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新民市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的五年,本屆政府在市委和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十五大精神、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認真貫徹執行“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基本方針,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突出發展是硬道理的主題,與全市人民一道,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圓滿完成了上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所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使新民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主要標誌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3年新民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3年
  • 發布單位:新民市政府
  • 性質:政府工作報告
五年工作的回顧,未來五年面臨的形勢和奮鬥目標,

五年工作的回顧

過去的五年,本屆政府在市委和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十五大精神、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認真貫徹執行“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基本方針,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突出發展是硬道理的主題,與全市人民一道,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圓滿完成了上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所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使新民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主要標誌是:
——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實現95.7億元,年均增長10.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預計實現21億元,年均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預計實現37.2億元,年均增長14.9%;第三產業增加值預計實現37.5億元,年均增長14.4%。財政收入預計實現8200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年均增長11.5%;農民人均收入預計實現3335元,年均增長2.6%;五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累計完成19.3億元。
——農業經濟長足發展,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
種植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糧經比例實現55:45。棚菜開發達到18萬畝,比1997年增長15.3%;畜牧業生產穩中有升,牛、羊飼養量發展較快,分別達到8.5萬頭和14萬隻,生豬、肉禽、蛋禽、淡水養殖量平穩增長,奶牛存欄達到3300頭,是1997年的6.6倍;林業生產勢頭強勁,五年造林面積達到33.7萬畝,其中,僅今年春、秋兩季植樹造林就達到25萬畝,是過去十年造林面積的總和;農業產業有了新突破,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初步形成了肉雞、生豬、花生、大米、林木等十條產業鏈,訂單面積達到50萬畝,直接或間接帶動6萬農戶。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商品化、設施化、特色化、訂單化和標準化水平不斷提高。
——工業經濟總量增長較快,運行質量明顯提高
全市工業總產值由66億元增加到140億元,年均增長16%,五年翻了一番多;工業增加值由17億元增加到35.2億元,年均增長15.7%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超過9億元。規模企業達到39戶,有15戶企業納稅超過百萬元。一些企業達到39戶,有15戶企業納稅超過百萬元。一些企業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的步伐正在加快。已有28家企業具有自營出口權,15家企業通過了IS0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1家醫藥企業取得了國家GMP質量認證。其是:沈新自控成套廠還被國家科技部命名為“國家裝備製造業試驗基地“之一,被瀋陽市確定為”瀋陽裝備製造業十戶最具發展潛力的民營企業“之一。全市以化工、醫藥、輕工、製造、農副產品深加工行業為主體的新的工業體系已初步形成。
——第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旅遊業成為新的亮點
2002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實現22.6億元,比1997年增長68.7%,民營企業發展到590戶,個體工商業戶發展到22166戶,分別比1997年增加345戶和2846戶。五年來,共投資2.2億元新建和改造60多個城鄉各類市場。舊商貿區改造基本完成,建成了富源商廈、北聯百貨、新農貿大廳等較大型商場,促進了商品流通,繁榮了地方經濟。旅遊業作為我市的又一個新興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瀋陽仙子湖開發已投資近4億元,完成了二期開發建設,並已初具形象,具備了接待遊人的能力;遼濱塔宗教文化區建設已拉開帷幕;瀋陽市中小學生農業實踐基地一期建設工程正全面展開,並開設了旅遊專線。全市其它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也已納入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日程。
