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

針灸學

針灸學(Sci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研究經絡腧穴刺灸方法,探討運用針灸防治疾病規律的一門學科。針灸學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經絡、腧穴、針灸方法、臨床治療、針灸醫經醫籍、實驗針灸等部分。針灸具有適應證廣、療效明顯、操作方便、經濟安全等優點,數千年來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針灸學
  • 外文名:Sci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 原理:中醫理論
  • 源起時間:原始社會
  • 特點:適應證廣、療效顯著、套用方便等
  • 起源:中醫
優點,起源,技法,針刺療法,砭石治病,灸法,理論體系形成,理論體系發展,魏晉隋唐時期,宋金元時期,灸法概述,艾灸,灸法的作用,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昇陽舉陷,拔毒泄熱,防病保健,經典著作,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經絡發展簡史,針灸手法,

優點

針灸療法具有適應證廣、療效顯著、套用方便、經濟安全等優點,數千年來深受廣大人民的歡迎,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

起源

針灸的歷史悠久。據考證,它起源於我國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度時期。我國從400萬年前就有了人類活動,大約從4萬年前進入氏族公社制度時期,一直延續到距今4千年前。在這個時代,先民們以石器作為主要的生產和生活工具,所以考古學上稱為石器時代。從遠古到1萬年前為舊石器時代,1萬年前到7~8千年前為中石器時代,7~8千年前到4千年前為新石器時代。針灸療法大約誕生於新石器時代。古書里保存著一些關於針灸起源的傳說資料,都指這個時代。如皇甫謐《帝王世紀》里記載:太嗥伏羲氏“嘗味百藥而制九針”,羅泌《路史》則說太嗥伏羲氏“嘗草治砭,以制民疾”。又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序》說:“黃帝咨訪歧伯、伯高,少俞之徒……而針道生焉”,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則說:“黃帝受命,創製九針”。
針灸銅人針灸銅人

技法

針刺療法

起源於新石器時代,還可以從原始的針刺工具加以論證。距今2千多年以前的古書中,經常提到原始的針刺工具是石器,稱為砭石。如《左傳》收錄的公元前550年一段史料提到“美疢不如惡石”,《山海經》記載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箴。”《素問·寶命全形論》雲;“制砭石小大”等。這些都是遠古人類以砭石治病的佐證。砭石治病,最初主要是用於刺破膿瘍,進而作為刺絡瀉血之用。我國曾在內蒙古多倫縣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過一根4.5cm長的砭石,一端扁平有弧形刃,可用來切開膿瘍,另一端為四稜錐形,可用來放血。在山東省日照市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個墓葬里,還發現過兩根殉葬的砭石,長度分別為8.3cm~9.1cm,尖端為三稜錐形和圓錐形,可用它們放血,調和經氣。砭石實物的發現,為針刺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針灸手部穴位針灸手部穴位

砭石治病

來源於我國東部沿海一帶以漁業為生的民族。據《素問·異法方宜論》記載:“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這裡所說的“東方”,相當於我國山東一帶。近年來,在山東省發現了一批以針砭為題材的漢畫像石,畫像石上雕刻著半人半鳥形的神醫正在用砭石或細針給人治病。鳥形顯然來源於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畫像石反映了古代關於針砭起源的傳說。

灸法

也是起源於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制度時期。據《素問·異法方宜論》記載:“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這段記載,說明灸法的發現同寒冷環境的生活習慣關係密切。原始社會棲息在北方的人們離不開烤火取暖,加上他們野居乳食的生活習慣,容易患腹部寒痛、脹滿等症,非常適於熱療。因而經過長期的積累經驗,發明了灸法和熨熱療法。據考察,先民們鑽木取火或敲擊燧石取火,往往用艾絨作為引火材料,起源於原始社會晚期的骨卜也是用艾絨燒灼動物骨。很明顯,這種用艾絨點火的方法,為發明艾灸提供了必要條件。

