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2001年政府工作報告

《瀋陽市2001年政府工作報告》是2001年2月14日,瀋陽市市長陳政高做的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陽市2001年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1年
  • 地點:瀋陽市
  • 類別: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瀋陽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九五”時期及2000年工作回顧
2000年是第九個五年計畫的最後一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領導下,帶領全市人民,實現了“九五”計畫的各項目標,完成了市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全市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城鄉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國民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16億元,人均超過16500元,提前三年實現了比1980年翻兩番的目標。“九五”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997億元,年均增長12.8%。
--農村二次創業進展順利。2000年農業總產值134億元,“九五”期間年均增長5.6%。非農產業持續發展,農村GDP已占全市的47.3%,農村工業增加值已占全市的50.1%。“九五”期間農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10%。農業生產條件和生產手段得到改善,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新的進展。
--工業經濟出現良好的發展態勢。2000年工業總產值1822億元,工業增加值441億元,“九五”期間年均增長分別達到17.9%和11.9%。1997年底的111戶虧損企業,有67%擺脫了困境。國企三年改革與脫困任務基本完成。
--社會服務業繼續發展。200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6億元,“九五”期間年均增長13.9%。市場體系不斷完善,年交易額超10億元的大市場已達到10處。旅遊業發展迅速,1998年成為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旅遊業去年接待海外遊客18萬人次,外匯年收入0.81億美元。新興產業發展較快,證券、人才、勞動力、技術、產權等市場初具規模。
--民營經濟發展較快。全市民營經濟2000年實現增加值542億元,已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48.6%。產值(營業額)超億元的民營企業已達60戶。在全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我市占了12戶。
--對外開放有新的進展。外商投資的大項目增多,來沈投資的國家、地區逐年增加。五年實際利用外資額累計47.5億美元,其中,後三年連續保持了每年10億美元的規模。
--城市面貌發生明顯變化。五年來,先後對全市20條主要街路進行了整體改造,形成了10條景觀路,建成了5座立交橋,完成了大二環道橋工程建設,建城區內綠化覆蓋率達到23.91%。1998年走出了世界十大空氣污染城市“黑名單”。
--財政、金融形勢平穩。2000年,地方財政收入60.2億元,“九五”期間年均增長11.1%。年末存、貸款餘額均比年初增加200億元以上,銀行貨幣淨回籠289億元,比年初增加12%。
--社會事業穩步發展。城區實現了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升入全日制普通高校學生總數首次突破2萬人。文化、體育活動參加人數超過500萬人次。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3.4歲。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有明顯進步。200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0元,“九五”期間年均增長7.5%。全市城鎮從業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100%。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從年初的12%提高到100%,保證了按時足額發放。有37萬人(次)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
--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逐步加強。廣泛開展了創建文明社區、文明行業、文明村鎮活動,市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有所提高。政府機關通過政務公開,“四新”建設和“三講”教育,工作作風有了很大的轉變。五年來共辦理人民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5465件。堅持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加大了執法監察力度。反腐敗鬥爭正在繼續深入地開展。嚴厲打擊了各種犯罪活動,營造了較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回顧總結“九五”時期的工作,我們感到:過去的五年,我們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求穩定,以穩定保證改革和開放的順利進行。在確保經濟年增長率不低於10%的同時,保證了社會的基本穩定,保持了民氣上升、人心凝聚的社會局面。
過去的五年,我們緊緊圍繞市場需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使我市經濟整體素質有所提高。農業向高效益、集約化推進;工業抓大放小,改組改造,發展集團化規模經營;第三產業在鞏固傳統產業的同時,重點擴大新興產業領域,並逐步向服務多元化、經營集約化、設施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過去的五年,我們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大力實施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使中心城市功能不斷增強,投資環境有很大的改善,城市經濟的發展空間不斷擴大,活力不斷增強。過去的五年,我們堅定不移地實施外向牽動戰略,不斷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拓展了國際市場,擴大了產品出口,引進了國外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使我市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過去的五年,我們堅持科教興市戰略,推進了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過去的五年,我們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促進了兩個文明建設的共同進步。各位代表,“九五”時期瀋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開拓進取、奮力拚搏的結果,凝聚著全市各族民眾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積極投身於瀋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界人士,致以親切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向給予我們支持與監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大力支持和參與瀋陽發展建設的中央和省在沈單位、駐沈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在沈工作的外籍人士、台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及國際友人致以誠摯的謝意!