——綜合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市場經濟框架逐步形成
按照國務院、省和瀋陽市的統一部署,積極穩妥地進行了政府機構改革,市政府部門由原來的26個精減為22個,精減15%;工作人員由995人精減為802人,精減19%;對全市行政執法隊伍進行了清理整頓,總數減少了36家,精簡,幅度為39.6%。在轉變政府職能上,為適應“入世規則“,對建國以來市政府出台的176個地方規範性檔案和政策措施進行了徹底的清理,經上級審批,廢止了167個,僅保留9個,促進了政府職能的轉變。農村完成了第二輪土地30年承包工作,解決了耕地使用與管理上的短期行為。工商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截止2000年底,全市259家鄉鎮企業和市直工業企業中的30家已完成了轉制工作,其中90%進入民營企業行列,剩餘20戶國有工業企業的轉制工作正在進行;對國有商業企業中的第一、二百貨商場,五金公司一、二商店,百貨大樓,醫藥公司等進行了轉制。這些轉制企業通過體制創新,加快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步伐。2002年,全市民營經濟預計完成增加值33.9億元,占全市GDP的46%,初步形成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對外開放步伐明顯加快,招商引資取得突破性進展
五年間,始終把擴大開放、招商引資作為促進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適時提出並牢固樹立項目第一戰略的指導思想。通過舉辦荷花節、種子交易會、農機產品展銷會及組團赴省內外、國內外等多種招商引資形式,累計引進資金52億元,新上項目2000餘個,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50個,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20個,過億元的大項目5個,以永一造紙、匯津水務為代表的一批外商投資大項目落戶新民。外資調入額由1997年的145萬美元預計增加到2002年的1500萬美元,五年增長了10倍多。出口創匯額完成4299萬美元。累計向國外輸出勞務1000多人,向外埠輸出勞務2.5萬人次。全市對外開放呈現出嶄新的局面。
——城建、交通工作力度加大,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2002年,完成了未來二十年城市總體規劃,使近年來制約城市建設水平的規劃問題得到了解決。五年間,用於老城區改造的投資達到10億元。開發建設了向陽新村等8個較高標準的住宅小區,新建住宅80萬平方米,相當於建國到1997年市區住宅樓面積的總和,人均居住面積由五年前的10平方米增加到18平方米,市民居住條件得到較大改善。通過招商引資完成了新水源地建設工程,解決了困擾城區居民多年的飲用水不足、水質低劣的難題;打通了4條道路,新增黑色路面3.9萬平方米,使市區通行不暢的難題得到緩解;建成了新華園和城南兩個休閒廣場,新增綠地4萬多平方米,市區綠化率由1997年的8.1%增至17.3%;小城鎮建設全面推進,胡台、前當堡、法哈牛分別被命名為省、瀋陽市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建工企業在改革中發展壯大,成為我市支柱產業之一。五年累計創產值12億元,上繳稅金4172萬元。
交通事業發展步伐加快,公路建、養、管成果顯著。完成了“沈環線”、“十大線”、“繞城公路”等建設工程,特別是今年籌資4300萬元,完成了102國道(沈新路段)拓寬改造工程的路基本土方和動遷工作,為解決我市發展“瓶頸”問題奠定了基礎。實現了鄉鄉通柏油路,占全市行政村的74%。可以說,過去的五年,是我市城建、交通事業快速發展的五年。
——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
實話科教興市戰略,著力抓了10個專業示範基地、5個高科技示範園、30個科技園和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有168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省和瀋陽市科技成果獎。科技在農村經濟成長中的貢獻份額由51%增長到55%。教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基礎教育以建設教育強市為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高中教育已步入快車道,2001年市高中被瀋陽市政府列為瀋陽10所示範高中之一。投資.4億元的市高中新校區正在建設之中;調整了農村學校網點布局,教學資源配置更趨合理;特教工作步入全國先進行列,榮獲了“遼寧省優秀書法縣”、“全國特教先進市”稱號。城鄉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榮獲“瀋陽市社會文化先進縣(市)”稱號。民眾性體育活動廣泛開展。衛生事業取得新成就,全市醫療條件不斷改善,醫療保健水平逐步提高。投資2200萬元的市醫院綜合病房樓年底可以投入使用。今年,榮獲全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先進縣(市)”、遼寧省“母嬰安全優質服務先進縣”、“農村衛生和初保工作優秀達標單位”等榮譽稱號。計畫生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計畫生育率為99.27%。投資近4億元,完成了城鄉電網一期改造工程;投資近10億元,對城鄉通訊設施進行改造,使全市的能源、通訊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勞動和社會保障體系正在逐步完善。五年來,共安置就業1.5萬人;全市有10129名離退休人員基本實現了按時足額領取養老金;為2168名失業職工發放了失業保險金;為城鎮1482戶居民、2928人發放了最低生活保障費。堅持依法治市,同邪教組織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維護了社會穩定。民政、審計、監察、環保、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檔案、防震、民兵、殘聯等部門及所有駐新單位,都能夠立足本職,服務大局,從不同角度為全市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政府機關工作作風明顯轉變,服務質量不斷提高,發展環境有了較大改善。