理論體系形成

從戰國至秦漢時期,以《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成書為標誌,此時的醫學家們不但已構築起以絡學說為核心的理論框架,而且已卓有成效地運用刺法、灸法等技術防病治病,並善於理論聯繫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更新理論,初步形成了以理、法、方、穴、術為一體的獨特的針灸學理論體系。
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我國由奴隸社會邁入封建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各種學術思想的進步,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促進了針灸學從實踐經驗向理論高度的深化。針刺工具由砭石、骨針、竹針發展到了金屬針,從而擴大了針灸療法的適應範圍。據《左傳》記載,春秋戰國時期醫緩醫和均擅長針灸。先秦名醫扁鵲(秦越人)在給虢太子治屍厥時,讓其弟子子陽取外三陽五會而使太子復甦,又令弟子子豹藥熨兩脅下,而太子坐起……。證明在先秦時期針砭、火灸、藥熨等均已廣泛套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醫學帛書中,有兩種古代關於經脈的著作,它記載了十一條經脈的循行、病候和灸法治療。根據其足臂、陰陽的命名特點,稱為“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反映了針灸學核心理論經絡學說的早期面貌。
針灸學針灸學
內經》的問世,是先秦至西漢醫學發展的必然結果。此書約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期,東漢至隋唐仍有修訂和補充。《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共18卷,162篇,它在匯總前人文獻的基礎上,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腧穴、精神、氣血、津液等為基本理論,以針灸為主要醫療技術,用無神論觀點、整體觀點、發展變化的觀點、人體與自然界相應的觀點,論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診斷要領和防病治病原則,奠定了針灸學基礎理論,其中以《靈樞》所載針灸理論更為豐富和系統,故《靈樞》又稱“針經”。
內經》對經絡學說尤有精闢的論述,不但對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絡屬臟腑及其所主病證均有明確記載,而且對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別絡、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的走向、分布、功能以及和經絡系統相關的根結、標本、氣街、四海等亦有記敘。《內經》對腧穴理論也有較多的論述,載有160個左右常用穴位的名稱,對特定穴理論闡述較詳,特別是對五輸穴理論闡述較全面。還有原穴、下合穴、十五絡穴、五臟背俞等也都有載述。《內經》對刺法論述較為詳盡,補瀉手法上提出了迎隨補瀉、徐疾補瀉、呼吸補瀉、開闔補瀉等。在治療方面,論述了治療原則如“盛則瀉之,虛則補之”。取穴配穴方面提出了許多具體方法,如俞募配穴法、遠道取穴法等。《內經》記載了一百多種病症,其中絕大多數疾病都套用針灸治療。
難經》是一部可與《內經》相媲美的古典醫籍,相傳系秦越人(扁鵲)所作。該書內容簡要,辨析精微,進一步豐富和充實了針灸學理論體系。其中關於奇經八脈和原氣的論述,更補充了《內經》之不足。同時,還提出了八會穴,並對五輸穴按五行學說作了詳細的解釋。發明六經辨證的張仲景,在其著作《傷寒雜病論》中,不僅於方藥方面給人留下許多光輝的典範,而且在針灸學術上也有許多獨到的見解和貢獻。在他的著作中直接與針灸有關的條文達69條,主張針藥結合,辨證施治。已佚的《明堂孔穴針灸治要》(即《黃帝明堂經》)應該是這一時期有關腧穴的專著。以外科聞名於世華佗亦精於針灸,創立了著名的“華佗夾脊穴”,著有《枕中灸刺經》(佚)。三國時期的曹翕擅長灸法,著《曹氏灸經》,可惜失傳。

理論體系發展

魏晉隋唐時期

魏晉南北朝,歷隋唐至五代,前後七百餘年。針灸學理論與技術隨著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而有新的提高,出現了眾多名醫名著,推動了針灸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魏晉時代的皇甫謐在魏甘露間(公元256~260年),將《素問》、《靈樞》和《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中的針灸內容匯而為一,去其重複,擇其精要,編撰成《針灸甲乙經》。全書分為12卷128篇,共收349個腧穴,按臟腑、氣血、經絡、腧穴、脈診、刺灸法和臨床各科病證針灸治療為次序加以編纂,成為一部最早的體系比較完整的針灸專書,是繼《內經》之後對針灸學的又一次總結,在針灸學發展史上起到了承先啟後的作用。晉代名醫葛洪撰《肘後備急方》,所錄針灸醫方109條,其中99條為灸方,從而使灸法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妻鮑姑,亦擅長用灸。晉末到南北朝的徐熙一族,累世精於醫術,徐秋夫徐文伯徐叔響等都是針灸史上的有名人物。
針灸穴點陣圖針灸穴點陣圖
隋至初唐時期的名醫甄權和孫思邈,都精通中醫各科,甄權著有《針方》、《針經鈔》和《明堂人形圖》等(均佚)。孫思邈撰有《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書,首載阿是穴法和指寸法,廣泛地收入了前代各家的針灸臨床經驗,並繪製了《明堂三人圖》,“其中十二經脈五色作之,奇經八脈以綠色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成為歷史上最早的彩色經絡腧穴圖(佚)。此外,唐代楊上善在《黃帝明堂經》的基礎上,撰《黃帝內經明堂類成》,按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的次序,論列穴位。王燾編《外台秘要》,大量採錄了諸家的灸法。這個時期還有了針對專病的著作,如唐·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專門介紹灸治癆病方法;刊於公元862年以前的《新集備急灸經》,是我國最早雕版印刷的醫書,專論急證用灸。唐太醫署掌管醫藥教育,分設四個醫學專業和一個藥學專業,針灸是醫學專業之一,設“針博士一人,針助教一人,針師十人,針工二十人,針生二十人。”為針灸學的學校教育開創了先河。

