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黃埔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08年黃埔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是由黃浦區人民政府發布的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黃埔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07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區上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民生,真抓實幹,開拓創新,實現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007年,我區堅持“二·三並舉”戰略和產業置換髮展思路,著力調整經濟結構,最佳化資源配置,經濟保持平穩健康運行,全年完成生產總值470.09億元,同比增長14.48%,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0.25:69.58:30.17。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職工年平均工資40843元,增長9.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05元,增長7.76%。
  製造業保持強勁增勢。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38.95億元,同比增長24.62%。高新技術產品產值625.25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6.70%。龍頭企業支撐作用明顯,廣石化、廣州本田、東風本田三家骨幹企業合計產值1031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7%。民營經濟發展較快,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完成工業產值81億元。目前已有2家民營企業成功上市,1家進入上市輔導期。做好降耗減排工作,區內10家市重點耗能企業總體完成年度節能目標任務,其中3家企業節能率超過10%。
  第三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47億元,增長10.91%;商品銷售總值381.35億元,增長18.99%。加快第三產業載體建設,重點打造的15萬平方米商業樓宇已有一半以上成功招商,大沙地“回”型商圈商業氛圍日趨濃厚。文沖工程機械市場(一期)、長景商業街動工建設,萬好萬家廣州旗艦店和中青旅時尚酒店先後試業。產業置換成效明顯,已成功置換15個項目,置換後項目平均投資密度增長了157.5%,月平均租金增長了49.87%。交通運輸業快速增長,貨運周轉量31億噸公里,增長45.91%。文化旅遊業有新發展,制定實施了《關於加快長洲開發建設的工作意見》,長洲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新一輪開發加快,啟動了“自行騎樂”環島腳踏車游項目;推進了南海神廟申報4A景區前期工作。旅遊總接待人數152.06萬人次,增長19.88%。
  轉制社區經濟穩步發展。支持轉制社區推進27個經濟項目發展,建設、改造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增強了發展後勁。滄聯工業園全面完成招商工作,初步形成以電子信息產業為特色的產業園區。將軍山、狀元山用地報批工作有重大進展。因地制宜發展都市型農業,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順利推進水利工程建設,基本完成珠江涌一期整治、烏湧水閘重建、大蚝沙整治工程。轉制社區集體可支配收入6.27億元,增長16.5%;人均股份分紅6925元,增長18.8%。
招商引資有新亮點。累計引進國內外投資項目155個,同比增長12.31%;契約利用區外資金15291萬美元,增長41.19%,其中契約利用外資8120萬美元,增長115.96%;實際利用區外資金10465萬美元,其中實際使用外資4531萬美元,增長18%。成功引進了世界500強企業投資的喜力啤酒項目及浦沅機械華南地區總部項目,亞馬遜卓越網華南營運中心、中集華南地區總部正式投入運營,廣汽本田物流項目落戶我區。廣元科技二期、智光電氣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動漫招商有突破,新引進了中易、蒼龍等8家知名動漫企業,我區動漫企業製作的3部卡通片獲動漫金龍獎提名,1部作品獲“優秀國產卡通片”一等獎。
  自主創新能力逐步提高。加大了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企業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水平有了新提高,獲市以上科技立項17項,獲市科技進步獎4項。新組建了3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目前,我區已有國家級創新試點單位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部級檢測中心3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9家,博士後流動工作站1個。全年專利申請49件,授權17件,同比分別增長81.5%和41.7%,1個專利項目獲得廣東省專利金獎。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取得成效,新增2家企業產品獲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1家企業產品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1家企業商標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以市場為導向的研發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民營科技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發揮了主體作用,有2/3的專利申請由民科企業提出。全區有自主創新優勢、自有智慧財產權、自有知名品牌的30家創新型企業實現產值77.4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所占比例高達69%。創新人才開發管理體制,各類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引進成效明顯。