加強了政府機關作風建設,完善了管理和服務職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通過形勢教育和世貿規則的學習,廣大公務人員“政治生活民主化、經濟生活規則化、社會生活法制化”的意識逐步增強,政治、業務素質得到提高;通過強化工作責任,做好信訪工作,化解了社會矛盾,保持了社會穩定;通過推行“公示制”和“承諾制”,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和服務水平;通過開展“發展杯”、“文明杯”競賽等活動,強化了政府機關公務人員發展意識、競爭意識、責任意識和爭先意識;通過實施“溫暖工程”,把扶貧解困工作落到實處,密切了政府與人民民眾的關係;通過積極開展“雙擁工作”,密切了軍政、軍民關係。
五年來,本屆政府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認真解決人民民眾普遍關心的生產、生活問題,本著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熱點原則,圓滿完成了上屆人代會上所承諾的為民眾辦的40件好事、實事,得到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普遍讚譽。
同志們,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可以說,過去的五年是我市改革不斷深化,開放不斷擴大,全市經濟總量不斷增長的五年;是全市各項社會事業長足發展,社會進步不斷加快,風氣進一步好轉,人氣進一步提升的五年;也是我市各種矛盾交織出現,社會熱點問題不斷增多,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迎接挑戰、戰勝困難,經濟和社會事業都取得了豐碩成果的五年。這些成果的取得,是在市委和上級黨、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政府全體組成人員,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合力拚搏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府和全體人民代表及政協委員依法監督、民主監督,積極參政、議政的正果;是廣大幹部和全市人民以及社會各界鼎力支持、全力參與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為我市兩個文明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駐新部隊、武警官兵和各駐新單位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總結過去,實踐中的五條基本經驗值得我們認真汲取和發揚。
一是得益於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五年來,我們注意把解放思想作為“龍頭”來抓,針對不同時期影響制約新民改革與發展的思想觀念問題,先後開展了“三講”、“三個代表”、“三個想一想”學教活動和“重要戰略遇期”大討論,掀起了一輪又一輪思想解放的高潮。通過一系列思想解放學教活動,引導廣大幹部民眾轉變觀念,查找差距,理清發展思路,制定應對措施,營造了有利於經濟和社會大發展、快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是得益於適時提出了切合新民實際、清晰明確的發展思路。五年來,面對新民經濟發展的困境,首先提出了“要突出重圍,必須把項目作為第一戰略”的思想,迎來了全市對外開放的新局面;伴隨著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又適時提出了“新民行不行,關鍵看民營”的思路,帶來了民營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作為新一輪思想解放的成果,提出了以“三大戰略”為牽動,在未來八年內把新民建設成“農業強市、工業大市、旅遊新市”這一入世“宣言”,並確定了“三年打基礎、五年上台階、八年翻兩番”的“三五八”奮鬥目標。實踐證明,只有確定明晰的發展思路,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才能形成和迸發出推進發展的合力。
三是得益於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五年來,我們遵循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分類指導、不斷完善的原則,積極推進城鄉各項改革,解決了大量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體制性矛盾,使各項事業逐漸步入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軌道。同時,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以開放促發展的方針,大力招商引資,為我市今後五年的大發展積蓄了強大的後勁。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必須堅持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依靠改革開放來促進經濟發展。
四是得益於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五年來,我們堅持“兩個文明”建設同步推進。在抓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各項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高度重視民主和法制建設,高度重視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使兩個文明建設能夠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五是益於全市上下形成了真抓實幹、合力發展的社會氛圍。面對困境,市五個班子統一思想,提出“新民最大的政治是發展”,新民目前的主要矛盾是“財政支出大幅度急劇增長的強烈要求與經濟發展總量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使全市上下都能同心同德,知危奮進,把主要精力凝聚到發展上,形成了人人想發展、謀發展、不爭議良好工作氛圍和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正是有了這種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工作作風,新民才會出現今天這樣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局面。
