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3年灌雲縣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人:連雲港市灌雲縣縣長陸永軍
- 報告時間:2013年1月4日
- 報告背景:灌雲縣第十五屆人大第二次會議
- 報告地點:江蘇灌雲
- 報告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工作回顧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全面提速促轉型,加快升級上台階”的總體要求,突出主攻重大項目,縱深推進沿海開發,著力推動轉型升級,全縣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我縣先後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示範縣、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糧食流通監督檢查示範單位、十佳金融生態示範縣、縣域金融穩定機制建設試點縣、中國名廚之鄉,以及全省水利工作先進單位、社會治安安全縣、無邪教地區先進縣等稱號。連續七年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
一、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縣經濟社會呈現出“穩中有增,難中有進,快中有好”的良好態勢,完成財政收入65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9億元,分別增長27.1%、19.7%。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0億元,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227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45億元,均增長26.4%;實際利用外資1.15億美元,增長五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367元,分別增長18.5%、19.5%。全面小康綜合實現程度達97.9%。
發展質態不斷提升。先後出台推動轉型升級、加快工業園區發展、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等政策意見,支持和培育產業發展,三次產業比重預計調整到22:48:30,其中工業占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占比、工業應稅銷售收入等經濟指標增幅全市領先。創新載體加快建設,新增省級科技創業園1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企業技術中心2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7家,通過省名牌產品初審5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了6個百分點。投融資機制加快創新,築富公司完成企業債券發行準備工作,勝海、祥雲、恆馳、全泰等國有投融資平台作用更加凸顯。遠征化工納入市級上市企業後備庫,通裕天然氣納入全市集合票據發行盤子。
經濟運行保障有力。加強對巨觀經濟形勢的分析研判,制訂出台了加快船舶工業發展等意見,設立了工業發展引導資金,扶持主導產業發展。強化要素協調服務,進一步落實重點部門幫扶企業制度,加強用地、用工和煤電油氣運等要素調度,保障企業正常生產運行。鼓勵金融信貸投放,出台信貸投放考核獎勵辦法、維護金融穩定等政策意見,在全省率先試點“助保貸”業務,承辦市金融服務日活動,多次召開政銀企保對接會,為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00.5億元,新增15.3億元。
二、沿海開發推進有力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深化與市港口集團合作,組建江蘇新龍港港口有限公司。加快推進港口碼頭基礎設施建設,灌河航道攔門沙疏浚整治工程完工,具備2萬噸級通航能力。3萬噸級1號碼頭完成1個泊位延伸工程,2號碼頭開工建設,燕尾港港獲批國家一級漁港,口岸開放完成可研報告。臨海高等級公路完成路基工程並實現簡易通車。完成愛克倫2000畝圍海吹填工程,天生港海域圍海吹填工程完成吹填160萬立方米。港口物流園建成10.8公里“二縱三橫”區內道路,傲鷹物流、裕源物流等項目開工建設。
園區配套逐步提升。臨港產業區完成基礎設施投入6.8億元,新建擴區道路8.5公里,污水處理廠二期主體完工,污水處理中央監控平台投入使用,50萬立方米固廢填埋項目完成開工前期準備。經濟開發區完成基礎設施投入4.5億元,建成1.5萬平方米祥雲公寓和3.8公里污水管網,博鵬碼頭完成手續報批等前期工作,投資20億元的城市綜合體項目簽約落地。兩大園區中小企業園新建標準廠房17.7萬平方米,入駐企業5家,張家港輕紡工業園完成1.8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基礎工程;楊集、下車工業集中區完成規劃編制等前期工作,新招引企業3家。
燕尾新城加快建設。燕尾港老鎮區搬遷工作有序開展,完成800戶居民搬遷。燕尾新城客運站、農貿市場主體工程完工,商業街、時代花園小區、安置小區三期、錦程小區、鴻運商務小區等民生工程加快推進,商務中心、規劃館、文體中心、四星級酒店、景觀大道等重點工程開工建設,新城設施配套不斷完善,保障支撐功能逐步提升。
