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藍耳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

豬藍耳病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一般指本詞條

本病曾稱為“神秘豬病”、“新豬病”、“豬流行性流產和呼吸綜合徵”、“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藍耳病”、“豬瘟疫”等,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傳染病。豬藍耳病接觸傳染性很高,它有地方流行性特性。豬藍耳病毒只會感染豬,其它動物不會感染,各種日齡、品種的豬都可以感染此病毒,其中日齡在1月以內的仔豬和妊娠母豬是最易感豬群。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神秘豬病”
  • 別名:豬藍耳病
  • 多發群體
  • 傳染性:家豬和野豬的接觸
  • 傳播途徑:宿主將病毒傳播
  • 性質:二類傳染病
病原,病毒的起源,病原體,環境抵抗力,病毒的變異,病毒的感染,流行病學,發病機理,臨診症狀,症狀介紹,急性型,慢性型,亞臨診型,病理變化,大體病變,病理組織學,鑑別診斷,防治,藥物防治,環境預防,疫苗前景,

病原

病毒的起源

Peter G.W. Plagemann 推測說,該病毒是由鼠的動脈炎病毒(乳酸脫氫酶增高病毒,lactate dehydrogenase-elevating virus)通過傷口感染中歐的野豬(Wild boars )後產生的變異病毒,這些野豬曾作為狩獵使用被引進美國,被引進的野豬就作為中間宿主將病毒傳播至北卡羅來納州,感染的時間大約發生在1912 年。這些病毒在這兩大洲內獨立變異和進化,大約經過七十年左右的時間,通過家豬和野豬的接觸,病毒進入家豬(domestic pigs)群中,形成了後來的兩大獨立的藍耳病病毒原型(即通常所說的藍耳病病毒的兩種基本的基因型):歐洲型和美洲型。歐洲和北美在1991-1994 年間從野豬體內檢測到藍耳病病毒的抗體也證實了這一點。

病原體

本病的病原又名萊利斯塔病毒(Lelysted virus)為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動脈炎病毒科(Arteriviridac)、動脈炎病毒屬(Arterivirirus)的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呈卵圓形,有囊膜,直徑在40~60nm之間,表面有約5nm大小的突起。核衣殼二十面體對稱,直徑為25~30nm。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病毒,分子量約1.5×10ˆ6。組長約15kb,不分節段的RNA,含有5'端非編碼區(Untranslated region,UTR)、10個開放閱讀框架(ORF1a、ORF2a、ORF1b、ORF2b、ORF3-7、ORF5a)編碼病毒結構蛋白(GP2、GP3、GP4、GP5、M、N)和3'端UTR,其中ORF7編碼核衣殼蛋白(N)、ORF5編碼病毒的糖化囊膜蛋白(GP5(E))是最易發生變異的蛋白基因之一, 基因之間有部分重疊。無血凝活性,不凝集哺乳動物、禽類和人類紅細胞

環境抵抗力

該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相對較弱,病毒在氯化銫中的浮密度為1.13~1.19g/mL,在蔗糖梯度中的浮密度為1.18~1.23g/mL。病毒的穩定性受pH和溫度的影響比較大。pH6.0時穩定,在pH小於5或大於7的條件下,其感染力降低95%以上。在pH7.5的培養液中可於-20℃和-70℃長期保存。在4℃下僅存活一個月,37℃存活18h,56℃存活15min以內,乾燥可很快使病毒失活。對有機溶劑十分敏感,經氯仿處理後,其感染性可下降99.99%。但在空氣中可以保持3周左右的感染力,對常用的化學消毒劑的抵抗力不強。

病毒的變異

變異是RNA 病毒的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PRRSV基因組的變異是本病難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基因組的序列差異分為兩個型,即以ATCCVR-2332(VR株)毒株為代表的美洲型(簡稱B亞群)和以Lelystadvirus(LV株)為代表的歐洲型(簡稱A亞群)。毒株之間存在顯著的抗原差異性,兩者只有很少的交叉反應。A亞群:廣泛的基因組變異,B亞群:較為保守。而且兩個毒株的差異越大,兩者之間不相容的程度就越高。我國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分離毒株均屬美洲型,迄今還沒有發現歐洲型毒株,同時我國的分離毒株也存在變異現象,現已發現有缺失變異毒株的存在。

