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分類方法,艾卷灸,溫針灸,直接灸,電子艾灸,瘢痕灸,無瘢痕灸,溫管艾灸,溫灸器灸,間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附子餅灸,實按灸,新鋪灸,作用,局部刺激,經絡調節,調節免疫,藥理作用,綜合作用,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昇陽舉陷,拔毒泄熱,防病保健,延年益壽,美容,常見病,治凍瘡,治胃痛,艾灸的禁忌,注意事項,製作方法,發展趨勢,灸後反應,常見規格,艾條分辨,副作用,治療器具,最佳時間,最佳灸量,
歷史
一、“灸”字,在現存文獻中,以《莊子》最早提及。如《莊子·盜跖篇》載孔子勸說
柳下跖,碰了個大釘子,事後對柳下季說,“丘所謂無病而
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如1975年於湖北
雲夢睡虎地出土的奉墓竹簡(法律文書)《封診式·賊死》中載,“男子丁壯,析(皙)色,長七尺一寸,髮長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義,訓為灸灼。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
陰陽十一脈灸經》(以下簡稱《陰陽》),《足臂十一脈灸經》(以下簡稱《足臂》)、《脈法》、《武威漢摹醫簡》中均作“久”字。“久”以後演變為“灸”字。漢代
許慎《
說文解字》曰:“灸,灼也,從火”。 從
甲骨文字形的研究考證,現代
胡厚宣認為,“我釋床,亦即庥字……字當象一人臥病床上,從木象以火艾灸病之形”。灸法已在殷代出現。康殷認為在商周初期灸法、熨法已普遍流行。
二、灸法的運用當起源於人類掌握用火之後 在170萬年前,雲南元謀人就已開始用火。陝西藍田人在100萬年前就有用火的痕跡,北京
周口店人在50萬年前已經掌握了用火的方法,並已能保存火種。 《莊子·外物》載:“木與木相摩則燃”,《繹史·大古第一》載:“燧人鑽木取火,炮生為熟,教人熟食”。人們在百萬年的加工石器的過程中隨時都會出現摩擦生火的事例,從鑽木、刮木等生產實踐所引起的燃燒中,逐漸獲得了有益的啟示,終於發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此種簡便的方法,直到解放前我國有些少數民族地區仍在使用著,如佤族用木棒上卜互動摩擦取火,苦聰人鋸竹取火,黎族鑽木取火等。 火的發現和使用跟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火的掌握既可使人類躲避猛獸的侵襲,可以熟食,又可抵禦嚴寒酷冬的惡劣氣候,還可將樹木等用火燃著後灸於患處,祛除寒邪,解除痛苦。
三、灸的材料的發展 在實踐過程中,對灸火的材料亦有所選擇,至《
黃帝蝦蟆經》已載有松、柏、竹、橘、榆、幟、桑、棗等八木不宜作為灸火之說,因為其對人體有所傷害,所以逐漸被淘汰,但桑樹灸在後世亦有用之者。槐木火灸,病瘡易瘥,但
艾葉熏灸則療效最著,故以後才逐漸多用艾葉來代替其它
灸療。 灸法的運用當起源於人類掌握用火之後,時間亦在
石器時代。
四、灸的適應症 灸療,起初主要是用於治療寒症的。 如《素問·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唐代
王冰註:“火艾燒的,謂之灸焫”,用這種燒灼療法治療“藏寒生滿病”是頗有療效的,以後逐漸發展為治療全身不同性質的多種疾病。 《左傳》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載,
晉景公病,延秦國太醫令醫緩來診,醫緩說,“疾不可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治焉”。“攻”即是灸法,“達”即是刺法。
五、艾灸療法起源於——
艾灸療法的下限也不會晚於西周,在
春秋戰國時代已頗為流行 春秋時代的《詩經·采葛》載:“彼采艾兮”,西漢
毛亨和毛茛傳釋:“艾所以療疾”。從遠古時代實際臨床運用早於文字記載的特點來看,艾灸療法的下限也不會晚於西周。宋代沈括《
夢溪筆談》卷18載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視其兆,謂之死跋焦”。以此印證,我國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作燃料。 《孟子·離婁篇》載:“今之欲王音,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見艾灸療法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頗為流行,因此,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當在西周之前。
六、艾灸歷史源遠流長,縱觀艾灸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里程,第一個是傳統艾灸,第二個是現代艾灸,不論是傳統艾灸還是現代艾灸都有各自的特點、優勢和不足之處。傳統艾灸有效,但有煙,有火(不安全),操作不方便(需要專業人士);現代艾灸,雖無傳統艾灸之弊病,但療法單一,有時好轉反應太強烈,使有些客人難以承受,這正是其單一療法的局限性所造成。
分類方法
艾卷灸
(1)艾條灸:是取純淨細軟的
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捲成直徑l.5厘米圓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條艾絨中滲入肉桂、
乾薑、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各等分的細末6克,則成為藥條。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和
雀啄灸。
(2)
溫和灸: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1.5-3厘米左右,進行燻烤。圖150。燻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鐘,至皮膚紅暈為度。對於昏厥、局部知覺遲鈍的患者,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開,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3)雀啄灸: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勻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動或作反覆地施轉施灸。
