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夷

藍夷

藍夷是起源於山東半島的東夷族的一支,以種植藍靛染藍衣料習慣穿藍衣而得名。在商代時,曾被商王仲丁、河亶征討,他們從山東經河南、湖北、湖南而與瑤族融合,形成為瑤族大姓之一。後來又從瑤族分出一支,與其他氏族結合形成了畲族四大姓盤、藍、雷、鐘。另一支藍人則融入苗族。但更多的藍夷因長期在楚國統治之下融入楚人,成為漢族的成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藍夷
  • 解釋:一個民族的代稱
  • 分布:山東、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 起源:東夷族
  • 時期:商朝至漢朝
起源,由來,分布,文獻記載,

起源

藍夷最早見於古籍的是《竹書紀年》。《紀年》載:商王仲丁即位,征於藍夷。”《後漢書·東夷傳》注和《太平御覽》卷780四夷部皆引此書。《紀年》又載:商王河亶甲整即位,自囂遷於相。征藍夷,再征班方。”亦為《太平御覽》卷83皇王部所引載。《後漢書·東夷傳》說:“至於仲丁,藍夷作寇。”仲丁為商朝第十王,河亶甲為仲丁之孫,為第十二王,都屬於商朝初期。藍夷被列於東夷族九夷之外,看來是東夷族的別種。藍夷的所在地,約在今山東淄川縣城東南隅,有藍泉,“俗名雙井,相去尺許,其色一藍一綠,其味一甘一苦。”又即墨縣西有藍村。這可能是藍夷的始居地。到商代初期,藍夷已西遷於山西屯留縣之藍水,故仲丁都囂(河南榮陽縣東北敖山)、河亶甲都相(河南內黃縣)時,都曾征伐藍夷,而班方則在屯留之北,後北遷原平之班村而達大同縣南吉家莊,即漢代班氏縣。藍水源出屯留縣西南九十里盤秀山之陽,東流經長子縣北和長治縣西注入漳水。《水經注·濁漳水》以為絳水,又“謂之為濫水”。藍水非水色為藍色,乃藍夷遷此而得名,故藍水又可作濫水。《魏書·地形志》絳水、藍水並列,則藍水不是絳水很明顯了。藍水今轉音作嵐水,正發源於屯留縣西南九十里盤秀山,東流經長子縣嵐水鎮、長治市而入漳水。嵐水之北有絳水,與藍水並行東注漳水。這裡東距相、南距囂都不遠,正是商王征討之處。若遠在淄川,則對商都威脅不大,商王也不會親自出征的。所以,仲丁河亶甲時的藍夷當在屯留之藍水一帶。太原市七里又有藍谷,即《資治通鑑》載晉永嘉六年,劉曜敗入晉陽,猗盧追入,戰於藍谷。
藍夷被商朝所逼,往西退到陝西藍田,《竹書紀年》載:“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為藍田君。”而《水經注·渭水》則引為“藍君”,是因藍人遷此而得名,所謂藍田者,因藍人種藍靛於此,故稱藍田。秦於此置藍田縣,縣東南三十里有藍田山,即《漢書·地理志》的“藍田山出美玉。”藍田縣東南五十五里藍橋、藍橋鎮附近有藍田關。藍橋在藍橋水上,藍橋水又叫藍溪水、藍溪、藍谷水,發源於藍谷,西北注入灞水。藍谷又叫藍田谷,即《水經注·渭水》。灞水藍田縣藍田谷,到春秋時,藍田已為秦所有,藍夷成為秦國屬民。其中有一支繼續西遷,甘肅靈台縣西五十里有藍菊崖,北魏曾於此置藍川縣。後又西遷於藍氏城,為大月氏西遷時建為國都,大月氏起於嵎夷,與藍夷同屬東夷相鄰,以後逐漸至阿姆河上游的藍氏城,即今阿富汗北部的瓦齊拉巴德。大月氏與藍夷本系親族,西遷時當也有一部分藍夷隨著遷去,所以在大月氏國首都才會取名藍氏城,而稱阿姆河媯水,媯即舜帝之姓,舜為東夷族聯盟的首領,則大月氏、藍氏皆為舜帝之裔,因而將其祖姓命名這條新遷居的河流,是合乎情理的。媯水旁,唐代曾設有媯塞都督府,唐太宗又於大月氏故地設月支都督府,下轄有藍氏州,以缽勃城置,媯水州,以羯城置。(見《新唐書》卷四十三地理七下)但藍夷除有一部分留居藍田外,其餘的則大都分別由藍田沿著藍關經商洛走廊的民族遷徒通道而南遷。如河南新野縣東有藍鄉。《後漢書·齊王演傳》:劉演“還保棘陽,甄,二百阜留軸重於藍鄉。演潛師夜襲藍鄉,盡獲之。”注:“比陽有藍鄉。州湖北鄖西縣西南二百四十里漢水北岸有藍灘汛。西魏於鐘祥縣西北置藍水縣。這些以藍命名的地名,乃因藍夷曾居住而得名。又荊門市北有藍口聚。《後漢書·王常傳》:“常與成丹、張印別入南郡藍口,號下江兵。”
