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知名校友,辦學歷史,源頭,合併,重建,升本,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社會服務,學術資源,所屬機構,合作交流,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優秀校友,獲得榮譽,
辦學歷史
源頭
1952年12月,時任水電總局局長
李銳向時任浙江省委書記江華提出成立浙江省水電局,又與華東教育部、浙江省政府和王醒(後為浙江省水電局長)商談培養水電專業人才建立水電學校等事。
1953年8月24日,燃料工業部以浙江省工業幹部學校為基礎,在保留浙江省工業幹部學校(歸浙江省工業廳領導,成立於1950年2月,1952年撤銷)機械、電機兩科基礎上成立杭州水力發電工程學校,校本部設在杭州通江橋(現杭州第五中學校址);10月26日,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
杭州水力發電學校,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四大水校之一,培養了一大批一五計畫建設者,在當時全國大中型水利和電力建設工地上,活躍著杭州水力發電學校畢業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業內人士將學校稱為“水電搖籃”。
1956年,隨著燃料工業部拆分為電力、石油、煤炭三個工業部,學校改由電力工業部領導,更名為電力工業部杭州水力發電學校。
1958年7月,學校下放給浙江省,並升格為浙江電力專科學校,屬於大專性質,由浙江省水利電力廳主管。
1956年8月,經浙江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建立浙江省杭州水利學校,由浙江省水利電力廳主管,校址設在杭州市慶春門外
華家池。
1960年4月25日,浙江省水利電力廳將浙江省杭州水利學校下放
錢塘江工程局領導。
合併
1960年開始,浙江省對中等專業(技術)學校進行較大規模的調整壓縮;同年9月,浙江電力專科學校中專部遷往浙江省
建德縣,與浙江省杭州水利學校、國家水利電力部建設總局下屬
新安江機電安裝技工學校合併,成立浙江水利電力學校,定址新安江汪家,由浙江省水利電力廳主管;在原杭州水力發電學校校址為主的基礎上(校址在杭州
文一路),大專部分同浙江機械專科學校(現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化工學院(現
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紡織專科學校(現
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大學(冶金系、地質系、土木系和煤炭系)部分專業和
杭州大學數理化三個系合併,成立杭州工學院。
1961年,正值國家三年
自然災害時期,杭州工學院被撤消,部分系科併入浙江大學,同時恢復浙江紡織專科學校,原杭州水力發電學校部分參與合併組建浙江水利電力學校。
1962年2月,浙江水利電力學校校產、師資、檔案全部併入浙江大學;同年5月,學校撤銷,校址改稱
浙江大學二分部。
重建
學校停辦後,浙江省水利建設事業出現後繼乏人的現象。
1975年,經浙江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浙江水利電力學校重建,定址杭州清泰門外。
1978年,更名為浙江水利水電學校。
1980年,浙江省水利廳決定建立浙江水利幹部學校,與浙江水利水電學校合署辦學。
198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校址暫設浙江水利水電學校內。(杭州杭海路、秋濤路)。
1995年,經濟與管理學院成立。
1999年,浙江省水利廳與
浙江工業大學簽訂合作辦學的協定書,要求擴大辦學規模、提高層次和浙江工業大學合作共建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2001年,浙江水利水電學校全部併入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
2001年6月,浙江傳媒學院東區規劃用地與浙江水利水電高專位於西區的下沙一期建設用地對換,取得浙江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最終於8月份成功對換。
2003年,整體遷入杭州
下沙校區;8月,成立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
2004年,被列入浙江省“升本”計畫,並按“升本”程式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審批。
2010年,國際教育交流學院成立。
2011年,與浙江省圍墾造地開發公司簽訂江東校區土地供地協定書;被列為浙江省省級教育改革項目試點高校;當選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和中國塑性工程學會理事。
升本
2013年4月,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為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為支持學校建設和發展,省人民政府承諾“今後五年(2013-2017年)內省財政共補助1.5億元,”以及省水利廳“在今後五年每年投入1000萬元以上資金。
2015年,獲第四屆“全國
文明單位”稱號(2017年12月,經過中央文明委嚴格複查,繼續保留“
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入選浙江省加強套用型建設試點
本科院校。
2016年,加入
CDIO聯盟理事單位;成立創業學院。
2017年,以優異成績通過學士學位授予權評審。
2018年,被列入浙江省套用型示範建設高校。
2019年8月,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與湖州市
南潯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將對接南潯區經濟社會發展,支持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和質量提升、社會進步、文化傳承與創新等;南潯區將在學校辦學空間拓展、辦學資金投入、人才激勵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學校建設高水平水利水電大學。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0年3月,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共建有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測繪與市政工程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信息工程與藝術設計學院、國際教育交流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1個教學院以及基礎教學部、社會科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與軍事教育部等3個教學部;本科專業29個,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和文學等5個學科門類。
