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鸞墓

曇鸞墓

曇鸞大師墓在今山西省文水縣尋得,已得多方證實,2006年日本佛教友人來文水考察,據史書資料記載尋得了曇鸞大師之墓,在今文水縣開柵鎮北峪口村,北峪口村原為曇鸞大師發跡之後傳道之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曇鸞墓
  • 地理位置:山西省文水縣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人物簡介,人物事跡,主要作品,個人理論,

人物簡介

曇鸞大師,是南北朝時代北魏弘傳淨土教的一位高僧。他生於今山西大同的雁門(唐迦才「淨土論」作并州汶水人),因家近五台山,從小就聽了有關文殊菩薩靈異的傳說。十餘歲時,即登山訪尋,備見遺蹟,心裡非常感動,於是出家,廣學內外經典。

人物事跡

他對於龍樹一系的「智度論」、「中觀論」、「十二門論」、「百論」等四部論及佛性義的研究特別有心得。
後來,他讀「大集經」,感覺到經中的詞義深奧不易悟解,即著手寫作注釋,寫了一半多,忽然得了氣疾,暫時停筆。於是出門尋醫療治,到了汾州,氣疾忽然好了,又想繼續寫作;但又感到生命短促,如果不獲長年,便難完成一切志願。聽說江南隱士陶弘景(西元四五六~五三六年)精研神仙方術,學問淵博,遠近推重,即南遊相訪。當時江南梁朝對於北人入國是不輕易容許的。曇鸞到了梁都建康(今南京)之後,經過官府的勘問並引見梁武帝。武帝知道他並不是北朝的奸細,即請他入重雲殿和他談論佛性的深義,曇鸞的見解很受梁武帝的讚許。
這時陶弘景住在句容的茅山,深受梁武帝的尊敬,時人稱他為山中宰相。曇鸞在建康先寫信給陶弘景說明來意,表示願從他學習仙術。陶弘景也早慕曇鸞的高名,接信後立即回信表示歡迎。曇鸞到茅山後受到陶弘景殷勤的接待,不久即授與「仙經」十卷。曇鸞即攜經辭還北魏,欲往名山如法修煉。
曇鸞回到洛陽時,遇見北印度三藏法師菩提流支,即向流支敘述自己的願望,並問他佛法中有沒有勝過此土「仙經」的長生不死之法。菩提流支告以「仙經」比不上佛法,並且仙術也不能長生,即以「觀無量壽經」授給他說∶「這是大仙方,依此修行,便能解脫生死。」曇鸞受了這一番教化,即把隨身所帶的「仙經」燒掉。從此精修淨業,自行化他,逐漸得到廣大民眾的皈依。魏主尊號他為「神鸞」,並敕住并州大寺(故址在今太原)。他晚年又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又時常到介山(今介休綿山)之陰集眾念佛,後人稱其處為鸞公岩。東魏興和四年(五四二年),曇鸞因疾入滅於平遙的山寺,時年六十七歲。魏主敕葬於汾西泰陵文谷,營造磚塔,並為立碑。
關於曇鸞入滅的年代,在唐朝已有異說。迦才「淨土論」卷下的「曇鸞傳」載「魏末高齊之初猶在」,「續高僧傳」卷二十「道綽傳」及文諗、少康「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刪傳」都稱他為「齊時曇鸞法師」。此外,據近人羅振玉所藏拓本北齊天保五年二月「敬造太子像銘」中的願主題「比丘僧曇鸞」的名字看來,曇鸞入滅似應在北齊天保五年(五五四年)以後,但這也還不能作定論。

