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代表黃埔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1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區上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有效應對日本地震、歐債危機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全面完成市下達的各項任務指標,整體績效評價保持在全省區縣A類行列。
(一)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區域發展布局持續最佳化。重大發展平台建設有力推進,引領經濟發展作用進一步凸顯。黃埔中心區城市設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黃埔)臨港商務區進入實施階段,魚珠核心區項目被納入廣州市與中央企業合作簽約項目,華南國際港航服務中心項目正式啟動。廣州濱江新城城市設計和控規修編工作順利開展。黃埔精細化工產業園被列為市“十二五”規劃綱要先進制造業重大項目和2011年重點(預備)建設項目。積極推進長洲保護性改造,改造模式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市已同意設立長洲生態文化旅遊區管理委員會。加強珠江岸線產業轉型升級研究,《關於打造珠江黃金岸線,進一步推動廣州產業轉型升級和國際大都市建設上新台階的議案》被確定為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001號議案,並獲大會通過。
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年完成生產總值614億元,比上年增長9%。第三產業保持較快發展態勢,第三產業增加值220億元,增長1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億元,增長15%;商品銷售總值706億元,增長29.5%;旅遊總接待人數307萬人次道埋盛乎,增長26%。工業企穩回升,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48億元,增長5.1%,廣汽本田產能擴至48萬輛,東誠戰略性新興產業園控規調整工作順利推進,喜力啤酒、統一四期項目順利建成投產。成立我區首家小額貸款公司,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強有力支持。繼續推進“雙轉移”和“退二進三”,騰創、南玻等項目轉移、轉型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集體經濟加快轉型發展,積極探索轉制社區與駐區企業合作建設經濟項目新模式,金姬石化項目成功簽約。打造國資投融資平台,完善國資監管體制,5個國資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完成投資6.2億元。搭建立體治稅網路,實現稅收和非稅雙增長,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3.13億元,增長22.5%;可支配財力19.53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28元,增長11.9%。
經濟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加強項目儲備,確定加快實現“三個重大突破”和產業轉型升級4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額超1000億元。利用“新廣州·新商機”推介會等平台,共簽約23個項目,總投資約436億元,其中投資額10億元以上項目7個、億元以上的工業總部項目8個,在商貿、電子商務、現代物流、中高端房地產等服務業領域引進了一批優質項目。契約利用外資6653萬美元,增長71.5%;實際使用外資5909萬美元,增長7.8%;正在洽談的項目52個,項目總投資額40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拜挨元73億元,增長9.1%。
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提升。重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創新型企業1家,新認定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新組建省、市重點實驗室各1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產品產值80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例為46.1%。智慧財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提殼戲循升,全區專利申請639件,增長43%;授權487件,增長60.7%。
(二)人居環境臭訂故酷進一步改善。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不斷完善城市規劃體系,明晰了“北二南三、一島三區”功能布局,《黃埔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通過省批覆,區域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投入5.9億元推進市政道路建設,全面啟動疏港道路體系建設,石化南路、石化北路、信華路和港前路二期等疏港道路開工建設;大沙東三期完工,港前路延長線、護林路三企慨棄期進展順利。配合省、市推進廣深沿江高速公路、捷運十三號線征地拆遷工作,擔墓新開通公交線路17條。開展水務建設項目19項,總投資近2.4億元,其中長洲七號涌整治等7個項目建成完工。積極推進新擔湧水閘項目和龍頭湖水利工程前期工作,開展轉制社區改水工程。完成辛亥革命紀念館配套道路建設,周符判祖邊環境整飾一新。紮實推進綠道網規劃建設,建成環館路、軍校路等綠道,通過省林業生態區驗收。
城市更新改造取得突破。出台《黃埔區集體經濟組織在城中村改造中重大事項決策工作指引》等檔案,城中村改造工作更加規範有序。新增一批“三舊”項目列入標圖建庫,在全市率先完成完善歷史用地手續考核工作任務。文沖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簽約同意率達到86%,一期安置房基本完成裝修,二、三期安置房及一期融資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橫沙城中村改造首期安置房開工建設。茅崗茅崗路以西城中村改造方案市已批覆。沙步城中村改造方案經市規委會審議通過。舊廠改造進度加快,黃埔化工-東風化工和南玻等7箇舊廠改造方案市已批覆,舊體育館改造(潤埔企業總部基地)項目已完成清拆工作。舊城改造加快推進,編制完成魚珠舊城、港灣一村等項目改造方案。
城市管理水平顯著提升。深入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圓滿完成各項創文迎檢工作。制定《黃埔區關於進一步明確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工作職責的若干意見》,深化完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工作機制,區域綜合管理效能進一步提高。推進“數字城管”建設,城市管理監控指揮中心建成運行。堅持疏堵結合,推進流動商販疏導點建設,成立全市首個流動商販管理服務中心。開展集中查處違法建設專項行動月活動,整治城市“六亂”3.4萬宗,查處、清拆“兩違”156宗7.8萬平方米。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9條街全部達標“一星級衛生街道”。切實加大環境違法處罰力度,完成環保總量減排工作任務,未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
(三)和諧社會建設全面推進。
社會事業健康發展。文化品牌效應更加明顯,南海神廟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波羅誕”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功舉辦首屆嶺南民俗文化節;辛亥革命紀念館落成開館,成功協辦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黃埔論壇(廣州站)活動。市第三少年宮落戶我區,所有街道文化站獲省特級文化站稱號。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亞運場館賽後利用工作經驗向全市推廣,成功承辦亞洲職業男籃挑戰賽等體育賽事。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新開辦1所公辦國小和2所公辦幼稚園,在全市率先對戶籍學生實施免費職業教育,中考總分平均分首次超過市平均水平,高考本科上線率創歷史新高,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通過市終期督導驗收。紮實開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面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加快公共衛生基地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劃建設,區中醫院成功創建廣州市中醫名院。低生育水平進一步穩定,優生優育取得明顯成效,出生缺陷發生率7.83‰,是廣州市最低的區域,連續6年被評為省計畫生育一類地區先進單位。
