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曇鸞(476-542年),雁門(今山西
代縣)人。淨土宗高僧。10多歲在五台山出家,披閱內外經典。注釋《大集經》時患“氣疾”,乃外出求醫。至江南,從
陶弘景習方術,得《仙經》十卷,攜經北返,如法修煉,終因“調心鍊氣,對病識緣”而“名滿魏都”。晚年著有《調氣論》、《論氣治療方》、《療百病雜丸方》、《調氣法》。《服氣要訣》,流傳。
人物生平
被魏孝靜帝稱為“神鸞”、
梁武帝稱為“肉身菩薩”的曇鸞,曇鸞,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6年)。雁門(今山西省代縣)人。圓寂於
東魏孝靜帝興和四年( 542年)。還有一說圓寂於北齊天保五年( 554年)以後。曇鸞自號有
魏玄簡大主,受到南北朝帝王和朝野僧俗的尊崇。葬於今山西省
文水縣2006年日本佛教友人來
文水考察,據史書資料記載尋得了
曇鸞大師之墓,在今文水縣
開柵鎮北峪口村,北峪口村原為曇鸞大師發跡之後傳道之地 魏孝靜帝稱他“神鸞”;梁武帝稱他“肉身菩薩”。他一生弘揚淨土思想,奠定了淨土宗立宗的理論基礎,是一位傑出的淨土宗大師。曇鸞家近五台山,自幼受道教、佛教的薰陶。14歲到五台山朝聖,隨即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學習儒、道、佛各家的著作,尤對
鳩摩羅什譯的《
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和
提婆譯的《
百論》這四論有精深的研究,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
大乘空宗學者。他認為
曇無讖譯的《大集經》詞義深密,難以開悟,於是就著手為此經作注。中途積勞成疾,為了治療氣疾出門尋訪名醫,毅然長途跋涉赴南朝梁地求訪苦求道教名土陶弘景。陶弘景被其誠意所感動,傳
其仙經。
不過,關於曇鸞法師用道教方法治病,還有另外一種說法,稱他從
陶弘景處得仙經十卷,本想找到地方依法修煉。然而,行至洛下,遇到了天竺
三藏菩提留支,曇鸞因問佛經中長生不死之法,可有勝過此仙經者?菩提留支日: “是何言耶?佛教中哪有長生法?縱得長生,終輪迴於三有耳。”即以《
觀無量壽經》與曇鸞日: “此是大仙方!”鸞拜而受之,遂焚仙經,專修
淨業。
這裡講陶弘景傳給他服氣法。精神抖擻的曇鸞辭別陶弘景,北歸途經洛陽時,遇僧人
菩提流支。曇駕向對方誇耀自己學得長生不老術,對方大喝一聲,訓戒說:佛教里有《觀無量壽經》。於是曇鸞便拋棄服氣法,皈依淨土
念佛,終於奠定了淨土教的基礎。此說是否屬實不得而知,但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佛道兩教的關係,耐人尋味,因為它主張佛教比道教高明。另外,道教所說的壽,佛教稱
無量壽,這也非常有趣。《雲笈七籤》里有題為。縣鸞大師服氣法”的記載。此外縣鸞還曾想其學過本草學。曇鸞對
彌陀淨土信仰最大的貢獻在於對彌陀淨土經典作出通俗的解釋,並簡化修行方法,他年青時代便恨
佛典盤訶義深密,難以開悟”,因而註解之。他留世的主要著述有‘往生論注》二卷,《
略論安樂淨土義》一卷,《誠阿彌陀佛偈》。③由於早年學道,他還善於“調心練氣”為他人治病,因此“名滿魏都”。晚年著有《調氣論》、《療百病雜丸方》、《論氣治療方》、《服氣要訣麓》等。足見他並未放棄對道家養生學的信仰,反而更加精深。