大約於春秋初期,藍夷大批繼續南遷湖南,所以湖南各地以藍命名的較多。如岳陽縣東有藍田鄉,至今有藍家沖、藍天壽、姑橋藍、馬榜藍等地聚有許多藍姓。據《藍氏族譜》載,其祖先為春秋時楚大夫藍尹亶之後,藍尹之地當在鐘祥之藍水,其後也以藍為姓,見於《通志·氏族略》。藍氏族人較著名者,有唐末逸士藍采和,即俗傳八仙之一。南宋內侍省都知藍珪,龍川人藍橋,南嶽道士藍方,博士、程鄉人藍奎。南漢中黃門、南海人藍繼宗。元安南路知事藍光。明錢塘畫家藍瑛,崇安人藍仁,武夷書院山長,著有《藍山集》;弟藍智,洪武時官廣西按察司僉事,著有《藍澗集》。成化時陝西巡撫、即墨人藍章。子藍田河南道監察御史,著有《北泉集》。南京兵部郎中、莆田人藍渠。漢中知府、鄧州人藍瑞,著有《日省錄》、《求仁錄》、《名言錄》、《湍南稿》。山西按察司僉事、南陽人藍偉,著有《梅亭稿》、《三藍詩》。祁陽知縣,鹽城人藍郁。錢塘畫家藍瑛,子藍深,畫家;藍濤,畫家。清代有錢塘畫家藍洄,福建提督、漳浦人藍理,福建水師提督藍廷珍,孫藍元枚,江南提督。盛京戶部員外郎、宜黃人藍千秋,著有《藍戶部集》、雲南人藍大順與弟藍二順,同治時率領農民起義。
湖南漣源縣有藍田鎮,位於藍田水上。藍田水發源於紅茅嶺,東流注入漣水。另一支藍田水,又叫湄水,發源於大步嶺,到划船塘附近與前一藍田水合,東流往入漣水,水上有藍田寺。藍田原為梅山蠻瑤人蘇氏的領域,藍夷遷至此地,與瑤人融合,大多數成為瑤族,這當在唐代時。_又沅陵縣南有藍溪,發源於漵浦交界處的聖人山,向西北流注入沅水,溪上有藍溪橋。沅陵、漵浦也是漢代五溪蠻盤瓠種分布之地,藍夷遷居於此,也融入於盤瓠種族之瑤人中了。又常寧縣西十五里有藍江洞,又有藍江,北注入宜江。藍山縣為唐代所置,北四十里有藍嶺,下有藍溪水,東流注入巋水,綏寧縣東七十里有藍溪山,山口有藍溪堡。常寧、綏寧、藍山等地,至今仍有瑤族分布,且瑤族中的藍姓甚多,為藍夷之後裔。
福建也有藍溪,一名安溪,有二源,西源出安溪縣西北岸山,西北源出漳平縣東南,叫古格嶺水,至安溪縣相會叫藍溪,再會桃溪水注入晉江。《明一統志》說“水深而碧,故名。”古代,江溪之水絕大多數深碧,為何不叫藍溪,蓋因這條藍溪宋明時代為畲族藍氏分布而得名。

由來

藍夷以種藍靛、穿藍衣而得名
藍夷南遷於湖南漣源、沅陵、常寧、綏寧、藍山後,_與瑤人雜居通婚融合,成為瑤人的重要成員。他們先居於漣源藍田即梅山蠻故地,又居於沅陵藍溪即武陵蠻或五溪蠻地區,這兩個地區正是唐宋時期瑤族基本形成的主要地區,自藍夷遷入後,便成為瑤族的大姓藍氏。以後又有大批藍人和瑤人南遷於綏寧、常寧、藍山的越人故地,融合了一些乾越、揚越、甌越人的成份,又形成了畲族,藍人便成為畲族中四大姓之一的藍氏了。湘南的藍人,有的仍是瑤族大姓,有的則融入了苗族。
關於藍夷以藍為名稱的意義,當在山東、山西時,藍夷專制一種監的陶器,用以盛湯和水。商代卜辭有“於監炙”,監為地名,即仲丁征藍夷之監,在屯留藍水,監與藍古韻同音。金文《頌鼎》、《頌壺》、《頌簋》作鑒,均象人臨監窺影之形,頌鼎一文尤為逼肖。唐蘭《殷虛文字記·釋監》說:“戴侗曰:‘監盆類,從皿臨省聲。《周官·凌人》:春始治鑒·莊周曰:同濫而浴。皆此物也。不當加水與金,借為監臨之監。又為鏡監之監,亦作鑒。又因鏡監而為監觀之監,別作目監。’林義光《文源》謂‘監即濫之本字,上世未制銅時,以水為監,故《酒浩》曰: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顯象皿中盛水,人臨其上之形。從臣,臣伏也’。……然謂從皿而為鑑濫之本字,則殊有見地。……然不知臣即目形,故其解亦殊穿鑿也。余謂監字本象一人立於盆側,有自監其容之意,後世變為監,又變為受監,其實非從臥從血也。其本義當為‘視也,:(《爾雅·釋詁》雲)後別為‘監視也,,又為‘覽觀也,‘並《說文》)。引申之為所監之器之名,金制則為檻,盛水則為濫。至《說文》‘臨下’之義則又視義之引申矣。(凡監於水者必俯視)”說監字是以陶皿盛清水而人俯照清水以視其面容,後L},(銅鏡為鑑以照容顏,故監、檻、濫通用,所論至精且確。自銅鏡發明後,陶監、銅鑒則用為作浴盆或盛湯。如春秋時青銅器有吳王光鑒二件,攻吳光鑒,射女方鑒,智口子鑒等。藍夷正是藍器的創始人,至今瑤、畲族尚保留用獨木槽盛清水洗浴的習恨,即古代監器的演變。
