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四五”規劃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四五”規劃

根據《國家“十四五”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浙江省文化發展改革“十四五”規劃》,為高水平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強省建設,進一步繁榮發展浙江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特制定本規劃。本規劃年限為2021年至2025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四五”規劃
  • 發文機關:浙江省發改委
  • 成文日期:2021年4月23日
  • 發文字號:浙發改規劃〔2021〕138號
  • 規劃期限:2021年至2025年
  • 實施地區:浙江省
發展基礎與面臨形勢,發展基礎,面臨形勢,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及重要指標,主要任務和重點項目,深入實施培根鑄魂計畫,深入實施學科登峰計畫,深入實施精品培育計畫,深入實施智庫集成計畫,深入實施學術繁榮計畫,深入實施素養提升計畫,深入實施英才薈萃計畫,深入實施固本強基計畫,政策保障,進一步完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機制,強化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經費保障,改進和完善評價激勵機制,健全哲學社會科學管理服務體系,組織實施和檢查評估,

發展基礎與面臨形勢

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加快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省委成立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實施意見》,切實加強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省財政加大了對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投入,為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領導下,全省社科界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及歷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論述精神,按照“真”“情”“實”“意”總要求,持之以恆推進理論研究、咨政服務、學術交流、宣傳普及等各方面工作,全省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新局面,為今後五年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奠定了堅實基礎。
——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成果豐碩。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闡釋,組織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浙江的萌發與實踐”重大課題研究,推出了“浙江改革開放40周年研究”“從‘八八戰略’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系列成果。圍繞“兩個高水平”目標和“十三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組織開展重大對策課題研究,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高質量決策諮詢成果。五年來,全省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0多項,立項數位居全國前列。圓滿完成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一期研究任務,共立項各類課題800餘項,出版專著1000餘部;全面開展第二期研究工作,已立項52個系列共394項課題,推出了《浙學未刊稿叢編》等高水平成果370餘部。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共評出兩屆400項優秀成果,101項成果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學科和平台建設成效顯著。支持中國美術學院等5所人文社科見長的高校列入省重點建設高校,扶持12個人文社科學科作為省優勢特色學科,形成了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特色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浙江大學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和“農林經濟管理”、中國美術學院的“美術學”等學科成功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4個文科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類。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設持續推進,命名25家省新型重點專業智庫和重點培育智庫、41家省高校新型智庫,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成功入選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遴選建設了新一輪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7家。
——學術交流和社會普及活動精彩紛呈。持續舉辦兩年一屆的“浙江省社科界學術年會”,創辦了“溯源新思想高端論壇”“紅船論壇”“浙江省高質量發展智庫論壇”“浙學論壇”等具有全國和區域影響力的學術活動品牌,創新開展了“跨學科學術研討”“跨界高峰論壇”等系列跨學科學術交流活動。社科普及工作深入推進。全省共建成省級社會科學普及基地260家、市級630家、縣級1497家,形成了分布廣泛、特色鮮明、惠及基層民眾的社科普及網路體系。每年舉辦“社會科學普及周”,累計舉辦各類活動10000場以上。省社科聯聯合浙江電視台策劃推出大型文化專題欄目“文化浙江·大講堂”,聯合西湖之聲推出“錢塘夜話”廣播欄目,組織開展了“我身邊的運河故事”“浙東唐詩之路人文紀行”“長三角一體化視野下的江南文化”等富有特色的主題科普宣傳活動。策劃推出浙江衛視“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電視理論節目、浙江日報“三個地”理論周刊等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的理論節目、欄目,“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理論宣講品牌形成全國示範,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社科組織和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市、縣(市、區)社科聯組織實現全覆蓋,高校社科聯組織功能得到進一步發揮。社科類社會組織蓬勃發展,社團黨建工作有效推進,基本實現黨的組織和黨建工作兩個全覆蓋。社科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全省中級及以上職稱的哲學社會科學教學與研究人員超過30000人,高層次人才數量得到較快增長。全省現有國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36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1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52人,浙江省特級專家18人。“之江青年社科學者行動計畫”持續深入實施,新遴選培養二批166名優秀青年學者,社科人才梯隊結構進一步完善。

面臨形勢

“十四五”時期,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面臨著大好機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不斷豐富發展,為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和省委全面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決策部署,為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提供了根本保證;浙江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成就,為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浙江“三個地”的政治優勢和打造“重要視窗”的偉大實踐,為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提供了寶貴資源;全社會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更加重視和關心,為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
同時,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也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從新發展階段來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進入加速演變期,全球治理體系正在經歷大變革,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趨勢進一步顯著,以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5G技術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業蓬勃發展,深刻改變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條件和環境。從經濟社會發展任務來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全面開啟,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視窗”,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迫切需要能夠回應解答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高水平成果;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迫切需要更多高質量的哲學社會科學產品。這些都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供了新領域新對象,也提出了新課題新挑戰。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當前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短板,與建設“重要視窗”的標準和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學科發展整體水平還需進一步提升,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高水平學科偏少,學科優勢特色還不夠凸顯;學術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增強,高水平原創性成果還不多;人才基礎還需要進一步夯實,具有廣泛影響的領軍型人才還不足;事業發展的投入保障機制和基礎設施等支撐條件還需進一步完善。這些問題是“十四五”時期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點難點,需要全省社科界共同努力、著力破解。