  財政國資工作得到加強。完善了區屬公有企業內部監管制度;完成了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出台了《關於認真貫徹執行<廣州市非稅收入管理辦法>的意見》,進一步完善了財政收支管理。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02億元,增長12.9%;可支配財力12.03億元,增長17.9%。
二、城市建設步伐加快
  規劃編制推進順利。完成《黃埔區2007-2020年規劃發展構想》、《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黃埔區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廣州海事博物館修建性詳細規劃》等15個規劃編制工作。啟動文沖“城中村”改造試點和大田村搬遷前期工作。辦結了南玻等29個工業項目1466畝用地規劃手續。
  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多方籌資,全年完成城建投資6億多元。積極配合市推進東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護林路二期區內路段建成通車;豐樂北延長線、黃埔大道支線建設順利推進;完成廣深公路東出口、文船北路改造;完成豐樂中路、豐樂北路“黑化”改造;基本完成烏涌景觀綜合整治主體工程;啟動文沖涌、廟頭涌綜合整治前期工作;捷運五號線建設、大沙地污水處理系統管網鋪設順利推進;沿江高速沿線征地工作基本完成;在全市率先推進重點公共項目拆遷安置房建設;新開通8條小公共汽車線路。制定實施《黃埔區社區市政綠化建設和環境改造工作方案》,實施“光亮工程”,為社區新安裝路燈2400多盞;推進轉制社區“改水工程”,完成沙步社區局部改水工程;開展“青山綠地”工程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綠化建設,新增南崗山、南山、姬堂等3個公園,新增綠化面積7.5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17.17平方米。
  城市管理和環境整治力度加大。紮實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建立健全巡查、報告、公示、通報、考核、獎懲、問責等系列制度,順利通過國家暗檢和技術評估,“三創”工作綜合排名全市第二,連續七年獲廣州市“羊城市容環衛杯”“城中村”環境衛生管理第一名。加大“六亂”、“兩違”整治力度,規範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整治“六亂”14.5萬宗,清拆“兩違”14.6萬平方米,取締了豐樂路天光墟市場和燈光夜市、東邦亮家禽批發市場、珠江村小市場、東苑商業街等“六亂”集聚點,城市環境面貌大為改觀。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檢查各類場所2.5萬多處,搗毀制假窩點144個。組織開展廢舊物品資源回收筒點綜合整治工作;加快市容環衛保潔作業市場化改革步伐。推進《黃埔區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開展污染源線上監控系統建設和“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民眾健康”專項行動。完成了8個池塘綜合整治和3個池塘水體生態修復。成功爭取市立項將長洲污水處理納入大學城污水處理系統。
三、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文體事業有新進步。廣泛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現代公民教育活動,倡導和諧的社會風尚。積極推進廣州海事博物館建設前期工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民眾文化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穩步實施創建省級文化先進區工作,4個街道文化站被評為省特級文化站,南灣社區文化室建成市農家書屋示範點。舉辦了廣州民俗文化節暨黃埔“波羅誕”千年廟會、首屆乞巧工藝展演等文體活動138場,新增4個免費電影放映點,完成了金花古廟、凌氏宗祠的修繕工作。大力清理整頓文化市場,營造了和諧的文化氛圍。啟動了區體育中心體育館籌建工作,新增3條街道通過市體育先進街道檢查驗收,所有街道達到市級以上體育先進街道,在市第十四屆運動會上取得103枚金牌的好成績。
  教育事業有新發展。順利接收了4所企業辦學校,落實接收廠校教職工與區屬學校同等待遇。開展了文沖等地區教育資源整合工作。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市86中學高分好評通過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驗收確認。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高考總上線率名列全市第二。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扶持規範民辦教育,促進了教育均衡發展。
