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瀋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1年是瀋陽歷史上不尋常的一年,我們的各項工作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起步的。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支持和監督下,我們堅持以改革統攬全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帶領全市人民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勝利地渡過了難關,完成了市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2年瀋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內容:2001年政府工作回顧
  • 報告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部門:瀋陽市政府
政府工作回顧,政府工作安排,

政府工作回顧

2001年
2001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38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6.6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42億元,增長9.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19.4億元,增長11.3%。財政收入達到80.8億元,增長34.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303億元,增長1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6376元,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3230元,增長3%。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比重己達到86.9%,糧食和經濟作物比例穩定在624,畜牧、水產業占農業的比重達到了45.6%,啟動和建設了13個現代農業莊園、101個科技園、2個現代農業開發園區和50個大型龍頭企業。
抗旱救災取得勝利,糧食產量達到251.5萬噸,增長7.5%。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有了新進展。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開始啟動。召開了縣區工作會議,進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確了縣區四項經濟結構調整任務。
工業經濟穩定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826.6億元,增長10.3%。中小企業"雙轉雙放"工作取得進展,市屬268戶中小企業平穩轉屬到縣區,並建立了市、區兩級中小企業資金擔保中心和中介服務體系。財政籌措1.7億元,支付主輔分離成本,使全市52戶國有大中型企業解決了企業辦社會的負擔。
企業對外整體合資邁出新步伐,瀋陽蓄電池廠與德國艾克賽德公司等六個項目已經簽約。全市技術改造 投資完成70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4.6%。
召開了城區工作會議,下放了城市管理許可權,各區設立了工業園區,增加了發展的新空間。
商貿中心功能明顯增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23.5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實現貨幣回籠310億元,繼續高居全國大城市之首。各類市場成交額達到728億元,增長3.8%。新型商業業態發展迅速,全市超市、連鎖店達1400家。以汽車工業博覽會為代表的大型展會活動成交活躍,赴南昌、烏魯術齊、深圳等地舉辦展洽活動取得良好成效。
全市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880億元,增長10.6%,貸款餘額1546億元,增長11%,消費信貸餘額110億元,比年初增長57%。房地產交易額210億元,增長7.7%。全年接待海外遊客16.1萬人次,旅遊外匯收人達到9912萬美元。證券、人才、勞動力、技術、產權、信息網路等新興服務業都得到了較快發展。

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實際利用外資12.1億美元,增長15.7%,其可中直接利用外資達到8.5億美元,實現進出口總額28億美元,增長4.5%,其中出口12.5億美元,基本與前一年持平。渾南新區建設全面啟動, 招商引資工作呈現出良好的態勢。全市推出了118個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在香港等幾個城市舉行了項目推介會,一批項目已經談成簽約。
城市建設取得成果。按照"提高城市品位,貼近市民生活"的城市建設指算導思想,全年完成城建投資30億元,增長何50%。南運河、衛工河清淤工程相繼竣工,東西快速幹道高架橋建成通車,泰山23路、北陵大街、三經北街等5條標準化街楚路改造工程已經完工。全年新建和改造道路達到80公里,面積達到270萬平方展米。
新建了龍王廟遊園、小南天主教堂及廣場、北陵公園門前廣場等5個大型公共綠地和南七等20個街心綠地;環瀋陽共生態森林圈建設全面展開。
北市場地區綜合改造工程開始實施。對全市387個住宅組團進行綜合整正治,共拆除違章建築44.7萬平方米。完成了三街三路和五個廣場亮化工程建設。
深人開展"學講話、辦實事、送溫暖"活動,解決了6.1萬戶居民煤氣拖期開栓發和90%居民“三峰” 供水問題;新增750台易公車輛,緩解了市民乘車難的問題;供暖體制改革成效顯著,供暖質量明顯提高;新的除運雪措施己見成效。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徵收養老保險費23.8億元,收繳率達到92%。及時足額發放了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巳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最低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10.5萬餘人。開發就業崗位11.3萬個,已有下崗職工20萬人次實現了再就業。完成60.6萬人的醫療保險保工作。在街道、社區建立了社會保障機構,配備了專業人員,全市基本形成了社會保障管理和服務的社會化網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市民,由年初的3.9萬人增加到17.175人,發放標準由年初的195元增加到205元。