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指導思想

“十四五”時期,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深入踐行“真”“情”“實”“意”總要求,主動對標“重要視窗”建設新目標新定位,以高水平推進社科強省建設為根本任務,研究浙江實踐,繁榮浙江學術,打造“浙學”品牌,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作出浙江貢獻,為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視窗”,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貢獻智慧和力量,為實現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宏偉目標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基本原則

——堅持高舉旗幟、把牢方向。始終堅持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解答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大力弘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聚焦“重要視窗”建設和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加強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研究,發揮好思想庫、智囊團作用,加快研究成果轉化套用,更好服務“十四五”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堅持精品立世、彰顯特色。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全面實施品牌戰略,堅持“全球視野、前沿定位”,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立足浙江、面向全國、放眼世界,注重從古今中外學術思想中汲取智慧,從浙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火熱的改革發展實踐中汲取養分,切實增強學術原創能力,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努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著力打造具有全國乃至世界影響的精品力作和具有鮮明浙江特色、體現鮮明浙江風格的社科品牌。
——堅持聚力創新、深化改革。遵循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規律,堅持系統觀念,加大改革力度,著力形成有利於更好激發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活力和創造力的哲學社會科學管理機制和政策體系,以數字賦能提升管理服務科學化、精準化、系統化、高效化,形成科學合理、高效協同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體制機制,構建寬鬆和諧、佳作疊出的學術氛圍。

總體目標及重要指標

“十四五”時期,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基本建成具有鮮明時代特徵中國特色浙江特點、與“重要視窗”相適應、總體實力位居全國第一方陣的哲學社會科學強省,在實施新時代文化浙江工程中體現社科擔當,交出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視窗”的社科高分報表,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提供思想引領、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貢獻浙江成果、浙江經驗。
圍繞這一總體目標,“十四五”時期,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要重點圍繞深入實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學術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現代智庫體系建設工程,高水平打造八大工作平台:
——高水平打造思想引領平台。建設一批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陣地,推出一批研究弘揚偉大精神的重要成果,健全完善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宣傳的工作機制和載體手段。
——高水平打造學科統籌平台。加強對全省學科建設的統籌規劃,形成全省一盤棋的學科建設體系,引導各類資源要素高效集聚,合力推進人文社科優勢特色學科建設。
——高水平打造學術研究平台。發揮各類學術研究機構和研究平台作用,引導廣大科研人員聚焦重點研究方向,著力培育精品力作,打造硬核成果。
——高水平打造決策諮詢平台。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構建全省智庫系統集成、協同運行的大成集智工作機制,有效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
——高水平打造學術交流平台。構築全省性的學術交流品牌載體,促進思想碰撞、學術交流、成果展示,有效提升浙江學術影響力和話語權。
——高水平打造社科普及平台。構築全省大科普工作格局,推動科普為民、科普惠民,有效促進公眾人文社科素養提升。
——高水平打造人才培養平台。實施高層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培養項目,加快推動高層次人才引育和後備人才成長。
——高水平打造管理服務平台。以數位化改革撬動社科管理服務疊代升級,打造凝聚、團結、服務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社科之家。
“十四五”時期社科強省建設的主要標誌性指標包括:
——學科綜合實力和優勢特色進一步增強。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布局進一步完善,新增一批優勢學科碩士點、博士點;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人文社科A類學科總量力爭進入全國前5位,10個左右優勢學科研究領域、研究方向進入全國前列。
——研究成果數量和質量進一步躍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總量保持全國前列,重大重點項目數量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入選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數量進入全國前列;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三期順利完成,推出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量級成果。
——高層次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工作總體格局進一步完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總量比“十三五”時期增長5%。新增國家級高層次哲學社會科學人才80名左右,新遴選350名左右學者列入之江社科領軍人才和青年人才培養項目,高層次人才總數力爭進入全國前5位。
——科研平台能級進一步提高。建成一批團隊結構合理、創新能力強、輻射引領作用明顯的高層次科研平台,到“十四五”末,省級新型智庫和智庫培育單位達到50家左右,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達到40家左右,建設一批省級文科實驗室和重點人文社科公共資料庫,一批重點科研平台達到全國一流水平。
——社科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凸顯。整合形成2-3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學術論壇品牌,著力培育2-3個具有廣泛社會參與度和影響力的社科普及品牌,建成一批具有全國輻射力和知名度的社科理論類報刊專欄、電視專題節目、專業網站、社科公眾號和移動客戶端等,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社會認知度、公眾美譽度和品牌傳播力顯著提升。
——社科事業發展基層基礎和支撐保障進一步強化。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專項經費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保障有力增強。建成浙江社科中心,推進數智社科聯建設,健全完善基層社科聯組織體系,制定出台《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促進條例》《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

