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增城區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增城區政府工作報告是由增城區人民政府發布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7年增城區政府工作報告
  • 檔案類型: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6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政府按照廣州建設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和樞紐型網路城市的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中等規模生態之城的目標定位,堅持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狠抓招商引資促產業轉型,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1億元,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30億元,增長8.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3億元,可比增長6.69%;固定資產投資526億元,增長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7億元,增長11.3%。全區年末本外幣存款1261.66億元,增長14.8%,本外幣貸款944.43億元,增長8.25%。
  ——招商引資成效明顯。新引進重點項目90個,投資總額962億元,預計年產值1610億元;在談項目85個,投資總額472億元,預計年產值994億元。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單筆投資額最大的先進制造業項目——富士康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項目成功落戶;增城開發區共引進中汽研華南總部等重大項目13個;全國僑夢苑建設工作交流會在增城召開,新入駐僑夢苑項目6個。
  ——經濟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先進制造業發展壯大,提愛思新工廠、日立二期等一批工業項目建成投產;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工信部電子五所總部新區、低碳總部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廣州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區進駐企業333家。生態旅遊業平穩發展,金葉子酒店二期、香江健康山谷三期、森林海歡樂水城等一批高端旅遊項目開工建設。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小樓、朱村現代農業園區基本建成,中新、石灘、派潭、正果4個農業園區抓緊規劃建設。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增強,新增市場主體16516戶,註冊資本205.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7%和62.56%。推動創新發展,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44家。
——產業項目建設紮實推進。全力抓項目促投資優質量,分類推進5大類323項產業項目建設,投入115.2億元推進86個年度重點項目建設。建立區領導聯繫項目工作機制,重點督促67項已供地項目加快建設,華電冷熱電三聯供等一批重大項目順利推進,北汽零部件產業園等21個重點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畫。
  (二)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城鄉管理,城鄉發展環境顯著提升。深化樞紐型網路城市思維,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狠抓環境保護和治理,推動城鄉精細化、品質化管理,城鄉環境更加乾淨、整潔、平安、有序。
  ——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體系不斷完善。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凱達爾國際廣場實現正負零封頂,累計完成投資21.6億元;廣州捷運13號線和21號線、穗莞深城際軌道、新白廣城際軌道項目加快建設;東北客貨運外繞線和北三環高速二期、花莞高速征地拆遷順利推進;新派高速納入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增城主城區至廣州中心城區的東部快線、北部地區直達廣州中心城區的快速軌道交通抓緊啟動,增城加快融入廣州樞紐型網路城市發展格局。區域交通路網最佳化提升,完成人民橋應急搶險工程建設,東門橋重建項目進場施工,園圃路、沙園路、崗前路等一批道路綜合改造工程紮實推進,市政道路通達性進一步增強。
——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加快建設。增城少年宮、區養老院、區中心醫院、開發區首期安置區等一批公共服務工程基本完工,廣州教育城安置區抓緊建設,掛綠湖水利工程11個安置區已完成近一半主體工程,周邊配套設施全面開工。中南部供水水質達標改造工程進展順利,農村自來水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瓜嶺、東華等8個輸變電工程加快建設,完成“一戶一表”安裝19507戶。提前完成燃氣管道三年倍增計畫,新增居民用戶54564戶,新建燃氣管網23.12公里。新開通3條跨區公交線,建設公交站亭20座。
