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代表黃埔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0年和“十一五”時期的工作回顧
“十一五”時期是黃埔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全面進步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現代化濱江城區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一)大力調結構促發展,區域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十一五”期間,全區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10年實現生產總值560.21億元,分別比上年和2005年增長10.1%和59.2%。全口徑稅收186億元,分別比上年和2005年增長30.3%和393.3%。區級可支配財力17.97億元,分別比上年和2005年增長25.3%和82.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2.1億元,分別比上年和2005年增長24.6%和73.6%。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年均工資52858元,分別比上年和2005年增長8.3%和49%;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8801元,分別比上年和2005年增長10.5%和56%。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進一步明晰。注重從戰略高度研究黃埔長遠發展問題,區委區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的決定》和《關於加快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的決定》等重大檔案。及時調整產業發展思路,確定了“二三並舉,三產優先”產業發展戰略,制定實施《關於加快產業最佳化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施方案》,將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放在優先發展位置。結合黃埔實際,提出了廣州(黃埔)臨港商務區、長洲歷史文化旅遊集聚區、廣州濱江新城等發展藍圖。廣州(黃埔)臨港商務區成為廣州市現代服務業重點功能區之一,臨港商務區魚珠核心功能區項目被納入廣東省現代產業500強項目。
現代服務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2010年三次產業比例為0.23:64.67:35.1,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196.63億元,在生產總值中的比例逐步上升。“十一五”期間,共20多萬平方米商業寫字樓陸續投入運營,多個知名商貿品牌進駐,商業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區域商業檔次明顯提高,內需得到有效拉動。2010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82億元,分別比上年和2005年增長20.4%和43.7%。文化旅遊業迅速發展,旅遊總接待人數243.6萬人次,年均增長13%,旅遊業收入2.77億元,年均增長17%。結合港口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成交額超億元的專業市場由6個增加到7個;2010年批發業商品銷售總額達469.92億元,年均增長15.6%。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成功申報市“移動電子商務試點示範區”。
先進制造業再上新台階。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強化企業服務,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工業經歷2008、2009年低谷之後,迅速實現恢復性增長,2010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651.93億元,分別比上年和2005年增長10.5%和83.1%。汽車及零部件、石化等支柱產業不斷壯大。“十一五”期間,共安排科技三項經費1.34億元,年均增長13.7%,科技立項238項。民營企業依靠科技進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成立了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支持中小企業申請融資擔保項目共61個,涉及貸款金額4.87億元。支持民營科技企業加大科研投入,以自主品牌、自主智慧財產權為核心的產品不斷增加。分別新增國家、省、市創新型企業1家、3家和2家,有8家企業研發的項目獲國家、省、市獎勵,其中3個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個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新設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和國家級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家,全區擁有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創新平台32個,2個品牌入選全國最有價值品牌500強,4個項目列入省現代產業500強項目。2010年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819.85億元,增長10.3%,占全區工業總產值49.4%,比重排全市第一位。全區68家民營科技企業技工貿總收入125.08億元,增長16%;納稅6.05億元,增長55%。智慧財產權創造能力不斷提升,出台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扶持政策,被評為“國家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專利申請447件,授權303件,增幅分別排名全市第二和第一。
招商引資和“雙轉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注重引進科技含量高、投資密度大、產出效益好的項目,2006年以來全區共引進項目800個,第三產業項目超過90%,外資項目46個,契約利用區外資金6.1億美元,實際使用區外資金6.06億美元,其中外資2.4億美元,契約利用區外資金和實際使用區外資金分別比“十五”時期增長14%和8.3%,外貿出口達50.9億元,年均增長20%。因地制宜加快發展總部經濟,引進總部項目工作有新突破。多家骨幹工業企業將生產加工等粗放環節向區外轉移,走出了“製造業總部+區外生產基地”的製造業總部發展路子。認真貫徹省市“雙轉移”政策精神,一批重化工企業“退二進三”工作進展順利,平穩轉移製鞋、印染等規模以上勞動密集型企業10家,關停20多家,妥善安置和轉移勞動力4000多人。推出三期共30個產業置換重點項目,成功置換25個,效益明顯提高,2010年,轉制社區集體可支配收入74585萬元,年均增長7.6%;人均股份分紅9441元,年均增長13.8%。國資工作進一步加強,堅持最佳化盤活理念,大沙購物城等國資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二)全力籌辦亞運會,城市面貌大變計畫基本實現。
