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

灸法古稱“灸焫”,又稱艾灸。指以艾絨為主要材料,點燃後直接或間接熏灼體表穴位的一種治療方法。也可在艾絨中摻入少量辛溫香燥的藥末,以加強治療作用。該法有溫經通絡,昇陽舉陷,行氣活血,祛寒逐濕,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並可用於保健。對慢性虛弱性疾病和風、寒、濕邪為患的疾病尤為適宜。因其製成的形式及運用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艾條灸、艾炷灸、溫針灸和溫灸器灸等數種。

基本介紹

  • 別稱:灸焫,艾灸
  • 英文名稱:moxibustion
  • 就診科室:中醫科
適應證,作用,材料製作,操作方法,禁忌證,注意事項,艾灸反應,

適應證

常用於痹症、虛寒性胃腸病、遺精、陽痿、氣喘、嬰兒腹瀉、中風脫證、虛脫、暈厥、胎位不正、慢性腫瘍、神經性皮炎、濕疹、胃下垂、脫肛等,亦可用於防病保健。

作用

灸法的作用
灸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中國已有數千年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廣泛使用艾灸法,如《莊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記載。歷代醫學著作中更比比皆是。灸法能激發、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能夠活躍臟腑功能,旺盛新陳代謝,產生抗體及免疫力,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所以長期施行保健灸法,能使人身心舒暢,精力充沛,祛病延年。施灸對於血壓、呼吸、脈搏、心率、神經、血管均有調整作用;能使白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血小板等明顯增高,膽固醇降低,血沉沉降速率減慢,凝血時間縮短,對血糖、血鈣以及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也有顯著的調節作用。
灸法的特點是既能抑制功能亢進,也能使衰退的機能興奮而趨向生理的平衡狀態,因此灸法對人體是一種良性刺激,對增強體質大有裨益,不論病體、健體都可用,尤其有促進兒童發育的作用,使用範圍廣泛。

材料製作

施灸材料的製作方法
灸法的主要材料為艾絨,艾絨是由艾葉加工而成。選用野生向陽處5月份長成的艾葉,風乾後在室內放置1年後使用,此稱為陳年熟艾。取陳年熟艾去掉雜質粗梗,碾軋碎後過篩,去掉尖屑,取白纖絲再行碾軋成絨。也可取當年新艾葉充分曬乾後,多碾軋幾次,至其揉爛如棉即成艾絨。
1.艾炷
將適量艾絨置於平底磁碟,用食、中、拇指捏成圓柱狀即為艾炷。艾絨捏壓越實越好,根據需要,艾炷可製成拇指大、蠶豆大、麥粒大3種,稱為大、中、小艾炷。
2.艾卷
將適量艾絨用雙手捏壓成長條狀,軟硬要適度,以利炭燃為宜,然後將其置於寬約5.5厘米、長約25厘米的桑皮紙或純棉紙上,再搓捲成圓柱形,最後用麵漿糊將紙邊粘合,兩端紙頭壓實,即製成長約20厘米,直徑約1.5厘米的艾卷。
3.間隔物
在間接灸時,需要選用不同的間隔物,如鮮薑片、蒜片、蒜泥、藥瓶等。在施灸前均應事先備齊。鮮姜、蒜洗淨後切成2~3毫米厚的薄片,並在薑片、蒜片中間用毫針或細針刺成篩孔狀,以利灸治時導熱通氣。蒜泥、蔥泥、蚯蚓泥等均應將其洗淨後搗爛成泥。藥瓶則應選出相應藥物搗碎碾軋成粉末後,用黃酒、薑汁或蜂蜜等調和後塑成薄餅狀,也需在中間刺出篩孔後套用。

