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和今年以來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州科學城的殷殷囑託,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堅強領導下,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複雜形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努力推動黃埔新時代發展出新出彩,圓滿完成了區一屆人大七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
經濟發展再創新高。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502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創六年新高;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936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速創六年新高;商品銷售總額8900億元,增長38%,增速創十年新高。固定資產投資1398億元,增長20.1%。在全面落實減稅降費基礎上,財稅總收入1168億元,增長11%。地區生產總值、實際使用外資等七項主要指標位居全國經開區第一。
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比提升1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居全國經開區第一。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75家,增長26%;軟體業營業收入增長22%,總量占全市四成。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新材料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3833億元,增長8.6%,高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2.9個百分點;生物製藥領軍龍頭企業百濟神州投產;粵芯晶片填補廣州“缺芯”空白,帶動集聚設計、封測等上下游企業61家,助推廣州積體電路產業全鏈條發展。
發展動能澎湃強勁。堅持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引進阿斯利康、西門子等重大優質項目164個,總投資超3000億元,其中益海嘉里等產出超百億項目12個,榮獲聯合國“2019年度全球傑出投資促進機構大獎”。舉辦4次大型集中動工活動,新增動工項目307個。以樂金OLED、鴻基創能等為代表的一批新動能核心骨幹企業投產,全年重點產業項目投試產達到60個。新增市場主體5.2萬戶,同比增長87%,增速居全市第一。
(二)重大戰略平台加快建設
知識城打造新引擎。“一核兩心三區”城市發展格局不斷最佳化,中新廣州知識城二期合作加快推進,環九龍湖總部核心經濟帶啟動建設,生物醫藥價值創新園、積體電路價值創新園等園區15個項目竣工投產、54個項目加快建設,海絲知識中心、國際數字樞紐等重大平台加速集聚,推動中新雙方在科技創新、教育培訓、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取得新進展。
科學城展現新變化。創建“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範區,丸美、億航、維港成功上市,方邦成為廣州科創板第一股,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占全市八成。“雙創”示範基地建設連續2年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入選國家級“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示範園區,雪松、創維、日立等總部項目建成入駐,雲升天紀、樂金偏光片等36個項目投產,“五年大變化”邁出堅實步伐。
黃埔港煥發新活力。大灣區航運研究院等90家航運機構落戶,洪聖沙碼頭啟動轉型,廣物魚珠產城綜合體開工建設,中國軟體CBD總部建成運營,成為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重要片區。
生物島實現新提升。島內環境全要素升級,恆瑞研發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落戶,默克創新中心投入使用,成功舉辦第三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全國首個5G自動駕駛套用示範島啟動建設。
狠抓土地儲備,著力解決翟洞地塊歷史遺留問題,完成“三條圍”拆遷,整理出兩個3平方公里的連片土地。大力實施“灣區+”戰略,穗港智造特別合作區、穗港科技合作園啟動建設,新華穗港城、灣區氫谷等項目動工。
(三)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
體制機制改革成效顯著。結合政府機構改革推動行政區、功能區最佳化融合,創新設立營商環境改革局、民營經濟和企業服務局。大力推動街鎮行政區劃調整,強化基層治理能力建設,為知識城、科學城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推動區屬國企整合重組,國企資產增長超60%,營業收入突破百億,增長108%。
營商環境進一步最佳化。主動承接用好44項省、市級事權,有效破解項目落地、人才落戶等瓶頸,出台5G、工業網際網路等產業政策,營商環境指數排名全國經開區第一,成為全省唯一“2019中國改革年度案例”。全國首創“區塊鏈+AI”商事服務模式,“12345”審批模式在全國推廣,成立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等3項改革經驗在全省複製。
城市更新改革探索加快。強化省“三舊”改造改革創新試點責任擔當,創新“快拆快批快建”工作機制,推進城市更新流程再造,出台“城市更新10條”,形成“1+20”更新政策體系,改造速度和總量在全市領先。