五年來,我區在市委市政府和廣州亞組委領導下,全力以赴籌辦亞運會,全區上下團結一致,奮力拚搏,圓滿完成了亞運各項工作任務,有力彰顯了“敢想、會幹、為人民”的精神理念。亞運期間,共接待16個參賽國家和地區的23支參賽隊伍,接待觀眾13.3萬人次、記者796人次、貴賓2320人次,成功組織足球、籃球比賽28場及足球、籃球、曲棍球訓練104場次,亞運各項安全保障服務工作實現零事故、零投訴,實現了平安亞運的最高目標。
五年來,我們抓住籌辦亞運的歷史機遇,以“迎接亞運會,創造新生活”為主題,以“大幹促大變”的精神,大力開展水環境、大氣環境、人居環境等綜合整治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十一五”期間,是黃埔城市規劃建設強度最大、重點工程最多的五年,基本建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8.37億元,比“十五”期間增長150.5%。通過五年艱苦卓絕的努力,城區面貌煥然一新。
現代化濱江城區規劃體系初步成形。在珠三角港口群中率先提出了建設臨港商務區的構想,編制完成臨港商務區魚珠核心功能區概念城市設計和控規調整方案。配合市完成《廣州市黃埔中心區發展策略研究及城市設計》(終審成果),整體城市設計範圍30.9平方公里,將臨港商務區和長洲島納入城市設計的重點地區。啟動廣州濱江新城發展研究。完成《黃埔港疏港道路工程實施方案研究》。《文沖石化路以西城中村改造方案》及《橫沙城中村改造方案》獲市審批通過。完成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黃埔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通過省驗收,土地修編範圍為黃埔區行政轄區內的全部土地,新增建設用地面積959公頃,為區的新一輪大發展安排了充足的經濟建設用地。
市政基礎設施配套日益完善。配合省、市完成了珠江黃埔大橋、捷運5號線和BRT等重點項目建設;投入28.1億元,新建、改造道路共35.75公里,道路建設資金和里程分別比“十五”時期增長10.7倍和2.3倍。豐樂北延長線、黃埔大道支線、護林路三期(豐樂路至石化路)、大沙東路三期等開通運行,對豐樂北路、港前路、鎮東路等14條區內主幹道路進行了升級改造;建成黃埔體育中心公交樞紐總站,實施豐樂中路貨櫃車限行措施,設定356個車次腳踏車租用便民點,區內公交線路增加至46條。投資13.36億元,完成9條重點河涌綜合整治工作,整治河涌46.1公里,獲市治水先進單位銀獎;大沙地污水處理廠(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全部7項12個水浸街改造工程,23個片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基本完工。投入27.3億元進行迎亞運環境綜合整治,“四路一中心”(豐樂路、黃埔東路夏園以東段、石化路、金洲大道、黃埔體育中心周邊)整治和老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在亞運前如期完工。超額完成綠道建設任務,建成71公里綠道網及相關配套設施,新建、擴建16個公園,全區新增綠地面積103公頃。全力推進亞運場館新建和改造工作,體育中心新籃球館和體育場、市86中曲棍球獨立訓練場等亞運場館順利交付使用。
“三舊”改造工作全面推進。實施《黃埔區“三舊”改造2010年總體計畫》,完成舊村、舊廠、舊城改造用地調查摸底工作和“三舊”改造170宗圖斑的標圖建庫工作,納入區“三舊”改造用地面積總計2029.8公頃。舊村改造取得階段進展,文沖拆遷補償安置協定簽約率接近80%,首期復建房建設進展順利,橫沙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獲表決通過。下沙珠江村片、茅崗路以西和沙步城中村改造方案編制完成報市審批。轉制社區改水工作穩步進行,沙步社區改水一期工程、雙沙社區沙浦片改水工程建設完成。舊廠、舊城改造推進順利,舊體育館改造方案已上報市審批,南玻等舊廠改造項目和魚珠舊城、魚木小區、港灣一村等舊城項目改造意向已獲市批覆同意。
城市文明水平大幅提升。嚴格對照和認真落實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各項指標要求,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及區域文明程度,完成創衛工作任務,創文工作全面推進。加快推進環衛專業化、社會化進程,全區環衛保潔(除垃圾收運)全部實現市場化運作。實施城市格線化管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城管中隊全部移交街道管理。借鑑新加坡小販管理經驗,開展流動商販規範管理試點工作。整治“六亂”23萬宗,查處、清拆“兩違”70.3萬平方米。建立再生資源長效管理機制,完成回收“一街一示範點”和“社區便民回收點”升級建設。編制實施環境質量保障方案,督促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實施總量減排,共削減化學需氧量33噸、二氧化硫327噸,空氣中二氧化硫等指標均在國家大氣質量標準範圍內,完成市下達的減排任務。
(三)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十一五”期間,我區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順利推進,民生福利得到進一步改善,人民民眾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教育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逐年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五年共安排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7.3億元,全面完成15所駐區企業辦學校接收工作。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完成率達到73.3%,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外來工子女入讀比例達34.3%,普通高中優質學位占全區高中總學位72.3%,市86中被評為“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制定實施《關於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建設的意見》,擴大實施校長年薪制,中考、高考成績逐年提高,2010年高考重點上線率列全市第二,總上線率和本科上線率均列全市第三。妥善安排39名教師“代轉公”,黃埔職校被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通過“廣東省教育強區”複評。