病毒的感染

5.1.增殖
PRRSV的主要靶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系統肺泡巨噬細胞(macrophages,PAM)、肺泡的二型肺細胞(pneumocytes type II)、外周單核細胞、生精小管(seminiferous tubules )的上皮生殖細胞(epithelial germ cells) 和間質內的巨噬細胞,卵巢卵泡中的巨噬細胞。其中豬肺泡巨噬細胞最為敏感。
5.2.增殖過程
通過受體介導的胞吞作用進入肺泡巨噬細胞,這牽涉到核受體的變異,包括唾液酸粘附素、硫酸肝素、CD163、CD151。目前認為病毒的初級複製部位是鼻黏膜上呼吸道系統中的巨噬細胞,然後通過血液循環擴散至其他器官,並在其中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內增殖。
5.3.增殖特點
有嚴格的宿主專一性,對巨噬細胞有專嗜性。病毒的增殖具有抗體依賴性增強(ADE)作用,即在亞中和抗體水平存在的情況下,在細胞上的複製能力反而得到增強。

流行病學

本病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豬,各種品種、不同年齡和用途的豬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豬和1月齡以內的仔豬最易感。患病豬和帶毒豬是本病的重要傳染源。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空氣傳播和精液傳播,也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易感豬可經口、鼻腔、肌肉、腹腔、靜脈及子宮內接種等多種途徑而感染病毒,豬感染病毒後2~14周均可通過接觸將病毒傳播給其他易感豬。從病豬的鼻腔、糞便及尿中均可檢測到病毒。易感豬與帶毒豬直接接觸或與污染有PRRSV的運輸工具、器械接觸均可受到感染。感染豬的流動也是本病的重要傳播方式
持續性感染是PRRS流行病學的重要特徵,PRRSV可在感染豬體記憶體在很長時間。

發病機理

PRRSV可通過血液循環穿過胎盤使胎豬受到感染,從而引起妊娠後期母豬流產等繁殖障礙。

臨診症狀

症狀介紹

本病的潛伏期差異較大,引入感染後易感豬群發生PRRS的潛伏期,最短為3天,最長為37天。本病的臨診症狀變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狀態及飼養管理因素和環境條件的影響。低毒株可引起豬群無臨診症狀的流行,而強毒株能夠引起嚴重的臨診疾病,臨診上可分為急性型、慢性型、亞臨診型等。

急性型

發病母豬主要表現為精神沉鬱、食慾減少或廢絕、發熱,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妊娠後期(105~107天),母豬發生流產(圖1-1)、早產、死胎(圖1-2)、木乃伊胎(圖1-3)、弱仔。母豬流產率可達50%~70%,死產率可達35%以上,木乃伊可達25%,部分新生仔豬表現呼吸困難運動失調輕癱等症狀,產後1周內死亡率明顯增高(40%~80%)。少數母豬表現為產後無乳、胎衣停滯及陰道分泌物增多。
1月齡仔豬表現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狀,呼吸困難,有時呈腹式呼吸食慾減退或廢絕,體溫升高到40℃以上,腹瀉。背毛粗亂,共濟失調漸進性消瘦,眼瞼水腫。少部分仔豬可見耳部、體表皮膚發紫(圖1-4 1-5),斷奶前仔豬死亡率可達80%~100%,斷奶後仔豬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耐過豬生長緩慢,易繼發其他疾病。
生長豬和育肥豬表現出輕度的臨診症狀,有不同程式的呼吸系統症狀,少數病例可表現出咳嗽及雙耳背面、邊緣、腹部及尾部皮膚出現深紫色。感染豬易發生繼發感染,並出現相應症狀。
種公豬的發病率較低,主要表現為一般性的臨診症狀,但公豬的精液品質下降,精子出現畸形,精液可帶毒。

慢性型

這是在規模化豬場PRRS表現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現為豬群的生產性能下降,生長緩慢,母豬群的繁殖性能下降,豬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繼發感染其他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豬群的呼吸道疾病(如支原體感染傳染性胸膜肺炎鏈球菌病附紅細胞體病)發病率上升。

亞臨診型

感染豬不發病,表現為PRRSV的持續性感染,豬群的血清學抗體陽性,陽性率一般在10%~88%。

病理變化

大體病變

無繼發感染的病例除有淋巴結輕度或中度水腫外,肉眼變化不明顯,呼吸道的病理變化為溫和到嚴重的間質型肺炎,有時有卡他性肺炎,若有繼發感染,則可出現相應的病理變化,如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腦膜炎等。

