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針灸學

現代針灸學

《現代針灸學》是2011年01月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少宗和鞏昌鎮。本書中系統介紹了現代針灸學的基本理論及其臨床套用。

基本介紹

  • 書名:現代針灸學
  • 作者:陳少宗 鞏昌鎮
  • ISBN:9787564503024
  • 定價:120.00元
  • 出版社:鄭州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01月
  • 地區:大陸
  • 語言: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代表性著作,

作者簡介

陳少宗,1985年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系。曾就職於山東大學全息生物學研究所,並在山東大學簡學哲學和生物。現任山東中醫藥研究院針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山東針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針灸學會耳穴診治委員會委員、中國針灸學會實驗針灸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時間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學哲學研究會理事、山東針灸治療疼痛與神經運動性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臨床針灸雜誌》副主編、《醫學與哲學》特邀編委、美國中醫學院客座教授。
主要從事現代針灸學研究及臨床診療工作。倡導建立以“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學說及腧穴作用規律、針刺作用四大規律為核心”的現代針灸學理論體系;拓展了現代科學背景下的全息生物醫學與現代時間針灸學的理論體系。已承擔參與了12項各級政府計畫課題的研究,首位作者發表論文11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15部。

內容簡介

《現代針灸學》是河南省新聞出版局重點圖書。該體系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機制的闡明完全立足於現代科學意義的相關知識體系,即以神經一內分泌一免疫網路學說及腧穴作用規律、針刺作用的四大規律為該體系的理論核心;臨床治療以辨病為主導,針刺手法注重的是強弱刺激與針刺效應的關係,主要側重於現代針灸學理論對臨床治療的指導和套用。同時,還全面介紹了“微針療法的基本理論”——全息生物醫學理論及對耳穴臨床運用的指導作用。
本書包括4篇23章,涉及近120種疾病的治療。涵蓋了現代針灸學核心體系各個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第一篇、第二篇介紹兩個不同穴位系統的“基本理論”;第三篇介紹兩個不同穴位系統的“定位與作用”;第四篇介紹在現代針灸學理論指導下運用兩個不同穴位系統對“常見疾病的臨床治療”。經穴的介紹順序尊重了經穴的作用規律,即按照部位(神經節段分區)自上而下進行。疾病的介紹順序也是按照部位由上而下進行的。這種結構安排既與經穴的作用規律相呼應,也便於掌握取穴規律。
一、腧穴作用的基本規律與臨床取穴組方
針灸治療方案涉的取穴組方應當遵循腧穴作用的基本規律,或者說取穴組方應當以腧穴作用的基本規律為指導。腧穴作用的基本規律與神經的節段性支配密切相關,即某一腧穴的主要作用範圍取決於與之相同或相近的神經節段的支配空間,處在相同或相近的神經節段支配區內的腧穴具有類同的調節作用。腧穴的特異性被定義為:處在相同或相近的神經節段支配區內的腧穴在治療或調節作用上與較遠的神經節段支配區的腧穴的差異性。
二、現代針灸學對針灸效應的分類
現代針灸學將針刺效應概括為兩大主要類別:一類是節段性效應,另一類是整體性效應。針刺任何一個傳統腧穴,這兩類效應均同時產生,區別只是二者的範圍、強度有所差異。當然,這一取穴原則並不適用於另外一類穴位,即耳穴等全息穴位。
三、現代針灸學對穴位系統的分類
腧穴包括兩個系統:一個是傳統經穴系統,另一個是全息穴位系統。這兩個穴位系統是一種並列關係,任何一個系統都不能包括另一個系統。全息穴位系統在臨未上的運用遵循著全息生物醫學的有關理論。全息生物醫學是一門介於傳統中醫學、針灸學及現代生物學、現代醫學之間的邊緣學。
四、現代針灸的四大規律
1、 針灸的雙向調節規律
傳統針灸學認為針刺療法既有“補”的作用,也有“瀉”的作用。針刺效應的產生主要取決於機體的機能狀態。如果該器官的機能處於亢奮狀態,那么針刺效應多是抑制性的;如果該器官的機能處於低下狀態,那么針刺效應多是興奮性的;如果該器官的機能處在正常穩定狀態,則針刺效應往往既不呈現出明顯的抑制,也不呈現出明顯的興奮,但具有穩定該器官機能,增強該器官抗擾動的作用。此可謂針刺作用的第一定律。不但針刺效應的性質主要取決於機體的機能狀態,而且針刺效應的強度也與機體的機能狀態具有一定的相關規律性。
2 、針刺手法的基本作用規律
傳統針灸學強調針刺手法的補瀉。生物體對刺激的反應有兩種形式,即興奮與抑制,而反應性質是興奮性的還是抑制性的主要取決於生物體的機能狀態,其次是取決於刺激量的大小,較強的刺激往往產生抑制性反應,較弱的刺激往往產生興奮性反應。針刺腧穴也是一種刺激,這種刺激作用到機體所產生的反應性質與刺激量之間也呈現出類同的關係,一般說來,機能低下的疾病宜用較弱的刺激手法,使用較弱的刺激手法多產生興奮性效應;機能亢進的疾病宜用較強的刺激手法,使用較強的刺激手法多產生抑制性效應。
3 、針刺時間的基本作用規律
針刺時間的基本作用規律也就是針刺的時間生物學效應產生的基本規律,也可稱之為針刺時機的基本規律、針刺時機與針刺效應的相關規律。生理學、生物化學的研究已經證實,機體的各種生理機能在一天不同時間內的狀態是不一樣的,並且這種差異遵循著一定的模式,也就是說各種生理機能在一天之內的變化各自遵循著一定的節律性。如果需要增強或提高某種低下狀態的生理機能就應在該機能的谷值期內進行針刺,在谷值期內針刺往往能夠獲得更好的興奮性效應;如果需要抑制某一亢奮狀態的生理機能就應在該機能的峰值期內進行針刺,在峰值期內針刺往往能夠獲得更好的抑制性效應。這便是針刺的時間生物學效應產生的基本規律。現代時間針灸學在臨床上運用的關鍵,首先是要弄清楚所要調節的生理機能的晝夜節律模式,找出其谷值時相和峰值時相。
4、 針刺作用的時效規律
所謂針刺作用的時效規律也就是針刺作用的時效關係,是指針刺作用或針刺效應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可以用時效關係曲線來表達針刺作用的顯現、消逝過程,包括針刺的最佳誘導期、半衰期、殘效期等部分。針刺的留針時間、針刺的頻次是針刺治療方案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針刺療效的關鍵共性因素。留針時間、針刺頻次的確定均應以針刺作用時效關係研究為主要依據,即以針刺的最佳誘導期、半衰期為依據。
留針時間的長短應當以最佳誘導期的依據,如果留針時間明顯短於最佳誘導期,則達不到最佳治療作用;如果留針時間明顯長於最佳誘導期,不但不能增強療效,反而使穴位容易產生疲勞而降低療效,特別是使用電針療法時更容易產生這樣的問題。
五、現代針灸學針刺治療方案的五大關鍵共性因素
針刺治療方案涉及:取穴組方、針刺時機、針刺手法、留針時間、針刺頻次5大關鍵共性因素或5大關鍵共性環節,如何確定治療方案中的這5大環節均應當以針刺作用4大基本規律為指導。

代表性著作

1、陳少宗 著.《現代針灸醫學理論與臨床套用》.濟南:黃河出版社,1990
2、陳少宗,鞏昌鎮 著.《現代針灸學》.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1
3、陳少宗 著.《全息生物醫學理論與現代耳針療法》.青島:青島出版社,201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