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國,朝鮮半島,日本,蒙古,地理,位置和地形,氣候,洋流,河湖,動植物群,國家及地區,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蒙古國,人口民族,國際關係,內部戰爭,航海時代交流,經濟,現代化與國家,中國,朝鮮族,和族,蒙古族,總結,當代政經趨勢,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蒙古國,東亞共同體,定義,概要,成員國,提出,構想爭議,贊成的意見,反對的意見,
歷史 中國 主條目:中國
自距今約4千年前的
上古時代 以來,由發源於
黃河流域 (
中原 )的華夏文明所建立的國家,即為本區最主要的權威。在
古代中國 較強盛的時期創建的
政權 如
漢朝 和
唐朝 ,華夏與周邊各
遊牧 或定居民族經常通過建立
朝貢 關係,互通有無;有時則以武力加以鎮壓或征服。
歷史上的中國 古代
華夏 的疆土在前3世紀至前1世紀間往南方及西北方大幅擴張,然後3世紀、13-14世紀、17世紀時,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契丹族、女真族建立的遼金和蒙古族、滿族南下建立了元清等幾個少數民族王朝。
朝鮮半島 公元前5千年進入新石器時代,公元前10世紀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到了公元前4世紀進入鐵器時代。公元前194年燕人
衛滿 推翻
古朝鮮 準王,國號仍稱“朝鮮”,
司馬遷 史記中記載的就是
衛滿朝鮮 。
西漢 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東征朝鮮,設立
漢四郡 ,此後“朝鮮”一詞長期消失在華夏典籍中。公元4世紀以後,
高句麗 在
鴨綠江 流域興起,兼併北部的各部落國家及漢四郡。在南部,
百濟 消滅了
馬韓 54國。
辰韓 也由12國合併為新羅。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
新羅 、百濟三國鼎立時期,史稱“三國時代”。
日本 發源於今日日本
本州 中部地區的和族,在約5世紀時,於今日的
近畿 一帶建立起一強大的王國;和人朝廷一面仿效古代中國的
中央集權 體制,一面以武力征服島內其他的民族,逐漸發展成統治日本諸島的
帝國 。
日本戰國時代 蒙古 早期蒙古是各突厥蒙古民族遊牧地區,成吉思汗1206年統一各部從此蒙古各草原民族一律稱為蒙古,現代蒙古國1921年從當時的中國獨立。
地理 經緯度定位:4°N~53°N 73°E~150°E
東亞地理位置 地形:西高東低。
典型的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特別是稻穀的生長;瀕臨太平洋,漁業資源豐富(西太平洋
漁場 是世界主要漁場之一),多天然良港,利於漁業和對外經濟的發展;水力資源豐富。
東亞大陸的邊緣,地質條件複雜,多山,且多
火山 、地震。夏秋季節常受
颱風 侵襲。
東部:臨海,
海岸線 曲折,多島嶼和半島;地形:多平原、丘陵。
西部:遠離海洋;地形:多高原、山地。
這種東西地形的差異導致了地勢西高東低,大河多自西向東,流入太平洋。
東亞面積約1170萬平方千米。人口16億人。地勢西高東低,分四個階梯。中國西南部和印度次大陸的北部地區有被稱為“
世界屋脊 ”的
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東南半部為
季風區 ,屬溫帶闊葉林氣候和亞熱帶森林氣候;西北部屬大陸性溫帶草原、
沙漠氣候 ;西南部屬山地高原氣候。5-10月東部沿海受颱風影響。
礦物資源以煤、鐵、石油、銅、銻、鎢、鉬、金、
菱鎂礦 、石墨等最豐富。東亞是稻、薯蕷、
糜子 、蕎麥、大豆、苧麻、茶、油桐、漆樹、柑橘、
桂圓 、荔枝、人參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
所產稻穀占世界稻穀總產量40%以上,茶葉占世界總產量25%以上,大豆占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
油菜籽 、
蠶絲 等的產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位置和地形 東亞地區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總面積約12,500,000平方公
里,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9%。地形西高東低,在傳統上有三級階梯之分:第一級為
青藏高原 ,該處海拔一般達4000米以上;第二級為一系列的盆地和高原;第三級為平原、丘陵和一些海島。
東亞地形 氣候 東亞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典型的地區,其特點是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濕潤,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
由於東亞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東部,面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海陸熱力差異 很大,從而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
東亞西部地處
亞歐大陸 內部,距離海洋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從而形成降水較少,年較差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並且這一氣候區由於東西部距離海洋的遠近差異很大,從而東西部氣候差異也是十分明顯。
東亞地區由於地形複雜,地勢起伏較大,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最為突出,形成了獨特的高原高山氣候。
東部沿海地區季風氣候顯著,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亞熱帶、
溫帶季風氣候 區,即東亞季風區,氣候濕潤溫和;西部內陸地區
溫帶大陸性氣候 典型,屬乾旱、半乾旱氣候區;青藏高原地區為
高地氣候 區。
洋流 主要洋流有黑潮(日本暖流)和親潮(千島寒流)。
河湖 動植物群 日本和華夏比鄰接的
西伯利亞 和中亞地區溫暖潮濕,原有豐富的溫帶針葉林、闊葉林和混合林,由於人口密集的低地和河谷地區已轉為農業和城市用途,現在大多在山區才有森林。
冰河時代 的冰川作用對東亞的影響不大。從日本和華夏南部
古北界 的溫帶森林,到
東洋界 的亞熱帶和熱帶森林,營造出東亞豐富多樣的
植物群 和
動物群 。華夏西南部的山區被列為全世界
生物多樣性熱點 地區之一,例如
喜馬拉雅山 含有世界上約8%的鳥類。在東南亞,緬甸北部和華夏南部高山山脈形成古北界植物群和動物群的舌部區。孤立的
