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代表黃埔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9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區上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解放思想增強發展動力,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努力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完成了區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經濟發展實現既定目標。
2009年,我們採取有力措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堅持以“三促進一保持”為中心任務,全力以赴保增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強化企業服務工作,有效遏止經濟成長下滑態勢,完成了預期的任務。實現生產總值491.28億元,同比增長8.1%;人均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6.24萬元,增長7.6%。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職工年平均工資48809元,增長8.1%;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6055元,增長8.1%。
發展定位進一步明晰。市委、市政府對黃埔提出了加快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現代化濱江城區新的發展目標定位。區委、區政府制定了《關於加快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以廣州(黃埔)臨港商務區為核心構建臨港經濟戰略功能區,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歷史文化旅遊集聚區,加快建成綜合服務型城區。從戰略高度研究關係黃埔長遠發展的問題,及早謀劃,做好鋪排,進一步夯實黃埔未來發展基礎。臨港商務區建設和長洲島綜合開發方案得到市的充分肯定及大力支持,前期工作順利推進。
服務業發展質量提高。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53億元,增長10.9%;批發零售業完成51.31億元,增長10.9%;住宿和餐飲業13.22億元,增長10.7%。公路貨運量2034萬噸,增長8.4%。開通“珠水·絲路”珠江日游線路,旅遊總接待人數216.52萬人次,增長7.3%;旅遊業收入2.36億元,增長16.4%。專業市場健康發展,廣東金屬物資市場、東興糧油綜合批發市場輻射能力不斷增強。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亞馬遜卓越網、中經匯通繼續保持高增長,廣州化工交易中心完成交易額8.5億元,魚珠國際木材市場建成電子商務平台,廣州國際玩具禮品城開通電子網上交易,南方物流集團成為廣州亞運綜合物流獨家供應商。深入挖掘捷運沿線商機,地王商業城、怡港大廈、惠潤廣場、東城國際等商業載體陸續投入運營,區域商圈配套逐漸成熟。
製造業企穩回升。認真貫徹落實《黃埔區關於扶持企業加快發展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檔案,向企業發放服務聯繫卡,健全企業“直通車”制度,為企業協調解決有關租金減免、融資、用電等問題70多宗。廣汽本田產銷達到36.6萬輛,增長18.7%,創歷史新高;廣石化催化重整裝置投入使用;黃埔電廠上大壓小項目順利推進。工業負增長趨勢得到扭轉,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 1416.71億元,增長4.5%。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工業產品產銷率98.9%,保持回暖態勢。
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成立了黃埔區和創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為中小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創業輔導、人才培訓等綜合性服務,支持中小企業申請省、市、區融資擔保項目共25個,涉及貸款金額2.77億元。鼓勵企業以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優勢傳統產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690.05億元,增長17.1%。全區68家民營科技企業技工貿總收入107.94億元,增長25%;納稅3.92億元,增長43.6%。新增省創新型企業和市創新企業各1家,有7家企業研發的項目獲得國家、省、市獎勵,其中3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個項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6家企業成功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企業以專利為質押,貸款2500萬元,成為全市首個“專利質押貸款”成功案例;7家企業通過2009年省政銀企合作專項資金項目審核。以廣州亞鋼、亞銅為資產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金屬再生資源(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天賜、匯香源等5家公司正積極做好上市準備。
轉制社區集體經濟持續發展。繼續推進產業置換和“退二進三”,重點做好轉制社區產業置換項目的跟蹤服務,鼓勵轉制社區加快產業置換工作,逐步淘汰落後產業,重新布局業態層次高、綜合效益好的項目,提高土地資源的使用效益。修訂完善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轉制社區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監督工作的意見》和《黃埔區轉制社區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制度》,進一步規範了集體資產的管理,保障了集體經濟健康發展。全年新置換項目2個,置換後項目平均投資密度達213.7美元/㎡,增長263%;月平均租金9.7元/㎡,增長53.5%。轉制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人均股份分紅7344元,增長14.7%;轉制社區集體可支配收入64757萬元,增長7.7%。