背景
南北朝時期,佛教禪僧學行道教養生術者甚多。如北魏名僧曇鸞,曾赴江南就陶弘景學道教仙術,著有《調氣方》、《療百病雜丸方》、《論氣治療方》、《服氣要訣》等闡發道教養生術。後遇印度僧
菩提流支,授以《
無量壽經》,乃燒道教仙經,專意弘揚
念佛求生
淨土法門,被日本淨土宗奉為祖師。曇鸞的淨土宗著述中,雖不見仙學影響之跡,但從《道藏》中所存《曇鸞法師服氣法》看,他似乎並未完全否定道教養生術,而把佛教數息禪法融人道教養氣法中,形成一種具有佛道融合色彩的養生氣功,其法略為:寬坐,放鬆身體,“念法性平等,生死不二”,經半食頃,閉目舉舌奉齶,徐徐長吐氣一息二息,氣出入聲近旁人得聞,初粗漸細,十餘息後,聲僅自聞。凡覺有痛癢處,便想從呼氣中出。
天台宗二祖
慧思,在《入山誓願文》中表示為護法故,“願先成就
五通神仙,然後乃學第
六神通”,為此,他祈願諸聖賜以芝草神丹,療病除饑渴,“借外丹力修內丹”,把道教追求的煉養成仙作為通向佛教涅檠之域的橋樑。天台三祖智頡的
禪學體系中,所述六字氣治病法,見於此前
陶弘景輯的《
養性延命錄》,引自《仙經》及《明醫論》,不見於印度
佛典,當出自道教、中醫。天台九祖湛然,在文章中對道教煉養成仙說予以肯定。
佛教密宗之說多類道教,包括有道教所擅的服氣、服石、煉藥、
外丹、符祭等方術,追求長生成仙,其與道教的淵源關係,可能早在
善無畏、
金剛智等人唐弘密之先。據印度傳說,1500年前(當中國南北朝初),有華人塔哈
烏江至孟加拉一帶傳授中國密宗(即道教仙術)。印度教密宗經典《度母秘義經》、《摩訶支那功修法》、《風神咒坦特羅》、《須彌山坦特羅》等,皆稱印度密宗的“支那功”來自中國。根據泰米爾文密教經典,南
印度密教的十八位“成就者”(修行完成了的人)之中有兩位來自中國,其泰米爾名字為博迦爾(Bogar)與普里巴尼(Pulipani),這兩位大師寫過許多關於
梵咒、醫術和
煉丹術的著作,他們於西元3世紀到印度伽耶等地傳播道教的醫學與化學思想,在印度的化學史與密教史上有重要地位。佛教密典中類似道教仙術之說,大概間接地淵源於印度教密宗,或直接源於道教。
道教仙學對佛教
禪學影響的另一重要表現,是華化禪宗之禪的莊子色彩,禪宗之禪的宗旨方法與見地雖與莊學有區別,但亦多相通處,這使不少深通
莊學的禪師語錄帶有或多或少的莊子格調。
佛教雖亦攝取道教仙術,但出於其根本見地,即使承認通過仙道修煉可以長生成仙,但認為此道不能
出離生死,是不得真實智慧的世間外道法。唐譯《
楞嚴經》中,說有地行(由
服餌而成)、飛行(由服藥而成)、遊行(由服丹而成)、空行(由堅固動止而成)、天行(由堅固
津液而成)、通行(由堅固精色、吸粹而成)、道行(由
禁咒而成)、照行(由堅固思念而成)、精行(由堅固交媾而成)、絕行(由堅固變化而成)十種仙,經稱此十種仙“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雖然“別得生理”,掌握了某種可以延長壽命的方術,但在佛教看來,是“不依
正覺修
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不修正覺”,所修之道不正故,不能得出世間的如實智慧以斷生死之根,故不出“輪迴妄想流轉”,“報盡還來,散入
諸趣”。這是佛教對仙學的基本態度。不論此經出於印度或中國,針對道教的色彩十分明顯,乃是事實。
當然,一些道教徒對佛學也不客氣,他們認為佛教禪修心不修身,修性不修命,純陰無陽,過於偏頗,不能成就
純陽仙體.