  衛生事業有新成績。建成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街道覆蓋率達100%,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套用示範工作通過國家信息產業部的驗收,創建全國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工作通過國家覆核。強化了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監管和傳染病防治工作,全區未出現重大傳染病疫情。推出免費產前醫學檢查服務,創新計生工作機制,穩定低生育水平,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其他各項社會事業同步發展。制定實施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困難家庭和流動人員幫扶工作的若干意見》,加大了實物救助、重大疾病救助和教育救助力度,及時發放了臨時性物價補貼。積極創建“六好”平安和諧社區,11個社區獲省正式命名表彰。穩步推進“農轉居”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第一、二批參保率分別達到98.8%和76.1%,位居全市前列。大力開展“充分就業社區”創建活動,提前完成全區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轉制居民和“4050”人員就業安置率3項指標,“零就業家庭”就業率達100%。殘聯信息化建設達到了省試點示範區的要求,做法和經驗在全省推廣。啟動了數字檔案平台一期工程建設。人武和雙擁工作得到加強。人防、婦女兒童、統計、物價、糧食、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愛衛、修志、工商聯、貿促會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四、依法治區工作得到加強
  依法行政工作更加規範。堅持重大事項向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向區政協通報情況的制度,主動接受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認真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高度重視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意見的辦理,共辦理199件,議案和重點提案全部當年辦結,辦復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100%。制定實施《黃埔區政務公開考核辦法(試行)》,促進政務公開透明,政府決策更加科學民主。認真實施“五五”普法規劃,深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增強了幹部民眾的法制觀念。採取得力措施,妥善處理了一批多年懸而未決的歷史遺留問題。開展涉及民生的信訪問題專項治理,對歷年積累和排查出來的信訪老案、纏訪案進行了清理,28宗案件中有23宗得到了解決或基本解決;對隔牆路實施有限通行管理,降低了輸油管廊安全風險;理順了區供銷聯社管理體制,妥善處理了下屬企業退休人員社保等相關問題。
平安和諧社會建設有新亮點。制定實施《關於推進社區警務建設的若干意見》,在全市率先推進社區警務規範化建設,推動警力下沉,努力提高人民民眾的安全感,工作經驗和做法在全市推廣。全面完成區治安視頻監控平台和視頻監控網路建設任務,建成10250個視頻網點,實現了區-街-社區三級治安視頻監控網路互聯、互通。全年刑事立案數下降8.1%,其中入屋盜竊案下降12.1%,雙搶案下降27.9%。推出“旅業式”和“託管式”等出租屋管理模式,加強了流動人員管理。認真抓好人民調解工作,共調解民間糾紛620件,調解成功率達99.2%;越級上訪案件數同比下降71.4%。妥善處理了370宗勞資糾紛,為7510名員工追回被拖欠工資和押金等1574萬元。加強交通、防火和安全生產工作,杜絕了群死群傷的重特大事故發生,安全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市的指標範圍之內。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和信息化建設,搭建公共服務平台,提高政府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控能力。完善行政告知制度,理順了條塊關係,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強應急機制建設,成立應急管理辦公室,加強應急演練培訓,提高了應急能力。積極做好抗凍救災和春運應急工作,組織開展“給外來務工人員一個溫暖的家”“十個一”系列活動,營造了和諧的社會環境。
  機關作風建設取得實效。深入開展“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改進了機關作風,最佳化了政務環境。制定實施《廣州市黃埔區實施“清潔家園工程”問責暫行辦法》,強化了責任意識,促進了重點工作的開展。加大醫療衛生領域糾風力度,實行藥品網上競價限價陽光採購。注重抓好廉政宣傳教育,不斷築牢源頭治腐的思想防線。繼續完善電子監察系統,對全區101項網上行政審批事項開展線上監察。擴大財政國庫支付業務覆蓋面,全區67個一級預算單位預算內外資金全部納入綜合財政管理,有效減少財政資金沉澱。啟動國庫支付實時監控系統,為區主要領導及人大財經委、審計、監察部門開通遠程查詢功能,對財政資金實現實時、全程監督,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發生。