開放合作再結碩果。推動跨區域合作,共建京廣協同創新中心,建立與重慶銅梁、齊齊哈爾等地的產業和市場合作,廣清產業園獲評國家級共享協同發展園區。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中烏(黃埔)國際創新研究院落戶,泛亞“沙特石油化工化纖一體化”項目動工建設。
(四)科技創新能級大幅提升
創新樞紐地位凸顯。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承載區建設,引進中科院微電子所等10家大院大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成為全國納米科技轉化主戰場,太赫茲國家科學中心構建全國最完整的太赫茲技術創新鏈條,打響“黃埔實驗室”品牌。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3家、占全省1/2,新增省製造業創新中心3家、占全省3/5,國家級高新區排名躍升至第7位,科技創新實力穩居全國經開區第一。
創新成果更加豐碩。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6項,增長50%。獲得中國專利金獎,各類專利獎21項,占全市近一半。專利授權量1.76萬件,增長20%。PCT國際專利申請量756件、發明專利授權量2803件,居全國經開區第一。
創新生態持續最佳化。新引進院士15名,高層次人才達到882名,居全市第一。新增國家級孵化器4家,3家孵化器獲國家考評優秀。規模達60億元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落戶,成立大灣區協同創新研究院,與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科技成果轉化合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五)城市功能品質全面最佳化
基礎設施加快完善。大力度推進開放大道等41條道路全要素升級,建成北二環—開創大道出入口等重點道路12條,捷運21號線全線通車,有軌電車1號線試運行。建成5G基站2500個,實現重點區域5G網路全覆蓋。
城市治理鞏固提升。永和河等4條河涌通過國檢,河長制、環保責任制考核均居全市第一。258個小區實現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投放。拆除違法建築超600萬平方米。創新“五治同創、陽光村居”社會治理模式,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案件類警情下降9.7%,群體性事件下降29.8%,圓滿完成70周年大慶安保工作。
鄉村振興加快推進。建成28個乾淨整潔村、17個美麗宜居村,超額完成省、市下達任務,洋田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提前一年完成“廁所革命”三年任務。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經濟淨利潤增長32%,分紅總額增長13.7%。
(六)民生福祉切實加強
基礎教育優質均衡。新開辦中國小、幼稚園21所,新增學位1.5萬個。新招聘教師850名,新增高級以上教師75名。為來穗人員隨遷子女提供學位數量連續三年居全市第一。東薈花園國小獲得2019跳繩世界盃賽18個單項冠軍。
醫療衛生穩步提升。廣州開發區醫院與黃埔紅會醫院整合建成區屬第一家三級醫院。加強兒科服務能力建設,解決科學城片區兒科看病難問題。在全省率先推行疫苗儲送一體化和全流程追溯管理。全區新增住院床位175張。
文體事業快速發展。實施重點片區光亮工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黃埔之夜”活動精彩紛呈。舉辦全國新區經開區高新區首屆職工健康運動會,承接世界名校賽艇邀請賽等重要賽事,第三屆黃埔馬拉松成為全民盛事。
社會保障堅實有力。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獲評“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新增養老床位1626張,為6000多名老人提供愛心午餐服務。陽山精準扶貧、黔南州東西部扶貧協作紮實推進。
人民武裝、退役軍人、工商聯、民防、海防、糧食、物價、保密、打私、對台、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進展,青年、婦女、兒童、殘疾人、僑務、外事、工會、檔案、氣象、地方志、供銷社等事業加快發展。
這一年,我們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狠抓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切實把區委工作要求執行落實到位。我們自覺接受監督,成為國務院辦公廳“雙百”督查聯繫點,高質量辦理市、區代表議案、建議155件,委員提案、意見143件。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緊盯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迎難而上,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乾成了不少過去想乾而沒有乾成的難事。我們攻堅克難,啃下了花莞高速、東北貨車外繞線等征拆“硬骨頭”,成功推進廣汕路拓寬、黃埔東路升級,全面啟動豐樂北等重點區域改造。我們擔當作為,珠江鋼鐵、南科電子等地塊長達十餘年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破解,九龍水質淨化一廠、三廠歷時8年成功投產。我們大膽改革,深入推進教育“區管校聘”、醫療機構績效管理,教育和醫療事業不斷得到加強。邁入新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市防控工作要求,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第一時間構建疫情防控“四級責任”體系,狠抓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在最短時間內遏制疫情,實現本地確診病例“清零”、患者“零死亡”。第一時間構建防、控、治一體化科技戰疫體系,口罩、防護服、中醫藥等防疫物資馳援國內外,檢測試劑日產量占全國1/4,在疫情防控中作出了黃埔貢獻。