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3月,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教職工740餘人,專任教師476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01人、占比19.7%,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6%,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4.87%。共有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水利職教名師8人,全國水利職教教學新星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浙江省一流學科帶頭人6人,省專業帶頭人21人,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培養人選15人,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1人,浙江省高校優秀教師3人,浙江省教學名師4人,浙江省教壇新秀4人,浙江省水利廳“325拔尖人才工程”9人,中華水文化專家委員會專家1人,有省級教學團隊2個,浙江省
五水共治技術服務團技術專家5人。
全國模範教師(1人):閆彥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先進工作者:丁明明
全國水利高等院校水利類專業帶頭人:董邑寧
全國水利職教名師(6人):高健、孫平、沈堅、劉學應、趙紅、張海波
全國水利職教教學新星(2人):郭曉梅、徐高歡
水利部水資源論證評審專家:陳曉東
浙江省優秀教師(2人):潘鐵軍、梁曦
浙江省高校優秀教師(1人):方貴盛
浙江省教學名師(4人):閆彥、王英華、李東風、梁曦
浙江省教壇新秀(5人):梁曦、王培風、方貴盛、僧德文、陳斌
浙江省水利廳“325拔尖人才工程”(9人):閆彥、高健、李東風、僧德文、於淑娟、胡其昌、馬申、李增芳、 歐劍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選(12人,名單不全):郭曉梅、張翠英、項春、陳斌、胡其昌、僧德文、方貴盛
省級教學團隊(2個):水利工程技術套用研究所(主持人:郭雪莽)、工商管理教學團隊(主持人:閆彥)
中華水文化專家委員會專家(1人):閆彥
中國水利學會青年科技工作委員會委員(1人):陳斌
浙江省五水共治技術服務團技術專家(5人):陳曉東、劉學應、歐劍、溫新麗、劉芳
姓名 | 擔任職務 | 個人簡介 |
| | |
舍列格 | 客座教授 | | |
| | |
彭積明 | | |
| | 全國海水淡化及水處理領域領軍人物,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浙江大學特聘教師,《 水處理技術》編委會副主任委員 |
榮守范 | | |
黃列群 | 客座教授 | |
ZAOUI Ali教授 | 客座教授 | 法國里爾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客座教授;2017年被聘為特殊二級教授(法國最高級別教授) |
Bruce Denby | 客座教授 | 法國皮埃爾和瑪麗居里大學教授、無聲語音通信的提出者、天津市“千人計畫”外國專家 |
| 外聘教授 | |
袁越 | 客座教授 | | |
參考資料: |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8月,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共有浙江省一流學科(B類)6個,與
武漢大學共建測繪學科、浙江省社會科學共建學科1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5個。
教學建設
截至2019年8月,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共有教育部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浙江省重點專業1個、浙江省優勢專業2個、浙江省新興特色專業4個、浙江省特色專業6個、全國水利高等職業教育示範專業5個、院級創新實驗中心1個;截止2011年,教育學會項目兩項,省級教改項目12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獲2017年高等學校水利類專業教學成果一等獎,省級教學成果獎12項。
近年來,學生獲省級及以上學科技能競賽獎503項,學生主持和參與的發明專利25項。《套用技術型人才軟硬技能並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獲2016年浙江省高教教學成果一等獎。共建成34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7個):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軟體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測繪工程、人力資源管理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1個):基於大數據的水資源最佳化配置關鍵技術研究創新團隊
校級創新實驗中心(1個):SWH-
CDIO水利創新實驗中心
截至2019年8月,建設有國家級
精品課程8門、省級精品課程28門;6部教材入選省普通高校“十三五”第二批新形態教材;出版教材96種,其中國家十五規劃和十一五規劃教材(主編)共16本、浙江省重點教材(主編)35本;全國高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示範課程1門;第一主編參與編寫“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14本。2016年,浙江水利水電學院7門課程入選
教育部第一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有效期為5年;兩門省級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全國高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示範課程(1門,首批):《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負責人:王麗)
浙江省首批精品線上開放課程:《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數字電子技術》
水利部國家規劃教材 |
序號 | 負責部門 | 教材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1 | | | 陳良堤主編、吳婉玲參編 | |