三、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工業經濟支撐有力。預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0.2億元,增長2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日本、韓國、台灣、香港、上海、浙江、深圳、東莞等地舉辦投資說明會,新上重點工業項目50個,其中過億元22個、過10億元5個;新竣工工業項目35個,其中過億元20個、過10億元2個,盛吉化工、伊雲貝爾飲料等項目建成投產,善德化工、萊亞化工等項目完成主體工程。臨港產業區實現銷售收入336億元,財政總收入30.8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1億元;經濟開發區實現銷售收入95億元,財政總收入10.3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9億元。全縣六大主導產業完成現價產值370億元,其中精細化工業完成產值185億元。全縣新增規模企業9家,新增銷售過億元企業28家。臨港產業區榮獲中國染料及中間體清潔生產技術示範基地、省級專用化學品特色產業基地和省級科技孵化器基地稱號,閏土染料產業園K酸產能穩居亞洲第一,H酸市場占有率連續三年全國第一。
農業發展提速增效。克服嚴重自然災害不利影響,全縣糧食總產突破80萬噸,實現“九連增”。新增高效農業7萬畝,其中設施栽培3.5萬畝,高效農業總面積達54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40%。新增高效漁業2萬畝,其中設施漁業1萬畝,縣現代漁業產業園區當年獲批省級園區。新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企業20個,投資1.6億元的馬詩龍食用菌項目、投資2000萬美元的北歐農莊種豬場建成投產,投資3000萬美元的北歐農莊生豬養殖場開工建設,投資10億元的興雲生態農業科技園項目成功簽約,銀豐食用菌成為省級外向型出口基地。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7家,入戶農民18.2萬戶。五灌河、叮噹河綜合整治和通榆河北延送水等重點水利工程全面完成,五圖河下游段整治完成主體工程。
四、城鄉統籌有序推進
科學編制城鄉規劃。以科學規劃引領城鄉建設,編制完成《灌雲縣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並獲市政府批准,完成《灌雲縣城鄉統籌規劃》、《灌雲縣抗震防災專項規劃》初步方案和4個重點中心鎮總體規劃、控制性規劃。按照最佳化區域布局、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完成龍苴、下車2個試點鄉鎮和南李村、龍苴社區、仲集村、林莊村4個試點村的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規劃編制工作。
城建工程推進有力。全年新開工城建重點工程117項,完成投入71億元,新增城區建築面積100萬平方米,新開工高層建築20幢,封頂20幢,城區高層建築達97幢,新增和改造綠化面積208萬平方米。東城商貿區建成主幹路網,縣規劃館、新汽車站、公共衛生中心、黨校新校區、鹽河公園等一批公共工程投入使用,紫金城市綜合體、金源農貿市場主體竣工,楊集中學高中部異地遷建、五農景苑、長安大道改造、大楊垃圾處理場等重點工程開工建設。舉辦縣首屆房產博覽會,集房產交易、貸款申請、證件辦理等於一體的蘇北首家“房產超市”開業,全縣商品房成交量突破50萬平方米。
鎮村建設步伐加快。開展“美好城鄉建設行動”和“宜居城鎮”創建活動,完成鎮村建設投入13.1億元,新增建築面積154.1萬平方米。新建農村公路86公里,改造農橋10座。投入5000萬元,完成329個村莊環境整治任務,建成12個鄉鎮垃圾中轉站,鄉容村貌明顯改善。圍繞“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處煙、不黑一塊田、不污一條河”目標,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五、民生事業全面進步
社會保障不斷完善。建成縣社會保障諮詢中心並通過省驗收。新增城鎮就業1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1萬人,城鎮零就業、農村零轉移家庭實現動態清零。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城鎮職工三大保險覆蓋面達94.2%;新農合參合人口71萬人,參合率達99.7%;城鄉居民社會保險參保人口32.4萬人,參保率達99%;打卡發放低保、五保等生活保障金以及尊老金1.2億元。新建保障性住房1272套,竣工1532套,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教育現代化創建工作通過省初驗,灌雲一中創建省四星級高中通過驗收,益海助學中心建成使用,校安工程累計新建改造校舍70萬平方米。建成蘇北一流的兒童福利中心、殘疾人托養中心。以新區醫院全面投入運營為契機,整合縣城區醫療資源,縣醫院、中醫院、伊山鎮衛生院、婦幼保健所實現聯動發展。引進本科以上畢業生390人,其中碩士、博士57名。完成1.3萬戶農村改廁任務,新增農村健康飲水人口5萬人,新增數位電視整轉和有線電視用戶1.5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達73%。成功舉辦2012—2013年度中國女子排球聯賽、省全民健身運動會跳繩比賽、省無線電測向錦標賽、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等賽事,開展“百年灌雲·伊山放歌”系列廣場文化活動,民眾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在全市率先成立國土資源巡迴法庭、警務室,全國土地節約集約模範縣創建工作通過省驗收。