張湛曾說“往往與佛經相參”,隱晦的指出佛經受列子影響。佛教初來時,用道家儒家易經哲學
格義佛教,當時佛教的法師及其助手們對漢文古籍廣有了解,相當精通,如著名的道真擅長文學,
鳩摩羅什、
僧肇擅長老莊。而當時的時代正是民間湧現大量先秦藏書之時,而佛教正是當時封建社會地主階級之一,可能蒐集或者讀過各種先秦稀本與《列子》。這二種可能目 前都無法排除。(在古代佛寺屬於地主階級,常蒐集孤本古籍以參或造佛經,《樂經》、《開元占經》等書皆曾被寺院收集雪藏)。而楊伯峻〈辨偽文字輯略〉引朱熹言而證列子偽:“又觀其言精神入其門,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者,即佛書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之所由出也。他若此類甚眾,聊記一二於此,可見剽掠之端雲。”如此斷章取義就如同柳宗元與清民疑古派的質疑,列子偽書說是從唐代柳宗元辯列子發端,而實際柳氏也並未斷言列子為偽。只是對其中幾點略有疑問。卻引來了不少後代極端化的呼應。
釋子、儒徒追隨腳步紛紛質疑列子,遂積非成是。然而朱熹的意見正好相反,乃是佛書剽竊《列子》,在《語類》中說得更為明白:“‘今看《圓覺》雲‘四大各散,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是竊《列子》‘骨骸反其根,精神入其門,我尚何存”語。’”(卷126)。朱熹說佛教的“空”借用了老子的“無”,詮釋了佛教的“空”。所以:“疑得佛家初來中國,多是偷老子意去做經,如說空處是也”(卷126,P.3008)。具體來說,“如遠、肇法師之徒,只是談莊老,後來人亦多以莊老助禪”(卷126,P.3025),
佛書初傳入中國時,只有《
四十二章經》、《遺教經》、《法華經》、《
金剛經》、《光明經》等數種,所言不過精虛緣業之論,神通
變見之術而已。至惠遠、
僧肇、支道林等人,開始吸取道家之說。然尚未敢正以為出於佛之口也。及其久而恥於假借,則遂顯然篡取其意而文以浮屠之言。如《
楞嚴經》所謂"自聞",乃
莊子之意;《
圓覺經》所謂"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列子所言"精神入其門,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者";最典型者無過惠遠之論,成片都是
老莊意思。
凡此之類,不可勝舉。至晉宋間乃談義,皆是剽竊老莊,取列子為多”(卷126,P.3038)。晉宋時的佛教教義、
慧遠和僧肇等人的著作,以及後起的禪宗皆與老子及莊、列的學說血肉相連。
佛學貢獻
中土淨土思想原於道安、
慧遠諸高僧。但是深入研究淨土經典、從佛學理論上闡發淨土思想、創立淨土彌陀信仰的學說、奠定淨土宗理論基礎的是曇鸞。他的
淨土法門簡便易行,深受北方廣大民眾的信奉。他把修習佛教的諸法概括為二道
二力說:二道就是說修習佛法有二種途徑,一是
難行道,一是
易行道。與二道相應的是二力.二力是自力和他力的學說。他宣傳修習佛法者,如果憑藉佛的願力(即借他力),加上自己的努力,就既省力又容易求得進入
西方極樂世界。借他力的易行道就是
念佛。而除念佛之外的其它修佛法者是依靠個人的力量,就不容易求得聖果,這種修行的方法是既艱苦又難以成功的難行道。曇鸞這種宣傳佛有無邊的威力,強調信徒自覺信奉佛教,就能往生
西方淨土的說教成為淨土宗立宗明教的根本宗旨。它通俗易懂、簡便易行,贏得了社會各層民眾的歡迎,後來成為中國佛教幾大宗派中信奉者最廣、影響最大的宗派。元代普度在評價曇鸞的功績時說他“大振宗風”;近人
湯用彤先生也說:“北方大弘淨土之業者實為北魏之曇鸞。其影響頗大,故常推為淨土教
初祖。”
曇鸞不僅對中國淨土宗貢獻大,他還被日本淨土宗和
淨土真宗推崇為始祖。然而,在中國佛教界他是個有爭議的人物。特別是在宋元後毀譽相伴,出現二種現象:一是宋以後建立淨土祖師說不考慮他的貢獻;一是有識見的佛學者為他鳴不平,並肯定他在淨土宗史上的祖師地位。
為什麼曇鸞不為宋人稱頌為淨土宗祖師呢?原因諸多,主要有二:一是不同歷史時期表現的歷史文化的差別;一是宋代地域與門戶之見的蒙昧。北朝時的佛教高僧多具有時代的特徵,學問上,以儒道二學為根底;精神上,以佛教為信仰;品質上,
明心見性、率真坦誠,表現出濃郁的
魏晉文化的特點。因此這個時期儘管儒、佛、道三學呈現辯難的局面,實質上三學互相滲透,逐漸融合。曇鸞提倡的
念佛淨土就是三學結合的產物,因此可以說曇鸞是佛教中國化的一位先驅。曇鸞創立的念佛淨土吸引了道綽、善導等僧人,得到了發揚光大。但是曇鸞為吸引更多的信徒信奉佛教而創立念佛淨土的精神在宋以後為他立的許多種傳中淡化了,或是消失了。魏時的“神鸞”、“肉身菩薩”的曇鸞在宋以後雖然也稱“神鸞”,但是已經大變樣了。如《