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思想解放不到位,部分幹部民眾中仍然存在發展意識不強、思想觀念不新、精神狀態不振等問題;農業產業化水平還非常低,農民增收緩慢,村級集體經濟十分脆弱;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不高,“大船”少,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強;經濟發展軟硬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特別是硬環境對全市招商引資的制約還非常突出;財政增長乏力,收支矛盾進一步加劇,短時期內仍面臨著較大困難;在新舊體制更替的過程中,城鄉熱點、難點問題十分突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依然很多。這些問題,市政府在今後的工作中都要給予高度重視和認真解決。

未來五年面臨的形勢和奮鬥目標


未來五年是我市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大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擺脫困境、突出重圍,實現跨越式發展和“三五八”奮鬥目標最關鍵的五年。在這五年中,我們要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緊緊抓住新一輪思想解放、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民營經濟大發展以及瀋陽市經濟跨越式發展帶來的機遇,動員和組織全市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艱苦創業,圍繞我市目前“財政支出大幅度急劇增長的強烈要求與經濟發展總量嚴重不足”這一主要矛盾,突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努力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奮鬥目標邁進。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未來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針,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突出發展才是硬道理的主題,堅持“搶抓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跨越發展、奮鬥目標,牢固樹立工業立市、農業強市、三產活市、科教興市的思想,突出項目第一戰略,以做大做強工業、農業、旅遊業的支柱和龍頭企業為主攻方向,加快對外開放步伐,迅速增加全市的經濟總量,努力把我市建成工業大市、農業強市、旅遊新市,推進我市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今後五年是本屆政府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帶領全市人民全面邁向小康社會的五年,也將是我市經濟總量跨越式增長、財政稅收實現翻番,新民經濟基本擺脫困境、突出重圍的五年。主要奮鬥的目標是:
——國民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到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計畫實現192億元,年均增長15%,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31億元、85億元、76億元,年均增長分別為8%、18%、15%;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年均增長14%;農民人均收主實現4500元,年均增長7%;財政收入達到1.65億元,年均增長15%,公教人員的工資基本實現足額發放。
——綜合體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場經濟運行體制基本形成。政府行政行為基本適應WTO規則,形成完善的市場體系、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
——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實現新的突破,農業強市的地位基本確立。“四大轉變”初見成效,初步建立農業產業化、標準化、國際化生產體系。柳繞二期開發取得顯著成效,地區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瀋陽工業副城初具規模,四大行業產業群基本形成。代表新民工業形象的化工、輕工、農副產品深加工和配套加工行業的支柱企業成為支撐新民經濟的主體。
——以旅遊和現化物流業為重點的新興第三產業快速發展。五大旅遊景區基本形成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具在一定影響力的“瀋陽西花園”;商品流通融入以瀋陽為中心的東北大都市物流圈;新型經營業態快速發展,形成服務多元化、經營集約化、設施現代化的第三產業新格局。
——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環境優勢更加突出。舊城區改造步伐加快;包括新城區在內的“二區三園”實現“三通一平、三化”園林式瀋陽新型工貿衛星城初見形象;政府行為更加規範,形成“政府指導、高效服務、企業動作、責權統一”新的管理模式;民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對全市GDP的貢獻率達到60%;招商引資實現由政策優勢向環境優勢的根本轉變。
——全方位對外開放,外向型經濟取得突破。五年間,利用外資額、出口創匯額、出口供貨值年均增長要分別達到30%、15%,累計完成1.8億美元、7000萬美元和5億元人民幣。新上批固定資產投資超過5000萬美元的大項目,外向型經濟在全市GDP中所占比例有較大幅度提高。
——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形成較完善的科技培訓體系、信息服務體系、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和社區綜合服務體系,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和環境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未來五年,新一屆政府要認真解決城鄉人民關心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主要圍繞改善城鄉人民生產、生活條件,拓寬就業渠道,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困難,興辦公益事業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突出執政為民這一宗旨,努力為民眾多辦好事、實事。
