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傳播途徑(route of transmission)是指
病原體從
傳染源排出後,侵入新的易感
宿主前,在外界環境中所經歷的全過程。
病原體在長期演化過程中不但適應在機體的一定部位發育、繁殖,並且也適應在宿主機體外的自然條件下暫時存活,爾後再侵入一個新宿主,循此世代綿延,以維持病原體作為一個生物種的存在。此種更換宿主的過程,在流行病學中稱為傳播機制(mechanism of transmission)。各種傳染病的傳播機制可概括為三個階段:①病原體自宿主機體排出;②病原體停留在外界環境中;③病原體侵入新的易感宿主體內。
傳播機制的第一階段與
病原體在
宿主體內定位有關。例如,痢疾及
霍亂的病原體是經口進入體內而定位於腸道,之後,經過繁殖,病原體從定位處隨糞便排出。傳播機制的第二階段是第一階段的繼續,它直接受第一階段的制約,間接受病原體在體內定位的影響。例如,痢疾及霍亂的病原體均定位於腸道,它們都隨糞便排出體外,但
霍亂弧菌在小腸黏膜寄生,痢疾桿菌在大腸黏膜上寄生,由於定位的細微差別,兩種病原體被排出的頻率及隨同的排泄物性質又有不同。
病原體更換宿主在外界環境下所經歷的途徑,稱為傳播途徑(route of transmission mode of transmission,mode of spread)。具體說,傳播途徑是指
病原體內
傳染源排出,侵入另一易感機體所經過的途徑。
傳播類型
經空氣傳播
經空氣傳播(airborne transmission)是呼吸系統傳染病的主要傳播方式,包括
飛沫傳播、飛沫核傳播和塵埃傳播三種傳播途徑。
1.經飛沫傳播(droplet transmission) 含有大量
病原體的飛沫在病人呼氣、噴嚏、咳嗽時經口鼻排入環境,大的飛沫迅速降落到地面,消毒飛沫在空氣里短暫停留,局限於
傳染源周圍。因此,經飛沫傳播只能累及傳染源周圍的密切接觸者。此種傳播在一些擁擠的公共場所如車站、學校、臨時工棚、監獄等較易發生。對環境抵抗力較弱的
流感病毒、
腦膜炎雙球菌、
百日咳桿菌等常經此方式傳播。
2.經飛沫核傳播(droplet nucleus transmission) 飛沫核是飛沫在空氣中失去水分後由剩下的蛋白質和
病原體所組成。飛沫核可以
氣溶膠的形式漂流到遠處,在空氣中存留的時間較長,一些耐乾燥的病原體如
白喉桿菌、
結核桿菌等可以此方式傳播。
3.經塵埃傳播(dust transmission) 含有病原體的較大的飛沫或分泌物落地面,乾燥後形成塵埃,易感者吸入後即可感染。凡對外界抵抗力強的病原體,如結核桿菌和炭疽桿菌芽胞,均可以此種方式傳播。
空氣傳播的發生取決於多種條件,其中人口密度、衛生條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決定性作用。
經空氣傳播傳染病的流行特徵:
⑴傳播廣泛,發病率高;
⑵冬春季節高發;
⑶少年兒童多見;
⑸居住擁擠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區高發。
經水傳播
經水傳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包括經飲用水傳播和接觸
疫水傳播兩種方式,一般
腸道傳染病經此途徑傳播。水源被污染的情況可由自來水管網破損、污水滲入所致,也可因糞便、污物污染水源所致。
因飲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隨著城市公共供水系統建立及水質的衛生管理,因飲水被污染而引起爆發在城市已很少見,但在廣大農村仍是一個重要問題。經飲水傳播疾病歷史上已有多次記載,如1854年
英國倫敦發生
霍亂流行。流行強度取決於污染水源類型、供水範圍、水受污染的強度和頻度、
病原體在水中的抵抗力、飲水衛生管理等。
1.經飲水傳播傳染病的流行特徵:
⑴病例分布與供水範圍一致,有飲用同一水源史;
⑵除哺乳嬰兒外,無職業、年齡、性別的差異;
⑶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經淨化後,
暴發或流行即可平息;
⑷如水源經常受污染,則病例不斷。
當人們接觸疫水時可經皮膚或黏膜感染
血吸蟲病、
鉤端螺旋體病等。其危險性取決於人體接觸疫水的面積大小、次數及接觸時間的長短。
經接觸疫水傳播傳染病的流物特徵:
⑴病人有接觸疫水史;
⑵發病有地區、季節、職業分布特點;
⑶大量易感人群進入疫區,可引起暴發或流行;
⑷加強個人防護、對疫水採取措施等可控制疾病發生。
經食物傳播
經食物傳播(food-borne transmission)主要為
腸道傳染病、某些
寄生蟲病、少數呼吸系統疾病的傳播的方式。當食物本身含有
病原體或受病原體污染時,可引起傳染病的傳播。
經食物傳播可分兩類: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體
感染
絛蟲的牛、豬、患
炭疽的牛、羊,其肉類含有病原體。患結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
結核桿菌。感染
沙門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門菌。當人們食用後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種條件下被病原體污染
食物在生產、加工、運輸、貯存與銷售的各個環節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機械地攜帶
病原體,其數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餡等在適宜的溫度下病原體可大量繁殖,人們食用後可感染而發病。
經食物傳播傳染病病的流行特徵:
⑴病人有食用某種污染食品史,不進食者不發病;
⑶多發生於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⑷停止供應污染食品爆發或流行即可平息。
經接觸傳播
接觸傳播(contact transmission) 通常分為直接接觸傳播和間接接觸兩種。