民生福利不斷改善。成立黃埔區社會工作委員會,加強社會服務管理創新,以信息化建設帶動社會服務管理工作經驗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同志的充分肯定。完成街道管理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全區所有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建設覆蓋率100%,位居全市各區前列。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銜接順暢的保障網路基本形成,低保、低收入、低保“邊緣群體”三條保障線全面提標。成立全省首家區屬殘疾人托養中心。落實雙擁優撫工作,再次獲評“廣東省雙擁模範區”。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完成社區居委會換屆,新增4個“六好”平安和諧社區。大田花園、大沙東等住保房項目進展順利,完成1500套保障性住房籌集任務。加強就業再就業服務,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71.42%,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零就業家庭”就業率100%。拓寬社保服務覆蓋面,共58.04萬人次參加社保五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得到省、市肯定,對口扶貧單位豐順縣石橋村被確定為廣州市4條“整村推進”幸福安居工程示範村之一。
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推進綜治信訪維穩三級平台規範化建設,政府化解社會矛盾隱患的能力得到提升。暢通信訪渠道,開展區黨政領導公開接訪活動,妥善解決一批民眾關注的民生信訪難題,沒有發生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事件,進京非正常上訪為零。推行社會治安工作格線化、精細化管理,社會面防控能力不斷增強,全區各類警情保持穩定,維穩綜治中期考核成績排名全市第三,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專項工作成績排名全市第一,公安執法質量考評成績在省、市均名列第一,民眾安全感進一步提升。提高出租屋、流動人員納管率,超額完成市下達的居住證辦理任務指標。強化食品藥品、公共衛生、安全生產、交通消防安全監管,應急管理基礎不斷夯實,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保持穩定。
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紮實開展。武裝、人防、婦女兒童、統計、糧食、物價、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打私、打假、愛衛、編志、工會、檔案、供銷社、貿促會、工商聯、殘疾人等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
(四)政府自身建設切實加強。
法治政府建設紮實有力。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區政協的民主監督,定期向人大、政協報告和通報政府工作。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各人民團體的意見。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意見,代表、委員滿意和基本滿意率為100%。制定《廣州市黃埔區政務公開考核辦法》,政務工作更加高效、公開、透明。結合簡政強區事權改革,承接市下放的61項事權,積極探索建立機關聘用人員管理和政府購買服務等制度,有序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效能政府建設深入開展。強化廉潔節約,連續三年實現“三公”經費零增長,公務用車使用和管理試點經驗在全市推廣。探索試行街道收入徵收激勵機制,推進街道工作績效考評,激發街道工作積極性。強化監督檢查,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建立工程建設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平台。開展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產業項目效能監察,強化職務犯罪預防,建立預防“三舊”改造領域職務犯罪機制。加大問責力度,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立案20件21人。不斷加強審計、監察工作,政風行風建設進一步加強。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區人民同心同德、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黃埔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駐區部隊官兵、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黃埔建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問題和困難:一是經濟發展抗風險能力不強,經濟轉型升級任務仍然艱巨;二是市政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亟需改善,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基本公共服務發展不均衡,社會各項事業建設亟需進一步加強;四是行政效能與民眾的期待還有差距,政府自身建設仍須繼續努力。我們必須正視存在問題,採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必須切實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紮實推進戰略實施、規劃落地和項目建設,努力開創經濟轉型、城區功能升級和社會服務管理創新工作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革發展、創新發展為動力,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緊緊圍繞加快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的總體目標,認真落實區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堅定不移走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增強城區綜合功能,著力改善民生福祉,著力建設幸福黃埔,為當好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實踐區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2‰以內;增加就業崗位7800個,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在70%以上;完成市下達的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和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降低目標。為實現以上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切實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繼續堅持“二三並舉、三產優先”的產業發展戰略,落實市委、市政府“三個重大突破”的有關要求,積極推進發展平台和主導產業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激發區域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力促重點項目落地,推動第三產業加快發展。全力以赴,加快推進投資規模大、發展前景好、帶動力強的第三產業重點項目建設,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再上新台階。力促廣州(黃埔)臨港商務區魚珠核心區動工建設,加快配套金融、商務、酒店等服務設施,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積極配合廣州港集團,加快華南國際港航服務中心建設進度,推動臨港現代服務業向高端發展。加快廣州濱江新城規劃建設,推進區域內“三舊”改造、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專業市場等項目建設,打造經濟發展新增長極。充分發揮長洲生態文化旅遊區管委會的統籌協調作用,切實加快長洲改造步伐,推進噠洲圍地塊開發,積極謀劃建設國家級生態文化旅遊區和穗台經濟文化合作示範區。認真策劃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發展壯大黃埔特色文化旅遊產業。繼續支持和引導轉制社區盤活資源,推進產業置換,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服務將軍山、狀元山等產業基地項目建設,促進集體經濟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潤埔企業總部基地、大沙購物城等重點國資項目建設,不斷壯大國有資產規模。
