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分離(viral isolation)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出自《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病毒分離
- 外文名:viral isolation
- 所屬學科:感染病學
- 公布時間:2019年
病毒分離(viral isolation)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出自《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病毒分離(viral isolation)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出自《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定義將患者標本除菌後接種到病毒易感的細胞、動物或雞胚,培養鑑定致病病毒的方法。出處《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1...
血液、體液、分泌物、糞便等宿主來源並包含病毒的物質稱病料,病毒分離時,傳代細胞系、原代細胞是常用的分離方法,動物接種、雞胚接種必要時也可用於病毒分離。分離成功的病毒,首選細胞培養的方式進行擴增,動物、雞胚和組織也可用於病毒...
“第四級病毒”是指在實驗室里進行分離、實驗微生物組織結構時安全隔離分級的最高等級。第四級病毒在人類中引發的疾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可救治的。其中最著名、危害最大的病毒要數伊波拉病毒(Ebola)和拉沙病毒(lassa)。科研人員...
冠狀病毒最先是1937年從雞身上分離出來,病毒顆粒的直徑60~200nm,平均直徑為100nm,呈球形或橢圓形,具有多形性。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個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狀病毒的棘突有明顯的差異。在冠狀病毒感染細胞內有時可以見到...
抗原檢測、抗體檢測、核酸檢測、病毒分離培養是證明EB病毒感染的“診斷依據”。EB病毒抗體檢測 用免疫螢光法或免疫酶法檢測EB病毒抗體,EA-IgG和VCA-IgM效價持續升高,對鼻咽癌有輔助診斷意義。EB病毒核酸及抗原檢測 用原位核酸雜交試驗或...
這是一種用於人腺病毒分離株的分組的標準,根據其基因同源性將人腺病毒分為A~F等6組。腺病毒的基因組以線性的雙鏈DNA形式存在,由蛋白VII和一種稱為mu的小蛋白緊密地環繞在其周圍,起到類組蛋白樣的作用。另一種蛋白V將這種DNA-...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是麻疹的病原體,分類上屬於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屬。麻疹是兒童常見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傳染性很強,以皮丘疹、發熱及呼吸道症狀為特徵。若無併發症,愈後良好。我國自60年代初套用減毒活疫苗以來,兒童的...
病毒分離 2019年3月27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科研人員在國際期刊發表文章,稱成功分離出了中國第一個非洲豬瘟病毒毒株。最新成果 2019年9月17日,清華大學醫學院向燁團隊在《Cell Research》線上發表題為《Structure of the ...
這與其它上呼吸道病毒的流行情況不盡相同,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大多隨著年齡的增加而發病率降低。另外,當冠狀病毒流行時鼻病毒卻不常見。冠狀病毒也是成人慢性氣管炎患者急性加重的重要病原。病毒分離可用人胚腎細胞,分離陰性者可用人胚...
出於通俗易懂的考慮,媒體經常把MERS稱為新SARS,但事實上,雖然這兩種病毒同屬於冠狀病毒,但它們在基因上具有明確的差異,而且感染人體時使用不同的受體。產生背景 人體內的冠狀病毒最早於1960年代在英國被分離出來,病毒因其表面皇冠狀...
HSV有二個血清型,即HSV-1和HSV-2,兩型病毒核苷酸序列有5%同源性,型間有共同抗原,也有特異性抗原,可用型特異性單克隆抗體作ELISA,DNA限制性酶切圖譜分析及DNA雜交試驗等方法區分型別。微生物學檢查法 病毒分離和鑑定 病毒分離培養...
少數病人由於血腦屏障發育不完善,或其防禦功能被超越,病毒侵入腦組織內增殖造成腦實質及腦膜病變,表現為高燒,驚厥或昏迷等症狀。部分倖存者可遺留痴呆、偏癱、失語、智力減退等後遺症。微生物學檢查 (一)病毒分離 取患者發病初期的...
