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天河區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天河區政府工作報告是由天河區發布的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天河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1年主要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區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總部天河、智慧天河、幸福天河”的目標,以加快轉型升級為主線,大力推進“三個重大突破”,全區經濟社會實現了品質發展,在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2011年,全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商品銷售總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項指標位居全市首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38.73億元,比上年增長12.0%,連續5年位居全市各區(縣級市)首位;稅收收入353.20億元,增長19.3%;一般預算收入42.30億元,增長18.7%;固定資產投資673.62億元,增長1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1.54億元,增長18.0%;外貿出口總值28.15億美元,增長20.0%;契約利用外資11.05億美元,增長39.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5376元,增長12.6%。
一年來,我們著重抓了五個方面的工作:
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應對國內外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以金融服務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商貿業和專業服務業為四大戰略性主導產業。2011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85.5%,其中四大戰略性主導產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61.2%,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強化重點項目帶動作用,借力“新廣州新商機”系列招商推介活動,成功引進了交通銀行廣東分行等51個總投資超過630億元的項目。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助推企業自主創新,全區共有國家級創新型企業2家、省級5家、市級17家。在全市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現場考評中排名第一,並順利通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考評和“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終期驗收。
著力推動“三個重大突破”。搶抓市實施“三個重大突破”的機遇,天河智慧城和中央商務區兩大市級戰略性發展平台發展態勢迅猛,中移動廣東分公司等大型企業紛紛進駐。高標準完成了天河智慧城概念城市設計和生態基礎設施規劃,儲備土地近2000畝,東部孵化器等30萬平方米高端載體建成投入使用,升級改造道路7.3公里和景觀10萬平方米。市政府土地出讓金和稅收增量返還政策落地實施,實現新增稅收增量1.98億元。2011年,天河智慧城核心區天河軟體園累計在園企業1500多家,實現總收入911.23億元,增長28.0%,在全國11個國家軟體產業基地中位居第二,被評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全力最佳化天河中央商務區營商環境,成立天河中央商務區管委會,全面提升管理服務和招商引資水平,全年新入駐企業4900多家,目前集聚了260多家總部型企業及6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2011年,天河中央商務區實現生產總值1503億元,以全市千分之二的土地產生了全市八分之一的生產總值。天河路黃金商業帶作為華南第一商圈的影響力顯著擴大,員村金融商務區提升為廣州國際金融城,“火龍鳳”生態休閒帶列入了市人大重點建議,珠江左岸人文景觀帶等列入了市2012年城市建設亮點工程。
著力推動城市建設和管理精細化。以建設生態城市樣板區為目標,實施獵德涌示範段升級改造,推進“火龍鳳”生態休閒帶建設,高標準建成綠道93公里,實現全區城市綠化覆蓋率33.25%、森林覆蓋率24.9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1平方米,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圓滿完成“創文”工作任務,為廣州以優異成績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貢獻關鍵力量。逐步完善道路交通系統,有序推進柯木塱南路等5條道路建設,打通龍怡路等斷頭路。加快推進內澇整治,暨大片區排水改造主體工程如期完工,是全市第一個開工、進度最快、效果顯著的內澇改造項目。積極推進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在全市率先啟動拆違工作,拆違面積達26.93萬平方米。紮實推動城中村改造,冼村等城中村改造工作取得新進展。著力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完善環衛作業市場化改革、城管大部制改革、街道城市管理體制改革,推廣普及垃圾分類工作。著力最佳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捲菸打假、地溝油、食品藥品安全和“五類車”等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和走私販私行為,推動“質量強區”建設,以質量促發展。著力打造“平安天河”,推進“三崗合一”,開展“百日行動”,全區總警情升幅低於全市平均水平。