主要任務和重點項目

深入實施培根鑄魂計畫

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研究制訂《浙江省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實施意見》,完善工程工作機構,分領域遴選推出一批工程首席專家。把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工程、溯源工程、走心工程,立足國家所需、浙江所能、民眾所盼、未來所向,緊扣建黨百年、黨的二十大、“八八戰略”實施20周年、新中國成立75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圍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視窗”主題主線,謀劃一批重大項目,推出一批重要成果。打造好“溯源新思想”高端論壇,全方位展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完善科研工作機制,整合利用馬克思主義學院、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基地等研究力量,推出高質量成果。組織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專家開展省情調研,推動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和學術創新。把培養中青年理論人才作為重要任務,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骨幹人才培養計畫,不斷提升我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隊伍實力。
深化以紅船精神為引領的紅色精神譜系和新時代浙江精神研究闡釋。深入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理論研究,系統推進紅船精神、大陳島墾荒精神、浙西南革命精神、螞蟻島精神等浙江紅色精神譜系研究,挖掘浙江精神的紅色基因。大力加強新時代浙江精神研究,注重對各領域、各群體中湧現出的浙江精神代表人物的研究弘揚,深入挖掘提煉浙江精神新的時代內涵,不斷豐富發展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使新時代浙江精神成為鼓舞激勵全省人民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視窗”的偉大精神動力。
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平台和理論發聲平台建設。繼續加大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陣地、研究機構和學會、研究會的扶持,支持全國和省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持續加強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建設,爭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並爭取在浙江設立習近平同志五大思想研究的分中心或基地。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課程建設和教育教學,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基礎地位,繼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學,推出一批馬克思主義特色教材。著力打造一批社科理論類媒體矩陣。支持和推動全省各主流媒體廣泛開設理論專欄,打造一批理論宣傳品牌欄目和新媒體傳播平台,推動“天目”新聞客戶端、“浙江新聞”客戶端、“中國藍”新聞客戶端、“學習強國”浙江平台等主流新媒體打造高水平社科理論欄目,建設好“浙江社科”“學習有理”等一批社科理論公眾號,突出重點、整合資源,打造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社會知名度的社科理論新媒體平台,發揮好各地融媒體平台的理論宣傳普及功能,不斷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入尋常百姓家。
加強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意識形態管理。深化理論武裝,教育和引導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守意識形態陣地,加強對社科類社會組織意識形態工作的指導管理,注重對社科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網路平台的引導管理,強化對研究成果和論壇、講座、報告會等的審核把關,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主動權,防範化解意識形態領域風險。
 “十四五”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習近平新時代
專欄1 “十四五”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習近平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重大選題
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浙江的萌發與實踐”系列研究。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等多方面以及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等多維視角,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浙江的萌發與實踐,努力建設展示堅持黨的科學理論、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理力量的重要視窗。
2. “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視窗’”系列研究。深入研究“八八戰略”與“重要視窗”的內在關係,深刻闡釋“八八戰略”新的豐富時代內涵,深刻回答在新發展階段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視窗”,推動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十個先行”和“十三項戰略抓手”的路徑和對策。系統梳理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對浙江各地區、各領域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重要部署,深入總結各地各部門的落實成效和經驗。
3. “建黨100周年”系列研究。深化紅船精神和黨史系列研究,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推進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中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深入實施學科登峰計畫