後來,藍夷首先種藍靛,把野生培植成為栽培染料植物,用以染藍衣料。如畲族《狗皇歌》歌唱畲族盤、藍、雷、鐘四大姓的來源中說:“第二藍裝便姓藍”。畲人“如其子又祭祖,則可換著青衣,社會地位又升一級”④。而瑤族的一支盤瑤,他們穿的衣服多是黑、藍深色,適應他們刀耕火種和家庭勞動⑦。瑤族是山居民族,長年生活於深山密林里,穿著草木同色的深藍色的衣服,正可作為保護色和偽裝色,以避免猛獸和敵對部落、民族的襲擊和危害,這與越人、蛋人是傍水而居的民族,以文身像龍蛇紋以避水中蛟龍之害一樣,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唐兆民的《瑤山散記》說:“花藍瑤姓藍的很多,所以稱為‘花藍瑤’,因為‘藍,是一種‘花’呢?……我們可以領悟到這個瑤族名稱也許還含有圖騰的意義”。即瑤族、畲族的藍氏,以藍靛為圖騰,以種藍靛為特長技術,以穿藍色衣服為高貴。從陝西藍田到岳陽藍田、漣源藍田及貴州天柱藍田等藍夷曾居住過的地名,就可知瑤人藍氏所居之地都必種藍。如岳陽縣東鄉藍田鄉,今雖無瑤人,但多藍姓聚居,宋代王象之《輿地紀勝》戴“龍窖山(《明一統志》說在岳陽縣東南百里,即蘭田鄉之南面。)其山極峻,山瑤居之。”可見岳陽縣之藍田和藍氏是與宋代山瑤有關,藍田直到清末還種藍靛。(見同治《巴陵縣誌》)
龐新民的《兩廣徭山調查》和《徭山調查報告》(((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專刊》1928)等著述均稱花藍瑤為“花籃瑤”。楊成志說:“其實,藍與籃在寫法上既有區別;在意義上,藍(除姓氏外)是形容詞和籃是名詞,又各不同。”,按藍乃藍靛是名詞,染衣成藍色則為形容詞”藍人擅長編織竹籃,故叫花藍瑤亦可,叫花籃瑤也可。楊成志又說:“那末,花藍一詞應如何得到正確解釋呢?我們得出結論是:它既非錯寫的花籃,也不是誤解的藍花,事實上是由於他們男女習慣穿藍色服裝,尤其因婦女的藍上衣刺秀著多色彩的花紋圖案,因具有這般花花藍藍的引人注目形象,所以被稱為花藍瑤。”花藍當春季播種藍靛時,有祭祀農神即藍靛神的習俗,亦即古代崇拜藍靛圖騰的遺留痕跡。
藍為我國原產,《說文解字》:“藍,染青草草也,從艹監聲。”《詩·小雅·采綠》:“終朝采藍,”:箋“藍,染草也”。藍除可作染料外,還用於防蟲,東漢崔實 《四民月令》載:七月七日“可合藍丸及蜀漆丸,”繆啟愉《輯釋》注云:“藍有數種,主要為清熱消炎解毒藥,並治蟲、蛇、犬毒及惡瘡等。除絞汁或煎汁外用或內服外,藍靛或藍燒灰或藍根曬乾為末,均可為散劑或丸劑。關於種藍《便民圖纂》說:“正月中以布袋盛子浸之,芽出撒地上,用糞灰覆蓋。待放葉澆水糞,長二寸許,分栽成行,仍用水糞澆活。至五六月烈日內,將糞水潑葉土,約五六次。侯葉厚方割,離上二寸許,將梗葉浸水缸內,晝夜濾淨。每缸內用礦灰,青色者灰八兩,濃者九兩,以木扒打轉,澄清去水,是謂頭靛。其在地舊根旁,須去草淨,澆潑一如前法。待葉盛亦如前法收割,浸打,謂之二靛。又侯長亦如前澆灌,斫則齊根,浸打法亦同。”可見我國種藍技術在北魏時已很完備,也摸索了系統的種植方法。其提取藍靛染衣,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據《貴州通志》載:“永寧(貴州關嶺縣)州靛山在慕役司,水回山轉,其中深普可種藍。”至今貴州瑤族、布依族仍多有種藍者。
廣西金秀縣大瑤山盤村盤瑤、山子瑤男子服裝,布色僅有黑色、藍靛色兩種。廣東連山縣瑤族,織成的布匹多染成藍、黑色,染料用大靛青,可染成藍或青色布。《瑤族簡史》也說瑤族男子的服裝,以青藍二色為主。
浙江括蒼畲族,男子布衣短褐,色尚藍,質極粗厚。婦女衣長過膝,色或藍或青,腰圍藍布帶,足穿藍布襪。一般來說,畲族的男女衣尚青藍色,婦女雖服裝式樣較多,但多穿自織的青藍色麻布。福建建陽畲族新婚婦女,亦穿藍色衣,他們用藍染衣,一般都是自種自染,與瑤族一樣,以藍色為高貴,尤以藍氏為最甚,幾乎衣服、用具都喜染上藍色,說是他們本族的色彩。明代時,從汀州漳州一帶遷至莆田的畲民,就向漢族地主租來棘莽叢生的荒地,開荒種藍.。明末,浙江金華、衢州的畲民使有寧寮、菁寮、畲寮三種人,寧寮則以種寧麻織布聞名,多為鐘姓;菁寮即以種藍靛染藍布聞名,多為藍名;畲寮則以刀耕火種聞名,多為盤名、雷姓。由此,可見藍靛乃由藍人培植利用的,後來傳播到漢族及各個民族。瑤族、畲族的藍姓原是藍夷之裔,他們更擅長於種藍染藍用藍和祀藍。
藍氏在漢族也是普通之姓,雖不算大姓,但人數也不少。《通志·氏族略》說:“藍氏,望出中山。《戰國策》中山大夫藍諸。”今郡望出東莞郡、汝南郡。漢代東莞郡治在今山東莒縣,正與淄川藍泉和即墨藍村相近,且藍村為東莞郡轄境,是藍夷的起源地,故藍氏以它為郡望是不忘祖居之意的。

分布

瑤、畲、苗族藍氏的分布