招商引資取得成效。累計引進項目163個,契約利用區外資金1.03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6074萬美元,增長14.5%。外貿出口總值9.93億美元,增長1.3%。將軍山產業基地整體開發實現突破,總投資18億元的中國黃埔(國際)機械城項目正式落戶。成功引進廣東維康藥業總部和廣東海印集團潮樓商業百貨,廣州統一增資1200萬美元新建生產線,投資3400多萬元的太古冷鏈項目基本建成。基本建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65億元,增長8.2%,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7.16億元,增長156.8%。
財政國資工作進一步加強。在財政運行遇到較大困難的情況下,切實加大促產培財力度,加強協稅護稅工作,一般預算收入9.71億元,增長8.8%;可支配財力14.34億元,增長10.3%;一般預算支出13.94億元,增長8.7%。堅持最佳化盤活理念,推進國資重點項目建設,大沙購物城和豐樂中酒店項目動工。成立了廣州市潤埔投資有限公司,完成越通貨運有限公司資產處置工作,國資公司管理體制不斷健全。
(二)城市建設管理力度加大。
規劃引導作用得到強化。編制完成《黃埔區發展定位》、《黃埔區中心組團發展策略與行動計畫》、《黃埔區及中心組團發展現狀條件分析》、《黃埔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大綱修編》。組織開展我區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初步完成臨港商務區魚珠核心功能區概念城市設計和控規調整方案;長洲島開發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長洲地區控規調整前期工作進一步加快。成立“三舊”改造領導小組籌建辦公室,完成了舊村、舊廠、舊城改造用地調查摸底工作。
市政重點工程進展順利。配合省、市加快推進沿江高速、新化快速等項目建設。豐樂北延長線、黃埔大道支線建成通車。完成港前路黑化改造和捷運站點周邊環境整治,捷運5號線和BRT開通運行。護林路與豐樂北路互通隧道、護林路三期、大沙東路三期、鎮東路、廣江路綜合改造、珠江北路等工程穩步推進。加快治水進度,完成全部工程量的55%。烏涌整治工程、長洲水系復通工程已完工,文涌、廟頭涌、金紫涌、南灣涌、長洲一號涌、深涌、珠江涌二期等河涌綜合整治工程按計畫順利推進。提前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截污工程征地拆遷考核任務。
迎亞運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制定實施《黃埔區迎亞運市容環境整治實施方案》,全面推進8個大項113個小項的迎亞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完成豐樂北路試驗段立面改造,啟動老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及雨污分流工程。體育中心體育館主體結構建設完工,公交樞紐站建設順利推進。
轉制社區城市化步伐加快。制定了《黃埔區關於加快推進“三舊”改造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文沖社區改造安置房建設正式動工,橫沙、下沙、長洲、深井、茅崗、南崗等社區的改造工作順利推進。大田村搬遷取得突破,大田花園正式開工建設。完成全部水浸街治理任務及8個池塘生態修復。建成長盛街等3條社區道路和秦嶺公園、白帝廟小遊園等5個綠化景點,新增綠地面積23公頃。積極推進轉制社區改水工作,沙步一期通過驗收,雙沙社區沙浦改水工程基本完工。
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體制不斷創新,建立土地執法共同責任制,掛牌成立區交通行政執法分局,環衛保潔實行社會化運作,城管中隊全部移交街道管理。在全市率先建立再生資源長效管理機制,完成回收“一街一示範點”和“社區便民回收點”升級建設任務。加強城市管理執法,清拆“兩違”15.1萬㎡,整治“六亂”5.4萬宗。加強噪聲污染監管,積極落實“寧靜工程”,開展各項環境執法檢查317次,廣州南玻熔窯煙氣治理工程完工。全區化學需氧量減排13.7噸,二氧化硫減排44噸,均超額完成減排任務。城區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總懸浮微粒、降塵等指標達到國家大氣質量標準。
(三)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科教水平進一步提升。積極推動街道、社區、學校科普基地建設,新增1個區級科普基地。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建設,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新成效,高考總上線率位列全市第四,黃埔職校接受了“國家級重點職業技術學校”評估考察。籌建區民辦教育協會,加強民辦中國小的督導工作。圓滿完成全區15所企業辦學校接收任務。切實推進教師“代轉公”工作,38名符合條件的代課教師順利通過考核。
文化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制定實施《黃埔區進一步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大了對文化事業的投入,接受了創建省文化先進區檢查考核。辛亥革命紀念館開工建設,黃埔軍校舊址周邊環境整飾基本完成,投入4000多萬元完成區文化創意中心征地工作。“波羅誕”和楊桃歡樂節影響日益擴大,“金花娘娘的傳說”和“橫沙會”被列入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街道文化站升級工作推進順利。積極開展第五屆龍舟賽暨“迎亞運”全民健身活動月、慶祝亞運會倒計時300天等迎亞運系列活動。引入了職業籃球俱樂部。在第十一屆全運會上,我區運動員獲得3金1銀的好成績。
