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人事行政的內容一般有:①設定人事行政的管理機構;②建立公務人員的
職位分類;③實行人事行政的各種制度,即公務人員的選拔、任用、考核、
獎懲、晉升、
保險、培訓、調配、工資、福利、辭職、辭退、交流、迴避、退職、退休、申訴、控告、監察、監督制度等。
發展概括
19世紀以前的人事行政,主要是經驗管理,部分統治者憑個人經驗、理解能力與判斷進行管理。19世紀末到20世紀60年代,人事行政的範圍不斷擴大,管理技巧顯著提高,已達到專業化的水平。20世紀20年代逐步形成了一套
人事管理制度和
管理方法,英、美等國相繼把
企業人事管理的成功經驗,運用到
國家行政機關的人事管理上,形成了政府部門的人事行政。60年代人事行政進入現代人事管理階段。特點是廣泛利用自然科學的成果,如心理學、
行為科學、
控制論、
系統論、
資訊理論、計算機、通訊設備等科學理論、技術手段,充實和完善人事行政,全面發展公務人員的能力,促使人事行政進一步效率化。
西方國家人事行政一般遵循:“平等公正”原則、公開考試原則、功績晉升原則、職務常任原則、法律保障原則、職業道德原則、“
政治中立”原則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事行政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
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
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在具體人事行政中實行下列原則: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
職位分類、依法管理的原則;公開考試、擇優錄用的原則;考核實效、晉升唯功的原則;揚長避短、智慧型互補的原則;合理流動、相對穩定的原則;
按勞分配、
同工同酬的原則;民主管理、公開監督的原則。
人事行政是國家行政管理的關鍵,對於實現國家職能和
行政職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的作用將進一步發揮,一切行政管理的成效越來越取決於對人的管理。
基本思想
人事行政包含以下基本思想:
1.人事行政專指政府對
行政人員的管理。人事行政的主體是行政機關,人事行政的客體是行政人員即公務員。
人事管理的外延還要大,其主體不僅包括政府組織,還包括其他
企業組織和各種
社會組織,因此人事管理指向的對象包含了所有組織中的成員。
2.人事行政具有計畫、組織、協調、控制、監督等多種功能,這些功能是通過人事行政制度的運行實現的。人事行政制度以法律、法規、政策及
行政命令等形式表現出來。人事行政的目的、要求、內容、步驟和方法等由制度加以規範,使人事行政的整個過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證了政府人事管理的公平和高效。因此人事行政制度是人事行政的科學化、規範化,是人事行政的核心內容,現代人事
行政制度就是
公務員制度。
3.人事行政的基本任務是選人、用人、謀求人與事的匹配,人與人的協調。
現代政府管理涉及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
政府職能在不斷擴大,管理的事務日益增多,政府的規模也在相應地膨脹,政府內部的分工越來越細,因此能否選擇合適的人才,並充分的利用人才,關乎政府
行政目標的實現。現代人事行政追求的目標就是事得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國家行政管理構築一支精幹、高效的公務員隊伍。
4.作為政府
公共行政系統的子系統,人事行政是由取才、用才、育才和留才等環節構成的整體,這些環節各自獨立,但又環環相套,不可分割,哪項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人事行政整體目標的實現。人事行政的環節體現為:“入口”管理,即公務員的分類、考試、錄用的制度、程式及技術方法;過程管理,即對公務員在職過程中的
人事考核、獎懲、任用、
晉升、交流調配、培訓、工資福利等的管理活動;“出口”管理,即國家公務人員退出公職系統,即退職、退休、
辭職、
辭退等的管理措施。
管理學發展演變的歷史就是
人事管理不斷進步的歷史,因此
公共行政學從確立之初就把人事行政作為學科框架的重要支柱。人事行政理論的科學與否直接關係到政府的績效,關係到政府在國民中的形象,關係到全體公民
公共利益的實現。
主要作用
人事行政作為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方面,對整個國家的政治發展和政權建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事行政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實現政治穩定,也就是保持國家政治生活的正常、有序進行。科學的人事行政制度能保證政府工作的連續性和正常化,不因領導人的更替或突發事件的發生而影響“行政機器”的運轉。這既是政治穩定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影響政治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西方已開發國家日益健全的
文官制度對這些國家
政治統治秩序的相對穩定起到了十分顯著的作用。一些
開發中國家經常發生政治動亂,政權極不穩定,雖有許多複雜的社會歷史原因,但與這些國家人事管理制度上的落後、混亂狀況也有很大關係。
所有的行政管理活動以及
行政管理過程的各個環節都要通過人去組織進行。
公務員的素質與行為對政府管理的質量與效率具有關鍵作用,甚至決定著政府管理的成敗。科學的