主要作品

曇鸞的著述,根據「續高僧傳」卷六及「隋書經籍志」卷三十四、「新唐書·藝文志」卷五十九等所記,共有十種。其中,「大集經疏」現已不存。「論氣治療方」、「療百病雜丸方」、「調氣方」、「服氣要訣」四種,似乎是同本異名的關於氣功之類的醫書。據「續高僧傳·曇鸞本傳」載,他能調心練氣,對病識緣,名滿魏都。他所著的「調氣論」,隋著作郎王邵曾加以注釋,可見曇鸞在醫學上是有造詣的。他的「大集經註疏」尚未完成,未見行世。但智 於「法華文句」卷一引用曇鸞的「細科煙楊,雜礪塵飛」的語句,也許是出於他的「大集經注」或其他著作亦未可知。其「禮淨土十二偈」似乎即是現存的「贊阿彌陀佛偈」;又「安樂集」也似乎即是現存的「略論安樂淨土義」。至於「淨土往生論注」、「贊阿彌陀佛偈」、「略論安樂淨土義」現存三種,都可以確認是曇鸞的著述。
其中「往生論注」二卷,是印度世親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的註解,上卷解釋偈頌,下卷專釋長行,其間隨處發表他的見解。其特創的見解,有二道二力、名號為體、往還二向等義。這些都體現出曇鸞淨土教的思想。
「贊阿彌陀佛偈」,有七言偈一百九十五行。是依「無量壽經」贊詠阿彌陀佛及其淨土的功德,故一稱「無量壽經奉贊」或「大經奉贊」(見迦才「淨土論」卷下)。
「略論安樂淨土義」是用問答的體裁,把有關彌陀安樂淨土的三界攝否、莊嚴多少、往生輩品、邊地胎生、五智疑惑、渡與不渡、十念相續等問題,作總別九番的問答,並一一加以解說。迦才「淨土論」卷下說∶「(曇鸞)法師撰集『無量壽經奉贊』七言偈百九十五行並『問答』一卷,流行於世」,可見「略論」即是「問答」,曾附屬於本偈流傳的。但新羅元曉的「無量壽經宗要」指出其中「渡河著衣脫衣」的譬喻為鳩摩羅什所說,其他也還有異論。

個人理論

曇鸞的淨土思想,完全表現於「往生論注」。他在論注的卷頭即引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說明菩薩欲求阿毗跋致(即不退轉法)有難行、易行二道。在五濁之世無佛之時求阿毗跋致名為難行道;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由佛力住持入於大乘正定之聚名為易行道。這就是說,在無佛之世「唯是自力,無他力持」,難得阿毗跋致,譬如陸路步行則苦,名為難行道。反之,乘著佛的本願力往生淨土,即依他力而得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名為易行道。
曇鸞強調依佛本願力,其思想根源於「無量壽經」。他在「往生論注」卷下說明阿彌陀佛本願力的殊勝和修五念門以自利利他,可以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要點在以彌陀如來為增上緣。以阿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一、第十八、第二十二等三大本願為中心的他力本願,發揮了彌陀淨土教義的蘊奧。後來唐代善導所發揮的彌陀本願論,就是祖述曇鸞此說的。
曇鸞的淨土學說是傳自菩提流支,已經成為一般通說。但也有人以為是經過慧寵、道場二師師傅於曇鸞的(道綽「安樂集」卷下)。一般慧寵原從廬山慧遠受傳淨土法門,後來又得菩提流支印可,成為兩人的弟子。道場是慧寵的弟子,又是廬山東林寺第三代住持(聖聰「淨土三國佛祖傳集」)。這兩人都是慧遠的後繼者,不知何以又被認為菩提流支的弟子。在曇鸞自己的著作中並沒有提到他們的事跡,所以他們的關係很疏遠是可想而知的。
在曇鸞以後至道綽之間,「佛祖統紀」卷二十七記載往生高僧有二十二人,這些人和曇鸞無直接關係。道綽「安樂集」卷下所舉的中國淨土教系六大德的名字,提到大海和法上,並未肯定他們和曇鸞的傳承。只有日本聖聰「淨土三國佛祖傳集」卷上說大海是玄中寺鸞公的嗣法弟子,法上又是大海的嗣法弟子。這似乎是後來的傳說,真正祖述曇鸞的教學並將淨土宗的發展作出貢獻,成為善導淨土教先軀的當推道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