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區各項事業所取得的成績是全區人民團結一致、奮力拚搏的結果,也是區內企事業單位和駐區部隊,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社會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幫助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黃埔區人民政府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培育發展第三產業的任務還比較艱巨,經濟結構有待進一步最佳化;二是資源環境壓力較大,生態文明建設步伐有待進一步加快;三是解決民生問題與民眾的要求還有差距,公共產品供給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四是公務員隊伍的思想觀念與科學發展的新要求尚有差距,廉政建設和政務服務有待進一步加強。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將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2008年工作安排
  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動經濟社會轉入科學發展軌道的關鍵一年。當前,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增強,我國改革開放步伐和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也面對許多困難和挑戰。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繼續解放思想,以世界眼光,謀劃黃埔新一輪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建設和諧黃埔為總目標,以新一輪思想解放為先導,重在最佳化產業結構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重在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加快城市化步伐,重在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重在加強政府管理服務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努力建設和諧黃埔,加速構建廣州東部新城區。
  今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降低4%;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1%;城鎮居民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增加就業崗位7500個,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在70%以上。為實現以上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加快步伐,拓展服務業發展空間
  從提高城市整體發展水平的戰略高度出發,適應新型工業化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新形勢,把發展服務業作為最佳化產業結構的重點,規劃建設臨港現代服務區、創意產業園、歷史文化旅遊區、大沙地“回”型商圈四大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不斷提高服務業的規模和水平,逐步形成充滿活力、特色明顯、優勢互補的服務業發展格局。
因勢利導,加快建設專業市場。依託大港口和大工業基地,引導市場進行功能創新,培育、提升和壯大一批規模大、輻射力強的大型專業市場。深挖港口經濟潛力,探索建設臨港到岸商品電子交易平台。藉助黃埔冷凍廠升級改造的契機,開發冷凍品交易市場。建成沙步無紡布批發市場,啟動玩具禮品城二、三期開發,探索承接廣交會輻射,拓展會展功能的有效形式。努力提升工程機械市場發展水平,加快文沖、塘口工程機械市場建設。利用交通樞紐建設的機遇,引導工程機械4S店項目在新建道路兩側布局。啟動省外運鋼材交易市場建設,打造魚珠國際木材市場電子交易平台,跟進富林木業市場建設,做大做強鋼材、木材專業市場。不斷提高市場組織化程度,引導入場商戶在我區交易結算,提高專業市場創稅能力。
創造條件,積極發展消費服務業。按照市“退二進三”的總體部署,大力推進區域性商貿中心和商業網點建設,完善多層次的行銷網路,繁榮商貿流通業。認真研究捷運、快速公交系統即將開通對區內及周邊地區居民消費習慣的影響,加快捷運周邊商業網點建設;啟動軸承廠地塊開發,加快建設綜合性商業中心的前期工作;進一步完善超市、商場、酒店、餐飲娛樂、批發市場等商業服務配套設施,大力引進知名百貨公司投資項目及大型折扣中心和倉儲會員店,充實“回”型商圈內涵,強化商業服務功能。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擴大文化娛樂、健身休閒等消費。挖掘特色旅遊景點,整合文化旅遊資源。以南海神廟景區為依託,整合龍頭山森林公園等周邊旅遊資源,抓緊策劃南灣水鄉民俗文化旅遊項目,打造以“海絲文化”為核心的南海神廟旅遊板塊;加快長洲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市的部署做好黃埔軍校接收準備工作,推進“農家樂”旅遊開發,打造以“文化休閒”為核心的長洲旅遊板塊。在適當發展民用房地產業的同時,加快引導房地產企業進軍商務房地產領域,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因地制宜,探索發展總部經濟。調整最佳化大沙中心城區功能布局,挖掘現有商業物業資源,規劃建設一批高品質的商務樓宇,吸引企業總部進駐。協助和安堡商務中心、埗東商業樓等樓宇招商,積極引進一批跨國公司和國內企業,包括電子商務在內多種形式的生產服務企業總部及中介服務機構,進一步發揮樓宇商業潛能。利用國有物業靠近商業中心的優勢,加快大沙購物城等項目改造、建設,使國資在商業發展和培育總部經濟中有所作為。結合港口區域特點,重點發展倉儲物流、加工貿易、保險代理、報關中介、法律諮詢等臨港商業服務業態,增強商務服務功能;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綜合運輸、倉儲配送、信息平台等設施配套,著力引進一批高附加值的重點物流項目和服務型企業總部。