系統謀劃富有浙江特色的學科體系。充分發揮全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力量,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規劃,深化實施省一流學科建設工程和學科登峰計畫,最佳化學科布局、凝練學科方向、提升學科實力,建設一批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高水平學科,扶持發展一批優勢特色學科,形成高原崛起、群峰競秀的學科格局。鼓勵支持人文社科類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建設,推動全省本科院校全部進入人文社科碩士學位培養單位序列,新增一批人文社科一級學科博士點。
謀劃布局一批優勢特色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系統梳理摸排我省具有鮮明特色和基礎優勢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加大資源集聚力度,帶動相關學科整體水平加快提升。進一步重視加強基礎理論研究,持續推進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推動基地建設向優勢特色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集聚,提高科研組織化水平,打造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基礎理論研究平台,推動當代浙學創新發展。加大對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冷門絕學的扶持力度,通過平台扶持、項目帶動,促進相關學科人才集聚和梯隊培育,實現代有傳承、接續發展。
積極倡導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大力推進新文科建設,以繼承創新、交叉融合、協同共享為主要途徑,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之間、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之間的交叉匯聚,積極開展各類跨學科、交叉學科研究。鼓勵將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融入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探索推進文科實驗室建設,引導廣大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開展實驗研究、政策仿真研究,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範式創新。大力加強人文社科資料庫建設,瞄準學術前沿和優勢領域,參照國際標準,建設若干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公共資料庫,推動基於大數據的人文社科研究。重視學科基礎數據積累,構建交叉學科共享基礎數據平台,發展並推廣數據採集、數據存儲、數據傳輸、雲計算、數據可視化、科研信息搜尋等技術,促進數據和科研成果的分享和轉化套用。
“十四五”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重點項目
專欄2 “十四五”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重點項目
1. 高峰學科培育行動。完善對哲學社會科學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重點優勢學科布局,形成一批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的學科高峰。圍繞學術前沿問題和我省優勢特色,重點遴選和培育10個左右優勢特色研究領域或研究方向進入全國前列。
2. 學科交叉會聚行動。充分發揮學科綜合優勢,以新文科建設為抓手,重點遴選資助3-5家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強,代表學術前沿發展方向的文理融合型實驗室,打造交叉創新高地,促進知識大融通下的學科會聚和融合創新。
3. 冷門絕學傳承保護行動。通過研究成果前期培育和後期資助、科研機構特殊支持、稀缺人才計畫遴選重點傾斜等多種措施,支持建設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冷門絕學。

深入實施精品培育計畫

深入實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充分發揮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龍頭作用,圍繞“今、古、人、文”主題,加強選題策劃,精心組織團隊,深入研究浙江歷史文化和當代發展,梳理浙江文化傳承脈絡,挖掘浙江文化深厚底蘊,高質量完成工程第二期研究任務,部署開展工程第三期研究。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浙江當代發展、浙江歷史文化專題研究、浙江名人研究、浙江歷史文獻整理等研究布局,深入研究浙江精神的歷史脈絡、文化淵源和現實意義,深入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浙江基因”,推動形成特色鮮明的“地方基因圖”,努力推出一批具有重要理論創新和文化傳承價值的標誌性成果,推出一批具有浙江特色、體現中國話語、富有世界意義的原創性學術成果,推動建設歷史文化研究大數據平台。加強對全省各地歷史文化研究的指導和扶持,在一些重點研究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加大浙江學術走出去力度,推動浙江當代發展研究、浙學研究優秀成果海外出版,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浙江故事”。
進一步強化課題研究平台的引領作用。著力提升各類課題研究平台的導向性和引領性,加強課題項目規範管理和指導,把握正確方向,創新研究方法,促進學術進步。加大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培育孵化力度,最佳化項目結構,提高重大重點項目比重,鞏固全國第一方陣地位。按照推動內涵式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明確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的主攻方向,立足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強優勢、凝特色、補短板,突出研究重點,最佳化項目設定,加大資助力度,提升資金績效,著力推出一批有利於學科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反映當代中國氣象、具有鮮明浙江特色的當代浙學精品。加大成果宣傳力度,推進成果轉化。
大力加強國際問題研究。扶持推動各高校、科研單位圍繞國家重大外交戰略和重大國際問題開展針對性研究,重點推進“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美國研究、東亞研究、非洲研究、中東歐研究、德國研究以及全球精準合作研究等,主動參與全球性重大議題設定,努力提升我省國際問題研究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原創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服務國家重大外交戰略作出浙江貢獻,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樞紐提供智力支撐。
 “十四五”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選題
專欄3 “十四五”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選題
1. 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視窗研究。部署從浙江實踐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研究;深化“八八戰略”與浙江發展研究;深化紅船精神、大陳島墾荒精神、浙西南革命精神、螞蟻島精神等紅色精神譜系與浙江精神研究等。
2. 浙學學派等浙江思想史梳理研究。深化浙東唐詩之路、大運河詩路、錢塘江詩路、甌江山水詩路等詩路文化研究;加強陽明心學、永嘉學派、永康學派、南孔文化等傳統浙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重修《南宋通史》,深化宋韻文化研究;布局浙江千年古城古村研究和近現代浙江經濟社會轉型研究;加強浙江新中國史和改革開放史研究;重編《浙江通史》。
3. 浙江地方文獻搶救、整理和研究。加強近現代以來浙江稀見、未刊文獻的整理、研究;注重對紅色文獻、海外浙學文獻、金石文獻、圖像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加大對浙江珍貴檔案和地方文書資料的整理和研究力度。
4. 浙江名人研究。深化浙江名家年譜研究,形成浙江文化名家年譜系列成果;啟動當代傑出人物口述史研究。
5. 浙江優秀學術著作外譯。多語種譯介展示浙江發展經驗和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精品。