天空島 存在於南至緬甸中部,北越南和台灣省的高山。
國家及地區 中國 (含香港、澳門、台灣)
中國幅員遼闊,跨緯度較廣,距海遠近差距較大,加之地勢高低不同,地形類型及
山脈走向 多樣,因而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從氣候類型上看,東部屬季風氣候(又可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和
熱帶季風氣候 ),西北部屬
溫帶大陸性氣候 ,青藏高原屬高寒氣候。從溫度帶劃分看,有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
寒溫帶 和青藏高原區。從乾濕地區劃分看,有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之分。而且同一個溫度帶內,可含有不同的乾濕區;同一個乾濕地區中又含有不同的溫度帶。因此在相同的氣候類型中,也會有熱量與乾濕程度的差異。地形的複雜多樣,也使氣候更具複雜多樣性。
季風氣候顯著。中國的氣候具有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的
季風氣候特徵 。由於中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
亞歐大陸 東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較近,因之氣候受大陸、大洋的影響非常顯著。冬季盛行從大陸吹向海洋的偏北風,夏季盛行從海洋吹向陸地的偏南風。冬季風產生於亞洲內陸,性質寒冷、乾燥、在其影響下,中國大部地區冬季普遍降水少,氣溫低,北方更為突出。夏季風來自東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質溫暖、濕潤、在其影響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熱同季。
中國氣候雖然有許多方面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國災害性天氣頻繁多發,對中國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響,其中旱災、洪災、寒潮、颱風等是對中國影響較大的主要災害性天氣。中國的旱澇災害平均每年發生一次,北方以旱災居多,南方則旱澇災害均有發生。在夏秋季節,中國東南沿海常常受到
熱帶風暴 —颱風的侵襲。颱風(熱帶風暴發展到特彆強烈時稱為颱風)以6—9月最為頻繁。在中國的秋冬季節,來自蒙古、
西伯利亞 的冷空氣不斷南下,冷空氣特彆強烈時,氣溫驟降,出現寒潮。寒潮可造成低溫、大風、沙暴、霜凍等災害。
中國大陸的對外貿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由於政治因素,與西方國家之間的貿易幾近斷絕;在與美蘇關係均不良好的時期,由於取得先進技術的管道受限,中國的
工業現代化 進程相當緩慢。然而,自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在外來技術和資金投資的刺激和帶動下,經濟發展日益活絡,生產技術也得以加速進步。這段時期投入中國大陸的外資主要來自美國、日本、韓國、中國港澳台地區(包含來自各地的轉投資)等地;隨著外資的湧入及產業的興盛,
珠江三角洲 、
長江三角洲 及其它東部沿海一帶等經濟開放區域以及內陸部分城市迅速發展成高度資本化、工業化的地區。
1990年代以來,由於全球產業分工造成的
規模經濟 優勢,使得中國在世界貿易體系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中國產業以生產出口導向的製品為主,至2010年時中國大陸的總體
國內生產毛額 已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此外,日益蓬勃的營
建業 和國內市場,也使得中國大陸成為世界原物料、能源等的主要進口國。2001年被接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誌著中國大陸經貿發展與世界主流體系更為緊密結合的趨勢。
另一方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 與
俄羅斯 在軍事武器、能源、工業器械、日用品等方面的貿易關係十分密切。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
哈薩克 、
烏茲別克 、
吉爾吉斯 和
塔吉克 共六國組成
上海合作組織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以及中俄合作構築東北亞天然氣管線的動作,可以看出中國大陸在正面迎接來自西方的
資本主義 全球化之際,亦相當重視經營區域性的戰略夥伴以及能源安全布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在港英時期,香港發展成一個世界商業、金融活動匯集的國際要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香港順勢成為中國大陸迎接外來投資,以及原物料產品轉運的最主要視窗;隨著香港與中國大陸的經濟整合,
珠江三角洲 地區乃被帶動而發展成中國大陸另外一個產業高度開發的地區。香港當前的經濟活動以
航運 、物流、金融、旅遊和
服務業 為主,並開始致力於高科技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 另一個較早國際化的城市澳門,經濟亦屬發達之列,經濟以旅遊和服務業為主。
由於上述各國在現代化轉型中取得成功,本區域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重要性正日益提升。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取得戰略和經貿大國的地位,日本在經貿和科技方面占有領先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也都在世界經貿體系中爭得一席之地;此外,上述幾個經濟體間的分工合作和貿易整合,更在
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等國際組織的框架下日趨緊密。依此趨勢,
二十一世紀 的東亞,有成為世界一個新經貿核心的潛力。
然而在廣泛採取經貿合作的同時,區域內幾個國家之間依然存在相當程度的政治歧見,以及潛在的戰略競爭意識。除了朝鮮半島和
台灣海峽兩岸關係 的政治問題以外,日本和中、韓兩國因為二戰的歷史而形成的民族情緒摩擦,也是影響區域政治穩定的一個因素。另外,即使冷戰已經結束,美國和俄羅斯作為戰略大國,在本區域的國際事務中仍保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此一層關係更是將區域事務與全球戰略局勢整個聯繫起來,形成一個錯綜複雜的國際政治網路。
台灣省早期已有台灣原住民族的存在,明清時期台灣開始陸續有來自中國大陸沿岸的移民,儘管歷經荷蘭、西班牙、日本不同程度的統治,漢族與