著力增進民生福祉。注重發展成果全民共享,財政資金主要投入到民生領域。2011年用於民生和公共事業的支出占全區一般預算支出的85.8%。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71.5%。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全區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徵收總額達83.3億元,增長51.9%。積極推進工作重心下移,大力實施街道“一隊三中心”和社區“五個一”工程建設,首批10個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投入服務,均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直接惠及居民的管理服務新模式。啟動幸福社區創建活動,獲評首批“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區”。注重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中考、高考成績居全市前列,獲評“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投入近1億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工作,沙河人民醫院、僑怡苑醫院成功轉型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組建12家區屬公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獲評“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全國大學生原創動畫大賽、廣州乞巧文化節等品牌活動影響力日益增大,通過“全國文化先進區”複評。加大對梅州市平遠縣和增城市正果鎮的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力度,取得貧困戶、貧困村100%脫貧的階段性成果。
著力提升行政效能。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嚴格規範行政行為。自覺接受區人大和區政協的監督,辦理人大代表議案1件、建議67件、政協提案98件,辦結率100%。加強電子政務建設,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進一步提高。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全面落實簡政強區、事權改革工作。加大反腐倡廉建設,嚴格控制行政運行成本,實現“五個零增長”。進一步增強政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試行重點企業政府事務服務專員制,深化完善《關於促進高端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區財政落實3180萬元專項資金獎勵總部企業和高端服務業企業,為企業爭取各類扶持資金近2億元。
此外,人民武裝、民防、民族宗教、審計、婦女兒童、殘疾人、僑務、對台、雙擁、人口、計生、統計、地方志、檔案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區的各項工作成效顯著,不少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和部門的肯定和認可,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視察並予以充分肯定。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是建設天河智慧城、廣州國際金融城的任務仍然非常艱巨,進度仍需加快;城中村改造阻力不小,城鄉統籌一體化進展緩慢;城市管理智慧化、常態化、精細化水平不夠高;發展惠民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2年工作安排
今年將是我區實現科學發展、爭當廣州走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排頭兵的關鍵一年,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不確定性因素仍然不少,發展轉型升級的任務急迫,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並存。
今年工作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市第十次黨代會“12338”的決策部署,按照區第八次黨代會和區委八屆二次全會確定的全面建設“總部天河、智慧天河、幸福天河”三大任務,以建設“一區兩城三帶”為戰略重點,努力打造國際商貿中心核心區、世界文化名城中心區、智慧廣州先行區、生態城市樣板區、幸福廣州示範區,當好廣州走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排頭兵。
今年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區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與經濟成長相適應。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突出抓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總部天河建設,努力打造國際商貿中心核心區
突出抓好高端引領,推動廣州東塔、廣發證券總部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優先培育和引進一批戰略性主導產業總部企業,助推更多企業上市。實施多元化招商戰略,以國內外500強企業總部為目標,面向全球開展總部招商。加快天河智慧城、天河中央商務區、廣州國際金融城、天河路黃金商業帶等戰略性發展平台的建設,進一步增強對總部經濟的承載和吸納能力。突出天河中央商務區作為廣州城市新中軸線高端服務業功能區的地位,高標準完成數位化展廳建設,加大整體行銷和宣傳力度,創新服務措施,營造國際水平的商務環境。全力推進廣州國際金融城開發建設,以起步區建設為突破口,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收儲,統一出讓,分項實施,整體建設”的模式,全力配合完成城市規劃設計、用地收儲、公建配套、項目推介等工作,推進起步區範圍內村集體土地、物業和村民房屋的安置補償、拆遷工作,並啟動安置房和安置物業的建設工作,按進度要求完成城市規劃設計和土地收儲工作,為金融機構的進駐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強化天河路黃金商業帶華南第一商圈的地位,高標準編制整體策劃方案和城市設計規劃,籌建商會並整合沿線商貿、旅遊、文化、體育等資源,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舉辦冬夏購物節,推動高端商貿品牌集聚,打造國際一流商圈。
(二)加快智慧天河建設,努力打造智慧廣州先行區
