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鸞是佛教淨土宗祖師,在玄中寺創立了佛教淨土宗派,並著有《往生論注》等書。是南北朝時代北魏弘傳淨土教的一位高僧。他生於今山西大同的雁門(唐迦才《淨土論》作并州汶水人),關於這位高僧圓寂後的葬地史學界和佛學界都在爭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曇鸞墓地
- 地位:佛教淨土宗祖師
- 成就:佛教淨土宗派
- 著作:《往生論注》
文水縣開柵鎮北峪口村,文水縣鳳城鎮文倚村,一,山西何處置泰陵,二,泰陵何處是文谷,三,文谷何處葬曇,
文水縣開柵鎮北峪口村
曇鸞墓在今山西省文水縣尋得已得多方證實。2006年日本佛教友人來文水考察,據史書資料記載尋得了曇鸞大師之墓,在今文水縣開柵鎮北峪口村,北峪口村原為曇鸞大師發跡之後傳道之地.。目前,文水縣政府已經在這裡設立了“曇鸞大師之墓遺址”石碑。
王化倫:曇鸞葬地在北峪口
關於曇鶯墓址的記載最早見於唐代高僧道宣的《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釋曇鶯傳》,傳中記載曇鴦終日,蟠花幢蓋.高映院宇,香氣蓬勃,聲音繁鬧.預登寺者,並同瞻之.事以上聞,救乃葬於汾西泰陵文谷,營建磚塔,並為立碑,令並存焉.道宣當時曾在山西一帶頻繁往來,著述頗多,這段有關曇鶯墓址的文字是目前發現最早的記載,也是值得徵信的珍貴史料.北宋僧人戒珠的《後魏石壁谷釋曇鶯傳》中仍有記載軟葬汾西之文谷,仍條其生平所習,以立碑焉.其後至南宋志磐的《曇鶯法師傳》及保存有大量金,元地方史資料的《洪武太原志》中便再未出現曇鶯墓的記載,以至曇鶯墓址從此成為千古之謎.我們判斷曇鶯墓的消失約在北宋末期,而毀於宋金戰爭的一可能性較大.據《宋史》,《金史》記載,北宋末,金將婁室,突葛速,拔離速與宋將張顴大戰於文水,宋兵敗走,金兵沿途殺掠,對這一帶曾造成極大破壞.幾十年來,曇鶯墓址的研究者都首先從"汾西泰陵文谷"這個字入手進行由面到點的求索.目前,學術界對"汾西泰陵"這個地域範圍的劃定已取得了一致意見."汾西泰陵"即"汾西大陵",古代"泰"通"大",當指汾河西岸的大陵故地."大陵"這一地名最早見於《史記 趙世家》十六年肅候游大陵.《漢書 地理志》記載太原郡有大陵縣.《史記集解》太原有大陵縣.《史記正義》《括地誌》雲大陵城在并州文水縣北十三里,漢大陵縣城.漢代的大陵縣包括現在的交城縣南部和文水縣大部,北魏改為受陽縣,隋代改為文水縣.據清唐熙版《文水縣誌》載大陵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令武陵村,大陵屯是.我們對大陵城舊址進行了考察大陵故城舊址地跨交城,文水兩縣交界處,北至交城縣大營村,南至文水縣武陵村,面積約平方公里.據當地地名工作者蒐集的資料,在大陵城舊址上現在還保留有大量與之有關的歷史地名,如城牆地,城橋,上城牆,下城牆,西城牆,東城牆,北曲城,南曲城,城東門,北城坡,南城坡等等.唐道宣在《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釋曇鶯傳》中記述了一個曇鶯祖師與大陵城的故事,說當年曇鶯為《大集經》作注,中途便感"氣疾",只好輟筆醫療.有一次他來到大陵城,進入東門時,仰望天空,忽見"天門洞開,六欲階位,上下重複,歷然齊睹",從此氣疾痊癒.