醫療衛生和計生服務更加完善。積極推進公共衛生基地建設,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機制,有效應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有計畫、有步驟開展疫苗預防接種工作。深化社區衛生服務建設,紅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全省首家“全國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完成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選址工作,其中2箇中心已啟動建設改造。加強中醫名院建設,區中醫院加掛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牌子。創新婚檢服務模式,加強新生兒疾病篩查,婦幼保健水平不斷提高。低生育水平進一步穩定,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1‰,被評為全國流動人口計畫生育信息化先進單位,連續四年被授予省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就業及社會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全面貫徹“惠民66條”和“補充17條”政策,2009年財政對民生事業的投入占全區一般預算支出比例達74.6%,比上年提高4.8個百分點。制定《黃埔區創業基地管理實施(試行)辦法》,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創造就業崗位7659個,全區失業人員就業率73.94%,上升0.25個百分點;登記失業率2.65%,零就業家庭就業率100%,完成了市下達的全部考核指標,被市評為就業工作先進單位。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超額完成了市下達的社保擴面目標。籌措資金3000萬元解決原鎮屬企業退休人員、征地農轉非居民、外嫁女等1172人的社保歷史遺留問題。貫徹落實市政府幫扶困難企業的各種社保優惠新政策,為全區用人單位及靈活就業參保人員節約社保費支出6559萬元。
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紮實開展。推進社區綜合創建工作,17個“六好”平安和諧社區獲廣東省命名表彰,文沖街被評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街道”。救助低保戶、低收入戶、低保邊緣戶、特殊困難戶等1716人;大幅提高各類撫恤補助標準,平均增幅16.7%,發放撫恤補助金148.8萬元。建成星光老人之家93個,康園工療站建成投入使用,“平安通”呼援服務基本覆蓋全區。舉辦“愛在廣州·溫暖黃埔”募捐晚會等系列募捐活動,募得善款962萬多元。雙擁、武裝、人防、婦女兒童、統計、物價、糧食、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打私、打假、愛衛、編志、工會、檔案、供銷社、工商聯、貿促會、殘疾人等各項工作穩步開展。
(四)依法治區和廉政建設得到加強。
依法治區工作全面推進。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主動接受區政協的民主監督,定期向人大、政協報告和通報政府工作。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制定了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工作規定和考評試行辦法,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意見,代表和委員滿意和基本滿意率為100%。完善網上行政辦事大廳,規範政務公開的形式和內容,政府決策機制進一步完善,黃埔信息網榮獲“中國政府網站優秀獎”。制定了《關於推進街道社區格線化管理機制建設的工作方案》,探索完善街道財政體制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街道工作積極性。積極穩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制定和實施《黃埔區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在大部制改革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111個行政規範性檔案進行了清理,取消和調整了240項行政審批備案事項。
社會穩定大局進一步鞏固。以定點接訪、重點約訪、帶案下訪等形式開展黨政領導接訪活動,認真落實黨政領導包案制度,進京訪數量為零。制定了《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銜接辦法》,組織開展重大矛盾糾紛和群體性事件全區性排查活動,切實抓好民眾矛盾糾紛的調處解決。紮實推進基層治安聯防力量整合和“人屋車場”專項整治,街道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全部投入運行,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和套用工作受到公安部通報表揚。刑事警情和刑事立案分別下降19.2%和13.4%。加強應急演練培訓,強化食品衛生、交通防火和安全生產監管,未發生各類重特大安全事故,整規打假與食品藥品安全績效考核制度建設得到市的肯定。
機關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圓滿完成兩批學習實踐活動任務。強化領導幹部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建設工作受到市的肯定。建立獨立第三方監督機制,對全區機關作風和機關效能建設以及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進行監督。財政全額撥款單位全部納入國庫集中支付。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加快完善行政管理告知制度互動系統和電子信訪及其績效評估系統,積極開展機關服務年活動,機關作風持續好轉。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區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取得這樣的成績,極其不易。