花藍瑤自稱為“龔”和“宗”,是指“山”的意思,因為在瑤族中曾有把姓“鐘”姓“龔”的實例。龔又作共,乃共工氏之後共人一支融入花藍瑤而成,宗即鐘,東夷族鐘氏融入花藍瑤者。但花藍瑤仍以藍姓為主幹,廣西大瑤山住有茶山瑤、花藍瑤、坳瑤、板瑤、山子瑤,而以花藍瑤、正瑤、茶山瑤、滴水花藍瑤(花藍瑤的一支居於滴水洞)為主,他們蓄髮椎結,總稱長毛瑤;板瑤、山子瑤則租佃他們的山地,生活貧困,叫過山瑤。大瑤山的花藍瑤分布的村落,據日本學者竹村卓二《瑤族的歷史和文化》一書所載,有六巷、黃雙、六團、羅丹、古浦、大凳、丈義、門頭、犬二、平林等村寨。其中如六巷、六團、羅丹、古浦的地名,明顯是駱越人居住過的地名,則花藍瑤由湘南遷入廣西金秀縣大瑤山區的時間,當為宋代以後。所以,花藍瑤白稱“龔”或“穹咧”,有的認為是“住山上的人”之意,龔與穹音通,咧為尾語,計有1200多人,分為藍、胡、侯、馮、相五大姓,以藍姓人數最多。
金秀茶山洞的茶山瑤,又叫寨山瑤,計有九千多人,分為陶、蘇、劉、金、全、田、龔、藍、龍、莫十姓,而藍姓人數也較多。《明史·廣西土司傳》謂大瑤山大藤峽“中產瑤人,藍、胡、侯、盤四姓為渠魁。”清末有羅香團總藍文英、六巷團總花藍瑤藍人扶霄。藍趁瑤散居於凌雲縣之西北方土山中,所占面積甚廣,人數約四、五千人。藍靛瑤之得名者,蓋以所操之職業也。土山肥沃,適於耕種,而藍靛一物尤為該地瑤人之重要物產。藍靛獲利較其他出產厚,因而瑤人之致富,亦純賴此。藍靛瑤除分布於凌雲縣和附近的百色縣以外,在越南東京北部有一萬八千人,也有少數分布在緬甸的撣邦和寮國北部的會曬。越南的山由人,即山瑤人,是瑤族的一個分支,約六萬五千多人,分布於廣寧、海興、河北、北太、永富、河宣、清化各省山區丘陵地帶。女子的頭巾、腰帶、褲、裙和綁腿絕大多數用靛藍色布做成,男子戴藍靛色方頭巾。山由人從前稱為短衭僈、開裙僈,即短衭瑤、開裙瑤。
越南的青衣瑤和青番瑤,原來是清代由貴州遷去的。即貴州的青瑤或青衭瑤,主要分布在荔波、從江、榕江和黎平四縣。史書上記作黑瑤,因川、滇、湘、黔一帶習慣叫青色為黑色。青瑤是因服裝尚青而命名的稱謂,其實尚青即尚藍,其衣服多用藍靛染成。
據調查了解,藍靛瑤分布很廣,在雲南的麻栗坡、馬關、西疇、邱北、河口、屏邊、金平、師宗、江城、景東、墨江、孟臘、景洪等縣;廣西的百色、凌雲鳳山、巴馬、田陽田東、樂業等縣市;越南的菜州、黃蓮山、高平河江宣光、北太等省;寮國的豐沙里琅勃拉邦沙耶武里、會曬等省;泰國北部也有少量分布。廣西大瑤山的花藍瑤分布在山區中部和西南一角,他們是從貴州古州(榕江)遷來的。大致分為四路進山,一支由中平(象州縣)向東北經大樂圩沿長峒河入山到長峒轉入龍華;一支從中平圩向東沿滴水河到六甲、大進、丈二、六團、羅丹一帶;一支從中平圩向東南沿大凳河和九十三河到大凳、王植、門頭、古蒲、六巷一帶,一支經平南縣北的朋化山區沐陸村遷入門頭。⑧藍靛瑤實即榕江的青瑤或青衭瑤,也可說是他們的一個分支。
當然瑤族的各個分支都有藍氏,不過是人數多少而已。瑤族早已分為盤、藍、雷、鐘幾大姓氏,畲族也基本相同,所以說畲族是由瑤族分出去的一個民族,且共信仰盤瓠和狗皇,也有《過山榜》之類的遷徙歌詞。
從許多史籍記載中都說瑤族中有藍姓,如《小知錄》卷三,四裔說瑤人多藍、胡、盤、侯四姓。陳微言《南越遊記》卷三說廣西瑤人多胡、侯、藍、盤四姓。王思章《增城縣誌》卷一瑤人和《浮山志》卷二都引屈大均《羅浮書》說,廣東博羅縣羅浮山瑤人,分布於蘇羅、石剛之間,有上中下三瑤村,分盤、藍、雷、鐘、苟五姓。乾隆《海豐縣誌》正集卷下朵志、瑤蛋;也設海豐瑤人有盤、藍、雷、鐘、苟五姓。而興寧縣、長樂縣(五華縣)的瑤人也是這五大姓。他們後來成為畲族。羅定縣有高山瑤、平地瑤和花肚瑤,_三種語言不相通,其姓為盤、藍、雷、鐘。東安縣(羅浮縣)瑤人也為盤、藍、雷、鐘、苟五姓。潮州山峰居有瑤壯人,分為平鬃、崎鬃兩種,有盤、藍、雷三姓。潮州這部分瑤人多分布於風凰山,後來形成為畲族。在乳源縣二十四坑瑤人中有藍坑,即多為藍姓瑤人聚居。樂昌縣瑤人二十人寨中也有藍坑,與乳源相連,也為藍姓瑤人聚居之地。
廣西瑤人藍氏分布很廣,至今留下許多以藍命名的地方,如平南縣東北有藍洞沖、盤古,南有藍塘,東南有藍洞塘。貴州北有都藍、藍田、盤古。藤縣北有藍田,東有藍村。岑溪西南有盤古。蒙山南有陶藍,西有荀藍沖。昭平東有瑤田。賀縣南有藍寨。靈川北有藍田。龍勝北有盤坡、盤胖、盤栗,南有瑤嶺。柳江東有下藍,南有六藍。來賓北有炎藍。武宣南有瑤藍、上盤古。金秀北有藍廠屯、瑤婆槽、盤王河,南有藍河沖、高藍。象州北有東古藍。融安南有藍洞、古藍,東有雅瑤。柳城西有藍洞。都安東有菁盛,西有弄青,北有藍棠,南有貫藍。宜山南有大藍。羅城北有藍家。環江西有士藍、三千洞,北有肯藍、根藍、尾藍。南丹西有八藍、益藍、古藍。馬山北有拉藍,西有龍藍、芝藍。上林北有大藍山、下藍、藍獨。百色東有六藍。田陽南有隴藍。德保北有多藍。靖西西有田藍、巴藍,東有下大藍。平果北有大藍,西有林藍。等等。田東南有藍亮。凌雲南有藍屯,北有那藍、新藍、上東藍。東蘭東有乾藍。田林西有六藍。西林西有都藍。大新南有荷藍。扶綏南有客藍。龍州南有會藍。寧明西有板藍。武鳴北有藍雷,東有藍懷,藍偉。隆林西有藍靛溝。湖南麻陽南有藍村,芷江南有上藍水,沅陵東有藍溪,懷化東北有藍坪等。
