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2003年政府工作報告

《瀋陽市2003年政府工作報告》是2004年瀋陽市政府總結的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陽市2003年政府工作報告
  • 地點:瀋陽市
  • 性質:政府工作報告
  • 地點:瀋陽市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
過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支持和監督下,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了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
———經濟總量持續增長,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預計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實現1400億元,同比增長13.1%,比1997年增長67.6%,是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增長最快的年份;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02億元,同比增長32.8%,是1997年的2.41倍;財政收入實現105億元,同比增長29.9%,連續兩年保持了30%左右的增長,是1997年的2.19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0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00元,同比分別增長10.4%和8.4%,比1997年分別增長49.6%和45.9%。五年來有56萬貧困人口解決了溫飽問題。
———農業結構調整全面鋪開,農村經濟取得新發展。
全市農村二、三產業比重達到87.3%,糧經作物比例穩定在6:4,畜牧、水產業占農業的比重達到37.7%。去年郊區、縣(市)預計實現財政收入12.7億元,同比增長21%,是1997年的2.1倍。
大規模開展了退耕還林和退耕還草,去年全市完成植樹造林55.3萬畝,新開發草原8萬畝。農產品出口基地、現代農業園區和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取得新進展,瀋陽農業高新區建設全面啟動。鄉鎮企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去年市政府投資6000萬元,帶動縣區城建投資3.5億元,促進了縣城和副城建設。
———拓展新的發展空間,為全面振興工業奠定基礎。
2001年,全面啟動了渾南新區的開發建設。目前,全區120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已經完成,“三區一城一帶”已見雛形;光科通訊等27個高科技項目已經落戶新區,863軟體園等8個高新技術產業園建設全部啟動,開工建設了道路、橋樑等40餘個基礎設施項目。
為了促進先進裝備製造基地建設,將鐵西區和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領導班子合署辦公,並積極推進兩區的合併。目前新區的政策、體制效應已初步顯現,大調整、大發展的格局開始形成。老工業區面貌明顯改觀。去年,鐵西新區共引進項目131個,搬遷企業50戶。
2001年以來,在絕大多數縣區設立了工業園區。目前,這些園區已經成為縣區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
——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取得了新突破,民營經濟發展開創了新局面。
在完成國有企業三年改革脫困任務的基礎上,全市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兩年來,財政支付改革成本2.7億元,完成了52戶國有大中型企業的主輔分離工作;推出20戶大型企業進行整體合資,現已完成5戶;完成了516戶國有中小工業企業的轉屬工作,其中80%完成轉制;對142戶資不抵債企業實施了破產;財政直接支付4.45億元資金,對19萬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實施了向失業保險並軌。
在全市國有企業改革的歷史上,近兩年是減輕企業負擔最多、企業得到實惠最大的兩年。由於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一大批國有企業在困境中崛起,重新煥發了活力。去年,預計全市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產值同比增長19.5%,為近年來少見。
我們還通過引進外地民營企業,扶持本地民營企業,推進國有中小企業轉制,形成了三路大軍共同發展民營經濟的新局面。去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41.6億元,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52.9%,比1997年增長1.26倍。
——服務貿易業迅猛發展,區域中心城市地位進一步鞏固。
大力引進連鎖經營、現代超市、物流配送等新型商業業態,積極發展金融、旅遊、房地產、信息等現代服務業,不斷完善人才、技術、土地、產權交易等要素市場體系,成功舉辦一批大型展洽活動,使瀋陽的中心城市地位和服務功能不斷提升。去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實現695億元,比1997年增長63.7%;各類市場成交額達到812億元,比1997年增長52.3%;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到2190億元和1820億元,比1997年分別增長了102%和87%;貨幣淨回籠連續12年居全國之首。
我們以應對入世挑戰,創造中國北方最佳投資環境為目標,制定並落實了改善投資環境的十五項重點工作共50條具體措施。將原有的1229項審批事項,削減至284項,並全部進入在市區設立的七個審批辦事大廳。同時,我們還加大了對國內外投資者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力度,使瀋陽市的投資環境明顯改善。
——努力擴大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工作開創了新局面。