——生態環境建設得到加強。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全力抓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案件的辦理,對責任企業採取立案處罰76件,治安刑事處罰8件,限期整改144件,停產整治55家。全年空氣品質達標天數339天,占比92.6%,高於全市平均水平7.9個百分點;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3.72,在全市11個區排名第二位。落實207條河道(涌)河長責任制,完成267條、642公里河道(涌)的清淤疏浚,推進永和河等8條黑臭河涌整治。主動與東莞市建立東江北幹流共治共管機制。建成城鎮污水管網24.85公里,完成24條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善農村環衛工作機制,完成“一村一點”升級改造。派潭、正果、小樓通過國家衛生鎮技術評估。綠化美化生態環境,新建增江大埔圍、小樓東西境等4個森林公園和1個濕地公園,完成西福河景觀林帶建設,新建和改造綠道31.3公里。大力推進碳匯造林,新增生態公益林1.5萬畝,完成速生豐產林退出和改造1.5萬畝。
  ——社會治理水平進一步提升。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進一步健全,重點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整治取得成效,全區案件類警情同比下降3.3%,刑事立案同比下降10.9%。大力開展禁毒工作,共偵破毒品案件432宗,荔城街被廣州定為社區禁毒工作示範街鎮。開展道路交通整治,完成18個交通擁堵點最佳化改造。保持打擊違法建設高壓態勢,拆除違法建設1598宗,面積42.92萬平方米。推動基層治理,建成村(居)民議事廳328個。加大安全生產執法力度,監督檢查企業1.28萬間次,完成隱患整改2.15萬條,整改率達98%。應急處突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60宗。
 (三)著力補短板兜底線,民生和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建立健全更高層次的就業、社保、養老、住房等社會保障體系,提供更高質量的民生供給,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全區民生及各項公共事業支出95.44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85%,同比提高2.62個百分點。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
  ——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引進黃岡中學廣州增城學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增城實驗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成功創建首批國家級農村職教成教示範縣、廣東省社區教育試驗區、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和衛生基礎設施提升工程,開工88項,完工49項。促進教育公平,推動4113名來穗務工人員子女通過義務教育積分辦法入讀公辦學校。
  ——社會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全區參加城鄉社會養老保險人數31.3萬人,參保率達100%。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68.42萬人,參保率達99%以上。城鄉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840元,五保戶供養費提高到每人每月1460元,失業保險金人均每月1516元。改造農村泥磚房和危房1887戶。
——社會事業持續進步。完善基本藥物制度,深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啟動衛生強區建設,醫療衛生事業加快發展。民眾性文化體育蓬勃發展,成功舉辦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完成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任務,全區207個貧困村、6837戶貧困戶、16769名貧困人口實現全面脫貧。人口計生、武裝、僑務外事、對台事務、口岸、民族宗教、檔案、氣象、婦女兒童、殘疾人等社會事業都取得新的進步。
(四)依法行政促進效能提升,政府自身建設持續加強。堅持向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匯報工作,向區政協通報政情,自覺接受監督,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0件,政協提案121件。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辦理行政複議案件81宗。制定《廣州市增城區法治政府建設規劃》(2016—2020年),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步伐。完善法律服務體系,實現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共提供各類法律服務6314次。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成36個政府部門權責清單的編制和發布工作。