宋金元時期

宋金元時期,由於印刷術的廣泛套用,促進了醫學文獻的積累,加快了針灸學的傳播與發展進程。著名針灸家王惟一,在北宋政府支持下,重新考訂釐正了354個腧穴的位置及所屬經脈,增補了腧穴的主治病證,於公元1026年撰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雕印刻碑,由政府頒行。公元1027年,王惟一設計的兩具銅人模型製成,外刻經絡腧穴,內置臟腑,作為教學和考試針灸師之用。南宋的針灸家王執中撰《針灸資生經》,重視實踐經驗,對後世頗有影響。元代著名醫學家滑壽,考訂經絡循行及其與腧穴的聯繫,在元忽泰必烈《金蘭循經取穴圖解》基礎上編撰而成的《十四經發揮》,首次把任督脈和十二經脈並稱為“十四經”,進一步發展了經絡腧穴理論。這個時期長於針灸的名醫很多,著作也頗豐富,《備急灸法》、《癰疽神秘灸經》、《膏肓腧穴灸法》等書問世,標誌著針灸在各科的深入發展。南宋初期的席弘,世代皆專針灸,傳世的《席弘賦》特別講究刺法。同時的竇材著《扁鵲心書》,極力推崇燒灼灸法,每灸數十壯乃至數百壯。當時還有楊介張濟親自觀察屍體解剖,主張用解剖學知識指導針灸取穴。金代何若愚與撰《子午流注針經》的閻明廣,提倡按時取穴法。金元名醫竇漢卿既推崇子午流注,又提倡八法流注,按時取穴,他所編撰的《標幽賦》是針灸歌賦中的名篇。
針灸學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針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它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經絡、腧穴、針灸方法、臨床治療、針灸醫經醫籍、實驗針灸等部分。
針灸具有適應證廣、療效明顯、操作方便、經濟安全等優點,數千年來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針灸是我國歷代勞動人民及醫學家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中剖造和發展起來的一種醫學。歷史悠久,其起源已難稽考,但從文獻記載、出土文物、社會發展規律等方面探索,遠在文字創造前即已萌芽。
根據《靈樞·九針十二原》說:“余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可知針的前身是砭石。《說文解字·》記載:“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經·東山經》:“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弗箴石”。郭璞注曰:“可以為砥(砭)針治痛腫者”。這是砭術的較早記載。古人生活於洪荒大地,與鷙鳥猛獸相搏食,不能無病。一且患病,除祈禱鬼神外,往往會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撫摩,捶擊體表某一部位,有時竟使疾病獲得緩解。通過長期的經驗積累,逐步形成砭石治病的方法。1963年,內蒙古自治區多倫旗頭道窪在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一根磨製的石針,據鑑定,認為是針法的原始工具砭石。因此,砭石的起源,可遠溯到距今一萬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甚至可能更早些。
隨著冶金術的發明,針具也得到不斷地改進,至《內經》著作年代,才由古代的石針、骨針、竹針而改變為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等金屬制針,代替砭石之法直到現在改進為不鏽鋼針。1978年,在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樹林召公杜的出土文物中首次發現一根“青銅砭針”。
1968年在河北滿城縣發掘的西漢劉勝墓,內有金制、銀制醫針九根。製作頗為精細,證明了金屬制針的不斷進步。
灸法的產生是在火的發現與使用以後,人們發現身體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適或緩解,通過長期的實踐,從各種樹枝施灸發晨到艾灸,形成了灸法。《素問·異法方宜論》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即指此言,隨著後世醫學的進步發展為多種多樣的灸法。
由於針灸用具、材料的逐步改革,擴大了針灸治療的範圍,提高了治療效果,有力地促進了針灸學術的發展。
針灸學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1973年在湖南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醫學帛書中,有兩種古代經脈的著作,即“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其中敘述了十一脈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現及灸法治療。經初步考證,其著作年代早於《黃帝內經》,經絡學說的早期面貌於此可見一斑。
針灸足部穴位針灸足部穴位
黃帝內經》對經絡、腧穴、針灸方法以及適應證、禁忌證等,都作了此較詳細的論述,其中尤以《靈樞》所載針灸理論更為豐富而有系統,故《靈樞》又稱“針經”。可見當時針灸學已經比較成熟,為後世針灸學術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現存最早的針灸專著除《靈樞》外首推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作者參考《內經》、《明堂孔穴治要》,論述了臟腑經絡學說,依照頭、面、胸、腹、背等都位記述腑穴,在《內經》的基礎上發展和確定了349個腧穴的位置、主治及操作,介紹了針灸手法、宜忌和常見病的治療。這是繼《內經》之後針灸學的又一次總結,在針灸發展史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東晉葛洪著《後備急方》所錄針灸醫方109條,其中99條是灸方,引起了人們對灸法的重視,使灸法與針法一樣得到了發展。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明了“阿是穴”的取法和套用,並繪製了“明堂三人圖”,分別把人體正面、背面及側面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用不同顏色繪出,尤其值得推崇的是提出灸法預防疾病的方法,為預防醫學作出了貢獻。