立足長遠,扶持培育新興產業。依託國家網路遊戲動漫產業基地黃埔園區,大力扶持網遊動漫產業發展,吸引相關動畫製作、影視、網遊、工業設計、廣告、會展、漫畫出版等企業進駐,培育形成知識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文化創意產業鏈條。抓緊推進玩具禮品城後續建設,開發周邊物業資源,擴充創意產業發展載體。落實政策扶持措施,發揮商會及行業協會作用,強化對創意企業的服務扶持。
  二、最佳化結構,增創製造業競爭優勢
  堅持好字優先,堅持扶優扶強,堅持自主創新,努力提高製造業發展水平,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
  不斷最佳化企業服務,擴大產業集群效應。通過增資擴產和延長產業鏈條,鞏固和壯大汽車及零部件、石油化工兩大產業集群。千方百計為擴產項目加快建設創造條件,支持廣石化新上深加工系列項目,增強我區精細化工產業發展後勁。積極跟蹤協調推進廣元科技、區內重點電力企業等新上擴能改造項目,逐步推動價值鏈的提升。強化服務,力促喜力啤酒項目早日動工建設,加快引進酒類飲料食品項目,形成集聚效應,探索培育新的產業集群。
  著力調整產業結構,落實節能減排措施。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方針,推動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積極引進符合環保要求、發展前景好、處於產業鏈高端的先進制造業,促進工業向高科技、高集聚、高附加值發展。進一步提高產業投資項目的土地、市場、節能、環保等準入門檻,堅決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產業。促進已關閉、停產的傳統工業企業轉型發展,大力支持廣冶黃埔工業製造加工中心等一批轉產項目建設,加快盤活資源。服務轄區有意向的化工企業,積極做好產業置換前期工作。突出抓好轄內十大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減排工作,堅決完成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大力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加強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引導創建清潔生產示範企業。
切實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支持民企做大做強。全面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努力營造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市場環境,促進民營經濟新飛躍。引導民營企業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鼓勵天賜、匯香源、藍月亮等有條件的民營企業上市融資,為有上市意願的民營企業和中小科技企業提供諮詢、培訓等服務,促其不斷增強競爭優勢,推動民營企業集約升級發展。加快民營經濟的國際化步伐,推進民資與外資的嫁接,注重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海外智力,促進企業產業配套、技術研發、管理人才等資源的最佳化升級。鼓勵創業投資,積極培育成長型中小企業。設立融資擔保專項資金,加快推進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試點。強化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意識,引導民營企業依法誠信經營,保護環境,維護員工合法權益。
  大力鼓勵自主創新,增強企業競爭力。進一步完善科技管理體制,制定和落實扶持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各類科技公共平台,全面發揮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與政府四位一體的研究開發機制在科技創新中的基礎性作用,提升源頭創新能力。繼續強化區科技經費、區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以企業為主體加大科技投入,增強產品競爭力和獲利、創稅能力。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協助更多企業建立和申報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探索產學研聯合向全方位、集約化和規範化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大力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品牌戰略和標準戰略,制定我區《鼓勵企業創立名牌獎勵辦法》,激勵企業創立更多名牌和馳(著)名商標。完善優秀科技人才的發現、培養、引進、使用體制機制,進一步提高我區對各類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夯實創新之本,為建設創新型城區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證和廣泛的智力支持。
三、扶持社區,加速城市化發展進程
  切實加大扶持、引導力度,加快發展步伐,加速轉制社區城市化進程。
  整合社區土地物業資源,提升社區經濟發展質量。積極落實產業置換措施,引導相關轉制社區淘汰高污染、多安全隱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加大對轉制社區物業立面改造的支持力度,提升物業檔次,提高集體經濟收入。加快重點項目返還用地開發利用,積極推進狀元山、將軍山、橫沙十六冶、南基等產業用地的規劃報批和前期建設,解決項目載體問題。在規劃引導、手續辦理、招商引資等方面繼續加大支持力度,積極引進優質項目帶動產業基地建設。結合“城中村”改造試點,高起點規劃建設社區經濟發展新載體,探索社區經濟發展新機制,促進最佳化升級。