三、2003年主要工作任務
  
200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屆政府帶領全市人民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向小康社會邁進的起步年。按照瀋陽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未來五年市政府工作總的指導思想,確定2003年的工作思路是:牢固樹立“工業立市”的指導思想,以財政增長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項目年”和“作風年”建設為手段,以抓大項目和支柱和龍頭企業為主攻方向,強力實施“瀋陽工業副城、柳繞二期開發、102國道(沈新路段)拓寬改造”三大戰略工程,在推進全市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同時,確保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根據這一總體思路,確定2003年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國家生產總值計畫實現107億元,增長12%,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22.3億元、42.3億元、42.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13.7%、13%;財政收入計畫實現9000萬元,增長10%;招商引資必保20億元,增長100%;外資調入額實現2000萬美元,增長33.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實現8億元,增長33%;農民人均收入實現3500元,增長6.7%。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展。
為確保完成新一年工作任務,市政府將全力抓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力推進農業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快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轉變步伐
明年全市的農業工作要繼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實現農業經濟的“四個轉變”為目標,提升我市農業的整體水平。
第一,圍繞實現“四個轉變”,加快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加快由造林綠化大市向商品林支柱產業強市轉變的步伐。要結合柳繞二期開發,抓住國家鼓勵退耕還林的有利契機,進一步加大退耕還林的步伐。明年全市植樹造林要必保實現35萬畝。在狠抓林木生產基地建設的同時,強化林木龍頭企業建設,真正把林業建設成富市、富鄉、富村、富民的支柱產業;加快由產糧大市向瓜菜強市轉變的步伐。在繼續擴大規模優勢的同時,要更加注重質量優勢和競爭優勢。要突出科技、突出品牌、突出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明年,要新發展棚菜3萬畝,新增裸地菜5萬畝;加快由種植業大市向養殖業強市轉變的步伐。重點培育龍頭企業和生產基地,使全市養殖業由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向龍頭化經營、基地化生產轉變,將存量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在穩定生豬、肉雞、蛋雞生產的同時,肉牛飼養量要突破10萬頭,羊突破16萬隻。每個鄉鎮至少要建設3個村外養殖小區;加快由農副產品生產大市向加工、流通強市轉變的步伐。重點扶強10個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培育5家行業協會和20家經紀人組織,使經紀人總數達到5000人。
第二,以建設農副產品龍頭企業和生產基地為重點,抓好農業產業化。沒有龍頭企業的帶動,便沒有農業結構調整、沒有農業產業化。我市產業結構調整緩慢,發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龍頭企業發展慢,發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龍頭企業發展慢、規模小、帶動力不強。因此,市政府要採取超常措施,堅持“誰有能力誰牽頭,誰是龍頭扶持誰”的原則,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重點扶持目前已初具規模的十大龍頭企業,同時,還要培育新的龍頭,做到有一個產業就要有一個或若干個龍頭企業去拉動,以龍頭支撐產業,帶動基地,使其儘快形成規模,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第三,以實施“兩化”工程為突破口,提高農戶品的市場競爭力。要以規範農副產品生產流程為重點,抓好農業標準化生產。從明年直,以實施無公害食品為載體,按照“突出重點、抓點示範”的原則,在農業園區、棚菜小區、養殖小區、產業化基地率先實行標準化生產。強化檢測體系建設,引導農民向標準化生方向發展,建立一批無公害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使農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化標準,提高農產品的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力;要以加速農產品出口創匯步伐為重點,推進農產品商際化銷售。瀋陽要把自身建成日本、韓國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新民要成為主戰場。要謀劃並實話農副產品國際化銷售,要依託專業公司、協會和中介組織把我市的農副產品逐步打入國際市場,並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實踐,在日、韓、俄等國家逐步建立起我們自己的中介銷售組織,打出自己的品牌,建立銷售網路,打通銷售渠道。