回顧總結過去,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主要表現在:
在經濟發展上,存在著財政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較低,結構調整進展不快,經濟運行質量不高,農業抗災能力不夠,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能力較弱等問題。在城市管理和民眾生活方面,還有許多該辦未辦和沒有辦好的事情。人民民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許多還沒有得到解決。特別是在供暖、供水、煤氣和動遷等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在政府廉政建設上,由於我們對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的措施不力,責任制不夠落實,特別是在土地出讓等方面的管理存在著嚴重漏洞,以致發生了馬向東等人腐敗墮落的重大案件,負面影響和損失非常嚴重,教訓極為深刻。
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重視,我們要在今年和今後的工作中認真解決。
二、“十五”時期政府工作的目標和任務
“十五”期間,我市經濟發展將面臨重大歷史機遇。國內巨觀經濟開始復甦,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正在實施,這些都給我們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機遇。尤其是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世界範圍內的信息化進程和製造業的轉移,為我市裝備工業擴大國際合作、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但不利因素也依然存在,我們必須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全力保證瀋陽經濟持續發展。
“十五”時期,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構想是: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實施開放牽動、科教興市、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和可持續發展四大戰略,推動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努力把瀋陽建設成為區域性的商貿、金融、信息中心和全國的先進裝備製造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農業現代化示範基地。
“十五”時期,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要目標是:到“十五”末期的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799億元,年均增長10%,人均2.5萬元,年均增長9%;地方財政收入97億元,年均增長l0%;固定資產投資累計1864億元,年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額954億元,年均增長12%;確保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成長大體同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達到942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50元,年均增長10%;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5年,人均期望壽命74歲。
“十五”時期,市政府的主要任務是:
1、以全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全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按照加人WTO的要求,儘快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規章制度和辦事程式。繼續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國有資產運營體系,建立多元化投資主體,構築公共財政基本框架,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到“十五”末期,要使目前一些體制上的弊端基本得到解決。
2、繼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全面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進一步提高經濟的外向度,重點推動優勢企業和企業集團對外合資合作的步伐。加快服務貿易領域的合資合作,加強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著力改善投資環境,全面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和質量。到“十五”末期,要使我市對外開放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3、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把經濟和社會發展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
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通過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推進產業結構的最佳化升級。逐步把我市的汽車、機械裝備、電子信息、醫藥化工等支柱產業發展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效益產業。加強城鄉科普工作,增強全市上下的科技進步意識,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科技進步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到“十五”末期,要使我市的科技工作躍上一個新台階。
4、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通過政策導向、科學規劃、增加技人和合資合作等綜合手段,加快我市金融、商貿、旅遊、信息諮詢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到“十五”末期,要努力把一個立足全省、輻射東北、服務全國的區域性商貿、金融、旅遊、信息中心的雛形,呈現在世人面前。
5、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確保農民收入逐年穩步提高。發揮農業現代化建設項目的示範作用和輻射功能,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重點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導產業,積極發展綠色農業、訂單農業、創匯農業。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6、繼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合理開發、利用、保護國土資源,強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使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利用多種渠道,廣泛籌集社會資金,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軌道交通計畫,完善城市交通運輸體系。到“十五”末期,要使我們城市的衣食住行條件能夠讓市民基本滿意。建設渾南新區,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到“十五”末期,要使我們的城市有一個煥然一新的布局結構。
7、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夯實社會穩定的基礎。城鄉居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要明顯提高,市民關切度較高的供暖、供氣、供水、供電等熱點問題,要切實得到解決。努力拓寬就業渠道,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讓更多的失業和下崗人員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實現社會保障體系的規範化、制度化和社會化。到“十五”末期,要使市民總體生活水平有進一步提高,為人民民眾創造一個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
瀋陽是一個有著良好經濟和社會發展基礎的中心城市。我們有685萬充滿熱情、通情達理的人民民眾,有大量高水平的專業科技人才,有海內外各界朋友的幫助,有一大批經驗豐富的老同志的支持,瀋陽未來的五年,將是瀋陽歷史上發展最快的五年。“十五”計畫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瀋陽的整體形象一定能夠大有改觀。對此,我們充滿信心!