突出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促進先進制造業高端發展。落實國家、省、市相關政策,引導企業向高端化、集群化、低碳化方向轉型發展。研究出台智慧型產業發展規劃及其配套政策,利用駐區企業研發平台優勢,支持建設智慧型產業園;策劃開展智慧型產業項目招商,積極引進與智慧型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自動化控制軟體、能源及動力系統的研發機構,培育發展智慧型機器人、智慧型電網等智慧型產品,爭取在發展智慧型產業方面占得先機。積極服務東風本田48萬台發動機改造項目建設,推動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再上新台階。支持廣石化加大環保改造力度,推進“三條圍”自然村搬遷,加快金姬石化項目籌建工作,規劃建設精細化工產業園,提升現代化工產業經濟效益和環保水平。鼓勵食品飲料企業向研發和銷售兩端延伸,做大做強食品飲料產業。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以“三區一市”共同推進東部高新技術產業帶建設為契機,加快東誠戰略性新興產業園轉型升級步伐,鼓勵有發展潛力的企業積極上市,支持相關企業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工業總部經濟,鼓勵園區企業走“總部+發外加工”或“總部+各地分公司”路子。發揮科技經費激勵引導作用,重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和技術創新,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繼續推進“退二進三”和“雙轉移”工作,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倡導清潔生產,提高產出效益,促進節能減排。
提高服務經濟發展能力,推進經濟發展軟環境持續最佳化。強化經濟工作統籌協調力度,建立完善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激勵機制,形成全區關注經濟工作的良好氛圍,實現招商引資和項目儲備工作常態化。繼續利用各類招商平台,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籌建工作力度。嚴格落實“新廣州?新商機”重點簽約項目集中建設年的要求,開闢綠色通道,減少審批環節,促進現有項目的落地建設。按照產業規劃,統籌整合資源,促進土地資源向優質項目傾斜。強化街道服務轄區經濟發展意識和協稅護稅職責,積極引導轉制社區認真梳理土地、物業等資源,提升引進項目的質量和效益。建設黃埔企業資源服務管理系統,加強企業服務和經濟預警工作,認真落實扶持中小微型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及時發現和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深入開展“三打兩建”活動,全力營造重商、親商、安商的政務環境、政策環境和服務環境。
(二)切實加強城市建設管理,提升綜合承載能力。
堅持走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積極實施“美麗城鄉行動計畫”,大力推動城市空間集約化、基礎設施現代化、城市管理精細化,著力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和城市發展質量,進一步增強城市吸引力和輻射力。
強化規劃引領作用,促進城區協調發展。圍繞“北二南三、一島三區”功能布局,不斷完善區域規劃體系。積極溝通協調,早日開工建設臨港商務區魚珠核心區項目。加快推進廣州濱江新城規劃編制,完成控規成果上報審批。開展珠江黃金岸線(黃埔段)規劃研究,繼續推進珠江沿線船廠等企業搬遷和環境改造,啟動黃埔老港-洪聖沙綜合開發可行性論證和規劃編制,不斷最佳化沿江空間資源。做好長洲申報國家級紅色旅遊產業集聚區規劃工作,高標準推進長洲社區福南坊、深井社區安來市示範點改造,力爭使長洲島成為全市新型城市化發展的綜合性試點。加快北部現代工業和科技園區發展研究,統籌開展園區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推進“三舊”改造,拓展城區發展空間。把握政策視窗機遇,按期完成完善歷史用地手續工作。文沖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實現一期安置房交房,加快二、三期安置房和一期融資項目建設;橫沙城中村改造力爭完成拆遷補償協定簽約,加快一期安置房建設;啟動茅崗茅崗路以西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協定簽約和安置房建設工作,積極推進沙步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協定編制;完成舊體育館項目改造方案設計、規劃報建等工作,爭取全面動工建設;推動黃埔化工-東風化工等舊廠改造項目開工建設;加快雙沙、下沙裕豐圍城中村、魚珠舊城、港灣一村、魚珠木材廠-魚珠物流基地地塊等項目的改造方案編制上報。
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區功能品質。全面加快疏港道路體系、東部跨區道路等市政路網建設,爭取完成石化南路、港前路延長線、文沖中路、珠江北路建設,加快石化北路、信華路、港前路二期等道路建設。配合做好捷運十三號線等省、市重點工程征地拆遷工作。進一步最佳化公共腳踏車網點布局,推進公交站場建設,完善區域公共運輸網路。努力探索推進“智慧港城”示範套用工程和智慧型交通建設,加快實現城區交通智慧型化。完成新擔湧水閘主體工程,推進細陂河整治、長洲四號涌整治和長洲一、四號涌連通工程等項目,加快龍頭湖建設前期工作。繼續推進轉制社區改水工程。加快實施南崗片區污水處理系統污水收集和三戽涌周邊等地區雨污分流工程,提高污水處理覆蓋面。編制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啟動孫中山紀念公園項目建設,深化綠道網建設,加強已建成綠道的管理、開發和運營工作。
做精做細城市管理,鞏固創建文明城市成果。保持創建工作的有效做法,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努力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繼續推進城市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理順城管執法工作機制。嚴格查控違法建設,完成市下達的清拆任務目標。繼續推進流動商販疏導點建設,進一步規範城市管理秩序。強化公共設施管理養護,深入推進垃圾分類處理,繼續開展創建星級衛生街道活動,提高環衛保潔水平。加強環境監察執法和監管力度,實施總量控制,強化環境監測,嚴格控制新增污染源,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
(三)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全面激發社會活力。
堅持將財力向民生事業傾斜,切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社會服務管理科學化水平,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
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衡發展。全面實施文化引領工程,加快推進市第三少年宮、黃埔文化中心、新一軍印緬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公園等重點文化工程,加強基層文化站建設,活躍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努力建立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功能完善、覆蓋全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啟動南海神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力爭嶺南民俗文化節永久落戶黃埔。完善全民健身服務網路,推進市體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示範點創建工作。積極利用亞運場館,爭取承辦更多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深入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建設,加快規範化學校、數位化新裝備、校舍安全、優質高中等“四個100%工程”建設。進一步整合最佳化區域教育資源,切實推進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擴大公辦幼稚園比例,建成特殊教育學校。規範和扶持民辦教育,保障流動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權利。深入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加快構建15分鐘社區衛生服務圈。繼續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探索合作模式推動公共衛生基地建設,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實施固本強基等三項計生工程,開展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試點工作,加快推進人口計生公共服務進程。最大限度發揮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體系效能,保障困難民眾基本生活。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區老人院二期工程建設進度。構建普惠型社保體系,擴大社保覆蓋面。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加強失業人員、創業人員及轉制社區居民技能培訓。推進築港二村、“大寮口”和“柿園”地塊保障房建設及南崗直管公房改造等項目,確保完成市下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進一步加強扶貧開發“雙到”和對口援疆工作,建立扶持區內相對落後地區發展長效機制,支持相關社區有效解決民生難點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繼續做好雙擁優撫、武裝、人防、婦女兒童、統計、糧食、物價、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打私、打假、愛衛、編志、工會、檔案、供銷社、貿促會、工商聯、殘疾人等工作。