這段神奇的經歷是他一生的轉折點,大陵這個古老的城市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以至他後來在附近的玄中寺,并州大寺致力弘法,最後又安葬於大陵境內,這都應和他這段經歷有密切的聯繫.曇鶯墓址在交城,文水這片廣裹的範圍之內是無疑的."汾西泰陵"之後的"文谷"二字是為曇鶯墓址進一步定位的關鍵.但是由於在歷史上"文谷"有著不同的含義,同時也各有其不同的指位,因此也就引發了不同的意見和觀點.第一,文谷是文水今文峪河上游所流經的山間谷地的統稱."谷"即占一"峪"字.文水源於交城縣西部的關帝山,經橫尖,中莊,會立,東社等鄉鎮,於南堡村入文水縣境,至北峪口出山,這一段山谷地總長公里,統稱為文谷.《水經注 卷六》文水出大陵縣西山文谷.董佑城注今文水有二源一出孝文山後,名渾谷水一出劉王山,名西谷水.文中的"西谷水"古文獻中又稱"西河源",即今文峪河正源.《文水縣誌》記載文水,古大陵之地,易以令名蓋自隋開皇始,說者曰河自管滲龍門而下.至於峪口,其水縈波多文,故名文水.文水是文峪河的占稱,其流經的山谷故名文谷,隋開皇初受陽縣改名為文水縣後河流意義的"文水"改成為行政區劃名稱,文水才逐漸演變稱為文峪河.第二,"文谷"專指文峪河出山口,即今北峪口村.我們在文獻中發現"文谷"這一地名還特指公里長的文谷的東端,亦即文峪河的出山口處一今北峪口村一帶.這是因為居處在平川的人們看不到深遠的文谷,只能目及文谷的谷口,因此他們常把谷口一帶指稱為"文谷".如清代《龍堂記》記載文谷乃交文各境諸山之委,土歷榆城百餘里,叢峰交錯,眾水奔流,其流湍激,至文谷匯流成河,地勢漸平,水亦稍文,故名.這裡就認為文谷是交城,文水諸山的末端,上游有百餘里.眾水流至文谷後匯流成河,地勢便逐漸平坦了.文中所說文谷地處"諸山之委","至文谷地勢漸平"完全就是文峪河出山口處—北峪口的地理特徵.另外,歷代曾在北峪口設定文谷里,文谷都.我們在玄中寺唐代元和八年鐫刻的《石壁禪寺甘露義壇碑》的碑陰發現了"文谷里"的字樣.又見光緒《文水縣誌 輿地》中記載"文谷都在縣西北二十里.為村三崖底,北峪口,西峪口."清乾隆九年公元年所立的文水《東岩寺募化鄰村布施序碑》中有通福號海如,其父張恩,毋馬氏,文峪都崖底人.這都證實了北峪口一帶確曾稱為"文谷",並有過文谷都,文谷里的行政區劃設定.第三,"文谷"為村名,即今文倚村.文倚村在文水縣城東北公里,屬開柵鎮,村處晉中盆地,文峪河故道的南岸.原名文谷村,因其遠離文谷,所以村名是因瀕臨文峪河而得名,其含義與文谷無關係."文谷村"之名見於元代《宣授太原路都僧錄定惠玄中大師安吉祥之靈塔碑》,碑中有"文谷村聖壽院"字樣.元代《紫洪通大師靈塔銘》中也有"文谷莊"字樣.據《文水地名志》考證文谷村約於明末清初改為文倚村.
綜上所述,文谷有三重含義
文谷是自然地理實體名稱,指公里長的文峪河谷
文谷是地片名,專指今北峪口,西峪口,崖底一帶
文谷是村名,即今文倚村.
正由於"文谷"在歷史上有不同的指位,所以學術界對曇鶯墓址也持有不同的觀點,現在大致可分為"文倚說',和"北峪口說"兩派.
最後他肯定地說"經過十五年的資料收集和實地調查,應該說在曇鶯葬地這個問題上已初步走出了迷谷,因為終於找到了文谷."但是,他又不無猶疑地說"根據綜合資料分析,似乎文谷非文倚村莫屬,但似乎畢竟是推測,其確切程度尚待地下文物去進一步印證."我們認為"文倚說"的最大缺憾在於沒有對"文谷"的含義進行全面認識和對比研究,只認為文倚村曾名文谷村就宣稱"終於找到了文谷",他的兒條根據又傳說附會成分過多,很難令人信服.包括他本人也認為"畢竟是推測",所以說"文倚說"在曇鶯墓址研究方面較前人並無突破,更沒有"走出謎谷".
