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賦能的若干政策措施》已經贛州市委、贛州市政府研究同意,贛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2月9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贛州市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賦能的若干政策措施
- 頒布時間:2022年2月9日
- 發布單位:贛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贛州市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賦能的若干政策措施》已經贛州市委、贛州市政府研究同意,贛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2月9日印發.
《贛州市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賦能的若干政策措施》已經贛州市委、贛州市政府研究同意,贛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2月9日印發.1全文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
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著力增強振興發展內生動力 9.不斷強化科技創新。依託省創新驅動“5511”工程,推動蘇區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發揮國家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工程技術中心、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贛州)家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科技創新平台作用,加快推動關鍵技術研發。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新技術成果...
《揭陽市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是經揭陽市人民政府六屆43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2019年9月27日揭陽市人民政府印發給轄區內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市府各部門認真組織實施的檔案。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請徑向市科技局 反映。全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
第六條 統籌發展和安全,提高科技安全治理能力,建立健全科技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強化重點產業供應鏈安全保障,防範化解科技領域重大風險,提升科技支撐公共安全應急水平。第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科學技術進步工作的組織和管理,最佳化科學技術發展環境,將科學技術進步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科技創新...
(三十五)最佳化科技創新政策環境,推動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高新技術企業“雙倍增”行動,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進一步健全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實施省、市科技創新和人才項目,探索產業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掛帥”制,引導企業加強科技攻關;落實《揭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揭陽市促進產業發展“1+1+12”政策體系...
(十五)加強中醫藥科研平台建設。有序推動中醫重點領域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建設。圍繞中醫理論、中藥資源、中藥創新、中醫藥療效評價等重點領域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強服務於中醫藥技術裝備發展和成果轉化套用示範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聚焦中醫優勢病種和特色療法等建設10—20箇中醫類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一批服務...
落實省“科技創新十二條”相關政策,先後出台了《關於建立非均衡科學技術創新發展體系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揭陽市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揭陽市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畫實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檔案,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2020年,在《揭陽市科技創新發展八項措施(2017—2021年)》的基礎上作了最佳化...
鼓勵企業投資設立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對經省級及以上部門認定的中心,根據中心建設運營情況及科研經費到位情況,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獎勵。(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科學技術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四、支持產業鏈精準招商。積極支持各園區圍繞我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的16條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商,對兩年內...
我省率先頒布實施面向城市群的《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先後制定出台《關於加快推進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創新型省份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科技創新40條”)、《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科技改革30條”)、《關於聚力創新深化改革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發展環境的意見》(“人才新政26...
積極引導我市各類產業園、眾創空間等載體聚集創新資源,將孵化對象培育為企業。(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十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全面落實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用水、用電“欠費不停供”政策,設6個月的費用緩繳期,緩繳期間免收欠費滯納金。對承租國有房屋的“個轉企...
同時,深入實施“科技引領”工程,增強對科技創新要素的吸引;依託綠色資源稟賦,大力開展文旅、農業招商;加強市場主體培育,吸引建築企業積極參與城市建設。要在新一輪的招商引資大潮中,發揮優勢,搶得先機,必須及時調整招商引資的思路。《若干措施》提出,將多措並舉提升內外資招引質量。一方面,聚焦外部優勢資源,...
自治區設立套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科學技術重大專項資金、科學技術創新引導獎勵資金等專項資金,資助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及產業化示範體系平台建設。第九條 自治區人民政府、盟行政公署、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設立軟科學研究項目,支持開展戰略規劃、政策法規等方面的軟科學研究,促進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叉...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22號)和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發展的若干意見》(青政〔2010〕70號)精神,進一步增強循環經濟試驗區科技創新能力,更好地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結合試驗區實際,特製...
(省菸草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菸草專賣局、雲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四)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將菸草科技創新納入全省科技創新布局,從重點專項申報、高端人才培養引進、創新平台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獎勵激勵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保障,支持雲南菸草商業科技研發...
(二)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原則,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產業發展.加大對交通、水利、電力、生態環保、城市基礎設施、民生、“三農”、科技創新、結構調整等重大項目的信貸支持。對限制類行業中的生產技術先進、產品適銷對路、經濟效益好的企業也要積極給予支持。(三)切實很行省政府與相關銀行.悠行簽署的...
落實政府性融資擔保政策。發揮規模2.34億元的企業紓困基金作用,為債務到期需續貸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降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擔保費率,單筆擔保業務金額在1000萬以內小微企業、三農主體、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擔保業務按1.5%收取擔保費;大中型企業及單筆1000萬元以上的擔保業務按2.5%收取擔保費,目前全市在擔保餘額已...