加強社會服務管理,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以建立社會工作委員會等社會服務管理平台為契機,整合各方資源力量,促進全區社會服務管理專業化、系統化、精細化、日常化。全面完成街道“一隊三中心”建設工作,提高街道服務管理效能。創新社區服務管理模式,推進街道綜合化、格線化、信息化服務管理試點。構建社區服務管理信息系統,整合運用現有平台和資源,實現區、街、社區三級聯動。創新社區服務管理機制,採取“一居一站”模式規範建立社區服務站。加快推進轉制社區“社企分開”改革,規範社區自治組織和集體經濟組織運作。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構建格線化治安打防控體系,推進輔警隊伍擴容工作,不斷提高民眾對治安工作的滿意度。暢通民眾利益訴求渠道,發揮綜治信訪維穩三級平台作用,切實做好群體性事件的預防、處置和化解。做好出租屋和流動人員服務管理,抓好安全生產、交通消防、食品藥品安全和公共衛生等領域的監管,健全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堅決預防和杜絕各類重大事故的發生。
(四)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政府執行力。
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務水平為目標,全力推進政府自身建設,努力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廉潔政府。
推進法治建設,實現陽光行政。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認真落實《中共廣州市委政治協商規程(試行)》,主動接受區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決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建議,切實做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意見辦理工作。貫徹執行《廣州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式規定》,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繼續落實常務會議學法、領導幹部法律講座等制度,增強領導幹部和公務人員法治意識,推進依法行政。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擴大政務信息公開範圍,堅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讓人民充分享受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完成區政務服務中心和街道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搭建全區統一的服務平台,為民眾提供“一站式”和“一條龍”服務,改進政務服務流程,提升政務服務管理水平。
加強效能建設,促進勤政廉政。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不斷強化政府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的作用。積極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逐步建立現代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繼續簡化行政審批環節,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提高工作效率,逐步推進行政審批管理零收費制度。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認真做好行風評議和政風行風第三方調查工作,不斷改進機關作風。全面推行績效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機制,健全街道與職能部門的溝通聯絡、協同協作機制。加大問責工作力度,對玩忽職守、工作不力、損害民眾利益的公務人員,及時啟動行政問責機制。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對幹部隊伍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的教育、培訓、考核和管理。繼續加強執法監察和效能監察,強化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審計,進一步完善對重大活動、重要資金使用、重大建設項目的監督檢查機制。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堅持勤儉辦事,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開支,不斷降低行政成本。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新的起點。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同心同德,紮實工作,為當好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實踐區,加快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而努力奮鬥!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名詞解釋
1.雙轉移:“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兩大戰略的統稱。通過“雙轉移”工作,達到最佳化勞動力結構和人力資源配置,最佳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目的。
2.退二進三:產業布局調整和環境保護措施。指引導工業(第二產業)退出中心城區,騰出發展空間,引導服務業(第三產業)進入發展。
3.三個重大突破:為全面強化國家中心城市功能, 2011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正式提出“三個重大突破”,指在戰略性基礎設施、戰略性主導產業和戰略性發展平台三個方面實現重大突破,是我市“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4.疏港道路體系:指由黃埔區域內疏導港口貨運交通、緩解中心城區生活性交通壓力的專用道路組成的網路體系,該體系包括:石化北路、石化南路、港前路、信華路、大沙東四期、姬火路、海員路、電廠西路等市政道路,建設總投資約48億元。
5.城市“六亂”:指城市中亂搭建、亂擺賣、亂停放、亂拉掛、亂堆挖、亂張貼等現象。
6.低保“邊緣群體”:是我區自設的保障線,就當前而言,指具有廣州市黃埔區戶籍,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低收入線(580元)以上、700元以下或因患重大疾病導致基本生活有困難的家庭。
7.社保五險:指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具體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
8.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省委、省政府對農村扶貧工作提出的重要戰略舉措,要求扶貧開發要“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市委、市政府在落實省“雙到”工作任務的同時,結合廣州的實際,全面啟動了市內農村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目前,我區掛點幫扶梅州市豐順縣4個鎮、20個貧困村、2889戶貧困戶、貧困人口11694人;對口幫扶從化市良口鎮11個貧困村、388戶貧困戶、貧困人口1250人。
9.“三公”經費:指黨政機關在公務接待、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因公出國(境)三方面的經費開支。
10.化學需氧量:又稱化學耗氧量。指在規定條件下,使水樣中能被氧化的物質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劑的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數表示。其反映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的程度,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