第四,加快柳繞二期開發進程,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要進一步加快柳繞二期綜合開發的進程,緊緊圍繞發展高效農業和設施農業,採取多種投入的形式加快溝、水、林、田、路、電的配套開發,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為農業豐產豐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五,切實抓好事關農村和農業長遠發燕尾服的三件大事。一是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加強村財鄉監管工作,重點要加強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化解村級債務,減輕農民負擔。二是抓好扶貧解困工作。要大力扶持農村特困戶和長困戶,積極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難題,使其儘快脫貧致富。三是要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本著“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積極推進土地合理流傳,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促使一部分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擴大農民的增收途徑。
(二)突出“工業立市”的思想,做強支柱企業,實現工業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一個地區經濟恆久發展的希望在工業,沒有工業的振興,就不能實現全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工業立市的指導思想,堅定工業立市的信心。明年,要以“二區三園”建設為龍頭,以抓大項目為核心,實現全市工業經濟總量的迅速擴張。
第一,以“二區三園”建設為載體,加快瀋陽工業副城的建設步伐。明年,新民經濟開發區要重點建設兩條主幹道;胡台經濟開發區要通過招商引資和資本運作的方式,完成園區內的道路建設。同時,要積極爭取國家農村電網二期改造資金,完成兩個經濟開發區的電力增容,實現“水、電、路”三通。沿路三個工業園也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對投資者的吸引力。要通過招商引資與國內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在新民經濟開發區建設以中醫藥為主體的企業發展“孵化器”,走科研、生產一體化的路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今後,全市招商引資超過千萬元以上的重大項目,要儘量向園區擺放。力爭用二、三年的時間,使瀋陽工業副城初具形象和規模。
第二,以發展規模企業為重點,實現工業經濟整體水平新突破。要本著組建集團、造“大船”的原則,加速建設一批名符其實的擁有豐厚資本、知名品牌、較大市場、較高效益的企業、行業集團,重點做大做強以永一造紙、東進環保、東新藥業和前當堡、法哈牛光源、玻璃製品為代表的支柱企業,使其儘快撐起新民經濟的脊樑。
第三,以資源優勢為依託,實現支柱行業發展的新突破。要以維生素系列產品、特種沒項目為龍頭,壯大化工行業;以東新藥業、靈芝系列保健品項目為龍頭,壯大製藥行業;以電光源、玻璃製品基地為龍頭,壯大輕工行業;以木漿、板材、造紙、紙箱和玉米深加工項目為龍頭,壯大農副產品深加工行業;以沈新自控成套廠為龍頭,發揮我市加工業的傳統優勢,壯大裝備製造和配套加工行業。
第四,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重點,深化企業改革,實現企業經營體制和管理機制的新突破。繼續深化企業改革,要全力推進尚未轉制的20戶國有工業中小企業的轉制工作。
(三)以旅遊業為重點,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促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第三產業是我市最具發展潛力的新的經濟成長點之一。明年要把發展旅遊業和搞活大流通作為第三產業發展的重點。
要以建設旅遊新市為目標,抓好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結合我市旅遊資源的實際情況,編制《新民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以指導全市旅遊業的開發建設;加快已開工的旅遊項目的建設進度。重點推進瀋陽仙子湖三期工程、“瀋陽市中國小農業實踐基地”和遼濱塔宗教文化區建設。同時,要抓好鐵北森林公園、棲鶴湖、雁沙湖、犀牛山等旅遊資源的包裝、招商與開發。
要完善城鄉市場體系,大力培育經紀人隊伍,促進商品的大流通。以啟動遼濱市場和城鄉其它專業市場為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盤活存量資產,繁榮地方經濟;抓好金融、人才、科技、信息諮詢等要素市場建設,拓展服務空間,提高服務效率;大力發展壯大中介組織和經紀人隊伍,架起買賣雙方的橋樑,實現貨暢其流、物增其效;大力發展物流配送、連鎖、代理、電子商務、貨物倉貯等新興業態,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形成我市第三產業新的競爭優勢。同時,要本著成熟一個轉制一個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國合商業企業的改革,加快資產重組步伐。
(四)加強軟環境建設,促進民營經濟的超常發展
繼續加大軟環境整治力度。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保護民營企業發展的“雙二十條”,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寬鬆的發展環境;要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扶持力度。完善市級領導聯繫民營企業制度,切實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積極探索“中小企業信譽擔保中心、信息服務中心”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解決困擾民營企業發展的借款難、融資難、信息不暢等“瓶頸”問題。
(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對外開放步
新民的發展靠項目,項目的來源靠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對外開放是振興新民經濟的根本出路,更是新一屆政府明年和今後較長一個時期的中心工作。