發揮科技支撐作用要堅持5個基本原則:一是堅持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的原則;二是堅持標本兼治,鼓勵自主創新,增強經濟發展後勁的原則;三是堅持遠近結合,著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的原則;四是堅持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原則;五是堅持深化改革,充分發揮科技人員作用的原則。
(二十五)增強創新創業活力。落實好雲南省加快提升創新創業活力若干政策措施。積極爭取中小企業發展和工業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提升。(牽頭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科技局、州財政局、州人社局)八、加大助企紓困減負力度 (二十六)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面...
第一節 實施科技創新行動 圍繞“硒+生態+大健康”產業發展需求,開展富硒功能農業相關的套用基礎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著眼於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加強富硒產品開發和科研成果孵化,強化科技推廣套用。——開展富硒功能農業科研攻關。加強“產學研用”深度協作,整合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大學、省農科院、宜春學院等科研力量,聯合...
最佳化旅遊消費結構體系,緊抓國家新戰略、數智新技術、市場新需求、發展新形勢,強化跨界融合、強化科技賦能,大力開發高山避暑、溫泉避寒、紅色旅遊產品,建設夜市消費區、文創體驗區。實施高速公路服務區品質提升行動,打造旅遊消費新場景。建立中高端產品與消費服務體系,提高旅遊產業要素中購物、娛樂等“軟性”消費的占比...
(五)推動用品製造升級和科技賦能。14.強化產品研發和設計創新。支持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加快老年人、嬰幼兒智慧型服務產品研發,發展可穿戴設備、攜帶型和自助式健康監測設備、智慧型化養老托育照護設備等智慧型終端產品。支持進入我省市場的企業對其產品進行適老化改造,採取“網際網路+”、智慧型化呼叫、手機APP等多種手段,...
一是努力增強協商活動實效,共促成都改革發展。要完善協商制度機制,改進協商工作辦法,提升協商的計畫性、針對性、前瞻性,促進成果轉化運用,切實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要選準選好協商議題,圍繞制定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十三五”規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運用等主題,認真組織專題協商,為培育...
——服務能力更加彰顯。培育形成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院校和學科專業,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適配度進一步加強,主要勞動力受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教育對創新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全面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更加完善,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提高。三、重點任務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德育為先、“五育”並舉,...
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移動互聯、智慧型裝備等科技產業化工程深入實施,培育了一批潛力較大的新增長點。第四代移動通信網路建設和套用大規模展開,帶動了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快速增長,前7個月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量2.2億信道,是上年同期的2.6倍,上半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1.34萬億元,增長20%;工業機器人套用領...
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實施促進我國醫療器械和醫藥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政策。加快推進重大新藥的自主創新與產業化,加快推進醫療器械國產化和品牌化發展。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暢通兒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藥以及罕見病用藥、臨床急需藥品的審評審批專門通道,加快註冊審評進度。建立生產、...
——堅持聚力創新、深化改革。遵循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規律,堅持系統觀念,加大改革力度,著力形成有利於更好激發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活力和創造力的哲學社會科學管理機制和政策體系,以數字賦能提升管理服務科學化、精準化、系統化、高效化,形成科學合理、高效協同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體制機制,構建寬鬆和諧、佳作疊出...
堅持轉型突破,印發全市加快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等若干政策措施、實施“工賦青島”等系列專項行動計畫,不斷推動“青島製造”做高做新、做大做強。堅持金融創新,印發一系列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和人才創業創新政策措施,打造“專項政策引領+特色產品拉動+財政資金支持”金融支持模式。截至2021年10月,新增製造業貸款319億元,...
(六)加強監督管理和提升科技創新水平。進一步健全完善交通運輸建設項目管理和質量監督制度,建立建、管、養、運並重的新模式,保證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全區交通基礎設施的質量有明顯提高。吸引社會技術力量和資金參與交通基礎設施技術創新,制訂鼓勵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政策措施,全面提升綜合交通...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進展,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增點擴面提質升級目標全部實現,高標準農田和“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任務全面完成,農業科技創新實力顯著增強,主要農產品初加工轉化率明顯提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
(二)堅持市場主導。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發展原則,通過巨觀調控、政策支持、市場主導,激發建築業企業內生髮展動力,賦能建築業迸發新活力,全面提升建築業企業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推動建築業企業高質量發展。(三)堅持創新驅動。堅持數位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大力推廣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