11.四大發展平台:根據區委、區政府關於加快實現“三個重大突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工作部署,圍繞“北二南三、一島三區”的功能布局,積極謀劃推進四大戰略性發展平台。一是廣州(黃埔)臨港商務區。重點發展現代商貿流通、航運服務、臨港總部等現代服務業,打造輻射華南的航運服務中心和臨港商務中心。二是廣州濱江新城。重點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文化旅遊、電子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服務廣州東部的現代化濱江新城。三是黃埔北部現代工業和科技園區。重點發展精細化工、汽車製造等先進制造業,培育發展智慧型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高端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四是長洲國家級生態文化旅遊區。重點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商務休閒等現代服務業,打造富有歷史文化和時代氣息的國家級生態文化旅遊區。
12.主導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產業,指技術先進、增長率高、產業關聯度強、對其它產業和整個區域經濟發展有較強帶動作用的產業。我區結合產業基礎和發展方向,提出了八大戰略性主導產業,包括商貿流通、航運服務、文化旅遊、石油化工、汽車及裝備製造、食品飲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
13.潤埔企業總部基地:位於黃埔區大沙東路319號區舊體育館所在地,占地面積為1143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5000平方米,由區屬國有企業廣州市潤埔投資有限公司實施,擬建設為具備較強經濟輻射功能的企業總部服務基地。
14.“智慧港城”示範套用工程:通過整合區內港、船、貨等信息,建立水上運輸船舶GPS導航和信息管理、貨運車輛進港作業管理、區內貨運交通組織管理等信息系統,以此搭建集成碼頭、裝卸、運輸、配送、報關和金融、諮詢等服務環節的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推進區內碼頭企業、港航服務業與港務局等行業管理部門及政府相關部門的信息互聯互通、整合共享及業務協同聯動。該工程被列為廣州市2010年重大科技專項物聯網套用示範項目。
15.嶺南民俗文化節:為貫徹落實《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的要求,整合嶺南民俗文化資源,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發展,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設立嶺南民俗文化節。2012年首屆嶺南民俗文化節由省、市、區聯合主辦,以“歡樂嶺南、幸福廣東”為主題,以“波羅誕”廟會為載體,體現社會參與、惠及全民的發展目標,致力打造為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的重要品牌活動之一。
16.教育四個100%工程:具體指100%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達到省規範化學校標準、100%普通高中建成優質普通高中、100%學校達到校舍安全工程標準、100%學校實施數位化新裝備工程。
17.一隊三中心:即街道政務服務中心、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和綜合執法隊。
18.“三打兩建”:2012年1月3日,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決定今年在全省組織開展打擊欺行霸市、打擊制假售假、打擊商業賄賂,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市場監管體系的“三打兩建”活動。2月9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三打兩建”工作會議,對“三打兩建”工作進行部署,正式拉開“三打兩建”的序幕。
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提升。重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創新型企業1家,新認定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新組建省、市重點實驗室各1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產品產值80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例為46.1%。智慧財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提升,全區專利申請639件,增長43%;授權487件,增長60.7%。
(二)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不斷完善城市規劃體系,明晰了“北二南三、一島三區”功能布局,《黃埔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通過省批覆,區域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投入5.9億元推進市政道路建設,全面啟動疏港道路體系建設,石化南路、石化北路、信華路和港前路二期等疏港道路開工建設;大沙東三期完工,港前路延長線、護林路三期進展順利。配合省、市推進廣深沿江高速公路、捷運十三號線征地拆遷工作,新開通公交線路17條。開展水務建設項目19項,總投資近2.4億元,其中長洲七號涌整治等7個項目建成完工。積極推進新擔湧水閘項目和龍頭湖水利工程前期工作,開展轉制社區改水工程。完成辛亥革命紀念館配套道路建設,周邊環境整飾一新。紮實推進綠道網規劃建設,建成環館路、軍校路等綠道,通過省林業生態區驗收。
城市更新改造取得突破。出台《黃埔區集體經濟組織在城中村改造中重大事項決策工作指引》等檔案,城中村改造工作更加規範有序。新增一批“三舊”項目列入標圖建庫,在全市率先完成完善歷史用地手續考核工作任務。文沖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簽約同意率達到86%,一期安置房基本完成裝修,二、三期安置房及一期融資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橫沙城中村改造首期安置房開工建設。茅崗茅崗路以西城中村改造方案市已批覆。沙步城中村改造方案經市規委會審議通過。舊廠改造進度加快,黃埔化工-東風化工和南玻等7箇舊廠改造方案市已批覆,舊體育館改造(潤埔企業總部基地)項目已完成清拆工作。舊城改造加快推進,編制完成魚珠舊城、港灣一村等項目改造方案。
城市管理水平顯著提升。深入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圓滿完成各項創文迎檢工作。制定《黃埔區關於進一步明確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工作職責的若干意見》,深化完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工作機制,區域綜合管理效能進一步提高。推進“數字城管”建設,城市管理監控指揮中心建成運行。堅持疏堵結合,推進流動商販疏導點建設,成立全市首個流動商販管理服務中心。開展集中查處違法建設專項行動月活動,整治城市“六亂”3.4萬宗,查處、清拆“兩違”156宗7.8萬平方米。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9條街全部達標“一星級衛生街道”。切實加大環境違法處罰力度,完成環保總量減排工作任務,未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
(三)和諧社會建設全面推進。
社會事業健康發展。文化品牌效應更加明顯,南海神廟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波羅誕”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功舉辦首屆嶺南民俗文化節;辛亥革命紀念館落成開館,成功協辦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黃埔論壇(廣州站)活動。市第三少年宮落戶我區,所有街道文化站獲省特級文化站稱號。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亞運場館賽後利用工作經驗向全市推廣,成功承辦亞洲職業男籃挑戰賽等體育賽事。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新開辦1所公辦國小和2所公辦幼稚園,在全市率先對戶籍學生實施免費職業教育,中考總分平均分首次超過市平均水平,高考本科上線率創歷史新高,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通過市終期督導驗收。紮實開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面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加快公共衛生基地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劃建設,區中醫院成功創建廣州市中醫名院。低生育水平進一步穩定,優生優育取得明顯成效,出生缺陷發生率7.83‰,是廣州市最低的區域,連續6年被評為省計畫生育一類地區先進單位。