  啟動“城中村”改造試點,最佳化社區人居環境。加大對轉制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繼續實施“光亮工程”;加快推進“城中村”池塘綜合整治;抓緊落實沙浦大街等一批社區道路改造工作;完成沙步、橫沙、夏園等社區的改水工程;努力爭取市立項建設雙崗生態公園和茅崗三坊公園,積極推進馬崗村、清河南等一批綠化景點建設。抓住市政府出台“城中村”改造政策的契機,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社區為主體,加強調研,完善規劃,積極穩妥推進改造試點工作,力爭文沖、橫沙社區於今年內正式啟動改造。推動南灣社區綜合整治,探索多形式改造發展模式。
  推進集體經濟規範化改革,提升社區管理水平。規範集體經濟組織運作,推行公司化改革試點,進一步理順社區管理機制。探索實行“社企分開”,逐步增加對社區公共事務管理的投入,為社區集體經濟規範發展創造條件。強化街道服務監督社區經濟發展的職能,進一步加強社區財務管理。加強指導協調,切實做好社區選舉換屆工作。
四、強化建管,打造現代化文明城區
把握市“東進”戰略重大機遇和主幹路網完善成型的重要時機,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由中心城區向東部城區推進,市政基礎設施配套由城市社區向轉制社區輻射,統籌布局全區發展。以創建為動力,堅持長效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完善城區規劃。大力推進護林路、沿江高速、石化路、黃埔大道支線、蟹山西路、黃埔東路雙沙段等重點路段的環境整治規劃工作。繼續開展南灣古村落保護規劃、長洲島深井古村保護規劃、橫沙書香街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加快實施大田村整體搬遷計畫,配合推進魚珠新社區建設。
加快市政建設。建成開通豐樂北延長線、黃埔大道支線;推進護林路三期、大沙東路三期建設;配合做好東二環、沿江高速、新化高速、捷運五號線及大沙地污水處理系統管網鋪設工作;實施大沙東路、港灣路等道路“黑化”改造和轉制社區道路改造。配合完成BRT(快速公交)項目建設,加速小公汽線路向轉制社區延伸。開展“青山綠地”、“藍天碧水”工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完成烏涌綜合整治,實施文涌、廟頭涌綜合整治;做好長洲水系復通和龍頭湖規劃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長洲新擔涌公園和燦山公園建設。
加強城市管理。鞏固提高創衛工作成果,全力以赴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加強和改進民眾滿意度尚未達標的工作項目,繼續加大解決市容衛生、環境保護、交通秩序、行政效能、行業風氣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力度,使創建工作真正成為一項“民心工程”,確保順利通過國家檢查。整合街道管理服務資源,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礎作用,理順條塊關係,促進條塊結合,調動多方面積極性加強城市管理。認真實施《黃埔區深化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完成環衛保潔社會化改革,實現環衛作業管辦分離,提高保潔水平。加大“兩違”、“六亂”綜合整治力度,推進執法格線化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全面落實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嚴格土地執法,加強土地資源管理。深入開展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強化環境監察,切實推進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全面達標和總量控制工作,積極預防和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確保環境安全。
五、民生為重,建設普惠型和諧城區
著力加強社會建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學有優良教育、勞有較好收入、病有便捷醫療、老有基本保障、困有關愛幫扶。
加快發展科教文體事業。加強科普工作,提高科學素養。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加強學風、教風、校風建設。全面完成企業辦學校接收任務,推進紅山、長洲地區教育資源整合,確保80%的義務教育學校達到規範化學校要求,迎接教育強區複評。深化教育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加強校長、教師隊伍建設。加大財政投入,全面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加強經濟困難家庭助學工作,促進教育公平。創建省級文化先進區,進一步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建設和諧文化。加快廣州海事博物館建設。組織開展“全民迎奧運、辦亞運”為主題的系列民眾體育活動,抓緊推進區體育中心體育館建設,辦好黃埔地區第六屆運動會。
努力提高衛生服務水平。繼續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探索政府購買公共衛生服務與居民醫療保障相結合的,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新模式。全面推廣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充實社區衛生服務內涵。充分利用區域醫療資源,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完善疾病預防體系和衛生監督體系,確保食品藥品安全。進一步最佳化計生管理服務措施,穩定低生育水平。