(4)迴旋灸:距皮膚1.5-3厘米左右,艾灸條在皮膚上做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
溫針灸
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一種方法。又稱針柄灸。即在
留針過程中,將艾絨搓團捻裹於針柄上點燃,通過針體將熱力傳入穴位。每次燃燒棗核大艾團1-3團。本法具有溫通經脈、
行氣活血的作用。適用於寒盛濕重,經絡壅滯之證,如關節痹痛,肌膚不仁等。
直接灸
直接灸——
化膿灸、非化膿灸。是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若施灸時需將皮膚燒傷化膿,愈後留有瘢痕者,稱為瘢痕灸。若不使皮膚燒傷化膿,不留瘢痕者,稱為無瘢痕灸。
電子艾灸
電子艾灸是根據傳統的中醫艾灸原理,結合現代超臨界提取、微電子、磁療、遠紅外理療等技術。電子艾灸實現了智慧型操作、控溫控時、無煙無火、定嚮導入、透皮吸收、多穴同灸等功能,完全具備傳統艾壯灸、艾條灸的功能,並可實施直接灸、間接灸、溫針灸等一系列灸法,使用針對不同疾病的特色灸片效果更佳,還彌補了傳統艾灸煙燻火燎、灰燼燙傷、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不足,是傳統灸法革命性的創新!如電子艾灸儀便是採用電子艾灸之法。
瘢痕灸
又名化膿灸,施灸時先將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用火點燃艾炷施灸。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後,方可繼續易住再灸,待規定壯數灸完為止。施灸時由於火燒灼皮膚,因此可產生劇痛,此時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圍輕輕拍打,藉以緩解疼痛。在正常情況下,灸後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膿形成灸瘡,5-6周左右,灸瘡自行痊癒,結痴脫落後而留下瘢痕。臨床上常用於治療
哮喘、肺結核、瘰癧等慢性疾病。
無瘢痕灸
施灸時先在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於粘附,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點燃施灸,當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麥粒大的艾炷施灸,當患者感到有灼痛時,醫者可用鑷子柄將艾炷熄滅,然後繼續易位再灸,按規定壯數灸完為止。一般應灸至局部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後不化膿,不留瘢痕。一般虛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溫管艾灸
溫管灸,是用葦管(或竹管)作為灸器向耳內施灸的一種方法。因用葦管作為灸具,所以也稱葦管灸。首載於孫思邈所撰之《備急千金要方》:“以葦筒長五寸,以一頭剌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氣泄。一頭內大豆一顆,並艾燒之令燃,灸七壯。”古代醫家主要用於中風口口咼的治療。現代不僅在灸具的製作上有較大改進,治療病證亦有所擴展。另外,還出現了一種肛管灸法,亦屬溫管灸法。
溫灸器灸
溫筒灸——銅製灸器、不鏽鋼灸器、竹製灸器。是用金屬等材質特製的一種圓筒灸具,故又稱溫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內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時,將艾絨或加摻藥物,裝入溫灸器的小筒,點燃後,將溫灸器之蓋扣好,即可置於腧穴或應灸部位,進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為度。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間接灸
是用藥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如生薑間隔灸、隔鹽灸等。
隔姜灸
隔姜灸,在明·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即有記載:“灸法用生薑切片如錢厚,搭於舌上穴中,然後灸之”。之後在明·張景岳的《類經圖翼》中提到治療痔疾“單用生薑切薄片,放痔痛處,用艾炷於姜上灸三壯,黃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和李學川的《針灸逢源》等書籍中有亦有載述。現代由於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與古代大體相同,亦有略加改進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藥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層藥末,以加強治療效果。
【操作方法】 取生薑一塊,選新鮮老薑,沿生薑纖維縱向切取,切成厚約0.2 ~ 0.5cm厚的薑片,大小可據穴區部位所在和選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間用三棱針穿刺數孔。施灸時,將其放在穴區,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點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壯,以局部潮紅為度。灸畢用正紅花油塗於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膚灼傷,二是更能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亦有針灸工作者採用隔姜行化膿灸法,對某些病證有較好的效果。其施灸方法及灸後護理可參照化膿灸法。
隔蒜灸
隔蒜灸,又稱蒜錢灸。本法首載於晉·《肘後備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則最見於宋陳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於治療