三、今年的政府工作
2001年是新世紀的開端,是實施“十五”計畫的第一年。我們要緊緊依靠全市廣大人民民眾,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埋頭苦幹,克服困難,實現“十五”計畫的良好開局。
(一)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切實做好農村工作
按照市場需求,特別是面向瀋陽自身這個大市場,積極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擴大農產品的外地和國外市場。發展農牧業的精深加工,實行產業化經營,提高農牧業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繼續搞好農田基本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努力改善生產條件。加快“一帶四區三線”的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
要按照“三個有利於”的標準,堅持完善制度、規範運作的原則,積極慎重地推進土地使用權流轉。既堅持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變,又提倡使用權流轉。要根據市場需求,尊重農民意願,採取多種形式,實現土地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和集約經營。
在摘好長遠規劃的基礎上,要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耕地向種田能手集中、鄉鎮企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小城鎮適度集中。重點抓好縣城和交通發達的中心城鎮建設。城鎮公共設施建設可以全部放開,引入市場機制,吸引更多資金參與小城鎮的開發建設。
加大農村扶貧力度。要採取新思路、新途徑,使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對少數特困農戶可以進行遷移。
提高農村經濟的運行質量,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大力發展非農產業,解決就業問題;今年的農業生產要立足抗災奪豐收,堅決打好春耕生產第一仗。
(二)以改革開放為重要手段,切實提高工業經濟的運行質量
要全面推進國有企業的對外開放工作,重點企業集團要努力爭取與國際大公司的整體性合資合作。堅持產品經營與資本運營並舉,大力吸引國外資本、國內資本和職工人股,對企業進行真正的股份制改造,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加快市屬中小企業的改制步伐,按照“雙轉雙放”的要求,徹底放開放活。要探索建立企業退出機制,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實施破產。 積極推進汽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醫藥化工四大支柱產業的發展。汽車是瀋陽未來的第一支柱產業,要做大做強。推進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要嵌入高新技術和適用技術,改造傳統工業,實現產品更新換代$要大力培育新增長點,發揮後發優勢,要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增加企業發展動力。堅持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和管理進步。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繼續搞好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開發建設。加快鐵西工業區改造步伐。改善工業區的配套功能和生態環境。盤活土地資產,加大企業搬遷力度,使鐵西工業區成為全國先進的重大裝備製造業基地,重塑瀋陽工業新形象。
進一步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寬鬆的環境和公平競爭的條件,促進民營經濟的超常發展。在市場準人、信息共享、技術援助、人才開發和資金融通等方面為民營企業搞好服務。建立健全各類中介服務機構,引導民營企業實行科學管理,增強技術創新能力。
(三)以提高市場化水平為方向,發展現代服務業
用現代經營方式改造傳統服務業,發展連鎖、代理、超市和電子商務等現代經營方式。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業,為居民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提升市場體系的規劃和建設水平,繼續抓好占道市場的退路進廳工作。大力發展和培育生產要素市場。
大力發展金融、信息等新興服務業。加快引進國內商業銀行以及外資銀行的步伐,大力拓展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功能。積極推進開發瀋陽至東京的國際航線,為擴大對外開放服務。挖掘旅遊資源,加快旅遊景點建設,切實提高服務水平。
(四)以加入WTO為契機,努力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
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最佳化利用外資結構。要擴大金融、保險、電信、旅遊、專業服務等領域的對外開放。引導外資投向農業、環保、教青、醫療、高科技產業等領域,確保今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額實現10億美元。繼續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不斷最佳化出口產品結構,擴大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比重。
下大力量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對外服務水平,制定和完善涉外政策、法規體系,改革涉外經濟管理體制,逐步向國際水平靠近,與國際慣例接軌。對外商投資企業全面實行國民待遇,維護外商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
