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安樂淨土義

略論安樂淨土義是中國的一部古文,屬於文言文。全一卷。北魏曇鸞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略論安樂淨土義
  • 創作年代:北魏
  • 作品出處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 作者曇鸞
【 略論安樂淨土義 】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略稱安樂淨土義、安樂土義、略論。相對於‘廣論’。本書略說三經一論之廣義,論安樂淨土之相及其生因。由六個問答構成:(一)安樂淨土之形成,並確立不攝屬欲、色、無色之三界。(二)說果上之別相,舉諸種莊嚴功德。(三)三輩九品之分別。(四)胎生者之相。(五)胎生者不了佛智,起疑惑。(六)明示十念相續法。亦即第一、第二問釋能化之因果,第三問答以下,辨眾生之果相。註疏有里書一卷(妙觀)、同見聞一卷(聖觀)、句解二卷(智及)等。[蓮門類聚經籍錄卷上、淨土真宗教典志卷一]
【 略論安樂淨土義 】
(書名)一卷,梁曇鸞作。或言文義非無取捨,恐是別人之作。
【 略論安樂淨土義 】
一卷。北魏·曇鸞撰。又稱《安樂淨土義》、《略論》。全書旨在敘述阿彌陀佛與安樂淨土之功德莊嚴及其生因。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全書分列六個問答,第一問答闡明安樂國土系由阿彌陀佛別業所得,非三界攝。第二問答據世親《無量壽經論》,以十七種器世間清淨、十二種眾生世間清淨,釋安樂國莊嚴之事。第三問答依《無量壽經》,說明三品往生因緣。第四問答說明安樂國中,胎生者不受快樂,惟憶出離。第五問答說明彌陀以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故,得破疑惑。第六問答,解釋如何成十念相續。
書中第二問答之下有‘尋贊可知不復重序’之文,依此可知,本書乃曇鸞著《贊阿彌陀佛偈》以後所撰。但元曉《游心安樂道》及《無量壽經宗要》舉本書第六問答之下的渡河著脫譬喻,而以為是羅什所撰。又,證真《法華玄義私記》卷六亦以本書為羅什作。然而本書中引用了羅什以後譯出的《往生論》及《觀經》,故知並非羅什所撰。
此外,靈空光謙《即心念佛安心決定談義本或問》以本書為日本淨家之偽作,但近世於敦煌發現唐·景雲二年所寫之《贊阿彌陀佛並論》上卷與本書一致,可知靈空之說亦不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