這是在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和正確領導下,區委、區政府帶領全區人民堅持走科學發展道路,全區幹部民眾同心同德、共克時艱、奮力拚搏的結果,也是區內企事業單位和駐區部隊,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幫助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黃埔區人民政府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薄弱環節:一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區域經濟成長和財政收支壓力仍然較大。二是產業鏈條尚不完善,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硬體設施比較落後,產業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任務十分艱巨。三是市政基礎設施配套不足,城區環境面貌還比較落後,迎亞運環境綜合整治和重點工程建設壓力較大。四是城區綜合服務水平不均衡,行政效能與民眾的期待存在差距,改善民生和機關作風建設工作還有不少新的課題需要攻克。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10年政府工作任務
2010年是黃埔經濟社會發展非常關鍵的一年。
今年,廣州將聚焦全球目光,全力辦好亞運會,作為部分亞運賽事承辦單位,我們深感責任重大而光榮。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是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取得新突破、為啟動實施“十二五”規劃奠定基礎的關鍵之年。今年,也是我區實施區域新定位、新目標的開局之年,區委、區政府《關於加快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的決定》制定實施,很好地落實了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決定》描繪了黃埔未來5-10年的發展藍圖,明確指出要深入實施“二三並舉、三產優先”的產業發展戰略,“轉制社區城市化、城市社區現代化”的社會發展戰略,“突出特色、品牌帶動”的文化發展戰略,成為引領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黃埔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的綱領性檔案。“一江兩岸三區四帶”城區空間布局的描繪,明晰了打造宜業宜居環境的努力方向和美好前景;臨港經濟戰略功能區的規劃,指明了黃埔經濟轉型的主攻方向和實現路徑;建設綜合服務型城區的要求,突破了城區發展定位的思維定勢和傳統約束;建設歷史文化旅遊集聚區的構想,拓寬了黃埔“錯位發展”的內涵要素和比較優勢。全區上下增強了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時代緊迫感和歷史使命感,形成了心齊氣順、勵精圖治的良好局面。
做好今年工作,關係當前,影響長遠,意義十分重大。我們在看到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面臨形勢和任務的複雜性、艱巨性,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市和區委對形勢的科學判斷和決定部署上來,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區委八屆八次全會的部署,圍繞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的目標要求,切實強化自主創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提升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輻射力;加快完善市政設施,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和諧黃埔和宜居城區的凝聚力;加快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提升旅遊名區和文化黃埔的軟實力,力促黃埔經濟社會發展上新台階。
今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人均生產總值增長8 %;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降低5%;化學需氧量減排8.4噸,二氧化硫減排38噸;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6‰以內;增加就業崗位7500個,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在70%以上。為實現以上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堅持全面發展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統一起來,努力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加快臨港商務區建設,充實臨港服務業內涵。以魚珠核心功能區開發為重點,抓緊推進廣州(黃埔)臨港商務區開發建設。加快建設中國黃埔(國際)機械城,推進狀元山產業基地開發,立項建設廣州化工交易綜合商務園。積極推動華南航運服務中心建設,完善航運交易、航運金融、航運保險、航運科技、航運諮詢、航運人才培養等相關航運服務體系,最佳化提升航運綜合服務水平。充分發揮港口區位優勢,促進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相融合,整合提升臨港物流業發展水平。加快培育和建設省外運鋼材市場、冷凍品交易市場、玩具城二期等一批專業市場項目。鼓勵發展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擴大區域輻射力,打造廣州東部電子商務集聚區。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最佳化區域經濟發展布局,加大對臨港型總部經濟和現代服務業項目的扶持力度,推動高端要素集聚,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加快建設臨港經濟戰略功能區。