堅持基礎在學、關鍵在做,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持續改進作風和懲治腐敗,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得到進一步落實,“四風”問題得到有效遏制,權力運行監督進一步強化,廉政風險防控進一步加強,廉潔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一年來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總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區人民和社會各界團結拼搏、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上級垂直單位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外來工作者、駐增城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向關心和支持增城建設的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看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缺乏新增長點,現代服務業發展提質緩慢、亮點不多,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業態尚未形成有效支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履緩慢,經濟總量和質量有待提升;二是城市功能布局過於分散,集聚效應不強,城鄉路網、水網、電網、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還不完善,公共服務欠賬較多;三是民生社會事業發展存在較多短板,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服務水平與民眾的期待和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四是社會治理壓力仍然較大,社會面管控體系有待健全和完善,交通、治安、食品藥品、流動人口、安全生產等領域管理依然責任重大;五是政府自身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幹部的思想素質、能力素質和工作作風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還不完全適應,對撤市設區全面融入大廣州發展格局的意識有待加強。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切實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7年工作安排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區第一次黨代會、區委一屆三次全會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髮展是第一要務,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提質,堅持改革創新,緊緊圍繞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培育新集群增長點和最佳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工作向質量和效益方向大踏步轉型;緊緊圍繞增強樞紐網路功能、最佳化交通路網和營造乾淨整潔環境,推動城鄉建設和管理工作向品質化方向大踏步轉型;緊緊圍繞增進民生福祉、全面依法行政和建設平安有序城市,推動社會建設和管理工作向確保人民民眾有更多獲得感方向大踏步轉型,努力建設成為推動廣州發展新的動力源和增長極之一,推動現代化中等規模生態之城建設邁上新台階。
今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5%,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的結果;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可比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0%;商品出口總值增長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質量與效益並重抓“三引”,推動實體經濟做大做強。繼續把引資引技引智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抓緊抓好,牢牢把握質量和效益兩個關鍵招商選資,想方設法謀劃發展要素支撐推動增城開發區和產業平台建設,不斷發展壯大實體經濟,為實現新一輪繁榮發展打好基礎。
關於發展平台建設。一是進一步推動增城開發區發展提速。整合盤活園區及周邊低效工業用地和樓宇資源,推進村莊整體搬遷、統籌開發利用農村集體留用地、謀劃連片土地儲備,為重大項目落戶提供用地支撐。全力服務富士康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項目建設,按照時間節點,抓好征地拆遷和用地保障;加快推進項目立項、環評審批,確保項目3月1日開工建設。依託富士康等龍頭項目推進上下游產業鏈招商,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廣州國際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增城園區建設,推動中汽研華南總部等13個已落戶項目開工建設,促進珠江鋼琴二期等12個在建項目建成投產,增強開發區在全區經濟發展中的龍頭帶動作用。二是推動鎮街產業園區建設。重點推動兩個園區發展上規模上水平:石灘荔三產業帶工業園要深入挖掘北汽海納川零部件和風火輪機械製造項目的增長潛力,進一步集聚關聯的零部件企業,培育發展以汽車零部件為重點的先進制造業園區;朱村高新技術產業園主要依託工信部電子五所總部新區,大力發展健康服務、醫療器械、軍工電子元器件、通信設備等高新產業,謀劃建設廣州大數據產業園,推動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融合發展。重點促進兩個園區加快土地整合:仙村環保裝備產業園要整合盤活閒置用地和“三舊”廠房,依託廣州第六資源熱力電廠,重點發展能源和環保裝備製造產業;中新科技創新產業園要整合閒置土地,拓展園區空間,加快中新恆創工業園提升改造,規劃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園,重點發展新材料和精細化工產業,培育壯大高端智慧型製造等產業集群。重點推動兩個園區轉型升級:新塘環保工業園按照“關停一批、淘汰一批,轉型一批”的思路,加快園區企業轉型升級,引導和鼓勵企業向科技企業、先進制造業轉型發展;永寧智慧型家居產業園主要依託索菲亞衣櫃、司米櫥櫃等重點項目,培育發展智慧型家居領域,建設成為高端智慧型家居產業園。
