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朝代簡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夏朝,鯀禹治水,夏啟奪位,太康失國,少康中興,商朝,殷革夏命,伊尹放太甲,比九世亂,盤庚遷殷,武王伐紂,商後期年表,西周年表,出土文物,
夏朝
鯀禹治水
最早有文獻記載的一位夏氏族成員是鯀。《
國語·周語》中說鯀作為
夏族首領被封在崇,故被稱為“
崇伯鯀”。之後禹繼承了鯀,為“崇伯禹”。這表明夏族早期活動於崇山附近。當時河水泛濫,為了抵抗洪水不少部落形成了
部落聯盟,鯀被
四岳推選領導治水,歷時九年而最終失敗。治水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不善於團結族人及其他部落。《
尚書·堯典》記載,堯最初認為鯀方命圮族、毀敗善類而反對鯀領導治水,說明鯀在領導治水時,有不少部落對他不滿。《
尚書·洪範》與《國語·魯語》中又提到“
鯀障洪水”,說明
鯀治水的方法主要用土木堵塞以屏障洪水,或許這亦是鯀治水九年失敗的原因之一。鯀治水失敗後,被殛死於東方黃海海濱的
羽山。
夏商周禹是鯀的兒子,鯀死後,禹受舜任命,繼任治水的工作。禹改進其父的治水方法,疏導河流,團結各部落的族人,終於將洪水治平。《史記·夏本紀》記載禹治水時“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其刻苦精神得到後世傳頌,治水過程可能也促進了各部落族人的團結。《
孟子·滕文公》提到了禹的治水方法:“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禹亦倡導農業,強調“躬耕而有天下。”《
韓非子·五蠹》贊禹“身執耒臿以為民先,股無胈,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
由於禹治水有功和促進
農業生產,夏部族勢力增強。隨後舜又派禹去討伐
三苗。禹屢次擊敗三苗,將三苗驅趕到丹江與
漢水流域,鞏固了
君權。《
墨子·非攻》中說道禹克三苗後,“別物上下,卿制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可以說明禹在治水與討伐三苗勝利後,夏部族已成為部族聯盟首領。舜把帝位
禪讓給禹,禹在塗山召集部落
會盟,再次征討三苗。據《
左傳》記載“執玉帛者萬國”參加了塗山會盟,可見夏部落的
號召力。有一次在
會稽部落會盟時,
防風氏首領遲到而被禹所處死。古文獻中亦記載禹以諸侯部落路途的遠近來分別納貢約多少,可見夏氏族對其周邊部落經濟上的控制。禹曾推舉東方頗有威望的
偃姓首領
皋陶為繼承人,以示對傳統禪讓制的尊重。然而皋陶沒有等及禪讓,比禹早逝。禹又命
東夷首領益為承人,然而有很多部落都不擁戴,反而擁戴禹的兒子啟。
大禹 夏啟奪位
禹死後,益沒有得到權位,反而在民眾的擁護下,啟得到了權位。關於這一段歷史的記載不一。《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稱,益即位後,啟殺益而奪得君位。另一說益繼位後,有些部族並沒有臣服益,而擁護啟,並對益的部族展開戰爭,最後啟勝而奪得權位。之後益率領著東夷聯盟討伐啟。經過幾年的鬥爭後,啟確立了他在部族聯盟中的首領地位。先秦文獻記載此事的共同點就是“公天下”變成“
家天下”,中國中原地區從此出現“國家”的概念。這便是不少
歷史學家所認為中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的起始。隨後不少傾向