此後王燾在其所著的《外台秘要》中,全面介紹了灸法,為推廣灸法起到積極作用。隋唐設“太醫署”,掌管醫學教育,針灸成為其中一個專門學科,內設針博士、針助教、針師等從事教學工作,足見當時對針灸的重視。北宋王惟一編撰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敘述了經絡、腧穴等內容,並考證了354個腧穴,全書曾刻在石碑上,樹立於汴京(今河南開封),供學習針灸者拓印和閱讀。次年,還設計鑄造了兩座銅人,是我國最早的針灸模型,對辨認經穴與教學起了很大作用。元代滑伯仁認為任督二脈雖屬奇經,但有專穴,宜與十二經並論,總結為十四經,著《十四經發揮》,系統闡述了經絡的循行路線和有關腑穴,對後人研究經脈很有裨益。明代是針灸學發展昌盛的朝代。楊繼洲以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為基礎,匯集了歷代針灸著作,並結合實踐經驗撰寫了《針灸大成》,內容豐富,是繼《內經》、《甲乙經》之後對針灸學的又一次總結。直到今天它仍是學習針灸的主要參考著作。當時還有陳會的《神應經》、徐風的《針灸大全》,高武的《針灸聚英發揮》,汪機的《針灸問對》、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等,蔚為大觀,諸家各有所長,形成不同流派,相互爭鳴,促進了針灸的發展。到了清代雖然也有吳謙等編著的《醫宗金鑒·刺灸心法》及廖潤鴻的《針灸集成》等書問世,但很少新義,至清代末葉,針灸乃走向衰落。
流傳幾千年的針灸醫學雖然不斷有所發展,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其速度比較緩慢,特別是清朝統治階級因拘於封建禮教,於1822年竟以“針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謬理由,下令停止太醫院使用針灸,廢止針灸科,一般“儒醫”也注重湯藥輕針灸。鴉片戰爭失敗以後,帝國主義入侵,在各地設立教會醫院和醫學院校,排斥、攻擊中國醫藥學,使中醫事業包括針灸學更趨衰落,幾至一蹶不振。然而由於針灸經濟、方便、有效,深受勞動人民的歡迎,儘管國民黨政府力圖扼殺,但在民間,仍得到套用與流傳。同時各地有志之士,創辦學社、學校,培養人才,為發揚針灸,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黨的中醫政策的實施,祖國醫學獲得了新生,帶來了針灸事業的復興與繁榮。全國各地先後成立了中醫學院、中醫院,設定了針灸專業和專科,並建立了專門研究機構,使針灸在教學、醫療和科研等方面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十多年來編撰出版了大量針灸著作。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使用了統一的針灸教材,開展了對《內經》《難經》《甲乙經》《針灸大成》的校釋工作,在全國各報刊發表的針灸論文資料不下萬篇。為學習針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大大豐富了針灸醫學的內容。
針灸的臨床工作有較大的進展,治療病種不斷擴大。臨床實踐表明,針灸對內、外、婦、兒等科300多種病症的治療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對其中100種左右的病症有較好或很好的療效。針灸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膽道結石、細菌性痢疾等,不但用科學的方法肯定了療效,而且用現代生理學、生化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等闡明其作用原理,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六十年代以來,我國醫學界採用針刺麻醉,成功地進行了多種外科手術,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的內容,引起了世界各國學者的普遍重視,推動了針灸醫學的發展。
針灸臨床針灸臨床
近年通過多學科的大協作,深入研究了針灸治病原理。證明針灸對機體各系統功能有調整作用,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針灸鎮痛原理的研究已深入到神經細胞、電生理學和神經遞質如腦腓肽等分子生化學水平。
經絡的研究經過大量普查,不僅肯定了循經感傳的客觀存在,而且從循經感傳現象出現的規律,客觀指標及測定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為經絡實質的探討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同時,不少地區還開展了對針刺手法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初步的成績。
幾千年來,針灸醫學不僅對我國人民的保健事業起過重大的作用,而且很早就流傳到國外,對其他一些國家的醫療保健事業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約在公元六世紀,針灸醫學傳入朝鮮,並以《針灸甲乙經》等書為教材。公元562年,我國吳人知聰攜帶《明堂圖》、《針灸甲乙經》到日本。公元701年,日本在醫學教育中開始設定針灸科,至今還開辦針灸大專學校,深受日本人士的歡迎。公元十七世紀末葉,針灸又傳到了歐洲。有些國家除設有針灸專科外,還成立了研究針灸醫學的專門機構,並多次召開國際針灸學術會議。我國一些省市設立了國際針灸培訓基地,為世界各國培訓了大批針灸醫生。目前全世界已有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針灸醫療、科研和教育。世界衛生組織還向世界各國推薦針灸治療43種疾病。1987年11月經世界衛生組織的支持,在北京召開了世界針灸聯合會的成立大會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我國獨特的針灸醫學已成為世界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產生積極的廣泛的影晌。
灸法,是指套用高溫(主要是艾藥或其他物質燃燒後產生的溫熱)或低溫,或者以某些材料(對皮膚有剌激作用的藥物或其他物質)直接接觸皮膚表面後產生的刺激,作用於人體的穴位或特定部位,從而達到預防或治療疾病的一種療法。是針灸醫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重要的傳統非藥物療法之一。

