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呂原
- 別稱:呂文懿
- 字號:字逢原
號介庵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秀水
- 出生時間:1418年7月21日
- 去世時間:1462年12月18日
- 主要作品:《通鑑綱目續篇考正》《介庵集》
- 主要成就:為政持重,與李賢、彭時同心輔佐
- 官職:翰林院學士、奉政大夫
- 追贈:禮部左侍郎
- 諡號:文懿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軼事典故,家族成員,史料記載,個人作品,相關遺蹟,
人物生平
呂原生於明成祖永樂十六年六月十八日(1418年7月21日),他的父親呂嗣芳,曾任萬泉縣教諭。兄呂本,任景州訓導。呂嗣芳年老後,就養於景州,與呂本相繼去世。因為家貧,呂原無法將父兄歸葬故鄉,只好葬於景州,時常到墓前慟哭。後來,他奉母親南歸,家境更加貧困。知府黃懋驚奇呂原的文章,把他補為生員,送他入學,後來考中鄉試第一名。
景泰初年,呂原升為侍講,與同學倪謙在文華殿東廡下教宦官讀書。代宗有一天來到,命倪謙講解《國風》,呂原講解《堯典》,他們都受到代宗稱讚。代宗問他們位居何職,他們回答說是中允兼侍講。代宗說:“二職品級相同,怎么相兼?”便進升二人為侍講學士,兼中允。不久後,呂原又升為左春坊大學士。
天順初年,呂原改任通政司右參議,兼侍講。徐有貞、李賢入獄的第二天,英宗命呂原入閣參預機務。石亨、曹吉祥弄權時,跋扈傲慢,卻唯獨敬重呂原。呂原朝會時穿著青袍,石亨笑道:“我將為先生換了它。”呂原不答。不久他與岳正列出石亨、曹吉祥的罪狀上奏,但奏疏被扣留。石、曹兩人大怒,摘引英宗敕諭中的話,說閣臣誹謗英宗。英宗大怒,坐在便殿上,召他們去問話,厲聲說道:“岳正大膽,竟敢這樣!呂原素來恭謹,為什麼要阿護岳正?”岳正被罷免,呂原得留了下來。李賢得復官入閣掌權後,呂原輔佐他。不久,彭時也入閣,三人相處得非常好。李賢通達,凡事立行決斷。呂原以穩重幫助他,百政得以妥善處理。同年冬,他升為翰林院學士。
天順六年(1462年),呂原的母親去世,他連續三天水漿不入口。英宗詔令他葬好母親後即出來理事,呂原請求守孝終制,英宗不許。呂原便前往景州,挖出父兄的遺骸歸葬。在船上他枕著草墊,因為過度哀傷,原本很胖的身體,這時瘦了下去。呂原到家後置辦喪事完畢,便於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2月18日)去世,終年四十五歲。英宗聞訊後震悼,為其輟朝一日,追贈禮部左侍郎,諡號文懿。
人物評價
總評
呂原內剛外和,與世無爭。他個性節儉,身無紈綺。他回去時的行裝只有御賜的幾件衣服,還分俸祿撫恤宗族和親戚。
歷代評價
李賢:浙水之彥,代其有人。呂氏一族,罕與之倫。自宋以來,至公再顯。卓然奮興,斯慶之衍。儒業相傳,自其父兄。公克振之,以大厥聲。遭遇之隆,千載不偶。事業文章,世豈多有。冥冥造物,胡不假年。乘除之數,率由自然。曠典是承,賁於鄉土。生榮死哀,昭示終古。
孫繼宗:原性孝友,事母得其歡心。撫育兄子,皆底成立。為人寬厚勤敏,祥慎馴雅,不立崖岸,無疾言遽色。為文章豐瞻,詩亦和平,教人懇切,從學者甚眾。其在內閣,與聞大政,多有裨益。
項篤壽:呂公醇德,至列曹石罪狀,何其直也。人有不為,而後可以有為,信矣!惜以弘德淪促齡,謂非命耶?
袁黃:昔呂文懿公,初辭相位,歸故里,海內仰之,如泰山北斗。
林時對:本朝一代偉人,皆吾浙產也。…方正則有秀水呂文懿原、鄞縣楊文懿守陳、楊文肅守址、錢塘倪文毅岳、蕭山魏文清驥、山陰蕭侍御鳴鳳、鄞縣趙端簡參魯。
張廷玉:呂原、岳正、劉定之雖相業未優,而原之行誼,正之氣概,定之之建白,鹹有可稱,故以時次,並列於篇。
軼事典故
呂原一生好著述,常為考證一事得不到結果,數日悶悶不樂。一旦得之,則欣喜若狂,對門人說:“進我兩階,殊不若得此可喜。”
家族成員
父親:呂嗣芳,曾任萬泉縣教諭。
兄長:呂本,曾任景州訓導。
兒子:呂常,字秉之。累官南京太常寺卿。
史料記載
《翰林學士文懿呂公神道碑銘》
《今獻備遺·卷七》
《明史·卷一百六十七·列傳第六十四》
個人作品
呂原著有《通鑑綱目續篇考正》及《介庵集》12卷。有萬曆本《呂文懿公全集》。
相關遺蹟
呂原的故居稱呂家府,在嘉興東門外天馬橋,墓在縣東南長水,今均以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