2 | 水利部 | | 王英華主編、陳曉東副主編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3 | 水利部 | | 鄭祖國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參考資料: |
國家十五規劃和十一五規劃教材(16本):
序號 | 教材名稱 | 主編 |
十五規劃 |
1 | | 王英華 |
2 | | 孫平 |
3 | | 陳良堤 |
十一五規劃 |
1 | | 徐麗娟 |
2 | | 岳國英 |
3 | | 孫平 |
4 | | 趙紅 |
5 | | 閆彥 |
6 | | 於鋒 |
7 | | 苗月季 |
8 | 水利學 | 郭雪莽 |
9 | | 王英華 |
10 | | 陳忠文 |
11 | | 劉吉來 |
12 | | 劉學應 |
13 | | 孫平 |
參考資料: |
第一主編編寫“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14本):
序號 | 書名 | 第一主編 | 出版單位 |
第一批 |
1 | 實用階梯英語跨文化交際(第二版) | 王催春 | |
2 | | 劉慶生 | |
3 | | 孫平 | |
4 | 電氣控制與PLC(第3版) |
5 | | 王麗 |
6 | | 劉吉來 | |
7 | | 高健 | |
8 | | 鄭曉丹 |
9 | 精密衝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 丁明明 |
10 | | 苗月季 | |
11 | 資料庫技術與套用項目化教程——SQL Server 2012 | 岳國英 |
12 | | 趙紅 | |
第二批 |
1 | | 劉學應 | |
2 | | 張英 |
參考資料: |
精品課程:
序號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
國家級(8門) |
1 | | 閆彥 |
2 | | 郭雪莽 |
3 | | 孫詠梅 |
4 | | 王英華 |
5 | Visualc#NET程式設計 | 梁曦 |
6 | | 鄭曉丹 |
7 | | 趙紅 |
8 | 農村水電站計算機監控技術 | 徐金壽 |
省級(28門,名單不全) |
1 | | 高健 |
2 | | 應英 |
3 | | 徐炳炎 |
4 | 電氣控制與PLC | 孫平 |
5 | | 鐘子健 |
6 | | 何文學 |
7 | | 高紅梅 |
8 | | 王鐵流 |
9 | | 趙玉鈴 |
10 | | 項春 |
11 | | 歐劍 |
12 | | 吳建玉 |
13 | | 李敏 |
14 | PRO/E三維數位化設計 | 方貴盛 |
15 | | 孫培峰 |
16 | | 劉學應 |
17 | | 符寧平 |
18 | Liunx作業系統套用技術 | 周志敏 |
19 | 地理信息系統(GIS) | 僧德文 |
20 | | 劉軍 |
21 | | 王培風 |
教育部第一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序號 | 名稱 | 負責人 |
1 | 企業管理
| 劉慶生
|
2 | 數字測圖技術
| 趙紅
|
3 | 水工建築物
| 王英華
|
4 | Visualc#.NET程式設計
| 梁曦
|
5 | 發電廠電氣部分
| 鄭曉丹
|
6 | 建築工程造價
| 孫詠梅
|
7 | 水電站 | 溫新麗
|
參考資料: |
截至2019年8月,共有校內實驗(實訓)室44個,校企共建校內實訓基地17個,學校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27個,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292個,其中通過省教育廳合格評估實訓基地12個,中央財政支持
實訓基地2個,省級示範性實訓基地4個,共同擁有華東地區最大的水利
河口試驗基地(與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共建共享實驗基地),與國家級高新區杭州
下沙管委會共建的“科創園”等實訓基地。
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2個):計算機套用技術實訓基地、先進制造實訓基地
省級示範性實踐教學基地(4個):水利工程綜合技能實訓基地、電力工程實訓基地、
工商管理實驗示範基地、軟體外包研發與實訓基地
截止2018年9月,學校設有大學生創業園和眾創空間,面積達2000平米;與中軟國際合作共同,在校內構建800平米的創新工廠和卓越開發者工作室。設立創新創業教育專項和科技競賽專項經費每年193萬,設立道冶、忠義等創新創業獎學金30萬。總共立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75項、省級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158項,各類技能競賽、學科競賽獲獎503項。近6年來,共有69項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獲得省級“
新苗人才”計畫立項,共獲得省級資助經費35.5萬元。2016年,學校當選省高校創業學院聯盟理事單位。2017年5月,申報的《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業導師培訓》獲批2017年浙江省創業導師培育工程省級培訓項目,賦予了學校對全省高校創業導師進行培訓的資格。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2019年10月,建有省財政重點資助實驗室43個,兩個研究機構:水利與海洋工程研究所(校級)、浙江省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省級);建有浙江省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共建
水利部農村水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3-2017 年獲省財政專項資金資助建設實驗室項目 17個,專項資金達 2507 萬元;2017 年申報水利專項資金項目,獲批 1022.81 萬元。
2015年11月,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成立水利結構與水資源配置等10個校級研究所。
2016年10月,學校關於要求批准設立“
曹娥江流域水文生態研究基地”和“
樂清水利電力研究基地”的請示獲得
浙江省水利廳的批覆。
2017年6月,與麗水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甌江流域生態水利研究基地”揭牌。
2019年11月,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分別與鄯善縣人民政府、縣水利局確定水利行業科研人才交流、西河壩東河壩測繪數據共享合作事宜並簽訂協定,這標誌著西北乾旱地區水資源配置研究基地在新疆鄯善縣掛牌建成。雙方在共建西北乾旱地區水資源配置研究基地,合作開展科技創新和科研項目成果轉化推廣、開展水利工程投融資研究工作以及人才培養引進、無人機測繪數據工作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浙江省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成立於2011年5月20日。