灸法概述

灸法屬於溫熱療法,與火的關係密切,火的歷史在我國可以追溯到50萬年前的“北京人”或80萬年前的“藍田人”時代,乃至更遠。據考古學的研究,在北京周口店發掘的含骨化石地層中,就發現有遺留的灰燼和燒過的動物骨骼或土石。早在大約5萬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火來取暖、熟食,尤其是1.8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已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灸法是隨著火的套用而萌芽,並在其套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
古人在煨火取暖時,由於偶然被火灼傷而解除了某種病痛,從而得到了燒灼可以治病的啟示,這就是灸法的起源。“灸”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灼”,是灼體療病之意.最早可能採用樹枝、柴草取火熏、熨、灼、燙以消除病痛,以後才逐漸選用艾(moxa)為主要灸料。艾,自古以來就在我國廣大的土地上到處生長,因其氣味芳香,性溫易燃,且火力緩和,於是便取代一般的樹枝燃料,而成為灸法的最好材料。據《左傳》記載,魯成公10年(公元前581年),晉景公病,秦國太醫令醫緩來診,醫緩說:“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治焉。”晉朝杜預註解:“攻”指艾灸,“達”指針刺。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有“可火”與“不可火”的記載,其所言之火,亦指艾灸。
“灸”字在現存文獻記載中,以《莊子o盜跖》最早提及,如孔子勸說柳下跖:“丘所謂無病自灸也。”《孟子o離婁》也曾記載:“今人慾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顯然也是指的艾灸。從中可以推斷在春秋戰國時代,灸法是頗為盛行的。1973年在我國湖南長沙馬王堆發掘了三號漢墓。在出土的帛書中,記載了經脈灸法的就有3篇,是目前發現的《內經》以前最早的珍貴文獻。在醫學專著中,灸法最早見於《內經》.《素問o異法方宜論》說:“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髒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從北方來。”說明灸法的產生與我國北方人民的生活習慣、條件和發病特點有著密切的關係。

艾灸

以後歷代出現許多針灸方面的著作,如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都大力提倡針灸並用。唐代王燾的《外台秘要》則棄針而言灸,可見當時對灸的重視。以後從宋代王執中的《針灸資生經》,明代高武的針灸聚英》、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到清代廖潤鴻的《針灸集成》無不注重灸法。歷代灸法的專著還有很多,如公元3世紀就有《曹氏灸方》,唐代有《骨蒸病灸方》,宋代有《黃帝明堂灸經》《灸膏肓俞穴法》《備急灸法》,元代有《癰疽神秘灸經》,清代有《太乙神針》《神灸經綸》等。
艾灸示意圖艾灸示意圖
灸法治病,最初古人多採用直接灸,且艾炷較大,壯數(艾炷的計數單位)較多,如《太平聖惠方》指出:“灸炷雖然數足,得瘡發膿壞,所患即差;如不得瘡發膿壞,其疾不愈。”《醫宗金鑒o刺灸心法要訣》也說:“凡灸諸病,火必足氣到,始能求愈。”同時古人非常推崇套用化膿灸進行身體保健和預防疾病。現代灸法則有了長足發展,為了減輕患者接受灸療的痛苦,多採用小艾炷少壯灸,並衍化出多種灸法,如艾條灸、藥條灸(包括太乙神針灸、雷火神針灸等)、溫灸器灸、溫針灸天灸燈火灸等。根據病情不同,還常採用間接灸法,所隔物品多為薑片、蒜片、食鹽、豆豉餅、附子餅等。灸法已為人類的醫療保健事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灸法的作用

總結古往今來的實踐經驗,灸法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作用。
艾灸器具艾灸器具

溫經散寒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所以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靈樞·禁服》亦云:“陷下者,脈血結於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套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於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套用較多。

扶陽固脫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正如《素問·厥論》所云:“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於手足,則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宋代《針灸資生經》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昇陽舉陷

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靈樞·經脈》篇云:“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關於陷下一症,脾胃學說創始者李東垣還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唯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如脫肛、陰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會穴來提昇陽氣,以“推而上之”,又如《類經圖翼》云:“洞泄寒中脫肛者,灸水分百壯”。總之,這也是灸法的獨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熱

