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瀋陽市鐵西區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瀋陽市鐵西區政府對近五年的工作報告。對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和未來五年的工作展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3年瀋陽市鐵西區政府工作報告
  • 性質:政府工作報告
  • 地區:瀋陽市鐵西區
  • 時間:2013年
一、過去五年政府主要工作回顧
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區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和建議。
過去五年,是鐵西老工業基地不斷創新發展、不斷鑄就輝煌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政府團結帶領全區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複雜經濟形勢,緊緊圍繞建設“強大、幸福、生態文明新鐵西”目標,攻堅克難,勵精圖治,全面完成了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確定的各項任務。鐵西相繼獲得了“改革開放30年全國18個重大典型地區”、“新中國60大地標”、“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諸多殊榮。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今天的鐵西不再是“東北現象”的縮影,經過浴火重生,鳳凰涅槃,已經取得了老工業基地改造振興的重大階段性成果,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
(一)五年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地區經濟發展躍上新台階。主要經濟指標協調增長,質量效益同步提高。2012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5億元,是2007年的2.5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05億元,是2007年的2.5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60億元,是2007年的2.4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①113.2億元,是2007年的2.5倍;固定資產投資680億元,是2007年的2.1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1億元,是2007年的2.3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76元,是2007年的2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3350元,是2007年的1.6倍。
裝備製造業不斷壯大。預計今年(2012年)完成產值1820億元,是2007年的2.7倍,對全區工業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始終保持在60%以上。主導產業加快發展,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寶馬汽車、安川電機、日本精工等一批具有重大牽動力的項目建成投產。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工具機集團銷售收入躍居同行業世界首位,沈鼓集團等骨幹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百億,三一重裝等龍頭企業成功上市,遠大、北方重工等加速向國際化企業邁進。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檢驗檢測基地等公共平台作用日益明顯,國家、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達到106個,工具機數控系統、輸變電設備、盾構機等大型成套設備的研製取得重大突破,第三代核主泵核閥等產品填補國內空白,世界級產品已達51個。
現代建築產業發展迅速。率先引入現代建築產業技術和生產模式,現代建築產業園區初具規模。引進了日本積水、中南集團等重點項目210個。現代建築產品和生產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寶鋼住宅產業化鋼結構等項目竣工入住,住宅產業化示範工程取得良好進展。預計今年(2012年)完成產值515億元,年均增長25.6%,成為鐵西新的支柱產業。
與此同時,醫藥化工產業穩步發展,米其林新工廠、普利司通、松下電池產業園、沈化50萬噸CPP、東藥製劑廠區等一批重大項目穩步推進,累計產值突破1000億元。
服務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預計今年(2012年)完成服務業增加值335億元,是2007年的2.6倍。服務業發展特色區建設取得突破,宜家家居、萬達廣場、興隆大天地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建成開業,龍之夢、星摩爾購物廣場等即將投入運營,以興華街和建設大路為代表的鐵西商圈初步形成。北二路汽貿產業帶、興工街休閒娛樂街等特色街區日趨繁榮。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中外運、普洛斯等物流園區投入使用。“金谷”、“峰匯”大企業總部基地項目啟動實施。龐大汽車文化廣場、榮信財富廣場、嘉泰工業裝備博覽城等重大項目如期推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鐵西成為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
對內對外開放水平穩步提高。五年累計引進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1100個,實際利用外資47億美元,利用內資1200億元。外貿出口額77.6億美元,年均增長15.7%。世界500強企業發展到54家。我區被評為中國最佳投資環境示範區。
(二)五年來,城區功能不斷完善,生態環境明顯改觀
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累計投入97.8億元,重點實施了區域道路拓寬改造工程,新建支線路網102公里,形成了格線式道路交通系統。重大交通樞紐工程建設快速推進,瀋陽站西廣場部分投入使用。公共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建和改造電力、給排水等管線445公里。發展空間不斷拓展,完成100餘戶企業搬遷和27個片區房屋徵收。我區榮獲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稱號。
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構建了覆蓋全域的精細化城市管理體系,創建了市政、綠化、環衛、執法和交通綜合監管的鐵西模式。累計投入26億元用於環境建設,對街路和社區環境進行全面改造。強化道路交通管理,占道市場全部退路進廳。建立了數位化城管系統,市容環境整潔有序。鐵西硬環境建設和管理經驗在全市推廣。
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著眼於鐵西長遠發展的戰略布局,規劃並啟動實施了渾河西峽谷、細河U谷生態建設工程,一期工程取得顯著成效並產生了巨大影響,為提升生態環境,拓展發展空間打下了良好基礎。大力實施城鄉綠化工程,新增綠地1300多萬平方米。搬遷了煉焦煤氣等污染企業,沈化、東藥搬遷改造啟動實施。全區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空氣品質明顯提高,全面完成了節能減排各項任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清潔生產,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和國家級生態城區創建工作取得良好進展。
(三)五年來,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民生水平顯著提高