癰疽,宋代醫家陳言在所撰《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中有較詳細的論述:癰疽初覺“腫痛,先以濕紙復其上,其紙先乾處即是結癰頭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壯,即換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該書還提到另一種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餅灸:“若十數作一處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餅上灸之”。在明·《類經圖翼》中又作進一步的發揮:“設或瘡頭開大,則以紫皮大蒜十餘頭,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錢,同搗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餅,置毒上鋪艾灸之 ”,發展成隔蒜藥餅灸法。
現代在灸治方法上基本上沿襲古代,有醫者將其發展為鋪灸(將作專節論述);在治療範圍上則有所擴大,如用以治療肺結核及疣等皮膚病證。
【操作方法】 分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兩種。
1.隔蒜片灸:取新鮮獨頭大蒜,切成厚約0.1~0.3cm的蒜片,用針在蒜片中間刺數孔。放於穴區,上置艾炷施灸,每灸3~4壯後換去蒜片,繼續灸治。
2.隔蒜泥灸:以新鮮大蒜適量,搗如泥膏狀,製成厚0.2~0.4cm的圓餅,大小按病灶而定。置於選定之穴區按上法灸之,但中間不必更換。
隔鹽灸
隔鹽灸,也是臨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載於《肘後備急方》,主張用食鹽填平臍窩,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療
霍亂等急症。後世的醫籍《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等都有介紹。如《本草綱目》卷十一“
霍亂轉筋,欲死氣絕,腹有暖氣者,以鹽填
臍中,灸鹽上七壯,即蘇”“小兒不尿,安鹽於臍中,以艾灸之”。現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進,如在鹽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療的範圍也有相應的擴大,已用於多種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證的治療。
【操作方法】 令患者仰臥,暴露臍部。取純淨乾燥之細白鹽適量,可炒至溫熱,納入臍中,使與臍平。如患者臍部凹陷不明顯者。可預先有臍周圍一濕面圈,再填入食鹽。如須再隔其他藥物施灸。一般宜先填入其他藥物(藥膏或藥末),再放鹽。然後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燙熱,即更換艾炷。為避免食鹽受火爆裂燙傷,可預先在鹽上放了一薄薑片再施灸。一般灸3~9壯,但對急性病證則可多灸,不拘
壯數。
隔附子餅灸
將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放在應灸腧穴或患處,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規定壯數為止。多用治療
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泄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症。
實按灸
在艾條的基礎之上,加入了某些特殊的藥物。用法與《壽域神方》所記載的艾條灸法類似,在酒精燈上點燃雷火神針,疊加10層紗布放在穴位上。剛開始布涼,火要吹紅,將燃著的一端直接按穴位上,稍留1~2秒鐘,提起,吹去灰,再按,重複幾次,紗布熱了,不需吹火。因布層較厚,隔熱不起泡,穴位處覺熱很舒服。
新鋪灸
新鋪灸是由傳統長蛇灸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同時它又吸取了隔姜灸、隔藥灸之精華。將傳統的薑片改成用姜泥,加中藥十餘種,艾絨中又加中藥,共同發揮作用,芳香走竄,穿筋透骨,相得益彰。溫熱舒適不起泡,功效強勁,施灸範圍最大、穴位最多、時間最長、效果最佳。
作用
灸法在我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其治療效果已為無數臨床實踐所證實。而對其機制的認識,仍是一個未解的迷。現階段認為灸療作用機制與以下5個方面有關。
局部刺激
灸療是一種在人體基本特定部位通過艾火刺激以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療方法,其機制首先與局部火的溫熱刺激有關。正是這種溫熱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症、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消散吸收;還可引起大腦皮質抑制性物質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發揮鎮靜、鎮痛作用;同時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
經絡調節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重要內容,也是灸療的理論基礎。人是一個整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協調的,這種相互協調關係,主要是靠經絡的調節作用實現的。現代研究表明經絡腧穴具有三大特點:
1.經絡腧穴對藥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樣艾灸方法選擇一定的腧穴與一般的體表點,其作用是明顯不同的。
2經絡腧穴對藥物作用的放大性經絡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體表循行路線,而是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態的調控系統。在穴位上施灸時,影響其多層次的生理功能,在這種循環感應過程中,它們之間產生相互激發、相互協同、作用疊加的結果,導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應。
3.經絡腧穴對藥物的儲存性腧穴具有儲存藥物的作用,藥物的理化作用較長時間停留在腧穴或釋放到全身,產生整體調節作用,使疾病得以治癒。
調節免疫
許多實驗都證實灸療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療的許多治療作用也是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實現的,這種作用具有雙向調節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並且在病理狀態下,這種調節作用更明顯。