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提升先進制造業水平。在繼續鞏固先進制造業發展優勢的基礎上,通過調整結構努力實現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大力推進汽車及零部件、石油化工兩大產業集群的最佳化升級和電力、食品飲料等工業產業的擴能改造。積極推動東風本田增資擴產,支持三櫻制管擴能項目建設,啟動廣石化升級改造;服務重點電力企業推進上大壓小項目,力促廣州統一三期和喜力啤酒等項目儘快建成投產。逐步完善現有支柱產業上下游配套,做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銜接。提高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推進節能減排。重點推進黃埔化工、東風化工、立德粉廠等重化工企業“退二進三”工作,盤活資源發展第三產業項目,提高產出效益。
加大引導扶持力度,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鼓勵和支持新能源、新材料、電氣控制與自動化、四維成像、自主創新軟體等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實現新的突破,加快“黃埔製造”向“黃埔創造”轉變。進一步做好動漫平台建設及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專利申請資助等工作。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協助民營科技企業申報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促進產學研結合,扶持擁有自有知名品牌、具備自主研發實力、具有較好市場發展前景的企業利用國際先進技術,融合技術創新要素,提升核心競爭力。密切關注高科技新興產業的發展動向,創造條件引進智慧型產業項目,力爭在發展智慧型機器人、智慧型交通、智慧型電網、智慧型物流、智慧型控制等方面搶得先機。鼓勵發展數字媒體、積體電路設計、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協調跟進鹿山化工、匯香源等企業擴產項目,鼓勵企業通過上市融資,為實現跨越發展積勢蓄能。繼續扶持動漫產業自主創新,鼓勵自主開發、生產動漫及其衍生產品,以此帶動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的創意產業鏈建設。重視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工作,營造創新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促進自主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
完善商業服務功能,加快文化旅遊創意產業發展。認真梳理捷運沿線商業物業資源,完善商業網點布局,跟進大潤發超市選址,大力繁榮區域消費市場,以點帶面活躍東部商圈貿易氛圍。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港口優勢,打造歷史文化旅遊集聚區。加強旅遊景區規劃建設,完善景區服務配套,促進歷史文化與生態旅遊相結合。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長洲歷史文化旅遊新城的要求,開展長洲島開發建設前期工作,積極推進駐島單位搬遷以及基礎設施立項建設;整合南海神廟、南灣水鄉和龍頭山森林公園等周邊旅遊景觀節點,完成創建南海神廟4A級景區工作,加快電廠西路停車場改造,推進南海神廟遊客中心和商業配套設施建設,擴大“珠水·絲路”珠江日游的影響力。堅持“三同步”,將橫沙書香街文化旅遊開發與橫沙“城中村”改造同步規劃、同步建設(修繕)、同步竣工。積極拓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空間,營造有利於原創性成果轉化的發展環境,努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提高財政國資工作水平。積極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大促產培財力度。認真實施《黃埔區個體工商戶及零散稅源委託代征協管工作方案》,設立街道委託代征工作站,進一步拓寬協稅護稅工作領域,紮實推進協稅護稅向稅種、行業和征管盲區延伸;完善協稅護稅工作信息網路,切實加大重點稅源、小稅種、重點工程項目稅收征管的統籌和稽查力度,防止無證無照、偷稅漏稅現象的反彈。大力盤活國有資產,建成大沙購物城等項目,不斷完善國有資產運營機制,增強國有資產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力。
(二)以打造宜業宜居環境為目標,切實加快城市化進程。
緊緊抓住市政建設大好機遇,全力以赴推進重點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快打造宜業宜居城區環境。
最佳化調整城區規劃布局。圍繞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的目標,爭取將我區在新時期的規劃發展思路充分納入《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做好長洲島地區的整體規劃。推進臨港商務區魚珠核心功能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方案報批,開展疏港通道體系建設研究。加強土地利用規劃和土地整理,完成我區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
全力以赴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治水任務,按照計畫完成7條重點河涌和深涌、珠江涌的綜合整治,完成雙崗涌前期工作。加快實施污水治理和雨污分流工程。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架構,完成護林路三期、護林路二期(天河段)、大沙東路三期、鎮東路、文沖中路、石化北路、港前路延長線等工程。配合市推進捷運13號線征地拆遷。完成體育中心公交樞紐站建設,結合捷運和BRT開通,進一步最佳化調整公交線路。按市的要求完成“四路一中心”(豐樂路、石化路、黃埔東路夏園以東段、金洲大道、體育中心周邊)、老城區和BRT黃埔段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構建良好城市景觀。積極配合省、市規劃建設好珠三角“綠道”網,結合河涌整治和現有林帶,建設沿龍頭山和南灣水鄉等區域“綠道”。
全面推進社區環境更新改造。以“三舊”改造為抓手,切實解決長期制約我區城市景觀建設的瓶頸問題,加快轉制社區城市化和城市社區現代化進程。充分利用“三舊”改造政策,積極推進炮兵山、體育館、港灣影劇院、祥輝苑、微軸廠等中心商業圈周邊地塊的舊城改造項目。加快文沖社區(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設並基本完成改造範圍內的拆遷工作;啟動橫沙和下沙社區(珠江片)首期安置房建設;完成長洲、深井、茅崗、沙步等社區的改造方案上報。對轉制社區閒置地塊和物業進行統籌開發利用和升級改造。繼續實施“十進社區”工作,推進社區改水、綠化、道路、路燈等建設。按計畫推進舊城改造,加強主幹道沿線、重要地段、標誌性建築的環境整治。