健康犬經消化道感染病毒後,病毒主要攻擊兩種細胞,一種是腸上皮細胞,一種是心肌細胞,分別表現胃腸道症狀和心肌炎症狀,心肌炎以幼犬多見。產生背景 1978年,澳大利亞的Kelly和加拿大的Thomson等同時從患腸炎的病犬糞便中分離獲得的犬細小...
病毒分離培養:水皰液、唾液、腦脊液、眼角膜刮取物、陰道棉試子等標本接種人胚腎、人羊膜或兔腎 等易感細胞,也可接種於雞胚絨毛尿囊膜和乳鼠或小白鼠腦內。快速診斷:將宮頸黏膜、皮膚、口腔、角膜等組織細胞塗片後,用特異性抗體作...
1.病毒分離 病毒分離是HHV-6、7、8型感染的確診方法。由於病毒分離培養費時,不適於早期診斷。2.病毒抗原的檢測 病毒抗原檢測適於早期診斷,但病毒血症維持時間短,很難做到及時採取標本。目前廣泛採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細胞和組織內病毒...
嬰幼兒易患腺病毒肺炎,病情重,病死率高。無特效治療。根據人群血清特異性抗體調查和病毒分離,可知腺病毒感染十分廣泛。傳染源為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病毒由呼吸道和眼結膜分泌物、糞便及尿排出體外,經空氣飛沫、密切接觸及糞―口途徑...
發生感染後的治療,主要在於消除可見病變和嚴重病變組織,但未證實可清除破壞和感染組織附近組織中的人乳頭瘤病毒,故治療後仍有可能復發,後期需定期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病毒分離培養等來複查。專家觀點 各種常用方法的優缺點和選擇 雷射和...
二、臨床表現 出現上述臨床症候群而無其它原因可以解釋應考慮腸道病毒感染的可能;三、實驗室檢查 1.病毒分離。從病人體液(胸水、心包液、腦脊液、血液、皰疹液等)或活檢及屍檢組織分離出病毒有診斷價值,但單從咽拭或糞便中分離到...
病毒粒子呈周期性間隔的異常整齊排列,形成晶格平面並互相重疊,當有斜射光線照射時呈現藍色或紫色虹彩,故名虹彩病毒(Iridos希臘字,意指希臘神話中為諸神報信的虹彩女神)。比較複雜 最初多從昆蟲體中分離獲得,但是以後陸續地從許多...
病毒宿主 2013年11月1日《科技日報》報導,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SARS-like CoV),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研究成果線上發表於《自然》雜誌。然而已有的流行病...
患者應在病程早期進行DENV核酸或NS1抗原、或IgM/IgG抗體檢測,有條件可進行病毒分型和病毒分離。發病早期檢出IgM提示急性感染。IgG陽性提示患者可能曾存在感染,但滴度>1:80或以上者有診斷參考意義,若恢復期血清抗體效價比急性期血清抗體...
這種方法稱“病毒分離”、“衣原體分離”或“立克次氏體分離”。分離的方法一般有三種:①組織培養。最簡單常用;②動物胚胎(如雞胚、鴨胚)接種;③動物接種,如接種小白鼠、豚鼠等。不同的病毒、衣原體或立克次氏體常需要不同的...
1957年由湯飛凡、張曉樓、黃元桐等署名的沙眼病毒分離成功論文在我國《微生物學報》發表後,震動了國際微生物學界和眼科學界。1973年國際微生物學分類將鸚鵡熱-沙眼-性病淋巴肉芽腫這組長期被命名為病毒的微生物從病毒中移出,改稱衣原體...
常用免疫螢光、免疫過氧化物酶單層試驗來檢測切片或組織培養物中的豬瘟病毒抗原,也可從組織病料或病豬血樣中提取病毒基因組,通過RT-PCR檢測病毒抗原,同時可以進行測序分析。病毒分離與鑑定:取病豬淋巴結、扁桃體、脾臟或腎臟組織研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