2015年,水文化研究所與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北京電影學院、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接
財政部、
廣電總局、
水利部重大水文化工程項目(26集“
中華治水故事” 動漫片),於2013年8月6日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十二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物的項目;2014年6月,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為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入庫項目,同年9月,獲得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入選由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組織開展的2016年“原動力”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項目,並於2016年10月參加法國
坎城電視節。2018年2月,《
中華治水故事》上榜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第三屆動漫獎最佳動漫作品。2019年12月,獲評國家廣電總局優秀節目。
2016年,浙江省委宣傳部、省治水辦、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文化研究所共同製作的《浙水千秋》電視動畫評述片,列為省委宣傳部2016年重要工作、浙江省文化精品扶持工程項目第十一批扶持項目。
研究所申報的《道光朝東西兩防海塘全紀》入選2015年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項目,並由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
2019年12月10日,浙江水文化研究院入選浙江新型高校智庫。
研究團隊完成了《詩韻浙江山水》、《浙江源頭山水文化》、《特色水教育題庫》、
浙江省圍墾局課題《浙江省低丘紅壤治理開發十三五規劃》等的編寫工作;完成的課題有浙江省水利廳《浙江水文化研究與實踐》、《浙江省水文化“十二五”規劃》、《浙江古堰壩文化研究》等;共同合作出版了水文化書籍:《浙江水文化》、《浙江八大水系》、《浙江河道記及圖說》、《
浙江通志·海塘卷》、《浙江通志·運河專志》、《浙江通志·運河卷》、《
中華水文化文集》、《
錢塘江潮詩詞集》等,出版教材《
浙江特色水教育》、《特色水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等數部,《浙江特色水教育研究與實踐》獲2010年
教育部中國教師基金會教育科研成果特等獎。承擔浙江省政府“傳承發展浙江優秀傳統文化行動計畫”重點項目;出版了相關書籍 10 餘部,部分被中國水利史典編委會作為精品圖書推薦。
承擔 2019 年浙江省兩大民生實事“美麗河湖”和“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建設”工程中的相關研究諮詢項目;承擔“建立麗水市中小水電產權交易中心”項目,直接推動了國內首箇中小水電產權交易中心正式開通運營。承擔的“浙江省農村飲用水工程財政扶持政策研究”項目經水利廳審查上報省領導,省政府專題會議以紀要的形式對課題成果予以採納,為浙江省在全國率先解決了農村安全飲用水問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杭州市林水局合作開展的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島湖配水工程投資及協調機制研究工作,為杭州千島湖配水工程籌建發揮了關鍵作用。承擔了一批諮詢項目,共提交諮詢報告 100 餘項,被省水利廳等各級水行政管理部門採納 40 餘項,獲國家領導人和省部級領導肯定性批示 10 余次,為政府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浙江河長學院2017年12月28日,中國首個河長學院——
浙江河長學院在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揭牌成立,浙江河長學院由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承辦,國家
水利部、省水利廳、省環保廳、省(治水辦)河長辦提供支持。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電力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土木與環境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浙江省農村水利水電資源配置與調控關鍵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省生態流域重點實驗室(培育)
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先進水利裝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省財政重點資助實驗室(43個,名單不全):水利工程基礎實驗室、電力工程實驗室、給排水實驗室、3S技術實驗室、先進制造技術實驗室、供應電技術實驗室、風力發電實驗室
校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5個):浙江水文化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五水共治協同創新中心、水環境立體感測網路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節水灌溉產品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水資源安全與高效利用協同創新中心