深入實施智庫集成計畫

完善新型智庫建設格局。緊緊圍繞“十四五”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重大決策需求,進一步充實完善智庫隊伍,基本完成省新型智庫在重點研究領域的整體布局,著力培育一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梯隊和省級智庫培育梯隊,穩步吸納部分社會智庫、企業智庫進入省新型智庫序列,形成以國家高端智庫為龍頭,省級重點專業智庫為骨幹,智庫培育單位為梯隊,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充滿活力的新型智庫建設總體布局。推動各智庫進一步創新完善內部管理運行和集成機制,加強內外部資源整合,提升服務決策的質量和水平,努力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智庫發展模式。進一步創新最佳化智庫管理和考核評估機制,修訂完善《浙江省新型智庫建設管理辦法》,嚴格落實智庫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對智庫重大活動重要信息的備案管理。
建立智庫大成集智工作機制。按照系統集成的理念,匯聚整合全省各領域、各系統、各層面的智庫資源,構建開放包容、精進務實、組織有序的智庫大成集智工作機制,建立一支以智庫首席專家為主體的核心專家諮詢團隊,形成一批服務重大戰略需求的智庫聯盟,打造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數位化改革的“最強大腦”。完善智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黨委政府決策部門與智庫的緊密合作,建立定期交流會商制度,形成重大決策諮詢研究快速回響機制。發揮好《浙江社科要報》《浙江智庫要報》《智庫報告》等平台作用,提高報送質量,推動智庫研究成果及時有效轉化為黨委政府決策。
進一步提升智庫影響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擦亮“浙江省高質量發展智庫論壇”品牌,加強品牌整體設計策劃,創新論壇組織和運行機制,整合省內各智庫品牌論壇,打造系列智庫論壇矩陣。加強論壇產品策劃,創新傳播方式,利用融媒體手段,進一步提升影響力、傳播力、輻射力。支持高水平智庫積極參與國際智庫交流,拓展國際影響,打造好“一帶一路”智庫論壇、中非智庫論壇等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智庫論壇品牌。支持推動各智庫圍繞聚焦研究領域、發揮特色優勢,積極打造年度報告、專業智庫報告、相關研究領域評估指數等系列化、持續化的智庫核心產品,推出一批順應時代要求、富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高水平智庫研究成果,提升智庫核心競爭力。打造《浙江智庫系列叢書》,形成浙江智庫成果矩陣。加強與省內外主流媒體的合作,著力打造10個左右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智庫發聲平台,鼓勵智庫專家積極圍繞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社會熱點問題等主動發聲,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有效引導社會輿論。
  “十四五”新型智庫建設重點項目
專欄4 “十四五”新型智庫建設重點項目
1. 智庫團隊集成行動。推進新型智庫建設滾動發展,完善智庫建設總體布局,到“十四五”期末,省級新型智庫和智庫培育單位達到50家左右。指導推動各智庫進一步創新完善內部管理運行和資源集成機制,提升影響力、傳播力、競爭力。
2. 智庫機制集成行動。完善智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智庫與決策部門交流會商制度、重大決策諮詢研究快速回響機制。建立智庫基層調研機制,建設一批智庫調研基地,推動廣大智庫研究人員進一步深入基層、紮根實踐、深耕省情,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創新最佳化智庫管理和考核評估制度,修訂完善《浙江省新型智庫建設管理辦法》。
3. 智庫成果集成行動。加強“浙江智庫”整體品牌形象策劃,擴大對外傳播效應。以“高質量發展智庫論壇”為龍頭,組織引導各智庫立足自身特色,打造機制性、品牌化專業論壇,形成“1+N”智庫論壇品牌矩陣。策劃打造《浙江智庫叢書》,集中出版推介優秀智庫成果。完善《浙江智庫要報》等內參編髮機制,暢通智庫咨政成果集成轉化渠道,更好服務國家和我省重大發展戰略。