以上許多以藍為地名,大多曾有瑤人藍氏居住而得名,有的雖已遷走,但仍留下了地名可供追索。
清代嘉慶時,新寧縣八桐瑤瑤族地主豪紳藍年余、藍年順,瑤民藍進賢、藍彩碧,麻林洞癢生藍元曠(又名正樽)及二女藍琢玉、藍令玉與藍再昌等起義抗清。明正統二年,廣西大膝峽瑤族領袖藍受貳和侯大狗起義。
從各地瑤族《過山榜(圖、照、文)》、《評皇(王)券牒》、《盤王券牒》、《瑤人出世根底》、《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世代流傳祖居來曆書》、《千家洞古本書》、《千家洞木本水源》、《計開千家洞路引》等資料記載,瑤族十二姓中只有盤、雷,而全無藍姓,可見藍氏是後來才由藍夷身份加入瑤族的,以後和瑤人不斷通婚而成為瑤族的一個成員,但他們與其他瑤族各支的語言大不相同,可能還保持有古代藍夷的語言成份。到明、清時代由於族人繁衍而成為瑤族的大姓,其中一部分藍姓瑤人由於遷到潮州和韓江流域的山區,以耕畲為業,而形成為畲族,藍氏便成畲族最大的姓氏。徐松石說:“總而言之,瑤人乃最先來的漢族,與遂人、伏犧、虞舜、商湯的部落最有關係,根據地乃在極東。”這正與藍夷起源於山東半島的事實相符。
閩浙一帶的畲族,以來自始祖盤瓠所生的三男一女的盤、鐘、藍、雷四姓為正統。浙江之畲民,以雷、藍、鐘三姓為盛,盤、婁兩姓頗衰。在景寧及其附近地區已沒有盤姓氏族了。汀州(長汀)漢人有姓藍的,可以收養藍姓畲民的孩子,也許他們是畲民的一個漢化了的旁支,浙江畲民是從福建遷移來的。藍姓祠堂里的香爐有六隻,而雷氏、鐘氏只有五隻,可見畲民中藍氏最多。景寧縣敕木山瑤族藍氏《敘事詩》說:“高辛皇帝話原真,吩咐藍、雷三姓親”,又說“二想三姓盤、藍、雷”,“藍、雷人好過來定,年冬領灑擔豬邊。藍、雷三姓好結親,都是南京一路人。”他們說是來源於廣東潮州鳳凰山。據敕木山藍氏家譜說他們的祖宗是汝南郡藍元田的後代,後遷南京再遷鳳凰山。又說四姓自會稽山遷潮州九都七賢洞。有藍光輝,封騎國侯;三祖藍玉,安定太守;四祖藍華,安定太守;五祖藍思祖,博州太守;十二祖藍春,京衛大夫;十三祖藍有鐘,鎮成將軍;二十一祖藍向春,長沙都司使,二十二祖藍貴,長沙大夫;二十六祖口,汝南郡太守。又據藍、雷、鐘三姓族譜均稱:“原籍廣東,後徙福建,復由福建遷至浙江處州(麗水)。”唐初,汀、漳一帶的蠻僚以盤、藍、雷為姓,信奉盤瓠圖騰。唐初有峒蠻藍奉高等起義,雲霄通五廟”石柱刊有盤、藍、雷氏字樣。
盤、藍、雷氏系陳玉鈴(唐玉鈴衛翊大將軍陳元光)所征蠻僚。”這些洞蠻、蠻僚實即指畲人。有些史書把畲族稱為瑤人或畲瑤,有的畲族也自稱為瑤人或瑤家。從畲族保存的《開山公據》,(又名《撫徭券牒》)和部分瑤族的《遷徙榜牒》(又名《過山榜》)都同樣載有原始圖騰性質的盤瓠傳說,兩族的姓氏(盤、藍、雷、鐘)及民間流行的歌謠、祖圖和祭祀儀式等也多與此傳說有關。明代,從汀州、漳州一帶遷至莆田的畲民,就向漢族地主租來棘莽叢生的荒地,開荒種藍。幾乎也和瑤族的藍靛瑤、花藍瑤、青瑤一樣,尤以藍氏的瑤人和畲人更富有種藍經驗,因為這種農業技術是他們的祖先傳了三千多年的傳統經驗。寧德縣閩坑村畲民藍日紹,每種菁靛一簍,須向地主交錢一百文。清代中葉福安畲民藍有盛、藍奶頭都以租種山地為業。明萬曆十七年,雷五等領導莆田、仙遊“菁客”(包括畲民)起義,菁客即種藍的畲民為主,因地租太重,被迫起來反抗。正德十一年,藍天鳳、謝志珊率贛州畲、漢人民起義。龍南藍斌等起義。嘉靖四十二年,大埔藍松三起義,有藍瑤等人參加。民國時,連江縣長龍鄉的村蘇維埃主席中有畲民藍依三、藍如蘇、藍禮在、藍細珠、藍禮壽。瑤長,萬曆時浙江宣平縣有藍仲賢,麗水縣有藍添生,平陽縣五神洞有藍德浙。
畲族又叫輋客,明代鄺露《赤雅》說“徭名輋客,古八蠻之種,五溪以南,窮極嶺海,迤逞巴蜀,藍、胡、盤四姓,盤姓居多,皆高辛狗王之後。”謝肇制《五雜俎》說:“畲人,相傳盤瓠種也,有苟、雷、藍等五姓。”談遷《棗林雜俎》也說:“盤瓠之餘,錯處於虔、漳、潮之間,以盤、藍、雷為姓,人稱之曰畲客。”《漳平縣誌》載:“畲客,即徭人,古盤瓠之後,在漳平三姓,曰藍、曰雷、曰鐘;隨山種插,去瘠就腴,編獲架茅以居,善射獵。”《龍巖縣誌》也說境內畲客即瑤人,“在岩者,惟藍、雷、鐘三姓。”《順昌縣誌》也說縣境徭人以盤、藍、雷為姓,今縣止藍、雷二姓,俗呼畲客。福鼎縣畲民,有五萬餘人,分藍、雷、鐘、盤、李數姓,饒平縣瑤人,又名輋客,有四姓,盤、藍、雷、鐘,自謂狗王后。興寧縣瑤人有盤、藍、雷、鐘、苟,長樂縣 (五華縣)瑤人也同。建德縣畲族也分盤、藍、雷、鐘四姓,四姓之人,皆可為婚。《廣西通志》亦說“宣化瑤一名輋客,有盤、藍、雷、鐘四姓,自謂狗王后。”則瑤、畲源同,似也可通稱。
