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狀元閣僚
彭時生於
明成祖永樂十四年(1416年),他自幼穩重嗜學,聰慧過人。等到年紀稍長後,隨從叔伯研習《
春秋》,學習
舉子的課業。他博覽群書,通曉
經義。擅長做文章,下筆連續不斷,文辭使人驚異。
正統十三年(1448年),彭時參加會試,為第三名;廷試時,被英宗欽點為
狀元。彭時狀元及第後,被任命為翰林
修撰。
正統十四年(1449年),“
土木之變”爆發,英宗被俘,郕王
朱祁鈺(即明代宗)在
于謙等人支持下
監國,令彭時與
商輅入閣參預機務。過後得知繼母去世,彭時極力推辭,朱祁鈺不允,他這才受命。彭時入仕一年多即參預大政,實屬罕見。不久,彭時升任翰林
侍讀,並賜
金帶及
五品官服。
景泰侍讀
景泰元年(1450年),因
瓦剌被擊退,戰事稍有平息,彭時獲準回家守孝。但他因此也忤逆了代宗。守孝期滿後,代宗命他到
翰林院供事,不再參與
內閣事務。
景泰三年(1452年),代宗廢英宗之子朱見深(即
明憲宗)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
朱見濟為太子。彭時在之後升任
左春坊大學士。
同心輔佐
天順元年(1457年),內閣首輔徐有貞及閣臣
岳正、
許彬也相繼被罷免。英宗在
文華殿召見彭時,說:“你不是朕所點的狀元嗎?”彭時叩頭。第二天英宗仍命他入閣,兼
翰林學士。《明史》稱“閣臣自
三楊後,進退禮甚輕。為帝所親擢者,唯時(彭時)與正(岳正)二人。”英宗當時正信任
李賢,多次單獨召見他談話。李賢推重彭時,退下後一定向他諮詢。彭時常常引據大義,與他爭論是否可行,有時甚至動了真氣。李賢剛開始時有點不高興,時間長了也就服他誠懇正直,說:“彭公,是真君子啊!”彭時與同僚李賢、
呂原關係融洽,三人共處內閣,同心輔佐朝政。
慈壽太后獲加尊號時,朝廷下詔布告天下。彭時想趁機請英宗
推恩天下,李賢說一年之內不宜兩次大赦。彭時說:“不是要大赦,應該行優待老人的制度。朝臣的父母,七十歲以上的應給與誥敕,百姓八十歲以上的給
冠帶。這才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李賢很讚賞,立即上奏實行。
英宗喜歡彭時的風度,選取
庶吉士時,命令李賢全部任用北方人,南方人一定要像彭時那樣,才可任用。李賢對彭時說起這事。不久宦官
牛玉宣讀聖旨,彭時對牛玉說:“南方之士出於彭時之上的不少,怎能壓制他們?”過後,選了十五人,南方人有六個在其中。
錦衣衛指揮使門達陷害李賢時,英宗受到蠱惑,說:“罷免李賢,那將專用彭時了。”有人傳出這句話,彭時大為吃驚,說:“李公有經世濟國之才,怎可罷去?”極力為其申辯,並放言:“如果李賢被罷去,彭時不能獨留。”英宗聽到這話,對李賢的怒意才稍稍消解。河南有一位衛官頗為
強橫,有人誣陷他謀反。彭時進言解救,衛官得以被從輕處置。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病危,口述遺詔,包括確定後宮嬪妃的名份、不用嬪御
殉葬等四件事,交給閣臣潤色。彭時讀完後,涕淚流下,抑制不住悲愴之情。宦官回來復命後,英宗也為之流涕。
侃侃守義
天順八年(1464年)二月,明憲宗
朱見深即位,彭時擬好兩宮太后的尊號上呈。宦官夏時希求
周貴妃的旨意,說英宗原配
錢皇后久病,不當稱太后,而貴妃是憲宗的生母,應該獨上尊號。李賢說:“遺詔已經做了規定,何用多言?”彭時說:“李公的話很對。朝廷所以能夠服天下,就在於正綱常。如果不這樣,損害聖德不小。”過了一會兒,夏時又傳出貴妃的旨意說:“子為皇帝,母應為皇太后,豈有沒有兒子而稱皇太后的?
