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簡稱“浙理工”,是一所以工為主,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理、工、文、經、管、法、藝術、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學校坐落於“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歷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2.0”、國家“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浙江理工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7年杭州知府林啟為實現其實業救國、教育救國而創辦的浙江蠶學館,是中國最早創辦的新學教育機構之一。195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國務院定名為浙江絲綢工學院,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浙江工程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浙江理工大學。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等三個學科保持全球ESI排名前1%。

截至2019年2月,學校占地面積2100餘畝。下設17個學院(教研部),舉辦1所獨立學院,有本科專業65個;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專業學位類別10種,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7000餘人,其中研究生3800餘人、留學生400餘人;教職工2000餘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880餘人,正高職稱270餘人。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0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 主管部門:浙江省
  • 學校官網http://www.zstu.edu.cn
  • 中文名:浙江理工大學
  • 外文名: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 簡稱:浙理工(ZSTU)
  • 創辦時間:1897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理工類
  • 屬性:省屬重點建設大學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2.0
  • 現任領導:校長:陳文興
    黨委書記:吳鋒民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
  • 院系設定:理學院、材料與紡織學院、服裝學院、機械與自動控制學院等
  • 校訓:厚德致遠·博學敦行
  • 校歌:《浙江理工大學校歌
  • 校慶日:每年10月最後一周的周日
  • 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2號大街928號
  • 院校代碼:10338
  • 主要獎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6項(截至2016年)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截至2016年)
  • 知名校友朱新予史量才都錦生郭帥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合作交流,社會評價,學術研究,研究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校園文化,校徽,校訓,校風,校歌,現任領導,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8月,杭州知府林啟在西子湖畔金沙港關帝廟和怡賢王祠附近(現曲院風荷公園內)創辦蠶學館,揭開了中國近代紡織絲綢教育的帷幕。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新任浙江巡撫增韞因蠶學館辦學卓有成效,奏請清廷改校名為“浙江高等蠶桑學堂”並獲御準。
辛亥革命後,1912年學校改名為浙江省高等蠶桑學校。
1913年,學校改名為浙江省立甲種蠶業學校。
1926年,學校更名為浙江省立蠶桑科職業。
1927年,從五年級起分設制絲、養蠶兩專業,並開始招收女生,實行男女同校。
1928年,學校又改稱為浙江省高級蠶桑科中學。
1934年,改名為浙江省立杭州蠶絲職業學校,直到1949年。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學校易地十處,由浙西、浙東到浙南,歷盡艱辛,但師生同仇敵愾,團結抗日,堅持上課。
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是年12月,學校搬回杭州,1946年春、秋兩季繼續招新生。
1949年5月,杭州解放。
1950年,學校在蕭山坎山設立分部。
1952年春,根據中央政務院關於整頓和發展中等技術教育、實行專業化辦學的指示,蠶絲職業學校制絲部分成為浙江制絲技術學校,蠶絲職業學校蠶桑部分與國立湖州高級蠶桑學校合併成立浙江蠶桑技術學校。
同年底浙江制絲技術學校改名為杭州紡織工業學校,原浙江工業幹部學校的的紡織科也同時併入。
1953年夏,浙江工人技術學校併入杭州紡織工業學校。
1958年,在杭州紡織工業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了浙江紡織專科學校。
1959年,絲工和絲織兩專業開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60年,浙江紡織專科學校與浙江大學的部分系科及電專、機專等校合併成立杭州工學院。
1961年,杭州工學院被撤消,部分系科併入浙江大學,同時恢復浙江紡織專科學校,學制為四年制本科。
1962年,學校改名為浙江絲綢專科學校。
1964年,國務院批准定名為浙江絲綢工學院。
“文革”十年動亂,學校兩遷校址,受到嚴重的干擾破壞。1970年,學院被下放,改為杭州工業學校。
1975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浙江絲綢工學院,歸浙江省領導。
粉碎“四人幫”,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學校經過調整、充實,各個方面都呈現一派新氣象。1979年,學校開始招收研究生,並先後開設了藝術類和經濟類等專業。
1980年,學校成立中國第一個絲綢史研究室。
1984年,學校改由中國絲綢總公司領導。
1987年1月,學校隸屬關係改由紡織工業部(後為紡織總會)領導。
1997年10月26日,學校舉行建校一百周年慶祝儀式。
1998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隸屬關係由原紡織部直屬改由中央和浙江省共建共管,以浙江省管理為主。
1999年5月8日,經教育部批准,浙江絲綢工學院更名為浙江工程學院
2004年5月17日,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浙江理工大學。
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獲得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
2011年,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實施高校。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5年2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項目落戶紹興市上虞區開發區濱海新城。
2016年10月10日,浙江理工大學與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建浙江理工大學餘杭國際校區暨杭州國際時尚學院,該校區計畫分兩期實施建設,其中,一期建設用地500畝,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建成後可招收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等,學生規模達5000人。
2017年,學校入選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同年,甌海區人民政府與浙江理工大學共建“浙江理工大學甌海研究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9年2月,學校下設17個學院(教研部),舉辦1所獨立學院,有本科專業62個。學院名單如下:
浙江理工大學信息學院
浙江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醫藥學院
浙江理工大學體育教研部、軍訓工作部
獨立學院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2月,擁有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6個獨立設定的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共6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並可授予工程碩士(含13個工程碩士領域)、藝術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套用心理碩士和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擁有授予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學位資格。擁有1個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級學科、3個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級)學科、1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1個省高校重點學科,省一流學科A類6個,一流學科B類7個。
截至2019年2月,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的學科: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
浙江理工大學重點學科一覽表
類別
學科名稱
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級學科
紡織科學與工程
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學科
生物學
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學科
機械工程
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學科
化學工程與技術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套用經濟學
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
企業管理
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
設計學
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
套用數學
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
凝聚態物理
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
植物學
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
流體機械及工程
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
計算機套用技術
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
材料學
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
岩土工程
學術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
紡織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學術型一級學科碩士點(18個)
生物學
數學
化學
生態學
軟體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紡織科學與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
機械工程
統計學
套用心理學
美術學
設計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馬克思主義理論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藝術學理論
套用經濟學
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
機械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2月,有教職工2000餘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890餘人,正高職稱270餘人。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7個,省重點文化創新團隊1個,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人,國家“千人計畫”1人,國家“外專千人計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5人;省特級專家1人,省“千人計畫”4人,省高校“錢江學者”特聘教授11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9人,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入選者64人(其中包括重點資助10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6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30人。