校級研究所(10個):水工結構與水資源配置研究所、土木工程施工研究所、市政工程研究所、機械工程研究所、農村水電及新能源套用技術研究所、管理科學研究所、計算機套用研究所、套用翻譯研究所、套用數學研究所、健康促進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止2019年8月,承擔各級各類科研和科技服務項目1000餘項,教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2項;承接各級各類橫向服務項目446項,契約額近億元。參與“五水共治”相關科研項目350餘項,總經費達2億元。公開發表高層次論文總計873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論文412篇,外文期刊30篇,四大檢索論文431篇。學校獲得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獎、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浙江省水利科技創新獎及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獎項共22項。近年來,學生獲省級及以上學科技能競賽獎503項,學生主持和參與的發明專利25項。《套用技術型人才軟硬技能並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獲2016年浙江省高教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6年,浙江水利水電學院主持了國家重大專項課題1項,立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承擔各類縱向項目60餘項,其中省部級項目19項。教師發表各類研究論文140餘篇,其中SCI、EI和一級期刊論文總計25篇。獲批各類專利200餘項,同比增加40.2%,其中發明專利27項。獲浙江省水利科技創新獎3項,,簽訂橫向契約40餘項,簽訂契約金額近1800萬元。
2017年,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簽訂橫向科技契約75項,到款1650萬元。獲授專利270項。獲得浙江省水利科技創新獎二等獎1項和三等獎2項;立項各類縱向項目5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項目18項。獲批各類專利27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31項。教師發表SCI、EI和一級期刊論文總計45篇。學生獲國家級、省級等各類獎項110餘項,承接科技服務項目100多個,實現繼續教育產值超1000萬元。
2018年5月,作為合作單位參與完成
浙江大學的《基於性能的不確定非線性系統分析與控制》項目獲得2017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9年3月,參與完成的“多水源多目標複雜原水調水系統運行調度關鍵技術及套用”獲2018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社會服務
2014年5月,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入選浙江省
五水共治技術支撐單位,和杭州原水股份集團共同簽訂開發合作協定,承擔
千島湖配水工程;承擔相關橫向課題133項,依託學校產學研企業承擔工程項目35項,項目契約額達1.5億元。
2016年8月,由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牽頭,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等單位共同承擔建設“浙江省水利科技創新服務平台(首期建設)”通過驗收,該平台面向全省企事業單位提供了400餘項諮詢服務,幫助企事業單位解決了60多項重大科技問題,培訓9700多人次,推廣技術30餘項;先後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特等獎等省部級及以上獎勵17項,獲得專利54項。
2018年1月,由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作為牽頭單位,聯合
浙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和浙江省水利發展規劃研究中心協作承擔的水利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浙江灘涂資源利用與保護關鍵技術研究”順利通過由水利部國科司主持的專家驗收。項目經費763.6萬元,其中專項經費564萬元,自籌199.6萬元。
項目成果在台州椒江河口南部生態促淤工程、溫州甌飛一期圍墾工程、蒼南縣江南海塗圍墾工程、紹興濱海產業集聚區等項目中得到了實際套用。
在
聯合國國際小水電中心的幫助和合作下,由學校研究提煉出的水能資源開發“浙江模式”等研究成果將積極套用到“
一帶一路”國家的水能開發建設中。
2013~2016年,學校參與有關國家水電人才培訓項目,合作培訓4批,共54人,這些人才分別來自於20多個
亞洲、
非洲的國家。
學校圍繞“五水共治”“剿滅劣Ⅴ類水”工作需要,以地方需求為導向,多批分點在地方增設全省水利專業技術人員暨水利幹部知識更新培訓班、全省水利施工監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培訓班、全省水利建設工程項目法人負責人培訓班、省防汛搶險和物資儲備管理技術培訓班等7類培訓班。過去五年,學校開展水利從業人員崗位和技術培訓超過2.6萬人次,平均每年完成約11000人次的培訓量;與
嘉興、
湖州、
台州、
寧波、
溫州、
金華等地區的水利企事業單位合作就河道修繕、清淤等“剿滅劣Ⅴ類水”新技術、新設備開展培訓;在原有6個職業技能培訓鑑定的基礎上,新增河道修防工等4個與治污水相關的工種技能鑑定。
學術資源
截至2018年9月,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圖書館紙質藏書總計29.44萬餘種,89萬餘冊,紙質期刊1100餘種,電子圖書200餘萬冊,電子期刊18500種,資料庫數十種,重點收藏水工建築、電力工程、電氣技術、經濟管理、工程機械、交通運輸、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專業書刊;並建有“浙江水利文獻中心”和“水利特藏文獻庫”。
截至2017年底,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圖書館建有資料庫28個,其中中文資料庫有中國知網期刊資料庫、中國優秀博碩論文資料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資料庫、萬方數據資源中的期刊論文資源全文子系統、學位論文子系統的部分、國研網、起點考試系統、冰果英語、超星學術視頻、讀秀知識庫、中國經濟信息網、中國資訊行和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資源、方正Apabi數字圖書、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萬方標準文獻資料庫、龍源人文期刊資料庫、全球產品樣本資料庫、墨香華文數字報紙、正保多媒體資料庫、環球英語就業培訓庫、軟體通視頻學習庫、超星數字圖書館和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外文資料庫有外文數字圖書館、Springerlink外文全文期刊庫、EBSCO全文資料庫等。此外,該校圖書館還與浙江省內80多所高校實現共享數字資源。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創刊於1987年,是
浙江省水利廳主管、浙江水利水電學院主辦的綜合性自然科學的技術類學術刊物;主要欄目有水文化研究、
水利水電工程、