藥理作用
灸療的用藥情況,雖比不得內治法豐富,但從各種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針灸在臨床套用的情況看也可窺灸療辨證論治之一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灸療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亡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經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離開了艾,灸療學就不存在了。
綜合作用
灸療作用於人體主要表現的是一種綜合作用,是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共同發揮的整體治療作用。
首先,灸療的治療方式是綜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藥物貼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療哮喘的化膿灸,以及以隔附子餅灸腎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膿灸、隔物灸)、經絡腧穴(特定選穴)、藥物諸因素,他們相互之間是有機聯繫的,並不是單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來的治療作用。
其二,治療的作用是綜合的。灸療熱的刺激對局部氣血的調整,艾火刺激配合藥物,必然增加了藥物的功效,芳香藥物在溫熱環境中特別易於吸收,艾灸施於穴位,則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發了經氣,調動了經脈的功能使之更好地發揮行氣血、和陰陽的整體作用。
其三,人體反應性與治療作用是綜合的。治療手段(灸療)——外因只能通過內因(人體反應性)起作用,研究人員發現,相同的灸療對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其感傳不一樣,療效也不盡相同,究其原因,就是人體的反應性各有差異。以上諸因素,在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臨證進行合理選擇,靈活運用,方能發揮灸療最大的效能。
溫經散寒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所以
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
靈樞·禁服》亦云:“陷下者,脈血結於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套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於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聯
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套用較多。
扶陽固脫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正如《素問·厥論》所云:“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於手足,則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
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宋代《
針灸資生經》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
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
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
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昇陽舉陷
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泄久痢、
崩漏、滑胎等,《靈樞·經脈》篇云:“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關於陷下一症,脾胃學說創始者
李東垣還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唯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
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如脫肛、陰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會穴來提昇陽氣,以“推而上之”,又如《類經圖翼》云:“洞泄寒中脫肛者,灸水分百壯”。總之,這也是灸法的獨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熱
歷代有不少醫家提出熱證禁灸的問題,如《
聖濟總錄》指出:“若夫陽病灸之,則為大逆”;近代不少針灸教材亦把熱證定為禁灸之列。但古今醫家對此有不同見解。在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灸法治療癰疽,就首見於《
黃帝內經》,歷代醫籍均將灸法作為本病證的一個重要治法。唐代《
備急千金要方》進一步指出灸法對臟腑實熱有宣洩的作用,該書很多處還對熱毒蘊結所致的癰疽及陰虛內熱證的灸治作了論述,如載:“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又如“腸癰屈兩肘,正灸肘尖銳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金元醫家朱丹溪認為熱證用灸乃“從治”之意;《
醫學入門》則闡明熱症用灸的機理:“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醫宗金鑒·癰疽灸法篇》指出:“癰疽初起七日內,開結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瘡痛灸至不痛時”。總之,灸法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熱,表明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態起雙向調節作用。特別是隨著灸增多和臨床範圍的擴大,這一作用日益為人們所認識。
