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所造,從依止善知識及思維暇滿人生之入道前行開始,至念死無常、思惡趣苦、思維業果等基本人天乘(下士道),再經小乘之四諦(中士道),依次第直達大乘菩提心與止觀(上士道)。此論涵蓋佛法三藏十二部,開顯自文殊彌勒龍樹無著所傳之深觀、廣行二門修習要旨,並特標出出離心菩提心及清淨正見三心要。學人研習此論,不僅可以樹立從初入道依止善知識起直至最終成佛有關整個菩提道的正知正見,為今後的實修打好基礎;亦可將平日零散所學所得之佛法心要綜合貫穿,並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之道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菩提道次第廣論
  • 外文名:Lam rim chen mo
  • 創作者宗喀巴
  • 包括:出離心、菩提心和清淨見
教義概述,版本,簡介,

教義概述

本書主要包括三層意思:出離心、菩提心和清淨見(空性)。出離心,就是厭離三有,希求涅盤之心,也名“求解脫心。”學佛的人,若沒有真正的出離心,所做的一切功德,只能成為感人天善趣之因,不能成為解脫生死之正因。若以出離心為發起(動機),或為出離心所攝持(掌握),所做不論大小何種功德,就是布施畜生一把粗糠,或經一日一夜受持一戒,都成為解脫生死的資糧。
菩提心,就是總觀三界一切有情沉溺生死苦海,無有出期,為度一切有情出生死苦,志求證得無上菩提。學佛的人,若未發起大菩提心,所修一切功德,或墮生死,或墮小乘,都不能作成佛的正因。這個人也不能算是大乘人。若發起了大菩提心,雖然沒有其他功德,也可稱為菩薩;所做任何善事,都能成為成佛的資糧。所以在上士道中,修菩提心最重要。
清淨見,也稱為離增益,損減二邊的“中道正見”。萬法依因緣而生,本來沒有獨立的實性,眾生由於無始以來的妄執習氣,把無實性執為實有,這就是“增益執”。一切法雖無實性,但依一定的因緣,決定當生,並非全無。若說萬法既無實性,就該什麼都沒有,這就是“損減執”。這“斷”、“常”二邊,均不合於真理。

版本

《菩提道次第廣論》讚頌(有很多個版本,以下是其中兩個)
1、無緣慈悲大海觀世音,無障智慧宗主文殊師,破除一切邪魔密藏主!
雪域聖者之首宗喀巴洛桑扎巴我向您祈禱,加持心事如願得成就!
2、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無垢大智湧泉妙吉祥,摧伏魔君無餘秘密尊
雪頂智嚴善巧宗喀巴,賢慧普聞足下作白啟。