科技創新步伐加快。全年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實現520億元,增12.8%。先進制造技術產業園、納米技術產業園和國家"863"軟體技術產業園建設開始啟動,"瀋陽市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裝備製造業示範工程"項目得到國家批准,開始進人實施階段。開發新產品1250種,實現產值135億元。成功舉辦了“6.29"海外學子創業周活動。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全面實現了素質教育,教青體制改革取得了成果。廣泛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的民眾文化活動,豐富了廣大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醫療生服務質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成功承辦了世界盃足球亞洲區十強賽,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展示了瀋陽的良好形象。
深人開展"打黑除惡"為重點的嚴打整治鬥爭,有力地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社會治安形勢明顯好轉。新聞、出版、廣播、電視、計畫生育、人事、編制、民族、宗教、僑務、統計、審計、技術監督、民兵、兵役、人防、防震、檔案、修志、文史、參事、殘聯和老齡等項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進步。
機關建設不斷加強。汲取"慕馬"案件的沉痛教訓,各級政府機關從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設兩個方面入手,堅持從嚴治黨,深人開展反腐敗鬥爭。通過開展"三個想一想"教育和機關集中學習,進一步轉變機關作風,增強了幹部拒腐防變的能力。通過整頓機關紀律,規範辦事程式,機關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全年共辦理人民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1780件。按照中央和省的統一部署,市級政府機關機構改革已經完成,縣鄉機構改革正在進行。
各位代表,去前一年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是我們戰勝種種壓力,克服重重困難而取得的。經過一年的努力,瀋陽的形勢發展到今天這樣一個局面,是非常不容易的,瀋陽的經濟呈現出這樣一個良好的態勢,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這時,我們可以說:瀋陽的2001年,不是災年,也不是平年,而是一個豐年!
在這裡,讓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積極投身瀋陽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界人士,致以親切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向給予我們支持與監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大力支持和參與瀋陽發展建設的中央和省在沈單位、駐沈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在沈工作的外籍人士、台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及國際友人致以誠摯的謝意!
總結一下工作,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全市經濟結構調整進度不快,農業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不強,縣域經濟發展乏力;支柱產業不強,企業規模不大,工業經濟運行質量不高,一些企業生產經營還比較困難;城市下崗職工和農村剩餘勞動力仍然數量很大,城市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壓力很大;城建資金需求和供給矛盾突出,城市建設投資還沒有進人良性循環;面對我國加人 WTO後的新形勢,我們的思想準備不足,工作還不適應。這些困難和問題,既有經濟轉軌時期的客觀因素和瀋陽特殊經濟結構的歷史因素,也有政府工作思路不寬、開拓不夠等主觀因素。這些問題都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採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政府工作安排

2002年
2002年將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我國對外開放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它既給我們進一步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提供了重要契機,也給我們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我們既要看到做好工作的艱巨性,更要看到諸多有利條件。但總體上說,機遇大於挑戰。不僅如此,我們還應從更深的層次看到,挑戰本身也是機遇。只要我們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上下一心,團結奮鬥,就一定能夠開創瀋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新局面。
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五大、十五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學習和實踐江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實施開放牽動、科教興市、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繼續提高經濟質量,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
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財政收入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鎮居民和農民人均收入分別增長8%和6%。
(一)以提高農民收入為中心,以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為重點,以對外開放為手段,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積極調整農業內部結構。年內要開發10個萬畝以上農產品出口基地,實現退耕還林面積35萬商, 新增草地面積5萬畝。養殖業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要達到47%。要建成7個有規模的農業莊園,建成20個市級農業科技園。