2001年實際利用外資取得突破,達到12.08億美元,同比增長15.7%,其中外商直接投資8.5億美元;2002年再創新高,預計實現16.5億美元,增長36.8%,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4億美元,同比增長64.6%。這樣的增長在全國也處於先進行列。全市進出口總額預計實現29億美元,同比增長4.7%,其中出口預計實現14億美元,增長11.9%。現在,全市稅收的三分之一、出口創匯的三分之二、固定資產投入的四分之一以及技術改造投資的三分之一,均來自外商投資企業。
對外交流和友好往來不斷擴大。包括加納總統在內的眾多高層次外賓來沈訪問;我市與11個國家的12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係;新開通3條國際航線,使瀋陽的國際航線達到了14條。去年我們成功舉辦了“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提高了我市的國際知名度,擴大了對外影響力。
——以提高城市品位和貼近市民生活為宗旨,大力推進城市建設。兩年來,全市城建累計投資89.3億元,是前三年總和的2.14倍。
為了改變瀋陽缺水少綠的局面,創建獨特的城市品牌,我們提出了建設森林城市的奮鬥目標。去年在人代會通過綠化年活動方案後,全市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綠化年活動,新增綠化面積17.7平方公里,相當於已有綠化總面積的33.9%,城市綠化覆蓋率躍升到29.1%。
完成了市府大路等10條街路的標準化改造,對213條市區道路進行了全面整修,總里程達到265公里,總面積751萬平方米,使全市道路完好率由過去的70%提高到90%。
渾河整治取得了重大突破,城市段水質明顯改善。渾河成為城市內河,使瀋陽的城市格局發生了質的變化。去年,通過拆除1125根煙囪及400座鍋爐房,推廣使用型煤,治理汽車尾氣,使大氣優良天數從2001年的73天,提高到2002年的170天。
綠樹、碧水、藍天不再是瀋陽人的夢想,正在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現實。
兩年來,5.7萬戶棚戶區居民遷入新居;解決了11.6萬戶居民煤氣拖期開栓和57萬人“三峰”供水的問題;新增公車1250輛;實施了新的除運雪辦法,供暖質量明顯好於往年。土地出讓金收入由2000年的7000萬元躍升到2001年的10億元,去年又達到15億元。土地出讓金已成為城市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
——紮實做好試點工作,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
目前,全市有118.7萬人參加企業養老保險並實現了養老金100%的社會化發放,133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30.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17.9萬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實現了應保盡保。社保體系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對瀋陽來說意義非同尋常,其難度也可想而知。堅持實施再就業工程,僅去年就開發就業崗位12萬個,實現再就業18.3萬人次。
——努力建設大文化,社會事業不斷發展。
去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預計實現620億元,是1997年的2.9倍,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9.4%。全面啟動了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裝備製造業的11個科技專項,其中6個項目列入國家計畫。啟動了人才資源高地計畫,引進國外專家432名。
教育綜合改革進一步深化,全面完成“普九”達標任務,高校體制改革取得明顯進展。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8%,國中入學率達到99.1%,農村國中輟學率從1997年的6.5%下降到2002年的3.64%。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天幻》等一批優秀劇目在國內外獲得大獎,民眾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城鎮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農村衛生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體育事業有了長足進步,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前年,我們成功地承辦了世界盃足球亞洲區十強賽,提升了廣大市民的自信心,向全世界展示了瀋陽的良好形象。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紮實推進,市民素質和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依法治市工作取得了新進展,五年來,制定政府規章71件。去年按照入世要求廢止政府規章272件,有力地促進了依法行政。加強了基層政權建設,社區建設取得了新進展。全面完成了機構改革任務。政府職能和機關作風切實轉變,黨風廉政建設大力加強。各級政府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人民民眾的監督,去年辦理建議和提案1730件,辦復率達到100%。
深入開展以“打黑除惡”、“掃黃打非”為重點的嚴打整治工作,社會治安明顯好轉。努力化解社會熱點問題,社會穩定得到良好保障。軍民、軍政團結不斷加強,軍民共建取得新進展。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民族、宗教、信訪、統計、審計、物價、安全生產、技術監督、計畫生育、民兵、預備役、人防、檔案、修志、文史、參事、殘聯和老齡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全市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事業不斷進步的五年,是城市面貌不斷改變的五年,也是全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五年。在這期間,發生了“慕、馬”案件,我們在市委統一領導下,積極開展了反腐敗鬥爭,克服了“慕、馬”大案帶來的嚴重影響,排除各種干擾,戰勝了重重困難,經受了嚴峻考驗,重塑了政府形象,依靠全市廣大幹部民眾自強不息的奮鬥,使瀋陽的各項事業不僅沒有出現倒退,反而在大踏步前進!
