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和(內蒙古自治區轄縣)

興和(內蒙古自治區轄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興和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興和
  •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
  • 下轄地區:城關鎮、張皋鎮、賽烏素鎮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
簡介,行政區劃,語言,歷史沿革,音樂文化,自然條件,自然資源,

簡介

興和縣東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西距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220公里。是自治區對外開放的南大門,系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縣。興和縣地處陰山北麓,位於東經113°21′09″至114°07′47″,北緯40°26′至41°26′之間。北靠商都縣,東依河北省尚義縣,南與山西省陽高縣、天鎮縣、河北省懷安縣接壤,西與察右後旗、察右前旗相連。整個地形呈南北狹長狀,趨向為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500米。境內山川相間,河灘穿插,丘陵、平原、山地鑲嵌分布,面積分別占總面積的36.5%、38.2%和25.3%。境內山脈主要有南部大南山、東部大青山、西部岱青山和北部武大喇嘛山,境內最高峰為大南山的黃石崖,海拔2334.7米。興和縣境內共有7條河流,多屬季節性間歇河。外流河有二道河、銀子河、蘇木山河,均屬永定河水系。其中二道河是境內最長的河流,全長87.5公里。
內蒙古興和內蒙古興和
境內有中小湖泊23個,總面積4.28平方公里,多屬季節性時令湖。較大的湖泊有澇利海等.

行政區劃

興和縣轄5個鎮、4個鄉:城關鎮、張皋鎮、賽烏素鎮、店子鎮、鄂爾棟鎮、大庫聯鄉、五股泉鄉、民族團結鄉、大同夭鄉。

語言

興和縣的官方語言是漢語國語和蒙古語,使用於正式場合。
但興和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為晉語,屬於晉語的張家口-呼和浩特片方言。

歷史沿革

從戰國以來,歷代分別在境內設定路、府、州、縣。到西漢時設定延陵縣、沮洳縣,隸屬代郡。東漢後期魏晉被鮮卑族所據。宋朝設定威安縣。元代隸中書省興和路。明朝設定榆林縣。清朝設定豐川衛,光緒29年(1903年)設定興和廳,隸屬於山西省歸綏道。民國元年(1912年)改廳為縣,1929年改隸屬於綏遠省。1948年興和解放,1950年屬綏遠省,1954年改為內蒙古自治區平地泉行政區屬縣,1958年劃歸烏蘭察布盟,2004年烏蘭察布撤盟設市後,屬於烏蘭察布市管轄

音樂文化

歌曲《大美興和》由《華語音樂排行榜》創始人合力,詞作家王培元作詞,作曲家陸城作曲,歌手烏蘭圖雅演唱的草原風歌曲《大美興和》錄製完成,是合力為展示家鄉內蒙古興和縣風采,讚頌家鄉的美麗,邀請詞、曲作家共同創作的。
烏蘭圖雅 合力烏蘭圖雅 合力
歌詞流露著合力對家鄉的眷戀和讚頌,他希望“把深愛家鄉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描繪得詩情畫意”。經過詞作家王培元和作曲家陸城的潤色,一首獨具特色的鄉音、鄉情作品完美呈現。
隨後,合力邀請烏蘭圖雅參與演唱,二人一拍即合,烏蘭圖雅表示“為家鄉演唱義不容辭”。她還表示,願把這首歌在她的演唱會上唱給[1]更多人聽。

自然條件

興和縣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半乾旱氣候,冬季、夏季分別受蒙古高原和大陸低壓控制,氣候呈明顯的大陸性,具有寒暑劇變的特點。年均降水量為397毫米左右,極端最高降水量630毫米,極端最低降水量237毫米,地表水資源經流量10373.9萬立方米。年平均蒸發量為2036.8毫米,是年降雨量的5倍。年均日照2872小時,積溫2300-2400℃,無霜期95-130天左右。地區風速較大,大風日數較多。年平均風速3.7米/秒,大風日數年平均45天,多發生在冬春季。年平均氣溫4.2℃,最冷月為一月,平均氣溫零下13.8℃,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3.8℃;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19.9℃,極端最高氣溫36℃。通常11月上旬或中旬開始封凍,次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解凍.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興和縣南北長109公里,東西寬67公里,總面積35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6萬畝,可利用土地資源豐富。
礦產資源:境內已探明的礦藏有石墨、膨潤土、墨玉石、矽線石、石灰石、藍寶石、大理石、玄武岩、水晶石、磷礦石、白雲母、鎢砂、鐵礦石等30多種。其中石墨礦藏為全國三大石墨基地之一,為天然磷片狀石墨,地質儲量3733萬噸,品位2.5--5%。現有10家石墨礦山企業,年生產中碳石墨1.5萬噸。膨潤土礦是華北地區首次發現的大型礦,也是國家一級大型膨潤土礦,總儲藏量達1.7億噸,其中鈣基土0.5億噸,鈉基土1.2億噸。現有兩家開發加工企業,年產膨潤土、顆粒白土1.6萬噸。
動植物資源:興和縣境內野生動物資源主要有野兔、狍子、石雞、環頸雉(山雞、野雞)等。野生植物主要有野果樹,如山丁子、山犁子、山櫻桃、酸刺、野山楂、山杏等。野生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大南山的正北黃芪。糧食作物主要有馬鈴薯、玉米、蔬菜、油料(葫麻)及其它雜糧、雜豆,其中以甘藍、元蔥、紅胡蘿蔔、西芹、白菜為主的蔬菜,已獲得自治區無公害農產品及生產基地、銷售點掛牌認證和國家有機農產品轉換認證。馬鈴薯平均年產量達9億斤,並以其個體大、群體勻、澱粉含量高、無污染等特點,在京津地區倍受青睞。莜麥、蕎麥、蠶豆、芸豆是當地特產,具有營養價值高、保健功效好、綠色無污染的特點。家畜、家禽主要品種有奶牛、寒羊、當地綿羊、絨山羊、生豬、獺兔、柴雞、肉雞等。其中奶牛飼養量達2.7萬頭,寒羊飼養量達110萬隻。2003年底,全縣實有林草面積198萬畝,全縣林草覆蓋率達40%,經濟林面積2.6萬畝,主要品種有“123”、黃太平、山杏、葡萄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