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教育事業加快發展,五年教育投入累計達到48億元,年均增長20%。新建、擴建15所中國小校,啟動建設10所公辦惠民幼稚園。我區榮獲了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區稱號,創建基礎教育強區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推進文化強區建設,文化事業累計投入20億元。大力弘揚工業文化,中國工業博物館一期、開發區工人文化宮等一批公益場館建成開放。新建了熙湖、騰飛等一批公園,重型文化廣場、全民健身中心、滑翔室內健身中心等民眾文體活動場所投入使用。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衛生事業累計投入8.4億元。醫改工作穩步推進,民眾就醫更加方便實惠。人口計生工作得到加強,人口素質不斷提高。科技事業取得新進展,我區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示範區和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稱號。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大力實施就業工程,五年共實現實名制就業16.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3%以下。累計發放創業扶持資金6577萬元,幫扶創業項目1315個。困難家庭應屆畢業生全部就業,零就業家庭持續保持動態為零。社會保障能力不斷提高,城市居民醫療保險、農村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建設了全市首家區級養老中心和殘疾人托養中心。民眾居住條件不斷改善,累計建設政府補貼低價房137萬平方米,全區人均住房面積從24.8平方米提高到31.7平方米。街道社區建設不斷加強,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認真落實各項農業發展規劃和政策,預計今年(2012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6億元,同比增長13%。完成了12個村的移村再建工程,建成農民安居住房3萬套。新建12個農村新型社區服務中心、16個農村文體休閒廣場。全面實施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對失地農民實行免費技能培訓,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超過全市平均水平。
(四)五年來,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依法治區工作不斷推進。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定期向區人大報告工作,向區政協通報情況,主動徵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建議和意見,自覺接受區人大的依法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五年共辦復人大代表議案、建議1105件,政協委員提案1222件,辦復率達100%。“五五”普法教育取得成效,“六五”普法教育順利開展。
政府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在轉變政府服務職能,完善運行機制,減少審批事項,提高辦事效率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開發區成為無行政收費區。公共資源交易實現集中統一管理,國有資產運營和管理得到加強。效能監察和政風行風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區發展環境更加最佳化。
社會管理工作不斷加強。建立並完善了以民眾工作為核心的社會穩定工作機制,信訪穩定實現了三年基本好轉的工作目標。加大了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度,加強了安全生產、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平安鐵西建設成效顯著,社會環境穩定和諧。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紮實推進,市民文明素質全面提升。
人事編制、民族宗教、人防民防、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績。各駐區單位主動參與鐵西建設,為全區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鐵西波瀾壯闊、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走出了一條體制機制創新、產業最佳化升級、城市功能提升、民生顯著改善的鐵西振興發展之路。我們深刻體會到,堅持科學發展,不斷壯大實力,才能為富民強區奠定雄厚基礎;堅持改革開放,勇於開拓創新,才能使鐵西永葆生機活力;堅持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才能提升鐵西的核心競爭力;堅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將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民眾,才能為鐵西全面振興凝聚強大力量。
五年奮進,成就輝煌。這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區幹部民眾同心同德、艱苦奮鬥的結果,是區人大依法監督和區政協民主監督,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建言獻策、鼎力支持的結果。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歷屆政府打下的堅實基礎,凝聚了社會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曾經為鐵西發展付出辛勞、作出貢獻的領導們、同志們,向在全區各條戰線上無私奉獻、努力拚搏的廣大幹部民眾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給予我們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領導、老同志,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中省市直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駐區部隊,以及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面向未來,我們還有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拓展發展空間和完善城市功能已經成為全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仍然有許多難題需要破解;健全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提升民生水平的任務還非常艱巨;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還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對於以上矛盾和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黨的十八大明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對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必須把思想和行動迅速統一到黨的十八大所作出的科學研判和戰略部署上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區委提出的“在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要有新高度、生態文明建設要有新突破、社會建設要有新提高、文化建設要有新作為”的工作要求,奮發進取,真抓實幹,不斷開創鐵西全面振興的新局面。