第一時間出台“暖企8條”“穩企6條”“新基建10條”,率先實現規上工業企業100%復工復產,組織5次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投產,在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中邁出堅實步伐。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全區黨員幹部聞令而動、奮勇爭先,醫務人員逆行衝鋒、捨身忘我,科技工作者協同攻關,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幹部、志願者堅守崗位,快遞、環衛、抗疫物資生產人員不辭勞苦,全區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鑄就了一道抵禦疫情、護佑生命的鋼鐵長城,湧現了一批無私奉獻、敢於擔當的先進典型,新時代黃埔精神在這場戰役中得到了進一步檢驗、詮釋和升華。在此,我代表黃埔區政府,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廣大黨員、幹部、民眾,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支援我區疫情防控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感謝!向過去一年為黃埔建設發展作出貢獻的全區人民、廣大建設者和駐區部隊官兵,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向關心支持黃埔現代化建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過去一年,特別是在這場疫情大考中,我們更加清醒地看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新舊動能轉換不夠快,新興產業支撐力還不夠強;城市治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疫情防控暴露出社會治理、公共衛生服務、應急能力建設等領域還有許多短板;民生保障有待加強,教育、文化等優質公共服務供給還有不足,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還比較突出;政府職能仍需進一步轉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仍較突出,不擔當不作為問題依然存在。對此,我們一定要努力改進工作,切實履行職責,盡心竭力不辜負全區人民的期待。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十分重大。按照區一屆六次黨代會的總體部署,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市和區委的工作要求,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扭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這個“綱”,學習對標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爭當科技創新尖兵、現代產業發展標兵、高層次人才精兵、營商環境改革強兵、全面從嚴治黨排頭兵,讓廣州開發區這面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旗幟始終高高飄揚,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展現黃埔擔當。
由於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區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綜合研判形勢,我們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的具體目標,主要目的就是要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工作,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做好今年的工作,我們要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重點抓好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突出逆周期調節的戰略思維,迎難而上,超常規推動重點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越是經濟下行,越要逆勢而上。我們要狠抓投資,以“百大項目慶百年”為契機,在重大平台、“三舊”改造、國資國企等領域加強並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切實增強有效投資的拉動作用。我們要狠抓科技創新,超常規推進大院大所大科學裝置等建設,推動資本為科技創新服務、科技為經濟質量服務、經濟為人民生活服務。二是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破難攻堅,創造性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再創新標桿。越是形勢複雜,越要改革開放。要發揮我區在營商環境建設上的既有優勢,進一步在城鄉融合、人才引進、與港澳對接、學習新加坡先進經驗、對標世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等方面,結合黃埔的實際,再大力度地推動一批制度改革的試點和創新,成為新一輪國家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的典型和示範。三是要強化主體主責主動意識,擔當作為,率先走出一條有效應對衝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越是任務艱巨,越要擔當作為。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在征地拆遷、土地整備、項目建設等“硬骨頭”面前,實打實、硬碰硬地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綜合施策、力爭上遊,在應對疫情衝擊中贏得主動、贏得未來,為“十四五”發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具體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奪取“雙勝利”中凸顯黃埔作為