操作方法

艾灸操作方法
1.艾炷灸
是將艾炷放在腧穴上施灸的方法。可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
(1)直接灸是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若施灸時需將皮膚燒傷化膿,愈後留有瘢痕者,稱為瘢痕灸。若不使皮膚燒傷化膿,不留瘢痕者,稱為無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膿灸,施灸時先將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用火點燃艾炷施灸。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後,方可繼續易住再灸,待規定壯數灸完為止。施灸時由於火燒灼皮膚,因此可產生劇痛,此時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圍輕輕拍打,藉以緩解疼痛。正常情況下,灸後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膿形成灸瘡,5~6周左右,灸瘡自行痊癒,結痴脫落後留下瘢痕。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哮喘、肺結核、瘰癧、慢性胃腸病等慢性疾病。
2)無瘢痕灸又稱非化膿灸,施灸時先在所灸腧穴部位塗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於粘附,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點燃施灸,當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麥粒大的艾炷施灸,當患者感到有灼痛時,醫者可用鑷子柄將艾炷熄滅,然後繼續易位再灸,按規定壯數灸完為止。一般應灸至局部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後不化膿,不留瘢痕。此法適用於慢性虛寒性疾患,如哮喘、風寒濕痹等。
(2)間接灸間接灸又稱間隔灸、隔物灸。是用某種物品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所隔的物品常用生薑、大蒜、鹽、附子片等。
1)隔姜灸是用鮮姜切成直徑2~3厘米、厚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將薑片置於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再將艾炷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當艾住燃盡,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規定的壯數,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常用於因寒而到的嘔吐、腹痛、腹瀉及風寒痹痛等。
2)隔蒜灸用鮮大蒜頭,切成厚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置於應灸腧穴或患處,然後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規定的壯數。此法多用於治療瘰癧,肺結核及初起的腫瘍等症。
3)隔鹽灸用純淨的食鹽填敷於臍部,或於鹽上再置一薄薑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於治療急性寒性腹痛或吐瀉並作,中風脫證等。
4)隔附子餅灸將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放在應灸腧穴或患處,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規定壯數為止。多用治療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泄、宮寒不孕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症。
2.艾條灸
又稱艾卷灸。是取純淨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捲成直徑約l.5厘米圓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條艾絨中滲入肉桂、乾薑、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各等分的細末6克,則成為藥條。常用的施灸方法有溫和灸和雀啄灸。
(1)溫和灸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距皮膚2~3厘米左右,進行燻烤。燻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鐘,至皮膚紅暈為度。對於昏厥、局部知覺遲鈍的患者,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開,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2)雀啄灸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勻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動或作反覆地施轉施灸。
3.溫針灸
是針刺與艾灸結合套用的一種方法,適用於既需要留針而又適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時,將針刺入腧穴得氣後,並給予適當補瀉手法而留針,繼將純淨細軟的艾絨捏在針尾上,或用艾條一段長約2厘米左右,插在針柄上,點燃施灸。待艾絨或艾條燒完後,除去灰燼,出針。
4.溫灸器灸
是用金屬特製的一種圓筒灸具,故又稱溫灸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內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時,將艾絨或加摻藥物,裝入溫灸器的小筒,點燃後,將溫灸器之蓋扣好,即可置於腧穴或應灸部位,進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為度。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禁忌證

1.凡實熱證或陰虛發熱、邪熱內熾等證,如高熱、高血壓危象、肺結核晚期、大量咯血、嘔吐、嚴重貧血、急性傳染性疾病、皮膚癰疽瘡癤並有發熱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療法。
2.器質性心臟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3.顏面部、頸部及大血管走行的體表區域、黏膜附近,均不得施灸。
4.空腹、過飽、極度疲勞者應謹慎施灸。

注意事項

1.掌握熱量,防止燙傷。尤其對局部皮膚知覺減退及昏迷患者。
2.做好防護,以防艾火掉下燒傷皮膚或燒壞衣褥。使用溫針時,可用硬紙片剪一小孔,套住針體平放在進針處,即可避免艾火直接掉落於皮膚上。施灸後艾條必須徹底熄滅,以防失火。
3.艾炷灸容易起皰,應注意觀察,如已起皰不可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皰過大,經75%乙醇消毒後用注射器將皰內液體抽出,外塗甲紫,再用敷料保護,以防感染。婦女妊娠期間,小腹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艾灸反應

1.皮膚潮紅
艾灸時,由於熱力的作用,會使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刺激血液流動,所以會出現皮膚潮紅的現象。
2.灸皰
灸泡是灸瘡的前一個階段,多見於化膿灸。
3.灸瘡
灸瘡是艾灸的特徵性表現,只有有灸瘡,療效才好。灸瘡期間也要堅持溫和灸,讓艾灸效力持續,否則會出現病情反覆。
4.口渴
很多人艾灸之後會口渴,這是正常現象。艾灸後可以喝紅糖水或溫開水,不要喝菊花茶等寒涼性質的飲料,否則影響艾灸的效果。
5.灸感傳導
施灸部位或遠離施灸部位產生其他感覺,例如酸、脹、麻、熱、重、痛、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