龍舒淨土文》為宣傳道教不如佛教,勸人信奉淨土,把曇鸞描述成一個求仙問道改信淨土,求得
西方極樂世界,避免了誤入歧途的典型事例。而對他在淨土宗理論方面的建樹不作介紹。曇鸞創立淨土宗理論的史實被湮沒,他作為淨土宗
教門之師法的事實不為人所認識,宋以後建立的淨土祖師說就不能避免偏頗。
宋人建立淨土祖師說也為地域之見所蒙蔽。首倡淨土祖師說的是南宋宗曉。宗曉以南人的立場建立了“
蓮社繼祖五法師傳”,他把善導、
法照等五位淨土師列對東晉
慧遠的繼承人,認為他們直接或間接地與廬山
念佛有關;“以上五師紹隆大法行業如此,繼遠公為祖就曰不然乎?”繼宗曉之後,
志磐在《佛祖統記·淨土立教志》中又提出淨土七祖說。其特點是在六祖的基礎上增補為七祖。以後明、清,以至近代遂有淨土八祖、十一祖、十三祖說,大都繼承了宗曉淨土祖師說的框架。宋以後為淨土宗立祖師的著作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後人對曇鸞的再認識和再評價,他所創立的業績不為更多的人知曉。 曇鸞不僅是一位佛學者,一位淨土大師;他還是一位氣功師、中醫師,從他一生的著述和經歷中可以得見。曇鸞主要的佛教著作有《
往生論注》二卷,《
略論安樂淨土義》一卷,《
贊阿彌陀佛偈》一卷(7言195行)。還有他早年作的沒有流傳下來的《大集經注入他的醫學著作,據《
高僧傳》卷六本傳、《隋書經籍志》卷34,《
新唐書·藝文志》卷59等所記有《調氣論》一卷、《療百病雜丸方》三卷、《論氣治療方》一卷、《服氣要訣》一卷。可見他在醫學上是很有造詣的。從這些醫學著作來看,可以說他繼承了
陶弘景求長壽健康的道家醫學思想。從初唐
道宣所作的“魏西河石壁谷
玄中寺釋曇鸞傳”中更可以證實曇鸞不僅研究醫學,著書立說,他在弘傳淨土
念佛之時,常常兼給人民治病,教人鍛鍊身體以求健康長壽,道宣說他:“調心練氣,對病識緣,名滿魏都。”唐太宗就曾因為
文德皇后生病到玄中寺求佛保佑。曇鸞作為一名僧人不執著佛教一家之言,兼采眾長,理論聯繫實際。是一位適應社會發展,將儒、道、釋三學融會於淨土思想中的一位淨土宗大師,是一位在佛教中國化的變革中有重大貢獻的佛教學者。
著述思想
曇鸞大師的著述,根據《
續高僧傳》卷六及《隋書經籍志》卷三十四、《
新唐書·藝文志》卷五十九等所記,共有十種。其中,《大集經疏》現已不存。《論氣治療方》、《療百病雜丸方》、《調氣方》、《服氣要訣》四種,似乎是同本異名的關於氣功之類的醫書。據《續高僧傳·曇鸞本傳》載,大師能調心練氣,對病識緣,名滿魏都,可見其在醫學上的造詣。。大師的著書還有《禮淨土十二偈》(《
贊阿彌陀佛偈》)、《
安樂集》(《
略論安樂淨土義》)、《淨土往生論注》、《贊阿彌陀佛偈》、《略論安樂淨土義》。其中《
往生論注》二卷,是對印度
世親菩薩《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的註解,上卷解釋
偈頌,下卷專釋長行,其間隨處可見大師的高深見解。其有“二道
二力、名號為體、往還二向”等
論義。這些都體現出
曇鸞大師淨土教的思想。
《贊阿彌陀佛偈》,有七言偈一百九十五行。是依《無量壽經》而贊詠阿彌陀佛及其淨土的功德,所以又稱《無量壽經奉贊》或《大經奉贊》《略論安樂淨土義》是用問答的體裁,把有關
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的三界攝否、莊嚴多少、往生輩品、邊地胎生、五智疑惑、渡與不渡、
十念相續等問題,作總別九番的問答,並一一加以解說。
曇鸞大師的淨土思想,完全表現於《往生論注》之中。他在《論注》的卷頭即引
龍樹菩薩《
十住毗婆沙論》說明菩薩欲求阿毗跋致(即
不退轉法)有難行、易行二道。在
五濁之世無佛之時求阿毗跋致名為難行道;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由
佛力住持入於
大乘正定之聚名為
易行道。這就是說,在無佛之世“唯是自力,無他力持”,難得阿毗跋致,譬如陸路步行則苦,名為難行道。反之,乘著佛的
本願力
往生淨土,即依他力而得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名為易行道。
現實意義
曇鸞大師的“二道”說思想,出自於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娑論》,而龍樹菩薩提出“二道”之說具有其現實意義。
印度佛教當時正處在
部派佛教衰敗,
大乘佛教正在興起的時期,為了更多的人來接受大乘佛教思想,將佛陀聖教判為“二道”,認為二乘靠自力得解脫的修行方法太難,而淨土思想所倡導的依靠阿彌陀佛來接引而往生較為容易,這樣無形中人們對淨土經典思想的研究也就越來越重視。如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娑論》中所說:“至