河口與海岸工程、土木建築與環境工程、信息與自動化工程;該《學報》曾先後獲中國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中國學術期刊水利工程類核心期刊,被列入中國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名單,並被《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
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China Info)數位化期刊群》 等資料庫收錄,是《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及來源期刊。
在
武漢大學的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研究的水利水電技術學術期刊排名中,學報排第19位。2017年8月,學報入選《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計源期刊。2018年計量統計的期刊影響因子由2016年的0.104上升到0.484。2018年,入選《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來源期刊。
《套用技術教育》
《套用技術教育》以研究套用技術教育和套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為己任,大力推進套用技術教育理論研究,聚焦黨和國家有關高等教育和套用技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動態,追蹤理論界關於套用技術及關注熱點,介紹推廣國內外最新的實踐成果和優秀經驗,努力為套用技術本科院校建設服務。
所屬機構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所屬監理公司具有水利部甲級資質,成立於1993年,依託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的多學科綜合優勢,積極推動在水工、機電、金結、計算機自動化控制等方面開展科研合作與科技創新。其中錢塘江北岸險段標準海塘工程2002年創下浙江省水利工程首次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承接的溫州市甌飛一期圍墾工程,是中國單體最大的水利圍墾項目。
2016年9月,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所屬監理公司以516萬元中標南台頭泵站,12月23日,又以407萬元中標長山河泵站監理任務,囊括了嘉興南排(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的兩大重點泵站工程的監理契約。
2019年11月4日,校監理公司承監的台州市集聚區造地項目“台州東部新區啟動區塊吹填及軟基處理工程”榮獲2018-2019年度第二批國家優質工程獎。
合作交流
專科:
1979年,以浙江工學院(現
浙江工業大學)名義開始招收水電、水機普通教學大專班。
2018年,仙居縣淡竹鄉鄉政府協同仙居縣淡竹鄉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與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合作,成立浙江水利水電學院鄉村振興人才培養中心。
本科:
2017年3月,與尼爾森馬爾伯勒理工學院就兩校聯合舉辦
軟體工程本科合作項目事宜進行交流。
2017年暑期,將選派指定名額的優秀在校生前往紐西蘭尼爾森馬爾伯勒學院(NMIT) ,參加為期兩周的訪問學習。
根據學校與台灣
淡江大學簽署的交流協定,將於2017-2018學年開展赴台灣淡江大學交流生項目。
研究生:
2011年起,
河海大學在學校設立工程碩士教學基地,水利水電學院具體負責
水利工程領域、
農業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
2015年,開啟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3名教師聘為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2017年6月,
寧波大學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長顧耀東教授聘項春教授、沈國琴教授、王建軍副研究員為研究院兼職
碩士生導師。
2019年6月,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經管學院老師掛牌
浙江海洋大學兼任碩士研究生導師,聯合指導研究生,集兩校之優勢合作課題的同時能為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碩士點的申報奠定基礎。
2019年12月25日,與
寧夏大學簽署合作協定,雙方將在
土木工程、
機械工程、
水利工程三個學科聯合開展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擬於2020年實現首批碩士研究生的聯合培養。
2010年7月,與
阿里巴巴達成合作協定,共建阿里巴巴
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基地。同時,首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外貿人才培訓班”也正式開班。
2016年,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與樂清市水利電力總站共建樂清水利電力研究基地;與
長興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建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與浙江省
德清科技新城管委會(浙江省德清地理信息產業園)合作共建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德清地理信息小鎮學院與
泰瑞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泰瑞學院;與鴻翔控股集團共建鴻翔學院;與
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聚光科技學院”;與景寧畲族自治縣水利局合作建設“浙水院農村水電研究基地”。另外新增“甌江流域水利水電研究基地”、“雙林海綿城市實用技術研究基地”、“水下工程施工技術研究基地”、“技術研發中心”等多個校企、校地合作研究平台。
2016年10月20日,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與
浙江雙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浙江省首家省級產學研基地“水資源智慧管網工程技術中心”。
2017年7月,全球學習與測評發展中心(簡稱GLAD)行業英語授權考試中心授牌儀式在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舉行,意味著浙江省套用型本科院校的首個專業英語辭彙國際認證點在水院掛牌落戶。