展望未來,我們充滿信心。今後五年,是鐵西立足新起點,謀求新發展,實現新跨越的五年;今後五年,是鐵西做優發展空間,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功能的五年;今後五年,是鐵西繼續轉變發展方式,最佳化經濟結構,壯大綜合實力的五年;今後五年,是鐵西社會事業快速發展,民生水平全面提升,人民民眾更加幸福的五年。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建設“強大、幸福、生態文明新鐵西”為主線,著力做優發展空間,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推進先進裝備製造業聚集區、現代建築產業核心區、服務業發展特色區建設,努力實現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同步提升,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生態環境同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為此,今後五年鐵西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到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130億元,年均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5300億元,年均增長1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180億元,年均增長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5300元,年均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600元,年均增長13%。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全力做優發展空間,在形成區域發展競爭優勢上要有新作為。做優發展空間是鐵西站在新的起點上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繼續提升鐵西綜合實力的重要保障。要以濱河新城②和寶馬新城③兩大功能新區開發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推動城市空間向西拓展,促進人口、資源、產業加速聚集,努力構建新的發展格局。要集中力量,加快建設先進裝備製造業聚集區、現代建築產業核心區、服務業發展特色區,紮實推進寶馬汽車產業園、化學工業園等重點園區建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壯大經濟實力。同時,在城區繼續最佳化重點區域發展空間,深挖存量資源,突出產業特色,提升業態水平,推動城區與開發區互動融合,形成東西競相發展的良好局面。
——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在壯大地區綜合實力上要有新作為。要堅持在擴大增量中最佳化存量,在最佳化存量中做大總量。全面落實《鐵西裝備製造業聚集區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汽車製造、現代建築、醫藥化工和現代服務業等主導產業,加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推進主導產業高端化、集群化發展。裝備製造業產值突破4000億元,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現代建築產業產值突破1200億元,醫藥化工產業產值突破60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達到750億元,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現代建築產業基地和國家級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示範區。大力發展都市農業、設施農業、高效特色農業,加快形成具有鐵西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結構。努力構建產業結構最佳化、主導產業與新興產業多元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鐵西經濟繼續實現高水平健康發展。
——著力提升民生水平,在加快幸福鐵西建設上要有新作為。要認真落實幸福鐵西建設的各項民生指標任務,研究制定率先實現小康目標的工作方案,實現經濟指標與幸福指數同步提升。要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在改善民生中不斷加強社會建設。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8.4萬元,年均增長10%,實現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在就業、就學、就醫、養老、住房、收入等方面有顯著改善,努力讓鐵西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始終將生態建設作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性和基礎性工作,不斷提高全區環境質量,加快美麗鐵西建設步伐。要加強以工業文化為特色的文化建設,充分發揮中國工業博物館等文化設施的社會功能,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加快創建文明鐵西,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紮實推進改革創新,在增強發展活力上要有新作為。充分發揮鐵西作為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先導區、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的先行先試優勢,統籌推進重點領域的各項改革,加快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強化政府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國有企業要努力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上取得新突破。落實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探索各種有效途徑和措施,促進各類企業穩步健康發展。加強政府引導和政策扶持,建設一批國家重點檢驗檢測中心、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中小企業服務平台等,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大力支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建設,促進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不斷聚集,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鐵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
三、2013年工作任務的建議
明年(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也是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關鍵之年。科學應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全面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任務,對於實現鐵西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2013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實際利用外資不低於上年水平,全面完成各項節能減排任務。為此,要重點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積極應對嚴峻複雜經濟形勢,促進經濟持續平穩增長
2013年的巨觀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我們將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響,及時解決經濟運行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力確保全區經濟繼續穩步增長。