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
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是故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從
龍樹的《十住毗婆娑論》可以看出,當時龍樹菩薩提出“
易行道”之說,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這種“易行道”思想的提出對於當時大乘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
佛教傳入中國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人們為了追求和平安定的生活,對於淨土思想
往生淨土的主張很快接受,再加上
曇鸞大師本身由於身體上的疾病和痛苦,自然對
往生極樂淨土的思想更加推崇。所以曇鸞大師特別倡導
龍樹的“二道”說,大力宣揚
淨土法門為“易行道”,鼓勵人們通過
念佛名號依靠
佛力接引而往生極樂淨土。所以說曇鸞大師當時倡導淨土法門為“易行道”,也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難易”之辯
難行道與
易行道之“難易”是對機不同而言,佛陀所說聖教雖有“難易”之別,但其目的是為不同眾生的根性而說,有上根之人依靠自力就能斷除煩惱得到解脫,如佛在世時所說
小乘經典及方等諸經論皆為“
難行道”。有下根眾生
業力深重,必須依靠
佛力接引先
往生淨土,然後再成就
佛果,如
淨土法門就是佛陀專為末法眾生業力深重者所說,稱為“
易行道”。如龍樹《
十住毗婆沙論》卷五所說:“汝言
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士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此即是說,佛陀所說聖教有難有易者,是因為眾生根性不同佛陀聖教自有“難易”之別,而佛陀聖教本來“平等一味”無有高下、
淺深、難易之別。
另外,所謂“難易”者是相對而言,其實所謂“難”者並非真實是難,所謂“易”者也並非真實是易。雖然判
淨土法門為“易行道”,但如果就佛教理論上而言,往生淨土法門者,必須是福慧具足、一心不亂者,入
念佛三昧必定往生。如《
佛說阿彌陀經》云:“舍利弗,不可少
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若有
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
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者,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裡所說,“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七日一心不亂”等,皆是說明
往生淨土者並非只是稱讚一句名號就能往生,而是運用此“一句名號”來修善根福德,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如此者才能決定
往生極樂淨土。所以說,
淨土法門名“
易行道”者,並不是形式上或言說文字上的簡單意義的“難易”;而是相對於依靠自力修行一生成就
佛果而言,依
佛力接引往生淨土然後再成就佛果者為“易”。
曇鸞和超化寺
超化寺,原名“
阿育王寺”,坐落於河南省新密市
超化鎮之中心,西依
嵩山,南傍馬鬼山,北望青屏,東瞰
大隗,綠樹成蔭,景色宜人。素有北方江南之稱,是著名的佛教勝地。
該寺建於東漢桓帝年間〔147年〕,迄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寺院擁有
阿育王所供奉十九座佛陀真身舍利塔之一,列“名剎拾伍”。
寺院興於北魏,盛於唐朝。據“北齊
造像碑”記載,淨土宗祖師曇鸞法師曾經在此擔任
維那,著名的超化吹歌本是宮庭音樂,也是在這時走進佛教,成為佛教法樂的。明朝時又流入民間,現今仍保留有六百多年前的笙、管、工尺譜等演奏、記樂遺物。寺院在唐朝時達到鼎盛,僧眾有二千多人,寺院面積方圓二十里地,這裡曾是淨土祖庭,也是接納十方衲子的一大道場。滄海桑田,幾經興衰寺院面目被毀,明清兩代雖屢有修復卻難見當年雄風。民國年間倭寇入侵,戰亂不斷,僧人為護民眾,寺院慘遭浩劫,院牆坍塌,廟宇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