簡介

“菩提道次第廣論”簡介
釋名
現在,我簡略地向各位介紹這本書:《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就是我們祈求的果——佛果,佛是我們尊崇敬仰的人,是一個覺行圓滿的人,佛是梵文,翻譯成中文是“覺者”,覺悟世間的真理,證得究竟圓滿的果。我們祈求徹底的離苦得樂,而達到的目標就是佛。“道”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次第”是努力的過程必須一步一步地循序漸進。“廣論”就是詳細說明從凡夫到成佛這一條路,使我們了解後照著次第努力實踐,結果就會出現。
正法的時候,佛陀的條件高,眾生的根器利,佛陀視個人的根器即能應機解決每個人的問題,根性利的眾生也能夠把佛所說的經教,從浩瀚深遠的教誨中提綱挈領,依教奉行而解決問題。末法的時候,具足像佛那么圓滿的善知識少了,眾生的根器也越來越鈍了,要想通曉一切聖教,真是難如登天,因為不僅沒有時間精研,即使有時間,也看不懂經教的真正含意。幸好,有宗喀巴大師,掌握佛法的全貌,把三藏十二部的精華提煉出來,規劃出一條直接扼要且必不可少的成佛次第,搞為凡夫成佛的指針游標。所以,廣論這本書就像一張“藏寶圖”,依著它,可以正確迅速的找到寶藏,你願意將它置放一旁嗎?諸位,廣論確有其殊勝的內涵,一定要珍惜並善加利用啊!
道前基礎
這本書的結構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道前基礎”。我們不管學習任何知識或搞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有妥善的準備工夫,搞為往前跨或更深入的基礎。比如建造一棟摩天大樓,要先勘察地形,請建築師規劃,看看這塊地是否能負載得了這棟摩天大樓?然後才可以一層一層往上建。道前基礎就是“心理準備”。前面敘述的犀牛故事,明白的告訴我們,如果不認清一件事對我們有殊勝的利益,要去接受它是很困難的;同樣的,一個圓滿的教法,如果我們心理上不準備接受、甚至排斥,或者雖然不排斥,但對它要引導的方式,我們不懂或誤解,一樣起不了任何效用。因此,道前基礎就是教導我們:既然得到了殊勝圓滿的教法,應該準備什麼?要具足什麼條件、用什麼方法才能趣入,進而修學?廣論告訴我們,要親近善知識才能趣入佛法,要思惟人身難得易失,才會策勵自己修學佛法。
下士道
第二部分是[下士道]。透過道前基礎的準備和認識後,趣入佛法所修學的三士道,也就是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下士道的說明分為四大段:一、念死無常,二、三惡趣苦,三、皈依三寶,四、深信業果。其中最主要的是皈依,為什麼要皈依呢?為了要離苦得樂,既然要離苦得樂,為什麼一定要皈依三寶呢?可以皈依天主教、回教乃至於其他宗教啊!這個道理何在呢?要解決困難一定找能真正幫助我們的人,貧窮的人找富有的人救濟;被官司纏身的人要請律師辯護;要離苦得樂當然要找究竟圓滿解決苦樂問題的佛。所以皈依三寶是理智的抉擇,不是莽撞的瞎碰。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人要具足四個條件,第一:他自己已解脫一切怖畏,徹底究竟圓滿解決。第二:他有能力幫助我們,能善巧方便度化求助於他的人。第三:他願意幫助我們,以大悲心遍救一切眾生。第四:他能普利一切有恩無恩,佛有大悲大智大力,救護一切有情,對一切眾生一視同仁,即使是屢次傷害他的提婆達多,佛依然救度他。至於供養與否都無關緊要,佛真正歡喜的是我們依著他教導的方法如理行持,因為佛的目標是救我們,他把自己解決的方法如實告訴我們,還得靠我們自己依法實踐才有可能彈出生死輪迴。以上四個條件唯佛真正具足
有人曾如此質疑:“皈依佛後仍然要依法行持,皈依耶穌後只要信就得救。”那么,教堂里的人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虔誠信徒,都得救了嗎?又有人質疑:“佛法也說是信佛啊!”不錯,佛法也講“信”,但佛法講的信是“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藉著對佛的信心進入佛法,趣入後聽聞佛說的道理,以智慧型去體認苦樂之因,彈出生死輪迴。佛世時,正是印度歷史最輝煌的時候,有九十六種外道,大名鼎鼎的有六種大外道,都是絕頂聰明的一時之選,佛和他們論辯曉以真理,不但摧毀外道似是而非的論調,更贏得他們的信服。這證明佛說的道理是經得起考驗的,佛的方法是可以修證的,因此我們的正皈依是法。皈依法後,要把痛苦徹底解決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造成痛苦的因要拔除,造成快樂的因要深埋,斷證的過程是點點滴滴努力,不能一步登天,這個道理就是所謂的“分分斷證”。禪宗頓悟的真實內涵就是分分斷證,絕不是立刻就能開悟呀!如果真能頓悟,我也想學佛那樣,在十二月八日到尼連禪河畔,天亮時抬頭一望即明心見性成佛。真是如此嗎?不!佛是經過無量阿僧祇劫修證的結果,而覺悟是最後的一剎那。就像求學,經過無數次的考試畢業了,而拿到文憑也是最後的一剎那。那么,我們從何搞起呢?依因果緣起的法則,一句話:業!造什麼業就感什麼果,如果能對“共下士道”所闡明的業果法則生起定解,就能常造善業少造惡業,終至止惡行善,而求得人天果報。