第一,以項目為中心,實現招商引資工作的新突破。明年要包裝推出一批新項目,引進簽約一批新項目,開工建設一批新項目,竣工投產一批新項目。招商引資及項目的確定要突出“五個重點”:一是突出實施瀋陽工業副城和“二區三園”建設;二是突出發壯大工業四大支柱行業和農業產業化十大龍頭企業;三是突出發展民營經濟;四是突出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五是突出新城區建設。為保證招商質量和效果,在招商策略上要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注重追求數量向數量、質量並重方向轉變,重點抓有稅項目、高稅項目;二是從政策優惠型環境優越型轉變,通過優良環境,吸引國內外企業到新民落戶;三是由以國內招商為主向國內、內外並重轉變,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全市上下必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招商引資上,主要領導要拿出50%精力抓招商引資,確保完成全年的招商引資工作任務。
第二,創造優良環境,為招商引資工作保駕護航。
全市上下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對待招商引資工作各職能部門必須從全市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捨棄部門小利益,保證全市的大利益。全市上下必須轉變作風,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每一個項目從洽談到建設、投產都要有專人全程跟蹤服務,企業投產後要繼續做好延伸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困難。要使所有來新民投資的企業家都有一種到家的感覺,努力打造環境優勢。
第三,建立招商引資和項目考評獎勵機制。明年,市政府要開展“項目杯”競賽活動,以項目論英雄,以招商引資成果論獎懲。對招商引資成果顯著的個人,要在評優、評獎上給予重點傾斜。同時,改變過去招商引資獎勵的辦法,對新引進的項目實行當年獎勵50%,項目達產之時再獎勵另50%,突出招商引資的實效性。從而在全市上下形成一個人人想招商,人人都招商的工作機制。
第四,繼續做好勞務輸出及人才引進工作。勞務輸出是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實施富民工程的重要途徑。“走出一人,富裕一家,帶動一片”是我市近幾年勞務輸出工作的寶貴經驗。明年要必保向國內輸出勞務8000人,向國外輸出2000人,以緩解城鄉就業壓力,拓寬城鄉居民的增收渠道。勞動、外事部門和各鄉鎮要切實發揮主渠道作用,大力拓展全作領域,切實做好勞務輸出這篇文章。與此同時,要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工作。要制定人才引進的有關政策,為人才引進創造有利條件,使大批有能力的人才聚集新民,為全市經濟的大發展提供人才保證。
(六)加大城市建設與管理力度,努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硬環境
進一步樹立經營城市理念,繼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明年要加快老城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進一步改善城市的道路交通現狀。同時,還要啟動新城區建設;繼續推進城市開發,明年城市住宅開發必保實現10萬平方米。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使城管工作實現新突破。積極探索新的城管體制,形成責、權、利高度統一的管理機構,加大工作力度,使城管工作出現質的變化。
加快小城鎮建設,推進城市化進程。小城鎮建設不得徘徊在一街一場幾棟樓的低水平,要與產業結構調整相配套,要結合沿102國道工業走廊建設,重點抓好沿路鄉鎮的小城鎮建設。通過小城鎮建設,形成主導產業,提供就業機會,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成立政府土地儲備中心,建立政府土地儲備收購制度,實行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為城市建設積累資金。
(七)堅持開源節流並舉,強化財源建設,確保財政經濟正常運行
要大力培植稅源,促進財政收入快速增長。牢固樹立依靠經濟發展促進財政增長的大財政觀。近兩年招商引資的成果,二、三年後將成為本級財政新的增長點,我們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不斷培育更多本級新的增長點,促進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
要強化財稅征、管、查力度,努力做到應收盡收。加大依法治稅的工作力度,增強納稅人依法納稅意識,提高稅務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堅決依法查處和打擊偷稅、漏稅、騙稅、抗稅行為,堅決制止跑、冒、滴、漏,不斷完善征管體制。
要最佳化支出結構,壓縮財政支出。堅決貫徹“全力保吃飯,量力求發展”的財政政策,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政府機關要帶頭過緊日子。嚴格控制社會集團消費,堅決遏制行政事業費增長勢頭;嚴格執行剛性預算,嚴格控制預算外支出。要加強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增加政府統籌額度,彌補預算內資金的不足。集中有限財力,保公教人員開資和對農業、教育、科技、城市建設的重點投入。
(八)繁榮社會事業,推進社會全面進步
在獨立國協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形成全社會重視教育、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優先安排教育投入。繼續鞏固“普九”成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以市示範高中為龍頭,帶動基礎教育、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做大做強教育產業。高度重視農民科技素質的提高工作,認真開展文化、科技、衛生、法律“四下鄉”活動,把提高農民素質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強化新科技的普及工作,加大科技投入,重點抓好農業“三園一龍”建設。