(三)以迎亞運創文明為中心任務,確保完成亞運賽事承辦任務。
全力以赴完成迎亞運各項工作任務,以“大幹”促進城區環境的“大變”,以嶄新的城市形象迎接亞運會的召開。
營造熱情友好和諧的氛圍。認真落實“集中攻堅促大變,全力以赴迎亞運”的總體要求,深入開展“迎亞運、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全民行動,積極推進亞運城市行動計畫,掀起全民迎亞運和體育健身活動的高潮。大力推廣亞運文化,廣泛傳播奧林匹克精神,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亞運的氛圍,讓居民民眾享有亞運會帶來的更多成果。
創造規範安全有序的環境。圍繞“綠色亞運”和“大變工程”的總體要求,深入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格線化、精細化、規範化的城市管理。提高環衛管理水平,積極推進星級衛生街道創建工作。完善環衛保潔長效機制,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提高環衛管理水平。加大力度整治“兩違”、清理“六亂”,加強衛片檢查執法,切實改善人居環境。推動水環境綜合整治和大氣污染治理,努力建立長效機制,加大總量控制和減排力度,促進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嚴格占道施工管理,最佳化道路交通組織疏導。按照市的要求,加大食品藥品安全投入,全力做好亞運衛生保障工作,強化亞運期間風險防範,充分做好亞運安保應急準備,確保隨時有效應對和處置各類突發、敏感事件,確保亞運安保工作萬無一失。
實現一流的設施和組織目標。高水平做好籌備工作,落實亞運運行組織架構搭建和亞運城市行動計畫等各項工作措施。全面完成黃埔體育中心體育館建設、體育場改造及周邊交通配套設施建設,實現一流的設施目標。實施城市美化、綠化、淨化、亮化工程,高標準推進城市環境建設,完成迎亞運環境綜合整治任務。高效率科學組織賽事,全力做好參會人員安全保衛、交通、醫療保障等服務,完善志願者工作機制和民眾動員機制,組織承辦好亞運會的籃球、足球比賽,實現一流的組織目標。
(四)以改善民生福祉為宗旨,切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落實省、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綱要精神,把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加快完善體制保障和配套措施,切實改善民生福祉。
繼續加大科教工作力度。圍繞建設教育現代化先進區目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確保石化中學、市87中以優異的成績分別通過省、市高中教學水平評估。最佳化整合教育資源,縮小區域教育發展差距,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建成規範化學校目標。實施特殊學校建設和校舍安全工程,落實教師績效工資改革等措施。進一步做好科普進社區、科普基地建設及科普示範街創建等工作,為青少年和居民提供更多的科普載體,不斷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
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進一步完善民眾文化基礎設施,推進社區文化站(室)、“農家書屋”(社區書屋)全覆蓋,充實十分鐘文化圈內涵。加快區文化創意中心、辛亥革命紀念館及新一軍印緬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公園等文化工程建設,全面提升黃埔的文化影響力。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推進“波羅誕”申遺工作。繼續開展各類民眾體育活動,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加大黃埔體育場、新體育館賽後利用和產業開發的統籌力度,促進足球、籃球等職業俱樂部在黃埔發展壯大。
全面提高醫療衛生水平。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運行機制,按照市的要求完成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任務。加快公共衛生基地規劃建設步伐。進一步推進中醫名院的創建。啟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切實緩解居民“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完善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強化基層基礎管理,健全基層計生工作制度,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建立健全優生優育優教一條龍服務鏈,提升國家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軟實力。
進一步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加快完善就業服務及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體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創業服務、創業培訓三位一體工作機制。推進人力資源市場整合,完善人力資源服務功能。對就業困難群體加強就業指導,實施更加積極的援助。新增創業基地,實現創業促進就業的倍增效應。不斷提高技能培訓實用性,積極宣傳社保政策,鼓勵農轉居人員通過就業實現參保。繼續推進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擴面工作,實現城鎮居民社會保險全覆蓋。不斷完善勞動爭議調處和勞資糾紛預警排查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全力保障社會安全穩定。堅持黨政領導接訪和各級領導包案制度,加大歷史遺留信訪積案化解力度,進一步完善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銜接工作機制,實現社會矛盾排查調處工作制度化。