醫療衛生和計生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完成區公共衛生基地建設前期工作,建成覆蓋全區的社區衛生服務網路,成功創建全國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社區衛生服務質量位居市前列。初步建立重大疾病防控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有效應對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積極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社區衛生服務基於國產化平台信息系統套用示範工作通過國家信息產業部驗收,2010年被市確定為基於健康檔案區域衛生信息平台試點單位。低生育水平進一步穩定,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7.09‰,國家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試點工作效果明顯,目標人群檢查率居全省第一,被評為全國流動人口計畫生育信息化先進單位,連續6年被授予省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文化體育事業成績顯著。投入4000多萬元對黃埔軍校舊址等重點文物景點進行維修和周邊環境整治;南海神廟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波羅誕”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黃埔軍校舊址入選“嶺南文化十大名片”;辛亥革命紀念館開工建設。建成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完成街道創建省特級文化站建設及社區文化室全覆蓋工作。充分調動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抓好文藝精品創作,2010年我區文藝作品獲第十五屆群星獎作品獎、全國七夕女紅手工藝大賽金獎、第二屆星海國際合唱節暨第十屆中國合唱節比賽混聲組金獎等三項國家級獎項。區域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被評為省《南粵錦繡工程》文化先進區。抓住承辦亞運契機,公共體育設施不斷完善,人均體育用地列全市各區(縣)前茅。引進廣州黃埔六穗職業籃球俱樂部並獲NBL職業籃球聯賽2009-2010賽季亞軍。全民健身運動深入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95.3%,全區9條街全部被評為國家級或省、市級“體育先進街”。
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認真落實“惠民66條”和“補充17條”,初步構建覆蓋全區居民的養老、醫療保險政策體系,超額完成市下達的社保擴面任務。五年來,“農轉居”人員參加養老保險19713人,基本實現城鎮醫療保險全覆蓋,籌措資金6000多萬元一攬子解決原鎮屬企業退休人員、征地“農轉非”居民、外嫁女等1366人社保歷史遺留問題。在全市率先將低保“邊緣群體”納入幫扶救助範圍,逐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生活、醫療、教育、臨時救助等相配套的社會救助體系。住房保障工作取得進展,大田花園、大沙東等5個保障性住房項目進展順利,開展保障性住房審核工作,累計解決795戶廉租家庭的住房困難。落實就業幫扶和服務政策措施,100%的街道、社區就業服務機構具備公共就業服務功能,實現基本公共就業服務覆蓋全區所有常住人口的目標。五年來,共創造就業崗位37186個,2010年失業人員就業率72.63%,無“零就業家庭”失業登記,完成市下達的全部考核指標,被市評為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紮實開展。推進基層社會管理體制改革,開展整合街道機構人員改革、街道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等試點工作。文沖街獲“全國和諧社區示範街道”稱號,53個社區被評為省“六好”平安和諧社區,24個社區被評為省“宜居社區”。紮實開展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順利通過省的驗收。開展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廣泛開展雙擁共建活動,獲市“雙擁標兵模範區”稱號。加強市場價格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武裝、人防、婦女兒童、統計、糧食、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打私、打假、愛衛、編志、工會、檔案、供銷社、貿促會、工商聯、殘疾人等各項工作穩步開展。
(四)加強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設,公共服務質量明顯改善。
五年來,不斷加強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建立完善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依法行政和為民服務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社會穩定大局進一步鞏固。圍繞“平安亞運”、“平安黃埔”,完善治安防控體系,社區警務規範化建設經驗在全市推廣,完成轉制社區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治安視頻建設工作受公安部表揚,獲“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範單位”稱號,全區刑事案件及刑事警情連續五年保持下降,2010年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10.5%,其中入屋盜竊、盜竊機動車、“兩搶”案件分別下降25.8%、28.7%和41.9%,民眾對治安工作的滿意度處省市前列。設立市首個綜合性法律服務平台,完成綜治信訪維穩三級平台建設任務,開展區黨政領導幹部公眾接訪日活動,實施信訪工作領導包案責任制,積極化解信訪歷史積案。成立應急管理辦公室,強化應急機制建設。紮實開展“人屋車場”綜合治理工作,創新出租屋和流動人員管理模式。強化食品衛生、安全生產、交通消防安全監管,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全年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均下降14.3%。