但很不幸,因無量劫所造的苦因——惡業未盡,即使生到最高的天“非想非非想天”,還須墮落輪轉為苦;換句話說:下士道指點我們業的理路,而我們也了解業的特徵,但我們凡夫仍在輪迴中受苦,為什麼呢?一個原因:無明!也就是“迷”、“不覺”。對什麼事不了解呢?“第一義愚”和“業果愚”,前者是不了解性空之理,後者是不了解緣起相循的因果關係。佛法的甚深義理,性空所以緣起,緣起所以性空,兩者是分不開的。阿底峽尊者諄諄教誨並且要我們認真學習的就是緣起。經論上告訴我們:“寧取有見如須彌山,不取空解如芥子許”,雖然因緣的深義大得像須彌山,只要如理如法一步步地走,定會走到山頂,獲得目標;相反地,如果忽視誤解空見,那就永無成功之日。龍樹菩薩曾在《中論》提醒我們:為什麼我們對佛說的道理會知見稠林呢?原因很簡單,我們的知見一直在“空”上轉,錯誤的執著使我們不了解性空的真義,不能看見真如本性,不能彈出輪迴之苦。因此,為達究竟圓滿佛果,只修習下士道是不夠的,而是要以此為基礎進入中士、上士。所以,廣論在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就說明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內涵。
中士道
第三部分的“中士道”包括:一、思惟苦諦,二、思惟集諦,三、思惟十二有支,四、思惟解脫生死正道。修道證果這一條路困難重重,若無強盛的推動力,是會半途而廢終至一事無成,所以我們要先認識苦,感其逼迫性策發修學,因此中士道說明的就是四諦:苦集滅道。集諦為因,苦諦是果,道諦是因,滅諦是果。為什麼世尊不順因果次第先說因後說果呢?世尊先說“苦諦”後說“集諦”的原因,就是眾生為無明所暗覆,把痛苦執為安樂,生不起求解脫的心,就如世間人,若不是為生活重擔所逼迫,會心甘情願耐苦耐勞,學習技藝,求職就業嗎?所以佛為眾生說明總別苦相令起厭離,進而研求苦因。那么,苦的範圍是什麼呢?依三種受相的不同分為苦苦、壞苦、行苦——遇到苦的事當然苦,這是“苦苦”;遇到快樂的事耽溺於樂受中,但這種感受既不真實又不長久,當樂受變壞時便痛苦無比,這是“壞苦”;遇到不苦不樂的舍受中,因為遷流變動,無常所隨逐,感到不安穩,這是“行苦”,有一句話說“花好月圓”,反過來變成“人去樓空”,就是這種狀況。
如果我們能深入觀察苦性,就會了解世間的事一無可取而生起厭離心,而下定決心依著方法消除苦因、積累樂因。照理世尊應該接著宣說“道諦”,為什麼又先說“滅諦”呢?如果我們不能脫離惑苦,不就永遠為世間所綁而安於其中嗎?反正一切都不能改變,何必努力呢?因此世尊為啟發我們的信心,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滅諦的果就在前面,只要搞對一定會得到它!痛苦的力量在後面推動著我們往前進;圓滿的果實在前面牽引著我們向前沖,如此一推一拉,大家努力地修學,滅盡惑、業、苦三種雜染,證得究竟寂滅的涅盤。講到這裡,諸位應該能清楚地認識,欲修學佛法先得生起厭離心,否則會貪著世間的安樂,欲救度眾生也得靠出離心升華菩提心,否則自不知苦怎知眾生苦?小乘解決自身的問題尚且要厭離心,大乘要度眾生不修厭離心可以成辦嗎?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次第的必要性,由修習中士道進一步修學上士道。
上士道與止觀
第四部分“上士道”包括:一、發大菩提心,二、修菩薩行。修中士道後,進一步就該想到:一切眾生沉沒生死苦海,只是自己解決生死,仍不能救度一切眾生;為救度一切眾生,自己必須成就無上佛果。由此發起菩提心,求受菩薩戒,學習六度,修學四攝,就是上士道。成佛的因是菩提心,怎樣使這個因究竟圓滿呢?
廣論在最後一部分說到“止觀”,止觀兼修才能明了見真實義,詳細抉擇清淨正見。以上五個部分不是孤立無關,而是脈絡貫穿的,是成就無上菩提必經的過程。
諸位!修學佛法,以遠程看,究竟的是成佛,但成佛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大家一聽這數字,心就冷了半截,實際上,真正的問題,不在時間的長短而在內容的好壞。若是壞事,即使一剎那也如坐針氈;若是好事,即使長時期也值得等待,三天、三年、三大阿僧祇劫,甚至無量阿僧祇劫也不怕啊!因此並不是一口氣立刻修得佛道、證得佛果,而是要步步增上,這就是廣論教授最美妙的地方。
以近程的利益來看,假若能深入學習佛法,並且運用得當,即能最佳化生活的品質,擺脫命運的束縛,明朝袁了凡先生的“立命之學”即是明證。了凡先生遇見一位精通命理的孔老先生,為其卜算命運,纖細皆驗,使袁先生更加相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從此澹然無求,終至悠悠放任。後來又遇精研禪學的雲谷法會禪師,為其曉以儒家思想、佛法義理,使袁先生將往日之罪盡情懺悔,積極行善,從此戰兢惕勵,終至所求必應。諸位是不是也希望最佳化命運?
所以,想要修學佛道,想要邁向成佛之路,當然是要先見道明心;而見道明心的內容,就是如來藏心體。而如來藏心體中所含藏的一切種子,你具足圓滿的親證了,你就成佛了。如果沒有親證如來藏,你將無法現觀如來藏本身的功能差別,那么般若中觀就不能成就,一定會落在意識心上面去思惟想像般若中觀。那就像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所講的那樣。但是,在成佛之道的過程當中,其實最重要的是一切種智的修證。因為,一切種智是成佛的依憑:由一切種智的圓滿具足,而發起成所作智大圓鏡智,也使平等性智及妙觀察智得以圓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