加快推進天河智慧城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最佳化調整,加快“火龍鳳”生態休閒帶、智慧廣場等生態基礎設施的設計和建設,力爭年內取得實質性成果。加快柯木塱南路、10萬平方米高級人才配套公寓、7萬平方米綜合商務配套和10萬平方米孵化器等配套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社區功能和“城市”格局。啟動凌塘和岑村地區的征地拆遷,力爭年內新儲備土地1200畝,並有序有效出讓土地。加大高端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推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加快落實總投資超過300億元的37個智慧產業項目建設,抓緊中移動南方基地二期項目、廣電科技園的建設,培育匯聚智慧產業。高效落實市委、市政府給予的土地出讓金返還政策和稅收留成優惠政策,確保今年稅收增量的返還明顯提升。進行土地儲備融資,落實40億元土地融資授信及首期土地儲備融資。加快最佳化核心區軟環境建設,深化完善“人才特區”工程,從今年起每年設立1.5億元專項資金扶持智慧城核心區產業發展,提升吸引智慧產業和高端人才的發展環境。大力推進智慧廣州先行區惠民項目建設,推廣智慧型技術在城市規劃、市容管理、公共安全、應急管理、民生服務等領域的套用,深入推進“一卡、一頁、一庫、一台”的建設,加快推進中海康城等一批智慧社區、智慧樓宇的示範項目建設,探索完善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管城的新模式。
(三)加快生態天河建設,努力打造生態城市樣板區
全面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構築天河“花城綠城水城”品牌。力爭年內完成火爐山的升級改造,逐步打造廣州“第二個白雲山”。加快推進珠江左岸人文景觀帶、天河智慧城水系、獵德涌示範段等項目建設,打造天河“山水文化”生態城市名片。突出花城廣場、體育中心、天河北等重點區域,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常態化和精細化水平。加大交通疏堵的力度,重點治理交通擁堵點,推進潭村立交、天河東路北延段、廣汕路快速化的建設,進一步改善天河交通狀況。倡導低碳生活,開展PM2.5監控工作,促進環境空氣品質穩步提升。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提升環衛保潔水平。加強整治“六亂”,嚴格查控“兩違”,力保不出現新的違法建設,並完成去年新建違法建設的清拆工作。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全力推進以城中村為重點的“三舊”改造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創建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模範區,力爭今年內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方案編制和上報工作,全面啟動冼村、新塘新合公司、潭村等拆遷工作,推動村改制公司經濟多元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規模,提高改制居民收入。實施美麗城鄉行動計畫,打造一批生態社區、幸福社區示範點,提升城區宜居宜業環境。
(四)加快時尚天河建設,努力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中心區
突出現代都市文化特色,打造時尚天河,建設時尚都會。充分發揮天河路黃金商業帶的影響力,將廣州“千年商都”的傳統商業文化融入現代商圈建設,引領城市時尚潮流。充分挖掘廣州亞運遺產品牌優勢,利用好海心沙、花城廣場、體育中心等旅遊休閒觀光景點,打造廣州新中軸線國際時尚文化區。傳承和發揚廣州乞巧、客家山歌等鄉土文化,新建乞巧文化廣場,修繕明德堂周邊環境,最佳化乞巧遺蹟沿線環境,調動藝人傳承乞巧文化的積極性,打造天河特色的傳統文化品牌。著力構建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文化群落,打造“一街一品牌”、“一社區一特色”的民眾文化方陣,提升244個基層文化設施的輻射效應,打造“10分鐘文化圈”。充分發揮國家網路遊戲動漫產業基地、羊城創意產業園等創意園區的優勢,推進原創動畫大賽等文化品牌建設,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繁榮具有天河特色的區域文化格局。
(五)加快幸福天河建設,努力打造幸福廣州示範區
堅持把民生幸福作為最高追求,繼續加大財政資金對民生領域的投入,確保今年用於民生和公共事業的支出占全區一般預算支出的比例超過去年水平。細化、量化居民幸福指數、公眾生活品質指數、社會公平指數、社會安全指數、城市生態指數、城市人文指數等6大民生指數,全面提升民生幸福指數。著力辦好12件民生實事:一是積極推進柯木塱、漁沙坦供水加壓站建設,有效解決柯木塱等地區自來水供應的問題;全面完成陶育路、天源路天河客運站段等區域排水改造工程,有效解決內澇問題。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實現養老保險全覆蓋,推進農轉居人員、靈活就業人員以及未成年人參加醫保工作,力爭將全區大中專學生納入居民醫保參保範圍。三是籌建1所200個床位以上的公辦老人院,為符合條件的8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安裝“平安通”緊急呼援服務系統。四是新增19所公辦幼稚園,加快公辦特殊學校建設,落實本區戶籍貧困家庭學生免學費就讀我區中等職業學校政策。五是繼續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推進五山街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業務用房達標建設,盤活用好醫改資源,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完善居民健康“格線化”管理,向居民免費提供11類共37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啟動幸福家庭行動計畫,幫扶計畫生育家庭。六是實現全區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70%以上,“零就業”家庭1人以上就業率100%,全區70%的社區成為“充分就業社區”。七是完善住房保障體系,籌集建設500套保障性住房,重點保障收入中等偏下的住房困難家庭。八是紮實開展“三打兩建”工作,深入開展捲菸打假專項行動,強化安全生產和“質量強區”工作,全面提升產品、工程、服務和環境質量;加強食品安全監控,嚴格規範區規模以上餐飲服務單位和學校集體食堂定點採購食用油和肉(制)品,完成30家區規模以上企業推行餐飲服務單位廚房視頻實時監控試點工作,實現對乳製品的抽檢覆蓋全區86家超市,完成轄區5家乳製品企業全過程動態監管平台建設。九是加大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力度,大力推進“三崗合一”勤務改革,實現“八率五降三升”、警情降幅優於全市平均水平、破案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增強人民民眾安全感。十是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加快街道“一隊三中心”和社區“五個一”工程建設,完成剩餘11個街道的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十一是繼續做好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的各項指標和任務。十二是加大對社區體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新建5個籃球場和20條健身路徑,創建全國及省、市體育先進社區;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設區文化藝術中心,重點扶持5個社區文化廣場建設;大力開展系列廣場文化活動,探索開展好與世界文化名城的文化交流活動。