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年內要新上一批投資規模超5000萬元的大項目,努力使鄉鎮企業規模和效益有較大幅度增長。要下狠心發展縣區工業園區,務求見到實質性進展。
積極調整城鄉結構,加快縣城和副城建設。市安排4000萬元資金,重點支持4個縣城建設,擴大縣城規模,完善縣城功能,改善縣城發展環境。繼續搞好蘇家屯、新城子2個副城建設,帶動虎石台等4箇中心小城鎮的發展。
積極調整縣區就業結構,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輸出。年內實現5萬農村勞動力轉向非農產業,其中,勞務輸出4萬人。
全面實施瀋陽北部康、法地區、西部柳繞地區和東部山區的資源開發,改善貧困地區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
堅持開發式扶貧的方針,逐步實施貧困材屯整體移民計畫。繼續做好包鄉包村包戶扶貧工作,年內基本解決農村貧困地區農民溫飽問題。繼續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的行為,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二)以發展壯大支柱產業為重點,推進大型企業整體合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汽車是瀋陽的第一支柱產業,也是瀋陽調整經濟結構的關鍵工程。我們必須下大氣力推進金客公司的轎車項目,推進金通公司項目的達產,推進國外汽車零部件企業在瀋陽建廠,汽車及零部件產值要達到260億元,增長30%。只要汽車產業上去了,瀋陽經濟才能產生飛躍。同時,我們也要做好電子、信息、醫藥、化工等支柱產業的工作。
充分利用我國加入WTO後,國際資本向中國加速流動的有利時機,全面推進國有大型企業的整體合資,年內要完成10戶企業。
以調整結構為手段,以開放為主要途徑,全面推進鐵西工業區改造。逐步完成30戶企業的搬遷工作、30戶企業破產關閉工作,把騰出的土地,面向國內外進行招商,發展現代工業項目。要著力做好區內20戶企業的改造和做大做強工作。
鐵西改造,前提是創造環境,要將於洪苗圃改造成公園,清理整治衛工明渠,搞好北部鐵路沿線綠化,使鐵西工業區更具有吸引力。
要加大企業兼併破產工作力度。結合國有企業職工並軌工作,對一批資不抵債、扭虧元望的企業,堅決依法實施破產。對以前破產企業,也要處理好遺留問題。
要在前一年的基礎上,繼續抓好其餘市屬企業和中省直企業主輔分離工作。
政府繼續出資承擔改革成本,將企業辦社會負擔分離出去。要將市屬商業、運輸、建築、服務幾個行業中的中小企業下放到縣區。下放後重點要抓產權制度改革,此項工作年內要基本完成。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人才培訓、政策法規諮詢和信息服務中心等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寬鬆的環境。
創造良好的條件,促進民營經濟更快地發展。認真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為民蕾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服務。繼續清理"三亂",減輕民營企業的負擔,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
積極促進民營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使民營經濟成為瀋陽經濟新的增長點。狠抓蕾銷工作,提高瀋陽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占有率。工業產品產銷率要達到98%。
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最佳化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三)以發揮中心城市功能為重點,
加快服務業對外開放,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入世之後,服務業的開放將迅速展開。作為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遇,發揮好中心城市功能。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要達到685億元,增長10%;市場成交額要達到810億元,增長8%。加大流通領域的對外開放度,年內引進3-5家世界知名零售企業。集中培青2一3家在全省居於龍頭地位的大型商業企業集團,發展大型連鎖、超市、專賣店和物流配送等新興業態。加快推進在瀋河區建設瀋陽中央商務區的步伐。積極促進太原街地區的改造與建設。
加大市場規範和整治力度,繼續實施主副食品"放心工程",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創造良好的商品流通環境。
努力發展會展業。要舉辦各展銷會、展洽會60個,實現交易額200億元,使會展業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要全力辦好首屆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
加快發展房地產業,全年房地產投資要達到110億元,比上年增長20%。要擴大住房交易量,全年房地產成交額要增長20%進一步擴大住房消費信貸規模,全年住房信貸要淨增50億元,要規範房地產開發市場秩序,提高和整頓房地產開發隊伍,重點引進和培養20家有實力、有規模的房地產開發商,使之成為瀋陽房地產開發的主體。進一步促進家庭裝修、物業管理等與房地產相關行業的發展。
樹立大旅遊的觀念,進一步促進旅遊業發展。搞好旅遊資源和客源市場開發,完成大帥府和"四塔七寺"等旅遊景點的環境整治和內部維修任務,建設一批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博物館,增加瀋陽的城市文化內涵做好"一宮兩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全力打造瀋陽旅遊新品牌p通過舉辦清文化旅遊周和滿族風俗風情游等大型旅遊活動,提高瀋陽旅遊產品國內外的知名度。
積極發展現代金融業。積極創造條件,吸納國內外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進駐我市。進一步整頓金融秩序,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大力發展成長性強的網路服務、中介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積極支持社區服務、體青健身、衛生保健等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文化娛樂業、傳媒業和教青產業,將中心城市的綜合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四)以渾南新區為龍頭,以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棋盤山風景區、金融商貿開發區和縣區工業開發區為開放群,形成瀋陽全面開放的新格局在渾南樹起一面更加開放的旗幟。