婦女、兒童、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權益得到切實保障,計畫生育、紅十字、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事務以及人民武裝、雙擁、統計、審計、檔案、地方志、物價、關心下一代、氣象、防震減災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社會管理得到加強。加快綜治工作規範化建設,建立縣鄉社會管理服務中心,構建暢通民眾合理訴求、化解社會矛盾糾紛、落實維穩工作責任“三大平台”。紮實推進“三解三促”、“四項排查”工作,化解重點信訪案件84件,16個風險預警項目暫停實施,15個重大安全隱患落實整改,全縣信訪形勢總體穩定。大力推進公民道德教育,積極弘揚“開山島夫妻哨”、東王集“一碑四譜”等先進典型,以身邊人、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堅持依法行政,加強法治建設,伊山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為“安全執法先進單位”,縣司法局伊山鎮調委會被法務部命名為“全國模範調委會”。深入開展“兩搶一盜”、校車安全、制假售假、“地溝油”、小產權房開發、非法加油站點等專項整治活動,規範市場秩序,人民民眾安全感明顯增強。
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既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之年,更是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之年,做好今年(2013年)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當前,隨著中央穩增長、擴內需政策的持續實施,經濟運行企穩回升態勢逐步顯現。連雲港國際機場、連鹽鐵路、連淮鐵路等重大工程即將實施,必將為我縣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我們必須立足項目強縣,堅持實幹為民,牢牢把握沿海開發和扶貧開發兩大政策機遇,努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13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十八大精神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加快科學發展,力求更大跨越”的工作主題,強勢推進沿海開發,全力主攻產業升級,統籌實施城鄉建設,全面發展民生事業,努力加快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進程,確保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財政總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分別增長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18%、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4%。
強勢推進沿海開發
牢牢把握沿海開發這一最大發展機遇,啟動實施第二個三年計畫,迅速掀起新一輪沿海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熱潮。
全面推進基礎建設。把海濱大道建設作為推動沿海開發的“一號工程”,合理安排工期,保證工程質量,確保境內13.7公里海濱大道年內建成通車。加快完善集疏運體系,年內242省道、臨海高等級公路實現通車,324省道完成完善提升工程,孟陬線東段擴建、長安大道改擴建工程建成通車。配合完成連雲港新機場選址,積極爭取連鹽鐵路開工建設。圍繞開港開放目標,強力推進港口碼頭建設,燕尾港1號碼頭上半年全面投入運營,年吞吐量突破400萬噸。2號碼頭年內建成,3號液體專用碼頭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天生港1500畝圍海吹填工程上半年完工。完善園區功能配套。加大園區基礎設施投入,臨港產業區新建道路25公里,新擴面積20平方公里,“一企一管”污水明網輸送工程建成使用,固廢填埋場一期具備填埋條件,開工建設3×2.5兆瓦集中供熱、22萬伏電力設施等重點工程,力爭獲批省級園區。港口物流園完成1萬平方米倉儲建築,1平方公里核心區投入使用,新招引物流企業6家。張家港輕紡工業園完成4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入駐企業3家。經濟開發區新建緯五路、崑山路,完成經三路、緯四路續建工程和清污水管網建設任務,博鵬碼頭6月底前建成使用,裕豐作業區碼頭和城市綜合體上半年開工建設。
加快燕尾新城建設。堅持擴容與提質並進,加快燕尾港老鎮區搬遷和新城重點工程建設,完成600戶居民搬遷,確保1.5萬平方米商務中心、2.8萬平方米四星級酒店、3.1公里景觀大道和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的規劃館、文體中心等重點工程建成使用,燕尾新城規模擴張至3.5平方公里、3萬常住人口。
大力推動轉型升級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注重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和集約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完善現代產業體系。