十幾年來,我們曾對被稱做"文谷"的個地方都分別進行了深入考察,對比,結合地名歷史沿革和當時的喪葬制度等全面分析,取捨,初步認定曇鶯祖師葬地應在北峪口附近.我們的思路如下
地名歷史的對比道宣在文獻中記載曇鶯墓址"汾西泰陵文谷"字,並非當時的行政區劃名稱,如按道宣當時的區劃記錄應該是"并州文水文谷",然而他記錄的卻是早已廢止了的舊地名"泰陵",顯然是沿襲了前人的記載,甚至可能是沿襲了曇鶯去世時的有關記載.這樣我們就可以比較文倚村和北峪口這兩個文谷誰能夠有此"歷史資格".北峪口地處文谷東端,被稱為"文谷"的歷史悠久,而文倚村遠離文谷,它是因文峪河流經村北側面得名的.文水改為文峪河是在唐代以後,因而文倚村名的產生就更晚.所以道宣所指的"文谷"不會是文倚村,而應是北峪口.此其一.根據隋唐以前的風水堪輿擇穴安葬的習俗再做比較.曇鶯祖師圓寂的東魏時期是風水堪輿興盛的時期,當時又是對他最為敬重的魏孝靜帝下詔安葬,所以他墓地的選擇應是非常慎重且又非常講究的.據當時盛行的《葬書》中有"十不葬"的說法一不葬粗頑石塊亂石地二不葬急水灘頭急流河灘三不葬溝源絕境山樑殘斷四不葬孤獨山頭五不葬廟前莊後六不葬左右休囚左右元靠七不葬山風潦亂八不葬風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坐背無靠山十不葬龍虎尖頭左右山不宜過高過尖.
另外帶有"十可葬"之說
一明堂寬大前方寬廣二賓主相迎大小山相連三龍降虎伏墓左右有小山樑四朱雀懸鐘墓南無絕壁五五山高聳背後重山六四水歸朝墓前河水環才包七山山轉腳山腳相連八嶺嶺圓豐山差別豐滿九龍高虎低墓東山略高於西山十水口緊閉河流上游要有夾口處.在此,我們對堪輿風水本身不作討論,但是當時人遵照這些習俗擇葬地卻是事實,曇鶯葬地的選擇自然也不會遠離這個事實.據此我們再把文倚村和北峪口村作一比較文倚村地處平川,處在"十不葬"中的"坐下低小"村旁瀕臨文峪河,處在"十不葬"中的"急水灘頭"所謂的"曇鶯墓址寺屹塔"背依村莊,正當"十不葬"中的"廟前莊後".我們曾赴文倚村多次考察,發現文倚村寺屹塔旁歷代屢經文峪河的水患,黃沙淤積達數十米,很難想像魏帝會把這樣一代高僧埋葬棄這裡.而北峪口村後群山高聳,主峰高僧崖居其中,左右兩山相倚如賓主相迎,山前寬闊,文峪河如帶環繞,山清水秀,爽氣西來,是最符合"十可葬"的地方.所以曇鶯祖師墓應在北峪口村而不在文倚村.此其二.文化遺存的比較.據宋沙英,簡聲援所著《淨土一占剎玄中寺》中談到有關資料記載,曇鶯死後曾"營陵廟於泰陵聖地".可惜這句話沒有註明出處,我們無法斷定這句話的可信程度.但是我們認為後人在曇鶯墓周營建一些紀念性的建築是完全叮能的.田瑞先生也根據這句話"推斷文倚村聖壽院當為曇鶯所建",並解釋道'怪者,聖人也壽者,年壽也.而月高僧靈塔亦稱壽塔,聖壽院之稱亦即聖僧塔院是也.'夕這一根據是他推斷曇鶯墓址在文倚村的唯一"力證".為此,我們對"聖壽寺"又進行了專題研究分析,對全國各地的聖壽寺逐一排隊,考察其名稱含義及是否有高僧壽塔,以印證田瑞先生的解釋.我們蒐集到的聖壽寺有北京聖壽萬安寺,峨眉山聖壽萬年寺,太原天龍山聖壽寺,陝西綏德聖壽寺,四川成都聖壽寺,河南唯縣聖壽寺,四川大足聖壽寺,山西沁源聖壽寺等等,但沒有一座聖壽寺有過聖僧壽塔,倒是大多數是"因祝禱皇帝生辰而取名".因之我們認為聖壽寺有'怪僧壽塔"的診解是望文生義的臆測,文倚村有曇鶯墓的說法當不攻自破.回頭我們再看北峪口附近的地名和古寺院遺址,倒是更值得注意.北峪口村後聳起的山峰名叫"高僧崖"就已經明確地向我們昭示了這裡與高僧的聯繫.