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新石器時代殘留的農業經營方式,屬於原始生荒耕作制。先以石斧,後來用鐵斧砍伐地面上的樹木等枯根朽莖,草木曬乾後用火焚燒。經過火燒的土地變得鬆軟,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種後不再施肥,一般種一年後易地而種。由於經營粗放,畝產只有50千克左右,俗稱“種一偏坡,收一蘿蘿”。
黃河中游
仰韶文化區早在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就採用刀耕火種、土地輪休的方式種植粟、黍。雲南也早在公元前1260~1100年的商朝後期新石器時代就用此法種稻。戰國時期雲南土著民族廣泛採用刀耕火種的
耕作方式。公元前1世紀以後,隨著移民屯田,滇中、滇西地區刀耕火種逐漸減少,但邊遠山區仍保留此種耕作方式。
隨著生產工具由石刀、石鑿、石斧、木棒進化到鐵制刀、鋤、犁,種植作物由單一的稻穀演變為稻、玉米、豆、雜糧乃至甘蔗、油料經濟作物,耕作方式也隨之由刀耕火種、撂荒發展到輪耕、輪作複種和多熟農作制。1978年以來,由於增加農業投資,興修農田水利,實行固定耕地,禁止毀林開荒,邊疆民族地區和邊遠山區已基本廢除刀耕火種的原始生產方式。
操作方式
刀耕火種又叫遷移農業,有些地方稱之為“打游擊農業”。是一種古老原始的農業耕作方式。這種耕作方式沒有固定的農田,農民先把地上的樹木全部砍倒,對一些大樹有時先割去一圈樹皮,讓它枯死,然後再砍倒。已經枯死或風乾的樹木被火焚燒後,農民就在林中清出一片土地,用掘土的棍或鋤,挖出一個個小坑,投入幾粒種子,再用土埋上,靠自然肥力獲得糧食。當這片土地的肥力減退時,就放棄它,再去開發一片,所以稱為遷移農業。當前,在非洲地區很多見。在過去,這種農業分布比較廣泛。如今,只在南美洲、非洲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地區中的低地與丘陵地區還能見到,是由一些土著部族中進行著的一種農業耕作類型。中國海南島和雲南某些少數民族也還有採用這種耕作方式的。它生動而又形象地表述了這種生產方式的特點,也表明農業活動的落後與無奈。
在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的印第安人,種的是玉米、木薯、豆子和土豆;居住在東南亞山區的叢林的部族,種的是山藥、旱稻等。遷移農業的耕作十分粗放。在一片土地上種的作物的品種不一,種植的方式雜亂無章,不成壟也不成行,作物長的有高有矮,看上去是一種落後現象,其實也是對熱帶雨林環境的一種適應。熱帶雨林雨量大,雨點密集。混雜種植,作物高矮不齊,高的植株遮蓋和保護了下面低矮和脆弱的植株,多層植物又逐層地阻止了熱帶暴雨對作物及對地面的襲擊和沖刷。另一方面,多種作物混雜,成熟的時間各不相同,可供食用的時間先後交錯,避免了儲存糧食的困難。但是這種耕作方式是種上以後,不加任何管理,任其自然生長。由於不向土地施肥,經過二三年或三四年,土地的養分除了作物吸收,雨水沖刷和細菌快速分解,使由焚燒植被留下的灰分營養元素消耗殆盡,每塊土地僅能耕種10—2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如果農民們周圍的土地充裕的話,就等待植被基本恢復以後再行刀耕火種;如果土地不充裕,就只好加速其更替的速度,不等植被恢復,就再行刀耕火種。這樣,火燒後留下的灰分營養就逐步減少,維持生長的年限就不斷縮短,更替的速度就更快。如此惡性循環,最後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農民們就只好遷往他處。
影響更替速度的因素還有人口數量。人口數量增加就需要擴大其耕地面積。與其他
農業生產方式相比,刀耕火種式的遷移農業每人需要的土地面積更大。遷移農業是一種自給性的自然農業,它只能滿足人們最低限度的食物需要,沒有剩餘的產品進行交換。在遷移農業中,飼養動物很少。所飼養的動物只是在宗教性節日或其他節日才能食用,所以人們的營養構成缺乏蛋白質。捕魚和狩獵可以部分地補充其不足。
這種農業生產方式雖然落後,但它是長期生活在該環境中的人對這種環境適應的結果,也是長期實踐的總結。
傳統智慧
說起刀耕火種,很多人的腦海里會浮現出一幕遠古
洪荒的景象,一群人身穿獸皮、衣不遮體,它們揮舞著大刀長矛,砍樹放火,然後用根木頭錐子在地里扎眼,隨便撒點種子,不耕地、不施肥、不除草……,與之相關聯的是落後、野蠻、愚昧、生產力低下之類不大好的詞。當環保、生態之類的話語進入
主流意識形態之後,刀耕火種又被作為破壞環境的因素之一而遭撻伐。“一面刀耕火種,一面青山常綠。”可以稱之為一種比較進步的方式。) 西盟的佤族,或者
怒江流域的怒族、獨龍族,他們的刀耕火種已經有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歷史,如果這種生存方式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早就被自然淘汰掉了!