突出抓好項目建設。搶抓國內經濟企穩回升和發達地區產業加速轉移機遇,積極推進政府的綜合招商、部門的專業招商、園區的產業招商、商會的委託招商和社會的全民招商,對接世界500強、民企500強和大型央企,引進一批規模體量大、產業層次高、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快速提升縣域經濟總量和產業發展質態。全年新引進過億元項目70個,過10億元15個。緊盯投資80億元的石化產業園,投資68億元的寶豐特鋼,投資30億元的海工裝備,投資20億元的蕭山羽絨工業園,投資20億元的中冶東泰特鋼和投資5億元的海螺水泥等在談重點項目,力促儘快簽約落地。切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對已經排出的全縣180個工業、農業、服務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做到責任到人,緊盯不放,確保序時推進。新樂洗衣機、中泛新材料等項目確保上半年建成投產,新型汽車輪轂、恆運醫藥、善德化工、城宇紡織二期、LED生產及研發、散熱器片等項目年內竣工投產。
加快提升工業經濟。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快速壯大工業規模,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水平。臨港產業區確保完成工業投入130億元,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財政總收入37.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億元;經濟開發區確保完成工業投入40億元,銷售收入突破120億元,財政總收入12.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億元。大力實施“雙千雙百”擴張工程,制訂出台園區產業倍增計畫,力爭精細化工業產值達250億元,船舶製造業、金屬材料業分別突破100億元。加快特色園區建設,兩大園區中小企業園新增標準廠房16.8萬平方米,招引中小企業20家以上。抓住鄉鎮區劃調整機遇,每個鄉鎮規劃建設一個工業集中區,楊集、下車工業集中區分別新增標準廠房3萬平方米。強化規模企業培育,發揮工業引導資金和“助保貸”作用,突出抓好65個重點培育的產業項目和40個新增規模企業,儘快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力爭遠征化工年內啟動上市程式。繼續開展全國“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模範縣”和省“土地執法模範縣”創建活動,加大園區閒置土地清理力度,力爭新樂洗衣機項目獲得點供用地,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
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制訂出台《灌雲縣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2012—2030)》,確保服務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15%以上。加快推進汽車4S店集中區建設,年內新增汽車4S店3家以上。創新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加快推進築富公司企業債券發行工作,做大做強國有投融資平台。圍繞淮鹽文化、鏡花緣文化,規劃發展特色文化旅遊產業,啟動實施大伊山古人類文化公園、山西人工湖休閒度假區和高檔會所等項目。依託縣博物館、規劃館和陸莊生態園,打造城市文化公園,爭創國家4A級景區,縣烈士陵園創建國家3A級景區。
著力加強科技創新。出台鼓勵科技創新政策措施,建設遠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和縣雲海留學生創業園等創新平台,提升省旋耕機械科技創新中心、南農大農業裝備研究院等載體層次。強化產學研結合,著力加強企業自主創新,發揮明盛化工、欣森木業等創新主體作用,年內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企業技術中心3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申報省名牌產品4個。實施“三百育才”計畫,招引、培養高級專業技術、企業經營管理和重點領域高技能人才各100名,其中碩士、博士60名以上。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建設生態高效農業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擴張高效農業規模。走特色農業之路,推動高效農業向規模化、產業化高端發展。以現代農業園區和漁業產業園區為龍頭,帶動沿324省道設施農業、孟陬路沿線高效農業和沂河淌畜禽養殖三大產業帶建設,年內新增高效農業7萬畝,其中設施栽培3萬畝。重點打造藍莓、花卉苗木、食用菌、蘆蒿、萵苣、生豬、水產等7個產值超億元的特色農業板塊,建設3萬畝蘆蒿、萬畝藍莓、千畝食用菌、千畝紫蘇、百萬隻肉鵝、萬頭生豬等六大產業基地,馬詩龍食用菌力爭兩年內建成國內最大的杏鮑菇生產基地。加快發展外向型農業,重點扶持發展紫蘇、泥鰍、食用菌等農產品出口基地,年內農產品出口突破1000萬美元。