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增強逆周期調節的主動性,加大投資長遠謀劃的戰略性,以紮實有力的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完善全方位防控鏈條,持續鞏固擴大防控成果。築牢口岸入境“大門”第一道防線,落實入境人員全閉環健康服務。守住村社、廠區、商場“小門”,最佳化“大數據+格線化”智控體系,加強健康碼管理。管好開學複課學校“校門”,全面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教育教學秩序。
加強經濟運行精準調控。圍繞解決產業鏈受損、供應鏈受阻、資金鍊緊張等問題,用好促進消費品工業發展辦法等政策,引導出口轉內銷和供應鏈國產化替代,加強政銀企對接,支持企業通過貸款、上市、發行債券等多種渠道融資。實施外貿提升工程,支持外向型企業線上行銷,鼓勵企業通過廣交會等平台爭取國際訂單。落實消費券等鼓勵舉措,支持餐飲、住宿、文化、旅遊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消費回升。
擴大項目高強度投資。強化精準招商、靶向招商,重點引進現代氫能源、寶能等一批重大項目,力爭落地總投資十億級項目30個、五十億級項目10個、百億級項目4個。以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重大工程“兩新一重”建設為重點,實現知識城固定資產投資超500億元,“三舊”改造固定資產投資超500億元,區屬國企項目固定資產投資超500億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加快諾誠健華等重大項目建設,確保寶潔新智造中心等重點項目投產,實現重點產業項目動工100個、投試產60個。
(二)全力構建“平台+園區”融合發展新格局,在承擔國家使命中作出黃埔貢獻
圍繞北部牽引、中部建帶、南部成鏈,加快構建“四區四中心+一區一園”發展格局,強化多點支撐、多極帶動,在“雙區驅動、雙核聯動”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打造知識創造高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承載區,推動大科學裝置先行啟動區、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區建設,加快推進形成“智谷氫谷藥谷美谷納米谷”五穀豐登產業發展新局面,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成果中試和套用推廣基地。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推動知識城總規批覆,推進知識塔等項目建設,共建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範區。
打造產業智造高地。實施黃埔製造提質工程,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建設積體電路產業公共服務平台,以粵芯晶片為龍頭打造積體電路產業園。創建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標準化試點,圍繞立景創新等項目建設翟洞智慧型製造產業園,以天基信息系統為基礎,推動低空軌道衛星產業化套用。打造世界頂尖的生物醫藥和生物安全研發中心,加快籌建燃石醫學、百奧泰等項目,圍繞GE、龍沙、百濟神州等項目建設世界級生物製藥基地。推進科學城創新發展,打造世界領先的中國智造中心,建設中國工業網際網路中心,培育“中國智造”標桿企業,新增“上雲上平台”企業100家。
打造貿易創新高地。建設科學大道—開創大道、環九龍湖、魚珠灣等總部經濟帶,引進一批科技、金融、商貿等總部企業。推進專業物流園區集中布局,發展E國際貿易,提升商貿樞紐能級。創建綜合保稅區,發展保稅檢測維修等新興業態,爭取開展所得稅、關稅優惠、便利通關等試點,積極探索離岸貿易,創建服務“一帶一路”的新貿易創新中心。
打造開放合作高地。積極推動與港澳規則銜接,加快新華穗港城、黃埔國際郵輪港、穗港澳航空產業基地等項目建設,深化法律、會計、智慧財產權等領域合作,借鑑港澳工程建設管理模式,進一步簡化境外企業準入手續。加強中歐、中英、中烏、中以等“一帶一路”合作,強化生物醫藥、高端醫療、機器人、氫能源等領域協同創新發展,推動中沙吉贊產業聚集區建設。
(三)加快營造新經濟形態,在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上打造黃埔硬核
適應後疫情時期需求變化,以構建多元化套用場景為抓手,著力營造數字、流量、綠色新經濟形態,增強實體經濟發展韌性。
做精做實數字經濟。發展新一代信息網路,建設國際數字樞紐,布局網際網路國際出入口等信息基礎設施,打造一批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技術融合創新的套用場景,建設“雙千兆”城市。推進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建設,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長廊,創建以工業軟體為特色的國家級信創基地、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體名區。
做強做新流量經濟。大力發展生鮮電商、直播電商等新零售新業態,加速發展網路視聽、遊戲動漫等線上娛樂,舉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重點發展科創金融、區塊鏈金融等特色金融,培育旗艦型金融企業,爭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化基金(第二期)、大灣區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基金等基金落戶,打造要素齊全、特色鮮明的金融服務創新功能區。