最典型的刀耕火種形態稱之為“無輪作輪歇類型”,一塊地只種一季就拋荒休閒,休閒期長達十年左右,這種類型的地被很多民族稱為“懶活地”,意思是不需要怎么費勁兒,就可以獲得收成,所以是各個民族的首選。只是在人口增加,土地不夠的情況下,才會出現“輪作輪歇類型”。刀耕火種並不是在原始森林裡漫無目的的放火燒荒,而是有著長時間的精心規劃。所以這種農業方式還要有相關的社會制度予以保證。比如,他們會以村寨為單位,把全村的懶活地分成比如十份,這樣才能一年種一份,十年一輪迴。在正常情況下,所燒的也不是原始森林,而是他們的“地”。山民們在當值的山地砍樹、燒荒、播種、收穫,每項工序都有傳統的規則。比如燒火前要清理防火道,專人把守,以免山火越界。砍樹時大樹留樁,小樹留根,以便來年春風吹又生。
燒荒有很多好處。雲南的紅土多為酸性,草木灰為鹼性,可以改良土壤。大火把草籽和蟲卵燒熟,幾乎不需要除草治蟲。所謂刀耕只是一種象徵的說法,如果真的耕了,反而沒有好處。因為深耕會把草木灰埋到下面,並把土壤深處的蟲卵和草籽翻上來。燒地的時機也是專門的學問。燒晚了會誤農時,燒早了不能馬上播種,反而讓雜草得到機會。一塊地又砍又燒,只種一年,外人會覺得可惜。耕種時間越短,樹根就越容易復生,植被越容易恢復,水土流失越少。每年新燒的都是已經恢復了近十年的懶活地,可以保證地力常新。這樣,山民總是有地可以種,有山林可供採集狩獵,與自然形成良性的循環、
種地也是學問,很多民族實施著不同的套種方案,一塊地里既有空中吊的(陸稻、豆、粟等),又有地面爬的(南瓜等),還有地下鑽的(山藥等),多達十幾種甚至幾十種,充分地利用了陽光和土地。故又稱“百寶地”。
尹先生指出,百寶地遠比固定耕地的綜合收益要高,同時所需的工時要比輪作的鋤耕和犁耕田要少一半兒,主要省在除草和殺蟲上。所以,這種生產方式是山民主動選擇結果。只有在耕地不足的情況下,才不得不採用輪耕的方式。在尹先生看來,刀耕、鋤耕和犁耕並不是三種不同發展階段的農業方式,而是三種不同場合的農業方式。後兩者並不比刀耕火種先進,反而是人與自然關係緊張的結果。
很多民族都知道在懶活地里種植水冬瓜樹,水冬瓜樹是一種速生樹種,落葉多,並有根瘤菌可以固氮,有利於土地加強肥力。西盟佤族是在糧食收割播散樹種,盈江卡場的景頗族是將樹籽與陸稻種子同時撒播,怒江的獨龍族和怒族則是栽種樹苗。這種豐富的多樣性表明,刀耕火種並非是由於愚昧無知,恰恰是對於其所生存的自然有著深厚的“知”。
中國依然擁有傳統尚存的地區。作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能力保護這些傳統,是一種恥辱。強行把這些地區拉入到工業文明體系中,無異於把古董用做了劈柴。這些依然存活的文化遺產不僅是我們今天的財富,它們對於未來人類的價值,也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一方面,我們得以從中學習傳統的生存智慧,那種利用本地資源獲得可持續的生存,並且獲得快樂的生存的智慧。另一方面,當日瘋一日的工業文明體系崩潰的時候,那裡才是人類文明最為可能的方舟,也最有可能成為人類新文明的星星火種。
民族文化
景頗族是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海拔1500—2000米的雲南邊境山區。中國境內的景頗族是中國最早實行刀耕火種的民族之一。景頗族祖先最早發源於
青藏高原,之後逐漸向雲南邊境的