歷代有不少醫家提出熱證禁灸的問題,如《聖濟總錄》指出:“若夫陽病灸之,則為大逆”;近代不少針灸教材亦把熱證定為禁灸之列。但古今醫家對此有不同見解。在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灸法治療癰疽,就首見於《黃帝內經》,歷代醫籍均將灸法作為本病證的一個重要治法。唐代《備急千金要方》進一步指出灸法對臟腑實熱有宣洩的作用,該書很多處還對熱毒蘊結所致的癰疽及陰虛內熱證的灸治作了論述,如載:“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又如“腸癰屈兩肘,正灸肘尖銳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金元醫家朱丹溪認為熱證用灸乃“從治”之意;《醫學入門》則闡明熱症用灸的機理:“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醫宗金鑒·癰疽灸法篇》指出:“癰疽初起七日內,開結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瘡痛灸至不痛時”。總之,灸法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熱,表明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態起雙向調節作用。特別是隨著灸增多和臨床範圍的擴大,這一作用日益為人們所認識。

防病保健

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到;在“犬所齧之處灸三壯,即以犬傷法灸之”,以預防狂犬病。《備急千金要方》有“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預防中風。。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乾”、“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現代,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經典著作

基本信息

書名: 針灸學
作 者:仲遠明,王茵萍
針灸學
出版時間:2009-6-1
ISBN: 9787564116811
開本:16開
定價: 38.00元

內容簡介

針灸學是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經絡腧穴理論為基礎,運用針刺、艾灸及其他方法,刺
激人體的一定部位,達到防治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具有適應證廣、療效明顯、操作方便、經濟安全、副作用少等優點,幾千年來深受廣大人民的歡迎,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針灸的生命力在於臨床療效。1979年12月,世界衛生組織向全世界推薦了43種針灸治療的適應證,有力地推動了針灸走向世界。但是,這種歸納尚不全面。據天津中醫藥大學的最新研究總結,針灸治療的病種涵蓋16類病譜、計461個病種之多。對於肌肉骨骼和結締組織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泌尿生殖系統、眼和附器、精神和行為障礙、皮膚和皮下組織疾病,針灸的治療效果尤為突出。對於多種難治性疾病、原因不明性疾病、體質性疾病與心因性疾病,針灸可成為有力的治療和輔助治療手段。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在套用和研究針灸療法治療各種疾病,全世界針灸從業人員逾數十萬,針灸醫學作為中醫藥國際化的先鋒,對世界醫學的發展正產生著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摘自《針灸大成》
《素問》十二卷,世稱黃帝岐伯問答之書。及觀其旨意,殆非一時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劉向指為諸韓公子所著;程子謂出戰國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禮記》之萃於漢儒,而與孔子、子思之言並傳也。蓋靈蘭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紀等篇,無非闡明陰陽五行
之《甲乙》、楊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於此,而微有異同。醫家之綱法,無越於是書矣。然按《西漢藝文志》,有《內經》十八卷及扁鵲名。白氏雲∶《內經》凡三家,而《素問》之卷,牽合《漢志》之數,而為之注釋,復以陰陽大論,托為師張公所藏,以補其亡逸,而其
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亂,訓詁失之於迂疏,引援或至於未切。至宋林億、高若訥等,正其誤文,而增其缺義,頗於冰為有功。
難經》十三卷,秦越人祖述《黃帝內經》,設為問答之辭,以示學人。所引經言,多非靈、素本文,蓋古有其書,而今亡之耳。隋時有呂博望注本不傳,宋王唯一集五家之說,而醇疵或相亂,惟虞氏粗為可觀。紀齊卿注稍密,乃附辨楊玄操呂廣王宗正三子之非,周仲立頗加訂易,而考證未明,李子野亦為句解,而無所啟發。近代張潔古注後附藥,殊非經義。王少卿演繹其說,目曰重玄,亦未足以發前人之蘊。滑伯仁取長棄短,折衷以己意,作《難經本義》。
《子午經》一卷,論針灸之要,撰成歌訣,後人根據托扁鵲者。
《銅人針灸圖》三卷,宋仁宗詔王維德考次針灸之法,鑄銅人為式,分腑臟十二經,旁註俞穴所會,刻題其名,並為圖法,並主療之術,刻板傳於世。夏竦為序。然其穴,比之《靈樞》本輸、骨空等篇,頗亦繁雜也。
明堂針灸圖》三卷,題曰∶黃帝論人身俞穴及灼灸禁忌。曰明堂者,謂雷公問道,黃帝授之,亦後人所根據托者。
《存真圖》一卷,晁公謂楊介編。崇寧間泗州刑賊於市,郡守李夷行遣醫並畫工往,親膜摘膏肓,曲折圖之,盡得纖悉,介校以古書,無少異者。比《歐希范五臟圖》過之遠矣,實有益醫家也。王莽時,捕得翟義黨王孫慶,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量度五臟,以竹
道其脈,知所終始,雲可以治病,亦是此意。
《膏肓灸法》二卷,清源莊綽季裕所集。
《千金方》三十卷,唐孫思邈所撰。用藥之方,診脈之訣,針灸之穴,禁忌之法,以至導引養生之要,無不周悉。曰千金者,以人命至重,有貴千金。議者謂其未知傷寒之數。
《千金翼方》三十卷,孫思邈掇拾遺帙,以羽翼其書。首之以藥錄,次之以婦人、傷寒、小兒、養性、辟穀、退居、補益、雜病、瘡癰、色脈、針灸,而禁術終焉。
《外台秘要》,唐王燾在台閣二十年,久知弘文館,得古方書千百卷,因述諸症候,附以方藥、符禁、灼灸之法,凡一千一百四門。天寶中出守房陵、及大寧郡,故名焉。
《金蘭循經》,元翰林學士忽泰必列所著,其子光濟銓次。大德癸卯,平江郡文學岩陵邵文龍為之序。首繪臟腑前後二圖,中述手足三陰、三陽走屬,繼取十四經絡流注,各為注釋,列圖於後,傳之北方。自恆山董氏鋟梓吳門,傳者始廣。
《濟生拔萃》十九卷,一卷取《針經節要》,二卷集《潔古雲岐針法》、《竇氏流注》 ,三卷《針經摘英》。首針法,以仿古制也。延佑間杜思敬所撰者。
《針經指南》,古肥竇漢卿所撰。首標幽賦,次定八穴指法及葉蟄宮圖,頗與《素問》
《針灸雜說》,建安竇桂芳類次。取《千金》禁忌人神及離合真邪論,未能曲盡針灸之
《資生經》,東嘉王執中叔雅,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巔末,行分類別,以穴屬病,蓋合
《銅人》、《千金》、《明堂》、《外台》而一之者也。
《十四經發揮》三卷,許昌滑壽伯仁,傳針法於東平高洞陽,得其開闔流注交別之要。
至若陰、陽、維、蹺、帶、沖六脈,皆有系屬,而惟督、任二經,則包乎背腹,而有專穴,
諸經滿而溢者,此則受之,宜與十二經並論。通考邃穴六百五十有七,而施治功,以盡醫之神秘。
《神應經》二卷,乃宏綱陳會所撰。先著《廣愛書》十二卷,慮其浩瀚,獨取一百一十
九穴,為歌為圖,仍集治病要穴,總成一帙,以為學人守約之規。南昌劉瑾校。
《針灸節要》三卷、《聚英》四卷,乃四明梅孤高武纂集。
《針灸捷要》,燕山廷瑞徐鳳著集。
《玄機秘要》,三衢繼洲楊濟時家傳著集。
《小兒按摩經》,四明陳氏著集。
《古今醫統》、《乾坤生意》、《醫學入門》、《醫經國小》中取關於針灸者,其姓氏
《針灸大成》總輯以上諸書,類成一部,分為十卷,委晉陽靳賢選集校正。