2019年10月18日,中國水利水電出版傳媒集團華東分社在浙水院掛牌成立。中國水利水電出版傳媒集團將設定100萬元出版專項資金支持華東分社發展。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校標圖案設計以篆書“水”為形體參考,三個“S”構成的圖形展示“水”的韻律和運動美感,又形似正在茁壯成長的新苗,以表達學校作為育人場所的基本含義。
精神文化
博學、求實
釋義:博於問學,篤於務實;多學真知,多乾實事。
自強、務實、尚德、求真
自強,反映學校六十多年來坎坷辦學,艱苦奮鬥,不斷進取。
務實,與水利行業精神相銜接,反映水利人樸實無華的作風。
尚德,反映學校師生崇尚品德修養。
求真,體現工科院校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認真負責的態度。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之歌
作詞:代欣燕 作曲:楊清宇
潤物無聲的關懷,演繹著生命如歌的律動;
上善若水的追求,貫通了世代血脈的交融;
禹王不朽的傳承,灌溉著神州千年的安定。
前人偉岸的身影,書寫了天地人和的豪情。
我們博與問學,我們篤於務實。
以水育人,以文化人把振興中華的人才輸送。
我們勇於實踐,我們開拓創新。
自強務實尚德求真,汗水鑄就青春的圖騰,鑄就青春的圖騰。
我們博與問學,我們篤於務實。
啊啊啊啊……我們勇於實踐,我們開拓創新。
啊啊……汗水鑄就青春的圖騰,鑄就青春的圖騰。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
校長 | |
黨委副書記 | |
副校長 | |
副校級 | |
紀委書記 | 徐旭東 |
黨委委員 | 郭京、王偉英 |
參考資料: |
歷任領導
校名 | 姓名 | 任職時間 |
杭州水力發電學校 | 王士英 | 1953.8-1956.2 |
劉俊英 | 1956.2-1958.8 |
浙江省杭州水利學校 | 朱人元、陳康、趙鼎 | 1956.8-1960.9 |
浙江電力專科學校 | 劉俊英 | 1958.7-1960.9 |
浙江水利電力學校 | 劉桂 | 1960.9-1962.5 |
竺春林(副校長,主持工作) | 1978.6-1983.12 |
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 | 蔣緯 | 1984.1-1988.8 |
王經權 | 1988.8-1992.10 |
| 1992.12-2004.11 |
| 2004.11-2013.1 |
葉舟 | 2013.1-2013.9 |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 | 2013.9-2018.11 |
參考資料: |
校名 | 姓名 | 任職時間 |
杭州水力發電學校 | 王士英 | 1953.8-1958.8 |
浙江省杭州水利學校 | 朱人元、陳康、趙鼎 | 1956.8-1960.9 |
浙江電力專科學校 | 劉俊英 | 1958.7-1960.9 |
浙江水利電力學校 | 孫華峰 | 1960.9-1962.5 |
竺春林(副書記,主持工作) | 1978.6-1983.12 |
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 | 單克明 | 1984.1-1989.3 |
胡玉蘭 | 1989.3-1998.3 |
| 1999.5-2013.1 |
| 2013.1-2013.9 |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 符寧平 | 2013.9-2018.11 |
參考資料: |
優秀校友
胡建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歷任
浙江大學副校長,常務副校長,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執行主席、浙江大學科技戰略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顧問
龔丁:原
湖州水利局副局長、現任湖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正局級)
呂永江:原
紹興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防指成員;紹興市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現任紹興市供銷總社黨委委員、副主任
林孝悌:原
溫州市水利局局長、黨組書記,溫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溫州市治水辦主任。現任溫州市第十一屆市委委員,
溫州銀行總行黨委書記
周定炎:原
杭州市林業水利局局長、黨委書記;現任杭州市政協經濟和農業農村委員會主任
洪勇華:原麗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現任麗水生態產業集聚區(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裘江海:歷任
浙江省圍墾局局長、浙江省水電中心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浙江省水利廳二級巡視員
朱鴻瑞:寧波水利水電勘察設計室副主任,水利局辦公室副主任、主任,水利局副巡視員
葛揚安:曾任杭州市
富陽區副區長;富陽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兼黨組書記;中國國內旅遊協會理事;中國管理科學院廣東分院客座研究員,世界華人交流協會會員、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等職
梅金培:浙江大學電工廠副廠長
周建英:杭州市
桐廬縣副縣長、助理工程師、縣紅十字會會長
童小威:杭州市
淳安縣副縣長、縣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
陳明迪:原台州市
玉環縣副縣長、統戰部長;現玉環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長、政協副主席
沈榮根:原
紹興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紹興市交通運輸局調研員、市政協常委、民進紹興市副主委,主持起草編寫了國家行業標準《城鎮供水管網搶修技術規程》;現任紹興市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副主任
邵志平:義烏市水務局總工程師
周先苗:歷任
溫嶺市市長、市委書記;
台州市市委統戰部部長,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台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19年8月,當選台州市總工會主席。
陳列:浙江華電烏溪江水力發電廠(被譽為“中國水電建設的搖籃”)
廠長
黃金錫:歷任永嘉縣岩頭鎮人民政府黨委副書記、鎮長、黨委書記;現任浙江省
永嘉縣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高級工程師。
盛婉珠:歷任武漢電力學校教師、教研組組長、講師