亞熱帶雨林遷徙。在這漫長的遷徙過程中,他們不斷改變生活生產方式,以適應生態環境變化。在對自然、社會環境的適應和改造過程中,經歷了遊牧——狩獵——採集——刀耕火種的物質文化變遷,形成景頗族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景頗族的刀耕火種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於勸格羅”就是無輪作刀耕火種,這是雲南很多刀耕火種民族早期的、基礎的生產形態。無輪作刀耕火種實行不挖不犁耕作,一塊地只種一年就棄耕休閒,形成一個有序的墾休循環圈;第二種類型“於遮格羅”即輪作刀耕火種,其耕作方式為第一年砍伐焚燒、播種、收割,第二年使用鋤頭先鏟草挖地或使用牛犁後播種、除草、收割。
傳統採集和狩獵是景頗族刀耕火種
農業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村民們習慣在地中混作和間作多種蔬菜,但其收穫量一般只夠吃3月至4個月。蔬菜的來源,大多還得依賴採集。採集活動一般由婦女進行。景頗族的傳統採集食物,種類可分為塊根、莖葉、竹筍、蘑菇、果子、蟲類六大類。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景頗族的肉食來源主要依靠狩獵,每年大規模的狩獵時間主要集中在春季、秋季和燒地時。春季主要伏擊前來刀耕火種地里吃嫩草的麂子、馬鹿、野牛等;秋季主要伏擊前來偷吃和踐踏莊稼的野豬、野牛、馬鹿、熊、猴子等;燒地時主要伏擊喜歡吃火灰和被燒死的蟲類的麂子和馬鹿。
景頗族的農耕禮儀主要表現在對鬼神的祭祀上,祭祀主要分以下三類:祭獻與刀耕火種農業有關的鬼,包括木代(Mudai太陽鬼)、阿木(Amu雷鬼)、崩培(Bung hpoi風鬼)、知通(Jahtung山鬼)、子卡(zihka谷魂鬼)等等;吃新米時祭獻的祖先鬼,即每年在穀子成熟即將正式收割前,各家各戶都要舉行吃新米儀式,祭獻祖先鬼,感謝祖先鬼保佑這一年的生產風調雨順,五穀豐收;“號地”燒地時祭獻的風鬼,即在燒地之前祭獻風鬼“崩培”,讓帶火的風鬼把地里的樹枝雜草都燒盡。
景頗族人結婚時,一般要給出嫁的女兒贈送一件珍貴的禮物——禮籃。在婚禮上,新娘必須將禮籃背在身上,然後走過草橋。禮籃里裝的是砍地用的兩把長刀,還有種子。禮籃里裝的長刀景頗語叫“日恩圖”(Rinhtu即生命刀),它象徵著景頗人的生存發展離不開農業生產。
按景頗族的原始生死觀,死亡可以理解為一種回歸,就是要讓亡者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祖先世界與生界都是從事刀耕火種農業生產的,所以舉行送魂儀式中要把生者的谷種和死者的谷種分開,讓死者帶谷種走,並挎著砍地的長刀去。而回到祖先世界還要飼養家畜,所以舉行送魂儀式時還要宰殺家禽家畜(一般是豬、雞、牛)。
相關危害
據《生活科學》網站報導美國研究人員日前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幾千年來的刀耕火種,使大規模的森林遭到焚燒,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足以改變全球氣候,並導致了全球變暖的趨勢一直持續到今天。這一研究成果被公布在8月17日的國際頂級地學期刊《第四紀科學評論》(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上。美國
維吉尼亞大學和馬里蘭州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人類文明早期發展時期人口數量雖少,但所使用的耕地面積大,那個時期的依賴刀耕火種的技術來騰出大片土地以滿足糧食生產的需要。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維吉尼亞大學環境科學名譽教授威廉·拉迪曼(William Ruddiman)說:“由於他們缺少對土地產量進行改造的動機,因此他們要使用更多的土地進行耕種,所以焚燒了大量的森林,從而無意中改變了地球氣候。”