依法行政能力不斷增強。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堅持重大事項向人大報告,加強與區政協的協商,強化與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的聯繫溝通,主動聽取社會各界意見。重視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意見辦理工作,五年來共辦理944件,滿意和基本滿意率為100%。圓滿完成政府機構改革,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建立區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貫徹實施重大行政決策有關程式規定,完善行政決策機制,提高決策水平。落實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有關規定,制定《廣州市黃埔區行政決策責任追究辦法》,加強對幹部的管理監督。拓寬政務公開渠道,編制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與目錄,完善網上行政辦事大廳、行政管理告知制度互動系統和電子信訪及其績效評估系統,黃埔信息網獲“中國政府網站優秀獎”。加強執法監督評議,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全面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取消、改變管理方式348項行政審批事項、97項備案事項,所有行政許可事項納入行政審批監察系統。
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組織解放思想學習討論,圓滿完成學習實踐任務。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和“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政風行風建設引向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提高幹部廉潔從政意識。加大反腐敗工作力度,查處違紀違法案件63件64人。構建有黃埔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完成基層紀檢監察機構改革,抓好“廉潔辦亞運”各項工作,建立獨立第三方監督機制,對全區機關作風、機關效能建設和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進行監督,開展對重大事項、重點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國庫集中支付全面覆蓋各項政府支出,公務卡結算覆蓋全區一、二級預算單位。落實區屬公立醫療機構藥品競價陽光採購工作,集中招標採購藥品金額達用藥總金額的99.5%。創新公務用車管理機制,完成公車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歸功於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歸功於全區人民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在籌辦亞運會期間,全區人民充分理解、克服困難、全力支持、廣泛參與,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此,我謹代表黃埔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駐區部隊和武警部隊、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區內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和支持黃埔現代化建設的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薄弱環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現代服務業發展速度、質量亟需提高,區域核心競爭力有待加強;基礎設施現狀未能很好滿足城區發展要求,宜居環境建設仍有短板,城市管理長效機制亟需完善;基本公共服務不平衡的現象依舊突出,公共產品供給還不能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公共財政的支撐力度亟待加強;政府工作仍存在不足,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等任務長期而艱巨。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十二五”時期黃埔經濟社會發展
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
今後五年,是黃埔增強發展後勁、著力實現跨越的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隨著廣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步伐不斷加快,“東進”、“中調”戰略和“三區一市”合力打造東部高新技術產業帶的進一步深化,“三舊”改造的全面鋪開,以及後亞運積極效應的延續和擴大,為黃埔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也為黃埔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同時,隨著“十二五”時期常住人口的大幅增加,產業結構最佳化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明顯,全區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等都蘊藏著巨大的需求和增長潛力,為黃埔未來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更為重要的是,我區新的發展理念、發展定位、發展方略的提出和確立,為黃埔“十二五”乃至今後更長一個時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人心,激發了全區廣大幹部民眾的巨大熱情。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區綜合競爭實力還不強,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高,區域內部發展還不夠均衡協調,環境資源壓力增大,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有待完善。我們必須以更廣闊的視野,科學判斷發展趨勢,準確把握髮展脈搏,切實做到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跨越,緊緊抓住今後五年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全力推動黃埔發展邁上新台階、實現新跨越。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貫徹《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共廣州市黃埔區委、黃埔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的決定》,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充分發揮後亞運積極效應,深入實施“二三並舉、三產優先”的產業發展戰略,“轉制社區城市化、城市社區現代化”的社會發展戰略,“突出特色、品牌帶動”的文化發展戰略,全力實施“對位發展”和“錯位發展”,打造臨港經濟戰略功能區、綜合服務型城區、歷史文化旅遊集聚區,著力建設幸福黃埔,為黃埔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爭當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實踐區。