禪讓傳統的部族質疑啟的權位。啟都郊外的
有扈氏仗義起兵,率領部族聯盟向啟都討伐,與啟軍大戰於甘。戰前啟稱他的權位是“恭行天”的,這便是之後
周朝天子論的雛形。啟擁有
中原民眾的贊同,在人數方面占有絕大優勢,最終擊敗有扈氏,罰貶做牧奴。這兩次勝利代表中原地區的
主流社會觀念已從原始的禪讓制度轉向了
世襲制度。
夏氏族
原姓姒,但從啟開始改用國名“夏”為姓。同時啟不再使用伯這個稱號而改用後,即“
夏後啟”。啟能歌善舞,常常舉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
鈞台,此即
鈞台之享,還在“天穆之野”表演歌舞。《
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到啟在舞蹈時“左手操翳,右手操環,
佩玉璜。”甚至有些文獻傳說啟曾經上天取樂舞。中國古老的樂舞文獻《九辯》、《
九歌》與《九招》均稱啟為其原作者。啟統治期間,其子
武觀時常作亂。《
韓非子·說疑》說他“害國傷民敗法”,最終被誅殺。除了夏氏族內部的糾紛,為爭奪部落聯盟的權威,亦常常與東夷作戰。
夏啟少康之子杼繼承後位。他了解東夷對夏室的不滿,為了鞏固在東方的勢力,他把都城從原東遷至老丘。他重視發展武器和製造兵甲。文獻中常常有“杼作甲”、“杼作矛”的說法。他還派人討伐東南
沿海地區的東夷(今山東南部、安徽東部、江蘇一帶)。傳說其獲取了吉祥物
九尾狐。夏朝的版圖在杼的統治下擴張到了東海(今黃海)之濱。杼在位期間是夏朝最昌盛的時期。夏人對杼格外尊重,為杼舉行過“報祭”。《國語·魯語》說道“杼能帥禹者也,夏後氏報焉,”認為杼全面地繼承了禹的事業。
杼之子槐在位時,東夷族與華夏族開始和平共處。其中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
風夷、陽夷,居於
淮河、泗水流域的九個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後納貢祝賀。槐逝後,其子芒繼位。芒逝後,其子泄繼位。這期間東夷族與華夏族逐漸同化。泄在位期間東夷族已基本同化,於是他開始向西方發展。同時,他開始對順從夏室的方國部落
封土封號。這便是數世紀後諸侯制的起始。泄逝後,其子
不降繼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討西方的九苑。商湯滅桀
不降年邁時,內禪於其弟扃。扃逝,其子廑繼位。廑繼位後不久便病死,其堂兄不降之子
孔甲繼位。他改變夏禮中祭祀祖宗的傳統,開始祭祀天帝。《史記·夏本紀》記述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不少方國部落開始對夏室不滿,但華夏族與東夷族的關係仍然友好。這有可能因為東夷族與華夏族的同化度較高。夏後氏自孔甲開始日趨衰落。孔甲逝,其子皋繼位。皋逝,其子發繼位。這段期間,方國部落與夏室的關係惡化,氏族內部的糾紛也激烈化。從孔甲經皋與發,至
履癸(別名夏
桀)內亂不止。
發逝後,其子履癸桀繼位。桀善武,《史記·律書》記載:桀“
手搏豺狼,足追四馬”。桀在位期間,夏室與
方國部落的關係已經破裂。給夏上貢的部落不斷減少。桀因此常常討伐不順從的部落。古文獻中說桀貪色,他在擊敗某個部落後會從部落中挑選出鐘愛的女子作為妃子。《
國語·晉語》提到的
有施氏,《
竹書紀年》提到的岷山氏、
末喜氏均遭此下場。其中末喜氏的妃子
妺喜早已與
伊尹結好,
桀卻在洛把她奪走,伊尹憤怒中投奔
商湯。桀的屢次征伐也惹怒了不少較有權威的部族。
有緡氏因不服從桀而被滅。活動於今