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積極推進“畝產噸糧縣”創建和糧食穩產增產工程,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80萬噸以上。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年內每個鄉鎮招引一個投資500萬元以上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加快興雲生態農業科技園項目建設,北歐農莊生豬養殖場、淮連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二期工程、花卉苗木市場年內建成使用。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組織,創建龍頭示範合作社20個。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創建工作,新增省級名牌農產品、省級著名商標各2個。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繼續推進“六權”登記發證試點工作,破解農民貸款難題。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各2萬畝,爭取農業綜合開發資金1億元以上。以列入省水利現代化建設試點縣為契機,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改善崗嶺地區灌溉條件,繼續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農村健康飲水、農村河道疏浚、農橋改造等項目,實施車軸河中段12公里河道和海堤達標提升等重點工程,啟動叮噹河灌區治理工程,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結合村莊環境整治,疏浚村莊溝塘1100條,建設農田林網10萬畝,創建省級綠化示範村20個。
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以城鄉發展一體化為引領,全面提升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建設美麗灌雲。
快速推進城市建設。突出規劃引領,加強對城市空間布局、城市基準色調和單體建築形態的細節管理,提升城市建設品位。圍繞“老城區改造出新、新城區完善提升、東城區加快建設”的總體思路,加快老城區改造步伐,啟動實施人民路東延、電信局地塊等31個片區搬遷改造工作,年內徵收改造房屋60萬平方米以上。整合城市建設資源,加大組織化程度,實施一批精品工程,年內投入70億元,實施重點工程100項,新增城區建築面積100萬平方米,新開工高層建築20幢,確保紫金城市綜合體等地標性建築投入使用。開工建設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築富商務中心等一批重點工程,加快推進五星級大酒店、東城區城市綜合體、城市綜合物流園等現代服務業項目。
完善城市功能配套。進一步最佳化城區路網,加快實施人民路東延、沂河路、灌河路等道路工程,確保年內竣工通車,形成內通外連的城市交通框架。加快完善市政設施,啟動老城區和東城區污水及雨水管網、南環路供水管道、縣城第二水源和自來水深度處理等項目建設。堅持建管並重,切實加強城市管理和環境整治,加強城區交通秩序管理,確保民眾出行順暢。全面實施鹽河風光帶、東城區道路綠化等工程,新增、改造綠地200萬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2%以上。
加快城鎮化進程。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戶籍管理制度和社會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完成10個鄉鎮總體規劃修編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逐步實現規劃全覆蓋。結合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盤活存量土地,大力開展新鎮區、新社區、新民居建設,加快楊集、圩豐、龍苴、下車等中心城鎮和新農村示範村建設,新增鎮村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繼續開展“美好城鄉建設”行動,完善農村基礎設施配套,推進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年內創建省級康居示範村1個、新農村建設先進村3個。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落實節能減排措施,加快推進臨港產業區區域環評,完成化工集中區10平方公里規劃環評,確保單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減率完成省下達指標。以國家級生態縣創建為抓手,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中轉站建設,確保大楊垃圾處理場完成主體工程,同興等4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建成使用,年內爭創國家、省級生態鄉鎮5個。完成造林綠化2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25.8%。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每個鄉鎮招引落戶1個以上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確保打贏秸稈禁燒攻堅戰。
提升民生幸福水平
大力實施民生幸福工程,不斷加強社會管理創新,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著力增加民眾收入。出台《關於進一步推進全民創業的意見》,開展創業型縣區創建活動,落實創業培訓補貼、小額擔保貸款等扶持政策,引導城鄉勞動者參加就業培訓,鼓勵扶持創業就業。新增城鎮就業1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2萬人。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完成3.5萬低收入人口脫貧任務。實施社保擴面征繳工程,健全城鄉統一、覆蓋全縣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確保城鎮職工“三大保險”覆蓋率達95%以上。