一要著力抓好經濟運行。強化經濟運行組織協調,做好煤、電、油、運、水、氣等生產要素協調保障,及時協調解決影響企業運行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支持優勢骨幹企業和產業園區加快發展,扶持中小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為企業貸款融資、技術創新、人才引進等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二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各項扶持政策,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結合區情實際,制定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增加產業扶持資金,強化項目建設的協調服務,推動主導產業、骨幹企業、產業園區不斷發展壯大。三要大力支持企業協作發展。加強區域產品的推廣套用和協作配套,促進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套用等方面建立合作關係。
(二)著力拓展最佳化發展空間,形成區域發展新優勢
經過十年的改造建設,城區內可開發的土地資源已經越來越有限。只有進一步完善布局,拓展空間,深度挖潛,才能實現全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進一步做好規劃編制工作。以濱河新城、寶馬新城為重點,編制和完善開發區全域、產業、生活配套規劃及道路、電力、熱力、燃氣、給排水、通訊等基礎設施規劃。編制完成建設大路以南地區控詳規劃和城區地下空間利用規劃。注重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嚴肅性,確保全區建設發展始終按照科學規劃有序進行。二是啟動建設濱河新城和寶馬新城。科學規劃和建設區域內產業區、配套區、商務區和生活服務區,統籌建設公共服務和基礎配套設施,打造產業發展、生活配套、功能完善、生態良好的新城區。明年重點做好區域規劃、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治理和招商引資等工作,積極引入國內外知名企業參與“峰匯”大企業總部基地④、中德企業合作基地⑤、寶馬汽車產業基地等開發建設。三是科學利用土地資源。堅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科學建立供地標準,引導中小企業向園區集中。紮實推進“低效用地⑥改造”、“增減掛鈎⑦”等試點工作,搞好污染土地治理利用,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的綜合效益。四是充分利用城區空間資源。編制實施全區服務業發展規劃,對北一路和東藥、紅梅、沈化等區域要精心規劃,深度開發。搞好城區記憶體量資源二次開發,著力發展都市樓宇經濟和特色商業街區,繼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始終保持旺盛的經濟發展活力。
(三)大力抓好項目建設,不斷增強全區發展後勁
項目建設事關增加經濟總量、壯大經濟實力,也事關結構調整和改善民生。不斷有更多、更大、更好的項目在鐵西落地生根、健康生長,才會為建設強大鐵西提供有力支撐。
一要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步伐。抓好寶馬發動機、首鋼科技產業園、沈化和東藥新廠區、沃得產業園、環普產業園、華潤置地廣場、樂運國際汽配城等重點項目建設,發揮重大項目和骨幹企業帶動作用,吸引配套項目和企業加快集聚,進一步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和豐厚度。二要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產業園區、主導產業、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開展招商工作,突出招商的專業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引進一批規模大、質量高、效益好的新項目。同時,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鼓勵支持現有企業增資擴產,發展壯大。進一步加強對招商工作的領導,創新招商體制機制,強化目標管理和績效考評,努力開創招商工作的新局面。三要深入做好項目服務工作。強化對重大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民生和社會事業項目建設的要素保障。實行項目服務責任制,超前做好項目開工建設與投產運營等相關服務工作,確保每個項目都能順利推進。全年新開工工業項目要達到85個,服務業項目和農業項目要高於上年水平。
(四)繼續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增強全區發展活力
鐵西作為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的先導區,要紮實推進改革創新,爭取在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取得突破,為全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一要統籌抓好各項改革試點。努力在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先導區和“兩化”融合試點區建設上取得新進展,以提高信息化技術套用水平為重點,推進“雲計算⑧”信息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努力在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上取得新進展,大力發展科技事業,鼓勵科技創新,引進一批高新產業項目。努力在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建設上取得新進展,著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繼續推進東北金屬交易中心等服務平台建設,鼓勵支持大型工業企業剝離非主營服務業務。二要繼續支持和推進企業改革。完成瀋水機等企業轉制,積極支持企業實施產權改革和戰略重組,推動沈鼓集團、東管電力等一批企業上市,加快推進北方重工股份制改造和私募工作。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平台,加強質監公共檢測平台、中小企業服務平台建設,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質量管理服務和專業化公共服務。支持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建設,繼續鼓勵和支持企業建設總部與研發中心,促進產學研相結合,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化協作配套水平。三要不斷提高投融資能力和水平。不斷拓寬投融資渠道,為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成立金融服務機構,提高金融服務能力,積極創造條件引進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基金、擔保等機構,為企業融資、上市、增資擴產、市場開發等提供有效服務。四要增強國有資產運營能力。積極探索存量資產、文體場館、旅遊資源等國有資產管理新模式,進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國有資產處置等公共資源的交易機制和監管機制,不斷提高國有資產運營水平。
(五)繼續改善城鄉環境,不斷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
以承辦全運會賽事為契機,全面提升城鄉建設和管理水平,紮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鄉環境,提升城市品位。