防病保健
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早在《
黃帝內經》就提到;在“犬所齧之處灸三壯,即以犬傷法灸之”,以預防狂犬病。《備急千金要方》有“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
針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預防中風。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乾”、“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因為灸療可
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
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為人之根本;關元、
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現代,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壽
穴位: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氣海(位於
腹正中線臍下1.5寸處)、
關元(位於腹正中線臍下3寸處)。
分組:第一組,關元、氣海、左側足三里;第二組,關元、氣海、右側足三里。
方法:選準穴位後,點燃藥用艾條,分別對準第一組穴位,每穴懸灸10分鐘,以各穴位皮膚潮紅色為度。第二天用同樣的方法懸灸第二組穴位。如此交替懸灸,連續三個月為一個療程。休息一周,再繼續第二個療程。使用時注意力要集中,
艾火與皮膚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皮膚。
說明:關元、氣海、足三里是人體強壯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調整和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人的抗病能力。成書於宋代的《扁鵲心書》中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
命關、中脘,雖不得長生,亦可得百年壽。” 特別是女士,艾灸此三個穴位後,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全身特別是小腹部十分舒暢(此種感覺一般要連續灸半個月後才明顯)。
美容
艾灸的美容與一般的化妝品美容,手術美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本質上的,另一個是表面上的。化妝品可以掩飾你的不足,手術可以改造你的結構,可以滿足你暫時的虛榮心,但這些都無法給你真正的健康。因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駐,容光煥發,思維敏捷,反應靈敏,那又是另一種不同層次上的美。通過吃藥,打針或者鍛鍊,你或許也可以或多或少地達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沒有灸療好,艾灸是驅散疲勞,恢復元氣,補充體能,平衡陰陽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女人臉上不光滑潔淨,這往往是
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實際上還是陽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說的上火。有這么幾種女性: 1、臉上痘痘長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嚴重的
帶下病,“清熱解毒”往往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她們的這種熱往往是虛熱,而不是實熱,補充陽能尚且
不逮,何況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選擇。 2、臉上長有
黃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腎虧虛,體質嚴重偏於酸性,用艾灸治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3、
虛胖的女性,並不是營養過剩,但營養過剩不過是西醫上的一個概念,中醫裡面沒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哪箇中醫也這樣瞎嚷嚷,那肯定個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並不是營養過剩,而是陽能不足,往往是因為在懷孕期間,父母還有不少的性生活,導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腎機能失衡,脾臟運化無力。虛胖女性則往往有
崩漏暗疾,失血過多。太過肥胖往往是因為脾腎陽虛,太過瘦弱,則往往是肝腎不足。 4、乳頭過早地顏色變暗淡,或者乳頭凹陷的女性,往往嚴重肝腎虧虛,
沖脈,任脈虛寒,有的甚至還有咳嗽的毛病。這些問題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常見病
治凍瘡
穴位: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處)、足三里穴。
方法:在
凍瘡局部先揉按5分鐘。選準穴位後,點燃藥用
艾條,對準已發或將發凍瘡處,各懸灸3~5分鐘,以局部皮膚潮紅色為度。若凍瘡在上肢或耳朵,必須加灸
合谷穴3~5分鐘;若凍瘡在下肢,必須加灸
足三里穴3~5分鐘。用本法連續艾灸3天,凍瘡不再復發。
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上4寸處)、足三里穴。
方法:選準穴位後,點燃藥用艾條,在中脘穴、一側足三里穴上各懸灸10分鐘,以穴位上皮膚潮紅色為度。胃痛可立即緩解。使用時要注意力集中。
說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痙攣趨於弛緩,胃蠕動強者趨於減弱;又能使胃蠕動弱者立即增強,胃不蠕動者開始蠕動。因此,除