首先大力推進渾南新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渾南新區的道路、橋樑、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抓好機場高速公路兩側、沿河景觀帶綠化工作,為渾南新區大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全年要有100家企業開始進區建設。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技術產業園、納米產業園、"863"軟體產業園和海峽園。建設10個不同類型的孵化器,年內新增孵化面積10萬平方米,孵化企業總數量達到240家孵化高技術項目400個,推進新區大學城建設,年內要引進1-2家外國大學進區。支持現代服務業到渾南新區落戶,初步形成渾南新區的現代產業構架。
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要努力建設成先進裝備製造基地、承接外國產業轉移基地。
全面啟動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力爭把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建成農業高科技人才的創業基地、農業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基地、農業高新技術項目孵化基地。
棋盤山風景區和金融商貿開發區要進一步理清思路,實現新的發展。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加快縣區工業開發區建設。縣區工業開發區,既是招商引資的載體,也是縣城建設的依託,要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生產要素向開發區集中,使之成為縣區對外開放前沿,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抓好118個重點招商項目的落實,積極組織招商,全年實現利用外資要達到13.2億美元,力爭15億美元,努力從國外引進20個產業轉移項目,構築承接世界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加工業轉移的平台。開通瀋陽至日本東京、韓國大邱和釜山三條國際航線。全年實現出口創匯14億美元。
堅持把對外開放作為第一發展戰略,主要領導要把相當的精力集中到對外開放上來,要轉變傳統的工作方式,努力形成開放的工作思路,開放的工作格局要全面改善瀋陽的投資環境,提高服務水平,儘快形成全方位開放的良好氛圍。
(五)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堅持"提高城市品位、貼近市民生活"的思想,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現代城市競爭,主要是城市環境的競爭。只有城市建設搞好了,整個城市才能增值。城建投資規模要達到50億元。我們要通過積極的努力,進一步改變瀋陽的面貌。
開展城市"綠化年"活動,建成區新增綠地面積10平方公里,增長22%;拆除居民小區、住宅組團、機關、工廠、企事業單位及學校違章建築100萬平方米,並進行綠化。對全市17個公園進行全面整治,提高綠化、美化水平。加大城市道路改造力度,翻建、改造城市道路751萬平方米,對未改造的建成區道路的70%整修一遍。繼續加強對城市出人口的環境整治。改造棚戶區3.5萬戶。加強市場管理,逐步取締占道經營。加大連片供暖面積,拆除1000個煙囪。規範整治18條街路、5個廣場的戶外廣告,清理、規範中街、太原街等50條商業街、景觀路的牌匾。
建設南部老虎沖垃圾填埋廠、北部和南部糞便無害化處理場。南部10萬噸污水處理場和凌空20萬噸污水處理場要投入使用。開始建設餘糧堡污水處理場。
綜合整治渾河季度性惡臭問題。解決最後3萬戶居民煤氣拖期開栓問題。解決城市"三峰"供水問題。新增250台公車輛。鞏固供暖、除運雪改革成果,努力為市民辦更多的實事。
(六)以建設大財政、強財政為目標,構築公共財政框架,增強財政對經濟的調控能力財稅工作的重點是培育財政增長點,擴大財政新稅源。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支持產業結構最佳化,支持附加值高、稅收彈性係數大的產品增長,真正把我市經濟規模做大。
挖掘稅收潛力,強化稅收征管,做到應收盡收。加大對偷稅、騙稅、抗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減少和杜絕稅款流失。
要採取國有股減持、股權出讓、產權出讓等方式,進一步盤活國有資產。
要加快土地儲備中心建設。要按市場化運作的要求,對土地進行集中收購,實行壟斷經營。土地出讓金收入達到12億元。
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努力構築公共財政新框架。要通過深化改革和體制創新,逐步減少和壓縮財政對公用事業的投資和補貼,把城市公交、供暖進一步推向市場,實行產業化經營F自來水、煤氣等公用事業也要探索開放的途徑。逐步改革文藝團體、廣播電視、職業教育、體育場館、醫療院所等社會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辦法,推進社會事業單位的產業化進程。
深化糧食流通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糧食企業管理,減輕財政負擔。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有計畫地將政府債務納人部門綜合預算,做好債務處理工作。
嚴格控制行政開支,完善政府採購制度,擴大政府採購預算管理範圍;按照((預算法》強化財政監督管理工作,規範財政運行秩序。
建立以財政投資為主體的新的城建投資體系,逐步實現城建投資的良性循環。建立建設市場投融資準人辦法,鼓勵各種利益主體參與投資競爭。搞好城市資本運作,促進城市發展。
(七)堅持"科教興市"戰略,加快科技與經濟融合,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繼續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促進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的快速發展。抓好20個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80個重點項目和10個大學科學園建設。大力發展民營科技企業,抓好5項農業高科技示範工程建設,扶持培育100個農業科技創新實體。
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步伐,推進工具機集團等50戶裝備製造企業的信息化進程。加速34戶國有大中型示範企業,與國內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以及國外知名公司、科研機構的對接,使之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在工具機、輸變電、冶金等傳統產業領域開展重大科技攻關,提高重大裝備的成套配套能力。