教學建設

截至2019年2月,擁有4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5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1門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7本“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
動畫、紡織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藝術設計、電子信息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3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工業設計
教育部綜合改革項目專業(1個)
紡織工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
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服裝實驗教學中心
浙江理工大學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名單(2個)
建設單位名稱
共建學校
寧波雅戈爾西服有限公司
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正特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理工大學
國家精品課程(5門):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成衣工藝學、時裝工業導論、基礎設計、紡織品CAD
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門):C語言程式設計、服裝立體造型設計基礎

合作交流

浙江理工大學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時裝技術學院合作舉辦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教育項目。

社會評價

2016 年全國授權發明專利量前50名高校中,排名第40位。
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理工大學
軟科2017“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第97位。
2017年“中國大學文化影響力排行榜”中排名第61位。
“2017中國大陸最具創新力大學百強榜”中,浙江理工大學排名第81位。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截至2019年2月,擁有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省級工程實驗室,2個省級(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浙江省文化廳重點研究基地,1個浙江現代革命歷史文化研究基地;擁有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
先進紡織材料與製備技術
文化部重點實驗室
絲綢文化傳承與產品設計數位化技術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
現代紡織裝備技術、生態染整技術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
AATCC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
紡織纖維材料與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
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
浙江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
絲纖維材料和加工技術研究實驗室、現代紡織裝備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現代紡織裝備技術重點實驗室、省基因治療研究中心、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省公共科技條件平台、絲綢創新平台等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2月,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6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魯迅文學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近五年獲得省部級獎勵160餘項。
2004年,陳文興團隊的“絲膠蛋白質結構調控及提高生絲產、質量新技術”課題首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7年1月9日,浙江理工大學校長陳文興團隊與浙江古纖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揚州惠通化工技術有限公司積十餘年之功研發的“管外降膜式液相增黏反應器創製及熔體直紡滌綸工業絲新技術”項目,榮獲201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浙江理工大學雜誌社創立於2011年,是一個集期刊編輯、管理、經營、出版和期刊研究於一體的校直屬單位。擁有《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現代紡織技術》《絲綢》3本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期刊,並承擔《中國絲綢年鑑》的編輯出版工作。
《浙江理工大學學報》創刊於1979年,雙月刊,ISSN 1673-3851,CN 33-1338/TS。該刊曾連續兩次入選中文核心期刊(紡織類),並首批進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樣本期刊。先後被中國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位化期刊群、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紡織文摘等收錄,並作為長期文獻源。
《現代紡織技術》創刊於1985年,雙月刊,ISSN 1009-265X,CN 33-1249/TS。該刊是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省紡織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性科技期刊。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位化期刊群》,是中國科技論文線上源期刊。
《絲綢》創刊於1956年,月刊,ISSN 1001-7003,CN 33-1122/TS。該刊是絲綢行業內 發行量大且最具權威性的科技期刊,2011年繼續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和國家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絲綢年鑑》ISSN 1671-2099,CN 11-4700/Z。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由國家繭絲綢協調辦公室支持、中國絲綢協會主辦,浙江理工大學聯辦,《中國絲綢年鑑》編輯部編輯出版的行業性、資料性實用工具書刊,同時具有國家繭絲綢行業公報和繭絲綢行業編年史的性質。
● 館藏資源
截至2019年2月,浙江理工大學圖書館已擁有各類藏書330餘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80餘萬冊、44萬種;訂閱紙質報刊2352種,其中中文期刊1839種,外文期刊364種,報紙149種;非紙質圖書資料總計150餘萬冊;電子資料庫67種,其中中文資料庫28種,外文資料庫39種。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SciFinder、Springer、Elsevier、IEL、Ei、Wiley等主要資料庫均已配備,另有共建共享資料庫50餘個。