我國畲族,以福建最多,故多留下許多以畲、以藍為稱的地名。如:武平南有藍塘、坪畲、米篩畲、黃心畲,東有大藍園。長汀南有藍田、下藍地、下畲。上杭南有藍溪、藍家渡,東有大畲。漳平北有謝畲、羅畲、百種畲,東下畲。龍巖北有郭畲、小高畲、畲背,西有洋畲,東有下經畲。華安南有官畲。南靖西有桂竹畲,北有後畲、上麻畲。雲霄西有上梨畲、下梨畲。南安北有壩頭畲。等等。還有漢族藍氏融入於苗族者。如湖南城步縣《藍氏宗源》載:藍氏之祖,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縣瓦廠坪人。先祖藍光晉封為五道將軍,生四子:藍昌見、藍昌富、藍昌賀、藍明。因災害,分別遷往荊州白馬縣、古州、辰州寶慶府柳州府。藍昌見是遷辰州的,帶領周、楊十二姓人等,於正寶元年(寶元為宋仁宗年號)又往靖州,又遷藍家岔、落溪沖野雞寨等地,後遷入城步扶城。藍見昌生三子:藍廣、藍雙、藍晚。廣居岩頭寨,雙居中排丹口,晚居楓木林,子孫分布於溪沖、羅饒、大絹一帶。藍昌賀遷廣西龍勝府都乃;藍昌明改姓秦,居扶城丹口沖秦歌灣,後又有遷高坡大地及義寧林小江。藍昌見子孫繁衍,分布於欄牛五排初石、江頭藤坪、石神沖、秦頭木瓜、張家小洞、下排楓木林、洪江翁桃山口、武崗州木瓜橋等地。藍見昌生藍黨,藍黨生藍沐英,即沐英、改以沐為姓,佐明太祖定天下,官征南將軍,封黔國公,追封黔寧王,世守雲南。藍氏有一支遷安徽定遠,後藍玉官征虜大將軍,封永昌侯。這兩支均為漢族。而留居於城步的藍氏則大多融入於苗族。明嘉靖時,有藍昌黑、藍昌賢等人。

文獻記載

上古文獻里有不少漢語語義很明確的族名,如“山戎”、“林戎”、 “犬戎”等,後來這些漢語族名反而在漢語世界里消失了,這個怪異的現象只能用“中原人類的祖先是戎狄的同類”來解釋,上古中原曾經有過漢語(雅言)與戎狄語言並存的時代,這些族名是從戎狄語言意譯過來的,漢語後來占了上風,中原語言一元化了,多語的明白人沒有了,族名就只取音譯了。漢代“烏洛渾”出現後,“山戎”就消失了,那是因為沒有人再懂“烏洛渾”是“山里人”了。
“藍夷”是又一個很早就失佚了的雅言族名,它出現在《竹書紀年》的“仲丁即位,征於藍夷”和“河亶甲即位,自囂遷於相。征藍夷,再征班方”兩段文字中,《後漢書·東夷傳》改成“至於仲丁,藍夷作寇”。商代以後“藍夷”就沒有在中原再出現過,它一定是被一個音譯族名頂替了,乃至後人不知這個族名的真身,本文就是要探證“藍夷”的真名實姓。
·張騫記載的“藍市”和“大夏
關於“藍”的信息後世兩次出現在西域,而且還都與“夏”相關。張騫在《史記》名篇〈大宛列傳〉[1]里記載過一個“藍市城”,它是“大夏”之都,其雲: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媯水(按,今阿姆河)南。其俗土著,有城屋,與大宛同俗。無大君長,往往城邑置小長。其兵弱,畏戰。善賈市。及大月氏西徙,攻敗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餘萬。其都曰藍市城,有市販賈諸物。其東南有身毒國(按,中國古代將興都庫什山以南地方視為印度)。
大宛是在今天烏茲別克斯坦東部的費爾乾那(Fergana)盆地,大夏應該是在阿姆河南和興都庫什山之北的平坦地區,阿富汗城市巴里黑(Balkh)是這片地方的古代中心,印歐伊朗人種是那裡的原住民,〈大宛列傳〉說“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其人皆深眼,多須髯”,即是對中亞的印歐伊朗人種面目的描述。
有趣的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遠征大軍經過那裡,更早的美地亞波斯王朝還曾經把利比亞地中海沿岸的希臘移民流放到那裡,這些希臘人的後裔建立過一個頗具名聲且有考古遺蹟的巴克特里亞(Bactria)王朝。上世紀初,一批有見地的歐洲漢學家,如格魯塞(Rene Grousset)就認為這個希臘人的政權就是“大夏”。[2]真如此的話,就該從希臘語或波斯語去尋找“藍/夏”及它們的關係了。