經絡發展簡史

近代經絡創新簡史表
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又先後進行了“八五(1992-96年)”和“九五(1997-98年)”兩個國家級經絡攀登計畫項目,研究從現象逐漸深入到本質,課題圍繞著循經感傳的機理、經脈臟腑相關和經脈線的理化特性三個方面展開,形成了若干個假說:
1996年鄧宇等“分形分維的經絡形態及解剖結構”(非間隙經絡,細胞充填的非管經絡)
1996年張聲閎“間隙維”經絡 (出錯)
1995
· 神經論:認為循經感傳是神經元之間興奮傳遞的結果。1995年?
·體液論:認為中醫經絡中的氣血指人體中的各種體液,經絡是體液運行的通道,體液運動刺激神經產生循經感傳。
· 能量論:認為經絡是某種物理能量與信息的傳輸渠道。
孟競璧(同位素示蹤)
1985年,法國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蹤顯像方法;另外,法國Niboyet 對皮膚電研究
1984年,謝浩然人體經絡間隙結構解剖觀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測定儀研究經絡。
1980年張保真等採用的肉眼實地觀察鋪片及血管灌注法
1978年孟昭威的經絡第三平衡系統
1972年汪桐提出經絡的實質是二重反射假說
20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觀察,循經感傳線上的溫度變化
1970年,法國J.Borsarello使用紅外熱像方法進行經絡研究。
1956年Nogierop對中國耳針穴點陣圖譜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導絡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導點”,“良導絡”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關於經絡的假說
1950年,日本長濱善夫報導了循經感傳現象。