一要繼續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實施一批城鄉道路、電力、熱力、燃氣、給排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繼續做好各項續建工程。完善交通設施體系和公共運輸網路建設,完成瀋陽站西廣場、長客西站交通樞紐等重要工程建設。配合捷運九號線開工建設做好相關配套工程。完成大堤路東段工程建設,連通三環路。爭取開工建設大堤路跨三環立交橋,做好中央大街跨渾河橋的規劃和相關準備工作。二要進一步加強生態建設。推進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和國家級生態城區建設。完成渾河西峽谷二期、細河U谷二期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大力實施城鄉綠化工程,規劃建設一批綠地廣場,完成三環、四環道路沿線綠化任務。繼續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做好工業“三廢”處理,推進集中供熱,推進中法環保生態園⑨建設,鼓勵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三要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不斷完善覆蓋城鄉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加大對各類違建和違規搶栽搶種的防控和執法力度。繼續提高精細化城管水平,規範沿街建築立面和牌匾,建設沈遼、沈新等一批標準化街路和精品街路。繼續完善道路交通設施建設,加強交通秩序和市容管理,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努力建設繁榮有序的城市環境。
(六)紮實推進民生工程,進一步增強全區人民的幸福感
堅持從民眾的現實需要出發,切實做好各項民生工作,讓全區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一要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確保教育投入法定增長,鞏固教育強區建設成果。繼續推動學前教育集約、多元、規範發展。做好義務教育再提升和高中教育標準化改造工作,推動城鄉教育協調發展。大力發展文體事業,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社區文體設施,結合城區改造進一步增加民眾休閒活動空間。確保中國工業博物館二期開館。做好全運會場館改造建設工程,保障賽事順利進行。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啟動建設開發區中心醫院,做好區精神衛生中心、大潘衛生院等醫療院所改造提升工程。不斷完善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探索多元化辦醫新方式,不斷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二要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加強就業創業服務工作,實現實名制就業2.3萬人。逐步提高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水平,加大困難民眾臨時救助和低保分類救助力度。鼓勵和推動養老事業發展,區福利院、養老中心等重點項目要按期投入使用。繼續做好全區無障礙設施、日間照料站和“陽光之家”等民生項目建設。不斷改善民眾居住條件,完成50個老舊小區改造,啟動實施“節能暖房⑩”工程、危房改造和維護工程,加強物業小區管理,做好21萬平方米政府補貼低價房建設。三要增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創新社會管理,不斷加強街道社區建設,繼續推行“一線工作法”,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全面提高社區服務水平。繼續完善農貿市場等便民服務設施。加強安全生產工作,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嚴防各類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消防安全及建築市場監管,對嚴重違法違規企業實行清退和禁入制度。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大力加強平安鐵西建設。堅持以化解社會矛盾為核心,注重從源頭上、根本上解決信訪問題,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七)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推動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是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要以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為重點,加快城鄉統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一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用好農業發展扶持資金,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成5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促進農業全面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積極推進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和專業化,重點支持發展都市農業⑪、設施農業⑫和高效特色農業⑬,扶持產業化龍頭企業,創建農村特色旅遊品牌。二要穩步推進土地使用權流轉。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權向農事龍頭企業、合作社組織和專業大戶流轉,促進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管理、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三要繼續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完善新城鎮建設規劃,加強農村道路、垃圾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新創建5個綠色村莊,3個清潔能源利用示範村。做好移村再建工作,新建安居住房23萬平方米,2000戶農民將搬入新居。
(八)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成為人民滿意政府
面對當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和繁重的工作任務,我們必須把政府自身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不斷提高科學研判能力和決策執行能力,腳踏實地,恪盡職守,規範高效,清正廉潔。
一要堅持依法行政,提高民主法制建設水平。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做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嚴格依法行政,不斷提高法治政府建設水平。二要進一步轉變職能,提高服務水平。緊緊圍繞打造最優軟環境,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努力實現辦事效率提速、政府服務提質、行政效能提升。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要敢於負責,勇於創新,提高公信力,保證執行力。三要加強監督,建設廉潔務實政府。加強對行政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規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權力運行。堅持源頭防範,完善監管機制,強化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監督審計,加強財政支出監管,確保資金高效合理使用。進一步加強機關建設,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發展激情,始終保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不斷開創政府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做好明年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對於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對於鐵西加快實現全面振興目標,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重大。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一心,拼搏奮進,為建設強大、幸福、生態文明的新鐵西而努力奮鬥!