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加快小康建設進程,全面小康綜合實現程度達98.9%。鞏固省教育現代化縣創建成果,開展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示範區創建工作,推進教育均衡化發展,楊集中學高中部異地新建年內完成主體工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動縣人民醫院三級醫院、縣中醫院二甲中醫院、縣婦幼保健所婦兒專科醫院創建工作,年內創建省示範鄉鎮衛生院、市五星級衛生院各1個,40個村衛生室達到星級標準。重視淮海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完成數位電視整轉5萬戶,新增農村有線電視1.5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達75%,不斷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
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深入開展領導幹部下基層“三解三促”和大接訪活動,引導民眾依法理性地表達利益訴求,切實把矛盾發現在初始、問題解決在基層。健全縣鄉社會管理服務中心運作機制,完善“一委一居一站一辦”等基層社會管理機構,發揮民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紮實做好第十屆村委會換屆改選工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集中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全面落實整改措施,切實維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保障改善民生實事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十件實事。一是紮實推進全民創業。設立全民創業專項資金,每年安排500萬元,用於創業培訓補貼、中小企業貸款貼息等,推動創業基地和創業服務體系建設。二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投入財政資金850萬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萬人。三是鞏固公共衛生服務。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9%以上,政府補助提高到人均280元。啟動實施鄉鎮衛生院提升工程,完善基本設施配套。四是加快保障住房建設。新開工各類保障房960套,其中公共租賃房675套、限價商品房180套、經濟適用房105套;新竣工649套。五是繼續實施校安工程。新建校舍4.5萬平方米,加固校舍5.5萬平方米。六是保障婦女兒童權益。實行免費婚孕檢服務,努力減少和避免遺傳性疾病患兒的出生,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生率控制在8‰以內。加快鄉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建設,年底實現全覆蓋。七是加大敬老助殘力度。實施5個鄉鎮敬老院改擴建工程。將殘疾人部分康復項目納入醫保範圍,爭取專項省補資金240萬元,地方配套102萬元。八是完善市政公共設施。新建改造城區道路12公里、下水道10公里,新裝更換路燈2000盞,新鋪設改造自來水管網8公里、污水管網8公里,鋪設燃氣管道80公里,新建改造城區公廁10座。九是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完成612個村莊環境整治任務。十是實施飲水健康工程。新增農村健康飲水人口10萬人。
政府自身建設
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新的使命,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效能,狠抓工作落實,努力打造務實、為民、清廉政府。更加注重民生事業。把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奮鬥的目標。堅持既抓經濟發展,又抓民生保障;既抓重點工程建設,又抓背街小巷改造;既抓城市環境形象提升,又抓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切實解決好“崗、醫、教、住、收、保”等民眾關心的突出問題。更加注重民眾工作。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的地方,剖析問題,化解矛盾,解決民眾實際困難。堅持面對面、零距離,變接待民眾上訪為深入民眾“家訪”,切實維護民眾利益,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更加注重作風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十項規定”,切實改進會風文風,努力做到“少說話,說短話,言之有物;少開會,開短會,解決問題”。加大重大事項、重點工程、重點工作的落實推進力度,對項目建設一盯到底、強推快進,對環境整治常抓不懈、常態管理,對社會穩定親歷親為、解決問題,以真抓實幹的作風推動真績實效的發展。更加注重廉政建設。嚴格按照廉政準則“八個禁止”、“52個不準”的要求,規範政府工作人員的行為,努力實現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從源頭上防範腐敗。嚴“三公經費支出,厲行勤儉節約,力戒鋪張浪費,將有限的財力和資源更多地用在促發展、惠民生上,以勤勉務實、清正廉潔的政府形象取信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