五年來輝煌成就的取得,是在黨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同心同德、艱苦奮鬥的結果,是720萬瀋陽人民辛勤汗水和聰明才智的結晶。在這裡,我代表市政府,向投身於瀋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各族人民致以親切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向給予我們支持與監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向參與瀋陽發展建設的中央和省在沈單位、駐沈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在沈工作的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及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結過去的五年,我們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瀋陽的綜合實力在大城市中的位次後移,中心城市功能發揮不夠;工業支柱產業不強,企業規模不大;社會保障工作壓力較大,城鎮和農村就業矛盾突出;人民民眾生活,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生活還存在不少困難,社會中還存在著種種不穩定因素;部分機關幹部的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還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對於以上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未來的五年,是瀋陽經濟與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對我們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業已形成的諸多極為有利的內、外部條件,使我們謀求快速發展成為可能。
世界範圍迅猛發展的經濟結構調整,為我市承接已開發國家產業轉移,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南方資本加速向北拓展,為我市經濟的成長壯大創造了良好的商業機會;老工業基地改造和工業化進程的深化,形成了巨大的產業投資需求;眾多的周邊城市和幅員遼闊的腹地,創造了少有的巨大市場;市級五大開發區和縣區工業園的全面啟動,為外來投資者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規模巨大的國有資產存量和經驗豐富的產業職工大軍,為我們準備了豐裕的生產要素;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日臻完善的城市環境,大幅度提高了中外客商對瀋陽發展的預期;“制博會”的成功舉辦和先進裝備製造基地試點落戶瀋陽,開啟了我市現代裝備製造業加速發展的大門;一大批骨幹企業和重大項目的健康培育,正在為瀋陽的經濟騰飛構築起強大的支撐。所有這一切,都將會推進瀋陽經濟進入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期。
更為重要的是,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全市已經清晰地形成了利用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跨越式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思路,重振瀋陽雄風已經成為720萬人民民眾堅定不移的信念。
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團結奮鬥,就一定能夠把瀋陽建設成投資創業的熱土、美好生活的樂園!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市委十屆六次全會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為目標,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堅持工業立市,實施開放牽動、科教興市、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在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國有經濟的同時,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全面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努力把瀋陽建設成區域性的商貿、金融、信息中心和先進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產業化、農業產業化基地,實現全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今後五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是:
——國民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主要經濟指標基本實現翻一番。
用五年或者更長一點時間,全市國內生產總值要突破25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800億元,財政收入突破200億元,外商直接投資突破30億美元,爭取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在東北地區達到領先水平,為稱雄中國北方打下基礎。
——全面深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初步轉變。
要採取切實措施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要取得新進展,二、三產業占縣區經濟總量的比重要達到90%以上,糧經作物比例達到5:5。農村城市化水平達到40%,提高11個百分點。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躋身全國先進農業開發區前列。
——全面完成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任務,建立起布局合理、結構最佳化的現代工業體系。