關於招商選資工作。一是加強招商能力建設。建立項目籌建信息共享機制、項目籌建聯席會議制度、綠色通道機制等工作制度,抓好招商項目從選址落戶到竣工投產全過程服務,促使在談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早動工,動工項目早投產。大力開展招商培訓,打造素質高、能力強的招商隊伍。二是建立健全招商項目庫。整合招商項目信息和招商資源,建立招商項目庫,精準掌握各類項目和市場主體的發展動態,搭建招商平台,促進招商選資提速增效。三是完善招商政策體系。制訂重點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出台招商選資獎勵辦法,完善社會中介招商激勵機制,積極探索市場化、社會化的招商運作模式。四是加強招商選資管理和考核。制定招商及項目建設考核管理辦法,加強全區招商及項目建設的規範管理。加大招商及項目建設情況通報、督查和考核力度,積極開展互看互學互比活動,形成比學趕超、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關於創新驅動發展。一是努力打造創新平台。推動創新驅動“1+4”檔案落地見效,促進創新要素集聚,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全力抓好珠江國際智慧型科技產業園、低碳總部園、工信部電子五所總部新區、僑夢苑等創新平台建設。二是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在現有138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基礎上,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30家。推動金融科技深層次融合,充分利用南粵基金、珠江基金的金融服務功能,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向科技型企業集聚,增強企業創新發展動力。三是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科學布局大數據產業鏈,全力辦好大數據論壇,推動省級大數據產業園掛牌,加快建成全省數據流通和套用先行區、大數據創業創新示範區、大數據產業核心集聚區。四是大力推進科技小鎮建設。依託富士康科技集團科技研發實力,建設1-2個國內領先的科技小鎮。發揮科技小鎮建設對創新資源的聚集和引領作用,全面落實廣州人才綠卡等政策,推進人才“一站式”服務區建設,完善高層次及緊缺型人才的使用培養管理機制,加快集聚一批科技領軍人才、企業家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
關於產業轉型升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方面,以新塘國際牛仔服裝總部基地為重點,推動牛仔服裝產業銷售與電子商務融合,引導牛仔紡織服裝企業品牌化、高端化發展。旅遊業轉型升級方面,以生態旅遊業為主線,積極創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加快派潭森林海歡樂水城等新型體驗旅遊項目建設,推動白水寨創建國家5A級景區、二龍山創建4A級景區,打造瓜嶺村、大埔圍村、蒙花布村等一批旅遊文化特色村。農業轉型升級方面,以園區化、規模化、集約化為抓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培育1-2個省級特色農業園區、4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打造1-2個農產品知名品牌;培育市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區級農業龍頭企業10家。積極發展休閒農業,推動“網際網路+農業”發展。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監管溯源平台,推進21個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點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97%以上。
關於營商環境建設。一是發揮政府“除劣扶優”職能規範市場秩序。對無市場經營主體資格、制假售假、擾亂市場經營秩序等違法行為,執法部門加強聯合執法,依法從嚴從重打擊,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經營環境。二是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降成本行動計畫、補短板行動計畫,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重點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稅、“營改增”等政策,降低企業各類交易成本和經營成本。三是把為企業提供高效服務作為各級各部門的“頭號工程”。按照點對點的服務管理原則,落實區領導聯繫項目制度,積極主動高效協調富士康、中汽研華南總部、珠江智慧型科技產業園、華電冷熱電三聯供、寶盛視光健康產業園等項目在建設運營中遇到的問題。加大跨部門間的協調服務力度,最佳化項目審批流程,強化對企業的公共服務和引導,幫助核心企業在增城紮根、發展壯大。
(二)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樞紐網路功能,不斷提高城鄉建設發展品質。緊扣大廣州發展格局、重大戰略,謀劃推動一批投資規模大、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重點布局建設一批信息、電力、管網、新能源等新型基礎設施,不斷最佳化城鄉空間布局,完善城市服務功能。
力爭交通樞紐建設取得新進展。牢牢把握國家、省、市共建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示範城市的契機,主動謀劃、強化增城在鐵路、城際軌道和航空等領域的城市功能新優勢。一是全力以赴推動廣州東部交通樞紐建設提速。推進軌道交通項目和凱達爾樞紐國際廣場建設,確保穗莞深城際軌道按時交付使用、捷運13號線年底建成通車;開展新塘火車站綜合體規劃研究,形成綜合換乘樞紐;推進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周邊土地收儲,謀劃發展軌道交通經濟。二是積極推動中新增城貨運站建設。最佳化樞紐站場周邊產業布局,推動土地整合儲備,加快物流園區和車站周邊道路規劃建設,統籌解決貨站及物流園拆遷安置區用地問題。三是科學謀劃石灘增城火車站交通樞紐建設。開展樞紐交通銜接及集疏運系統規劃設計研究,編制站場及遠期線路引入方案,規劃預留松山湖至增城聯絡線、贛深客專增城支線和城際軌道接入的空間。啟動車站及周邊土地整合、道路建設和高壓架空線的遷改工作。四是積極主動配合做好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第二機場選址工作。主動對接省機場集團、民航總局設計院,積極反映增城北部的發展訴求,用專業的態度和專業的精神全面統籌做好規劃選址的各項前期工作。