胃潰瘍出血、穿孔等重症,應及時採取措施或外科治療外,其他不論什麼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現代醫學中的急、
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及
胃神經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時止痛。
感冒:風池,大椎,風府,合谷,肺俞,列缺
急性支氣管: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氣管炎:肺俞,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淵,定喘,合谷,足三里
咳嗽:膻中,肺俞,膏肓,天突,風門,列缺,大椎,足三里,豐隆
支氣管哮喘:定喘,肺俞,膻中
支氣管擴張:孔最,尺澤,膻中
肺結核:肺俞,太淵,三陰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肺俞,內關,期門,陰陵泉,俠溪,膻中
膈肌痙攣:中脘,足三里,內關,巨闕
急性胃腸炎:天樞,中脘,氣海,上巨虛
腹痛:氣海,中脘,內庭,脾腧,足三里,天樞
胃下垂:百會,足三里,中脘,梁門,關元
胃痙攣:天樞,中脘,梁丘,幽門
消化性潰瘍:中脘,梁門,足三里,胃樞
腸梗阻:足三里,天樞,支溝,下巨虛
便秘:足三里,天樞,大橫,大腸腧,支溝
失眠:湧泉,三陰交,內關,足三里,百會
貧血:足三里,關元
高血壓:足三里,絕谷,曲池,血海
心絞痛:心俞,至陽,厥陰俞,膻中,少海,內關
無脈症:心俞,內關,太淵,厥陰俞
糖尿病:關元,太溪
脫肛:長強,百會,足三里
膽囊炎:陽陵泉,期門,日月,膽腧,太沖,足臨泣
肝硬化:期門,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陰交
遺尿:關元,足三里
尿瀦留:三陰交,中極,膀胱腧
前列腺炎:陰陵泉,三陰交,氣海,中極,會陰,腰陽關
前列腺增生(肥大):關元,曲谷,腎腧,命門
陽痿:中極,關元,腎腧,命門
男性不育:氣海,關元,三陰交,命門,足三里
遺精:中極,腎腧,三陰交,關元,志室
上熱下寒:關元、神闕、 足三里、 血海、 曲池、太溪,每天灸一兩個,或者選兩個長期堅持
疏通脾胃:中脘
退熱:大椎
角膜炎:絲竹空,印堂,風池,太陽
艾灸的禁忌
由於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膚的燙傷,另一方面,施灸的過程中要耗傷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較多,有些禁忌雖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況確實是應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2.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3.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
4.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要掌握施灸的程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噁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里,溫和灸10分鐘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製作方法
艾灸療法的主要材料為艾絨,艾絨是由艾葉加工而成。選用野生向陽處5月份長成的艾葉,風乾後在室內放置1年後使用,此稱為陳年熟艾。取陳年熟艾去掉雜質粗梗,碾軋碎後過篩,去掉尖屑,取白纖絲再行碾軋成絨。也可取當年新艾葉充分曬乾後,多碾軋幾次,至其揉爛如棉即成艾絨。
1.艾炷的製作
適量艾絨置於平底磁碟內,用食、中、拇指捏成圓柱狀即為艾炷。艾絨捏壓越實越好,根據需要,艾炷可製成拇指大、蠶豆大、麥粒大3種,稱為大、中、小艾炷。圖146。
2. 艾卷的製作
將適量艾絨用雙手捏壓成長條狀,軟硬要適度,以利炭燃為宜,然後將其置於寬約5.5厘米、長約25厘米的桑皮紙或純棉紙上,再搓捲成圓柱形,最後用麵漿糊將紙邊粘合,兩端紙頭壓實,即製成長約20厘米,直徑約1.5厘米的艾卷。
3.間隔物的製作
在間隔灸時,需要選用不同的間隔物,如鮮薑片、蒜片、蒜泥、藥瓶等。在施灸前均應事先備齊。鮮姜、蒜洗淨後切成約2-3毫米厚的薄片,並在薑片、蒜片中間用
毫針或細針刺成篩孔狀,以利灸治時導熱通氣。蒜泥、蔥泥、蚯蚓泥等均應將其洗淨後搗爛成泥。藥瓶則應選出相應藥物搗碎碾軋成粉末後,用黃酒、薑汁或蜂蜜等調和後塑成薄餅狀,也需在中間刺出篩孔後套用。
發展趨勢
艾灸在健康消費和美容消費日益正成為人們保健消費的兩大熱點,並呈現四大趨勢:
1、日常消費上升趨勢
據《國家統計年鑑》資料顯示,1997年居民健康消費占消費支出總額的5.9%。2007年居民健康消費占消費支出總量的8.7%。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塑身消費在居民消費中所占的比重和總量也是越來越大。
2、注重保健趨勢
1987年醫療消費與保健消費的比例大約為9.8:0.2,2007年醫療消費與保健消費的比例則大約為7:3。顯而易見,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也已越來越高,健康消費已由原來只是注重“有病治病”的階段,發展到了開始注重“無病防病”的階段。在美容領域,人們的消費習慣也已由原來只注重外部保養,發展到了內調外養、內外兼修的新境界。
3、綠色醫療趨勢
綠色醫療就是指既能治好人的病症,又不傷害人的身體的醫療方法。隨著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已認識到抗生素在解除人類病症的同時,也對人體的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傷害。而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醫傳統療法,如一碗湯,一根針,一柱灸等等,恰恰正是綠色醫療的典型代表。以中醫傳統療法為核心的綠色療法,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套用,成為一種世界性趨勢。同樣,化工合成型美容產品也正在逐漸被生物型美容產品所取代。
4、養生保健流行
養生保健是未來人類生存發展的必然趨勢,有病才去治病的被動理療概念慢慢被淘汰,而積極預防、平常養生保健、真愛生命已成為趨勢。這也正符合中醫的“不治已病治末病”的預防理念。養生保健已經形成一種新興的產業,是前途無量的自然產業。它的發展決定一個民族的盛衰和繁榮,它的市場前景是無限的!