平埔族 原住民共同的後裔成為台灣人口裡的多數;經濟上
日治時期 已逐漸建構出台灣的基礎建設,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與
228事件 後,基礎與民生建設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1949年國民黨政府戰敗逃至台灣,開始統治,不久後在美國人支持下,在台灣實施
資本主義 體制;1970年代後經濟逐漸轉型以工商(
第二 、
三類產業 )為主,政治上先後歷經“解嚴”、”普選國會”、“總統直選”、政黨輪替,
台灣意識 逐漸普及。
台灣現政權從二次大戰後戰敗逃至台灣開始其統治,到20世紀末逐漸轉為開放民主,因歷史因素被忽略的
本土文化 亦日趨受到重視。然而至今在政治上仍潛藏國家認同的問題,政黨對立日趨尖銳激化。
台灣以農業發展工業、進口替代、加工出口、產業結構轉型一路發展至今。自1963年至1996年平均年經濟成長率超過9%。經濟發達,政經水平和生活條件達
已開發國家 水平。台灣的主力產業為高科技、電子、通訊產品,以及汽車的生產;尤其以電腦零組件在全球供應網路當中擁有極高的
市場占有率 。另外基於地緣與文化根源,跨海峽台灣島、中國大陸雙邊的經貿往來亦相當頻繁。
日本 日本位於亞洲東部的太平洋上。由四個大島及約4000個小島組成,面積377800平方千米。人口12560萬,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以
和族 為
主體民族 ,通用日語,信奉
神道教 和佛教。
日本國花 首都東京,人口3670萬,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海岸線漫長曲折,多港灣,境內山地崎嶇、河谷交錯。山地占全國面積近80%。全國最高海拔為
富士山 ,3776米。河流多短小,水量充沛。
信濃川 長367千米,
利根川 流域面積16840平方千米。多小而深的
火口湖 和瀉湖,
琵琶湖 面積最大。屬溫和濕潤的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
無酷暑。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8-10月常遭颱風襲擊。礦種多,儲量小。森林占總面積66%。地熱和漁業資源豐富。為世界經濟大國。工業和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均居世界前列。工業體系完整,工業結構為知識、技術密集型。農業實行機械化商品性生產,產品主要為稻米、小麥。漁業發達,捕魚量位世界前茅。海運、航空、鐵路、公路均極發達,鐵路長47000千米,公路長117萬千米。重要城市有:橫濱:人口277萬。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
大阪 :人口250萬。
阪神工業區 核心。
名古屋 :人口209萬。毛紡織和陶瓷工業發達。
京都 :人口146萬。日本故都和著名文化、遊覽和手工業中心。
重要節日:國慶日12月23日。建國紀念日(
紀元節 ,日本紀元的開始)2月11日。櫻花節3-4月。
國名釋義:日出之國。
日本版圖 譽稱:櫻花之國(櫻花有300多個品種)、
火山地震 之邦(有200多座火山,活火山占1/4)。
日本的國名含義為“日出之國”,又有“櫻花之國”(有300多個櫻花品種)、“
火山 地震之邦”(全境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約占1/3)的稱號。境內山地崎嶇、河谷交錯,山地面積占80%,全國森林覆蓋率達66%。地熱和漁業資源豐富。日本礦藏資源極為匱乏,絕大部分工業原料和燃料都依賴進口,但它卻是世界經濟大國,其工業和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均居世界前列,農業單位面積產量很高。此外,它的漁業也很發達,漁獲量居世界第一位。日本是火山和地震頻發的國家,也因此經常引發相關的次生災害。
日本群島:
日本群島 位於西太平洋隔海與中國、韓國、俄羅斯相望,屬日該國。領土由
北海道 、
本州 、
四國 、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的1000多個小島組成,海岸曲折,多良港。
(一)多山的地形 包括山地和丘陵的山區,占日本面積的3/4。只有沿海零星分布著一些小平原。本州東南部東京灣的
關東平原 ,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在山地中分布著許多
活火山 ,號稱“聖岳”的
富士山 ,海拔3776米,也是一座活火山,為日本第一高峰。山頂白雪皚皚,山坡林木茂密,風景秀麗,是遊覽勝地。日本多
地震海嘯 。
日本礦產貧乏,只有
硫磺 儲量較多,但森林和水力資源十分豐富。
土地資源 不多,地狹人稠。
(二)海洋性季風氣候
島國 各地距海都很近,深得海洋的調節。日本與亞洲大陸相比,季風氣候的海洋性特徵十分明顯,
氣溫年較差 比同緯度的大陸各地為小,降水則較多。盛行東南風的夏季,太平洋一側雨水尤多;盛行西北風的冬季,
日本海 沿岸大雪紛飛。6—7月有
梅雨 天氣,夏秋之交常受颱風侵襲。
(三)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 日本是發達的、西方式的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占世界第三位。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機械、電子、化學、紡織等。汽車、船舶和電子產品等都居世界前列。
日本工業 的特點是現代化程度高,對外依賴性大,分布偏於“三灣一海”(
東京灣 、
伊勢灣 、
大阪灣 、
瀨戶內海 )地區。日本是典型的加工貿易國,能源和原材料基本上依靠進口,很大一部分的產品則需要出口。京濱區(東京—
橫濱 )、阪神區(
大阪 —
神戶 )、
名古屋 和
北九州 ,是日本的四大臨海工業區。因原料和成品都較輕便易運,但需要潔淨的環境,所以有向九州、本州北部和北海道擴展的趨勢,並把
九州島 建立為“矽島”,成為日本新興的電子工業基地。
日本農業以水稻為主。漁業居世界前列。北海道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匯,是
世界四大漁場 之一。
東京是日本首都和海、陸、空交通樞紐和經濟、文化中心。大阪是重要海港和日本第二大城市。橫濱是重要港口和重工業中心,第三大城市。
韓國 韓國位於亞洲
大陸 東朝鮮半島的南半部,東,南,西三面環海,面積9.96萬平方公里,半島海岸線全長約1.7萬公里(包括島嶼海岸線),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山地面積約占70%,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降水量約1300~1500毫米。冬季平均氣溫為0℃以下,夏季八月份
最熱 ,氣溫為25℃,三,四月份和夏初時易受颱風侵襲。人口約5000萬(2012年),以