(二)主要目標。
“十二五”時期要在推動黃埔經濟社會轉型升級上取得明顯成效,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建設初具規模。主要目標是:區域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經濟保持較快增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重大進展,區域經濟步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現代產業體系構築完善,魚珠核心功能區初步建成,華南航運服務中心初具雛形,廣州濱江新城規劃建設啟動實施,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約10%,第三產業比重達到40%左右。城區環境面貌實現新跨越,城區空間布局得到拓展最佳化,綜合交通體系更趨完善,城區規劃建設管理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明顯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城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環境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共管理服務實現新跨越,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穩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均衡完善,轉制社區城市化、城市社區現代化取得新突破,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市民幸福指數明顯提高;城區文化品位有新提升,建成國家文化先進區;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設全面加強,社會大局更加和諧穩定。到2020年,全區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全面建成人工建築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相融合、歷史文化景觀與現代城市景觀相協調的高水平的現代化濱江城區。
三、2011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非常關鍵。當前,我們仍處於重要的發展機遇期,但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世界複雜經濟形勢帶來新的考驗,環境壓力給區域發展帶來新的難題。我們務必認清形勢,振作精神,努力推動黃埔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屆八次、市委九屆十次、區委八屆十次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圍繞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的目標要求,促進發展模式轉型,著力打造智慧港城、幸福黃埔,增強核心競爭力、區域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提升社會管理能力、公共服務質量和民生福利水平,力促黃埔經濟社會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爭當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實踐區。
今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人均生產總值增長7.5%;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7‰以內;增加就業崗位7800個,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在70%以上;完成市下達的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和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降低目標。為實現以上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突出重點項目帶動作用,加快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
要認真謀劃一批重點項目,吸引國內國際優質客戶參與城市基礎設施、現代產業、公用事業及“三舊”改造等領域的投資,促成重大項目儘快落地並產生效益。
以臨港商務區建設為支撐,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緊緊抓住市發展珠江岸線建設“珠江黃金走廊”的機遇,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加快臨港商務區建設、長洲開發、廣州濱江新城規劃建設及華南航運服務中心載體建設,全力打造區域經濟轉型的核心平台,努力構建廣州東部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錨點,與珠江新城CBD、琶洲CBD形成沿珠江岸線城市服務區,帶動以臨港服務業為主要內容的現代服務業大發展。依靠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支持木材、鋼材、工程機械裝備等專業市場向高端發展,著力打造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融合的物聯網產業和廣州東部電子商務集聚區;配合企業、社區做好招商規劃,引導中國黃埔(國際)機械城和狀元山產業基地等走高端招商路線。加強對轉制社區集體經濟組織的指導管理,重點做好轉制社區產業置換項目的跟蹤服務,鼓勵轉制社區結合區的產業發展戰略,對現有物業、產業進行升級,發展業態層次高、綜合效益好的第三產業項目,提高土地資源的使用效益,加快集體經濟轉型升級。充分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壯大;繼續執行相關扶持措施,努力培育現代動漫產業。積極研究國資在舊城改造和盤活國有資產工作中的主體定位,發揮國資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引導作用,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以支柱產業為龍頭,進一步突出先進制造業產業優勢。進一步完善汽車及零部件、石油化工兩大產業集群的產業鏈條,支持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增產擴能;利用省市加強與中央企業合作的機遇,推動廣石化升級改造,爭取市及中石化支持,加快廣州(黃埔)精細化工產業園區規劃建設。推動食品飲料有關企業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發展,做大做強食品飲料產業。進一步落實節能減排措施,推進南玻等企業“退二進三”工作,推行低碳經濟和清潔生產。