人事行政管理能在全社會範圍內選拔人才、培養人才、合理使用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國家公務員隊伍,並能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與
創造性,從而能最有效地提高
行政效率,實現政府的管理目標。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
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發展,政府管理職能也隨之日益複雜化,政府管理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挑戰,對政府管理人員各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
行政環境下,為保證整個政府行政系統的有效運作,就更需要有一支精幹的、高素質的專業化國家公務員隊伍去駕馭這架複雜的、多功能的“行政機器”,而這一事關政府管理成敗的大事,只有通過科學的
人事行政管理才能達成。
人事行政的發展與完善為政治民主化的實現開闢了有效的途徑。按照《公務員法》對考錄製度的規定,國家公務員實行公開考試、競爭擇優的進入機制,每個公民都有權利報考公務員,經過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錄用考試,一部分優秀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直接參與政府管理工作。隨著
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普通公民經過法定程式進入政府機關將成為經常的、普遍的政治現象,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體現,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人事管理的實質就是
人才管理,其目的在於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和合理地使用人才。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是
綜合國力的競爭,其實質是科學技術、管理與人力資源的競爭。哪個國家高度重視人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哪個國家就會在國際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因此,充分開發利用一切人才資源就成為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
範圍和內容
由於
人事關係本身的複雜性和現代人事行政所面臨任務的多樣性,再加上現代人事行政所使用的方法日趨綜合化,使人事行政所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內容極為豐富。西方學者認為,人事行政大體包括以下十個方面的內容:人事行政原理;公務職務終身制;公務員訓練;官職分等及其
標準化;公務員選用;公務員提升與懲戒;特殊問題;人事行政組織;公務員團體;
退休制度。我國台灣學者認為,人事行政的範圍與內容有以下八項④:
人事行政機關及其運作;公務員的甄拔和補充;公務員分級和定薪;公務員考績和升遷;
公務員紀律和
懲戒;
公務員退休和撫恤;公務員訓練和教育;公務員的義務和權利。上述這些對人事行政的範圍與內容的看法顯然側重於人事行政過程及其實際操作,把人事行政過程的各個主要環節一一列為人事行政的具體內容,同時,把人事行政原理、人事行政組織及其管理也納人人事行政的範圍之中,這些認識具有一定代表性。
總體而言,人事行政應涵蓋“進、管、出”三個層面的內容,而這三個層面形成了一個人事行政管理的流程。
現代國家人事行政的協調運轉除了具備必要的制度保證,如《公務員法》及其相關配套法規外,人事行政實際運行的各個環節的有序進行也是保證其和諧運轉的必要條件。我國
人事管理的代表性制度《公務員法》以及50多套單項配套法規以國家公務員的“進、管、出”為重點,幾乎涵蓋了國家公務員管理的全部內容、各個環節和運作過程。
進口管理是人事行政的第一過程。這一環節涉及的內容主要有
公務員錄用與
職位分類。國家公務員是特定的公職人員,有著特別嚴格的素質要求,因而進入環節的基本要求是“嚴把人口關”。國家
人事管理機關通過一定的制度和程式,對符合國家公務員素質要求並適合從事行政管理的人員,根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要求擇優錄用。
在職管理是對已經進入國家公務員隊伍的全體人員進行的系統管理,包括考核、獎懲、培訓、職務升降、職務任免、交流與迴避、工資保險福利等各項管理活動。這個管理環節的主要特點有:一是系統性。各項管理工作既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繫,是一項系統的管理工程。為保障國家行政活動的正常開展,提高
行政效能,必須對在職公務員實行全面、系統、嚴格的管理。二是制度性。人事行政的主要制度有
職位分類制度、考核制度、職務升降制度、
培訓制度、
工資制度等。三是
標準化。這是同
制度化管理相聯繫的一個特點。實行制度化管理就要有相應的客觀標準,以便制度的有效實施。
出口管理是依據一定的制度或規定,國家公務員退出公務員隊伍的過程,是公務員管理的最後環節。這一環節的基本要求是暢通。公務員退出渠道大體上有三種類型:一是正常退休;二是
辭職和調離;三是
辭退或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