1.直接接觸傳播(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
在沒有任何外界因素參與下,
傳染源與易感者直接接觸而引起疾病的傳播,例如性病、
狂犬病等。
2.間接接觸傳播(in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
易感者因接觸被傳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毛巾、餐具、門把手、電話柄等所造成的傳播,故將此種傳播方式又稱為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多種
腸道傳染病、某些
呼吸道傳染病、
人畜共患病、皮膚傳染病等均可經此途徑傳播。被污染的手在間接傳播中起特別重要的作用。
間接傳播的流行病學意義,與
病原體在外環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們的衛生知識水平及衛生習慣等有關。
⑴一般很少造成流行,病例多呈
散發,但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內成員間的傳播;
⑶在衛生條件差、衛生習慣不良的情況下病例較多。
⑷加強對
傳染源的管理及嚴格消毒制度後,可減少病例發生。
經節肢動物傳播
1.機械性攜帶:節肢動物接觸或吞食
病原體後,病原體在它的體表或體內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當它們再次覓食時,通過接觸、反吐或隨同它們的糞便將病原體排出體外而污染食品等,當人們食用這類食品後被感染。例如蒼蠅能通過這種方式傳播傷寒、
細菌性痢疾等
腸道傳染病。
2.生物性傳播:吸血節肢動物呆咬處於菌血症、
立克次體血症或病毒血症時的
宿主,使病原體隨著宿主的血液進入節肢動物的腸腔,使腸細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體在節肢動物體內進行繁殖,然後再通過節肢動物的唾液、嘔吐物或糞便進入易感機體。病原體在吸血節肢動物體內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階段後始具有傳染性,其所需要時間稱
外潛伏期(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外
潛伏期長短常受氣溫等自然因素的影響。
經吸血節肢動物傳播的疾病為數極多,例如
鼠疫、
斑疹傷寒、
瘧疾、
絛蟲病等。還包括大約200種以上的蟲媒病毒性疾病。
經節肢動物傳播傳染病的流行特徵:
(1)地區性:病例分布與傳播該病的
媒介昆蟲的分布一致;
(2)季節性:發病率升高與節肢動物的活動季節血相一致;
(3)某些傳染病具有職業特點,如
森林腦炎多見於伐木工人及野外作業的工人。
(4)發病有年齡特點,老疫區病例多見於兒童,新
疫區病例無年齡差異。
(5)人與人之間一般不直接傳播。
經土壤傳播
經
土壤傳播(soil-borne transmission):是指易感人群通過各種方式接觸了被
病原體污染的土壤所致的傳播。經土壤傳播的疾病主要是傳播一些腸道
寄生蟲病及能形成芽胞的細菌所致感染。土壤可因種種原因而被污染,
傳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間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傳染病死亡的人、畜屍體,由於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
腸道寄生蟲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時間必須在土壤中發育至一定階段才能感染人,例如
蛔蟲卵、
鉤蟲卵等。某些細菌的
芽胞可在土壤中長期生存,例如
破傷風桿菌、
炭疽桿菌等。這些被污染的土壤經過破損的皮膚使人們獲得感染。
經土壤傳播
病原體的意義,取決於病原體在土壤中的存活時間、人與土壤接觸的機會與頻度、個人衛生習慣和勞動條件等。
垂直傳播
垂直傳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病原體通過母體傳給子代的傳播,或稱母嬰傳播。一般包括經胎盤傳播,上行性傳播和分娩引起的傳播三種傳播。
2.上行性傳播 病原體經孕婦陰道通過宮頸口到達
絨毛膜或胎盤引起胎兒宮內感染,例如葡萄球菌、
鏈球菌、大腸桿菌、
白色念珠菌等。
醫源性傳播
醫源性傳播(iatrogenic transmission)是指在醫療及預防工作中,由於未能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人為地引起某種傳染病傳播。一般分兩類:
1.
易感者在接受治療、預防及各種檢測試驗時,由污染的器械、針筒、針頭、
導尿管等而感染某些傳染病。
2.
生物製品單位或藥廠生產的生物製品或藥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傳播。
各種
傳染病流行時其傳播途徑是十分複雜的,一種傳染病可同時通過幾種途徑傳播。例如
細菌性痢疾可經水、食物、媒介節肢動物及接觸等多種途徑傳播。因此當某種傳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時,必須進行深入的流行病學調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傳播途徑,從而採取有針對性防制措施。
水平傳播
水平傳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是指
病原體在外環境中藉助於傳播因素而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傳播。經空氣傳播、經食物傳播、經水傳播、經接觸傳播、經節肢動物傳播、經土壤傳播和醫源性傳播均屬於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