高僧崖前有眼藏寺遺址,寺院約毀於民國時期,現僅存一堆瓦礫.寺北有大片墳地,其中有兩個地片名,一個叫"墳塔地",一個叫"墳台兒坡",據說都有過墳塔,年代方一被拆除,從當地老人口述墳塔之形來看應是和尚墓塔無疑.儘管這些墳塔未必就是曇鶯墓塔.但是背後的"高僧崖'夕這一特殊地名以及崖麓眾多的墓塔已為我們尋訪曇鶯墓投來一束可喜的亮光.另一值得研究的地區是北峪口旁邊的崖底村,現在的崖底村址已全部沒入文峪河水庫中.據村中老人介紹崖底原有規模宏大的寺院,人稱"大寺".寺內殿宇巍峨,古木參天,彩塑碑石不可勝計.村對面的山崖有佛教石窟,人稱"石佛崖".每年到枯水期這些石窟會露出水面,石窟約高尺多,寬約尺余,石壁上有大大小小的佛像浮雕.而且崖底村附近還有很多和尚墓地,當地人稱"和尚墳"或"墳台上".最後考古工作者又在崖底村附近發現了北魏的造像碑,進一步證實了我們的論定.北峪口一帶有如此眾多的佛教文化遺存,會非偶然,自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也就是說這應該是在曇鶯墓基礎上發展延續的歷史積澱.我們經歷了多年的考察研究,現在把曇鶯墓址縮小在北峪口附近方圓不到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其中以北峪口寺坡的眼藏寺後,高僧崖前為首選目標,以北峪口往崖底方向的山麓為第二目標.相信通過今後的考古探測一定會揭開這一千古之謎.
文水縣鳳城鎮文倚村
田瑞:淨土祖師曇鸞葬地在文倚村
隋唐之際,中國佛教相繼形成了八個宗派,其中之一即為淨土宗.其重要的創始人是曇鸞.曇鸞,山西雁門人,生於魏承明元年.據《古清涼傳》載太和十三年歲時即離家登五台山訪靈跡,既而出家,之後精研佛學,以淵博的知識聞名南北.梁武帝蕭衍夸為"肉身菩薩",東魏孝靜帝尊稱為"神鶯",東魏興和四年卒於平遙山寺.曇鸞之事跡毋容置疑.然而,關於大師死後救葬之"泰陵文谷"卻成為千古之謎.諸多研究者限於"汾西泰陵文谷","卒於平遙山寺"之句,在今介休,平遙之地艱苦尋覓,終無所獲.夕年春,筆者因緣興發,尋找曇鸞大師墓地的念頭年來,研究地方史料,奔波於縣境及周圍邊區訪問老者,抄錄遺竭,在希望與失望中反覆煎熬,在里的文谷川前後實地調查了次,終於在曇鸞葬地方面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現就掌握的資料提出一些意見,和中外研究曇鸞之學者共同商榷.
一,山西何處置泰陵
由唐及宋,中外主要有人先後為曇鸞做傳,但世所公認最有權威者,當屬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所撰之《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釋曇鸞傳》.傳雲"……晚,復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以魏興和四年,因疾卒於平遙山寺,春秋六十有七.……以事上聞效乃葬於汾西泰陵文谷,營建磚塔,並為立碑."何為汾西泰陵在唐自是明確,蓋道宣和尚說"今並存焉."而後之傳皆無此說,故唐以後其葬地即成疑案.千百年間,淨土宗派及崇拜者曾多方尋覓,終因無所獲而一疑到今.我認為,欲考曇鸞大師葬地首應研究"汾西泰陵"之地名.《魏書地形志》雲"受陽有大陵城".《太平寰宇記》雲"大陵城,漢大陵縣也."《讀史方輿記要》雲"大陵城,縣東北二十里,即晉之平陵地,昭公二十八年,魏獻子分祁氏之田,使司馬烏為平陵大夫,趙日大陸亦日大陵……漢置大陵縣,後魏遷置於城西南十里,改日受陽,隋日文水."