韓民族 (朝鮮族)為主體民族,信奉佛教、
儒教 。
2013年韓國GDP達到12218億美元,人均GDP突破24000美元,世界第15大
經濟體 。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高達0.891,列世界第15位。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韓國政府成功地推行以增長為主的經濟政策,70年代之後正式走上發展經濟的軌道,創造了舉世聞名的“
漢江奇蹟 ”。
到80年代,韓國一改貧窮與落後的面貌,呈現出繁榮和富裕的景象,成為國際市場上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國家,並於1988年舉辦了
漢城 奧運會。如今,韓國經濟實力雄厚,鋼鐵、汽車、造船、電子、紡織等已成為韓國的支柱產業,其中造船和汽車製造等行業更是享譽世界,韓國的電子工業發展迅速,為世界十大電子工業國之一。韓國重視IT產業,不斷加大投入,IT技術水平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韓國曾是個傳統的
農業國 ,隨著工業化的進程,農業在韓國經濟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地位日見低下。
韓國是農產品主要進口國家,進口量趨於增長,但其農業市場對外國的參與極為敏感,是個對外開放程度較小的經濟部門。韓國耕地面積為195萬公頃,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區,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2%,韓國礦產資源較少,已發現的礦物有280多種,有經濟價值的50多種,有開採利用價值的礦物有鐵、無煙煤、鉛、鋅,鎢等,但儲藏量不大,由於自然資源匱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工業主要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等。
浦項 鋼鐵廠是世界第二大鋼鐵聯合企業,2002年汽車產量320萬輛,居世界第6位,造船訂單標準貨船噸數759萬噸,重新成為世界第一電子工業以
高技術密集型產品 為主,為世界十大電子工業國之一,半導體積體電路發展迅速。韓國重視IT產業,不斷加大投入,韓國風景優美,有許多文化和歷史遺產,旅遊業較發達,主要旅遊點有首爾景福宮、
德壽宮 、昌慶宮、
昌德宮 、國立博物館、國立國樂院、
世宗文化會館 、湖岩美術館、南山塔、國立現代美術館、江華島、
民俗村 、板門店,
慶州 、濟州島、雪岳山等。韓國發行新版1萬
韓元 和1千韓元紙幣,韓國躋身產油國行列。
韓國國旗 朝鮮 首都:平壤
位於亞洲大陸的東部地區,北部與中國為鄰,東北與俄羅斯接壤,隔海與日本相望。平均海拔高度440米,山地約占國土面積的80%。半島海岸線全長約17300公里。屬
溫帶季風氣候 ,年平均氣溫8~12℃,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人口約2500萬,以朝鮮族(
韓民族 )為主體民族,信奉
佛教 、
儒教 、
天道教 。
礦產資源 豐富,已探明礦產300多種,其中有開採價值的礦藏200多種。石墨、菱鎂礦的儲量居世界前列,鐵礦石及鋁、鋅、銅、金、銀等有色金屬和煤炭、石灰石、雲母、石棉等
非金屬礦物 儲量豐富。水力和森林資源也較豐富。工業以採礦、電力、機械、冶金、化工、紡織等為主。農業以種植水稻和玉米為主,產量各占糧食總產量的一半左右。主要港口有清津、
南浦 、元山、興南等。主要出口鋼鐵、有色金屬、人參、紡織品和水產品等,進口產品主要有石油、機械設備、電子產品、紡織產品等。主要貿易對象為中國、韓國、日本、俄羅斯、東南亞國家等。
朝鮮國旗
朝鮮農業不發達,糧食不能保證自給自足。同時工業基礎由於”
先軍政治 “的原因,主要集中於
國防工業 等重工業方面,輕工業落後。
蒙古國 蒙古國 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高原國,也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位於中、俄兩國之間,面積156萬平方公里,人口290多萬人。地廣人稀。以蒙古族為
主體民族 ,信奉藏傳佛教、
薩滿教 。蒙古位於
蒙古高原 的北半部。北部和西北部地勢較高,東南部較為平坦,平均海拔1500米,氣候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夏短而熱,冬長而寒冷。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都很大。降水稀少。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和北部的一些山地有森林,東南部為戈壁,(粗砂和礫石)。全境草原廣闊,畜牧業是蒙古的經濟命脈,主要畜種為羊、馬、駱駝等。工業以畜產品加工為主。北部
色楞格河 一帶有麥田,是主要的耕作區。
蒙古國國旗 首都
烏蘭巴托 ,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
交通中心 ,毛紡、皮革等工業較發達,有鐵路通中、俄兩國。
人口民族 東亞地區人口超過16億,占亞洲全體的40%,約占世界全體的四分之一。本區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約135人,相當於世界人口密度平均值(每平方公里約40人)的3倍。
東亞人種以黃種人東亞類型為主,集中在沿海及河谷平原。民族分布大致可分為兩大語群:屬
漢藏語系 的漢族和藏族,以及屬
阿爾泰語系 的蒙古族、
滿洲族 、孤立語系的朝鮮族、
和族 等。其中
漢族 、
和族 、朝鮮族和蒙古族分別為中國、日本、韓國和朝鮮、蒙古的
主體民族 。
自距今約五千年前的上古時代以來,由發源於黃河流域(
中原 )的中華文明所建立的
中央集權 帝國 ,即為本區最主要的權威。在
中華帝國 比較強盛的時期,與周邊各
遊牧 或定居民族經常透過建立
朝貢 關係,互通有無;有時則以武力加以驅逐。中華帝國的領域在前3世紀至前1世紀間往南方及西北方大幅擴張,間接或直接造成南洋和中亞地區的民族大遷徙;然後在3、13-14世紀、17等世紀時,遭到北方的
遊牧民族 大舉侵入,甚至遭到征服。然而由於華夏文明根深蒂固且華夏民族人口眾多,這些曾經侵入或征服中華帝國的民族——例如
鮮卑 、契丹、女真、蒙古等──後來都因程度不同地採用
華夏 的典章制度,而被完全或部分融入
中華民族 當中。這些民族交流及融合的歷史,雖然許多時候充滿殘酷的殺戮,但最終的結果是擴張了華夏民族的血緣,並豐富了中華文明的內涵。
東亞景色 國際關係 內部戰爭 日本與中國兩個文化體的影響力介於朝鮮半島和台灣之間,在前現代史上曾幾度於此兵戎相見,直到
十五世紀 海外拓殖及貿易興盛起來以前,兩個古代文明的歷史軌跡呈現平行發展的態勢。〔請參閱
白村江之戰 、文永‧弘安之役、
倭寇 、
萬曆朝鮮之役 或
壬辰衛國戰爭 〕
航海時代交流 十六世紀
自歐洲渡海東來的
西班牙 、
葡萄牙 、