宣德年間有過慣例。”李賢臉色都變了,看著彭時。彭時說:“今日之事與宣德年間的不同。
胡皇后上表讓位,退居別宮,所以在正統初年沒有給她加尊。現在
名分固在,怎能相比?”夏時說:“如此你們何不起草讓位的表文?”彭時說:“先帝在世時沒有實行,現在誰敢起草?如果做人臣的曲意順從,那將是萬世罪人。”夏時厲聲警告他們。彭時拱手向天說:“太祖、太宗神靈在上,誰敢有二心?錢皇后無子,臣能謀到什麼利益而為她爭?臣所以不忍沉默,不過是想保全皇上聖德而已。如果皇上推及大孝之心,則兩宮並尊為太后為宜。”李賢也極力這么說,這個意見才被定下。到上寶冊時,彭時說:“兩宮同稱太后則沒有分別,錢太后宜加兩個字,以便稱呼。”於是尊她為慈懿皇太后,貴妃為皇太后。過了幾天,宦官覃包到內閣說:“皇上的意思本也是這樣,但迫於太后,不敢做主,如果不是二公力爭,幾乎誤了大事。”之前,閣臣
陳文沉默不語,聽了覃包的話後,頗感慚愧。禮成之後,彭時升為
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同掌講經筵事務。
同年,憲宗命
孫繼宗為監修官,彭時與李賢、
陳文擔任總裁官,參與編修《明英宗
實錄》。
善成君德
成化二年(1466年)秋,彭時請求回家省親,至成化三年(1467年)二月,憲宗下詔催他回朝。六月,彭時借
四川、
宣府、
遼東發生地震之機,上疏陳奏六事,都與時政相關。八月,《明英宗實錄》修成,彭時被加封為
太子少保,兼
文淵閣大學士。
成化四年(1468年)四月,內閣首輔陳文去世,彭時接任首輔。同年六月,錢太后去世,周太后不願錢太后與英宗合葬。憲宗命太監夏時與
懷恩召集輔臣,商議錢太后的喪葬事宜。彭時首先進言:“錢太后與先帝合葬
裕陵,
神主祔入
太廟,這是先帝的遺願,早已定了的事,還有什麼可議的?”
次日,憲宗再召彭時等重議此事,彭時仍堅持前議。憲宗說:“朕難道不知道你說的這些嗎?朕只是擔心錢太后一旦入葬,就會使母后(周太后)難與先帝合葬。”彭時回答:“皇上對兩宮太后都非常孝順,
聖德廣為傳聞。合乎禮儀,便能成全孝義之名。”內閣重臣
商輅及大學士
劉定之也相繼勸說憲宗。憲宗說:“連母親的命令都不聽了,還能算孝順兒子嗎?”彭時向憲宗建議:“可以將錢太后葬於先帝之左,虛右位以待周太后將來。”
彭時與商輅、劉定之之後又聯名上疏說:“太后作配先帝,正位中宮,陛下尊她為太后,下詔宣示天下。先帝全夫婦之倫,陛下盡母子之愛,都得大義。現在太后梓宮應當合葬裕陵,她的神主應當附祭太廟,這是無可更改之禮。近來聽說要另擇地埋葬太后,臣等實是心懷疑懼。我們私下以為陛下之所以遲疑,是因為考慮到當今皇太后萬壽之後,應當與先帝同尊,因此擔心二後並配先帝,不合祖宗之制。但考之古代,
漢文帝尊生母
薄太后,而
呂后仍附祭
長陵。
宋仁宗追尊生母
李宸妃,而劉後仍附祭
太廟。現在如果陵廟之制稍有不合適,則會有背前人之美,受後人譏笑。”吏部尚書
李秉、禮部尚書
姚夔等九十九位廷臣也同意錢太后與英宗合葬。憲宗仍擔心違背周太后的意志,此後更發出為錢太后另擇葬地的諭旨。姚夔等兩百餘名朝臣一起伏在文華門哭請,憲宗下令群臣止哭退去,群臣叩頭拒命,聲言:“不得錢太后合葬旨意,絕不敢退下。”自
巳時(上午九點至十一點)跪至
申時(下午三
點至五
點)。憲宗與周太后無可奈何,這才聽從了彭時等人的建議。
正直敢言
彗星出現於三台,彭時等人說:“外廷大政固然應當先處理,宮中根本尤為至急。諺語說‘子出多母’。現在嬪嬙眾多,卻沒有懷孕的先兆。這一定是陛下愛有所專,而專寵的人已過了生育年齡的緣故。望陛下均恩愛,為宗社著想。”當時憲宗專寵
萬貴妃,而貴妃年已近四十,所以彭時這么說。他又說:“大臣黜退,應該由陛下決定,或者集中群臣商議。不可都交給臣下,使大權旁落。”憲宗雖不能聽從,但心中稱讚他的忠誠。