深入實施學術繁榮計畫

進一步推進學術交流平台建設。聚焦重大戰略部署,圍繞學術前沿,整合社會組織、智庫、高校科研院所、各級社科聯力量,擦亮“浙江省社科界學術年會”“浙學論壇”“跨學科論壇”等一批全省性的高端學術論壇品牌,引領學術前沿,展示最新成果,打造兼具權威性與綜合性的大型理論研討和學術交流平台。鼓勵支持我省各高校、科研單位、各級社科聯等根據自身特色,打造“一校一地一品”的特色學術交流品牌,發布原創觀點和重要成果,彰顯浙江學派代表性人物學術影響力,提升浙江學派代表性成果學術美譽度,打響“浙學”品牌。
大力推進國內外交流合作。圍繞“全球治理”“人類命運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省域治理現代化”等主題舉辦一批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支持鼓勵浙江學者在知名國際國內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參加高層次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在全國性學術社團任職。積極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浙訪學、研究,參與我省各類學術會議、項目研究。鼓勵我省各智庫、學術機構、學者與海內外智庫、學術機構、學者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現代化治理、人類制度文明等領域開展合作研究,提升我省學者在國內外學術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加強學術期刊陣地建設。著力打造好《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浙江社會科學》《浙江學刊》等一批高水平綜合性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支持一批具有一定基礎和良好發展潛力的專業性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提升辦刊水平,鼓勵有條件的高校、科研單位積極創辦高水平學術期刊、外文期刊和集刊,打造展示浙江學術成果、培育浙江學術品牌的重要陣地。
 “十四五”學術交流繁榮重點項目
專欄5 “十四五”學術交流繁榮重點項目
1. 學術論壇品牌提升行動:每兩年舉辦一次“浙江省社科界學術年會”,進一步放大品牌效應,以“學術專場+分論壇”的形式,開展多學科參與的學術交流活動。每年舉辦一次“浙學論壇”,打造浙江學派主陣地,提升“浙學”影響力。打造系列化、品牌化跨學科論壇,每年舉辦若干場高端跨學科論壇交流活動,推動學科對話、跨界交流和思想碰撞。
2. 學術名刊培育行動。推動《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浙江社會科學》《浙江學刊》等綜合性期刊進入全國前列,支持《新美術》《商業經濟與管理》《浙江工商大學學報》《財經論叢》《治理研究》等學術期刊進一步提升辦刊水平,支持鼓勵各高校、科研單位創辦一批高水平學術期刊,打造浙江學術期刊品牌矩陣。
3. 學術交流合作拓展行動。實施國內外學者交流合作計畫,每年遴選資助一批優秀學者到國內外大院名校做訪問學者,邀請國內外一流學者到浙江研究訪學。推動各高校、科研單位建立海外中國學術研究中心,創設一批具有全球影響的哲學社會科學國際聯合研究項目,不斷提升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開放度和國際化水平。

深入實施素養提升計畫

拓展最佳化社科普及陣地。充分發揮社會科學普及基地規模化效應,進一步最佳化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布局,實施分類管理,遴選、培育和支持一批具有較大輻射作用的社會科學普及重點基地,形成社科普及基地新格局。加強社科普及內容在各類紀念館、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和公交、捷運、公園等公共空間的生動展示,推動社科普及進農村文化禮堂。加強社科普及隊伍建設,利用好現有的各類平台,培養一批優秀的青年科普創作和傳播人才,動員和吸引老專家參與科普創作,建立一批科普專家志願者團隊。
打造升級社科普及品牌。持續推動“科普周”和“文化浙江·大講堂”等知名社科普及品牌提質升級,著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普品牌。同時,謀劃推出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社科普及新品牌,推出一系列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民眾喜聞樂見的科普活動。
豐富創新社科普及產品。以“今、古、人、文”為主線,進一步加大對黨的創新理論、“重要視窗”建設、“詩畫浙江”大花園建設、紅船精神、浙江精神、民法典普法宣傳、浙江歷史文化、浙江文化名人、人文社科學科知識等的科普作品創作,積極鼓勵和推動知名學者創作通俗易懂、在全國範圍內具有較大影響的社科普及作品。與時俱進創新科普內容的表達形式,充分運用動漫影視、網路文學、數字藝術、創意設計等產業形態,進一步加強科普作品立體開發,推動優秀社科成果創造性轉化。
探索建設社科普及新平台。開展第三次全省公眾人文社科素養調查,深入實施人文素養提升行動。根據不同客群群體的信息接受特點,著力建設一批社會科學普及專業網站、移動端套用及其他聚合科普資訊發布、科普成果展示、科普基地連結的數位化互動平台。積極運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等信息傳播領域的革命性手段,著力推動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不同群體的科普方法和形式創新,更好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十四五”人文社科普及重點項目
專欄6 “十四五”人文社科普及重點項目
1. 社科普及基地提升行動。遴選一批浙江省社會科學普及重點基地,完善管理辦法和運行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科學普及重點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
2. 重點社科普及作品培育行動。策劃出版系列社會科學普及讀物,推出浙江“詩路文化帶”詩詞選注、浙江海洋文化史話、人文社會科學看自然、人文社科學科知識普及讀物等,製作浙江歷史文化名人動漫作品以及短視頻、音頻等科普作品。
3. 新科普載體拓展行動。加強社科資源數位化轉化和開發,探索社科普及向各類公共文化場館、公共空間和新型網路空間延伸,將創作、生產和傳播等向雲上拓展,推動社科理論“活起來”。
4. “浙里·悅讀”讀書會聯盟建設行動。深入推進全民閱讀,組建“浙里·悅讀”讀書會聯盟,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書評徵集和薦書品書等活動,結集出版優秀書評或在主流報刊開闢專欄,不斷擴大讀書會聯盟的影響力。