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積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落實“三區一市”《推動東部高新技術產業帶建設框架協定》,支持廣州雲埔工業園區黃埔片現有高新技術企業做強做大,發展工業總部和研發中心,全面加強周邊區域合作,在打造廣州東部高新技術產業帶中贏得主動。認真貫徹省、市關於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有關精神,進一步強化企業服務,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平台建設,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創業,成立小額貸款公司,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重視科技人才建設,繼續實施品牌戰略,鼓勵和支持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對在新興產業領域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進行適當獎勵,支持總部項目建設。牢牢把握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機遇,支持智慧型產業發展和智慧型交通、智慧型機器人等技術的推廣套用,配合市打造黃埔智慧港示範試點工程,力爭成為省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示範區,實現“黃埔製造”向“黃埔智造”轉變。
以滿足民眾消費需求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商貿服務功能。要進一步改善就業創業環境,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費能力。在配合大田花園、大沙東等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的同時,根據區的實際,適度規劃發展房地產業。結合臨港商務區建設推進魚木地塊開發;結合廣州濱江新城建設,重點推進廣州化工交易商貿園、亨元崗、玩具城、南玻等地塊商住房地產項目開發,適當擴大人口規模,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增強城市消費功能。加強招商引資與“三舊”改造工作的銜接,認真梳理捷運沿線物業資源,合理布局重大商業項目和商業網點,提高商貿檔次,活躍商業氛圍。
(二)堅持規劃建設與管理並舉,全力打造宜業宜居城區環境。
圍繞加快建設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目標,進一步增強城市建設、管理的科學性和惠民性,全力做好後亞運時期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
強化規劃引導作用,進一步最佳化城區規劃布局。調整最佳化區域發展布局,科學規劃全區發展。進一步最佳化黃埔中心區城市設計成果,編制完善長洲歷史文化旅遊景區的深度開發實施方案。加快推進西部臨港商務區規劃建設,最佳化提升北部現代工貿園區,加快廣州濱江新城規劃建設步伐,明晰東部片區的功能定位和空間布局,推動“一島三區”協調發展。
繼續爭取市的支持,進一步完善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全力配合市加快推進沿江高速、新化快速及捷運7號線、13號線等重點項目。完善疏港通道網、市政道路網和區域交通網,建成珠江北路、文沖中路等道路,加快石化南路、石化北路、港前路、信華路、海員路、姬火路、大沙東路四期等疏港體系主要道路的建設及改造。進一步完善長洲島交通和市政設施,完成辛亥革命紀念館周邊道路建設,推進金洲大道擴建及環島路等主要道路建設。啟動南崗二、三期截污工程和長洲七號涌、四號涌綜合整治,積極推進龍頭湖前期工作。提高園林綠化管理水平,啟動長洲觀音山公園、雙崗生態公園等公園建設,完善區域“綠道”網。
緊緊抓住政策機遇,進一步加快“三舊”改造工作。積極引導轉制社區,科學編制改造方案,完善公建配套,強化資金監管,全力穩妥推進城市更新改造。推進茅崗路以西和沙步城中村改造方案的上報審批工作;完成文沖石化路以西、橫沙及茅崗路以西的城中村改造簽約,啟動拆遷;推進南崗、雙沙和姬堂城中村改造方案編制、報批等前期工作。完成魚珠舊城、魚木小區及港灣一村等舊城改造項目的安置拆遷補償方案編制,啟動舊體育館改造。推動黃埔化工、東風化工和魚珠物流基地、魚珠木材廠等舊廠改造項目完善改造意向,編制上報改造方案。
切實加強城市管理,進一步提高城市文明水平。繼續加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探索建立創文工作長效機制,開展各類創建主題活動,鞏固“大變”成果。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加強對市政基礎設施的管理維護。堅持寬嚴相濟、疏堵結合,建立小商販集中管理機制,有效治理“兩違”、“六亂”現象。推廣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環衛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引導市民參與垃圾分類實踐。加強污染源監管,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完善企業環境風險監控系統,切實改善環境質量。加大土地執法和閒置土地查處力度,強化土地管理。
(三)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建設幸福黃埔。
繼續弘揚亞運精神,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惠民力度,繁榮社會各項事業,努力建設幸福黃埔。
最佳化整合區域教育資源,進一步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推進長洲島和大沙中心地區教育資源整合,做好南崗地區教育資源的調整規劃,最佳化中心城區優質學位,實施大沙中心城區國中招生電腦派位,加大職業教育投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加強學前教育管理,規範辦園行為,落實幼兒教師地位和待遇。積極推進校舍安全工程和規範化學校建設,全力推進市87中創市一級學校建設、雙沙中學異地重建和市86中分校教學樓擴建工程。深化教育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師交流機制和師德評價考核體系。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升公共衛生醫療服務能力。推進和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向居民免費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加快區公共衛生基地建設。完善重大疾病防控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加強職業病監測與預防控制。強化婦幼保健工作,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提高基本醫療服務可及性和便民醫療服務水平。整合區域醫療資源,加大對公立醫療機構的投入,提高區內醫療服務總體水平,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全面打造格線計生、數字計生、全程計生、人文計生,進一步提升我區人口計生服務管理整體水平。