病理組織學

:PRRSV感染引起的繁殖障礙所產仔豬和胎兒很少有特徵性病變,PRRS致死的胎兒病變是子宮內無菌性自溶的結果,沒出現特異性;流產的胎兒血管周圍出現以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徵的動脈炎心肌炎腦炎臍帶發生出血性擴張和壞死性動脈炎。
生長豬較成年豬更常見特徵性組織性病理變化,肺的組織學病變具有普遍性,有診斷意義。單純的PRRS感染引起的肺炎以間質性肺炎伴隨正常的呼吸道上皮為特徵。其特點為肺泡間隔增厚,單核細胞浸潤及Ⅱ型上皮細胞增生,肺泡腔內有壞死細胞碎片
PRRS和細菌、病毒混合感染時,病變應和並發感染的細菌/病毒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合併感染細菌性病原常引起複雜的PRRS肺炎,間質性肺炎常混合化膿性纖維素性支氣管肺炎或被化膿性纖維素性支氣管肺炎所掩蓋。有些感染病例還可見胸膜炎。
鼻甲部黏膜的病變是PRRS感染後期的特徵,其上皮細胞纖毛脫落,上皮內空泡形成和黏膜下層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漿細胞浸潤。淋巴結、胸腺和脾臟的組織病理學變化,以發生肥大和增生、中心壞死、淋巴竇內有多核巨細胞浸潤為特徵,病早期可見脾臟白髓扁桃體濾泡淋巴細胞壞死,後期脾核淋巴結細胞增生;另外PRRS感染引起的血管、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的病變也主要表現為淋巴、巨噬細胞漿細胞的增生和浸潤。

鑑別診斷

本病應與其它繁殖障礙和呼吸道疾病進行鑑別診斷,如應與偽狂犬病豬圓環病毒病豬細小病毒病豬瘟豬流行性乙型腦炎、豬呼吸道冠狀病毒病、豬腦心肌炎、豬血凝性脊髓炎以及其他細菌性疾病進行區分。

防治

1、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建立穩定的種豬群,不輕易引種。如必須引種,首先要搞清所引豬場的疫情,此外,還應進行血清學檢測,陰性豬方引入,堅決禁止引入陽性帶毒豬。引入後必須建立適當的隔離區,做好監測工作,一般需隔離檢疫4~5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飼養。
2、規模化豬場要徹底實現全進全出,至少要做到產房和保育兩個階段的全進全出。
3、建立健全規模化豬場的生物安全體系,定期對豬舍和環境進行消毒,保持豬舍、飼養管理用具及環境的清潔衛生,一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傳人,另一方面通過嚴格的衛生消毒措施把豬場內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PRRSV感染豬群的發生率和繼發感染機會。
4、做好豬群飼養管理。在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感染豬場,應做好各階段豬群的飼養管理,用好料,保證豬群的營養水平,以提高豬群對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從而降低繼發感染的發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損失。
5、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種,控制好其他疫病,特別是豬瘟、豬偽狂犬和豬氣喘病的控制。在豬繁殖一呼吸綜合徵病毒感染豬場,應盡最大努力把豬瘟控制好,否則會造成豬群的高死亡率;同時應竭力推行豬氣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種,以減輕豬炎支原體對肺臟的侵害,從而提高豬群肺臟對呼吸道病原體感染的抵抗力。
6、定期對豬群中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的感染狀況進行監測,以了解該病在豬場的活動狀況。一般而言,每季度監測一次,對各個階段的豬群進行採樣進行抗體監測,如果4次監測抗體陽性率沒有顯著變化,則表明該病在豬場是穩定的,相反,如果在某一季度抗體陽性率有所升高,說明豬場在管理與衛生消毒方面存在問題。應加以改正。
7、對發病豬場要嚴密封鎖;對發病豬場周圍的豬場也要採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擴散,對流產的胎衣、死胎及死豬都做好無害處理,產房徹底消毒;隔離病豬,對症治療,改善飼餵條件等。
8、關於疫苗接種,總的來說如今尚無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如今國內外已推出商品化的PRRS弱毒疫苗和滅活苗,國內也有正式批准的滅活疫苗。然而,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強的現象和安全性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擔憂。國內外有使用弱毒疫苗而在豬群中引起多起PRRS的暴發,因此,應慎重使用活疫苗。雖然滅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有限或不確定,但從安全性角度來講是沒有問題的,因此在感染豬場,可以考慮給母豬接種滅活疫苗。