推動高快速路網建設形成新格局。圍繞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抓緊啟動廣汕路北繞線、增城主城區通往廣州中心城區的東部快線建設,協調推進從莞高速惠州段建設,確保北三環高速二期、廣惠高速西延線工程年底前建成通車。加快東門橋、園圃路、沙園路、金竹大道、沿江東路等一批路橋升級改造,打通城市“斷頭路”,促進微循環。圍繞建設開發區的高快速集疏運體系,促進廣惠高速沙寧公路出入口動工建設,協調推進花莞高速建設,積極推動北三環二期北出口動工建設,全線貫通永寧大道、創業大道、創譽路等主幹道路,推進寧埔大道與新黃埔區連線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實現增城開發區與廣州開發區的互聯互通。圍繞強化新塘地區與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的功能聯動,儘快啟動新塘沿江路建設,力爭廣州臨江大道東延至新塘規劃落地,全面梳理新塘西聯的路網,主動打通“斷頭路”,強化主動承接中心城區功能沿珠江北岸向東疏解的能力。圍繞建設貫通增城南中北的快速幹道,推動新派高速公路規劃建設,促進朱村—仙村快速路、新新公路改造工程動工,完成正果大橋、石灘大道改造工程、仙村沙頭上跨廣深鐵路橋延長線改造工程建設。
紮實推進城鄉慢行系統建設。立足增強美麗鄉村群和特色小鎮之間的互聯互通,加快白水寨綜合服務區道路、仙村鎮碧潭村至荔新公路村道等工程項目建設。立足增強美麗鄉村群、特色小鎮與中心城區道路的互聯互通,加快增江街沿江東路北延長線、小樓鎮特色小鎮連線線、增正公路體育館至正果段路面改善等工程項目建設。立足增強美麗鄉村群、特色小鎮與主要高快速路網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最佳化完善高速公路出入口連線線,推動朱村街信達南路和廣惠高速公路新城大道出入口立交工程建設,推進朱村至仙村快速路的立項與規劃建設。新建和改造升級綠道40公里,以完善的城鄉路網聯通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全力打造13條市級、18條區級美麗鄉村和10個市級特色小鎮。
著力打造“一江兩岸三帶”。高標準實施增江“一江兩岸三帶”建設方案,啟動初溪攔河壩船閘、光輝大橋建設和雁塔橋改造,暢通光輝大橋至初溪水利樞紐的兩岸交通。最佳化提升“增江畫廊”,推進增江一河兩岸水安全、水景觀、水文化建設。加快建設掛綠新城周邊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結合“三舊”改造,整合沿岸舊城區、舊村莊、舊廠房和閒置用地,高標準做好沿岸城市功能布局和商務、居住、旅遊統籌開發建設。推進城市中軸線的規劃深化和土地收儲工作,打造高端現代服務業經濟帶。抓好增江高新科技園等沿江產業載體規劃建設,推動景觀帶、經濟帶、創新帶融合發展。
瞄準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整治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建設一批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加快荔城、石灘污水處理廠搬遷工程建設,完成正果、派潭污水處理系統及小樓鎮、朱村街等一批污水管網建設,新建污水管網64.2公里;推進96條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行政村全覆蓋。推進東江北幹流增城段水污染和增江流域水質提升綜合整治,完成永和河整治,確保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加快8個輸變電工程建設,促進3個變電站投產。推進城鄉路燈設施維護管養,完善城鄉光亮工程。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加快餐廚廢棄物收運系統和生活垃圾壓縮站建設,完成棠廈、陳家林垃圾填埋場綜合整治,確保廣州第六資源熱力電廠建成投產。推進充電樁和公共停車場建設,不斷擴大清潔能源使用範圍。
(三)全面加強城鄉管理,營造乾淨整潔的城鄉環境。提高城鄉管理的標準化、精細化、品質化水平,確保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細節、每一個角落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負責、都管得好。
進一步推動城市管理事權分工改革。建立健全區—鎮街—村社“兩級管理、三級服務、權責明確、協調統一”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城鄉環境保潔、道路管養、綠化維護等城市管理事權,實現放權到位、財隨事轉、屬地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整合環衛保潔隊伍和資源,加強對全區馬路保潔、水域保潔、環衛設施運行管理、垃圾轉運的監管,提高道路與水域保潔、垃圾收運處理的作業效率。
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水平。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日常安全管理和源頭監管,建立全覆蓋、無縫隙的安全生產格線化管理體系;加大安全生產打非治違力度,深入開展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聯合執法行動;開展風險點、危險源排查專項整治,對重大風險點、危險源實施有效監控。深入推進消防重點場所隱患整治,強化消防和危爆物品安全監管。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完善轄區食品藥品監管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切實落實屬地監管責任,確保食品藥品管理規範和質量安全。加強汛期各項救災應急準備工作,創建“國家綜合減災示範區”。強化機車、電動車等“五類車”綜合治理,確保百姓出行安全。