山東省西南部的子姓商部族正在這夏亂期間興旺了起來。桀又因商不服的藉口討伐商首領湯並敗之。湯被囚禁於
夏台,隨後獲釋。除了夏室
對外關係惡化外,文獻中還提到桀在廷內用人失當。
桀只顧享樂不顧民間疾苦。傳說夏民詛咒桀早日歸天,桀聽聞笑說自己是天上的太陽,太陽不死,他也死不了,夏民便指著太陽,責問太陽何時破滅,情願與之同歸於盡。大約在前17世紀末前16世紀初,商部族首領湯,利用夏民恨桀的心理,聯盟方國部落討伐桀。滅了親夏部族韋、顧、昆吾後與桀開戰。湯的勢力大,桀抵擋不過,且戰且逃,最終戰敗於有娀氏舊址。桀逃至
鳴條,湯追之,展開了大戰。桀再次被擊敗,被湯放逐於歷山,與末喜氏同居,最後跑到了
南巢之山,並死於該處。《
淮南子·修務訓》所載稍有不同,說湯“整兵鳴條,困夏南巢,譙以其過,放之歷山。在後世的傳說里,夏後桀被描寫成一代暴君,後人常將夏後桀與商紂王、
周厲王和
周幽王四個禍國殃民的暴君並稱,但在較早的文獻中關於桀的記載甚為簡略。《尚書·湯誓》記載商湯伐桀時舉說桀的罪狀只是“率遏眾力,率割夏邑”。
鳴條之戰,夏室被推翻,在方國部落的支持下湯在亳稱“王”,建立商王朝,成為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朝代更替。中國的首個
世襲制政權,夏朝,傳十四世、十七君,歷時四百七十一年,於前17世紀末、前16世紀初滅亡。
商朝
殷革夏命
大乙湯乃示癸之子,關於湯的名字記載較為複雜,《古本
竹書紀年》雲“湯有七名”。殷墟
卜辭中多稱其為
合字“大乙”、又稱單字“唐”或“成”。
周原卜辭以及
齊國彝銘稱其為“成唐”。《
尚書》、《楚辭·
天問》稱其為“湯”。《
詩經》、《
國語》等稱其為“湯”、“武湯”或“武王”。《
史記》、《
荀子》等稱其為“
天乙”。《
論語》、《
墨子》、《竹書紀年》等稱其為“履”。
商湯
夏朝的
末代君主履癸又名
桀,史書記載他是位昏庸好色的君王,他暴虐民眾,大興土木修建傾宮、瑤台,使得諸侯叛離。桀便派軍四處討伐不服的
屬國。此時的商湯是專為夏王室征伐的夏方伯,史書中稱讚他修德愛民、寬厚仁慈,與夏桀形成鮮明的對比。《呂氏春秋·異用》、《史記·
殷本紀》、《
帝王世紀》等形容夏桀“網張四面”如此鳥禽全
入網中,一個也不落,而商湯“網開三面”僅留一面捕禽,其餘三面放之,表示商湯的仁慈大度。諸侯見勢便紛紛棄桀歸湯,湯籍此機會網羅人才、拉攏諸侯。有莘氏居於
夏後腹地伊洛平原,不滿桀的統治,決定與商湯聯姻結盟。
伊尹隨有莘氏女進入商湯王室,始任
庖正,而後得到了湯的重視,被授予“天下之政”,立為小臣。湯以伊尹為士朝貢夏廷,潛入觀察夏地的動靜。除伊尹外,
仲虺、
咎單、
女鳩、女房、義伯、仲伯等官賢也先後歸湯。
湯將都邑遷回先王之地——亳。亳與
葛國為鄰,葛是滅夏的必經之地。湯聞
葛伯不祭祀神祖,便遣人前去查問究竟,葛伯答覆沒有可供犧牲的牛羊,湯遂送去牛羊,葛伯卻宰了牛羊供自己食用,回覆說葛國缺糧,湯再遣去亳邑民眾協助耕種,並派童子到田間送飯,葛伯卻奪其飯殺其人。於是湯自亳邑出發征伐葛伯。湯戰勝葛後見夏桀並未譴責,於是又相繼征伐洛、荊、蘇、董、溫等國。自稱征伐是弔民伐罪,為民除禍,故而湯東征西怨、
南征北怨,得到了民眾的支持。滅溫後戰爭發生轉折,商亳遭到溫的同姓鄰國昆吾的反擊,此後商湯轉而討伐親夏的屬國。此時商湯感覺羽翼豐滿,在
景亳匯集諸侯盟國,宣告與夏作戰,是為“
景亳之命”。先後消滅韋、顧、昆吾等親夏政權,翦除夏後屬國,削弱夏後勢力,經過“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湯趁夏地發生
旱災,自陑起兵西進,桀抵擋不過,且戰且逃,戰敗於有娀氏舊址,逃至
鳴條。湯與夏桀在此展開了
鳴條之戰。
戰前,湯作《