藥物防治

豬藍耳病的預防措施
A.平時做好藥物保健,保健方案中建議不要使用氯黴素類藥物(氟苯尼考),慎用磺胺藥物。藥物治療方面,要考慮應激、毒副作用、免疫抑制和諸多並發感染,預防豬藍耳病注射疫苗進行預防。
B.平時要經常消毒,消毒要使用多種類型的消毒藥進行更換使用。(如鹵素類、酸類、醛類、雙季銨鹽和雙胍類酚類和鹼類消毒藥)加強豬場消毒對預防豬藍耳病是很好一種的方法。
C.不要胡亂接種疫苗,豬場接種過多的疫苗,對豬群健康穩定是有絕對性的影響。(如:自家苗、PRRS弱毒苗、PR弱毒苗、豬瘟脾淋苗、還有進口的多聯苗等)想依靠疫苗來預防豬高熱病那是不可能的,最終是越打越亂,最後容易機體免疫失調
D.搭配合理的營養,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質量差的原料最好不要使用,避免導致慢性中毒,免疫力下降,誘發豬高熱病。
E.夏季注意降溫通風,豬場衛生乾淨。要求對豬群沖水洗浴來防止熱應激中暑等可以誘發豬藍耳病的環境因素
F.控制豬藍耳病的穩妥高效辦法:用複方花青素+牛磺酸+阿司匹林/拌飼料,臨床治療效果很好.
豬場爆發豬豬藍耳病的控制措施
A.飼料中添加藥物拌料,用複方花青素+泰樂菌素+強力黴素(具體用量根據實際情況和技術人員指導說明)。
處方說明:
1複方花青素純中藥複合提取物 產品中主要含花青素、綠原酸、黃酮、植物血凝素皂甙等成分。本產品通過促進機體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NK細胞的活性,從而提高機體對病毒易感細胞的免疫功能。臨床試驗觀察:有明顯的調理豬群機體健康的功效,並且能控制病毒複製和病毒淨化等作用。病毒淨化效果奇佳。
2.高熱不退的病豬治療:複方花青素+牛磺酸+阿司匹林/乾淨水中飲用,連續用3-5天。儘量不要給豬群注射針劑,防止應激導致心力衰竭
3.加強消毒:用含酸類消毒藥(如過氧乙酸)每天進行消毒,堅持使用一段時間,後期改換其它類型消毒藥消毒。
4.豬群疫病穩定後.建議全群接種一次豬瘟疫苗,為避免接種應激,可以分次接種注射。(如接種5頭份苗,先接種2頭份,過3天在接種3頭份)。
5.豬群穩定後,要求做好藥物保健,加強營養,經常消毒(每2-3天就一次),不要亂接種疫苗。

環境預防

豬藍耳病舍內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空氣傳播和精液傳播,而舍外病原的侵襲多為空氣傳播,因此切斷空氣傳播渠道以及在舍內採取降低空氣微生物濃度以及物理滅活空氣微生物等預防措施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關鍵。實現以上防疫目標可採用空間電場自動防疫方法或建立環境安全型畜禽舍
物理預防通常是指空間電場生物效應衍生的畜禽舍空間電場自動防疫方法,該方法是在畜禽舍動物上方的布置一組空間電場發生電極線,該電極線與地面組成一個“無形的防疫電窗”,向電極線充以直流高電壓,則空間電場就在電極線與地面之間建立起來了,在這個空間電場環境中,微生物氣溶膠濃度以及粉塵含量會降低到很低的狀態,而且帶有高電壓的電極線會電離空氣產生臭氧、硝酸氣用以滅殺病毒等空氣微生物和物體表面的微生物,同時會分解糞便發酵產生的惡臭氣體。同樣,在糞道設定空間電場也具有這樣的防疫和空氣淨化能力。
空間電場對空氣微生物濃度的降低以及病毒的滅殺是建立微生物氣溶膠空間電場疫苗化的基礎,也是防疫成功的基礎。空間電場的防疫原理與建立空間電場的方法。在豬場使用施立安空氣消毒乾粉,能起到更加的消毒效果。
豬藍耳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
豬舍空間電場預防豬藍耳病、口蹄疫的實例
豬藍耳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
空間電場防疫措施圖解

疫苗前景

2007年4月,農業部頒布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治技術規範》,開始將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納入國家重大動物疫病政府強制性免疫範圍。2009年我國生豬出欄數64,527.1萬頭,年底存欄數46,983.4萬頭,飼養量為111,510.5萬頭。根據《農業部關於印發<2010年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畫>的通知》(農醫發[2010]1號)及《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報送2010年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疫苗經費申請報告的通知》(農辦醫[2010]4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強制免疫方案按飼養量免疫2次,疫苗可以選擇適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或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活疫苗。據此測算,我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的市場規模約為22.3億頭份,折合44.6億毫升,市場空間巨大。
針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疫苗有滅活苗和活疫苗兩種。2008年及以前,國內主要是採用滅活苗進行防疫,從2009年4月底,農業部開始批准了第一批總計4家企業生產高致病性藍耳病活疫苗(JXA1-R株),活疫苗開始進入試點使用。兩種疫苗各有優勢,在免疫實踐中,往往是針對不同的豬以及疫情情況使用不同的疫苗。根據農業部《2010年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畫》,對商品豬和種母豬可選用滅活苗或活疫苗進行免疫,而種公豬選用滅活苗進行免疫。
目前國內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苗的定點生產廠家有19 家,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活疫苗的定點生產廠家有18家。
疫苗進展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又立新功。曾成功克隆出多莉羊的英國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所近日發布公告稱,該校科研團隊再次取得“震驚世界”的科研突破:他們使用這一最新基因編輯工具,培育出一批能抵禦致命性豬藍耳病病毒感染的“超級豬”。這一技術一旦獲得使用許可,全世界養豬產業將每年減少數十億英鎊損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