金林生: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金華市硬筆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等
包國權:原溫州繼電器廠總工、副廠長,現為溫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西瓜JUN:本名馮海軍,電氣工程學院2015屆畢業生,著名歌手。
何志鋒: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尚格集團董事長、株洲浙江商會會長、浙江省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金華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2013年5月,捐贈500萬元支持學校繼續發展。
王文成:原水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
河海大學客座教授、寧波市人大代表
陳永勝:浙江電力成套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浙江省輸配電設備行業協會副會長
何志鋒:浙江大禹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
金華市青年企業家協會長
林道冶:機械87-10班,浙水股份董事長
陳永勝:杭州新世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阿拉爾新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省輸配電設備行業協會副會長
董最紅:浙江最紅控股集團董事長、中國包裝聯合會紙製品委員會副主任、
浙江大學特聘講師
鄭春明:原麗水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董事、總經理職務;現任麗水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王掌權:浙江省圍海建設集團董事長
王春亞:浙江圍海控股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稱號
姜忠義:溫州忠義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曾被推選為中共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溫州市優秀共產黨員,連續三年被評為溫州市優秀企業家
樓慶生:浙江雲廈集團董事長
李建設:博士生導師、第六屆亞洲運動生物力學學會主席
林定夷: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國家自然辯證法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方法論專業委員會委員,《自然辯證法研究》通信編委,《科學.技術與辯證法》雜誌編委,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授
奕永慶:寧波市人大代表、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勞動模範、浙江新農村建設帶頭人、餘姚市水利局高級工程師,獲國際節水技術獎(2014年全球唯一獲獎者)、2015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劉梁劍:1989級電氣16班校友、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副系主任;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助理
周紀良:歷任上海水電技工學校教員,水電部第四工程局中心機械廠主任工程師
孫鴻秉:廣西電機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專委會副主任、電力部水力發電機標委會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茹萬鈞:上海水工機械廠高級工程師,著有論文《大型工件曲線廻轉面加工》,被評為解決了冷加工學科中世界性難題
馬啟祥:先後獲得一項“國家進步二等獎”、一項水利部“進步一等獎”等;先後被評為“水利部節水灌溉先進工作者”、全國微灌學組先進工作者“等
戴傳芳: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湖北宜昌葛洲壩電站總隊司令部總工程師、重慶市勞動模範
馬運龍:
三峽水利電力物資公司總經理,三峽工程施工指揮部副指揮長,曾接受中央電視台的現場採訪
蔣能定:曾任中南院機電處副處長、中南諮詢公司副總經理(正處級)、高級工程師
馬孝騫: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華北電力設計院副總工程師
呂樟順:高級工程師,水電部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任職,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個人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戴自方: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獲水電部科技一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獎勵
汪雲祥: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升船機設計專家,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國電力科學技術二等獎等
曹正驊:高級工程師,獲水電部金獎
錢武超: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航天部二等獎,被航天部授予“發展航天事業貢獻突出”一等功,航天部年度獎,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葉招發: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電力工業部一等獎、電力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楊國興:獲陝西省科學大會獎、國家設計金獎
章豐明:浙江省首屆錢江技能大獎獲得者,也是唯一一名女性獲得者
李超英: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高級工程師,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訪問學者
鄭海軍:
青山水庫管理處處長,參與的青山水庫科研成果獲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羅霞: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獲得榮譽
2015年2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