拉迪曼是一位氣象學家,專門研究海洋沉積物變化對氣候的影響,近些年來,他試圖在跨學科中,比如像人類學、考古學、種群動態學等方面來研究幾千年來人類是如何影響氣候的。他表示,早期的人類使用一種方法刀耕火種的方法來種植糧食,他們將森林燒掉後就地挖坑下種。用林木的灰作為農作物的肥料,等到產量開始下降後,又開始對另一個區域的森林進行焚燒種植。隨著人口的增長,他們的這種刀耕火種的方式也開始變本加厲,燒的森林越來越多,面積越來越廣。通常每次燒的森林面積為實際上種植面積的5倍或者更多。隨著人口的增長越來越多,農業用土地越來越少後,他們才開始發展精耕細作的技術來提高農業產量。
拉迪曼指出,今天的農業以高效和精耕細作的方式經營,能夠以更少的人均耕種面積來滿足人口增長對糧食的需要。在世界很多地方,森林正在得到恢復,其中包括美國東北部、歐洲、加拿大、俄羅斯、甚至中國的部分地區。然而,這些新增加的森林所帶來的積極的環境的影響又被化石燃料的使用所抵消了,人類自大約150年前工業革命以來就大規模的使用化石燃料,在大氣中繼續添加的過量二氧化碳導致了全球變暖的趨勢一直持續到今天。
由於這種方式是直接以破壞地表
植被為主要工作對象,而地球地表植被號稱地球的外衣,因而破壞的後果不僅是影響人們的生存環境,還引發一系列生態問題。瑪雅文明的毀滅就與這種耕作方式有關。
產生氣候異常
沒有森林,水從地表的蒸發量將顯著增加,引起地表熱平衡和對流層內熱分布的變化,地面附近氣溫上升,降雨時空分布相應發生變化,由此會產生氣候異常,造成局部地區的氣候惡化,如降雨減少,風沙增加。更加嚴重的是全球因二氧化碳氣體不能被植被吸收固化而導致全球升溫,產生“溫室效應”。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森林植被對調節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有重要作用。科學家認為,世界森林總體上每年淨吸收大約15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化石燃料燃燒釋放的二氧化碳的1/4。森林砍伐減少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把原本貯藏在生物體及周圍土壤里的碳釋放了出來。據
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由於砍伐熱帶森林,每年向大氣層釋放了15億噸以上的二氧化碳。
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減少
森林植被生態系統是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由於世界範圍的
森林破壞,生物地域生存環境縮小或者嚴重改變,數千種動植物物種受到滅絕的威脅。熱帶雨林的動植物物種可能包括了已知物種的一半,但它正在以每年46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
加劇水土侵蝕
大規模森林植被砍伐破壞,通常造成嚴重的水土侵蝕,加劇土地沙化、滑坡和土石流等自然災害。
減少水源涵養,加劇洪澇災害
森林和植被破壞還從根本上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加之土壤侵蝕造成的河湖淤積,導致大面積的洪水泛濫,加劇了洪澇的影響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