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灸法是隔物間接灸法的一種,起自民間,為唐山豐潤,高懷先生家傳秘法,因本法施灸部位廣泛,遍及背部與腹部,能治大病起沉疴,故名大灸法。本法由已故著名中醫學家岳美中先生傳於世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灸法
- 起源:民間
- 步驟:背部灸法和腹部灸法
- 功效:溫陽補虛
大灸法,背部灸法,腹部灸法,
大灸法
1950年岳氏懸壺唐山時,親得其傳,驗之於臨床,果有奇效。遂記本法及驗案(《中醫雜誌》1961年第1期),使本法公諸於世,造福人民。
本法具有較強的溫陽補虛功效,為一般灸法所不及。可治一切虛寒衰弱、久病不起的病症。
施灸分為背部灸法和腹部灸法兩個步驟。
背部灸法
:患者俯臥於床上,先用草板紙條(寬約3厘米,長約67厘米),順脊柱由大椎穴起往下鋪至長強穴止,這條帶上不灸。取鹹紅蘿蔔(或鹹綠蘿蔔)2000~2500克,切成同身寸見方,厚約0.3厘米的小片。取紫皮大蒜500~750克,搗成蒜泥。每片鹹蘿蔔片上放置栗子大蒜泥一團,並於中間用手按一凹,深度以暴露出蘿蔔片表面為度。將艾絨全部做成直徑1厘米(如食指頭)大的艾球備用。
將做好的鹹蘿蔔片先放在大杼穴兩側處各1片,再沿草板紙條兩旁由大桿穴往下順著排列到秩邊穴。其間所排之片多少無定數,以排滿為止。在第一排的外側,沿著排第二行,起點在大杼、風門二穴之間(即在第一排第一、二塊鹹蘿蔔之間的外側)往下排,排至秩邊穴上部(比第一排少一塊)。鋪排完,用鑷子夾住做好的艾球,在火上點燃放置於鹹蘿蔔蒜泥凹中,逐個放好,排齊。每個艾火將熄時,馬上接另一個,不使艾火中斷。患者感到灼痛時,可用鑷子抬起鹹蘿蔔片,或將艾火減弱,避免燒傷或大灸瘡的發生。灸至皮膚稍現深紅色時即停止灸治。一般每個灸點3~5壯。
背部灸後需休息片刻,再灸腹部。
腹部灸法
:先在膻中穴部位上放一片鹹蘿蔔片,以此為中心,在此點上下左右周圍放上8塊,即形成3X3厘米的大方形。在鳩尾穴、神闕穴各放上一片不著蒜泥的鹹蘿蔔片,該片的厚薄、寬度仍如前,上下長度則稍短3/10,此兩點不灸。此兩點之間排列鹹蘿蔔蒜泥片6片。在神闕穴以下至曲骨穴之間,排列5片鹹蘿蔔蒜泥片。若是婦女,則石門穴不灸,放一塊不著蒜泥的鹹蘿蔔片。腹部沿正中一行的兩側各排一行,每行放置7片。沿第二行兩側(低半片,與上脘穴平),各再排一行,每行6片。施灸部位鋪排完畢後,開始放艾球施灸,操作方法與背部同,施灸完畢後,必須用三棱針於十宣穴點刺出血。並用毫針針刺雙側三陰交穴,深1寸,用瀉法,不留針,以瀉火氣。否側會影響療效,並產生副作用。
本灸法適應於久病體弱、虛寒痼疾、慢性胃腸虛弱、中陽不振、元氣不充及一切虛寒衰弱久病臥床不起者。急症、新證、熱證、實證禁用。在施灸的程度上,各灸點要求接近一致,應注意防止出現灸瘡。如有的部位未見紅暈,則影響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