繁榮文化體育事業,提升民眾文體素質。弘揚亞運志願者奉獻精神,大力倡導昂揚向上、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完善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加大對文藝人才培養、文藝精品創作和文化普及的投入力度,豐富10分鐘文化圈內涵,加大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全面落實文化惠民工程。最佳化提升南海神廟周邊環境,配合省市完成辛亥革命紀念館建設和籌備相關紀念活動,積極爭取市第三少年宮選址黃埔,推進區文化創意中心等重點工程。整合區內旅遊資源,加大文化旅遊宣傳推介力度,積極推進長洲申報國家級文化旅遊經濟開發區有關工作。積極籌備參加第15屆市運會。加大亞運場館賽後利用和產業開發統籌力度,支持足球、籃球等職業俱樂部在黃埔發展壯大。加強全區社區體育設施的建設、使用和管理工作,學校體育設施逐步向社會開放,完善民眾體育健身服務體系。
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努力改善民生福利。加快社會保險全覆蓋,積極推進社保擴面工作,不斷完善共享型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普及居民醫保,繼續推進農轉居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繼續加大財政投入,進一步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公共職業培訓體系和就業援助制度,以創業帶動就業,擴大再就業政策扶持範圍,消除“零就業”家庭。加強人文關懷,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推動慈善事業發展,加大社會救助力度,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需要。配合市推進區內保障性住房建設,逐步實現住房困難家庭住房保障全覆蓋。推進社區綜合服務平台試點,做好省“六好”社區、宜居社區創建申報工作。
強化社會綜合治理,營造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暢通民眾利益訴求渠道,認真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加大特殊人群幫教管理力度,促進社會和諧。加大公共安全投入,進一步強化防控體系建設,繼續推進治安重點整治,提升刑事打擊效能,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強化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確保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做好“六五”普法規劃,推進“法律六進”工作,提高公民法律普及率。
發展其他各項社會事業。創新社區管理服務,推進綜合服務中心、整合街道機構人員等各項試點,將社區打造成為解決民生問題的“第一視窗”、市民享受生活的“幸福港灣”。完成省、市下達的市內外農村扶貧開發“雙到”工作任務。繼續做好人武及雙擁工作,發展婦女兒童事業,推進統計、物價、糧食、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打私、打假、愛衛、檔案、保密、編志、工會、供銷社、貿促會、工商聯、殘疾人等工作。
(四)秉持服務型政府建設理念,提升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務質量。
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著力強化公共服務,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全面提高依法治區工作水平。堅決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人民政協及社會各界的民主監督,高度重視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意見辦理工作,堅持重大問題向人大報告和向政協通報,積極向區委、人大通報依法行政工作。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簡政強區(縣級市)事權改革的決定》,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和電子政務,加快建設區政務服務中心,升級改造政務服務綜合電子監察系統,提高管理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加大對幹部的教育和管理,從嚴治政,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完善行政問責機制,提高政府執行力。加強基層民主建設,確保完成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
大力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繼續組織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認真做好行風評議工作和黨風政風行風第三方調查工作,加大對工作執行不力、損害民眾利益行為的問責和責任追究力度。修改完善配套制度,繼續推進公車管理工作。加強對公務購車用車、因公出國(境)、公務接待費用開支情況的監督管理,把厲行節約的要求落到實處。加強執法監察和效能監察工作,強化基建投資管理,重點督促檢查工程項目建設。推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深化公務卡改革,加強政府採購監管和國庫集中支付監管。建立街道收入徵收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街道工作積極性。
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廉政教育和思想作風建設,從源頭拓展反腐敗工作領域,不斷提高廉潔從政意識和行政服務水平。抓好構建懲防腐敗體系各項工作,貫徹落實《廣東省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述責暫行辦法》,積極探索建立領導幹部任前廉政法規考試機制,形成廉政教育特色品牌。紮實推進廉政風險防範管理工作,構築風險防範體系。強化審計監督,深化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加大違紀違法案件查處力度,重點防範轉制社區換屆選舉和城中村改造等活動中出現的腐敗問題。
各位代表,今年是推動我區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關鍵一年。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敢為人先,真抓實幹,只爭朝夕,為加快把黃埔建設成為港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區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