切實加強就業社保工作。著力解決轉制居民、“4050”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困難,提升勞動技能培訓水平。貫徹實施《勞動契約法》,強化企業工資支付監控,改善勞動用工環境,建立和諧的勞動關係。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繼續推進“農轉居”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啟動城鎮居民和“農轉居”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督促企業落實農民工參加工傷和醫療保險制度。
逐步加大扶貧濟困力度。完善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加大對困難家庭和流動人員的幫扶力度,將低保“邊緣群體”納入救助範疇,緩解其看病難、上學難等現實問題。不斷最佳化居家養老服務,切實加強對殘疾人的幫扶,努力解決困難家庭住房問題。加強法律援助和服務,暢通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
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完善信訪工作機制,妥善解決涉及民生的信訪問題。全面推進“六好”平安和諧社區創建工作,進一步加強出租屋和流動人員管理,完善社區警務建設,有效整合基層治安資源,構建以社區警務室為主導的群防群治網路。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多發性刑事犯罪。建立完善應急機制,實行部門聯動,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大力推進安全監管信息化管理,重點抓好消防和交通安全、山林防火等工作,切實防範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發展其他各項社會事業。完善優撫安置機制,做好人武工作,積極開展國防和雙擁教育。關心婦女兒童事業,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紮實做好統計、物價、糧食、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愛衛、檔案、保密、修志、工商聯、貿促會、工會、人防等工作。
六、依法治區,提供高效能行政服務
堅持依法履行職能,弘揚求真務實作風,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強化對執法行為的評議、考核和違法責任追究,加大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的查處力度,不斷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實行政務公開,拓寬知情知政渠道。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接受人民政協和各民主黨派的監督,接受新聞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認真聽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努力使政府決策更加科學民主。積極開展普法教育,加強和改進司法工作,保障和維護公平正義。
加強機關作風建設。認真開展“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學習討論活動,確保思想觀念跟上時代進步新潮流、適應事業發展新需要、符合人民民眾新期待,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促進新的大突破大發展。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塑造科學發展精神,破除各種不符合、不適應科學發展的思想束縛和體制障礙,營造幹事創業、開拓創新、講求實效的工作氛圍。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千方百計化解改革和發展中的各種制約因素;加強溝通協調,最佳化財政體制,提高公共產品供給能力。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密切聯繫民眾,努力在為民辦實事上下功夫,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狠抓工作落實,解決好民生問題,增強政府的執行力和親和力。完善行政告知制度,堅決制止推諉扯皮現象,確保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切實加強公務員隊伍的教育和管理,重點加強領導幹部的從政道德、法紀法規和警示教育,努力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腐敗。探索推行使用“公務卡”結算改革試點,提高公務支出透明度。堅決反對大手大腳、鋪張浪費,強化行政監督和審計監督,切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樹立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讓我們沿著黨的十七大指引的方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領導下,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真抓實幹,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努力開創和諧黃埔建設新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