光緒《文水縣誌》記日"大陵村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今武陵村,大陵屯是."改大陵當在周安王二十六年前,時,魏趙韓共廢晉靖公,因而易名.漢代,仍襲舊制為大陵縣,王莽曾改名為大寧,大陸,但旋即復名為大陵.一直沿襲到北魏太平真君九年時,山戎內侵,遂徙治大陵南里建城名受陽.明天啟年間,因文水縣丁祭無鹿,遂將大陵古城易交城縣之土安都村.故康熙八年版《交城縣誌》將大陵城記在"縣西一十里".舊大陵城建於今交城縣大營村西,大陵村至文水縣武陵村南.民國年間,大營村中尚遺有古牌坊一座,上書"古大陵城"字.至今,村東有地名雲城牆地,城橋兒大陵村有地名為上城網,下城網,西城網,東城煙,北曲城武陵村有地名為北曲城范,南曲城范,城東門,北城坡,南城坡.依據地名資料所繪之復原圖,東城界於大營村東,西城界於大陵村西公里北城界於大陵村北公里,南城界在武陵村南,四周直徑約公里,面積約萬平方米.就是這樣一個城邑,戰國時期為晉中平川之重鎮,趙孝成王時,封平陵君於此.戰國一代兵法家孫子對平陵城亦印象很深,《孫殯兵法擒龐涓》記雲"平陵,其城小而縣大,人眾甲兵盛,東陽戰邑,難攻也."可知其地位之重要."大"古與"泰""太,,同.《說文解字》雲"泰……大聲太,古文泰如此."注日"大,他蓋切,按隸作泰,按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太即泰……."八十年代,西至文峪河,東至高白河,其間曾出土過許多陶器,在秦漢時期陶器上,有銘文為"太亭","大亭","泰亭",均系古大陵縣所置之官瓦器作坊"泰亭"坊所制之陶.可知在漢時,"太","大","泰"確係同用."泰陵"即大陵當確鑿可信.由此而知,唐釋道宣《曇鸞傳》中之泰陵即為大陵,即今交城縣城西南公里大陵村是.而該傳中所云"泰陵故墟"亦今之大陵.蓋其時,大陵縣治已於太平真君九年移今之文水縣東西舊城村,並更名為受陽.而曇鶯生於承明元年,即便到大陵是歲,亦已遷縣年矣,故記雲"秦陵舊墟".而言"秦陵"當系"泰陵"之誤,皆因"秦","泰"二字形似,故有此訛誤是也.故晉之平陵,趙之大陵,魏之泰陵,故秦陵其地望均在今大陵一帶無疑.
二,泰陵何處是文谷
一關於"文谷川"的記載現在,焦點集中到了"文谷"地望上.按"汾西泰陵文谷"大陵正在汾西.明代,汾河在交城東北部段村人境,至東,西汾陽村南,石候村北逸南而行,至文水境石永南與文峪河合,大陵正在其西,文谷也在其西.按"文谷"得名於文水,故水名文谷水,即而後之文谷河,文峪河.《說文》釋谷注日谷"文理,其虐切,五部谷浴從谷聲",故古文谷與峪同音.今釋有關文水條目抄錄於下《水經注》文水出大陵縣西文谷,東到其縣.清趙吉士《開鑿龍門渠碑記》文谷河自西北出,亦重山嶂之.康熙八年版《交城縣誌》文山,在縣西九十里文水之側故名.光緒九年版《文水縣誌》文峪河即文水也,在縣北二十里.由本縣北峪口出山.上述記述,說明從北魏起,文峪河谷就稱作"文谷",其時,文峪河稱作文水清代,則名為文峪河.而文峪河縱貫交境裡,余謂之為大文谷.沿文水縣北,西峪口文峪河谷北行余華里至交城縣東社村南,此段為西冶川水,葫蘆川水,柏峪川水,三道川水,中西川水合流之處,此處古代亦稱文谷.龍堂記》曾記"文谷乃交水各境諸山之委,上歷榆城百餘里,叢峰交錯,眾水奔流,其流湍激,至文谷匯流成河,地勢漸平,水亦稍文,故名.峪谷義同,土人讀谷為峪,故又以文峪名河,是文水之名,則得之文谷,非別也有一水也.