荷蘭 等勢力開始直接與東亞文明交流;海上貿易網路的建立,以及西洋作物和
熱兵器 的輸入,相當程度影響了中、日兩國的食物供應能力和戰爭型態,間接對兩國爾後的歷史軌跡造成雖不明顯、實極重大的影響。例如,海上貿易和“鐵炮”(火槍)的引進及運用,相當大程度影響了十六世紀日本內部地區勢力的消長,相當大程度地左右了日本
戰國時代 群豪爭霸的結果。又例如番薯等新作物的種植雖緩和了華夏民族領域可耕地開發飽和的問題,卻因食物供給的改變造成明國人口自
十八世紀 起暴增的結果;爾後,過多的人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難以擺脫的沉重包袱。另一方面,與“
遠東 (The Far East)”貿易的需求,提供了歐洲勢力在
美 、非、亞洲各地大力發展
殖民主義 的誘因;影響所及,給其晚近
資本主義 及
工業革命 的興起,創造了有利的客觀條件。
十九世紀
經過前述發展的長期影響,已經造成了歐洲與東亞之間經濟和科技發展程度的巨大差距。受到新興西洋勢力英國、法國、美國等強大軍事優勢的壓迫,此時東亞的三個傳統“
王國 ”——清帝國、
江戶幕府 和
朝鮮王朝 ——均被迫接受以歐洲為核心的國際政治及貿易體系,並步入現代化轉型的歷史新階段。
經濟 現代化與國家 受到歐洲
民族國家 概念的衝擊,以及同時代義大利、
德意志 建國成功的刺激,十九世紀後半業以後的中、韓、日三國政治史,可是說就是一部在現代化轉型的背景下,形塑各自
國族 的“建國史”。
中國 中國 最初的現代化努力,在清帝國的統治
階層 和傳統
官僚 結合的強大保守勢力掣肘,以及人口問題的拖累下,未能獲得顯著的成功。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而推翻清朝,中華民國的成立等於統治權又改由多數民族漢族主導,1928年北伐後的“黃金十年”,是國民黨在大陸的政經發展時期,但隨後又陷入
國共內戰 與
八年抗戰 ,以致基礎與民生建設幾乎破壞殆盡。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社會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發展。但是
毛澤東 時期經歷的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運動,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元氣大傷。進入
鄧小平 時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重整國內經濟與積極發展外交,
國家政策 帶領中華人民共和國轉型成世界工廠,21世紀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論在軍事、經貿上都已邁向國際強權,成為不可忽視的
經濟體 。
香港和澳門於20世紀末回歸中國,成為中國中央政府直轄的特別行政區。港澳地區擁有中央政府授予的一國兩制下的高度自治權,中國中央政府擁有對港澳的全面管制權。
台灣地區早期已有台灣原住民族的存在,明清時期台灣開始陸續有來自中國沿岸的移民,儘管歷經荷蘭、西班牙、日本不同程度的統治,漢族仍然成為台灣人口裡的絕對多數;經濟上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已逐漸建構出台灣的基礎建設,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與
228事件 後,基礎與民生建設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至台灣,推動土地改革,不久後台灣在
美援 支持下,實施
資本主義 體制;1970年代後經濟逐漸轉型以工商(
第二 、
三類產業 )為主,政治上先後歷經
解嚴 、普選立法會、總統直選、政黨輪替,
台灣意識 逐漸普及。同時,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也從早期的軍事、反共主義等對抗與衝突的模式,到近期以政治疏離、經濟合作的模式在交流,關係錯綜複雜(請參閱台海現狀與
台灣問題 )。台灣人的國族認同長期以來被認為有認同混亂之現象,但在2010年台灣的民族認同調查顯示,八成的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說明台灣人並沒有民族認同上的疑慮。
朝鮮族 (韓國與朝鮮)
朝鮮在十九世紀後半葉國際局勢的左右下,首先脫離對華夏的宗主關係,又被日本納入勢力範圍,終於在20世紀初與日本合併。然而在好不容易獨立、卻又立刻失去自己國家的重大刺激下,
大韓民國 人民經曆日本卅多年的殖民統治,反而更加堅定了必須建立自己國家的國族意識;終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在
同盟國 列強的共識下恢復了韓國的主權。
然而,在美蘇
冷戰 背景下於1950年爆發的
韓戰 ,造成朝鮮半島政權的分裂:在蘇中共援助下控制半島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長期實施不適合其國力的、較為純粹的共產主義、計畫經濟;在美英等國支援下控制半島南方的大韓民國則實施
國家資本主義 ,政治上幾度經歷軍方干政的困擾,終於在1990年代達成
民主化 。
南北雙方長期實行不同政、經、社會制度的結果,實質上在朝鮮半島上創造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家;在各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的情形下,朝韓國族的未來統一,勢必在現實面遭遇重大的挑戰。
和族 (日本)
在受到西方的壓迫後,如
黑船來航 後
日本國 的
尊王攘夷 思潮、
倒幕運動 風起雲湧,以及朝向建立中央集權的內戰和地方制度變革,首先帶來其建國的成功;經過“
明治維新 ”的長期改革,原本屬於封建體系的日本,在十九世紀末轉型成一個德國式
君主立憲 的國家。在亟欲仿效西方帝國主義的心態,以及
社會達爾文主義 思想的推波助瀾下,日本積極將其勢力伸入朝鮮和中國台灣省,企圖擴大國際影響力,從而導致
甲午戰爭 ;戰爭的結果,決定性地改變了交戰雙方,以及朝鮮和此前作為清國領土的台灣的歷史軌跡(請參閱台灣日治時代)。
日本在20世紀初期逐漸步上
軍國主義 之途,是其本身
政治體制 及國際戰略形勢互動作用的結果。在甲午中日戰爭(日本稱為日清戰爭)、
日俄戰爭 與
一戰 等戰爭接連獲勝的“激勵”下,日本海內外少壯軍人的士氣高漲,非主戰派落於下風,終於釀成
中日戰爭 升高以及
太平洋戰爭 爆發等戰役,使環太平洋各國陷入戰爭泥沼之中。戰後的日本政體依聯合國理念改組,改組成實施代議民主及實質
內閣制 的國家。
蒙古族 (蒙古國)
1911年12月28日,外蒙古宣布“獨立”,沙俄以蒙古保護者自居。清帝退位後,
北洋政府 繼續與沙俄談判,於1915年6月7日簽訂《中俄蒙協約》,勉強保住了在法律意義上對外蒙古的主權。1919年夏,蒙古以哲布尊丹巴為首的封建上層,與中國北洋政府開始關於取消“自治”的談判。11月,外蒙古“自治”政府撤銷並呈請恢復舊制,中國政府同意這一請求,宣布中俄之間關於外蒙古自治的檔案無效,冊封哲布尊丹巴為博格多汗,並派西北守邊使