著力加強社會治理。深入開展禁毒行動,加強校園及周邊安全涉毒隱患排查整治。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出租屋“門禁+視頻”系統建設和管理使用,實現荔城和新塘重點區域三層以上出租屋門禁系統100%全覆蓋、全區覆蓋率達75%以上;加強視頻監控建設,大幅提升社會治安技防水平。強化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重點人員及寄遞物流行業管理,加強網路安全和輿情監測,建立健全公共突發事件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提高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積極開展民眾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促進社會平安穩定。深入開展違法戶外廣告招牌、淤泥渣土排放、重點地區“六亂”等專項整治行動,推進市容環境整治向內街小巷和河湧水面延伸。深化來穗人員融合社區試點,擴大來穗人員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
強化土地資源管理。實施年度土地徵收、土地儲備和土地供應三大計畫,著力推動土地利用從過度依賴增量向盤活存量、最佳化結構、提升效率轉變。加強土地供後管理,建立已供土地實時和全程跟蹤管理制度。加大閒置土地處置力度,全面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加大土地整合力度,強化土地精準儲備、精準供給,對重大功能片區和重點發展產業項目、重要基礎設施、民生設施用地應儲盡儲、連片儲備。加強掛綠湖已征土地的管理和利用。加強耕地保護,落實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保持查違控違高壓態勢,嚴查搶建違建、違法用地行為。
大力推進城市更新。著力服務改善民眾生活條件、打造新的發展空間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抓好城市更新改造工作。推進條件成熟的老舊小區、特色小鎮、村級工業園區等微改造項目,加快正果鎮微改造試點建設;推動“空心村”連片改造,通過示範帶動,激發村民改造積極性,盤活空心村用地,在全區形成一批具有增城山水人文特色的宜居新村。
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大力整改環境突出問題,堅決打擊環保違法行為,健全環境保護長效機制,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全面上水平。推進大氣污染防治,開展揮發性有機廢氣、機動車尾氣、建築工地揚塵整治,擴大高污染禁燃區範圍,減少工業燃煤、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源污染。加強飲用水源保護,推動增城與周邊行政區域跨境流域水環境的共治共管。全面落實河長制,壓實各級河長責任。開展南香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規劃,加大對南香山生態資源的保護力度。推進廣汕公路增江段等3條生態景觀林帶和碳匯林建設,繼續實施速生豐產桉樹林退出和改造工程,新建森林公園4個,森林碳匯造林和封山育林1.7萬畝。
(四)大力發展民生和社會事業,提升人民民眾幸福感和獲得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補齊民生短板,解決好衣食住行、安居樂業等民眾最關心的問題,推進社會事業加快發展,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民眾。
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一是實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倍增計畫;二是推進一批優質名師名校工程建設;三是完善公共運輸網路建設;四是深化城鄉環境精細化管理;五是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六是全面鋪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七是完善基層文體設施建設;八是加強綠道建設和管理;九是加強就業服務;十是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開展就業技能、崗位技能和創業培訓,加強高校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群體、農村勞動力就業幫扶,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萬人以上。健全勞動關係矛盾調處機制,深入推進和諧勞動關係創建工作。紮實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9%以上。提高城鄉低保補助、五保供養標準,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城鄉困難民眾、低收入者和特殊困難人員的基本生活。推進新塘鎮敬老院建設,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完成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完善扶貧協作機制、定點扶貧機制和社會力量參與機制,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提高醫療衛生髮展水平。實施衛生強區戰略,推進區人民醫院創三甲醫院,加快區中心醫院等3個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積極引進優質醫療資源,加快廣州前海人壽醫院建設,紮實推進區婦幼保健院遷建,促進美國UCLA國際健康中心項目落地建設,進一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強婦幼健康、精神衛生和產兒科服務能力建設,切實做好傳染病防控和應急救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科學謀劃醫療資源配套設施建設,推進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穩步實施“全面二孩”計生政策。