……"細讀詳析,可見文谷專指眾水匯流之處,而匯流之處就是東社以下.明代,文水縣置文谷都就在峪口以北,其文日"文谷都,在縣西北二十里.為村三崖底北峪口,西峪口."並記其都曾建有文穀神祠.因此三村均在"文谷"之中,故而名都.從範圍來講,此"文谷"大大小於二百里文谷川,故余稱之為中文谷.就在這迢遙里的文谷川,僅明清兩代《交城縣誌》《文水縣誌》記載的元前古寺就達座,金元碑又載有與此相關的座寺院.但經多次反覆考察,都逐一排除,基本上否定了墓在文谷川之說.二"文谷村"的演變分析古代或稱傳統地名連稱,縣村簡連,省縣簡連,省村或一地簡連者不勝枚舉.就以釋道宣《曇鸞傳》為例,諸如"并州大寺","汾州北山玄中寺"即是二例.二句首冠以州名,下句直接稱指寺名,中間略去了縣名而今人往往說山西交城或山西文水,略去了省縣二字.因而,我們可以推論"汾西泰陵文谷"釋作"汾河西岸之泰陵縣文谷村"亦無不可.這樣一來,只要找到文谷村即可找到曇鸞葬地,千年之謎也就迎刃而解了.文谷村在什麼地方呢年月日,我在玄中南塔院抄碑時,在"宣授太原路都僧錄定惠玄中大師安吉祥之靈塔"中記下了一處玄中下院"文谷村聖壽院".同年月日下午,又在同一處塔院之"元紫洪通大師靈塔"銘文中找到了"文谷莊"這個地名在延佑四年為普濟靈塔也找到了"文谷村,開柵村"這兩個相連的地名.此後,又在寺院鐵彌勒像頌碑陰找到了金泰和四年關於"文谷村壽聖寺"的記載,於是心頭豁然一亮,此文谷村當於開柵村相距不遠.隨即,開始考證,終於找到了證明文倚村就是文谷村的可靠依據,論據有三其一,鄉人傳雲村古名叫文峪村,後來村中出了舉人,便將村名改為文倚村.文峪村改為文倚村當在文峪河改道遠離該村之後,方言"峪","倚"音相近,故取而代之.其二,光緒九年版《文水縣誌》方輿圖村名記文倚村為文峪村,峪谷同用,故即為文谷村.但在該志卷三民居章卻寫為"東賢都,在縣東北十五里.為村四方圓村,武陵,文倚村,呂家山."可知輿圖為舊志輿圖,光緒九年修志時,未作修改,原版引用.其三,地名是歷史的見證.為什麼叫文谷村聽起來好像簡單,但實地考察卻很使人感到迷惑.眾所周知,大凡稱為"谷"者,一般地形起伏較大,然而今之文倚村卻地處平原.叫做谷口的村卻分布在文峪河水庫南兩側,西側因村在河西叫西峪口,東側村在東側卻叫做北峪口.這就不能不讓人問個為什麼按地名命名規律,西峪口建村當在北峪口後,因為要和東側峪口區別北峪口建村又在古谷口北,因為要和南峪口區別,然而卻沒有南谷口.假設北峪口南有村名文谷,此疑當釋.剖析北峪口至文倚村中之開柵,樊家莊,宋家莊地名,前者北魏時叫柵城,此名載於史冊後二村建村時間在明代,故稱為谷口的可能性自然排除,那么文峪村就成為研究重點.該村地近古大陵,稱陵者釋為"高而平日陵",可知當時地勢之高峻,其南形成谷地自然而然.因之,北魏地理學家哪道元《水經注》雲"文水出大陵縣西山文谷,東到其縣,屈南到平陶……"可知其水確流經大陵西出谷.綜觀此一帶河谷,柏葉溝河口有村名柏葉溝冶則河口有村名冶則河瓦窯河口有村名瓦窯村瓷窯河口有村名瓷窯村.假如文峪河口有村名文谷村,我想一定會比西,以浴口村徹勤勺多由於村名所依據的地貌及地理位置逐漸變化,河道迭經更改.宋元之際,河由文倚村東南逸通流至今交城境內西營寨子一帶人汾明代,改由杭城東折而南行,相當於今之磁窯河道清康熙年,改由開柵村東人汾乾隆三十二年改地今道,道光初年與二十三年又兩次遷徙,因而文倚村南地形越淤越高,且文峪河又一直遷遠,仍名文峪村已失原來之意義,故後世文人取其諧音更為今名.綜上所述,今之文倚村確確實實為古之文谷村,舍此沒有其它.