但是,以月氏、烏孫、塞種為代表的遊牧部落的入侵,很早也在中亞形成了一個蒙古人種的部落社會,西方古典把中亞的遊牧部落統稱為Scythian(通譯“斯基泰人”,待酌),《地理志》作者斯屈波(Strabo,前63/64—後24)言及攻入巴克特里亞的四個遊牧部落,[3]他說:
……但是,最知名的是把巴克特里亞從希臘人手裡奪走的那些遊牧部落,即Asii、Pasiani、Tochari和 Sacarauli,它們都是從分割薩伽人和索格丁那的藥殺水(按,今錫爾河)彼岸過來的,那邊是薩伽人占領的。
這四個部落名中的Tochari(或Tokharoi)即是中國歷史屢屢提及的“吐火羅/睹貨邏”,或錫伯族姓氏“托霍羅”;[4]有西方學者指出別處又作 Asioi或 Asiani的Asii就是“烏孫”,我以為“烏孫”(Osin)也是“愛新”(Asin)。可惜從格魯塞到梅維桓(Victor Mair)等名家都誤以為這些族名是西方人種的族名。
張騫是於公元前139年啟程出使大月氏的,他可能未出河西走廊就被匈奴截留了,他在匈奴受到厚待,還在那裡娶妻生子,十年後方得脫逃,因此他一定是通曉匈奴語或月氏語的,他到大宛後聽說的“大夏”和“藍市”,最可能是與進入阿姆河以南的“烏孫”和“吐火羅”同類的,而且在匈奴語或月氏語中可會意為“華夏之邦”或“藍族之城”的蒙古人種部落名。
唐代西域的“藍氏”和“大夏
唐代西域也有“藍”和“夏”並立的遺蹟。《新唐書·地理志》[5]記載“隴州南由令王名遠”以“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的名義巡訪西域,並於大月氏故地,即烏茲別克及其周邊地方設“月支都督府”,以當地部落分置二十五州,其中“藍氏”和“大夏”兩州名列冠亞。其云:
龍朔元年,以隴州南由令王名遠為吐火羅道置州縣使,自於闐以西,波斯以東,凡十六國,以其王都為都督府,以其屬部為州縣。凡州八十八,縣百一十,軍、府百二十六:月支都督府,以吐火羅葉護阿緩城置。領州二十五:藍氏州以缽勃城置。大夏州以縛叱城置。漢樓州以俱祿犍城置。弗敵州以烏邏氈城置。沙拉州以咄城置。媯水州以羯城置。盤越州以忽婆城置。忸密州以烏羅渾城置。伽倍州以摩彥城置。粟特州以阿捺臘城置。缽羅州蘭城置。雙泉州以悉計蜜悉帝城置。祀惟州以昏磨城置。遲散州以悉蜜言城置。富樓州以乞施巘城置。丁零州以泥射城置。薄知州以析面城置。桃槐州以阿臘城置。大檀州以頰厥伊城具闕達官部落置。伏盧州以播薩城置。身毒州以乞澀職城置。西戎州以突厥施怛駃城置。篾頡州以騎失帝城置。疊仗州以發部落城置。苑湯州以拔特山城置。
我們不難發現上述“州/城”之名中,除“藍氏”和“大夏”是漢語族名外,其餘都是北方民族的音譯族名,譬如:缽勃(拔拔)、薄知(白狄)、苑湯(烏潭)、大檀(韃靼)、忽婆(賀拔)、摩彥(慕容)、篾頡(勿吉)、縛叱(兀者)、忸密(吉里迷)、遲散(赤沙)、祀惟(室韋)、析面(悉萬)、烏羅渾(烏洛渾)等。“藍氏”和“大夏”顯然是這個蒙古人種群體中的領袖部落,我們當然只須在北方民族的語言中去認識“藍/夏”二字了。
·西域的語言局面
中亞語言是多元的,今世流行的伊朗語屬的塔吉克語普什圖語,遠古就存在於那裡了;蒙古人種統一使用突厥語的局面,也是在九世紀以後才逐步形成的,南朝歷史《梁書·滑國傳》記載了中亞使用蒙古語的情況,其云:[6]
滑國者,車師之別種也。……至天監十五年(公元516年),其王厭帶夷栗陀始遣使獻方物。……其言語待河南人譯然後通。
所謂“河南人”即是說蒙古話的吐谷渾部,其地今為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其今世後裔是操蒙古語的土族。《梁書》要為滑國立傳,說明這個部落在中亞是有影響的;而其“言語待河南人譯然後通”,又表明它是說蒙古話的。
王名遠能理順這些蒙古人種部落,與他出自秦隴有關。“隴”就是天水、寶雞一帶,魏晉年間那裡氐羌雜處,更早則是周秦盤踞。周秦的血緣是九姓,是月氏的同類,語言卻是蒙古話,秦始皇改“江陵”為 “秣陵”,即是蒙古語的“江河”。今天甘肅河州東鄉的百姓(東鄉族)還說蒙古話,也是古代陝甘寧青,乃至整個西北地區主要流行蒙古語的遺蹟。月氏是從河西走廊出走的,號稱“月氏”的中亞曾經流行蒙古語當然是不足為怪的。
瞄準蒙古語,“藍/夏”相關的真相就呼之欲出了。
·“藍”是“呼和”之意,“夏”是“呼和”之音