民生福利不斷改善。成立黃埔區社會工作委員會,加強社會服務管理創新,以信息化建設帶動社會服務管理工作經驗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同志的充分肯定。完成街道管理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全區所有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建設覆蓋率100%,位居全市各區前列。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銜接順暢的保障網路基本形成,低保、低收入、低保“邊緣群體”三條保障線全面提標。成立全省首家區屬殘疾人托養中心。落實雙擁優撫工作,再次獲評“廣東省雙擁模範區”。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完成社區居委會換屆,新增4個“六好”平安和諧社區。大田花園、大沙東等住保房項目進展順利,完成1500套保障性住房籌集任務。加強就業再就業服務,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71.42%,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零就業家庭”就業率100%。拓寬社保服務覆蓋面,共58.04萬人次參加社保五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得到省、市肯定,對口扶貧單位豐順縣石橋村被確定為廣州市4條“整村推進”幸福安居工程示範村之一。
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推進綜治信訪維穩三級平台規範化建設,政府化解社會矛盾隱患的能力得到提升。暢通信訪渠道,開展區黨政領導公開接訪活動,妥善解決一批民眾關注的民生信訪難題,沒有發生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事件,進京非正常上訪為零。推行社會治安工作格線化、精細化管理,社會面防控能力不斷增強,全區各類警情保持穩定,維穩綜治中期考核成績排名全市第三,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專項工作成績排名全市第一,公安執法質量考評成績在省、市均名列第一,民眾安全感進一步提升。提高出租屋、流動人員納管率,超額完成市下達的居住證辦理任務指標。強化食品藥品、公共衛生、安全生產、交通消防安全監管,應急管理基礎不斷夯實,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保持穩定。
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紮實開展。武裝、人防、婦女兒童、統計、糧食、物價、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打私、打假、愛衛、編志、工會、檔案、供銷社、貿促會、工商聯、殘疾人等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
(四)政府自身建設切實加強。
法治政府建設紮實有力。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區政協的民主監督,定期向人大、政協報告和通報政府工作。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各人民團體的意見。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意見,代表、委員滿意和基本滿意率為100%。制定《廣州市黃埔區政務公開考核辦法》,政務工作更加高效、公開、透明。結合簡政強區事權改革,承接市下放的61項事權,積極探索建立機關聘用人員管理和政府購買服務等制度,有序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效能政府建設深入開展。強化廉潔節約,連續三年實現“三公”經費零增長,公務用車使用和管理試點經驗在全市推廣。探索試行街道收入徵收激勵機制,推進街道工作績效考評,激發街道工作積極性。強化監督檢查,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建立工程建設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平台。開展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產業項目效能監察,強化職務犯罪預防,建立預防“三舊”改造領域職務犯罪機制。加大問責力度,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立案20件21人。不斷加強審計、監察工作,政風行風建設進一步加強。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區人民同心同德、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黃埔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駐區部隊官兵、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黃埔建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問題和困難:一是經濟發展抗風險能力不強,經濟轉型升級任務仍然艱巨;二是市政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亟需改善,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基本公共服務發展不均衡,社會各項事業建設亟需進一步加強;四是行政效能與民眾的期待還有差距,政府自身建設仍須繼續努力。我們必須正視存在問題,採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必須切實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紮實推進戰略實施、規劃落地和項目建設,努力開創經濟轉型、城區功能升級和社會服務管理創新工作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革發展、創新發展為動力,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緊緊圍繞加快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的總體目標,認真落實區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堅定不移走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增強城區綜合功能,著力改善民生福祉,著力建設幸福黃埔,為當好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實踐區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2‰以內;增加就業崗位7800個,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在70%以上;完成市下達的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和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降低目標。為實現以上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切實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繼續堅持“二三並舉、三產優先”的產業發展戰略,落實市委、市政府“三個重大突破”的有關要求,積極推進發展平台和主導產業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激發區域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力促重點項目落地,推動第三產業加快發展。全力以赴,加快推進投資規模大、發展前景好、帶動力強的第三產業重點項目建設,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再上新台階。力促廣州(黃埔)臨港商務區魚珠核心區動工建設,加快配套金融、商務、酒店等服務設施,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積極配合廣州港集團,加快華南國際港航服務中心建設進度,推動臨港現代服務業向高端發展。加快廣州濱江新城規劃建設,推進區域內“三舊”改造、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專業市場等項目建設,打造經濟發展新增長極。充分發揮長洲生態文化旅遊區管委會的統籌協調作用,切實加快長洲改造步伐,推進噠洲圍地塊開發,積極謀劃建設國家級生態文化旅遊區和穗台經濟文化合作示範區。認真策劃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發展壯大黃埔特色文化旅遊產業。繼續支持和引導轉制社區盤活資源,推進產業置換,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服務將軍山、狀元山等產業基地項目建設,促進集體經濟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潤埔企業總部基地、大沙購物城等重點國資項目建設,不斷壯大國有資產規模。