三,文谷何處葬曇
宋戒珠所撰《後魏壁谷釋曇鸞傳》文末記雲"魏主日'此誠佛子之真修,其所歸也有在矣","救葬汾西文谷,仍條其生平所習,以立碑焉".察其意,魏主之所以救葬泰陵文谷,蓋因其地為曇鸞悟道之地,故仍葬於斯地.何處是曇鸞悟道之地道宣所撰之傳中曾提及此點,日曇鸞感氣疾,周行醫療,"行至汾川泰陵故墟,人城東門,上望青霄,忽見天門洞開……由斯疾愈."此事真也罷,假也罷,故且不論.但曇鸞自述此事用意屬深遠,在北魏大興佛教的年代,能有人目睹"天門洞開",無異為"超凡人聖"之聖僧,魏主尊其日"神鶯",南梁武帝蕭衍尊其為"肉身菩薩"與此在極大之關係.由此,在某種程度上奠定了曇鶯在佛教中的地位.在曇鸞來說此事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也是決定他繼續研修佛學的重要的因素在魏主來說,曇鸞如此絕無僅有的"神"話對魏主影響至深,故而以"泰陵"為曇鸞思歸之地,是"聖地",因此救葬於泰陵城南文谷村.,一葬於文倚村之條件首先,文倚村古名文谷村,又地處汾西,隸於大陵,和"救葬汾西泰陵文谷"密切吻合.其次,文倚村北距大陵城建地今之大陵,武陵僅華里,而前文已述大陵是曇鸞目睹天門洞開之所在,符合魏主"佛子之真修,其所歸也有在矣"之救葬泰陵的唯一條件.再次,有文摘引史料言,曇鸞死後,"營陵廟於泰陵聖地",金泰和四年和玄中元至正碑記寺屬下院都有"文谷村壽聖院",依我推斷此壽聖院當專為曇鸞所建.聖者,聖人也壽者,年壽也,而且高僧靈塔亦稱壽塔,壽聖院稱亦即聖僧塔院是也.據文倚村老人說,長輩傳下來說文倚村古代有寺名玄中建在文倚村西北.因其時文河由村西北向東南流,故一年大水出崖將廟沖毀,民國初期,地面上還能看出遺蹟,大約占地畝多.老輩說此寺和交城石壁寺,武陵梵天寺為淨土三大寺,而且交城玄中寺寺名尚是由此而改.現遺址處地名為"寺屹瘩".排除傳說中的其他成份,猶可得知寺確和玄中寺關係密切.如此規模,亦頗為可觀,但明代《文水縣誌》卻未記一筆,想來早在元末寺即敗落.至於所謂"交城玄中寺名由此而得,當為誤傳.不過,從中倒能看出這一帶人對此寺之重視似乎高於玄中,如曇鸞真的葬於此,那么此寺因人而名也就不足為怪了.二墓在文倚村之方位既然曇鸞之"陵廟"確認在文倚村,那么確切的葬地在哪裡試想,當今之世距曇鸞去世已然一千四五百年,這期間滄海桑田的變化可想而知.尤其對地處平原的文倚村來講更是如此.戰國大陵城昔日尚建在高而平的山阜之上,而今四周地形均高出村莊就在文倚村南公里的方圓村,據地質探測,地面以下米處含有水生物化石.故隨著山陵的沖刷,河流的改道與切割,盆地的淤積,古地貌已不復存在.而且時至今日,盆地還在逐年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抬高.而墓葬卻並不可能水漲船高,所以說,要指出正確的墓址並非易事,但還是有一些線索可供查尋.據文倚村的老一輩講,他們的老人在"玄中寺"壽聖院地下很深處曾挖見一個從上面看類似鐘的金屬東西,於是,拴上繩子由許多人往上拔,那東西卻紋絲不動,無可奈何,最後還被沙土掩埋.或許此物就是曇鸞大師靈塔頂端塔剎部件,或許該塔頂系鐵鑄成,此為一個謎團.就文倚村地名來講,該村村西有地名寺吃塔,此為原壽聖院舊址緊靠此地即為"上墓"地村東北有地名"白墓上",按古代靈塔顏色不乏刷成白色者.在文倚村北與武陵村之間,關聯到僧人尚有武陵南,文倚北之苦僧地,和尚屹垛等地名,原壽聖院舊址今已成為居民區.綜合資料分析,愚以為文谷非文倚村莫屬,曇鸞大師之葬地即當在此.然也否也,有待地下文物之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