決勝千里
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西北土官
滿四率眾起事,自署“招賢王”,數月即聚眾數萬,關中震動。七月,都御史
項忠奉命討伐滿四。項忠初戰不利,朝廷建議命撫寧侯
朱永率京軍前往。朱永故意為難,提出許多要求。彭時討厭他胃口張得太大,並推測軍隊可不用出發,便令整裝以待。正好項忠飛報朝廷,說已把賊人圍在
石城。憲宗派宦官
懷恩、
黃賜與兵部尚書
白圭、
程信等人到內閣討論。彭時說:“賊人四出攻掠,鋒芒誠然不可阻擋。現在他們入石城自保,我軍包圍得很堅固,他們不過是困獸,很容易擒獲。”程信說:“怎么知道項忠不會退兵?”彭時說:“他已部署妥當,為什麼自退?如果現在出兵,估計什麼時候到?”程信說:“來年春天。”彭時說:“這樣的話,更加緩慢了,不頂事。事情的成敗,就在十二月決定了。”程信惱怒,恐嚇道:“項忠如果失敗了,一定要殺一兩個人,然後出兵。”眾人都很擔心,問彭時有什麼見解。彭時說:“看項忠奏疏中曲折,知道他很能幹。如果他聽說另派禁軍去,則可能會退避不敢負責,這樣賊人就難說了。”當時只有商輅贊同他的話。到同年冬,叛亂果然被討平,眾人這才信服。旋即改任為
吏部尚書。
盡忠獻納
成化五年(1469年),彭時因患病請假。過了三個月,憲宗催他到內閣辦事,免予朝參。同年冬,無雪。彭時上疏說:“
光祿寺採辦,各個城門抽稅,都嚴重搜刮。而獻上珍珠寶石的人,又加倍估算它的價值,掠取國庫財物。請革除這些弊端,以惠小民。”憲宗優詔褒獎他,並採納了他的建議。
畿輔地區以及
山東、
河南乾旱,彭時請免除夏稅和鹽鈔,以及
太僕寺索賠損失的官馬;京師米貴,請發出倉庫儲米五十萬石來平賣。憲宗都聽從了。彭時以舊臣受到倚重,遇有事情他都極力爭執,毫不迴避。而那時候憲宗怠於政事,大臣很少得到召見。
萬安同在內閣,交結顯貴的宦官和外戚,使君臣上下隔絕,彭時頗為擔擾。
成化七年(1471年),彭時再次發病,又請求
致仕。憲宗安慰挽留,彭時無法離去。同年冬,彗星再次出現,彭時因而上書論關於為政之本的七件事:
這些意見都切中時弊。
寧晉伯
劉聚為他的從父太監
劉永誠請求封號和諡號,並請賜給祠堂匾額,禮部引慣例駁回。憲宗特賜“褒功”匾額,命內閣擬好封
謚。彭時等人說:“如果給劉永誠封謚,將來守邊的宦官都援引此例來要求,變更祖宗之法就是從今日開始了。”有人援引
北宋權宦
童貫封王之事,彭時說:“童貫封王在
宋徽宗末年,怎能是盛世之事?”此事於是被擱置。
積病長終
彭時常常因為有災變而上書,他的奏疏有的
留中不發,有的發下有關部門,又多被阻隔,彭時因此鬱郁不得志。自從成化五年(1469年)以後,他共休假七次,憲宗總是命御醫去給他看病,還多次派宦官賞賜給他財物。
成化十一年(1475年)正月,彭時因任滿進升為
少保。同年三月二十二日(4月27日),彭時病逝,終年六十歲(《今獻備遺》作七十)。
彭時臨終時,他的
從弟前往問候,彭時說:“生死是常理,沒有什麼值得驚訝的。只是冒居高位,向上不能報國,向下不能終養老父,這是我愧疚的。”最終沒有一句話提及家事。憲宗聞訊後,非常哀傷惋惜,為他
輟朝一日,追贈
特進光祿大夫、
左柱國、
太師,
諡號“文憲”。另賜
鈔一萬貫,命有關部門予以安葬,任命其子彭頤為
尚寶司丞。
主要成就
彭時為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國,剛直敢言,持正穩重,務以大局為重,為明代
天順、
成化年間正直閣臣的傑出代表之一:
天順(1457年-1464年)年間,彭時
入閣,與同僚
李賢、
