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宗

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派別之一。中國稱中觀派。因宣揚龍樹的中道而得名。中觀理論最早的闡述者和奠基人是2~3世紀的龍樹和他的弟子提婆。但作為一個學派,則出現於6世紀的大乘佛教末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宗
  • 類型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派別
  • 闡述者:龍樹和他的弟子提婆
  • 出現時間:大乘佛教末期
理論基礎,派別分立,理論發展,傳播,

理論基礎

中觀派發揮了大乘初期《大般若經》中空的思想。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們的認識甚至包括佛法在內都是一種相對的、依存的關係(因緣、緣會),一種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們本身沒有不變的實體或自性(無自性)。所謂“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在他們看來,只有排除了各種因緣關係,破除了執著名相的邊見,才能證悟最高的真理——空或中道。中觀派在破除人們執著空有的兩邊中提出了“八不”的學說。所謂八不,即不生不滅(從實體方面看)、不常不斷(從運動方面看),不一不異(從窨方面看)、不來不去(從時間方面看)。在他們看來,生滅、常斷、來去、一異是一切存在的基本範疇,也是人們認識之所以成立的根據。如果否定了這四對範疇,否定了主觀認識人和客觀世界,從而就顯示了空性真理,他們還提出兩種真理說(二諦)。認為在最高夫理(真諦)空之外,還應承認相對真理(俗諦),對修持佛法的人應該說真諦,說空性真理,對覆蓋無明(無知)的凡夫,應該說俗諦,即承認世界和眾生的存在。中觀派還進一步認為,作為最高修持境界的涅盤和現實世界在本性上是沒有差別的,它們之間所以有差別,主要是由於人們無明的結果,如果消滅了無明,也就達到了涅盤,為此,他們規定了五十二行位的修行階段。繼龍樹、提婆之後,闡述中觀理論的有羅睺羅跋陀羅,在羅睺羅以後200年中的傳承關係很不清楚。

派別分立

6世紀佛護作《中論注》,清辨作《般若燈論釋》,與當時流行的另一種思潮唯識論開展了“空有之爭”後,大乘佛教才開始分出中觀派和瑜伽行派。佛護和清辨雖然都標榜弘揚龍樹、提婆的中觀,但他們對空性的認識和論證方法都各自不同。因之中觀派分成應成派(歸謬論證派)和自續派(獨立論證派)兩派。應成派的佛護繼承龍樹、提婆破而不立的傳統,認為龍樹的空“是遮非表”。所謂“是遮”,指從各個方面指摘論敵所說的矛盾性,證明其不能成立,從而否定一切實有自性。“非表”是不提出自己正面的、積極的主張,不肯定任何規定性的存在。在他們看來,不但對空有,而且對空的認識本身也要加以排除(“非唯空有,亦復空空”)。但自續派的清辨等持相反的意見,認為對空性要用因明的推論形式(比量)積極地加以表述,空不是意味著否定一切,而是修持者在禪思中能夠達到的一種最高境界。應成派的後繼者有月稱和寂天。他們進一步發揮了佛護的“以破顯空”的思想。此派至11世紀初在印度中斷。但經阿底峽傳入西藏復經宗喀巴的提倡。在藏地繼續得到發展。自續派的後繼者有難誓、室利笈多、闍那迦波、寂護、蓮花戒、解脫軍和師子賢等。

理論發展

公元7~8世紀以後,隨著密教的傳播。大乘兩個學派開始融合,形成中觀瑜伽行派。寂護是這個學派的創建者,著有《攝真實》等。他堅持自續派的獨立論證路線,並受到法稱因明學中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影響,認為外界的一切存在雖然都是識的流轉和顯現,但從終極意義(勝義)上看則不過是“寂滅戲論”或“畢竟空”。蓮花戒對寂護的《攝真實》作了細注,著有《修買欠序》,進一步把唯識學說引入中觀派中去,提出了“無相唯識說”。師子賢著有《八千頌般若解說·現觀莊嚴明》,用般若思想貫通了中觀和瑜伽兩派理論。他們的思想傳入藏地後對顯教的各派有重要影響。

傳播

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在5世紀經鳩摩羅什傳譯後,在中國漢族地區形成了三論宗,其著名的代表有僧肇、僧詮、法朗、吉藏等。另外,龍樹的中觀樂說也是中國天台宗、華嚴宗和禪宗的立論依據。吉藏的弟子慧灌把三論宗傳至朝鮮、日本,在日本奈良時期一度很流行。 黃心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