很簡單,“藍/青”在蒙古語里是“呼和”(kho-kho),在突厥語是 “可可”(ko-ko),地名“呼和浩特”是“青城”,“可可西里”是 “青山”。因此蒙古語裡“藍夷/藍氏”就應是“呼和氏”,而族名 “回紇”(khui-kho)又最接近“呼和”。因此《竹書》時代的雙語人士是將“回紇”聽作“呼和”,從而按“呼和”將其意譯為“藍夷”。
在中國歷史上,意譯族名“藍夷/藍市/藍氏”僅出現過這三次,其中兩次還是出現在西域,其餘的“回紇/呼和”大多是以“夏”的面目出現,“西夏”即是一例,《宋書·夏國傳》說西夏“國稱大夏”,[7]其實中原漢族稱它“回回”,實際就是“回紇”。後來西夏民族皈依了伊斯蘭教,中國人還把伊斯蘭教稱做“回教”,所幸還沒有稱它 “夏教”。
在翻譯多音節族名、國名時,中國人常常是抓住一個特徵音節,然後用一個漢字去標誌它。譬如,在America里抓住了me,從而把它譯成了“美國”。對“回紇/呼和”則是抓住了kho,用“夏”去表示它,吳語的“夏”就是讀kho的,粵語和閩語則讀kha。基於這個語音認識,中原姓氏“夏侯”是“回紇/呼和”,也是順理成章的結論。
·“華夏”就是“回紇”
中華民族的源頭也是“夏”,《尚書》除去用單字“夏”,還用雙字“猾夏/有夏/華夏”去記載建立夏朝的夏部落。譬如〈虞書·舜典〉有“蠻夷猾夏,寇賊奸宄”,〈周書·武成〉有“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商書〉諸篇則含“有夏”二十餘處,如“伊尹去亳適夏,既醜有夏,復歸於亳”和“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等。
從讀音來看,“華夏/猾夏”就是“回紇/呼和”。如果把“國”讀成 “或”,《梁書》的“滑國”和《大唐西域記》的“活國”也是“回紇/呼和”。而“有”字讀如“o/u”,《尚書》的“有夏”音如“烏夏”,也是“回紇/呼和”的諧音。然而,我們還希望看到中國被稱為 “回紇/呼和”的更直接的證據。
後漢書·遠夷歌》[8]是四川西部阿壩或甘孜地區的一個酋長去洛陽覲見皇帝歸來作成的感歌,歌中有一句歌詞是“堤官隗構”,譯文是 “大漢是治”,因此那個遠夷部落是將中國稱為“隗構”的,而“隗構”(khui-gho)即是“回紇”。產生這樣的稱呼的原因,只能因為夏朝就是“回紇朝/隗構朝”。這與突厥語民族將中原或中國稱為“桃花石/九姓”相似,商周秦三代都是九姓民族統治的朝代。
《禹貢》是夏部落的遺說,我曾以“《禹貢》中的蒙古語成分”[9]一文列舉夏人說蒙古話的證據。譬如,《禹貢》之“黑水”,即蒙古語 “黃河”之名“合剌沐漣”[10]的意譯;《禹貢》之“球琳”之為 “玉石”,是蒙古語“玉石”曾與“石頭/赤老溫”同字的緣故,[11] “球琳”是“赤老溫”的急讀。我還以為“大禹”即是蒙古語“單于/達官”。因此,用蒙古語的“藍色/呼和”詮釋“回紇/華夏”就更顯得是合理了。
·古今中外的“回紇”
中國歷史乃至史前傳說中“回紇”的音譯族名、姓氏、人名層出不窮,如:
傳說時代族名 無懷、有扈、有虞、虺虺
中原古代姓氏 夏侯、公夏、公何公華
《逸周書·王會解》族名 越漚
《匈奴列傳》族名 夏後、渾窳
《兩漢書·西域傳》族名 狐胡、孤胡
《晉書·四夷傳》族名 獪胡
《隋書·鐵勒傳》族名 韋紇、嗢昏
新唐書·回鶻傳》族名 回紇、回鶻
《大唐西域記》族名 縛喝
《遼史·營衛志》族名 回鶻、烏隗、奧隗、越兀
《金史·百官志》族名 黑罕、夫合
《南村輟耕錄》族名 外兀、畏吾兀
《八旗氏族通譜》姓氏 倭赫、輝和、瑚琥、和和齊
《史記·殷本紀》人名 鄂侯
《史記·秦本紀》人名 烏獲
《史記·楚世家》人名 吳回
·結束語
蒙古人種諸族裡都有“回紇”的成分,匈奴自命是“夏後氏”的後裔,“藍突厥”可能就是“回紇突厥”,女真民族中有“輝發部”,西夏民族是“回回”。九世紀時“漠北回紇”走進塔里木盆地與當地諸族融合成血緣豐富的“維吾爾”,走向西方的“烏古”在羅馬帝國故地上建立了奧斯曼帝國。
從語音就可以猜測“華夏即回紇”,但是理性的認識是通過“夏”與“藍”的關聯,和蒙古語的“藍”是“呼和”來達成的。從此“華夏”不是空洞的符號,而是一個實際的人類族名。中國人稱自己“炎黃子孫”,稱祖國“華夏大地”,當今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認同 “華夏”,因此“回紇/華夏”不愧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偉大,而且還是最具有親和力的族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