在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進一步抓好對內開放。要加大參與西部開發的力度,搞好地區之間的合作,充分發揮我市的比較優勢,積極擴大同國內其他城市地區的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我市經濟發展空間。
(五)以科技進步為目標,推動科技事業新發展
加快科研院所改革,釋放科技人才能量。為科技人員的創業、科研成果的轉化,創造寬鬆的環境。加速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培青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以開展國家先進裝備製造基地試點為契機,大力實施“雙創新”工程,對工具機、輸變電和汽車等5個傳統裝備製造產業進行改造和升級;以農業科技示範園、現代農業科技企業、區域農業科技中心為載體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科技產業。
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建設。在區內要實行更加特殊的政策。園區要實行封閉運行,要大幅度地增加孵化器的面積。努力抓好園區的對外開發工作,全力抓好“6.29”外學子創業周活動。
全力推進我市的創業投資體系建設。組建創業投資公司,設立科技種子基金、風險基金和貸款擔保基金,為科技企業的培育、發展提供科技資本。
啟動瀋陽信息港工程,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功能完善、技術先進、運營高效、安全可靠、覆蓋面廣的寬頻高速信息網路。
(六)以提高品位和民眾滿意為標準,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
進一步加大城市建設力度。在加快棚戶區改造的同時,努力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的品位和質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生態環境,使城市建設更加貼近市民民眾的要求。完成二環兩側的綠色通道建設,在中心城區興建5個大型公共綠地和20個街心綠地,並在具備條件的街心綠地建設地下停車場,解決靜態停車問題。提高市區樹木檔次,對黃河大街等5條重點街路實施“一街一樹”(一街一個主導樹種)建設。確保建成區新增綠地100萬平方米。加快建設東西快速幹道高架橋工程,做好建設捷運的前期準備工作。完成十一緯路等5條主要幹道的景觀化、標準化改造。建成凌空污水處理廠,實施細河改造和南運河、衛工河清淤及凌空、崇山排水系統改造等工程。加強土地轉讓收費管理力度,組建土地儲備中心,對土地一級市場實行政府壟斷,土地出讓全部實行公開招標、拍賣。實施旅遊景點周邊環境改造工程,促進旅遊事業的發展。提高城市亮化的檔次和藝術品位,完成三街三路和五個廣場的亮化建設工程。切實改善居民供水狀況。確保歷年遺留的6.7萬煤氣拖期開栓用戶70%年內開栓用氣,明年全部解決。加快供暖體制改革,切實解決供暖中的問題。
新開闢7條公交線路,延伸2條線路,新投人265台公車輛。除北陵公園、東陵公園因涉及到文物保護繼續保留圍牆之外,其它17個具備條件的公園分期拆除封閉圍牆,並向市民免費開放。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資源,強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使人口增長、資源開發、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成長相協調;大力推進環保產業的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
進一步推進城市管理改革,採取人員包乾和招標等辦法,加速實現清運、保潔社會化。加強城市除運雪工作管理,儘快實現除雪的專業化、機械化和市場化。深化門前三包管理,提高社會參與城市管理的覆蓋面。強化綜合執法,認真解決露天燒烤、市場占道、馬路作業等問題。
(七)以增加財政收入為重點,努力做好財稅工作
要加強財源建設,最佳化財源結構,確保今年財政收入增長10%。進一步強化稅收征管,依法清理欠稅,挖掘稅收潛力。抓好土地出讓管理,採取公開招標等形式,保證土地出讓收入成為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通過盤活國有資產存量,籌集更多的資金。要對公用企業、糧食企業和事業單位加大改革力度,最佳化財政支出。選擇5個單位進行財政零基預算試點。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集中財力保證社會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點支出。要堅持依法理財,嚴肅財經紀律,嚴厲查處公款吃喝,取締小金庫。
(八)以責權利統一為原則,充分發揮城區的職能作用
要合理劃分和明確市與區的財權和事權。實現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實行兩級政府、三級管理,進一步強化城區在管理城市、發展經濟、社會穩定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責任。市政府各部門要增強為城區服務的意識,支持城區的工作。城區工業發展空間不夠是突出問題,此事今年務必解決。
進一步加強社區建設。要制定相應的法規,充分發揮社區在社會和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九)以改革為突破口,推動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
把建設先進文化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責,高度重視社會事業的發展建設。推進素質教育,加快教育結構調整,增加教育投人,提高教育質量。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實施精品戰略,繁榮文學藝術,活躍民眾文化生活。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和文物保護。推進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開展衛生資源重組和調整。高度重視計畫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22%。以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1%以下。繼續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畫綱要》,大力發展社區體育活動,增強人民體質。民族、雜教、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文史、參事、檔案、修志、人防、防震、老齡、僑務、殘聯、兵役、民兵等事業都要有較大的發展。