做大做優綠色經濟。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加快烯灣科技、廣石化供氫中心落地建設,打造以小鵬汽車等項目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拓展新能源汽車在市政環衛、物流運輸等方面的套用,完善充電樁、加氫站布局,完成大觀停車樓等2個公交站場充電設施建設。打造智慧型交通,引進百度等智慧型網聯汽車龍頭企業,穩步推廣自動駕駛計程車。集聚燃料電池、石墨烯等檢驗檢測中心,打造國家檢驗檢測服務業集聚區。
(四)全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樞紐核心區,在創新驅動發展中塑造黃埔典範
面向全球配置創新資源,激發全鏈條科技創新活力,形成強大的源頭技術供給和成果轉化能力,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實現高端創新資源大集聚。發揮黃埔實驗室“集聚、加速、協同、攀登”四大功能,推動人類細胞譜系、航空輪胎動力學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太赫茲國家科學中心等高水平研究機構,努力把生物島實驗室建設成為國家實驗室。全年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以上。籌建廣州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廣州大學黃埔研究生院等高水平大學。積極引進培養戰略科學家、產業頂尖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全年新增高層次人才100名以上,新增博士後科研創新平台5個以上。
推動開放創新發展大融合。探索建設“一帶一路”合作創新示範區,拓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合作。加強大灣區科技合作交流,與寶安區打造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先行先試地,與光明區打造生命科學成果協同轉化新高地,與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共建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協同發展示範地,推動穗港科研機構聯合創新,打造大灣區工業設計中心等科創合作平台,推進大灣區協同創新研究院、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高端科學儀器創新中心等項目建設。
構築科技成果轉化大平台。聚焦變革性技術產業化,搭建更多新技術套用試驗場景,打造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創建大灣區新興產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加快建設“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範區,健全科技型民營及中小企業常態化服務機制,支持企業“走出去”實施併購重組,著力培育一批獨角獸、“專精特新”、行業“單項冠軍”以及對全球產業格局具有重要影響的龍頭企業,全年市場主體增長20%以上。完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鏈條,構建以新技術培育為導向的垂直孵化平台,新增國家級孵化器3家以上。
(五)全面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在國家級開發區創新提升中樹立黃埔標桿
對標最好最優,加快創建國家級開發區創新提升新體制,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充分挖掘營商環境軟實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推動營商環境改革再突破。爭創國家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推進科學城複製知識城省級管理許可權和財稅、用地等政策,推動廣東自貿區省級許可權知識城全覆蓋。落實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積極引進南方數字交易所,支持廣東股權交易中心創設“科技創新專板”,推動有色金屬、化工產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設。落實“金鑲玉”2.0版等系列政策,圍繞企業在疫情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出台更多針對性政策舉措。最佳化“企業有呼、服務必應”工作機制,開創線上線下一體化企業籌建服務模式。
推動政務服務品牌再提升。積極爭取綜合授權改革試點,大力壓減各項審批辦理時限,落實簡易低風險項目便利舉措。加快數位化政務服務建設,推出更多不見面審批事項,推廣“一網通辦、一窗通取”,創新“AI+政務”,實施智慧型審批事項50項。探索“區塊鏈+信用監管”,實現數據共享、監管聯動,打造“流程最優、材料最簡、成本最低、時間最短”服務品牌。
推動智慧財產權綜改再深化。加快建設智慧財產權服務園區,爭取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落戶,創建智慧財產權跨境交易平台。建設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中心,發展質押融資,發行證券化產品2個。推動專利保險試點,開發運營智慧財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爭創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試點示範區,培育區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20家、示範企業10家。
(六)全麵塑造現代化城市品質,在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中彰顯黃埔形象
強化科學、精細、智慧型城市建設管理,推動城市空間轉型、城市功能蝶變,把黃埔建設成為廣州城市發展的新樣本。
高標準構建樞紐型交通網路。全面融入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推動黃埔高鐵站、知識城高鐵站建設,加快建設捷運5號線東延段、7號線二期、穗莞深城際軌道。實施“72386”外圍交通發展行動,規劃建設人才大道等主幹道路,加快從埔高速、永九快速等高快速路建設,推動琶魚、沙魚洲等隧道儘快動工。加快有軌電車線網建設,加快建設科學城至知識城快速通道,推進開放大道、創新大道、知識大道等交通大動脈建設,全面完善重點園區道路配套。