具備條件的大型國有企業,要經過整體合資進行公司制改造,國有中小企業全部放開,問題企業全部解決。積極發展汽車、裝備製造、電子信息、醫藥化工和食品飲料等產業,形成綜合配套齊全、核心競爭力強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的支柱產業群。汽車及零部件工業產值突破800億元,裝備製造業產值突破400億元。完成100戶產值超10億元的骨幹企業群和100個重大項目的培育任務,新增工業產值1000億元。渾南新區全面開發任務大部分完成。鐵西新區初步建成國內一流的先進裝備製造基地。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今後五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要分別保持15%和13%以上的增長速度。
——實現森林城市的建設目標,城市基礎設施、水系和生態環境建設水平顯著提高。
到2007年,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城區水面積率達到4.5%,基本建成森林城市;現代交通組織體系初步形成,每萬人擁有公車達到15台;農村居住條件和出行條件進一步改善,實現村村通柏油路;城市垃圾處理率達到100%,污水處理率達到85%,全年大氣優良天數達到300天,全面完成環保模範城市的創建任務
——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經濟外向度和城市國際化水平顯著提高。
充分利用入世的機會,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其中特別要做好對韓國、日本的開放招商工作。努力使瀋陽成為外商投資不斷增加、國際航線不斷增開、常住外國人口不斷增長、來訪外國政要不斷增多的國際化大都市。
——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
全面建立起比較完備的投融資體系、國有資產經營和監督體系、城市建設投融資體系、商品和生產要素市場體系、中介服務體系和信用體系,形成開放、競爭、有序的經濟管理體制。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拓展中心城市功能。
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最佳化服務業結構,加快改造傳統服務業步伐,集中發展重點商業街區、新型商業業態和現代物流配送體系,努力提高服務業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市民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
逐步建立起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團隊精神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市民的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在進一步完善功能設施的基礎上,形成比較完備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學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深入開展城鄉共建精神文明活動,通過建設高標準文明村活動,使村鎮環境面貌明顯改善;初步建成現代意識濃郁、社會行為規範、文化生活豐富、全國一流的文化名城。
——城鄉人民收入明顯提高,人民生活整體水平邁向比較富裕階段。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00元,城鄉居民生活更加富足、殷實;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26平方米,農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就業和再就業壓力明顯減輕,爭取步入良性循環,並躋身於副省級城市先進行列。我們要經過五年的艱苦努力,把瀋陽初步建設成以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為支撐,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經濟生活規則化、政治生活民主化、社會生活法治化,環境優美、生活富庶、人氣旺盛,在世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瀋陽的未來將十分美好,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城市感到自豪,更應該為自己城市的發展貢獻出一切力量!三、2003年的主要工作安排2003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預期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財政收入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純收入分別增長8%和6%。
(一)以開展項目年活動為依託,積極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市委、市政府將今年確定為項目年,其目的是在全市上下形成一種氛圍,集中廣大幹部民眾的智慧和力量,通過建設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全面推動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此舉對於增強瀋陽的發展後勁,具有決定性意義。項目年的工作目標是,力爭實現利用外資20億美元;從國內引進1000戶規模以上工商企業;開工建設並竣工一批項目。為了全面落實項目年活動,針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下達項目任務,並作為領導幹部業績考核的主要指標,要採取一系列有效方法和措施,務求活動取得實質性成果。
(二)以大規模發展林業為突破口,積極調整農業結構。
退耕還林、植樹造林,不僅有生態效益,更有經濟效益。農村植樹造林面積要突破100萬畝。要加快發展林產品深加工企業。要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大力發展龍頭企業,重點扶持種子、蔬菜等十大產業鏈建設,加速農業現代園區的發展。要通過發展養殖業,帶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要大力加強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要認真開展農產品的標準化工作,推進無公害生產。要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積極建設針對韓、日、俄等國的蔬菜和花卉生產基地。瀋陽農業高新區建設要取得更大的進展。縣城和副城建設要邁出新的步伐,市政府將繼續給予縣城和副城建設各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
