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 Jordan X。1995年面世。“I’m back”,時隔17個月,喬丹重返籃球賽場,全世界又因為飛人抖了幾下。AJ10的推出正逢喬丹系列推出10周年紀念,它也標誌著一個運動品牌神話的誕生,歷史上從沒有一個球員代言的系列能延續這么長的時間。AJ10最特別的地方就在它的鞋底,上面記錄了從1985年到1994年10年間喬丹獲得的榮譽和特殊經歷,讓人們再一次對飛人肅然起敬。AJ10在設計上可以看出現代球鞋的一些影子,1995年是運動鞋設計理念的一個高峰,AJ10看上去更加簡潔,在鞋面上甚至找不到任何一個喬丹和耐克的標誌,飛人標誌只在鞋底和後跟出現。在科技上依然使用了內置氣墊,鞋帶扣採用了鬆緊帶設計,鞋帶依然是圓形的,後跟上增加了提鞋用的吊環。除了喬丹,包括皮蓬在內的眾多明星當時都穿著這雙鞋
Air Jordan XII。1996年面世。喬丹系列的另外一個經典之作。這雙鞋的最大特點是採用了與眾不同得DURABACK材料,配合天然皮革鞋面,整雙鞋達到了最大化的穩定性,DURABACK可以防止落地時腳裸的扭傷,鞋身重量較輕,據說當年喬丹的要求就是穿上要有赤腳得感覺。AJ12也是第一雙採用全掌zoom air氣墊得喬丹鞋,之後的所用喬丹鞋都改用zoom air。這種氣墊特點是薄而韌,並且十分貼地,吸收力量的同時迅速反彈,為球員快速奔跑和連續彈跳提供持續力。同時仍然採用全掌碳素纖維承托板,這種設計可以減輕膝蓋的負擔。
Air Jordan XIV。1998年面世。還記得那個夜晚么?1998年的6月14日猶他州鹽湖城,爵士主場,喬丹從馬龍手中斷球運至前場,隨著一連串的運球,加速,急停晃過拉塞爾,驚世駭俗得跳投,時間定格在終場前5.2秒,定格在這個站在籃球運動頂端的巨人腳下AJ14的設計靈感源自喬丹的法拉利跑車,以現實事物為藍本而激發設計靈感的方式對之後的幾代喬丹鞋業有了深遠影響。這次的標誌結合了法拉利和飛人的特徵,還有令車迷和球迷都興奮的法拉利跑車標誌性的通風口。這個位於中底的設計不僅提供良好的支撐性和穩定性,也讓球迷興奮不已。更成熟的全掌zoom air技術,使得緩震性能更加出色。耐磨橡膠製成的外底和全掌人字型花紋提供良好的摩擦力和抓地力。AJ14的重量也是AJ11以來最輕的。無論怎樣,AJ14承載了那樣一個後無來者的絕唱,那一幕,我們永遠難忘。
喬丹十五代
Air Jordan XV。1999年面世。喬丹走了,從他的神壇上走了下來,變成了一個在高爾夫草坪上閒庭信步的36歲的半老男人。但人們對喬丹系列籃球鞋的熱度依然不減。AJ15的設計源於F-15戰鬥機。最大的特點是一個反常態得鞋舌,鞋舌並未貼近鞋面而是開口向前,使人們立刻就想到了喬丹那永遠放不進嘴裡的舌頭。整雙鞋採用鞋套設計使穿脫都很輕鬆,首次使用了藤的編織物作為鞋面材料展現了與眾不同的工藝水平。在鞋的後跟上,有一排數字,依次為23(球衣號碼)6(6次總冠軍)15(15代),鞋底是一個飛人標誌和2.17字樣(喬丹生日)。科技方面:全掌zoom air提供了良好的緩振性能,前後掌兩處加寬設計,中掌承托盤帶來更多穩定性。AJ15是繼AJ9以來喬丹沒穿過的鞋,但由於喬丹在後來的比賽中穿過AJ9的復刻版,所以AJ15是喬丹唯一一雙從未在正式比賽中穿過的Air Jordan系列籃球鞋。
喬丹十六代
Air Jordan XVI。2001年面世。雖然喬丹離開了球場,但還是不能和心愛的籃球分開,於是他做了奇才的老闆,喬丹系列籃球鞋的神話繼續著。初見AJ16會發現有種似曾相識得感覺,漆皮鞋頭來自AJ11,可見氣墊和網面材料來自AJ5,半透明外底來自AJ6。重要的是這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在這些經典設計上更加大膽的創新和延續,其中最主要的是可卸式磁性鞋套設計和全新的Blow-molser Air氣墊。可卸式磁性鞋套設計非常巧妙,卸下鞋套減輕了AJ16的重量,增加了透氣性和靈活性,更適合打球。而裝上鞋套的AJ16整體感非常強,外觀新穎,充滿時尚氣息。這就好像一個剛剛還在賽場上馳騁的運動員轉眼間換上了筆挺的西裝,穿梭在寫字樓間。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中底外側的Jordan字樣是由16塊圖案組成的,還有就是中底上的3/4掌的開窗氣墊,其實是為了配合後掌的Blow-molser Air氣墊在中底加上一層相同的圖層,整體感極佳。科技方面:網狀材料和小山羊皮,真皮組成的鞋面擁有更好的透氣性和韌性,鞋口的加厚設計使鞋緊貼腳裸而獲得極佳的包裹感,全掌的碳纖維承托盤堅固穩定,前掌Zoom Air氣墊,後掌Blow-molser Air氣墊,擁有良好的速度感和緩震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鞋的高度,使鞋底更貼地,獲得最佳的場地感。