徐樹錚 率軍進入外蒙古,恢復了領土主權。直皖戰爭發生後,徐軍主力從蒙古調回關內參加軍閥混戰,只在庫倫及其以北蒙俄邊境上的買賣城(今阿勒坦布拉格)留駐少量兵力。1921年2月3日,溫甘倫的部隊擊潰了中國駐軍,占領了庫倫,扶植第八世哲布尊丹巴重新登上了“蒙古皇帝”的寶座,成立了所謂的“自治政府”。7月10日,在庫倫以哲布尊丹巴為皇帝的蒙古君主立憲政府正式成立並宣布獨立。第二天,後來被定為蒙古國慶日,而解放買賣城的日子(3月18日),則定為蒙古人民軍的建軍日。1924年,中國政府與蘇俄政府簽訂《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仍規定外蒙古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享有領土主權。1924年5月,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病死。一個月後蒙古取消君主立憲政體,建立共和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
1945年,國民政府和蘇聯簽訂《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按照條約規定,外蒙古公投獨立。國民政府於1946年1月5日正式承認外蒙古獨立。1952年,蔣介石認為前蘇聯阻撓其在滿洲恢復主權的努力,並在國共內戰中援助中國共產黨,因而違反了條約,向聯合國控告前蘇聯。聯合國大會以25票贊成,9票反對,24票棄權通過五〇五號決議案譴責前蘇聯。1953年,中華民國廢止《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並拒絕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中華民國曾在1955年否決蒙古加入聯合國,但為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在美國和非洲法語系的十一個會員國的壓力下,中華民國停止阻擋蒙古,最終蒙古在1961年加入聯合國。
總結 綜上所述,現代東亞區域內的三大民族——漢、韓、和——都在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飽經磨難,才終於形成今日的幾個主體民族國家。在實際的國際政經關係中,本區域內的各個國家或政權,分別以不同的模式陸續開展政治、經濟、社會、科技、軍事等方面的現代化轉型,除朝鮮外,大體上均獲得成功。而在政治體制上,日本、
大韓民國 、中國台灣省和
蒙古國 都先後成功轉型至民主政府。只剩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仍維持一黨專政的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用一黨制(共產黨)的一個變體:多黨合作的
政治協商制度 。
當代政經趨勢 中國 中國內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 以來,由於各種不利的政治因素,與西方國家之間的貿易幾近斷絕;在與美蘇關係均不良好的時期,由於取得先進技術的管道受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工業現代化進程相當緩慢。然而,自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在國際技術和資金投資的刺激和帶動下,經濟發展日益活絡,生產技術也得以加速進步。這段時期投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資主要來自韓國、
美國 、
日本 等國和中國台灣省;隨著外資的湧入及產業的興盛,
珠江三角洲 、
長江三角洲 及其它東部沿海一帶等經濟開放區域以及內陸部分城市迅速發展成高度資本化、工業化的地區。
1990年代以來,由於全球產業分工造成的
規模經濟 優勢,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界貿易體系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中華人民共和國產業近年來以生產出口導向的製品為主,至2010年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體
國內生產毛額 已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此外,日益蓬勃的建設業和境內市場,也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世界原物料、能源等的主要進口地。2001年被接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經貿發展與世界主流體系更為緊密結合的趨勢。
另一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與
俄羅斯 在
軍事 武器、
能源 、工業器械、
日用品 等方面的貿易關係十分密切。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
哈薩克 、
烏茲別克 、
吉爾吉斯 和
塔吉克 共六國組成
上海合作組織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以及中俄合作構築東北亞天然氣管線的動作,可以看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正面迎接來自西方的
資本主義 全球化之際,亦相當重視經營區域性的戰略夥伴以及能源安全布局。
中國香港
中國香港位於
珠江口 東岸,與澳門隔海相望,在英國統治時期,香港發展成一個世界商業、金融活動匯聚的國際要港。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以來,香港順勢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迎接國際投資,以及原物料產品轉運的最主要視窗;隨著香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濟整合,
珠江三角洲 地區乃被帶動而發展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另外一個產業高度開發的地區,並成為僅次於
紐約 、倫敦的全球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當前的經濟活動以
航運 、物流、金融、旅遊和
服務業 為主。
中國澳門
中國澳門位於
珠江口 西岸,與香港隔海相望,在葡萄牙統治時期,澳門發展成一個世界級博彩旅遊城市,經濟亦屬發達之列,經濟以旅遊和服務業為主。
中國台灣
中國台灣從二次大戰之後的威權統治,到20世紀末逐漸轉為開放民主,因歷史因素被忽略的
本土文化 亦日趨受到重視。然而至今在政治上仍潛藏國家認同的問題,政黨對立日趨尖銳激化。