積極推進“三舊”改造,拓展城區發展空間。把握政策視窗機遇,按期完成完善歷史用地手續工作。文沖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實現一期安置房交房,加快二、三期安置房和一期融資項目建設;橫沙城中村改造力爭完成拆遷補償協定簽約,加快一期安置房建設;啟動茅崗茅崗路以西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協定簽約和安置房建設工作,積極推進沙步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協定編制;完成舊體育館項目改造方案設計、規劃報建等工作,爭取全面動工建設;推動黃埔化工-東風化工等舊廠改造項目開工建設;加快雙沙、下沙裕豐圍城中村、魚珠舊城、港灣一村、魚珠木材廠-魚珠物流基地地塊等項目的改造方案編制上報。
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區功能品質。全面加快疏港道路體系、東部跨區道路等市政路網建設,爭取完成石化南路、港前路延長線、文沖中路、珠江北路建設,加快石化北路、信華路、港前路二期等道路建設。配合做好捷運十三號線等省、市重點工程征地拆遷工作。進一步最佳化公共腳踏車網點布局,推進公交站場建設,完善區域公共運輸網路。努力探索推進“智慧港城”示範套用工程和智慧型交通建設,加快實現城區交通智慧型化。完成新擔湧水閘主體工程,推進細陂河整治、長洲四號涌整治和長洲一、四號涌連通工程等項目,加快龍頭湖建設前期工作。繼續推進轉制社區改水工程。加快實施南崗片區污水處理系統污水收集和三戽涌周邊等地區雨污分流工程,提高污水處理覆蓋面。編制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啟動孫中山紀念公園項目建設,深化綠道網建設,加強已建成綠道的管理、開發和運營工作。
做精做細城市管理,鞏固創建文明城市成果。保持創建工作的有效做法,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努力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繼續推進城市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理順城管執法工作機制。嚴格查控違法建設,完成市下達的清拆任務目標。繼續推進流動商販疏導點建設,進一步規範城市管理秩序。強化公共設施管理養護,深入推進垃圾分類處理,繼續開展創建星級衛生街道活動,提高環衛保潔水平。加強環境監察執法和監管力度,實施總量控制,強化環境監測,嚴格控制新增污染源,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
(三)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全面激發社會活力。
堅持將財力向民生事業傾斜,切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社會服務管理科學化水平,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
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衡發展。全面實施文化引領工程,加快推進市第三少年宮、黃埔文化中心、新一軍印緬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公園等重點文化工程,加強基層文化站建設,活躍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努力建立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功能完善、覆蓋全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啟動南海神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力爭嶺南民俗文化節永久落戶黃埔。完善全民健身服務網路,推進市體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示範點創建工作。積極利用亞運場館,爭取承辦更多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深入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建設,加快規範化學校、數位化新裝備、校舍安全、優質高中等“四個100%工程”建設。進一步整合最佳化區域教育資源,切實推進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擴大公辦幼稚園比例,建成特殊教育學校。規範和扶持民辦教育,保障流動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權利。深入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加快構建15分鐘社區衛生服務圈。繼續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探索合作模式推動公共衛生基地建設,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實施固本強基等三項計生工程,開展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試點工作,加快推進人口計生公共服務進程。最大限度發揮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體系效能,保障困難民眾基本生活。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區老人院二期工程建設進度。構建普惠型社保體系,擴大社保覆蓋面。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加強失業人員、創業人員及轉制社區居民技能培訓。推進築港二村、“大寮口”和“柿園”地塊保障房建設及南崗直管公房改造等項目,確保完成市下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進一步加強扶貧開發“雙到”和對口援疆工作,建立扶持區內相對落後地區發展長效機制,支持相關社區有效解決民生難點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繼續做好雙擁優撫、武裝、人防、婦女兒童、統計、糧食、物價、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打私、打假、愛衛、編志、工會、檔案、供銷社、貿促會、工商聯、殘疾人等工作。
加強社會服務管理,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以建立社會工作委員會等社會服務管理平台為契機,整合各方資源力量,促進全區社會服務管理專業化、系統化、精細化、日常化。全面完成街道“一隊三中心”建設工作,提高街道服務管理效能。創新社區服務管理模式,推進街道綜合化、格線化、信息化服務管理試點。構建社區服務管理信息系統,整合運用現有平台和資源,實現區、街、社區三級聯動。創新社區服務管理機制,採取“一居一站”模式規範建立社區服務站。加快推進轉制社區“社企分開”改革,規範社區自治組織和集體經濟組織運作。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構建格線化治安打防控體系,推進輔警隊伍擴容工作,不斷提高民眾對治安工作的滿意度。暢通民眾利益訴求渠道,發揮綜治信訪維穩三級平台作用,切實做好群體性事件的預防、處置和化解。做好出租屋和流動人員服務管理,抓好安全生產、交通消防、食品藥品安全和公共衛生等領域的監管,健全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堅決預防和杜絕各類重大事故的發生。
(四)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政府執行力。
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務水平為目標,全力推進政府自身建設,努力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廉潔政府。
推進法治建設,實現陽光行政。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認真落實《中共廣州市委政治協商規程(試行)》,主動接受區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決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建議,切實做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意見辦理工作。貫徹執行《廣州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式規定》,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繼續落實常務會議學法、領導幹部法律講座等制度,增強領導幹部和公務人員法治意識,推進依法行政。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擴大政務信息公開範圍,堅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讓人民充分享受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完成區政務服務中心和街道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搭建全區統一的服務平台,為民眾提供“一站式”和“一條龍”服務,改進政務服務流程,提升政務服務管理水平。