(六)加快法治天河建設,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政府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輿論的監督,積極辦理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加強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健全完善政府工作運行機制,推進公共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打造法治政府。推動政府體制機制創新,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簡政強區為突破口,向上接軌市級事權調整,向下理順部門、街道、社區等管理體系,力爭在全市率先建立起適應新型城市化發展需要的管理體制機制。加強對財政資金、重大投資項目、土地招拍掛、政府採購、國有資產資源經營管理等重點領域的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打造廉潔政府。進一步提高執行力,完善政府工作目標責任體系,健全重點工作推進責任機制和督辦查辦制度,對事關全局的重大決策,定時間、定標準、定要求、定責任,確保落實到位。加強績效考評工作,注重考評結果運用,強化激勵導向,建立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政府績效考核評估體系,打造高效政府。
各位代表,時代賦予重任,奮鬥鑄就輝煌。天河正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向新的征程邁進,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匯聚全區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創新發展,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總部天河、智慧天河、幸福天河”,當好廣州走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排頭兵作出更大的貢獻!
名詞解釋
1、三個重大突破:指在戰略性基礎設施、戰略性主導產業、戰略性發展平台三個方面實現重大突破,是廣州市“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2、品質發展:指包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有科技支撐和高科技含量的發展,低碳、綠色和環保的發展,惠及民生的發展等。只有通過不斷地激發經濟內生活力,不斷提高社會管理水平,不斷地推動民生和社會事業發展,不斷地提升政府科學執政能力,才能有效實現經濟、城市、社會和文化的轉型升級,為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3、“火龍鳳”生態休閒帶:指包括了火爐山、龍眼洞、鳳凰山三大森林公園和廣東樹木公園、華南植物園在內38平方公里的生態區域。
4、五類車:指電動車、機車、人力三輪車、殘疾人專用輪椅車、改裝報廢車。
5、三崗合一:指視頻監控崗、指揮調度崗、信息研判崗。 “三崗合一”工作平台,是我區改革派出所原有勤務模式而搭建的一個集視頻監控、指揮調度和信息研判為一體的工作平台,是貫徹落實省公安廳“抓一化、促八率”和“工作執法一網考”在實戰工作中的融合點和具體體現。
6、一隊三中心:指每個街道都建立綜合執法隊和政務服務中心、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
7、“五個一”工程:指每個社區都建有一個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一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一個小公園、一個民眾娛樂場所、一個社區治安視頻監控中心。
8、扶貧開發“雙到”:指廣東省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省對我區下達的任務是對口幫扶梅州市平遠縣,市對我區下達的任務是對口幫扶增城市正果鎮。
9、五個零增長:指公務購車和用車費用、會議經費、公務接待費用、黨政機關出國(境)費用、辦公經費預算實現零增長。
10、一區兩城三帶:一區指天河中央商務區;兩城指天河智慧城和廣州國際金融城;三帶指“火龍鳳”生態休閒帶、珠江左岸人文景觀帶和天河路黃金商業帶。
11、一卡、一頁、一庫、一台:指為每一個市民發放一張市民卡、建一個市民網頁,以方便市民享受醫療、養老、民政等公共服務;建設一個天河區公共信息資源共享資料庫和一個政務雲服務平台,提升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能力。
12、PM2.5:指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細顆粒物。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的簡稱。科學家用PM2.5濃度表示空氣中這種顆粒物的含量(單位一般為毫克/立方米),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
13、六亂:指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設攤點、亂拉亂掛、亂貼亂寫亂畫、亂扔亂吐。
14、兩違:指違法用地、違法建設。
15、“三舊”改造:指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的改造。“三舊”改造是國土資源部與廣東省開展部省合作,推進節約集約用地試點示範省建設工作的重要措施。
16、三打兩建:指打擊欺行霸市,打擊制假售假,打擊商業賄賂,建立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
17、八率五降三升:指第一是群體性事件率下降;第二是有效警情率下降;第三是交通火災死傷人數率下降;第四是涉警信訪案件率下降;第五是民警違法違紀案(事)件率下降;第六是刑事治安案件偵破查處率提升;第七是公安業務網上辦理率(服務措施一網辦)提升;第八是民眾對公安工作和社會治安滿意度率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