由此可見,艾灸養生在國內有著極好的民眾基礎和文化背景,有著很好的市場發展前景,艾灸養生也將成為保健養生行業的主導。
灸後反應
1、 艾灸後常常會有疾病加重的反應,這是正邪交戰的正常現象,我們人體是個整體,這裡有陰陽之分,不可能只允許正氣存在而把邪氣都驅逐。那么病邪在體內寄居很久,他也不會輕而易舉的乖乖就範。所以這時候就免不了有反應,你用艾灸的方式激發正氣想把我趕出,那么我就先頑強抵抗。這時的正氣不足,而邪氣旺盛的時候,當然你會有各種不適反應出來。當你逐漸艾灸,體內慢慢累計了很多正氣的時候,這時的病邪就會逐漸地趕出體外了。
2、 失眠:艾灸後常常會有失眠的症狀,如果出現初次艾灸後失眠,也是一種反應,此時的失眠,多很疲乏無力,或嗜睡。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艾灸後,這時如果睡眠很少,但不會出現疲乏無力的現象,反而因為艾灸,而顯得精力充沛。此時,不要因為睡眠時間的不足而煩惱,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藥來湊夠睡眠的時間,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還會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艾灸的走竄現象,有時候我們艾灸中脘,會有肝區不適,或會有胃脘部不適,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隱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會主動幫助你去調整,這就是艾灸的通竄功能。所以說,我們的身體有一個自我調整的功能,只要你調動的好,這些都會起來工作。假如你艾灸關元穴,也許會反應出你婦科方面的隱患或前列腺方面的問題或生殖系統的一些疾患 。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根本就不必用人為的方法去調動升降。
3、 艾灸的上火現象,很多人艾灸後會出現口乾舌燥,這也是艾灸的一種反應,這種現象表明陰陽正在調整,陽不勝陰,這時要多喝白開水。此時患者會覺得喉嚨異常乾痛,這是病邪(寒邪)逐漸外發時的必然症狀(病邪被驅趕到哪裡,哪裡就會出現西醫所謂的炎症,此時許多中醫專家都會任認為灸過火了,會立即停止治療,使得功虧一簣)。
4、 艾灸後身體出現類似過敏的現象,有很多人艾灸後身上出現很多紅疹的現象,此時多以為是過敏了,其實,這些表現出來的症狀,都是真陽元氣驅趕寒邪外出的表現。也是病邪在體表的反應。如果此時停灸,病邪還會入里,侵蝕臟腑。如果此時皮膚表現嚴重,可以用放血療法使邪出有門。可以在大椎、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還有委中穴放血,給病邪以出處。
5、 艾灸後的精神反應:有很多人會出現類似抑鬱症的現象,這時可以找人傾訴,可以到狂野處大哭或大喊,一定要發泄出來,不要鬱悶在心,免得徒增新疾。
所以在艾灸期間,一定不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過飢過飽、不要房事,要吃清淡的食物,還要保持心情愉悅,多到戶外運動或散步,光艾灸不鍛鍊 也是不行的。要每天至少保持30分鐘的鍛鍊,才能達到更好的療效。
常見規格
艾條的規格有:直徑、長度、艾絨純度、中藥成份、艾葉陳放年份、艾碳粉、重量等
直徑:艾條直徑在4mm~50mm之間。最常見的直徑為18mm的。
長度:艾條長段在2mm~300mm之間。最常見的長度為200mm。長度小於80mm的艾條,可稱艾柱、艾段。
艾條分辨
艾條質量的優劣決定著治療效果的好壞,質量好的艾條取決於如下幾個條件:生長產地、採摘時間、製作工藝、儲藏年限。
一、產地:艾草在我國大部分地域均有生長,如以長江南北來劃分可以分為大葉艾和小葉艾。長江以北為大葉艾,這種
艾葉厚而寬絨毛多,艾絨纖維粗產量高,氣味芬芳,火力柔和。大江以南的艾為小葉艾,葉小而薄,產量低,煙大火烈,產量低。好的艾絨多採購北方的艾葉制絨。
二、採摘:艾葉採摘的時節必須在每年端午的前後擇艾而采,故人云:端午時節草萋萋、野艾茸茸淡著衣。這個時節是艾草生長的最旺盛期,有經驗的採藥人會採取長得像人型的艾葉。或在采艾的前幾天將看到的艾草用腳壓倒,到採摘的時候只採摘又能站立起來的艾草葉子,這樣的艾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用它製成的艾絨治療的效果威力才夠大。
三、製作:制絨在整個工序中最為重要,古人多為手工制絨,現代均為機械制絨,這在治療的效果上有著很大的差異。古人手工制絨首先將上好的艾葉與草木灰兌水攪拌成膠泥狀,然後將艾葉泥製成餅狀,曬乾封存,使用時取出一餅雙手反覆搓揉,篩去灰梗再反覆搓揉即成棉絮狀的艾絨,手工制絨有生氣,所以過去都用此法。
四、儲藏:本草中講用艾者當用
陳艾,
孟子在其著作中也講到這個問題,他講:七年之疾,當求三年之艾。艾的儲存的目的,主要是通過長時間的儲存將其燥氣化掉,其灸火就會更柔和舒適。