湯誓》,舉說桀的罪狀是“率遏眾力,率割夏邑”。桀戰敗,經歷山逃至南巢,夏朝覆滅。湯遷徒夏族遺民於杞,湯欲遷夏社,伊尹認為會引起夏民的憤恨,作《夏社》反對。湯經泰卷返回亳,仲虺作《
仲虺之誥》向夏諸侯闡明伐桀的
正義性。《
逸周書》稱“三千諸侯大會”於亳,湯
三讓天子位於天下有道者後即位。遂遷九鼎於
亳都,
商朝建立。這是中國傳統歷史的首次王朝交替,《
周易》贊稱商湯受天命而滅桀,是“順乎天而應乎人”的一次
革命。滅夏後,湯擴建亳都,並在夏之舊都
斟鄩附近營建
西亳用以監視
夏王朝的殘餘勢力。湯命臣咎單作《明居》以法治民,製作禮樂。為了鞏固統治,又改
正朔,易服色,以白色為上等服飾顏色,作
五祀八政
伊尹放太甲
根據文獻記載,湯有三子,
太丁、
外丙、
仲壬。太丁乃湯之
嫡長子,被立為太子,但太
丁未即位便先湯而死。湯二十九年,湯王過逝。其後,文獻記載出現分歧:《
尚書序》、《
三統曆》、《漢書·律曆志》、《
偽古文尚書》等載湯崩,太丁之子、湯之嫡長孫太甲即位;而《史記·殷本紀》、古今本《
竹書紀年》、《
孟子》等記載湯崩後,湯的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後即位六年,再由嫡長孫太甲即位為王。殷墟卜辭中,太丁刻作“大丁”,外丙作“卜丙”,太甲作“大甲”,但尚未發現仲壬(
中壬)的痕跡。根據卜辭的周祭順序,“大乙—大丁—大甲—卜丙—大庚”為次,即嫡長孫太甲即位於其叔父外丙之前。太丁生前被立為太子,雖未即位但因其子太甲稱王所以被納入周祭直系,而外丙無子稱王所以屬於周祭旁系。文獻記載湯在位時間較長,長子太丁早逝,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後即位,但總共在位時間僅短短六年。同時文獻記載
伊尹輔佐太甲攝政,太甲即位之初,“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
伊尹放太甲出亳都並置其於湯所葬之地——
桐宮。古今本《竹書紀年》等文獻甚至稱伊尹篡位稱王。一種解釋認為長子太丁逝時,湯尚健在,立次子外丙為太子,而湯逝後,太甲奪權,在其叔父外丙(以及仲壬)之前即位,破壞了
嫡長子繼承制度。這可能是文獻記載中多稱太甲起初不賢的緣故,所以伊尹放太甲於桐,並作《
伊訓》、《肆命》、《徂後》使其反省悔過。期間伊尹復立湯次子外丙、三子仲壬相繼為王,但二人年邁,總共在位六年便過世。太甲在桐宮修德,認識到自己的過錯,伊尹見此便迎接太甲回都,還政於太甲。
還政後,伊尹又作《太甲》三篇教育太甲。“太甲修政,殷道中興”,“諸侯鹹歸…百姓以寧”,創造了商朝的第一次中興。太甲歸亳後十二年陟,逝後上廟號“
太宗”,又稱“明王”。文獻記載太甲有
沃丁、
太庚二子,先後即位為王。周祭中未見沃丁之名,但有“羌丁”(羊丁),因為是單版祭祀,尚不明確其與前後帝王的關係。文獻記載沃丁八年,伊尹過世,“沃丁葬以天子禮”,服喪三年。
咎單接管政事,作《沃丁》訓王。十九年,沃丁陟,太庚立。周祭中太庚作“大庚”。太庚有子即位為王,所以屬於直系先王。太庚在位五年陟,此後
小甲、
太戊、
雍己三子相繼為王,在王位
繼承制度上出現了
兄終弟及的亂象。
比九世亂
小甲乃太庚之子,旁系先王。小甲時期,開始了商王朝的第一次衰敗。小甲在位十七年崩。根據傳世文獻記載,
雍己繼位為王,而
常玉芝等現代學者利用殘辭互補法,對卜文中殘缺的周祭順序作了整理,認為
太戊在雍己之前繼位為王。太戊在卜辭中作“大戊”,是位直系先王。即位之初,冊命
伊陟、臣扈、
巫鹹等輔佐商王管理朝政。太戊繼其兄小甲之位為王,有違嫡長子的王位傳承制度。傳說太戊時,發生了“