高度重視農村衛生工作,全面落實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發展規劃,進一步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加快衛生事業的發展,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力繁榮文化體育事業,經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城鄉人民的生活。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大力抓好計畫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努力提高人口素質。
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按時發放。抓好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鄉長困戶、特困戶救濟制度的落實,解決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問題。
千方百計擴大較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是我市當前和今後長時期重大而艱巨的任務。為此,要廣開就業門路,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今後市政府對新創辦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尤其是能吸納下崗職工的企業,要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扶持。
加強街道社區建設,完善社區綜合服務網路,把社區服務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大力發展交通事業,公路建設要有新突破。抓好102國道(沈新路段)擴建工程,確保2003年國慶節前通車;下大力量抓好鄉村道路建設。明年要抓住國家政策補助的機遇,投入6600萬元完成300公里鄉道油路建設,以儘快實現村村通油路的目標。
大力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市工作,努力提高政府公務人員依法行政的水平。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為百姓創造安全的生存空間。繼續強化信訪工作,認真排查不穩定因素,切實解決熱點問題,化解矛盾,促進社會穩定。
認真抓好環保、土地等基本國策的貫徹實施。加強民政工作,辦好社會事業,鞏固“雙擁”成果。充分發揮統計、審計、人事、監察等部門的作用,抓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廣電、檔案、民兵、武裝、殘聯、防震等部門的工作,充分發揮駐新單位的職能作用,使之在不同的崗位上為我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新的貢獻。
(九)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機關
要抓好政府機關的思想作風建設。要組織機關幹部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大精神,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思想觀念,教育引導全體機關幹部講學習、講政治、講大局,要弘揚正氣,反對歪風,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謀求新民大發展的事業中,樹立政府機關團結協調、求真務實、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良好形象。
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使政府機關的行政行為進一步適應WTO規劃。改革審批制度,規範收費行為,堅持依法行政,努力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行政管理模式。要大興學習之風,通過形勢教育和業務知識培訓,提高管理水平和辦事效率,強化責任意識,最佳化服務意識。
要加強勤政、廉政建設。弘揚埋頭苦幹、任勞任怨、安於清貧、嚴於律已的思想作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侵襲,努力建設勤政、廉潔、文明、高效的政府機關。
要密切聯繫民眾,關心民眾疾苦,甘當人民公僕。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真正做到明實情、說實話、乾實事、求實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關心民眾生活,體察民眾疾苦,注重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為人民排擾解難。
2003年市政府要重點抓好事關全市人民生產、生活的八件實事:一是完成102國道(沈新路段)拓寬改造工程,國慶節前建成通車;二是完成市高中新校區建設,9月1日交付使用;三是完成鐵北新客運站建設工程,年末前投入運營;四是完成城區文會路、沿河路、站前大街南段建設,進一步改善城市的交通條件;五是完成遼濱市場南路兩側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為市民提供更多優良的休閒場所;六是做好站前廣場的動遷及建設工作,解決站前交通秩序混亂的問題;七是完成新城區兩條主幹道建設,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八是加強農村道路建設,完成300公里鄉村油路建設。
同志們,未來五年,新一屆政府肩負著全市人民的希望和重託,面臨著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任重而道遠。市政府堅信,有黨的十六大精神、鄧小平理念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確指引,有上級黨委、政協的民主監督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有全市人民謀求發展的強烈願望和積極參與,有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積累的寶貴經驗和發展基礎,我們一定能夠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加速發展,創造輝煌,實現新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跨越式發展的宏偉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