高起點推進精細化城市治理。打造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示範區,構建智慧型交通綜合管理系統,推進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型電網、智慧型建築等重點工程,建設“令行禁止、有呼必應”綜合指揮調度平台2.0版。持續推進主幹道路景觀提升,加快油麻山生態公園建設,創建容貌示範社區2個、示範街鎮1個。加強管道燃氣入戶、占道施工管理、城鄉環衛一體化等工作,創建14個垃圾分類示範村,垃圾減量率達到38%以上。
高品質最佳化集約型城市空間。爭創“三舊”改造國家級試點,堅持總體規劃、分批實施、總量平衡,落實“快拆快批快建”,啟動珠江村、南灣、何棠下等13個項目改造,推進火村、筆村、蘿峰等28個項目建設,確保三年、力爭兩年完成全區“三舊”改造拆舊任務。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支持加裝電梯。加快村級工業園、專業市場升級改造,推進福山福洞搬遷,重點抓好護林路沿線等片區征拆,全年收地1.1萬畝。推動違法用地按時清零,力爭拆除違法建築700萬平方米。
(七)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展現黃埔擔當
圍繞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照既定目標,打硬仗、啃“硬骨頭”,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污染防治、風險防範化解攻堅戰。
脫貧攻堅要決戰決勝。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數字鄉村發展試點,爭創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示範區。推進鄉村振興“一二三四”工程,打造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一個龍頭”,建設廣汕路、九龍大道鄉村振興“兩條主軸”,創建逕下、蓮塘、麥村“三個精品村”,實施水稻、水果、蔬菜、花卉“四個萬畝”農業發展計畫。高標準建設隆平院士港,在生物種業、智慧農業等方面探索創新,打造現代農業科技“黃埔軍校”。全面完成陽山縣對口幫扶任務,加強黔南州東西部扶貧協作,推進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一區三園”開發建設,打造政策疊加、利益共享的跨區域合作“廣清樣板”。
污染防治要決戰全勝。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規劃,加大環保督察整改力度,創建全市首個生態文明示範區。打贏藍天保衛戰,迎接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國檢,全面落實工地“六個100%”,堅決整治揚塵問題。打贏碧水攻堅戰,持續整治“散亂污”場所,開展排水單元達標專項攻堅,落實佛塱、楓下等11個農村雨污分流改造,力爭南崗河、鳳凰河、金紫涌達到IV類水標準。打贏淨土防禦戰,開展第三批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深入推進土壤污染綜合防治。
風險防範要決戰完勝。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應急管理體系,確保社會大局安全穩定。打造廣東省生物安全與健康產業先導區,建設大灣區生物安全創新研究院、生物安全創新港、荔枝山生物安全園,打造納米生物安全中心,構建生物安全戰疫體系。加強智感安防小區建設,依法打擊各類犯罪,全面創建“廣州最安全區”。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海綿城市,構建與強降雨相適應的強排水體系。防範化解金融、債務、勞資糾紛等風險,加強生產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全面提升民眾安全感。
(八)堅決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在增進民生福祉中提升黃埔溫度
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堅決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努力辦好民眾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實事,打造民生幸福標桿。
增強基礎教育軟實力。著力引名師、建名校,打造開發區、高新區、知識城、黃埔軍校系列學校品牌,讓教育成為黃埔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探索組建黃埔教育集團,深化“區管校聘”改革和集團化辦學,完善校長、教師考核激勵機制。開展人工智慧教育試點,推廣線上教育。新增公辦中國小5所,新增學位超7000個。新建幼稚園8所,新增幼稚園學位超2300個。
推動醫療衛生大提升。強化區疾控體系建設,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推進魚珠、南崗、雲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址建設。構建中西醫結合的醫療救治體系,加快嶺南醫院二期等醫院建設,推進黃埔區中醫醫院、蘿崗紅會醫院、黃埔區婦幼保健院改造提升,建設胸痛中心和危重症孕產婦、新生兒救治中心,構建“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
煥發文體事業新活力。創建大灣區多元文化交流創新示範區,建設南海神廟文化景觀帶、長洲島珠江國際慢島,建成廣州海事博物館,籌建外貿博物館,打造文化地標和“網紅打卡地”。推進新時代紅色文化中心、黃埔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提升東江縱隊紀念廣場、辛亥革命紀念館、黃埔軍校等文化品牌影響力。繼續辦好黃埔馬拉松等明星賽事,完善綠道、碧道網路,新建健身步道3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