〔注釋〕
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是指政府憑藉國家政治權力,以社會管理者身份籌集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主要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維持國家行政職能正常運轉、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完整的政府預算體系包括公共財政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以及社會保障預算。為了避免與預算體系中其他預算收入混淆,從2012年起各級政府一般預算收入改稱為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在口徑上與2011年以前的“一般預算收入”相同。
②濱河新城:規劃四至為東至三環,西至寶馬新城,北至沈遼路,南至渾河;規劃用地面積60平方公里。該區域功能定位為:充分利用渾河、細河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區位及交通優勢,建設集總部基地、科技研發、高端製造、公共服務、休閒娛樂等功能完整的新城區。
③寶馬新城:規劃四至為東至濱河新城,西至渾河三十街,北至灌渠,南至大堤路;規劃用地面積為4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為依託寶馬汽車產業發展,結合中德企業合作基地的建設,規劃建設成為一座集整車和零部件製造、汽車展示博覽、汽車旅遊、配套居住、商務商業等功能於一體的具有德國風情特色的新城區。
④“峰匯”大企業總部基地:該項目位於濱河新城規劃範圍內,占地6平方公里,是濱河新城項目的起步區和核心區,主要建設集居住、金融、企業總部、科技研發、娛樂生活為一體的大企業總部基地。
⑤中德企業合作基地:該基地是商務部在全國設立的第二個中德企業合作基地,位於濱河新城規劃範圍內,規劃建設中德技術工人培訓中心、商務活動中心、生活服務中心等。該基地將發揮寶馬汽車產業新城的帶動作用,推動我區與德國技術領先、生態環保的中小企業合作,吸引德企來區聚集發展。
⑥低效用地:國土資源部將土地用途、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築密度、土地產出率、人均用地等未達到相應要求,仍有調整利用空間的建設用地稱為低效用地。
⑦增減掛鈎:是指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若干擬整理復墾為耕地的農村建設用地地塊(即拆舊地塊)和擬用於城鎮建設的地塊(即建新地塊)等面積共同組成建新拆舊項目區(以下簡稱項目區),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復墾等措施,在保證項目區內各類土地面積平衡的基礎上,最終實現增加耕地有效面積,提高耕地質量,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用地,城鄉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的目標。
⑧雲計算:是指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路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路、伺服器、存儲、套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互動。提供資源的網路被稱為“雲”。目前,我區正在建設的有沈鼓集團、北方電腦公司合作的雲製造平台和暢通數據公司面向工業企業及外圍協作企業集群的供應鏈雲服務平台等項目。
⑨中法環保生態園:中法兩國在濱河新城區域規劃占地4平方公里的中法環保生態園,建設體現環保生態設計理念的總部、研發及商住項目,引進法國及歐洲先進節能、環保領域製造業企業建設生產基地。目前正在洽談法國施耐德東北區總部等項目。
⑩“節能暖房”工程:是住建部於2011年開始實施的一項惠民工程,是指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程。
⑪都市農業:是指地處都市延伸地帶,緊密依託並服務於都市的農業。它是大都市中、都市郊區和大都市經濟圈以內,以適應現代化都市生存與發展需要而形成的現代農業。都市農業是以生態綠色農業、觀光休閒農業、市場創匯農業、高科技現代農業為標誌,以農業高科技武裝的園藝化、設施化、工廠化生產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場需求為導向,融生產性、生活性和生態性於一體,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現代農業。
⑫設施農業:屬於高投入高產出,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使傳統農業逐步擺脫自然的束縛,走向現代工廠化農業、環境安全型農業生產、無毒農業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農產品打破傳統農業的季節性,實現農產品的反季節上市,進一步滿足多元化、多層次消費需求的有效方法。
⑬高效特色農業:從當地資源條件出發,以國內、國際市場為導向,實行生態農業與農業產業化相結合,輔之“設施農業”和“特色農業”,生產品種更多、數量更大、質量更優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符合標準的多系列質量安全農產品、食品,創造名、特、優品牌,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全面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