(十)切實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社會保險費的擴面徵收,搞好養老保險金的社會化發放。年內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參保率要達到100%,收繳率要達到95%,社會化發放率要達到100%。工傷保險企業的參保率要達到90%,收繳率要達到92%以上。加快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年內醫療保險參保人員要達到15萬人,並確保收支基本平衡。
採取積極措施,確保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增加職工收入。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讓更多的失業和下崗人員實現再就業,使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下。
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適當擴大保障範圍,提高保障標準。積極推進農村社會救濟制度改革,初步建立比較完善的農村社會救濟制度。充分利用今年國家將在遼寧進行建立社會保障制度試點的機會,積極參與這項重大改革,努力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
(十一)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目標,廣泛深入地開展創建文明社區、文明行業、文明村鎮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認真做好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提案、建議辦理工作,提高辦復率和滿意率,認真執行人大通過的各項決議,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加強與政協的民主協商,接受民主監督。市政府對重大事項的決策,要報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和市政協充分協商,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廣大民眾的意見,提高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程度。繼續推進依法治市,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
做好政務公開、信訪和市民投訴服務工作,切實解決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為老百姓辦更多的實事。
健全以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廠務公開為核心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完善社區和村民自治工作。探索開展“雙擁”工作的新途徑,爭創雙擁模範城的“五連冠”。
嚴厲打擊敵對勢力的各種滲透和破壞活動。針對突出的社會治安問題開展專項鬥爭,加大對大案要案的偵破力度,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鞏固“打黑”、“掃醜”專項鬥爭和交通規範化綜合治理成果。加強防火防災,消除事故隱患。
(十二)切實抓好政府機關的隊伍建設
抓好班子,帶好隊伍,是完成“十五”規劃任務和做好今年工作的保證。
各級政府機關全體幹部的思想,要迅速統一到黨的十五大、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上來,統一到“三個代表”的思想上來。增強信心,振奮精神,用集體的力量去戰勝困難,走向未來,開創瀋陽工作新局面。
要切實改進政府機關作風,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抓好市、縣、鄉機構改革工作。在政府機關中大力倡導忠於職守,無私奉獻的精神,要講實話、辦實事、出實效。要建立工作目標責任制和政績考評制,堅持以政績衡量評價幹部。反對弄虛作假、做表面文章、摘形式主義。廢除不必要的迎來送往,下基層要輕車簡從。政府各個部門必須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下一步,政府要在土地出讓、財政支出審批、政府採購、國有資產管理、重大項目審批等環節建立規章制度,提高權力運行透明度,保證權力運行的規範性。
要進一步整頓機關紀律,要嚴肅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工作紀律,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要加強幹部的理論學習,形成求真務實,奮發向上的工作作風和濃厚的學習風氣。要認真抓好市政府及其所屬部門領導班子和公務員隊伍勤政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以人民民眾贊成不贊成、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作為根本標準,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把政府工作置於廣大人民民眾監督之下。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增強政府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戰鬥力。市政府誠懇歡迎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全市各級政府的工作實施有力的監督,從而推動政府的廉政勤政建設。
各位代表,充滿希望的新世紀已經來臨,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對未來充滿必勝的信心。我們將以更加昂揚的鬥志,與全市各族人民一起,在市委的領導下,團結一致,開拓進取,讓明天的瀋陽更加興旺,讓我們的人民更加幸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