台灣政治生態 中國台灣以農業發展工業、進口替代、加工出口、產業結構轉型一路發展至今。自1963年至1996年平均年經濟成長率超過9%。經濟發達,政經水平和生活條件達
已開發國家 水平。台灣近年來的主力產業為高科技、電子、通訊產品,以及汽車的代工生產;尤其以電腦零組件在全球供應網路當中擁有極高的
市場占有率 。 另基於地緣與文化關係,與日本、中國大陸等地的經貿往來亦相當頻繁。
兩岸政經關係:
國家
類型
政體
元首
政府首腦
現執政黨
主要民族
首都(行政中心)
人口
國家性質
本土宗教
13.7億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
以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為主導,配以代議政制
林鄭月娥
718.4萬
“一國兩制”下的資本主義地區
漢傳佛教、道教、基督教等
澳門特區
54.6萬
蔡英文,賴清德
22,548,009
資本主義地區
道教、佛教、基督教等
主權國家
1.27億
主權國家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222萬
主權國家
總統制共和制
文在寅
4832.4萬
資本主義國家
漢傳佛教、基督教
主權國家
議會制共和制
諾羅布·阿勒乎坦雅戈
265.5萬
資本主義國家
藏傳佛教
日本 二戰 戰後,日本首先利用供應韓戰前線的軍需品的契機重建其經濟。1960年代以後,經濟迅速發展,企業得以累積大量的資本。1970年代以後,日本資本、技術密集的精密製造業已十分發達,外銷的汽車、家用電器等類產品席捲全球市場,一度嚴重威脅到美國的同類產業。隨著經濟快速成長,東京—
橫濱 、
大阪 —
神戶 等商業中心一一發展成為世界規模最為龐大的都會區。
這段時期日本製造業在技術改進和產品外銷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奠定了日本在世界名列前茅的雄厚經濟基礎。雖然經歷美日貿易摩擦、
泡沫經濟 破滅等打擊,導致1990年代以來的日本經濟發展趨勢呈現停滯甚至是倒退,但是今日的日本仍為世界領先的經濟體,國內生產毛額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前日本的產業以服務業、航運、金融、高科技研發等為主。
韓國 大韓民國 在二戰結束時還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因為良好的政治環境和順利的外交策略使得韓國與
中華民國 (台灣)、新加坡、中國香港並稱“
亞洲四小龍 ”;經濟現代化自1970年代以來取得顯著的成功並於近年被列入
新興工業化國家 。
韓國近年來的主力產業為電子、通訊產品以及汽車製造業;尤其
液晶顯示器 在全球供應網路當中擁有極高的
市場占有率 。
朝鮮 朝鮮為一社會主義國家,它在統一問題、
六方會談 、飛彈試射、
核武 試爆和人權等議題上受到世界的關注。
朝鮮施行計畫經濟,經濟活動以傳統農業和軍事工業為主,同時發展小規模的民用工業及旅遊業。
蒙古國 蒙古國 缺乏現代化工業基礎,經濟仍以畜牧業為主。
蒙古國地圖 東亞共同體 範圍包括
東北亞 幾個國家、正東的中國及幾個東南亞國家。
定義 是在歐洲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反省所做的
歐洲共同體 (及
歐盟 )和同樣地、在東亞所構想的共同體。這是地理鄰近的東亞各國希望通過長期的相互合作和
一體化進程 而形成一個緊密整體。它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地區認同的基礎上,並非一個排他性的集團,也不針對任何區域外國家。
概要 大多數的贊成者均主張,應先朝向東亞地區共同的經濟圈作為目標.但也有說是從議會制民主主義、
市場經濟 以及
漢字文化 等共同的價值觀中所歸納出來的意見。
這個構想曾在ASEAN+3、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參加的2003年第9屆
東協峰會 上作為議題。2009年10月10日,第二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北京舉行,中日韓敲定未來合作大方向:共建東亞共同體。
成員國 如果其成員國是依照
東亞峰會 成員的話,則其潛在成員包括:
2007年5月24日在日本的日經會議上,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列出了17個潛在的成員國,在這份名單上用俄羅斯代替了東帝汶。俄羅斯作為觀察員出席了首屆東亞峰會。而後來
阿羅約 在第40屆東協部長級會議中的主題演講中只列出了16個國家。
在東亞存在著多個經濟合作框架。“10+3”峰會始於亞洲貨幣危機。“10+6”是10+3+澳大利亞、印度、紐西蘭的框架。2011年東協邀請美俄,“10+8”誕生了。此外,美國出於經濟和地緣的動機在推動TPP。各個框架的誕生背景決定了其特點。從東亞共同體需要為實現匯率穩定的貨幣合作的角度來看,東亞共同體應該是有著10年金融合作的實際功績和合作體制的“10+3”,不是其他的合作框架。事實上,日本期待CMI能夠成為以AMRO為常設機構的亞洲貨幣基金,“10+3”將成為東亞共同體的雛形。
在歐洲,避免戰爭、建立和平的理念促成了歐洲經濟共同體的設立,由歐洲共同體發展到了歐洲聯盟。在東亞,企業活動促進了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各國貨幣當局也在努力促進區域金融合作,但不論從經濟發展水平、政治理念還是安保政策等現狀來看,還不具備將東亞共同體制度化的條件。
提出 在東亞建立一個貿易共同體的想法已有悠久的歷史。20世紀40年代開始,日本便產生在東亞建立
大東亞共榮圈 的構想。然而這種想法並不成功,因為它主要是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存在,日本想憑藉其龐大經濟、軍事和
政治力量 ,建立日元圈和日本勢力範圍。然而亞洲一體化的構想並沒有隨著日本的戰敗而結束。
1967年8月8日,由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新加坡組成的
東南亞國家聯盟 (東協)協會成立,用以防止區域內共產勢力擴張。
東亞風光 1990年,馬來西亞總理
馬哈蒂爾 提出的“東亞經濟集團”構想,後來改稱“東亞經濟論壇”。因美國反對,日本消極,論壇未能啟動。
1995年,東協在曼谷首腦會議上提出舉行東協與中、日、韓首腦會晤的構想。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同年年底,首次東協與中、日、韓(時為9+3,1999年高棉加入東協後成為10+3)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在馬來西亞
吉隆坡 舉行。
2002年,“10+3”領導人會議通過了東亞研究小組(EASG)提出的建立“東亞共同體”報告。
2003年底,日本和東協舉行特別首腦會議,會後發表的《東京宣言》也確認了建立“東亞共同體”這一目標。東亞各國已經確定了以建立“東亞共同體”為東亞合作的長遠目標。