建立科技投入的新體制,促進科技與資本的融合。建立風險投資基金,落實創業種子基金、國際科技合作基金等配套支持資金,加強科技企業與證券公司的聯繫,擴大科技融資渠道。籌建瀋陽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實現科技企業融資多元化。
全面啟動人才高地計畫,今年要培養和引進各類高級管理人才、高級科技人才3萬人。繼續抓好海外學子"創業周"活動。
加快發展教育、文化、衛生、體青等社會事業。紮實推進素質教青,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以提高全社會文化生活質量為宗旨,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努力建設具有瀋陽特色的現代化都市文化,繼續發揚"團結、實幹、求知、創新"的瀋陽精神。大力發展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事業,加強預習防保健和衛生監督執法,依法加強醫療衛生服務市場管理,使衛生服務水平和我市人民健康主要指標達到全國同類城市先進水平。加強計畫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畫綱要》和《奧運爭光計畫》,廣泛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和競技體育水平。重視統計工作,提高對經濟運行監測、預測水平。民族、宗教、參事、文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檔案、老齡、殘聯、人防、僑務、對台、防震、氣象等事業也都要取得新的進展。
(八)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擴大就業和再就業,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瀋陽發展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要繼續做好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要依法擴大養老保險覆蓋範圍,養老保險參保率要達到100%。個人帳戶做實率要達到100%。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社區移交率要達到100%。年內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新增人數要確保40萬人,力爭50萬人。年內要實現並軌8萬人。加強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大力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年內開發就業崗位11萬個,實現就業和再就業17萬人次,下崗職工培訓就業率達到6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下。
積極、穩妥地處置群體性事件,切實增強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淨化社會風氣;建立和完善各級信訪、市民投訴及社區人民調解機制,更主動、更紮實、更有效地化解人民內部矛盾。

(九)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推動政府機關建設,全面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斷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堅持依法治市,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堅持並完善政府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人民政協通報情況的制度,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的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議案、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充分昕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參政議政意見,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的聯繫。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深人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教青,引導幹部民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以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為落腳點,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市民思想道德體系。加強社區建設,不斷提高社區管理的水平。推動民眾性雙擁工作,爭創雙擁模範城五連冠。
加強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充分發揮專家諮詢作用,促進重大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認真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增強政府機關幹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以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改革審批制度,簡化審批程式,提高辦事效率。清理政府規章和檔案,制定與WTO相適應的工作規則。加強政府機關建設,進一步轉變機關工作作風。
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首先做好領導幹部的廉潔自律;從制度建設人手,從源頭上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注重實際工作效果,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大力倡導深人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努力建設廉潔高效、勤政為民、求真務實的政府。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瀋陽已在新世紀的第一年首戰告捷展望新的一年,我們的前程將更加光明。我們堅信,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有720萬瀋陽人民的努力拚搏,我們的瀋陽一定能再展雄風,再造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