針灸手法

修針、取寸、持針、定神、補瀉法、退針、合法、暈針
針灸學——手陽明經絡
(一)經脈循行
手陽明大腸經從起於食指橈側端,沿食指橈側緣,出第一、二掌骨間、進入兩筋(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間,沿前臂橈側,進入肘外側,經上臂外側前邊,上肩,入缺盆,絡肺屬大腸。缺盆部支脈:上走頸部,通過面頰,進入下齒齦,迴繞至上唇,交叉於人中,左脈向右,右脈向左,止於對側鼻旁(迎香)。(圖3-6)
《靈樞·經脈》: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二)主要病候
腹痛、腸鳴、泄瀉、便秘、痢疾、咽喉腫痛、齒病、鼻流清涕或出血和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熱腫或寒冷等症。
(三)絡脈循行及其病候
《靈樞·經脈》: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走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齒;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其病: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痹隔。取之所別也。
(四)主治概要
本經腧穴主治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皮膚病、腸胃病、神志病等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二、手陽明腧穴
(一)常用腧穴
1.商陽(shāngyáng,LI1)井穴
【定位】在手食指橈側,距指甲角旁0.1寸。(圖3-7)
【主治】①齒痛,咽喉腫痛等五官疾患;②熱病,昏迷等熱證、急症。
【技法】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
【解剖】有指及掌背動、靜脈網;布有來自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橈神經的指背側神經。
【備註】配少商、人中治熱病,昏迷;配合谷、少商治咽喉腫痛。
2.三間(Sānjiān,LI3) 輸穴
【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橈側,第2掌指關節後凹陷處。(圖3-7)
【主治】①齒痛,咽喉腫痛等五官疾患;②腹脹,腹痛,腸鳴,泄瀉等腸腑病證。
【技法】直刺0.3-0.5寸。
【解剖】有第1骨間背側肌,深層為拇內收肌橫頭;有手背靜脈網(頭靜脈其始部),指掌側有固有動脈;布有橈神經淺支。
【備註】配前谷、睛明治目急痛;配陽溪治喉痹咽如梗;配天樞、足三里治腹滿、腸鳴、洞泄。
3.合谷(Hégǔ,LI4)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簡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圖3-7)
【主治】①頭痛,目赤腫痛,鼻衄,齒痛,口眼歪斜,耳聾等頭面五官疾患;②發熱惡寒等外感病證,熱病無汗或多汗;③經閉,滯產等婦產科病證。
【技法】直刺0.5一l寸。
【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第一骨間背側肌中,深層有拇收肌橫頭;有手背靜脈網,為頭靜脈的起部,腧穴近側正當橈動脈從手背穿向手掌之處;布有橈神經淺支的掌背側神經,深部有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備註】配太陽治頭痛;配太沖治目赤腫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腫痛;配三陰交治經閉,滯產;配地倉頰車治眼歪斜。《神應經》:孕婦不宜針。
4.陽溪(Yángxī,LI5) 經穴
【定位】在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圖3-7)
【主治】①手腕痛;②頭痛,目赤腫痛,耳聾,齒痛,咽喉腫痛等五官疾患。
【技法】直刺0.5—0.8寸。
【解剖】當拇短、長伸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橈動脈的腕背支;布有橈神經淺支。
【備註】配合谷治頭痛;配陽池、陽穀治腕關節炎;配二間、陽穀治牙痛、喉痹、目赤腫痛。
5.偏歷(Piānlì,LI6) 絡穴
【定位】屈肘,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處。(圖3-8)
【主治】①耳鳴、鼻衄、喉痛;②手臂酸痛;③腹部脹滿;④水腫。
【技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
【解剖】在橈骨遠端,橈側腕伸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掌側為前臂外側皮神經
和橈神經淺支,背側為前臂背側皮神經和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備註】配太淵治咽喉痛;配曲池治手臂疼痛;配手三里、內關治前臂神經痛。
6.手三里(Shǒusānlǐ,LI10)
【定位】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處。(圖3-8)
【主治】①手臂無力、上肢不遂;②腹痛,腹瀉;③齒痛、頰腫。
【技法】直刺l—1.5寸。
【解剖】肌肉、神經同下廉穴,血管為橈返動脈的分支。
【備註】配曲池治上肢不遂;配足三里治腹痛、腹脹、腹瀉;配中渚、曲池治咽喉腫痛。
7.曲池(Qūchí,LI11) 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圖3-9)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②熱病;③高血壓;④癲狂;⑤腹痛吐瀉;⑥咽喉腫痛、齒痛、目赤痛;⑦癮疹、濕疹、瘰癧。
【技法】直刺0.8一1.2寸。
【解剖】橈側腕長伸肌起始部,肱橈肌的撓側;有橈返動脈的分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內側深層為橈神經本乾。
【備註】配血海,足三里治癮疹;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配太沖、大椎治高血壓。據實驗研究報導,用強刺激手法針刺“曲池”和“闌尾”穴,對實驗性闌尾炎有肯定的治療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