艾條,這已經不錯了。
具備這四點後如法製作的艾條,在色、質、味、煙、火上與一般艾條便截然不同了。
色:絨色土黃或金黃無當年艾的綠色。
質:艾條整體挺拔結實不鬆軟,絨體柔軟無枝梗雜質。
味:老艾條的氣味芳香,無有當艾的青草味。
煙:
艾煙淡白不濃烈不刺鼻、氣味香。好艾條,氣味濃而不嗆,艾煙淡白,還有一股清新。劣質艾條,艾的氣味較淡,非常刺鼻,燃燒的雜質成分所產生的煙霧對人體健康有危害。
副作用
1、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現在錯誤的判斷了身體的體質,錯誤的選擇了施灸的穴位,從而造成的身體的不適,經過正確的方法指導是可以調節過來的。
2、艾灸具有效果明顯、簡便易行、經濟實用的優點,幾乎沒有什麼毒性和副作用,只要操作方法得當,穴位掌握準確,對人體一般不會產生不良反應。艾灸為身體補充陽氣,尤其適用於
陽虛體質。
3、艾灸有補瀉的作用,對於陰虛火旺熱症體質的人,要先從瀉法開始,滋陰的同時再調理
陰陽的平衡。也就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有所不同。
4、如果操作不當,也可能會產生不適,就會被理解是所謂的艾灸的副作用,建議應該到專業的地方進行指導。比如專業的艾灸養生館。
5、艾灸是一種物理和藥理結合的中醫療法。是綠色自然療法,起源於中國古代,是艾草製成的艾絨燃燒來治病養生的方法。
6、 但由於體質和症狀不同,開始施灸可能引起 皮膚潮紅、灸泡、灸瘡、 口渴、發熱、疲倦、口乾、全身不適等反應,一般不需顧忌,繼續施灸即能消失。
7、長期使用,或者頻繁使用艾灸,會對肺部造成不良影響,造成肺大泡等。
治療器具
艾灸時候所需器具大致分為以下7類:
1、工藝品、風水道具艾灸器:葫蘆灸(福祿灸)。
2、竹製艾灸盒 艾灸盒主要分為:單孔,雙孔和多孔等。
3、隨身灸:隨身灸主要以其型號來區分溫灸棒溫灸盒。
4、火龍灸:主要分有木盒和金屬罐之分,如玉石灸,就是以玉石制而成的。
5、新型艾灸器:外部醫用矽膠,內部為陶瓷膽,圓柱形,單孔,可以灸多穴位。
6、柱式溫灸盒:主要分單柱溫灸盒與雙柱溫灸盒等。
7、立式艾灸器:主要分單頭立式艾灸器和雙頭立式艾灸器等。
8、理療灸:特製棉布裹特製鐵盒燃燒艾柱,灸其患處。
9、新鋪灸:特製木盒,底鋪姜泥,上鋪艾絨,可灸全身。
最佳時間
中醫專家指出,最適合進行中醫艾灸療法的季節就是夏季。因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醫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脫了衣服施灸容易受涼。而且天氣熱,人體對溫度就比較敏感,不容易被燙傷。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
中醫認為,陽虛、氣虛人群更適合進行針灸療法。生病的人大多屬於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最佳灸量
艾灸應該考慮天時、地理、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來定灸量,如冬天灸量宜大,才能祛寒通痹,助陽回厥;夏季宜少灸或輕灸,才不會造成上火傷陰。北方風寒凜列,灸量宜大;南方氣候溫暖,灸量宜小。
不同的年齡、體質和性別,其陰陽氣血的盛衰及對灸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老年或體弱的人使用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須堅持日久;
而壯年者隨年齡由小至大而遞增壯數。
至於灸的程度,施灸後應以自覺溫熱舒暢,直達深部,經久不消,停灸多時,尚有餘溫,才算到家。《醫宗金鑒》認為:“凡灸諸病,必火足氣到,始能求愈。然頭與四肢皮肉淺薄,若並灸之,恐肌骨氣血難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艾炷宜小,壯數宜少。有病必當灸巨闕、鳩尾二穴者,必不可過三五壯。背腰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壯數宜多,使火氣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因此,不管灸治哪個穴位,都要“足量”,熱力要能夠深入體內,直達病所。為了防止施灸時出現的痛苦,提出可以隔日灸,還視
病情的深淺輕重、穴位的位置來決定艾炷的大小和壯數。
艾灸完艾條沒有用完如何處理:
艾條最好不要截斷,那樣很浪費,熄滅的辦法最好不要用水,不然下回使用要等很久。我介紹一種既安全又省事的方法:找一個二兩裝空小酒瓶,想熄滅艾條時,把艾條燃燒的部分直接放入瓶口,兩分鐘很快就熄滅,下回想接著用的時候也很好點燃。方的瓶子不會滾動,也很穩。所以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