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加強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建設,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比例達80%以上。推進13所中國小新改擴建工作,促進北外附中增城學校、黃岡中學廣州增城學校、廣外增城實驗學校等優質學校加快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鼓勵普通高中探索多樣化辦學模式。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大力發展成人教育和社區教育。發展老年事業,建設老年人大學。深入開展人文增城建設,完善區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推進蓮花書院、崔與之紀念館等一批重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增城科技文化博物館開放使用,辦好重要節慶活動,豐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強化關心下一代工作。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大體育設施建設力度,推動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落實優撫安置政策,促進軍民融合。繼續做好統計調查、科技、武裝、僑務外事、民族宗教、國防動員、對台事務、口岸、保密、檔案、地方志、氣象、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各項工作。
(五)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政府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堅持依法行政,公正用權,勤勉盡責,著力建設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切實做到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
加強能力建設。強化政府各級各部門運用法律手段和專業方法處理問題的能力,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經濟工作方面,著力加強區、鎮街兩級經濟運行調控能力建設,重點抓好在談項目庫、擬簽約項目庫、在建項目庫等項目庫的建設,密切關注與企業發展關聯度較高的土地與電力供應、產品供需變化,加大房地產市場監控,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制定應對措施加以解決。規劃建設方面,深化與廣州中心城區的規劃對接,積極開展重點發展平台規劃研究,抓好重點項目、軌道交通站點等重要節點規劃,從嚴從重打擊變更規劃、違法違建、越權審批等行為。改革創新方面,推進國資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債務管理和風險預警、應急處置機制,提高財政風險防範能力。調整最佳化區鎮財政分配機制。充分發揮南粵基金等融資平台作用,推行PPP建設模式和政府採購服務模式,切實破解重點項目建設資金難題。
堅持依法行政。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的監督。加強和規範政府部門的行政執法行為,主動接受人大的執法監督和檢查。強化重大行政決策配套制度,加強重大行政決策、規範性檔案合法性審查,嚴格規範行政執法行為,依法審理行政複議案件,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完善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和解決行政爭議。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區、鎮、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快建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為民眾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法律援助服務。實施“七五”普法規劃,增強全民法治觀念。
堅持勤政為民。推進區政務服務中心、鎮(街)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加強341個村(居)公共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完善基層公共服務平台。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推進各類審批服務事項“一窗辦理”、“全城通辦”。推動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辦事大廳高度融合,提升12345熱線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行政監察,強化對領導幹部尤其是政府各部門“一把手”的監督。深化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違紀違法線索排查,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加大審計監督力度,推進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改革,促進審計全覆蓋。開展政府投資項目廉潔評估。加強政務公開,規範受理、依法答覆公開政府信息申請,推動信息公開便利化、多元化,逐步實現政府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
各位代表!實幹成就未來。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信心、奮發有為,崇尚實幹、狠抓落實,為建設現代化中等規模生態之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