大突破。
  2、村鎮銀行:指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依法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3、“一村一品”:在一定區域範圍內,以村為基本單位,按照市場需求,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傳統優勢和區位優勢,通過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和市場化建設,使一個村(或幾個村)擁有一個(或幾個)市場潛力大、區域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主導產品和產業,從而大幅度提升農村經濟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
4、農超對接:是農戶和商家簽訂意向性協定書,由農戶向超市、菜市場和便民店直供農產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為優質農產品進入超市搭建平台。
  5、“增城十寶”:即增城荔枝、增城絲苗米、增城遲菜心、正果腊味、正果黃塘頭菜、增城烏欖、小樓冬瓜、派潭涼粉草、密石紅柿、白水寨番薯。
  6、“三舊”改造:舊城鎮、舊廠房和舊村居改造。
  7、“六亂”:亂堆放、亂搭建、亂擺賣、亂停放、亂拉亂掛、亂張貼。
  8、“三中心一隊伍”:街道政務服務中心、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和綜合執法隊。
  9、“六個一”:一個服務站、一個文體活動中心、一個健康計生服務中心、一個家庭服務中心、一個綜治信訪維穩工作站、一個小廣場或公園。
  10、六大保障:民政、養老、醫療、教育、就業、住房保障。
  11、“底線民生”:即社會中最弱勢民眾和最困難群體的生存和生活狀態。
  12、農村數字電影放映“2131工程”:“21”指21世紀初,“31”指在廣大農村實現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
  13、“兩非”:即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非醫學需要的人工終止妊娠。
  14、“雙擁”:擁軍優屬、擁政愛民。
  15、安全生產“一崗雙責”:是指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分別對本行政區域、本行業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是安全生產工作綜合監督管理的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組織領導和綜合監督管理領導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各自分管工作範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