校園文化

校徽

1、校徽以校名英文縮寫的首字母“Z”為基本骨架和第一識別元素,簡潔的圖形同時明確包含中文“工”字,點名“浙江理工大學”。“1897”數字組,表示學校誕生於1897年。
浙江理工大學校徽浙江理工大學校徽
2、 校徽將字母“Z”的第一筆劃處理成展翅飛翔的翅膀、象徵學校在新世紀的飛速發展和勇往直前,同時中間的筆劃更象徵“1”字,體現學校力創中國一流的高等學府的信心。
3、 標誌色彩採用深翠綠色和天藍色組合。深翠綠色象徵健康的環境和知識的廣袤大地,天藍色象徵翱翔的天空和無限希望,兩色的組合的視覺效果清新靚麗,充滿希望和激情。
4、 標誌整體造型飽滿、富於動感,既具有學校作為教育機構的穩健、嚴肅形象,又展現了團結、進取、熱情的時代精神,具有極強的識別性,以表達新世紀學校的新形象。

校訓

厚德致遠,博學敦行
“厚德”,猶言大德,引自《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借指人事,是謂厚德育人。德,乃立身之本。《論語·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一直高度重視德育,將其作為教育的首要任務。
浙江理工大學校訓浙江理工大學校訓
“致遠”,謂人的志向遠大,才幹卓越,能擔負重任而行於遠方。引自諸葛亮的《戒子篇》:“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博學”,意指廣泛地學習,通今博古,學識淵博。引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敦行”,猶言篤行,意指切實履行,專心實行。引自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中的“敦行不倦,持善不厭”。又《逸周書·小明武》:“敦行王法。”《荀子·儒效》:“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此語要求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施展才華,做到知行合一。
校訓從“德、志、學、行”四個方面對該校的教育理念和內涵進行了闡述,要求師生重視道德修養,樹立遠大志向,勤奮學習,博採眾長,純厚樸實,身體力行。

校風

求是篤實
求,意為探索、尋取;是,意為事物的真相和發展的規律;篤,意為純一、專一;實,堅實、實在。篤實,指純厚樸實,忠誠專一。
浙江理工大學校風浙江理工大學校風
1897年4月,杭州知府林啟(字迪臣)創辦蠶學館,“以培養人才為第一義,以講求實學為第一義”,倡導“求是篤實”,教育學生勤奮學習,踏實工作,學以致用,講求實效,首開篤實之風氣。故國學大師羅振玉在《杭州蠶學館成績記》中,就稱讚蠶學館的學生嵇侃“堅苦篤實”。林啟一生推崇“求是”,力主“篤實”,他將所創辦的書院(即浙江大學的前身)命名為“求是書院”,選拔的學生要求“行誼篤實,文理優長”等,顯示了他的價值取向。並且,他在守杭期間自己也身體力行,故杭州市民稱他“守正不阿,精明篤實”。

校歌

【作詞:清松張建宏 作曲:孟可
西子湖,美天下,
浙江理工大學校歌浙江理工大學校歌
金沙港,誦風雅。
篳路襤褸,先賢創業流芳韻
薪火相傳,文脈悠遠綻新葩。
絲路花雨,翩翩霓裳飛天舞,
奼紫嫣紅,巍巍學府景更佳。
究於理,成於工,
育英才,澤萬家。
厚德致遠,自強不息長求索,
博學敦行,敢為人先意氣發。
融通古今,代代俊彥競風流,
薈萃中外,片片雲錦接天涯。
[副歌]
跨越歷史的滄桑,
奏響時代的樂章。
宏圖絢麗,雄風浩蕩,
放飛夢想,光耀中華!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校長
黨委副書記
金瑾如、程 剛
黨委委員
郜正榮、陳文興、陳建勇、金瑾如、徐志平、程剛、孫旭東
副校長
陳建勇郜正榮杜時貴、王劍俊
紀委書記
孫旭東
校長助理
陸愛華
參考資料:

知名校友

朱新予,中國傑出的絲綢專家、教育家。
史量才,愛國實業家,《申報》老闆,華人中的第一個大亨。
鄭辟疆,蠶絲教育家和革命家。
陳石民,第一屆杭州市政協常委,市民革宣傳處處長。
吳先清,職業革命家。
夏衍,畢業於浙江省立甲種工業學校(浙江理工大學前身),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中國著名文學、電影、戲劇作家,文藝評論家、文學藝術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
沈西苓,電影、戲劇藝術家。
謝麗娟,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
王元珞,中國綠色能源有限公司CEO、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副會長、浙江省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副會長、浙江省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高級經濟師、杭州錦江集團總經理,浙江理工大學第七屆理事會副會長。
王立,湖州市政府辦公室供應處處長
呂齊鳴,寧波市貿易局黨工委書記、貿易局局長,校友總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寧波校友會會長。
邱夷平,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院長
陳雅芬,寧波大學人事處副處長,校友總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寧波校友會秘書長。
趙豐,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校友總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
胡堅,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葉海燕,台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台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滕勇,杭州市江乾區委書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