2005年12月14日,首屆東亞首腦會議將在馬來西亞開幕。但日中兩國在會議共同宣言的起草上出現了較大分歧。中國認為討論建立未來東亞共同體的場合應該是“10+3”會議,但日本主張應該是包括“10+3”成員以及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內的東亞首腦會議。簡單來說,日中兩國對立的焦點就是“東亞共同體”的母體是“10+3”會議還是東亞首腦會議。
構想爭議 大多數的贊成者均主張,應先朝向東亞地區共同的經濟圈作為目標,然後再以歐元作為榜樣導入共通貨幣。這是從“亞洲貨幣單位”作為的
一籃子貨幣 的概念獲得採用而開始的預想。但也有說是從議會制民主主義?市場經濟以及漢字文化等共同的價値觀中所歸納出來的意見。
在日本方面,其外務省被視為在這個概念的實現上較為積極的一方。自民黨及民主黨均在他們的政綱中提到要在東亞地區建設一個共同體的構想。特別是在政黨之中提倡“與亞洲共生”的的民主黨更比較屬意。在日該國外,則主要由韓國的保守政治家所提倡。
這個構想曾在
ASEAN +3?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參加的第1屆
東協 高峰會上作為議題。
2009年9月,日本民主黨執政後,首相
鳩山由紀夫 在與中、韓領導人接觸時多次提及東亞共同體的建設,中、韓領導人也予以積極回應,東亞共同體的概念迅速升溫。鳩山把東亞共同體定位為在亞洲與美國和歐盟並駕齊驅的
世界第三極 。2009年9月28日,在上海舉行的中日韓外長會上中國外長
楊潔篪 表示稱將積極參與東亞合作一體化;日本官方也首次表示,這一夢想有望在未來10到15年實現。
2009年12月底,中國國家家副主席
習近平 應邀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訪問前夕,習近平12日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日韓主流媒體駐京記者的聯合採訪,並對東亞共同體的建設作出重要表態。習近平說,東亞共同體是中日共同目標,他表示,鳩山首相提出建立東亞共同體,顯示了日本政府重視東亞區域合作的積極姿態。這一構想符合亞洲一體化進程的大趨勢,也是包括中日兩國在內該地區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構建東亞共同體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立足現實,又要著眼長遠。當前最重要的是各國應加強對話溝通,形成共識。這次談話,向世界展現了東亞共同體未來光明的建設前景,引起廣泛關注。
贊成的意見 贊成的意見大致分為以下幾點:
經濟方面的優點
*若只限於貨幣來說,亞洲共通貨幣的導入將能壓抑外匯市場的影響,使東亞地區的經濟長期安定。另外,共通貨幣將會與美元及歐元在世界上並列存在,使到亞洲在國際經濟上的地位得以向上提升,貢獻良多。
*在歐盟及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等的世界性地域統合進程中,為了使東亞地區各國經濟成長更加穩定,東亞地區亦同樣需要這樣的一個組織來維持。
對地域之間的政治穩定、融和的期待
*隨著共同體使到在經濟交流上活躍發展,各國之間的政治對立將能漸漸消除,所以被視為與地域之間的安定有著緊密關係。另外,亦有可能促進了中國的民主化。
其他
*日本方面贊成者認為,若果日本不參加共同體的話,那么共同體將會以中國為中心形成,對於與會各國來說中國的影響力將會日益增大。所以作為牽制中國角色的日本,有必要在建設共同體上作
領導角色 。
反對的意見 反對的意見大致分為以下幾點:
價値觀相異
*區內並沒有一致的價値觀。在共產主義國家的中國及朝鮮,到現時為止仍然實行事實上的
一黨專政 ,並且把台灣當局排除出外。在台灣地區和立法會的韓國的議會裡,竟經常出現議員們鬥毆的場面。另外,雖然韓國是正實行
民主化 當中,但靠近中國的朝鮮則與日本和美國對立。比起自由及
民主主義 ,
民族主義 的價值觀更容易傾向於優先。
*中、日、韓三國之間,對各自及相互的
歷史認識 差距甚大。
*在歐盟各國之間有著基督教/
天主教 共同的宗教存在,同時也是以此作為反對土耳其加入歐盟的原因。對比起來,曾經支配著東亞地區的儒家,如今已不能說是該地區共同的宗教。
領土、政治紛爭
*因這個構想要把日韓兩國的
盟國 美國排除出外,所以令美國對於這個構想感到不快。因此,美國積極遊說澳大利亞等盟國共同加入該共同體。
*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原因,將以不承認中國台灣當局作為“獨立
主權國家 ”作為前提。
*正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國家性,還有既有反美性的韓國
盧武鉉 政府,因此有些少數人認為這個構想是有反美色彩的。
*在中國和韓國國內民眾的反日情緒高昂,因此在日該國內對此反對者眾多。
*韓國與日本在
獨島 /
竹島 、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國台灣與日本在
釣魚島 /尖閣諸島領土問題仍未解決。除此之外,中國還與東南亞各國之間有
南沙群島 的領土紛爭。
經濟學上的理由
*正因為日本與其他各國在經濟水平上的差異甚大,素質較低的勞工將會大量流入日本。所以就算是把這樣的社會負擔因素考慮在內,日本與其他國家之間的
自由貿易協定 仍然相當之多。
*若導入共通貨幣的話,各國將失去在金融政策及財政政策的自主權。這樣一來,各國將不能實行符合自身市場的金融及財政政策,因此反對者認為經濟將會惡化。而事實上,沒有加入
歐元區 的英國、
瑞典 及丹麥等地的經濟良好,相比之下加入了歐元區的德國及法國的經濟則陷入低迷。
*成立共同體後,就會將中國最大貿易夥伴、日本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的美國排除出外,顯得有點不自然。
*東亞地區加入共同體後,預計將會被強勢的中國經濟圈所蠶食。日本亦同樣難逃被這個經濟圈所蠶食的命運。為了防止經濟變得弱體化,日本方面的反對聲音認為日本應該加入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而非東亞共同體,與彼此價值觀相近的美國形成共同體。
安全保障上的理由
*假若設立類似歐洲聯合軍這樣的共同軍的話,非民主國家諸如中國的軍隊將有可能駐留於日本。另外,日本的自衛隊亦有可能駐留在中國及朝鮮半島,這會招致被駐留國的反對聲音。
其他
*有其他意見指出這與曾經由日本提倡成立的“大東亞共榮圈”完全一樣。認同的一方認為,這違反了建設一個讓東亞各國在對等立場下均能參加的國際組織的主張截然不同。而反對的一方則認為,國際政治的現實就是強權政治,所以應從最初開始就應該信任“國家之間的對等立場”這樣的一個樂觀想法。
*身為一個海洋國家的日本若然再與戰前一樣深入干涉大陸國家的做法,在地政學上是不理智的。但對於這一點,反對的意見則認為地政學本身在過去亦曾有不足之處(因為一個地域內的國家並不一定指大陸國家),故不應再根據地政學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