(三)以重振工業重鎮雄風為目標,完成國有企業戰略重組任務。
國有企業改革已進行多年,今年我們要全面完成戰略重組任務。20戶大企業整體合資年內務必完成,各類國有中小企業年內全部放開搞活,各種問題企業年內基本處理完畢。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要在財政繼續支付改革成本的同時,加大國有企業職工並軌和社會保障的工作力度。要大力發展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電子信息、醫藥化工和食品飲料等支柱產業。要積極推進建設100戶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和100個重大項目,形成實力雄厚的骨幹工業企業群。要重點扶持那些高效益、高納稅和高就業的企業。渾南新區要以綠化為主繼續改善投資環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要達到4億美元。要全面啟動建設科峰晶片等100戶重點企業。鐵西新區要通過創造環境,利用新區在發展空間、融資手段和級差地租等方面的優勢,引進外資4億美元,實現50戶企業搬遷和重組,引進100戶企業在區內落戶。各區、縣(市)要參照渾南新區和鐵西新區的模式,借鑑國內外先進園區建設經驗,加快工業園區建設,不僅要出形象,還要出進度,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速度要高於50%。
(四)以發展現代服務業為載體,進一步拓展中心城市功能。
全市商貿流通業要適應新形勢要求,加快建設和發展瀋河中央商務區,集中改造和建設太原街、中街、長江街、北市和西塔街等五大繁華商業街區,使其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大力發展新型商業業態和社區服務業,積極推進連鎖經營,加速商品市場的轉型升級,發展現代物流配送,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大型流通企業在我市設立總部和採購、配送中心。要充分發揮會展經濟、旅遊經濟的綜合拉動作用。要努力爭辦國家級和國際性的大型展會,進一步辦好“制博會”。棋盤山風景旅遊區要在高標準規劃前提下,全面啟動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引進一批大項目。要充分利用保護性建築周邊環境整治和城市建設的新成果,進一步發展旅遊業。要積極發展和壯大金融業。要吸引國內外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或代表處,積極引進和設立風險投資公司,使全市風險投資規模超過20億元。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大各類市場和中介機構的發展力度,發展電子商務等信息服務業。
(五)以努力改善發展環境為前提,促進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
要堅持“放心、放開、放手”的方針,努力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各區、縣(市)要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推進當地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要採取各種積極方式,以縣區工業園區為主要載體,引進外地工商企業,建立“企業家苗圃”,壯大企業家隊伍,活躍中介服務,消除各種阻礙因素,促進民營經濟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要進一步認真落實《關於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若干意見》,在放寬市場準入、政府審批服務、完善法律服務體系、拓寬融資渠道、加強境外上市,以及傳遞信息、信用擔保、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民營經濟實實在在的支持。
(六)以綠化、道路和水系建設為重點,加快城市建設步伐。
今年,城區要新增綠地17平方公里,加快二、三環之間40平方公里的經濟林和生態林的建設步伐。年內實現綠地率31%、綠化覆蓋率35%和人均公共綠地8平方米。要整修道路300萬平方米,再建設10條景觀路。爭取國家早日批准捷運工程項目並開工建設。要按照產業化原則,在將集中供熱率提高到70%的基礎上,今年再拆除1000根煙囪和400座鍋爐房;加大煤煙治理、尾氣控制和揚塵整治力度,確保大氣優良天數提高到240天。要以渾河為重點抓好水系建設,今年要集中建設和整治渾河青年橋至工農橋5.7公里段的水面和綠地。要新增公車1000台,新開闢公交線路20條,延伸、調整線路10條,更新線路10條,村通柏油路1000公里。繼續做好保護性建築周邊整治及內部整修工作。要整治住宅小區環境,推進拆違建綠。選擇一部分住宅進行改造,提升居住水平。要在農村開展村屯環境整治工作。加強城市建設的關鍵是籌措資金,今年土地出讓金徵收要在去年實現15億元的基礎上,達到20億元,用於城市建設。
(七)以推進再就業工程為重點,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進一步做好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的徵收工作,養老保險費徵收要達到22億元,失業保險費徵收要達到2.8億元;要繼續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參保人數要達到150萬人;要堅持做好和不斷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繼續做到應保盡保;年內要實現10萬名國有企業職工並軌。要不斷完善再就業扶持政策,不斷改善創業環境,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就業崗位,充分調動各種積極因素,進一步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今年要開發就業崗位12萬個,實現再就業18.5萬人次。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全國重點環保城市先進水平。要經過五年的努力,全部解決棚戶區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