呂原一同精誠輔政。他公開反對陪葬,使英宗在病中下旨取消妃嬪陪葬之制。英宗駕崩後,又與
李賢力爭
錢皇后名位。
成化(1465年-1487年)年間,彭時屢次勸諫憲宗應該敬畏
天變、體恤民生、慎賞罰、遠
佞臣。錢皇后去世後,彭時與
商輅力主其應合葬
裕陵,迫使憲宗及周太后同意所請。
固原盜亂時,反對派京軍前往支援,認為只憑
項忠便足以平亂,後果如其所料。
人物評價
商輅:鳳山龍岡,儲精降神。篤生才賢,學貫天人。名魁甲第,望隆縉紳。官居密勿,職典絲綸。謨謀啟沃,廸知忱恂。歷事三朝,執心忠純。功在國家,澤被生民。吁嗟文憲,無愧師臣。(
《文淵閣大學士諡文憲彭公神道碑銘》)
劉吉:時為人端嚴謹密,外和內剛,居家孝友,蒞官慎職守,不妄交人,平居無惰容,立朝三十年,非有疾未常不在公,公退未常語子姓以朝廷事,其學本經術,而文章純正恪乎儒者也,既柄用,每朝廷有大政事、大議論,時持正居多,雖不立赫赫之名,然其所成就,隱然一代人望雲。(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
尹直:洵美文憲,早躋木天。粹溫如玉,沉靜如淵。歷事三聖,抒誠秉謙。不大聲色,浮敦躁恬。化機潛乾,豈徒代言。(
《大學士彭文憲公言行錄》引)
李東陽:國家置
文淵閣,預閣事者,迄今近三十餘人。其二人出安福彭氏,少保則大師文憲先生,以狀元自正統末,歷天順、成化,凡再入,前後二十年。(
《贈資政大夫太子少保諡文思彭公墓志銘》引)
朱祐樘:昨見成化間彭時、
姚夔等章奏,先朝大臣為國如此,先帝亦不得已耳。(
《明史》引)
唐樞:端慎貞朴,外和內剛。辨閣中不當南向坐,伏闕號泣。爭慈懿葬禮,抗疏正宮闈,廣儲嗣。又論景帝
固安公主及笄宜嫁,沮太監
劉永誠不當封伯。及上地震十事,彗見七事,皆名言也。景泰三年,見朝政有感,即引退。其出處之際,固見之明處之決者。(
《國琛集》)
項篤壽:彭文憲公與商文毅公,皆以科名致位宰輔,諸所論建,切中時弊,概見施行,勛名、行誼相伯仲矣。(
《今獻備遺》)
屠隆:商文毅輅(商輅)、彭文憲時、劉文靖健(
劉健)、謝文正遷(
謝遷)、楊文懿守陳(
楊守陳)、王文恪鏊(
王鏊)、吳文定寬(
吳寬)風骨峻,整德器淵,涵才不露鋒穎,功不計歲月,外示凝然,中懷凜然。招之不來,麾之不去,有古大臣之風焉。所謂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矣。(
《明倫彙編交誼典品題部》引)
焦竑:彭文憲在朝,凡大臣為新進所媒孽者,必反覆辯析,且以愛惜人才之意上達。言官以言語微過被譴,亦必委曲言其不足深罪,賴以全者甚眾,人稱得宰相體。(
《玉堂叢語》)
何喬遠:①時為人端謹嚴密,燕閒無惰,行步端拱,飲食不聞
匕箸聲,終歲不一二宴客,即宴客,未嘗具音樂片
楮,守墨不輕擲棄,立朝三十年,非疾未嘗不在公,公退不語子弟以朝事,接人和悅,至其論辯,確然有執,雖不立赫赫名,而人望歸之。(
《名山藏》)②彭時、
劉定之並以謙謹居相位。(
《名山藏》)
袁表:彭公敬慎靜淵,歷事三聖,寅亮匪懈,世稱賢相。其所論諫皆深切時弊,同商文毅時相
伯仲雲。(
《皇明獻實》引)
林時對:①本朝三百年大魁,惟貴池黃瀾伯觀(
黃觀)、寧晉曹萬鐘鼐(
曹鼐),以殉忠顯;安福彭可齋時、餘姚謝木齋遷(謝遷)、吳縣申瑤泉時行(
申時行),以相業顯。(
《荷牐叢談》)②
茂陵(
明憲宗)踐祚,賴彭文憲、商文毅(商輅)維持調護,縱有
萬安劉吉蠱惑,無傷國體。(
《荷牐叢談》)
谷應泰:若夫
項忠身冒矢石,
馬文升躬擐甲冑,圖山谷則聚米成形,斷樵牧則困獸自斃。而且金鉤陽虎狸,刮刀誓賞格。數月之內,俘獻京師,功垂竹帛……總之,辦賊之方,由於將帥;命將之略,本於