深入實施英才薈萃計畫

加強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建設統籌規劃。深入實施創新強省和人才強省戰略,遵循哲學社會科學人才成長規律,牢固樹立價值導向、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堅持黨管人才、政治引領、重點突破、改革創新,完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工作總體格局,制定出台《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符合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發展自身規律的工作機制,構建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體系,形成一支與建設“重要視窗”相匹配的高素質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
加強高層次人才引育。實施之江社科學者人才培養項目,注重社科領軍人才、優秀青年後備人才培育,加大對高層次社科人才的推薦選拔力度,最佳化人才發展平台,打造社科人才隊伍培養鏈。堅持高才優先、高位引領,加大對國內外高層次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的引進和支持力度,不斷充實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隊伍。建立規範的獎勵體系,推進社科人才制度改革,形成培養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的良好激勵機制,促進優秀人才不斷成長。
加強青年英才培育。繼續推進“之江青年社科學者行動計畫”,創新完善項目研究、集中研修、省情調研、學術交流、導師引領等培育機制和支持政策。加強對青年社科人才的科研項目扶持和優秀成果獎勵,引導推動青年學者提升研究水平。提升青年學者在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評審組專家中的比例。舉辦高層次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研修班等社科人才培訓班,五年培訓哲學社會科學人才不少於5000人次。
  “十四五”社科人才隊伍建設重點項目
專欄7 “十四五”社科人才隊伍建設重點項目
1. 實施高層次人才引育行動。新遴選150名左右學者列入之江社科領軍人才項目,推動更多高層次社科人才進入省特級專家、省“萬人計畫”、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省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等重點人才工程和人才項目。設立高層次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引進專項課題。新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80人左右,高層次人才智力引進50人左右。
2. 深化實施“之江青年社科學者行動計畫”。新遴選之江青年社科學者不少於150名,遴選之江青年優秀拔尖學者50名左右。
3. 加強哲學社會科學調研基地建設。打造一批建設“重要視窗”調研基地,組織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實踐開展調查研究,加強對各地推進“重要視窗”建設實踐的提煉總結,服務基層改革發展實踐。

深入實施固本強基計畫

推進社科工作數位化改革。深入貫徹全省數位化改革和數智群團改革要求,堅持頂層設計、整體規劃、分步推進,大力推進數智社科聯建設。以大數據、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為基礎,通過系統性變革,形成“一個中心、兩條鏈、三個數字平台、四個標準、多個資源庫”的數智社科聯架構體系,最佳化平台功能、數據管理、業務流程、制度體系,使社科工作和社科管理服務更加科學化、精準化、高效化、智慧型化,提升社科聯工作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推進社科基礎設施建設。結合數智社科聯建設,建設集科學研究、學術交流、業務培訓、社科普及、成果展示、數字服務、智慧管理於一體的浙江社科中心,努力將中心建設成為以信息化、新技術為支撐的全省學術交流展示中心、社科管理智慧大腦、社科雲服務集成平台,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的重大文化地標,建成全省社科工作者之家。推動全省各地各單位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各級社科聯組織建設。深入推進社科聯繫統群團改革工作,大力加強基層社科聯組織建設,落實好《關於進一步加強市、縣(市、區)社科聯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推進高校社科聯工作的意見》,不斷健全完善全省社科聯組織網路,支持推動各級社科聯強化職能、充實力量,更好發揮凝聚團結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推動理論研究與社科普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市、縣(市、區)社科調研基地建設,落實市、縣(市、區)社科聯專項課題,引導支持市、縣(市、區)社科聯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地方歷史文化和特色文化開展研究。推動高校與市、縣(市、區)社科聯合作,鼓勵支持廣大專家學者參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和地方文化研究,共同舉辦有影響力的學術活動。
深化黨建引領社會組織整體智治。堅持數字賦能黨建活動、賦能黨建管理服務工作、賦能社會組織工作體系,構建以黨建統領的社會組織整體智治創新體系。依託數智社科聯建設,實現省社科聯與各社會組織之間的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推進管理服務的科學化、精準化、協同化、高效化。強化黨建引領,嚴格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省社科聯業務主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通知》《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業務主管社團、民辦社科研究機構管理辦法》《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會員社團管理辦法》等制度,提升社會組織治理能力。
“十四五”社科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
專欄8 “十四五”社科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
1. 浙江社科中心建設。按照高標準建設重大文化地標的要求,建成一個全國一流的、開放性的、公益性的、地標性的社科之家。
2. 數智社科聯建設。以“一個中心、兩條鏈、三個數字平台、四個標準、多個資源庫”為架構,高標準推進數智社科聯建設,推進社科管理流程再造和社科服務疊代升級,以數位化撬動社科工作全領域全方位改革。
3. 人文社科公共資料庫建設。加強高校、政府、企業協同,在重點領域建設3-5個輻射面廣、套用性強的全省性人文社科公共資料庫。