繼續推進街道綜治信訪維穩中心機制建設,完善非正常上訪應急處置方案及信訪相關工作制度。加強出租屋分類管理及流動人口動態管理工作。全面完成轉制社區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任務,加大治安警情監控力度,繼續保持對各類刑事犯罪的高壓態勢,努力實現刑事警情和刑事案件雙位數下降,促進社會穩定大局持續好轉。進一步加強交通防火、安全生產及食品藥品質量監管,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紮實推進其他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推進“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開發工作,堅決完成省、市下達給我區的任務。做好低保調標工作,適當擴大“邊緣群體”認定範圍,加強對特殊困難群體的救助工作,切實保障因疾病、意外等致貧的困難群體基本生活。認真組織編制“十二五”規劃,積極做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繼續做好人武及雙擁工作,發展婦女兒童事業,推進統計、物價、糧食、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打私、打假、愛衛、檔案、保密、編志、工會、供銷社、貿促會、工商聯、殘疾人等工作。
(五)以提高行政效能為落腳點,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深入推進服務型和效能型政府建設,把政府職能轉變到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上來,不斷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
堅持推進依法行政。堅持重大問題向人大報告和向政協通報情況的工作制度。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接受人民政協及社會各界的民主監督,重視政協及各民主黨派意見,認真辦理議案、提案,不斷改進政府工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審批環節。積極推進黃埔街綜合服務中心試點、大沙街整合街道機構和聘用人員試點兩項改革試點工作,實現管理重心下移。抓好普法工作,完善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加強法制宣傳,在機關及全社會營造學法用法氛圍。加強行政執法檢查,促進科學行政和從嚴治政。
堅持改進政府工作。繼續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和電子政務建設,提高管理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打造陽光政府。深入推進大部制改革,全面落實區委區政府辦公室合署辦公、“大城管”、“大文化”、“大建設”、“大水務”、“大園林”和“統一科技與信息化”、“統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改革,進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積極推進財政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大公務卡結算改革的覆蓋面。協調處理好公共關係,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堅持抓好廉政建設。加強廉政教育和思想作風建設,從源頭上拓展反腐敗工作領域,不斷提高廉潔從政意識和行政服務水平。深入開展民眾廣泛參與的評機關、評政風等活動,營造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認真落實“節儉辦亞運”、“廉潔辦亞運”的要求,加強對重點工程建設、亞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審計監察及賽時運行階段的監督,嚴明紀律要求,切實防範腐敗行為。深化推進反腐倡廉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公車管理的有效模式。加大審計工作力度,繼續深化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依法懲處各類違法違紀和腐敗瀆職行為,推進勤政廉政建設。
(六)以狠抓貫徹落實為抓手,全力推動黃埔跨越式發展。
圍繞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的目標,多乾為黃埔未來發展打基礎之事,多乾能長遠起作用之事,多乾讓廣大人民民眾受益之事。全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深入學習、全面貫徹落實區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拿出超常規的“大幹”精神,按照《決定》的內容和要求,狠抓工作落實。健全工作運行機制,切實強化分工協作,認真做好與省、市相關部門的溝通銜接,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投資的投融資機制,推動形成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資為補充,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高效率的資金投入體系,廣泛吸納和聚集社會資金,擴大融資規模。改革完善轉制社區管理體制和集體經濟組織企業化運營機制,推動集體經濟和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斷完善人才培養、吸引、使用、評價和激勵辦法;制定實施促進科學發展的幹部考評機制和目標績效管理獎懲辦法,確定更高目標、追求更高績效,帶動各項工作邁上新台階。及時總結建設現代化濱江城區過程中改革創新、攻堅破難的好經驗、好做法,提煉上升為制度和措施,形成示範帶動效應,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現代化濱江城區建設的良好氛圍。
各位代表,今年是推動我區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關鍵一年。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敢為人先,真抓實幹,只爭朝夕,為加快把黃埔建設成為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