政府。所喜者,彭時斷其就擒,商輅欽其布置。夫論思密勿之地,決勝千里之外,比於真長(
劉惔)料
桓溫之必克,
郗超識
謝玄之有成,猶為過之。而彼張解設難,發言盈廷,豈非肉食者鄙哉。(
《明史紀事本末》)
查繼佐:預聞天子家事誠難,幸與李文達同朝,而言得行。時端慎貞朴,外和內剛,爭慈懿而外,辨閣中不嘗南面坐,正宮闈,廣嗣儲。又論景帝
固安公主及笄宜嫁,沮太監
劉永誠不當封伯,上地震十事,慧見七事,皆名言也。而出處之際頗正。(
《罪惟錄》)
張廷玉:①彭時、商輅侃侃守義,盡忠獻納,粹然一出於正。其於慈懿典禮,非所謂善成君德者歟?(
《明史》)②有明賢宰輔,自
三楊外,前有彭、商(商輅),後稱劉(劉健)、謝(謝遷),庶乎以道事君者歟。(
《明史》)
夏燮:成化初閣臣,自李賢以下,其可稱者,彭時、商輅而已。(
《明通鑑》)
蔡東藩:①嫡庶那堪議並尊,只因子貴作同論。若非當日名臣在,一線綱常不復存。(
《明史演義》)②憲宗即位,兩宮並尊,本屬應有之理,而貴妃陰恃子貴,密囑內監夏時,參預閣議,時乃狐假虎威,呵叱大臣,若非彭時等守正不阿,鮮有不為所搖奪者。(
《明史演義》)
個人作品
彭時著有《
彭文憲公筆記》二卷(一作一卷)、《彭文憲公文集》四卷(一作八卷),並附錄一卷、殿試策一卷、《
可齋雜記》一卷。據
商輅《文淵閣大學士諡文憲彭公神道碑銘》記載,彭時曾撰《正學階梯》、《韻書正誤》等編藏於家,今已佚失。《
皇明經世文編》輯有《彭文憲公奏疏》一卷。
軼事典故
正統十三年(1448年),彭時考中
狀元,在上表謝恩的前夕,坐等天亮上朝。不想等到
四更,竟然靠著茶几睡著了,錯過了上朝的時間。糾儀
御史奏請英宗令
錦衣衛前往捉拿,錦衣衛已經領到聖旨,此時
禮部尚書胡濙從
朝列中走出,稟奏英宗:“彭時不到,應當讓錦衣衛去尋找,而不是捉拿。”英宗同意,彭時才免遭捉拿。
彭時從不對子弟談論政事,有任何的論奏、舉薦,都不讓當事人知道。平日安居沒有懶惰之容,日常生活非常儉約,不喜聲伎歌舞,史稱其“有古大臣風”。明人
沈德符認為彭時與
商輅可以
配享明憲宗廟庭。
親屬成員
輩分 | 關係 | 姓名 | 簡介 |
---|
家世 | 先祖 | 彭忠泰 | |
曾祖父 | 彭古青 | |
祖父 | 彭務威 | 因彭時顯貴而累贈兵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 |
父親 | 彭毓義 | 因彭時顯貴而累贈兵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 |
生母 | 王氏 | |
繼母 | 余氏 | 因彭時顯貴而累贈夫人。 |
—— | 配偶 | 李賢柔 | 累封夫人,先於彭時去世。 |
子輩 | 長子 | 彭頩 | 生平不詳。 |
二子 | 彭頤 | 生平不詳。 |
三子 | 彭顯 | 生平不詳。 |
女兒 | —— | 生平不詳。 |
孫輩 | 孫子二人 | —— | 生平不詳。 |
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史料記載
《文淵閣大學士諡文憲彭公神道碑銘》
《大學士彭文憲公言行錄》
《安福縣誌》
後世紀念
彭時相府
彭時相府位於江西省
吉安市安福縣
楓田鎮松
田村,為彭時的堂侄、湖廣副使彭琉為彭時所建,有近500多年歷史,為明代古建築。“相府”占地1070平方米,磚木結構,體現了南方祠堂與府第格局相結合的風格。整座“相府”簡約內斂,不事張揚,這與彭時“立朝三十年,有古大臣風”為人做官之風範相吻合。
影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