加強效能建設,促進勤政廉政。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不斷強化政府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的作用。積極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逐步建立現代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繼續簡化行政審批環節,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提高工作效率,逐步推進行政審批管理零收費制度。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認真做好行風評議和政風行風第三方調查工作,不斷改進機關作風。全面推行績效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機制,健全街道與職能部門的溝通聯絡、協同協作機制。加大問責工作力度,對玩忽職守、工作不力、損害民眾利益的公務人員,及時啟動行政問責機制。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對幹部隊伍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的教育、培訓、考核和管理。繼續加強執法監察和效能監察,強化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審計,進一步完善對重大活動、重要資金使用、重大建設項目的監督檢查機制。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堅持勤儉辦事,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開支,不斷降低行政成本。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新的起點。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同心同德,紮實工作,為當好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實踐區,加快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而努力奮鬥!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名詞解釋
1.雙轉移:“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兩大戰略的統稱。通過“雙轉移”工作,達到最佳化勞動力結構和人力資源配置,最佳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目的。
2.退二進三:產業布局調整和環境保護措施。指引導工業(第二產業)退出中心城區,騰出發展空間,引導服務業(第三產業)進入發展。
3.三個重大突破:為全面強化國家中心城市功能, 2011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正式提出“三個重大突破”,指在戰略性基礎設施、戰略性主導產業和戰略性發展平台三個方面實現重大突破,是我市“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4.疏港道路體系:指由黃埔區域內疏導港口貨運交通、緩解中心城區生活性交通壓力的專用道路組成的網路體系,該體系包括:石化北路、石化南路、港前路、信華路、大沙東四期、姬火路、海員路、電廠西路等市政道路,建設總投資約48億元。
5.城市“六亂”:指城市中亂搭建、亂擺賣、亂停放、亂拉掛、亂堆挖、亂張貼等現象。
6.低保“邊緣群體”:是我區自設的保障線,就當前而言,指具有廣州市黃埔區戶籍,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低收入線(580元)以上、700元以下或因患重大疾病導致基本生活有困難的家庭。
7.社保五險:指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具體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
8.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省委、省政府對農村扶貧工作提出的重要戰略舉措,要求扶貧開發要“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市委、市政府在落實省“雙到”工作任務的同時,結合廣州的實際,全面啟動了市內農村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目前,我區掛點幫扶梅州市豐順縣4個鎮、20個貧困村、2889戶貧困戶、貧困人口11694人;對口幫扶從化市良口鎮11個貧困村、388戶貧困戶、貧困人口1250人。
9.“三公”經費:指黨政機關在公務接待、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因公出國(境)三方面的經費開支。
10.化學需氧量:又稱化學耗氧量。指在規定條件下,使水樣中能被氧化的物質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劑的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數表示。其反映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的程度,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
11.四大發展平台:根據區委、區政府關於加快實現“三個重大突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工作部署,圍繞“北二南三、一島三區”的功能布局,積極謀劃推進四大戰略性發展平台。一是廣州(黃埔)臨港商務區。重點發展現代商貿流通、航運服務、臨港總部等現代服務業,打造輻射華南的航運服務中心和臨港商務中心。二是廣州濱江新城。重點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文化旅遊、電子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服務廣州東部的現代化濱江新城。三是黃埔北部現代工業和科技園區。重點發展精細化工、汽車製造等先進制造業,培育發展智慧型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高端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四是長洲國家級生態文化旅遊區。重點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商務休閒等現代服務業,打造富有歷史文化和時代氣息的國家級生態文化旅遊區。
12.主導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產業,指技術先進、增長率高、產業關聯度強、對其它產業和整個區域經濟發展有較強帶動作用的產業。我區結合產業基礎和發展方向,提出了八大戰略性主導產業,包括商貿流通、航運服務、文化旅遊、石油化工、汽車及裝備製造、食品飲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
13.潤埔企業總部基地:位於黃埔區大沙東路319號區舊體育館所在地,占地面積為1143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5000平方米,由區屬國有企業廣州市潤埔投資有限公司實施,擬建設為具備較強經濟輻射功能的企業總部服務基地。
14.“智慧港城”示範套用工程:通過整合區內港、船、貨等信息,建立水上運輸船舶GPS導航和信息管理、貨運車輛進港作業管理、區內貨運交通組織管理等信息系統,以此搭建集成碼頭、裝卸、運輸、配送、報關和金融、諮詢等服務環節的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推進區內碼頭企業、港航服務業與港務局等行業管理部門及政府相關部門的信息互聯互通、整合共享及業務協同聯動。該工程被列為廣州市2010年重大科技專項物聯網套用示範項目。
15.嶺南民俗文化節:為貫徹落實《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的要求,整合嶺南民俗文化資源,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發展,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設立嶺南民俗文化節。2012年首屆嶺南民俗文化節由省、市、區聯合主辦,以“歡樂嶺南、幸福廣東”為主題,以“波羅誕”廟會為載體,體現社會參與、惠及全民的發展目標,致力打造為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的重要品牌活動之一。
16.教育四個100%工程:具體指100%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達到省規範化學校標準、100%普通高中建成優質普通高中、100%學校達到校舍安全工程標準、100%學校實施數位化新裝備工程。
17.一隊三中心:即街道政務服務中心、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和綜合執法隊。
18.“三打兩建”:2012年1月3日,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決定今年在全省組織開展打擊欺行霸市、打擊制假售假、打擊商業賄賂,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市場監管體系的“三打兩建”活動。2月9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三打兩建”工作會議,對“三打兩建”工作進行部署,正式拉開“三打兩建”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