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山火:人類學視野中的刀耕火種

遠去的山火:人類學視野中的刀耕火種

《遠去的山火:人類學視野中的刀耕火種》是2008年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尹紹亭。

基本介紹

  • 書名:遠去的山火:人類學視野中的刀耕火種
  • 作者:尹紹亭
  • ISBN: 9787222054974
  • 頁數:300頁
  • 出版社: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0月1日
  • 開本: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尹紹亭,1947年12月生,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文化人類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雲南物質文化·農耕卷》、《人與森林——生態人類學視野中的刀耕火種》等專著;《稻米之路》等譯著以及若干相關論文。

內容簡介

《遠去的山火:人類學視野中的刀耕火種》是“當代中國人類學民族學文庫”之《遠去的山火——人類學視野中的刀耕火種》。回顧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的歷史,可用四句話加以形象的概括,那就是“生於動盪,立於國難,少壯挫折,中年復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引進發軔於20世紀20年代末期,其時軍閥割據,動盪不安;此後抗戰八年內戰四年,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的開拓者們就是在如此嚴酷的環境中辛勤耕耘,篳路藍縷……滄桑百年,斗轉星移,現在中國的人類學民族學可以說進入了最好的發展時期。雖然如此,然而如上所述,面對當前國內外悄然興起的文化自覺和無所不在的文化訴求,面對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浪潮,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無疑承受著巨大的挑戰。如何適應社會的發展而進行學科的建設,如何在融入國際學界的同時努力實現本土化,如何普及人類學民族學的知識以提高國民的教養和素質,如何進行創造性的套用研究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服務等,均為重大而緊迫的謬題。
本叢書的問世,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發展的狀況,作為新時期的具有代表性和規模性的研究成果。必將載入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發展的史冊。

目錄

緒論 刀耕火種研究的背景、理論和方法
一、東南亞,南亞的刀耕火種研究概況
二、日本刀耕火種研究概況
三、中國刀耕火種研究概況
四、生態人類學的視野
五、刀耕火種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歷史、分布和分類
第一節 歷史的考察
一、羌系民族的刀耕火種
二、濮系民族的刀耕火種
三、苗瑤民族的刀耕火種
四、越系民族的刀耕火種
第二節 分布和分類
一、雲南刀耕火種的分布
二、雲南刀耕火種的分類
第二章 傳統刀耕火種志
第一節 卡場景頗族的刀耕火種
一、地理環境
二、土地制度
三、"營旺"輪歇制
四、曆法與農事
五、百寶地
六、農耕禮儀
第二節 勐海布朗族的刀耕火種
一、地理環境
二、社會組織
三、土地制度
四、刀耕火種技術
五、農耕禮儀
第三節 西盟佤族的刀耕火種
一、地理環境
二、社會組織和土地制度
三、栽培作物及生產技術
四、打洛寨的刀耕火種
五、獵頭祭谷
第四節 基諾族的刀耕火種
一、地理環境
二、社會組織及土地制度
三、土地類型及耕作技術
四、栽培作物
五、發達的輪作技術
六、生產節令和生產過程
七、農耕禮儀
第五節 獨龍族的刀耕火種
一、地理環境
二、社會組織
三、土地制度
四、土地類型及耕作技術
五、栽培作物及各月生產活動
第三章 比較研究
第一節 輪歇類型的比較
一、無輪作輪歇類型
二、輪作輪歇類型
三、人工造林輪歇類型
四、草地輪歇類型
第二節 耕作技術的比較
一、無輪作輪歇類型的耕作技術
二、輪作輪歇類型的耕作技術
三、草地輪歇類型的耕作技術
第三節 遷移方式的比較
一、任意頻繁遷移的民族
二、任意緩慢遷移的民族
三、固定地域內移動的民族
四、定居民族的分寨遷移
第四節 壩子和山地人類生態系統的比較
一、壩子人類生態系統
二、山地人類生態系統
終章文化、自然與發展
一、不應蔑視的歷史文化遺產
二、人與自然的關係
三、生存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