政策保障

進一步完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機制

進一步發揮好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導和協調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職能,定期聽取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情況匯報,部署推進重大工作。各地各單位要進一步把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切實加強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和統籌協調,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分工負責、組織協調功能完善、有利於最佳化資源配置的哲學社會科學統籌協調機制,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社科工作格局。加快制定出台《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促進條例》,推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辦法》納入地方政府規章,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法治化保障。

強化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經費保障

進一步加大對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財政投入,將哲學社會科學專項經費納入各級財經預算,確保社科研究、宣傳普及、平台建設、人才培養等工作有充分的資金保障。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資金投入體系,鼓勵社會各界對哲學社會科學事業進行捐贈。改進和完善經費的投入方向和重點領域,更加注重經費投入的“績效導向”和“成果導向”,集中資金重點支持有利於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基礎性項目和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重大項目。
積極探索推進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改革,提高科研人員經費使用自主權,推進小額科研項目經費使用“包乾制”,賦予項目負責人和科研團隊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進一步落實橫向項目經費使用政策。

改進和完善評價激勵機制

進一步改革完善符合哲學社會科學規律的學術評價體系。在各類成果評獎、人才推薦、項目評審、職稱評聘等過程中,逐步建立健全以創新質量與貢獻為導向的學術評價體系,努力解決學術評價體系中存在的重數量和行政化傾向等問題,破除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五唯”傾向。其中,基礎理論研究更加突出同行專家學術評價,探索建立以“代表作”制度為基礎的學術評價體系;套用研究更加突出咨政成效和社會效益評估,探索建立以參與立法與公共政策制訂為導向的研究和諮詢報告類成果評價體系。
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哲學社會科學績效考核機制。各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單位和科研管理部門要科學設定考核周期,對長周期的重大研究實行長周期考核,鼓勵科研人員長期耕耘、潛心研究,推動科研人員和團隊從追求成果數量向更加注重成果質量轉變。探索推進分類考核機制,針對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理論研究、套用對策研究以及各學科研究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標,更好發揮導向作用。
加大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表彰獎勵力度。推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獎項設定調整,加大對青年學者優秀成果的激勵力度。
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科研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防範教育與失信懲戒相結合的學術誠信機制,完善學術信用檔案,引導社科工作者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學術導向,弘揚崇尚精品、嚴謹治學,注重誠信、講求責任的優良學風。

健全哲學社會科學管理服務體系

進一步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科研領域的“放管服”改革。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精神,梳理、歸併性質相近的科研項目,減少項目層級、類型,逐步調整完善項目結構和資助標準。根據科研項目類型,適度下放科研項目管理許可權,以提高科研成果質量為目標,實現立項管理向各級科研管理部門全過程跟蹤服務的轉型,健全課題立項後科研服務與管理機制,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事後評價和實際套用,適當增加成果後補助和出版資助額度。
進一步最佳化管理與服務信息系統。強化數字賦能社科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健全省級統籌、功能合一的哲學社會科學科研管理與服務信息系統,實現科研管理、項目服務、研究諮詢、信息共享、經驗交流的網路化、規範化、制度化。
進一步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管理隊伍培養。持續深化“三服務”活動和“四力”教育實踐,舉辦全省哲學社會科學管理骨幹研修班、市縣社科聯負責人培訓班等,加強對社科工作骨幹的政治理論和學術前沿知識教育培訓,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強、素質高、業務精、作風正、懂管理的哲學社會科學管理人才隊伍。

組織實施和檢查評估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統籌協調本規劃的組織實施和評估檢查工作,將規劃相關內容實施情況納入全省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專項檢查。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具體負責規劃的分工落實和督促檢查,確保規劃明確的各項工作任務和要求落實到位。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落實相關責任,加強工作協調,推動解決社科領域的重大問題;省委宣傳部要加強對社科工作的統籌,把好工作導向,抓好重大社科理論研究的組織實施;省教育部門要統籌資源,積極推進學術體系、學科體系、教材體系建設;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社科院、各高校等要切實抓好本單位哲學社會科學的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工作;省級有關單位要履行相關職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市、縣(市、區)黨委宣傳部和各有關單位黨委(黨組)負責統籌領導本地區本部門推進落實本規劃相關工作,根據分工要求,排出時間表、路線圖,明確牽頭單位和工作要求,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規劃實施機制。
加強協調,完善機制
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要加強與各部門的溝通銜接,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及時通報規劃實施進度,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實施。要通過本規劃的實施,全面檢驗、改進、完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相關制度,努力提升社科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水平。
加強考核,科學評估
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負責制定本規劃的評估檢查辦法,與《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同步開展對各地各部門貫徹實施本規劃情況的年度監測、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各地各部門要積極配合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做好各項檢查評估工作,抓好對本地區本部門落實規劃情況的日常督促檢查,確保規劃順利推進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