喬丹十七代
Air Jordan XVII,2002年面世。AJ17的設計靈感來自爵士樂和純貴族血統的英國阿斯頓-馬丁汽車。AJ17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奢華,金屬質地的鞋箱配上浮雕般的飛人標誌,僅僅是鞋箱設計就如此大動干戈,在運動鞋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注定AJ17是不同於其他喬丹系列的鞋,果然,售價就達到了200美元,到了運動鞋售價的頂峰。AJ17延續了AJ16的鞋套設計,鞋面上兩側各有兩排鞋帶孔,外側的鞋帶孔就為搭扣鞋套用。材質上採用了韌性極好的織物材料和合成皮。科技方面:前掌的Zoom Air氣墊搭配後掌的新式Blow-molser Air氣墊,輕質的Phylon中底,全掌的TPU承托盤,這些都使得AJ17性能優良。而在鞋的中部,藍色的TPU層中若隱若現的飛人標誌和銀色的後跟穩定條上的Jordan字樣,更是兼備性能和外觀得經典設計。
喬丹十八代
Air Jordan XVIII。2003年面世。2002-2003賽季,喬丹一再強調這是他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個賽季,由於傷病和年齡的原因,老飛人的確該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個交代了。他也清楚AJ18將是他最後一雙馳騁賽場的戰靴,所以AJ18計自始至終都是喬丹親自參與的。如果說AJ17表現了喬丹的王者風範和貴族氣質。那么AJ18則詮釋了一個40歲男人的成熟和睿智。整塊小山羊皮覆蓋在鞋身之上,鞋面上沒有任何縫合痕跡,再加上隱藏式得鞋帶系統,使得鞋面得整體感極佳。鞋舌的設計相當有新意,鞋舌的頂部與鞋面上的蒙皮用強力磁鐵相連,確保了鞋身得整體性,也把鞋帶隱藏了起來。鞋舌和腳裸兩側都設計有金屬網狀材料,提供了良好的支撐性和通風性。鞋口的加厚設計和萊卡面料的套用帶來更多的舒適感。科技方面:全掌的Zoom Air氣墊加上後掌的獨立Zoom Air氣墊單元,輕質的Phylon中底,全掌的TPU承托盤以及全新的CCCP技術使得AJ18性能達到了喬丹系列得頂峰。AJ18是喬丹在場上穿的最後一雙鞋,無論從性能還是外形上都達到Air Jordan系列得極至。
喬丹十九代
Air Jordan XIX。黑曼巴蛇,生活在非洲世界上毒性最強且速度最快的蛇。這便是AJ19的設計靈感。黑曼巴蛇能以高達19km/h的時速追逐獵物,人一旦被它咬到,致死率將近100%。如果說AJ14的設計理念是借喻了黑豹的速度與靈巧,那么AJ19完全可以說汲取了黑曼巴蛇的身體素質與致對手於死地而後生的毒性,兩種不同的動物,全然隱喻出喬丹在球場上的作風,AJ19以蛇為本,因而充滿了蛇靈之氣。這雙鞋最為標新立異的設計,就是球鞋表面的仿蛇皮的編製鞋套。從AJ16開始,喬丹鞋的鞋帶總會被某些東西遮住,AJ19也不例外,鞋面基本上被塑膠編織物所遮蓋。與前三代不同的是,AJ19的蓋子的概念被完全刷新。塑膠的編織物由於借鑑了蛇皮的設計,在運動中並不會產生更多的褶皺並影響腳感,整個鞋套會隨著腳的形變而自動扭曲,構成鞋套的硬塑膠纖維由於本身的韌性又可以使鞋面不會過分誇張的變形,既起到了保護腳面不過分變形以致受傷的作用,又不會因為本身的韌性而阻礙使用者在運動過程中腳面的任何合理動作。
喬丹二十代
Air Jordan XX。散發著濃郁的復古風,簡單的有些時尚,整鞋顯得厚重,卻又流暢,再注意看細節,可以發現鞋身拼湊感明顯,腳踝部分有Hurache 2K4的影子,鞋身部分似乎借鑑了喬丹二代的設計,雙重的魔術貼本來就顯重複,後跟部分更是有了PUMA鞋子復古系列的元素,鞋面式樣(SAMPLE)是最惹眼的地方,一塊帶雷射圖案的鞋面,仔細看不難發現上面幾乎有以前所有Air Jordan系列鞋的影子,包括喬丹45號,甚至AJ14上經典的法拉利標誌都用雷射掃描在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