祥桑谷共生於朝”的災異現象,太戊恐懼中求問伊陟此事,伊陟說是殷道德衰的惡兆,太戊聽從後,修行修德,使得祥桑枯死。太戊對山川鬼神格外恭敬,命巫鹹加倍祭祀活動,巫鹹作《鹹艾》、《太戊》稱讚太戊。太戊改革軍隊,命車正中衍作寅車。太戊在賢臣的輔佐下,扭轉了小甲時期的衰敗。
五穀豐盛,諸侯歸附,商王朝進入了第二次中興時期。根據文獻記載,太戊在位七十五年陟,廟號“
中宗”又作“太宗”,而卜辭中沒有太戊廟號的記載。雍己或繼其兄太戊為王,或繼其兄小甲為王,其在位期間,殷道復衰,諸侯叛離,商王朝二次衰敗。雍己為旁系先王,在位僅十二年,事跡遠不如太戊。而太戊時期的興盛則為其子爭奪王位創造了條件。雍己之後,太戊有
中丁、
外壬、
河亶甲三子相繼為王。
中丁乃太戊長子,在周祭順序中是太戊之後的直系先王,其王位很可能是從叔父雍己那裡爭來的。中丁奪位遭到了王朝內部其他統治勢力的反對。元年,諸侯侵犯京畿,中丁被迫放棄經營了一百多年的都城——亳,東遷於囂,由此保住了王位。東土邊境的
藍夷部落趁機作亂,中丁伐之。中丁在位九年或十一年崩,其弟外壬繼位,都於囂。其王位是平穩傳承還是爭奪而來的,由於記載的缺乏,無法明了,但外壬即位元年,邳人、侁人叛亂,這可能說明其王位是爭奪而來的。外壬在位五年或十年崩,其弟
河亶甲奪位稱王,遷都於相。奪權徒都導致商王朝政權內部分裂,國力劇減,諸侯侵犯,商王朝第三次衰落。河亶甲連年用兵討伐叛離諸侯。征藍夷,又征班方,侁人聯盟班方,河亶甲聯合彭伯、
韋伯克邳、降班方,侁人臣服。河亶甲為旁系先王,在位九年崩。中丁之子,
祖乙即位。即位之初遷都於邢,其王位可能是爭奪而來的。祖乙作為太戊的嫡長孫,可能得到了王朝內部舊貴族勢力的支持,立舊臣巫鹹之子
巫賢為相,管理政事。如此政權逐漸穩定,修築新都。命高圉為邠侯,鞏固對西土邊疆的統治。商王朝二次復興。祖乙受殷人的尊崇程度與湯不相上下。祖乙在位十九年崩,廟號“中宗”。祖乙之子
祖辛即位,政權平穩過渡。祖辛在位十四年或十六年崩,其弟
沃甲繼位。沃甲在卜辭中作“羌甲”,因為其子
南庚繼位為王,所以初屬直系先王,但因南庚未有子成王,所以在後期的
黃祖卜辭中以旁系先王祭祀。沃甲在位五年崩,其侄
祖丁繼位。祖丁是祖辛之子,有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四子先後成王。四子同父異母,使得祖丁的四位配偶全部納入周祭祀譜,在先王行列中獨占鰲頭。在位九年而陟,堂弟南庚繼位。南庚是沃甲之子,即位三年後遷都於奄,因奄地偏南,所以此王得名“南庚”。南庚在位僅六年,祖丁之子陽甲即位。自此“祖辛—祖丁—陽甲”一系代替“沃甲—南庚”一係為直系,南庚在位時間較短,可能是遜位於陽甲,或是陽甲奪位。王位傳承的紛爭,削弱了
政治統治的勢力,國力銳減,邊境諸侯內侵。帶來了商王朝的第四次大衰落。陽甲三年,西征丹山戎,得丹山。陽甲在位四年崩,其弟
盤庚即位。
太庚三子
小甲、
太戊、
雍己相繼為王,破壞了嫡長子傳承制度,此後弟子相互代立,爭奪王位,屢遷都邑,使得國力衰亡,諸侯莫朝,邊境遭侵。是為
商代中期的“比九世亂”。
盤庚遷殷
盤庚在卜辭中作“般庚”。商代前期多次遷都,在商湯時,曾建都於鄭亳(地點尚存爭議),到盤庚在位時,約在前1300年定都於殷(今河南
安陽),並固定下來,從此
商朝也稱殷朝。盤庚遷殷以後,商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直至
武丁即位以後,商四出討伐,征服了周圍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
商朝達到全盛時期。
武王伐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